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程原理教案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教案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教案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教案

绪论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2、课程内容:

3、学习目的:培养专业人材

4、基本要求:识记

理解

应用

二、制造行业现状

发展快,要求高,专业人员缺乏

现代制造的目标: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和自动化

第一章工件的定位夹紧与夹具设计本章内容:第一节工件在机床上的安装

第二节夹具概念

第三节定位原理

第四节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第五节夹具举例

第一节工件在机床上的安装

一、安装概念

定位:把工件安放在机床工作台上或夹具中,使它和刀具之间有相对正确的位置。夹紧:工件定位后,将工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

二、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的三种安装方式

1、直接找正安装

2、划线找正安装

3、夹具安装

夹具安装指直接由夹具来保证工件在机床上的正确位置,并在夹具上直接夹紧工件。

第二节夹具概念

一、夹具的概念

机床夹具是将工件进行定位、夹紧,将刀具进行导向或对刀,以保证工件和刀具间的相对运动关系的附加装置,简称夹具。

二、夹具的基本构成

夹具构成:1、定位元件;2、夹紧装置;;3、导向元件和对刀装置;4、连接元件;5、夹具体;

6、其它元件及装置。

三、夹具的分类

1、通用夹具

2、专用夹具

3、成组夹具

4、组合夹具

5、随行夹具

第三节定位原理

一、六点定位原理

长方体六点定位

三、定位方法

1、平面定位

⑴支承钉

固定支承钉

可调支承钉

自定位支承

辅助支承

辅助支承和可调支承的区别:辅助支承是在工件定位后才参与支承的元件,其高度是由工件确定的,因此它不起定位作用,但辅助支承锁紧后就成为固定支承,能承受切削力。辅助支承主要用来在加工过程中加强被加工部位的刚度和提高工作的稳定性,通过增加一些接触点防止工件在加工中变形,但又不影响原来的定位。

⑵支承板

支承板

2、圆孔定位

⑴圆柱定位销

圆柱定位销

菱形销

⑵圆锥销

圆锥销

⑶心轴

刚性心轴

3、外圆柱面定位

⑴V形块

⑵定位套

工件外圆以套筒和锥套定位4、圆锥孔定位

工件在锥度心轴上定位

三、完全定位与不完全定位

实例一:如何对下图所示工件定位?

解:方案一:不完全定位

球体上通铣平面限制2个自由度:X、Z 方案二:不完全定位

球体上通铣平面限制2个自由度:X、Y、Z 实例二:不完全定位

实例三:完全定位

四、欠定位和过定位

1、欠定位: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被限制。

2、过定位:有重复限定的自由度

⑴平面的过定位

注意:这种过定位只用于已加工表面,以加强刚度。

⑵大端平面与长销组合产生的过定位

解决方法一:长销小平面组合

方法二:短销大端平面组合

方法三:使用球面垫圈

⑶一面两销组合产生的过定位

解决方法:销2采用菱形销,释放了重复限制的自由度Y。

五、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1、基准不重合误差

2、定位基准位移误差用支承钉作定位元件

3、用V形块定位的定位误差分析

定位误差的分解解析

第四节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一、夹紧机构的作用

夹紧机构保证了在加工力的作用下工件正确的定位状态。

二、夹紧机构的动力源

夹紧机构的动力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手动夹紧机构、气(液)动夹紧装置和电磁夹紧装置。

机械制造工程学测试试习题及答案(答案在后面

欢迎阅读 机械制造工程学试卷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磨削加工中,工件表层因受高温影响,金相组织发生变化,金属比重从7.75转变为7.78,则表面产生残余_________。 A.拉应力???? B.压应力??? C.拉应力、压应力都有可能。 2、主轴加工采用两中心孔定位,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大多数表面,符合________ 。 A. 3 A. 4、由n 5。 6 7 8 9、在相同的磨削条件下,以下哪种材料的工件磨削以后得到的表面粗糙度数值最小。 A.20钢?? B.铝???? C.铜?? D.铸铁 10、如图,欲在其上钻孔O l 及O 2 ,要O 1 O 2 与A面平行,孔O及其它表面均已加工,工件厚度为8mm, 保证设计尺寸A 1、A 2 的最合理的定位方案是??? ?。 ?二、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12分) ?1.工序 ?2.机械加工精度

?3.六点定位原理 ?4.磨削烧伤 ??三、简答题:(共14分) 1、根据六点定位原理,试分析下图中各个定位元件所消除的自由度。并指出属于何种定位方式(指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过定位、欠定位)? (8分) (参考坐标轴x,y,z已标注在图中。) ?2. 在车床上加工芯轴时,精车外圆 A 及台肩面 B,再光刀 A 及 B,经检测发现 B 对 A 有垂直度 (共8 ,该 。 m,且,公差对称配置于分布曲线的中点,求该工件的合格品率;并计算工艺能力系数Cp。(共8分)? 数值表: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2、B 3、C 4、A 5、C 6、B 7、A 8、C 9、D 10、D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程学课后作业答案

