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验二

合集下载

物化实验报告_综合实验二B-Z振荡

物化实验报告_综合实验二B-Z振荡

B-Z振荡反应的研究【摘要】本实验通过丙二酸-溴酸钾-硫酸-硫酸铈铵体系,对B-Z振荡的发生条件如温度、浓度、添加顺序和改变某种物质,影响因素和机理,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发现了另外几种能发生振荡的体系。

【关键词】非线性振荡诱导时间起振条件自催化振荡周期Research of the B-Z Chemical VibrationAbstract:This experiment explores the chemical vibration in the system of KBrO3 reacting with CH2(COOH)2. We changed some of the reagen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reac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olution and the order of adding the reagents then compared the vibration cycle and the inducement time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that we can analyze the reacting mechanism of the chemical vibration.Keyword:Non-linear Chemistry, Vibration, Abduction Time, Conditions for Vibration, Self-catalysis, Vibration Period1. 前言非平衡非线性问题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量研究工作正在进行。

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体系在远离平衡态下,由于本身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而产生宏观时空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

最典型的耗散结构是BZ 体系的时空有序结构,所谓BZ 体系是指由溴酸盐,有机物在酸性介质中,在有(或无)金属离子催化剂催化下构成的体系,它是由苏联科学家Belousov 发现,后经Zhabotingski 发现而得名。

实验二无机综合性质实验

实验二无机综合性质实验

实验⼆⽆机综合性质实验性质综合实验⼀、实验⽬的1.加深理解同离⼦效应、盐类的⽔解及浓度和温度对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影响;2.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并验证其缓冲作⽤;3.了解沉淀的⽣成和沉淀的溶解以及沉淀转化的条件;4.学会离⼼机、酸度计的使⽤;5. 加深理解温度、反应物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影响;加深理解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了解介质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掌握物质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实验原理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少量含有相同离⼦的另⼀强电解质时,使弱电解质的离解程度降低,这种效应称为同离⼦效应。

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当将其稀释或在其中加⼊少量的强酸或强碱时,溶液的pH 值改变很少,这种溶液称作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的pH 值(以HAc 和NaAc 为例)可⽤下式计算:盐的⽔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盐类⽔解可改变溶液pH 值。

有些盐类⽔解除可改变溶液pH 值外还能产⽣沉淀或⽓体。

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未溶解的难溶电解质和溶液中相应的离⼦之间建⽴了多相离⼦平衡。

例如在PbI 2饱和溶液中,建⽴了如下平衡:2+-2PbI Pb +2I ?其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2I sp K c c =?2+Pb ,称为PbI 2的溶度积。

根据溶度积规则可判断沉淀的⽣成和溶解,如将Pb(Ac)2和KI 两种溶液混合时,如果:2I c c -?2+Pb >sp K ,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2I c c -?2+Pb =sp K ,溶液饱和;2I c c -?2+Pb <sp K ,溶液未饱和,⽆沉淀析出。

使⼀种难溶电解质转化为另⼀种难溶电解质,即把⼀种沉淀转化为另⼀种沉淀的过程称为沉淀的转化,对于同⼀种类型的沉淀,溶度积⼤的难溶电解质易转化为溶度积⼩的难溶电解质。

