《机械制造工程原理》研讨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答案(1)

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答案(1)

工艺尺寸链1. 图为一轴套零件图,图2 b)为车削工序简图,图2 c)为钻孔工序三种不同定位方案的工序简图,均需保证图a所规定的位置尺寸10 0.1mm的要求,试分别计算工序尺寸A1、A2与A3的尺寸及公差图2 a)为一轴套零件图,图2 b)为车削工序简图,图2 c)为钻孔工序三种不同定位方案的工序简图,均需保证图a所规定的位置尺寸10 0.1mm的要求,试分别计算工序尺寸A1、A2与A3的尺寸及公差解:(1)方案一设计基准和工序基准重合,工序尺寸等于设计尺寸,即:mm A1.0101(2)方案二① 建立工艺尺寸链图:其中:A0为封闭环,A2为增环,A4为减环。

A2A=10±0.1A4=8-0.05mm A mm A 005.048,1.010② 计算工序尺寸及其公差:mmA A 1881022mmESA ESA 05.0)05.0(10.022mmEIA EIA 10.0010.022结果:mm A 05.010.0218(2)方案三① 建立工艺尺寸链图:其中:A 0为封闭环,A 5为增环,A 3和A 4为减环。

mmA mm A mm A 001.05005.0438,8,1.010② 计算工序尺寸及其公差:mmA A 208381033mmEIA EIA 05.0)05.0(010.033mmESA ESA 001.010.033结果:mmA 005.03202.設一零件,材料为2Cr13,其内孔的加工顺序如下:(1)车内孔Φ31.814.00 (2)氰化,要求工艺氧化层深度为磨内孔Φ320.0350.010++,要求保证氧化层深度为0.1~0.3mm, 试求氰化工序的工艺氧化层深度t T?[解] 按加工顺序画出形成氰化层深度0.1 ~0.3mm的尺寸链计算图。

图中0.1~0.3 mm是最后形成的尺寸应为封闭环。

A 0=10±0.1A 4=8 -0.050 A 3A 5=38 -0.1计算 t T: 0.3=t max +15.97-16.0050.1=t min +15.9-16.0175得 t max =0.335mmt min =0.2175mm 故氰化工序的工艺氰化层深度tT=0.21751175.00mm3.设某一零件图上规定的外圆直径为Ф32005.0 mm,渗碳深度为0.5~0.8 mm。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研讨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研讨题及答案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研讨课 )
ZZQ
12
题:
• 如图所示齿轮的加工路线是: 第1工序粗加工左端凸缘面、左 端面、小外圆,并钻内孔;第2 工序粗加工右端面、齿顶圆, 并扩孔;第3工序精加工右端面、 齿顶圆及内孔;第4工序精加工 左端凸缘面、左端面、小外圆; 第5工序加工键槽;最后工序是 滚齿。试选择第1工序和滚齿工 序的定位方案,并简要说明所 选择的各个定位面是粗基准还 是精基准?以及选择的理由。
• 关键问题在于算术平均值 11.974不在公差带中心 11.9705。 • 算术平均值偏大,公差带上 限11.984仅比算术平均值大 2σ,而算术平均值比公差 带下限11.957大3.4σ。
41
解答
• 忽略工件尺寸小于公差带下限而造 成的废品。废品率约等于2.28%。 • 改进措施:将算术平均值移至公差 带中心,即把砂轮向前移动Δ, Δ =0.0035mm。 此时,废品率很小, 可忽略。
10
可能性因素:
主要影响因素实验分析
• 为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可分别控制上述每 个因素,而相对固定其它因素进行实验分 析。如充分冷却;或在晚上加工,或在晚 上充分冷却下加工;工件不夹紧;调正磨 床床身,给予适当的预变形;或增加光磨 次数等。分别判断各因素的影响情况,再 加以综合分析给出结论。
11
工业生产过程
23
24
• 方案一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位置尺 寸10±0.1mm可直接保证,因此,工序尺 寸A1为:10±0.1mm; • 方案二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且两 者之间的联系尺寸为80-0.05mm,基准不重 合误差达0.05mm,可计算出工序尺寸A2为: 18.050-0.15mm; • 方案三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且两 者之间的联系尺寸多达两个,基准不重合 误差达0.15mm,可计算出工序尺寸A3为: 200-0.05mm 。