第六次作业答案 1 ?图示零件,毛坯为 35mm 棒料,批量生产时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如下所述,试分析其工 艺过程的组成。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①在锯床上下料;②车一端面钻中心孔; ③调头,车另一端面钻中心孔; ④ 将整批工件靠螺纹一边都车至 30m m ;⑤调头车削整批工件的 18mm 外圆;⑥车 20mm 外圆;⑦在铳床上铳两平面,转 90后铳另外两平面;⑧车螺纹、倒角。 工序 安装 工位 工步 1、下料 2、车削 2 1 1)车一端面 2 )钻中心孔 3) 车另一端面 4) 钻另一中心孔 3、车螺纹端外圆至 30mm 1 1 1)车外圆 4、车削 18m m 外圆 1 1 1)车外圆 5、车螺纹端外圆至 20mm 1 1 1)车外圆 6、铳削平面 1 2 1) 铳两平面 2) 铳另两平面 7、车螺纹 1 1 1) 车螺纹 2) 倒角 2 召 , L 6E 一益 120

2?图示为在两顶尖间加工小轴小端外圆及台肩面2的工序图,试分析台肩面2的设计基准、 定位基准及测量基准。 设计基准、定为基准、测量基准均为重合。 3 ?试分析说明图中各零件加工主要表面时定位基准(粗、精)应如何选择? 1 )以①180外圆为粗基准,加工①60外圆及左侧两端面; 2)以①60外圆为精基准,加工①180外圆、右侧大端面以及 ①40内孔,保证大端面与内孔的垂直度要求; 3)以内孔为精基准(心轴定位),加工①180外圆、①60 外圆以及 齿轮轮齿。 第七次作业答案: 1 ?某铸件箱体的主轴孔设计要求为180J6(0.017),在成批生产中加工顺序为:粗镗一 —半精镗一一精镗一一浮动镗,其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相应所达到的公差等级下表所示。试查阅有关手册计算出各工序的基本尺寸和各工序尺寸及偏差,填入表内。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mm 工序所能达到公差等 级 工序基本尺寸 工序尺寸及偏差 浮动镗孔0.2IT6①180180 0018 180 0.007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大纲吉林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制造技术基础A》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8297019 课程名称:制造技术基础A 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 开课学期:6 学时/学分:68 / 4 (其中实验学时:8学时)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 开课专业:机械类专业本科生 选用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吉林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主要参考书: 1、卢秉恒、于骏一、张福润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2、包善斐、王龙山、于骏一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吉林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 3、王宝玺主编:《汽车拖拉机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出版。 4、周泽华主编:《金属切削原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 执笔人:邹青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制造技术基础》是学科基础必修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为将来解决制造中的技术问题打基础,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能选择加工方法与机床、刀具、夹具及加工参数,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工艺设计和夹具设计的基本技能。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所学到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结合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所需的基本训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有目的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在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下列基本理论:金属切削基本理论;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理论;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装配工艺设计原理;机床夹具设计原理;设计工艺性评价。 2、了解下列知识: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计算机辅助机械制造;先进制造技术。 3、掌握下列基本技能:能够按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初步分析结果;能够制订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能够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机床夹具。 4、初步掌握下列基本技能:能够综合分析制造过程中的一般问题;能够设计一般机器的装配工艺规程。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机械制造工程学课后作业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学课后作 业答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第一次作业(部分解答): 1. 试画出下图所示切断刀的正交平面参考系的标注角度o γ、o α、r K 、r K '、s λ(要求标出假定主运动方向c v 、假定进给运动方向f v 、基面r P 和切削平面s P ) 3. 如下图所示,镗孔时工件内孔直径为mm 50φ,镗刀的几何角度为 10=o γ, 0=s λ, 8=o α, 75=r K 。若镗刀在安装时刀尖比工件中心高mm h 1=,试检验 镗刀的工作后角o α。 解答: 在背平面(切深剖面)P-P 内: 带入数值,求得: ) cos(cos )tan(tan s s s o o oe θλλθαα++= (1) 代入(1)式求得:1510.tan =oe α, 第二次作业部分答案: 6. 试按下列条件选择刀具材料或编号。 ⑴ 45钢锻件粗车;(C. YT5(P30)) ⑵ HT200铸件精车;(A. YG3X(K01)) ⑶ 低速精车合金钢蜗杆;(B. W18Cr4V ) ⑷ 高速精车调质钢长轴;(G. YT30(P01)) ⑸ 中速车削淬硬钢轴;(D YN10(P05)) ⑹ 加工冷硬铸铁。( F .YG6X(K10)) A .YG3X(K01) B .W18Cr4V C .YT5(P30) D .YN10(P05) E .YG8(K30) F .YG6X(K10) G .YT30(P01) 7.简要说明车削细长轴时应如何合理选择刀具几何角度(包括r K 、s λ、o γ、 o α) 1)r K :细长轴刚性不足,取90°;