对于不同类型的沉淀,能否进⾏转化,要具体计算溶解度进⾏⽐较。

氧化型/还原型,θE 越⼤,氧化型(剂)氧化能⼒增强;θE 越⼩,还原型(剂)还原能⼒越强 0.059[]lg []E E n θ=+氧化型还原型三. 实验⽤品1. 仪器点滴板试管若⼲玻棒酸度计量筒(25mL )酒精灯离⼼机离⼼试管烧杯(50mL )2. 试剂pH 试纸 HCl (0.1 mol?L -1) HAc (0.1 mol?L -1) NaOH (0.1 mol?L -1) NH 3?H 2O (0.1 mol?L -1)酚酞 NH 4Ac(固)甲基橙 NaAc (0.1 mol?L -1) NaOH (0.1 mol?L -1) NH 3.H 2O(1.0 mol·L -1) NH 4Cl(0.1 mol·L -1) HAc(0.1 mol·L -1) NaAc(1.0 mol·L -1) HAc(1.0 mol·L -1) BiCl 3(0.1 mol·L -1) HCl(2mol·L -1) Fe(NO 3)3?9H 2O(固) Al 2(SO 4)3 (0.1 mol·L -1) NaHCO 3(0.5 mol?L -1) Pb(NO3)2(0.1 mol·L -1) Na 2S(0.1 mol·L -1) MgSO 4(0.1 mol·L -1) 氨⽔(2mol·L -1) NH 4Cl(1mol·L -1) MgCl 2(0.1 mol·L -1) Pb(Ac)2(0.01 mol·L -1) KI(0.02 mol·L -1) NaNO 3(固) Na 2SO 4 (0.1 mol·L -1) K 2CrO 4(0.1 mol·L -1) AgNO 3(0.1 mol·L -1) NaCl(0.1 mol·L -1) Fe(NO 3)3 (0.1 mol·L -1) Al(NO 3)3(0.1 mol·L -1) NaOH(2mol·L -1) KI(0.1 mol·L -1) KBr(0.1 m ol·L -1) FeCl 3(0.1 mol·L -1) CCl 4 KMnO 4 (0.01 mol·L -1)H 2SO 4(3.0 mol·L -1)NaOH (6 mo l·L -1)Na 2SO 3(0.1 mol·L -1) H 2C 2O 4(0.1 mol·L -1) Pb(NO 3)20.5 mol·L -1) Pb(NO 3)(0.1 mol·L -1)HAc (1.0 mol·L -1)Na 2SiO 3(0.5 mol·L -1) ZnSO 4(1.0 mol·L -1) CuSO 4(0.5 mol·L -1) CuSO 4(0.005 mol·L -1)四. 实验内容(⼀)溶液的pH 值在点滴板上,⽤pH 试纸测试浓度各为0.1 mol·L -1的HCl ,HAc ,NaOH ,NH 3?H 2O 的pH 值,并与计算值作⼀⽐较(K a ? HAc =1.8×10-5,K b ?NH3?H2O =1.8×10-5)。

综合实验(2)任务书

综合实验(2)任务书

计算机基础综合实验(2)任务书一、综合实验目的C语言程序设计是本科工科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主要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编程技巧。

综合实验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的能力,为使学生对C语言有更全面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运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出算法、指定输入输出来设计一个解决方案。

并为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做准备。

二、综合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参加综合实验的学生,应当认真完成综合实验的全部内容。

最终提交综合实验成果来证明其独立完成各种实际任务的能力。

从而反映出理解和运用本课程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具体如下:1、代码编写规范,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2、程序须有一定的健壮性和必要的提示信息,考虑问题的多种可能和边界数据。

3、提交综合实验报告电子稿、装订的打印稿。

综合实验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程序的总体设计和算法分析。

●程序流程图、函数说明●源程序代码清单●测试数据和测试过程记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综合实验小结4. 程序运行方式构建一个简易菜单,形如:用户通过输入数值选择所需运行的子程序,当一个子程序运行结束后回到菜单界面,直至用户输入0后退出程序。

三、综合实验的进度安排熟悉指针、结构体、文件内容1天整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编代码1天编代码、调试和测试1天综合实验报告书写1天演示软件1天四、综合实验的考核评价是检测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综合实验报告,严格检查以下各项任务完成情况:1、设计文档中要求项目是否齐全。

2、程序中运行时的屏幕提示信息是否准确:如果在程序执行期间有足够的指导信息显示在屏幕上显示,这些用户文档可以是很简要的,也许只限于解释如何装入并运行程序。

3、问题和任务的陈述(描述问题,而且问题是合理原始的、应当包括输入、输出及其预期范围)是否正确。

综合性实验二、溶血素的制备与应用实验

综合性实验二、溶血素的制备与应用实验

西安医学院教案(专业课程)课程名称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班级检本1008 专业,层次检验,本科教师武永红专业技术职务讲师授课方式(大,小班,实习)实验学时9学时授课题目(章,节)溶血素的制备与应用实验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王兰兰,许化溪主编.临床免疫学检验.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刘辉.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实验指导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曹励民.免疫学检验实验指导.自编教材,2011教学目的:1.掌握:溶血素制备的一般程序,CH50测定实验的操作,动物实验的常见操作如皮内注射及静脉注射法,耳缘静脉颈内动脉及心脏采血法。

2.熟悉:溶血素滴定及补体活性测定的实验原理。

教学内容:1.溶血素的制备2.溶血素滴定实验3.总补体活性测定实验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讲授重点内容。