机械制造工程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2.A3.D4.A5. D6. C7. A8. A9. D 10.B11. B 12. B 13. A 14. B 15. D 16. A 17. A 18. C 19. A 20. A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8. ×9. ∨ 10.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三、简答题1、答:C-车床、K-数控、6-组代号(卧式)、1系代号、50-主参数(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500mm )、A-第一次重大改进。

2、答:设置互锁机构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用来传动螺纹加工的丝杠、和机床的轴向和径向运动的传动件同时驱动刀架而损坏机床。

正因为如此,丝杠传动与纵向、横向机动进动进给,是不可以同时接通的,互锁机构限制了这种可能。

3、答: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切削深度对切削力影响最大,呈1:1。

其次是进给量,最小是切削速度。

4、答:齿轮加工方法从原理上分为成形法加工和范成法加工。

滚齿机的加工方法是范成法(2.5分)。

滚切直齿轮的时候,齿廓线使用范成法加工,齿长线使用相切法加工,机床一共需要有两个表面成形运动(范成运动和轴向进给运动)。

四、分析题1、答: 粗基准:C 面,根据选择光滑平整原则。

精基准:B 面,根据基准重合原则,保证25、50、65尺寸。

2、答: 1)大平面限制了、、 3个自由度,V 型块2限制了、 2个自由度,V 型块1限制了、 2个自由度。

Z X Y X Y X Z2)自由度被重复限制,属过定位。

3)将V 型块1改为在方向浮动的形式。

3、答:粗基准:D 面,根据选择光滑平整的原则。

精基准:A 面,根据基准重合原则,保证键槽对称度。

)4、答案:1)大平面限制了、、 3个自由度,长圆柱限制了、 、、 4个自由度,挡销限制了1个自由度。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后答案【篇一: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及答案超级完整】列问题:1.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2.机械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3.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第二章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 在加工中,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其中主运动消耗功率最大。

2. 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3. 刀具静止角度参考系的假定条件是假定安装条件和假定运动条件。

4. 常用的切削刃剖切平面有正交平面、法平面、背平面和假定工作平面,它们可分别与基面和切削平面组成相应的参考系。

5. 在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前角,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后角。

6. 正交平面与法平面重合的条件是。

7. 基准平面确定后,前刀面由前角和刃倾角两个角确定;后刀面由后角和主偏角两个角确定;前、后刀面确定了一条切削刃,所以一条切削刃由前角、后角、刃倾角、主偏角四个角度确定。

8. 用以确定刀具几何角度的两类参考坐标系为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和刀具工作角度参考系。

2. 背平面是指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平行于假定进给运动方向,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4. 其它参数不变,背吃刀量增加,切削层宽度增加。

(√ )*6. 车削外圆时,若刀尖高于工件中心,则实际前角增大。

(√ ) 7. 对于切断刀的切削工作而言,若考虑进给运动的影响,其工作前角减少,工作后角增大。

*8. 当主偏角为90?时,正交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重合。

(√ )9. 切削铸铁类等脆性材料时,应选择k类(yg类)硬质合金。

(√ )三、名词解释1. 基面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主运动方向的平面。

2. 切削平面过切削刃上选定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

3. 正交平面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同时垂直于切削平面与基面的平面。

4. 法平面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垂直于切削刃的平面。

5. 自由切削刀具只有直线形主切削刃参加切削工作,而副切削刃不参加切削工作,称为自由切削。

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答案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答案机械制造工程是一门涉及机械设计、制造和加工的学科,它在现代工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机械制造工程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其中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和问题,下面我将给出一些典型的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是指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通过切削、成形、焊接、装配等手段,将其加工成所需的零件或产品的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包括了工艺规程的制定、工艺装备的选择和加工工艺参数的确定等方面。

2. 什么是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指根据特定的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采用机械原理和机械工程知识,通过设计和计算等手段,将机械产品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运动方式等确定下来的过程。

机械设计需要考虑到材料的选择、零件的尺寸和形状、装配方式等因素。

3. 什么是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是指将机械设计中确定的产品结构和工艺要求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包括了材料的选择和加工方法的确定、工艺装备的选择和工艺流程的制定等方面。

4. 什么是机械加工中的切削力?机械加工中的切削力是指在切削过程中,切削刀具对工件的切削力。

切削力的大小与切削刀具的材料、切削速度、切削深度等因素有关。

切削力的大小对机械加工的效率、质量和工具的寿命都有重要影响。

5. 什么是机械加工中的切削速度?机械加工中的切削速度是指切削刀具在加工过程中与工件接触的线速度。

切削速度的大小对切削刀具的磨损、切削热和切削力等都有重要影响。

切削速度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工件材料的硬度、切削刀具的材料和切削方式等因素。