机械制造工程学a卷嘉兴学院

机械制造工程学A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正态分布曲线的特征参数有μ和σ两个,其中σ大小反映了C的影响程度。 A、常值系统性误差B、变值系统性误差C、随机性误差D、以上都不对 2.从概念上讲加工经济精度是指B。 A 、成本最低的加工精度 B、正常加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C、不计成本的加工精度 D 、最大生产率的加工精度 3.车削短而粗的轴时,使工件加工后产生D的圆柱度误差 A、喇叭形B、锥形C、腰鼓形D、马鞍形 4.阶梯轴的加工中“调头继续车削”属于变换一个C A、工序B、工步C、安装D、走刀 5.相对滑移是衡量A的滑移程度. A、第一变形区B、第二变形区C、第三变形区D、以上全部 6.根据加工要求,工件需要限制的自由度而没有限制的定位,称为 A 。 A、欠定位B、完全定位C、不完全定位D、过定位 7..某机床型号为Z3040×16/S2,它的主参数是B。 A、16 B、40 C、400 D、160 8.布置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支承板相当于的支承点数是B。 A、2个 B、3个 C、4个 D、无数个 9.在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小的是 A。 A、 a p 、B、f C、v D、无法确定 10.关于进给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进给运动只能有一个B、进给运动只能由刀具完成 C、进给运动只能由工件完成D、进给运动可有一个,也可以有几个 二、判断题(用√表示对,用╳表示错。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 ╳ )1. 加工前毛坯或零件本身的误差(加工余量不均、材质软硬不同等)、工件的定位误差、机床的热平衡后的温度波动以及工件内应力所引起的加工误差等,都属于系统误差。 ( ╳ )2. 工艺系统刚度等于系统各环节的刚度之和。( √ )3. 在车床上加工外圆时,主轴的径向跳动将引起工件的圆度误差,对于端面加工没有直接影响。( ╳ )4. 有原理误差的加工方法不是一种好的加工方法。 (√ ) 5. 刀具前角是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在正交平面中测量。 (√ ) 6. 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日渐成为制造业的主流生产方式。 ( ╳ ) 7. 工件在机床上夹紧后,就限制了所有的自由度 ( ╳ ) 8.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是属于零件制造工艺中的材料去除方法。 ( √ )9. 即使组成产品的所有零件都合格,不一定都能装出合格产品. ( ╳ )10. 零件上的全部加工表面应安排一个合理的加工顺序,这对保证零件质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在安排加工顺序时应遵循先基准面后其它、先精后粗、先次后主、先孔后面原则。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 分) 1. 根据零件制造工艺过程中原有物料与加工后物料在重量(或质量)上有无变化及变化的方向(增大或减少),可将零件制造工艺方法分为材料成形法、材料去除法和材料累加法 三类。 2. 刀具的磨损发生在切削和工件接触的前刀面和后刀面上,刀具的磨损形式主要可分为 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边界磨损三种。 3. 机械加工质量包含机械加工精度、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及机械加工表面变质层三项内容。

《机械制造工程学》-专科考试B

山东大学- 年度第学期期末考试 (机械制造工程学)( B卷) 本试卷适用班级:机电成专级命题教师:李凯岭共印份数:120 一、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每题2.5分,共25分) 1. 定位误差:用夹具安装加工一批工件时,由于定位不准确而引起该批工件有关尺寸、位置误差(指在调整法加工中工件定位时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可能位移)。 2. 积屑瘤:是指在加工中碳钢时,在刀尖处出现的剖面呈三角状,小块且硬度为工件材料的2到3倍的金属粘附物 3. 刀具耐用度:刀具刃磨后,从开始切削到达磨损限度所经过的切削时间称为刀具耐用度 4. 磨削烧伤:当被磨工件的表面层的温度达到相变温度以上时,表面金属发生金相组织的变化,使表面层金属强度硬度降低,并伴随有残余应力的产生,甚至出现微观裂纹的现象。 5. 内联系传动链:传动链的两个末端件的转角或位移量之间如果有严格的比例关系要求,这样的传动链成为内联系传动链。 6.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被称为工序。 7.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原材料或半成品的状态(形状、尺寸、材料性质等),使其成为零件的过程 8. 欠定位: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完全被限制的定位,成为欠定位。 9. 误差敏感方向:加工表面的法线方向称为误差敏感方向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 金刚石刀具最适合加工的工件材料是有色金属和非金属;不适合加工铁族金属材料。 12. 切削脆性金属时,得到崩碎切屑。 13. 切削热主要由刀具、工件、切削和周围的介质传出。 14.切削液主要有水溶液、切削油和乳化液三类。 15.基准重合原则是指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重合。 16.工序分散指的是将工件的加工分散在较多的工序中进行,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很少; 工序集中指的是将工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中完成,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较多。 17.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的正火、_退火、调质等热处理工序,是为了改善工件的切削性能。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二)适用专业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 (三)学时 建议课程实施课时为76标准学时。 二、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对应模具制造岗位、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岗位、机械制造岗位、夹具设计岗位、产品质量检测员岗位、产品销售和售后技术员岗位技能和素质培养要求,讲授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等技能知识。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形成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基础,对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二)相关课程 本课程前导课程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加工设备》、《公差与技术测量》和《机械零件》。 后续课程是《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模具制造工艺》、《现代制造技术概论》。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 本课程以真实模具产品生产任务、生产实际产品为载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掌握各种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

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及专业素养。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除了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模具制造方法,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等专业知识以外,通过课内实训、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礼仪习惯及工作素养以及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铸造、压力加工和焊接加工等毛坯成型加工的工艺过程; (2)掌握工件加工方法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规程的制定; (3)掌握尺寸链的分析方法及计算方法; (4)掌握机械制造精度、表面质量的分析方法; (5)掌握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2.能力目标 (1)能掌握各种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毛坯加工方法 (2)会编制零件机械加工的工艺规程 (3)会分析产品的制造精度、表面质量 (4)能对机床进行装配方法进行选择 (5)会查阅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和图册。 3.素质目标 (1)具有不怕吃苦、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品质; (2)能严格遵守工艺纪律、执行工作规范的工作习惯,有高度的责任心,具有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 (3)具备生产质量意识、生产效率意识和生产成本意识; (4)具备终生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 (6)具有目标追求毅力。(包括职业定位、个人规划、挫折承受力等专业必备素质);