教具:板书示教教学重点、难点:1. CH50测定实验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教 学 内 容 教学手段 时间分配溶血素的制备与应用实验(一)溶血素的制备(二)溶血素滴定实验(三)总补体活性测定实验(一)溶血素的制备Ag :SRB C →抗血清:溶血素所用的免疫原,8个人以上的混合血清,其中要包括ABO 的所有血型。

(血清1:2稀释)与福氏———二者1:1注射器混合,按照一定程序对家兔进行免疫注射,SRBC 的免疫程序: 日序(天) 免疫剂量(ml ) 免疫途径 1 1 皮内五点注射 3 1.5 皮内五点注射 5 2.0 皮内五点注射 7 2.0 皮内五点注射 10 1 耳缘静脉注射 13 1.5 耳缘静脉注射 放血方法:颈动脉采血试血方法:凝集试验(二)溶血素滴定实验 1.SRBC 的制备 将脱纤维或Alsver 液保存的SRBC 用生理盐水洗3次,每次离心2000r/min10min ,最后取压积红细胞,用巴比妥缓冲液配成2×108/ml (2%)SRBC 悬液。

2.滴定用补体的准备 取豚鼠2~3只,心脏采血,分离出血清后混匀备用,适用前用生理盐水作1:40~1:60稀释。

综合实验二 脱镁叶绿酸的分离、抗自由基活性和微囊的制备

综合实验二 脱镁叶绿酸的分离、抗自由基活性和微囊的制备

综合实验二脱镁叶绿酸的分离、抗自由基活性和微囊的制备研究材料:蚕砂提取成分:脱镁叶绿酸制剂:微囊本实验提供了参考的微囊制备方法,要求学生自行设计一种不同的微囊制备方法。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蚕砂中脱镁叶绿酸提取分离原理和方法;2. 了解脱镁叶绿酸的结构表征和含量分析测定方法。

3. 了解微囊的基本原理;4. 比较不同微囊的工艺方法的包封效果。

二、实验原理脱镁叶绿酸(Pheophorbide)是由叶绿素分子脱去镁离子后进一步水解而形成的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肿瘤、保护胃肠粘膜等药理作用。

中药蚕砂在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的萃取下获得叶绿素粗品,然后在酸性条件下脱去植醇长链和金属离子,得到主要产物脱镁叶绿酸a,再对产物进行盐酸乙醚转溶、真空干燥得到纯度很高的脱镁叶绿酸。

制备微囊有不同的方法:复凝聚法是利用两种电荷相反的高分子材料,交联形成复合囊材,将囊心物包裹其中形成微囊;溶媒-非溶媒法是在囊材溶液中加入一种对囊材不溶的溶剂(非溶剂)引起相分离,而将药物包裹成囊的方法;液中干燥法是从乳状液中除去分散相挥发性溶剂以制备微囊的方法,亦称乳化-溶剂挥发法。

三、脱镁叶绿酸的提取<1>浸提:取中药材蚕砂50g于500ml圆底烧瓶中,加100ml水软化2h;加入150ml丙酮,在70℃恒温水浴中回流浸提90min,抽滤,得浸提液A。

滤渣倒回圆底烧瓶中,再加入50ml蒸馏水,100ml丙酮,在70℃恒温水浴中回流浸提60min,抽滤,得浸提液B。

合并浸提液;<2>萃取:用旋转蒸发仪在50℃下将浸提液浓缩至50ml,移至500ml分液漏斗中,依次加入150 ml乙醚、30%HCl 100ml,振荡5min,进行转溶萃取,静置至完全分层。

将下层水溶液放出置于烧杯,放入冰水浴中,慢慢滴入NaOH 的饱和溶液,同时进行搅拌,直至pH 值在2.5-3之间,3000rpm离心10min,所得沉淀即为脱镁叶绿酸。

PROE机械制造方向综合实验报告2-手机壳模具数控(CNC)加工

PROE机械制造方向综合实验报告2-手机壳模具数控(CNC)加工

机械制造方向综合实验实验报告院(系)名称:机电信息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验题目:手机外壳模具数控加工实验指导老师:XXXX班级:XXXX姓名:乔广磊学号:B09020342实验二模具数控加工部分(一)实验类型:综合型(二)实验目的:1. 熟悉Mastercam9.0 自动编程的基本操作2. 掌握Mastercam9.0 模具曲面加工刀具路径(曲面挖槽粗加工、曲面等高外形精加工、曲面平行精加工、外形铣削等)设计方法3. 掌握加工坯料、对刀点及基本参数的设置4. 掌握NC代码的生成及传输(三)实验内容:1. 编制手机外壳模具的数控加工工艺规程2. 规划曲面刀具路径3. 实体加工模拟4. 后置处理生成NC代码(四)实验要求该实验是针对机械工艺装备专业的本科生,要求学生对机械加工及数控自动编程、工艺装备等相关理论知识有充分的了解,能够熟练操作CAD/CAM软件Mastercam9.0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机任务,能进行一般的数控机床操作。