6. 什么是机械加工中的切削深度?机械加工中的切削深度是指切削刀具在一次切削中与工件接触的深度。

切削深度的大小对切削刀具的磨损、切削力和加工表面的质量等都有重要影响。

切削深度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工件材料的硬度、切削刀具的材料和切削方式等因素。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补充答案4-3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补充答案4-3

第4章机床夹具设计原理(补充答案

答案)
4-3 分析所列加工零件中心必须限制的自由度,选择定位基准和定位元件,并在图中示意画出,确定夹紧力作用点的位置和作用方向,并用规定的符号在图中标出。

(a) 限制x、y、z,以球心为定位基准,用如图所示定位块定位,夹紧力的位置和方向如图所示。

(b)
方法一:以齿轮坯内孔为定位面,用大端的可涨芯轴来定位,先车一个端面,另一个端面用刨或者磨来完成,完全定位示意图如图所示。

方法二:以齿轮坯内孔为定位面,用小端的可涨芯轴、弹簧卡爪和锥堵来进行完全定位,两个加工面一次车削完成。

(b ) 用V 型块和一块挡板限制x 、y 、z ,x ⌢、z ⌢,以工件的左端面和外圆柱表面为定位
面,夹紧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d )短V 型块紧贴阶梯轴的阶梯端面(如图所示),以该阶梯端面为定位基准,限制x 、y 、
z ,x ⌢、z ⌢。

(e )以工作的大平面为第一定位基准,A 面为第二定位基准,已经孔O 的中心线为第三定位基准,采用导向平面(限制y 、x ⌢和z ⌢)、支承板(限制y ⌢和z )和削边销(限制x )
为定位元件,进行完全定位,如图所示。

《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及思考题

《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及思考题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习题及思考题金属切削原理习题及思考题1.外圆车削加工时,车刀相对工件有哪些运动?2.外圆车削加工时,工件上出现了哪些表面?试绘图说明,并对这些表面下定义。

3.绘出刨削时,刀具和工件的运动关系,同时标出工件上三个表面的位置。

4.合成切削运动是由什么运动合成的?怎么合成?什么叫做合成切削速度角?5.何谓切削用量三要素?怎么定义?6.刀具切削部分有哪些结构要素?试给这些要素下定义。

7.为什么要建立刀具角度参考系?有哪两类刀具角度参考系?它们有什么差别?8.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有哪几种?它们是由什么参考平面构成?试给这些参考平面下定义。

9.试绘图说明主剖面标注角度参考系的构成。

10.试绘图表示外圆车刀主剖面标注角度参考系各参考平面移置平面图,并在适当位置标注六个基本角度。

11.试给外圆车刀副切削刃选定点构造一个副剖面参考系,并将这个参考系应标注的角度标出。

12.确定一把单刃刀具切削部分的几何形状最少需要哪几个基本角度?13.确定一把平前刀面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的几何形状最少需要哪几个基本角度?14.试述判定车刀前角γ0 后角α0 和刃倾角正负号的规则15.切断车削时,进给运动怎样影响工作角度?16.纵车时进给运动怎样影响工作角度?17.试证明曲线切削刃和直线切削刃切削时,切削面积均为AD =f ·a P18.何为自由切削?19.切断车刀最后不是车断,而是挤断为什么?20.当用kr=45度的车刀车外圆时,工件加工前直径为62mm,加工后直径为54mm,工件每秒钟转速为4r/s,刀具每秒钟沿工件轴向移动1.6mm,试求f, ap,vc, 切削宽度,切削厚度,切削面积。

21.车刀刃倾角等于多少度时,其主剖面和法剖面重合?22.研究金属切削变形过程有什么意义?23.研究金属切削变形过程有哪些实验方法?24.怎样划分金属切削变形区?25.在第一变形区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形?26.试阐述金属切削过程的本质?27.刀具是怎样把工件材料切下来的?28.切屑分哪几种类型?有什么特征?各类切屑在什么情况下形成?29.阐述刀—屑摩擦的特点。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题目(附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题目(附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题目(附答案)一、名词解释1、三面两刀2、积屑瘤层积在前刀面上,形成一个非常坚硬的金属堆积物,其硬度是工件的材料的2-3.5倍,能够代替刀刃进行切削,并且以一定的频率生长和脱落。