《机械制造工程学》复习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狭义的制造技术重点放在机械加工和工艺装配上。 2、常用的铸造工艺方法有砂型铸造,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等。 3、焊接方法的种类很多;按焊接过程的特点可分为三大类:熔化焊,压力焊,钎焊。 4、电弧焊焊接电弧由阴极区、阳极区和弧柱区三部分组成。 5、自由锻分手工锻造和机器锻造两种,手工锻造只能生产小型锻件,机器锻造是自由锻的主要生产方式。 6、自由锻工序可分成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及精整工序三大类。 7、自由锻的基本工序中最常用的是锻粗、拔长、冲孔等三种工序。 8、金属从浇注温度冷却到空温要经历三个互相联系的收缩阶段: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不同的合金收缩率不同。在常用合金中,铸钢收缩最大,灰口铸铁最小。 9、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表现为合金的体积缩小,它们是铸件产生缩孔、缩松缺陷的基本原因。 10、固态收缩是铸件产生内应力、裂纹和变形等缺陷的主要原因。 11、外圆车削的背吃刀量就是工件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 12、切削过程中,切削层金属的变形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区域。 13、切屑沿前刀面排出时进一步受到前刀面的挤压和摩擦,使靠近前刀面处的金属纤维化、基本上和前刀面平行,这一区域称为第二变形区。 14、在一般切削速度范围内,第一变形区的宽度仅为0.02mm—0.2mm,切削速度越高、其宽度越小,故可近似看成一个平面,称剪切面。 15、切削过程中,阻滞在前刀面上的积屑瘤有使刀具实际前角增大的作用(参见图2-19),使切削力减小,使加工表面粉糙度增大。 16、在无积屑瘤的切削速度范围内,切削层公称厚度hD越大,变形系数Ah越小。 17、加工塑性金属时,在切削厚度较小、切削速度较高、刀具前角较大的工况条件下常形成节状切屑切屑;在切削速度较低、切削厚度较大、刀具前角较小时常产生节状切屑切屑,又称挤裂切屑;在切屑形成过程中,如剪切面上的剪切应力超过了材料的断裂强度,切屑单元从被切材料上脱落,形成粒状切屑;切削脆性金属时,由于材料塑性很小、抗拉强度较低,刀具切入后,切削层金属在刀具前刀面的作用下,未经明显的塑性变形就在拉应力作用下脆断,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崩碎切屑。 18、研究表明,工件材料脆性越大、切屑厚度越大、切屑卷曲半径越小,切屑就越容易折断。 19、切削力来源于两个方面:克服切削层材料和工件表面层材料对弹性交形、塑性变形的抗力;克服刀具与切屑、刀具与工件表面间摩擦阻力所需的力。 20、为了便于测量和应用可将切削合力F分解为Fc、Fp和Ff三个互相垂直的分力。 21、目前常用的测力仪有电阻式测力仪和压电式测力仪。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第1章绪论 1.1 制造与制造技术 1.1.1 生产(制造)的三种类型 1.1.2 广义制造与狭义制造 1.1.3 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技术 1.制造技术概念 2.制造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3.机械制造技术 1.2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1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1.2.2 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3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 1.3 课程内容体系与特点 1.3.1 课程内容体系 1.3.2 课程特点 第2章机械制造过程的基础知识 2.1 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概念 2.1.1 机械制造的工艺方法 1. 材料成形法 2. 材料去除法 3. 材料累加法 2.1.2 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1. 生产纲领 2. 生产类型 2.1.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1. 概念 2. 组成(1). 工序(2). 安装(3). 工位(4). 工步(5). 走刀 2.1.4 基准 1. 设计基准 2. 工艺基准(1).工序基准(2).定位基准(3).测量基准(4).装配基准 2.1.5 装配工艺过程 2.2 机械加工的最基本方法—切削加工方法 2.2.1 工件表面形状及其成形方法 1. 工件表面形状(1).旋转表面(2).纵向表面(3).特征表面 2. 表面的成形方法(1). 轨迹法(2). 成形法(3). 相切法(4). 展成法 2.2.2 成形运动与切削用量 1. 成形运动(1). 主运动(2). 进给运动(3). 合成运动(4). 其他辅助运动 2. 工件上的表面 3. 切削用量(1). 车削用量(2). 钻削用量(3).铣削用量 2.2.3各种加工方法的工件表面与切削运动分析—车、铣、钻、刨、磨削 2.2.4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 1. 外圆表面加工

机械制造工程学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答案在后面

机械制造工程学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答案在后 面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机械制造工程学试卷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磨削加工中,工件表层因受高温影响,金相组织发生变化,金属比重从转变为,则表面产生残余_________。 A.拉应力 B.压应力 C.拉应力、压应力都有可能。 2、主轴加工采用两中心孔定位,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大多数表面,符合________ 。 A.基准重合原则 B.基准统一原则 C.自为基准原则 D.互为基准原则 3、车床主轴存在纯轴向漂移时,对所车削出的工件的_________加工精度影响很大。 A.外圆 B.内孔 C.端面 4、由n环组成的尺寸链,各组成环都呈正态分布,则各组成环尺寸的平均公差采用概率法计算比极值法计算放大________倍。(n:尺寸链的数目) A. B. n C. 1/nD. n-1 5、镗模加工箱体孔系,镗杆与机床主轴采用浮动联接,其孔系的位置精度只取决于________。 A.镗刀的尺寸精度 B.机床的回转精度 C.镗模和镗杆的制造精度。 6、斜锲夹紧机构的自锁条件是。(α为斜锲锲角;Ф1、Ф2为摩擦角) A.α≥Ф1+Ф2 B. α≤Ф1+Ф2 C.α=Ф1+Ф2 D. α≠Ф1+Ф2 7、下列孔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 A.钻孔 B.车孔 C.镗孔 D.磨孔 8、为减少毛坯误差复映而引起的加工误差可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增大切削深度 B.提高切削进给量