(五)主要仪器设备计算机50台、软件Mastercam9.0、数控机床。

手机外壳凹模数控铣削加工步骤一、图形处理1.从Pro/E系统中输出手机外壳凹模零件的IGES格式文件;2.在Mastercam9.0 系统中将手机外壳凹模零件的IGES格式文件转换成MC9格式文件。

回主功能表/档案/档案转换/IGES/读取/IGES格式文件名/打开/OK/适度化结果如图所示:二、坐标处理1.在构图面——侧视图将图形旋转“xx°”(根据自己设计图形确定旋转角度);回主功能表/转换/所有的图素/原点/适度化/清除颜色结果如图所示:原图结果图三、对刀点的确定1.在“层别2”构图面——空间绘图绘制曲面边界盒,绘制对角线;2.将对角线的中点平移到系统的原点(为对刀点);3.关闭“层别2”,在“层别3”绘制曲面边界线;4.将图形在X、Y、Z轴等比例缩小,系数根据自己设计的尺寸计算(Pro/E为尺寸为英寸,1英寸=25.4毫米);结果如图所示:四、规划曲面挖槽粗加工刀具路径(留余量0.3)1. 在构图面——俯视图;2.直径为xx刀尖角为1的圆角铣刀,Fxx,Sxx;3.串连外边界线。

上海师范大学综合实验复习

上海师范大学综合实验复习

综合实验2复习资料整理实验一:电解聚合法合成导电高分子及性能研究实验原理:聚苯胺随氧化程度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完全还原的聚苯胺,不导电,为白色;经部分氧化掺杂,得到Emeraldine 碱,蓝色,不导电;再经酸掺杂,得到Emeraldine 盐,绿色,导电;如果Emeraldine 碱完全氧化,则得到Pernigraniline 碱,不能导电。

一般认为当p ϕ∆为55/n 至65/n mV 时,该电极反应是可逆过程。

可逆电流峰的p ϕ与电压扫描速率ν无关,且1/2pc pa i i ν=∝。

对于部分可逆(也称准可逆)电极过程来说,59/p nϕ∆> mV ,且随ν的增大而变大,/pc pa i i 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或等于1,pc i 、pa i 仍正比于1/2ν。

思考题:1. 为什么恒电位聚合后的绿色聚苯胺具有导电性?答:聚苯胺随氧化程度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经部分氧化掺杂,再经酸掺杂后,得聚苯胺盐,呈绿色。

聚苯胺的形成是通过阳极偶合机理完成的,在酸性条件下,聚苯胺链具有导电性,保证了电子能通过聚苯胺链传导至阳极,使链增长继续,最后生成聚合物。

2. 为什么说聚苯胺电极过程是电化学可逆的?答:因为实验中得到的循环伏安极化曲线中有氧化峰和还原峰,而且两者图形大致对称,所以可以判断聚苯胺电极过程是电化学可逆的。

实验二: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制备及使用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测定(上)思考题:1.聚乙二醇(PEG)的作用?其聚合度对纳米氧化铝粒径的影响?答:聚乙二醇在溶液中易与氢氧化铝胶粒表面形成氢键,所以聚乙二醇比较容易的吸附于胶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包围胶体粒子。

保护膜具有一定厚度,会存在空间位阻效应,故可以有效的抑制胶体粒子的团聚,使胶粒能稳定的分散在溶液中。

聚乙二醇的聚合度越小,说明链长越短,得到的胶粒半径较小。

聚合度越大,链长越长,得到的胶粒半径越大,但过长的链长容易互相缠绕,不利于胶粒的分散。

综合性试验2酵母蔗糖酶浓度及酶活力测定

综合性试验2酵母蔗糖酶浓度及酶活力测定

综合性实验2酵母蔗糖酶浓度及酶活力测(一)实验目的学会用考马斯亮蓝结合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用3.5 —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酶活力。