)3、欠定位与过定位(根据工件加面位置尺寸要求必须限制自由度没有得到全部限制,约束点不足,这样的定位叫做欠定位。

工件在定位时,同一自由度被2个或者2个以上的约束点约束,这样的定位叫做过定位。

)4、原理误差5、简单运动和复杂运动简单运动复合而成的运动为复杂运动。

)二、填空题和简答1、由于使用刀具切削刃开关和采取的加工方法不同,发生线的形成方法可归纳为(成形法)、(轨迹法)(相切法)和(展成法)四种。

2、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Vc)、(进给量f)和(切削深度ap)。

3、主剖面参考系由哪几个平面组成?4、按照以下刀具材料、工件材料、加工条件进行相应刀具材料的合理选择。

刀具材料:YG3某,YG8,YT5,YT30,W18Gr4V。

1粗铣铸铁箱体平面-YG8;○2精镗铸铁箱体孔工件材料及切削条件:○3齿轮加工的滚齿工序-YT30;445钢棒料的粗加工-YT5;5精-YG3某;○○○车40Cr工件外圆-W18Gr4V。

5、金属切削过程就是工件的被切金属层在下,沿着剪切面(滑移面)产生(剪切变形)并转变为(切屑)的过程。

因而可以说,金属切削过程就是金属内部不断(滑移变形)的过程。

6由于刀尖不断挤压已加工表面,而当前刀面前移时,工件表面产生反弹,因此(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之间存在(挤压和摩擦),其结果使已加工表面处也产生晶粒的(纤维化)和(冷硬效应)。

此变形区称为(第Ⅲ变形区)。

7、切屑形态一般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粒状切屑)和(崩碎切屑)。

8、刀具与切屑之间有哪两种接触形式?9、切削时前刀面上的摩擦由的摩擦起主要作用,也就是说,前刀面上的摩擦不服从(古典)法则。

10、积屑瘤对切削过程的影响有哪些?大切削厚度4、增大已加工面的粗糙度5、加速刀具磨损11、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有哪些?4、切削速度12、影响切削力的因素有哪些?数4、刀具磨损13和塑性变形)和(切屑和前刀面、工件和后刀面间消耗的摩擦功也将转化成热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问题在于算术平均值 11.974不在公差带中心 11.9705。 • 算术平均值偏大,公差带上 限11.984仅比算术平均值大 2σ,而算术平均值比公差 带下限11.957大3.4σ。
41
解答
• 忽略工件尺寸小于公差带下限而造 成的废品。废品率约等于2.28%。 • 改进措施:将算术平均值移至公差 带中心,即把砂轮向前移动Δ, Δ =0.0035mm。 此时,废品率很小, 可忽略。
23
24
• 方案一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位置尺 寸10±0.1mm可直接保证,因此,工序尺 寸A1为:10±0.1mm; • 方案二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且两 者之间的联系尺寸为80-0.05mm,基准不重 合误差达0.05mm,可计算出工序尺寸A2为: 18.050-0.15mm; • 方案三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且两 者之间的联系尺寸多达两个,基准不重合 误差达0.15mm,可计算出工序尺寸A3为: 200-0.05mm 。
21
22
7-11分析
• 本题的工序尺寸是指长度尺寸。 • 后道工序虽可直接保证600-0.25mm尺寸,而尺寸 45±0.1mm的设计基准是右端面,其设计基准与 定位基准之间联系尺寸的公差不能大于自身的公 差,因此将加工右端面工序尺寸定为600-0.15mm; 则加工台肩的工序尺寸可算出为14.950-0.05mm。 • 前道工序加工左端面的公称尺寸是 60+1.5=61.5mm,公差可参考后道工序类似分析, 因此将加工左端面的工序尺寸定为61.50-0.05mm; 则加工台肩的工序尺寸可算出为56.50-0.05mm。
17
题:
18
解答
19
教材习题
20
分析
• 本题目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 且两者之间的联系尺寸多达两个,基 准不重合误差达0.15mm,已超过要保 证的尺寸公差,因此,需要提高两个 联系尺寸的加工精度;或者,改用右 端面定位,此时,联系尺寸减为一个, 基准不重合误差减为0.05mm,此工序 的工序尺寸为:19.950+0.05mm。
求工序尺寸A1:
• 因为后面工序以A面定位磨C 面,保证尺寸18±0.05同时 要保证尺寸10±0.1,此两尺 寸与A1组成一尺寸链,尺寸 10±0.1是封闭环。解此尺寸 链可得:A1=8±0.05;
16
求工序尺寸A2:
• 切断时经济加工公差为0.5,同时要保证磨削时 最小余量为0.1。磨削时最小余量即磨削工序得 到最大尺寸18.05,同时切断工序得到最小尺寸 时的余量。因此切断工序的最小尺寸为18.15, 切断工序的最大尺寸为18.65,故: A2=18.4±0.25。 • 这里,也可把18±0.05、 A2与磨削余量组成一 尺寸链。磨削时最大余量为0.1加上切断工序公 差和磨削工序公差= 0.7,即磨削余量 =0.4±0.3。是该尺寸链封闭环。解此尺寸链同 样可得: A2 =18.4±0.25。
39
题:
0.016
• 磨一批d= 120.043 mm销轴,工件尺 寸呈正态分布,工件的平均尺寸X =11.974,均方根偏差σ =0.005, 请分析该工序的加工质量。如何 加以改进。
XX