C.提高系统的刚度 D.提高切削速度 9、在相同的磨削条件下,以下哪种材料的工件磨削以后得到的表面粗糙度数值最小。 A.20钢B.铝 C.铜D.铸铁 10、如图,欲在其上钻孔O l 及O 2 ,要O 1 O 2 与A面平行,孔O及其它表面均已加工,工件 厚度为8mm,保证设计尺寸A1、A2的最合理的定位方案是。 二、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12分) 1.工序 2.机械加工精度 3.六点定位原理 4.磨削烧伤 三、简答题:(共14分) 1、根据六点定位原理,试分析下图中各个定位元件所消除的自由度。并指出属于何种定位方式(指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过定位、欠定位) (8分) (参考坐标轴x,y,z已标注在图中。) 2. 在车床上加工芯轴时,精车外圆 A 及台肩面 B,再光刀 A 及 B,经检测发现 B 对 A 有垂直度误差,A 有圆柱度误差.试从机床几何误差的影响方面,分析产生以上误差的原因。(6分) 四、计算题 (共34分) 1. 如图所示零件的尺寸要求,其加工过程为: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二)适用专业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 (三)学时 建议课程实施课时为76 标准学时。 二、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对应模具制造岗位、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岗位、机械制造岗位、夹具设计岗位、产品质量检测员岗位、产品销售和售后技术员岗位技能和素质培养要求,讲授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等技能知识。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形成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基础,对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二)相关课程 本课程前导课程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加工设备》、《公差与技术测量》和《机械零件》。 后续课程是《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模具制造工艺》、《现代制造技术概论》。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本课程以真实模具产品生产任务、生产实际产品为载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掌握各种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及专业素养。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除了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模具制造方法,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等专业知识以外,通过课内实训、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礼仪习惯及工作素养以及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铸造、压力加工和焊接加工等毛坯成型加工的工艺过程; (2)掌握工件加工方法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规程的制定; (3)掌握尺寸链的分析方法及计算方法; (4)掌握机械制造精度、表面质量的分析方法; (5)掌握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2. 能力目标 (1)能掌握各种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毛坯加工方法 (2)会编制零件机械加工的工艺规程 (3)会分析产品的制造精度、表面质量 (4)能对机床进行装配方法进行选择 (5)会查阅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和图册。 3. 素质目标 (1)具有不怕吃苦、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品质; (2)能严格遵守工艺纪律、执行工作规范的工作习惯,有高度的责任心,具有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 (3)具备生产质量意识、生产效率意识和生产成本意识; (4)具备终生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 (6)具有目标追求毅力。(包括职业定位、个人规划、挫折承受力等专业必备素质); (7)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生活心态。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设计思路 本门课程是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总体思路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针对现时企业冲压模具生产制造技术人员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职业能力等要求进行深入分析,确立具有职业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企业完成工作任务的流程,合理地设计出教学方法,并依据职业教育学相关原理,参照职业技术要求,结合学校自身教学条件,设计出合适的教学载体,进而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

机械制造技术(一)教学内容

《机械制造技术》练习题(一) 名词解释 1.生产过程:根据设计信息将原材料和半成品转变为产品的过程。 2.工艺过程:毛抷的制造成形(如锻造、锻压、焊接等)、零件的机械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部件和产品的装配等是直接改变毛抷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能的过程,称之为机械制造工艺过程。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艺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零件的机械加工是采用合理有序安排的各种加工方法,逐步地改变毛胚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使其成为合格零件的工艺。 4.工序:工序是指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5.安装:每一个工序内斗包括有许多几个内容,有些几个内容需要工件处于不同的位置下才能 完成,需要相应地改变工件的位置。 6.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通过工作台的分度、位移可以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变换加工位置,工件在每一个加工位置上所完成的加工内容 7.工步:在同一个工位上,要完成不同的表面加工时,其中加工表面、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步内容称一个工步 8.生产纲领:生产纲领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生产能力决定的在计划生产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的产量。 9.切削用量:切削用量是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的总称。 10.基准:所谓基准就是工件上用来确定其它点、线、面的位置的那些点、线、面,一般用中心线、对称线或平面来做基准。 11.工艺基准:用于确定工件上各点、线、面位置的设计基准、确定工件在夹具上位置的定位基准、检验时的测量基准及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部件中位置的装配基准,其中定位基准、装配基准、测量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12.机床夹具:机械加工过程中,用于确定工件相对于刀具和机床的正确位置,并使这个位置在加工过程中不因外力的影响而变动的工艺装备,称为机床夹具。 13.定位:在机床上确定工件相对于刀具的正确加工位置,以保证其被加工表面达到所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的过程称为定位。 14.夹紧:在已定好的位置上将工件固定下来可靠地夹住,防止在加工时工件受到切削力、惯性力、离心力、重力及冲击和振动等的影响,发生位置移动而破坏定位的过程叫夹紧。 15.六点定则:一个在空间处于自由状态的物体,具有六个自由度(理论力学),即沿三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的移动自由度X、Y、Z和绕这三个坐标轴的转动自由度x、y、z。确定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即是要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16.刀具耐用度:刃磨后的刀具,自开始切削到磨损量达磨钝标准为止的总切削工作时间,称为刀具耐用度。 二.问答题 1.生产组织类型分为哪几种? 生产组织类型包括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三种。 2.什么叫简单成形运动?什么叫复合成形运动? 简单成形运动是独立的成形运动,由最基本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构成。 3.什么叫外联系传动链?什么叫内联系传动链? 在传动链中,折行件并不要求具有非常准确的运动量值,亦即不要求传动链两末端件具有严格的传动比,该类的传动链称为外联系传动链。运动源是工件,执行件是刀具,要得到所需的螺旋线,必须在工件与刀具这两个执行件之间建立严格的传动比联系,即工件转一转,刀具走被加工工件螺旋线的一个导程,这种传动链称为内联系传动链。 4.数控机床由哪几种部分组成?按伺服系统分,数控机床分哪几种?

机械制造工程学试题

机械制造工程学试题

————————————————————————————————作者:————————————————————————————————日期:

一、机械制造工程学(闭卷)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 1、工步是指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速度均不变的条件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定位误差由_基准位移误差和_基准不重合误差两部分组成。当定位基准与工序 基准重合时,其_ 基准不重合误差等于零。 3、工序尺寸的公差一般按___入体__原则标注;毛坯尺寸的公差一般采取_对称偏差_标注 4、加工原理误差是指由于采用了近似的加工方法或近似的成形方法进行加工所产生的误 差。 5、一批零件加工尺寸符合正态分布时,μ表征分布曲线的位置参数,改变其值分布曲线将 沿横坐标移动而不改变其形状;而σ是表征分布曲线的形状参数,其值愈小,分布曲线愈向中间收紧,反之愈平坦。 6、金属切削加工中的振动主要有受迫振动、自激振动两种类型。 7、加工表面质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误差和表面层金属的力学物理和化 学性能。表面层金属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表面层冷作硬化,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表面层残余应力。 8、分组选配法装配时,其分组数应等于公差的增大倍数,通常适用在大批量生产;装配 精度要求很高而组成环数较少的场合。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磨削加工中,工件表层因受高温影响,金相组织发生变化,金属比重从7.75转变为7.78, 则表面产生残余_ A.拉应力_。 A.拉应力 B.压应力 C.拉应力、压应力都有可能。 2、主轴加工采用两中心孔定位,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大多数表面,符合_ B.基准统一原则_ 。 A.基准重合原则 B.基准统一原则 C.自为基准原则 D.互为基准原 则 3、车床主轴存在纯轴向漂移时,对所车削出的工件的_ C.端面_加工精度影响很大。 A.外圆 B.内孔 C.端面 4、由n环组成的尺寸链,各组成环都呈正态分布,则各组成环尺寸的平均公差采用概率法计算 比极值法计算放大_ A._倍。(n:尺寸链的数目) A. B. n C. 1/n D. n-1

《机械制造工程学》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工程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A340013,学分:4,学时:64,实验:4) 一、课程的目的及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程中切削、工艺、设备与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与生产实习相配合,进一步通过有关课程设计,掌握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术和能力;初步具备分析、处理机械制造工程中基本技术问题的能力。 涵盖了: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刀具、机床夹具设计和机械制造工艺等五方面的机械制造工程的专业基本知识。 二、理论教学要求 1.了解和基本掌握金属切削过程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工件表面的形成方法和成形运动、加工表面和切削用量三要素;刀具切削部分的结构要素;刀具角度;切削层参数与切削方式;刀具材料。金属切削的变形过程;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刀具磨损、破损和使用寿命。切削用量的优化选择。刀具合理几何参数的选择。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2.了解和掌握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的功用、类型和结构特点。金属切削通用机床的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典型机床的运动分析。各类典型通用机床的功用、类型和结构特点。 3.掌握和理解机械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包括:加工精度和加工误差的定义。误差的性质及分类。工件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原始误的定义及其分类。原始误差与机械加工表面质量误差之间的相互关系。原始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重点掌握原理误差、机床误差、夹具误差、刀具误差、调整误差、测量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工件内应力变化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与控制。误差的性质及分类。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包括分布图分析法及其应用、点图分析法及其应用。加工精度的综合分析方法及步骤。 4.掌握和理解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概念。包括:加工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的概念。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零件的耐磨性、疲劳强度、耐腐蚀性、配合质量等)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及其影响因素。切削与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机械加工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降低表面粗糙度的措施。机械加工表面层的冷作硬化、金相组织变化和残余应力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控制机械加工表面物理机械性能变化的措施。控制加工表面质量的途径。常用的保证和提高加工表面质量的方法。 5.掌握和理解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制定。包括: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生产过程、工艺过程的含义及其组成。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被加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加工经济精度与加工方法的选择。典型表面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加工顺序的安排。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加工阶段的划分。影响工序加工余量的主要因素。加工余量的确定方法。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工艺尺寸链的定义和特征及其基本计算式。工艺尺寸链的建立。工艺尺寸链跟踪图的绘制。工艺尺寸链的分析、解算及运用。 6.了解和掌握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包括:装配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零件的装配性质和装配精度。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装配尺寸链的定义和形式;装配尺寸链的建立。保证装配精度的四种方法。 7. 掌握和理解机床夹具的定义、作用、组成及其分类。机床夹具保证工件加工精度的原理。掌握