1.00
2.00
2.50
3.00
40
F
0.3413 0.4772 0.4938 0.4987
分析:
10
可能性因素:
主要影响因素实验分析
• 为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可分别控制上述每 个因素,而相对固定其它因素进行实验分 析。如充分冷却;或在晚上加工,或在晚 上充分冷却下加工;工件不夹紧;调正磨 床床身,给予适当的预变形;或增加光磨 次数等。分别判断各因素的影响情况,再 加以综合分析给出结论。
11
工业生产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研讨课 )
ZZQ
12
题:
• 如图所示齿轮的加工路线是: 第1工序粗加工左端凸缘面、左 端面、小外圆,并钻内孔;第2 工序粗加工右端面、齿顶圆, 并扩孔;第3工序精加工右端面、 齿顶圆及内孔;第4工序精加工 左端凸缘面、左端面、小外圆; 第5工序加工键槽;最后工序是 滚齿。试选择第1工序和滚齿工 序的定位方案,并简要说明所 选择的各个定位面是粗基准还 是精基准?以及选择的理由。
工业生产过程
(加工精度研讨课 )
ZZQ
1
题目
2
问题:
• 车刀磨损会产生什么形状的 工件?
3
讨论:
• 三种形状误差均可能因导轨在水平面内的 直线度误差所引起。此外,锥形误差还可 能是由尾顶尖水平偏移引起的,或可能存 在主轴纯角度摆动,总之,这种误差的产 生原因都是主轴与导轨在水平面内不平行; 鞍形误差也可能是因刀具运动轨迹与工件 回转中心线空间交叉所至,即可能存在导 轨与主轴在铅垂平面内不平行,也可能是 机床受热变形(主轴箱发热引起床身导轨 凸起)引起的。
4
题目
5
讨论:
(1)可使用钻模减少直径扩大, 还可使用直径稍小的钻头; • (2)废品率: 1-2*0.4521=9.58%; • (3)使平均值= 10.01-3*0.006=9.992; • (4)由Cp=T/61, 有T6,0.0033。

6
题目
7
题图
8
问题:
• 磨床主轴与导轨是什么关系? • 磨削力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形? • 中间加辅助支承有作用吗?
29
30
7-18题分析
• 本题中,工序尺寸F与工序1和工序2的尺寸 50mm无关。 • 工序尺寸F和图纸要求的尺寸15±0.2mm,尺 寸100-0.3mm以及工序2的尺寸10.40-0.2mm组成一 尺寸链,尺寸15±0.2mm是该尺寸链封闭环, 工序尺寸F和尺寸10.40-0.2mm均为增环,尺寸 100-0.3mm为减环。 • 由于尺寸100-0.3mm和尺寸10.40-0.2mm两组成环 公差之和大于封闭环公差,工序尺寸F无解。 • 若尺寸100-0.3mm改为100-0.1mm,则可算出工序 尺寸F 为14.60+0.1mm。 31
42
13
解答
• 第1工序的粗基准选右端面和 齿顶圆,理由是选大的面做 粗基准;滚齿工序的精基准 选内孔,理由是内孔的轴线 是轮齿的设计基准,选基准 重合。
14
题:
• 如图所示零件,有关轴向尺寸 加工过程如下: • 1)精车A面(车平); • 2)精车B面,保证A、B两面之 间距离尺寸A1; • 3)自C处切断,保证A、C两面 之间距离尺寸A2; • 4)在平面磨床上,以A面定位 磨C面,保证尺寸18±0.05; • 若已知切断时经济加工公差为 0.5,磨削时最小余量为0.1。 试用尺寸链极值法确定各工序 15 尺寸及偏差。
9
• 因无冷却液,磨削过程中被加工面产生中 凸的热变形。磨后冷却下来,产生中凹; • 车间内温度高于地面温度,磨床床身上、 下面的温差使床身呈中凸形。且因工件夹 紧在工作台上,随工作台变形(中凸), 磨后被加工面呈中凹; • 因图示的定位支承点及夹压点位置关系所 产生的力矩,使工件产生中凸的夹紧变形。 磨完松夹后,弹性回复,加工面产生中凹; • 磨床床身导轨中凹; • 工件加工面加工前已有中凹,即产生误差 复映。
36
解答
• ① 对于车床,车削外圆时:导轨在水平面内的 误差∆y,引起工件在半径上的误差∆R,且∆R=∆y; 导轨在垂直面内的误差∆z,引起工件在半径上的 误差∆R′,且∆R′≈(∆z)2/2 R′; • 可见,导轨在水平面的误差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 响比在垂直面的误差影响大得多。 • ② 对于平面磨床,导轨在水平面内的误差∆y对 工件的加工误差没有影响;而在垂直面内的误差 ∆z直接引起工件在厚度上的误差。因此,平面磨 床床身导轨的垂直面直线度要求高于导轨的水平 面直线度要求。 37
题:
• 量度切削变形的方法 有几种?
32
解答
量度方法有两种: • 1.变形系数(简单,直观但结果近 似,从塑性压缩方面分析)。 • 2.剪切角(或剪应变)(复杂,结 果较精确,从剪切变形考虑)。 • 两种方法都有片面性,不能全面反 映金属切削过程的物理本质。
33
题:
• 切削灰铸铁时,刀具前刀面 的温度和刀具后刀面的温度 哪个高?
25
7-12分析
26
7-14分析
• 本题图中的定位符号有问题! • 本题可理解为以工序尺寸A1 、A2和A3来保 证尺寸500-0.1mm、250-0.3mm和50+0.4mm。 • 尺寸500-0.1mm由工序尺寸A1保证,尺寸 250-0.3mm由工序尺寸A1和A3保证,而尺 寸50+0.4mm由工序尺寸A1 、A2和A3保证。 • 若将工序尺寸A1定为500-0.1mm,则可算 出工序尺寸A3为250+0.2mm,最后可算出 工序尺寸A2为300+0.1mm。
题:
• 在一杆状形工件铣键槽,要求保证 0 0 尺寸50 -0.02mm与34.8 -0.16mm,设 计该工件的定位方案,并进行定位 误差分析。
38
解答
• 可用V型块对ф40外圆柱面定 位并用支承钉对右端面定位, 0 前者保证尺寸34.8 -0.16mm, 定位误差等于0.0033mm,后 者保证尺寸500-0.02mm,定位 误差等于0,定位误差符合要 求,因此,定位方案可行。
34
解答
• 切削灰铸铁时,刀具后刀面的温 度比刀具前刀面的温度高。因为 灰铸铁是一种脆性材料,加工时 常产生崩碎切屑,不从刀具前刀 面流过,而刀具后刀面则与工件 已加工表面之间有摩擦,故温度 较高。
35
题:
• 为什么对车床床身导轨在水 平面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垂直 面的直线度要求?而对平面 磨床的床身导轨其要求则相 反呢?
27
28
7-16分析
• 本题中,尺寸343+0.05-0.25mm、A和1650+0.16mm 组成一尺寸链,尺寸343+0.05-0.25mm是该尺寸 链封闭环,两组成环均为增环。可算出工序尺 寸A为178-0.25-0.11mm。 • 当尺寸A实测没超差时,343+0.05-0.25mm合格。 • 当尺寸A实测超差时,有可能是假废品:比如A 为178.0mm,已超差,但两孔实测尺寸若小于 165.05mm,则尺寸343+0.05-0.25mm并没超差; 又比如A为177.7mm,已超差,但两孔实测尺寸 若大于165.05mm,则尺寸343+0.05-0.25mm并没 超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