机械制造工程学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答案在后面

机械制造工程学试卷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磨削加工中,工件表层因受高温影响,金相组织发生变化,金属比重从7.75转变为7.78,则表面产生残余_________。 A.拉应力 B.压应力 C.拉应力、压应力都有可能。 2、主轴加工采用两中心孔定位,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大多数表面,符合________ 。 A.基准重合原则 B.基准统一原则 C.自为基准原则 D.互为基准原则 3、车床主轴存在纯轴向漂移时,对所车削出的工件的_________加工精度影响很大。 A.外圆 B.内孔 C.端面 4、由n环组成的尺寸链,各组成环都呈正态分布,则各组成环尺寸的平均公差采用概率法计算比极值法计算放大________倍。(n:尺寸链的数目) A. B. n C. 1/n D. n-1 5、镗模加工箱体孔系,镗杆与机床主轴采用浮动联接,其孔系的位置精度只取决于________。 A.镗刀的尺寸精度 B.机床的回转精度 C.镗模和镗杆的制造精度。 6、斜锲夹紧机构的自锁条件是。(α为斜锲锲角;Ф1、Ф2为摩擦角) A.α≥Ф1+Ф2 B. α≤Ф1+Ф2 C.α=Ф1+Ф2 D. α≠Ф1+Ф2 7、下列孔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 A.钻孔B.车孔C.镗孔 D.磨孔 8、为减少毛坯误差复映而引起的加工误差可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增大切削深度 B.提高切削进给量 C.提高系统的刚度 D.提高切削速度 9、在相同的磨削条件下,以下哪种材料的工件磨削以后得到的表面粗糙度数值最小。 A.20钢B.铝 C.铜D.铸铁 10、如图,欲在其上钻孔O l 及O 2 ,要O 1 O 2 与A面平行,孔O及其它表面均已加工,工件厚 度为8mm,保证设计尺寸A 1、A 2 的最合理的定位方案是。 二、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12分) 1.工序 2.机械加工精度 3.六点定位原理 4.磨削烧伤 三、简答题:(共14分) 1、根据六点定位原理,试分析下图中各个定位元件所消除的自由度。并指出属于何种定位方式(指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过定位、欠定位)? (8分) (参考坐标轴x,y,z已标注在图中。) 2. 在车床上加工芯轴时,精车外圆 A 及台肩面 B,再光刀 A 及 B,经检测发现 B 对 A 有垂直度误差,A 有圆柱度误差.试从机床几何误差的影响方面,分析产生以上误差的原因。(6分) 四、计算题 (共34分) 1. 如图所示零件的尺寸要求,其加工过程为:

《机械制造工程学》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程学)( A ) 一、简要解释下列概念 1. 斜角切削:切削加工时,刀具主切削刃的切线与合成切削速度方向不垂直的切削,则称之为斜有切削。 2. 砂轮硬度:砂轮的硬度是指砂轮表面上的磨粒在外力作用下脱落的难易程度。 3. 金属切削:金属切削加工是指利用刀具和工件作相对运动,从毛坯上切去多余的金属,以获得所需要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零件。 4. 工艺成本:工艺成本是指生产成本中与工艺过程有关的那一部分成本,如毛胚或原材料费用、生产工人的工资、机床电费(设备的使用)、折旧费和维修费、工艺装备的折旧费和修理费以及车间和工厂 的管理费用等。 5. 拉削图形:拉刀从工件上把拉削余量切下来的顺序,通常都用图形来表达,这种图形即所谓“拉削图形”。 6. 机床夹具:在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 7. 加工精度: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二、填空题 1. YG类硬质合金适于加工铸铁及有色金属;YT类硬质合金适于加工钢料。 2常用来衡量切屑变形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变形系数、剪切角和剪应变。 3切削热主要由工件、刀具、切削和周围的介质传出。 4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切削速度。 5工件材料强度、硬度高时,应选用较小的前角;工艺系统刚性差时,应选用较小的后角。 6标准麻花钻有个前刀面、个主后刀面、个副后刀面。 7端铣平面的铣削方式分为对称铣削、不对称逆铣和不对称顺铣。 8机床按精度可分为普通精度机床、精密机床、高精度机床三类。 9根据生产纲领不同,生产可分为__大量生产__、__ 成批生产__和___单件生产___生产三类。 10基准统一原则是指加工同一零件多道工序过程中,定位基准采用同一基准的基准组合。11切削加工顺序安排原则有基准先行、先粗后精原则、先主后次原则和先面后孔原则。 12工件装夹方法有___直接找正装夹___、__划线找正装夹_和__用夹具装夹__三种。 13镗床的主轴径向跳动将造成被加工孔的圆度误差。 14加工表面的法全方向称为误差敏感方向。 15顺序加工一批工件时,其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的误差称为常值系统误差,其大小和方向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变值系统误差。 三、判断题 1. 刃磨标准麻花钻时需控制外缘后角、顶角和横刃斜角三个参数。(√) 2. 采用试切法加工一批工件,其尺寸分布一般不符合正态分布。(X ) 3 . 铰孔能够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消除孔原有位置误差。(X ) 4. 误差复映是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 5. 立铣刀圆柱面上的切削刃是主切削刃。(√) 6.粗基准是粗加工所使用的基准,精基准是精加工所使用的基准。(X ) 7.车端面时,切削速度计算时取其平均速度。(√) 8.在加工尺寸链中,组成环数一般较多,其中增环一般比减环少。(X )

《机械制造工程学》总复习

《机械制造工程学》复习题 2.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3.在正交平面内度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前角,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后角。 4. 正交平面与法平面重合的条件是刃倾角为0 。 5.用以确定刀具几何角度的两类参考坐标系为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和刀具工作角度参考系。 6. 金属切削过程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有积屑瘤、切削力、切削热和表面硬化。 7. 根据切屑形成过程中变形程度的不同,可将切屑的基本形态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带 状切屑、节状切屑、单元切屑和崩碎切屑。 8. 刀具正常磨损的主要形式有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前、后刀面同时磨损。

9. 刀具磨损的原因主要有磨料磨损、粘接磨损、扩散磨损和化学磨 损。 10. 刀具的几何参数包括前角、后角、斜角切削与刃倾角和主偏角和 副偏角四个方面。 11. 切削用量选择的顺序是:先选背吃刀量、再选进给量、最后选切 削速度。 12.机床型号字母由与数字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其中符号C代表车床。 13.CA6140车床可加工公制、英制模数和径节等四种螺纹。 14.机床的基本参数包括尺寸、运动动力。 15.零件的机械加工是在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工艺系统内完成的。 16.主轴回转误差的三种基本形式是径向圆跳动、轴向窜动和角度摆动。 17.加工误差按其统计规律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大类,其中系统误差又分为常值系统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两种。 18.经过机械加工后的零件表面存在着宏观裂纹、伤痕、腐蚀现象等缺陷。 19.切削加工中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有进给量、主偏角、

副偏角。 20.机械加工表面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包括加工硬化、残余应力和表面层的金相组织变化。 21. 常见毛坯种类有铸件、锻件、型材和冲压件,其中对于形状复杂的毛坯一般采用锻件。 22. 工艺过程一般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和 光整加工阶段四个加工阶段。 23. 工艺尺寸链的两个特征是封闭性和关联性。 24.单件时间包括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布置工作时间、休息时间、生理需要时间。 25.机器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机器设计的正确性、零件加工质量和装配。 26.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选配法、分组法和调整法。 27.查找装配尺寸链时,每个相关零、部件能有 1 个尺寸作为组成环列入装配尺寸链。 28.产品的装配精度包括尺寸精度、位置精度、接触精度和相对运动精度。

机械制造工程学习题

《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习题解答 一、填空题 12、切削过程中,切削层金属的变形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区域。 13、切屑沿前刀面排出时进一步受到前刀面的挤压和摩擦,使靠近前刀面处的金属纤维化、基本上和前刀面平行,这一区域称为第二变形区。 14、在一般切削速度范围内,第一变形区的宽度仅为0.02mm—0.2mm,切削速度越高、其宽度越小,故可近似看成一个平面,称剪切面。 15、切削过程中,阻滞在前刀面上的积屑瘤有使刀具实际前角增大的作用(参见图2-19),使切削力减小,使加工表面粉糙度增大。 16、在无积屑瘤的切削速度范围内,切削层公称厚度hD越大,变形系数Ah越小。17、加工塑性金属时,在切削厚度较小、切削速度较高、刀具前角较大的工况条件下常形成带状切屑切屑;在切削速度较低、切削厚度较大、刀具前角较小时常产生节状切屑切屑,又称挤裂切屑;在切屑形成过程中,如剪切面上的剪切应力超过了材料的断裂强度,切屑单元从被切材料上脱落,形成粒状切屑;切削脆性金属时,由于材料塑性很小、抗拉强度较低,刀具切入后,切削层金属在刀具前刀面的作用下,未经明显的塑性变形就在拉应力作用下脆断,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崩碎切屑。 18、研究表明,工件材料脆性越大、切屑厚度越大、切屑卷曲半径越小,切屑就越容易折断。19、切削力来源于两个方面:克服切削层材料和工件表面层材料对弹性交形、塑性变形的抗力;克服刀具与切屑、刀具与工件表面间摩擦阻力所需的力。 20、为了便于测量和应用可将切削合力F分解为Fc、Fp和Ff三个互相垂直的分力。22、在切削层面积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大的进给量f比采用大的背吃刀量αp的切削力小。 23、前角增大,切削力下降。切削塑性材料时,ro对切削力的影响较大;切削脆性材料时,由于切削变形很小,ro对切削力的影响不显著。 30、刀具磨损机制有:硬质点划痕,冷焊粘结,扩散磨损,化学磨损。 31、刀具的破损形式分为脆性破损和塑性破损。脆性破损有:崩刃,碎断,剥落,裂纹破损等。 32.在砂轮的磨削过程中磨粒对工件的作用包括滑擦、耕犁和形成切屑三种阶段。 33.机床误差是由机床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和使用中的磨损引起的,其中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三种几何误差是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和传动误差。 34.典型的刀具磨损过程分为初期磨损、正常磨损和急剧磨损阶段。35.精加工基准的选择原则应遵循如下原则:统一基准、基准重合、互为基准和自为基准等原则。 36.工件的装夹过程就是定位和夹紧的综合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