掌握各步骤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Bradford法[10]又称考马斯亮蓝染色法(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staining)测定蛋白浓度,属于染料结合法的一种。

考马斯亮蓝能与蛋白质的疏水微区相结合,这种结合具有高敏感性。

考马斯亮蓝有G250和R250两种。

其中考马斯亮蓝G250由于与蛋白质的结合反应十分迅速,常用作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考马斯亮蓝R250与蛋白质反应虽然比较缓慢,但是可以被洗脱下去,所以可以用来对电泳条带染色。

考马斯亮蓝G250的磷酸溶液呈棕红色,最大吸收峰在OD465nm。

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时呈蓝色,蛋白质-色素结合物最大吸收峰改变为OD595nm其光吸收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蛋白质与考马斯亮蓝G250结合在2min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平衡,反应十分迅速,其结合物在室温下1h内保持稳定。

该法试剂配制简单,操作简便快捷,反应非常灵敏,灵敏度比Lowry法高近4倍,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质复合物的高消光效应导致了蛋白质定量测定的高敏感度,在10~100gg/mL蛋白质浓度范围内成正比。

因此在测定各级分蛋白质含量时应稀释适当倍数,使其测定值在标准曲线的直线范围内。

本实验采用DNS法[11]测定,属于染料结合法的一种。

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

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其中蔗糖(双糖)和淀粉(多糖)是非还原糖。

蔗糖酶能催化非还原性蔗糖的1,2-糖昔键裂解,释放出等量的D-葡萄糖和D-果糖[12]。

每摩尔蔗糖水解产生两摩尔还原糖。

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产物,3,5 —二硝基水杨酸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图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验二企业长期投资决策
操作步骤
打开“综合实验二企业长期投资决策”工作薄
1.根据“Sheet2 车流量表”计算填制“财表一车流量表”。

具体操作如下:
(1)计算2001年加权平均车流量。

年加权平均车流量=∑当量系数*各种车流量
(2)从2001年填充至2025年。

表财表一加权车流量表计算演示表(部分)
2.计算并填制“财表二收入表”
(1)“年均加权当量车流量”。

链接“财表一车流量表”,填充至2025年。

(2)计算年车辆收费。

年车辆收费=年均加权当量车流量*全路段长度*每公里收费。

(3)计算营业税。

营业税=年车辆收费*营业税税率
(4)计算城建税。

城建税=年车辆收费*城建税税率。

(5)计算教育费附加。

教育费附加=年车辆收费*教育费附加费率。

(6)计算营业税及附加。

营业税及附加=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表营运收入估算演示表(部分)
3. 计算并填制“财表三 折旧表”
(1)“原值及折旧年限”见“实验资料”
(2)分类计算各年折旧费。

采用直线法计算折旧。

可直接在相应单元格输入计算公式,也可通过粘贴“SLN ”函数计算(参见实验三“SLN ”函数具体操作)。

(3)计算各年折旧费合计。

(4)计算各年固定资产净值 净值=原值-累计折旧
也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净值=上年净值-本年折旧
① 建筑安装工程净值: ②
设备及其它净值。

③ 计算各年净值合计。

表 固定资产折旧估算演示表(部分)
4.计算并填制“财表四成本表”
(1)折旧费。

链接“财表三折旧表”
(2)财务费用。

链接“财表五还本付息表”(因为尚未计算财务费用,此项暂且为零,当计算出2000年财务费用后,计算机会自动填
充)
(3)总成本。

总成本等于该表中的1—8项合计。

(4)经营成本。

经营成本=总成本-折旧费-摊销费。

表成本计算演示表(部分)
5.计算并填制“财表五还本付息表”
(1)根据“Sheet1 资金筹措表”资料填充1998——2001年本年借款(2)计算“年初借款余额”年初借款余额=上年借款余额+本年借款(3)计算“建设期加权平均利率”。

加权平均利率=∑各种借款额占借款总额的比重*各种借款的利率
(4)计算“建设期利息”。

建设期利息=年初借款余额*建设期加权平均利率。

(5)计算“投产期加权平均利率”加权平均利率=∑各种借款额占借款总额的比重*各种借款的利率。

(6)计算“投产期利息”投产期利息=年初借款余额*投产期加权平均利率。

(7)计算“本年还本”。

本年还本=本年还本资金来源
(8)“本年付息”。

本年付息=营运期利息,填充至还本期末。

(9)“本年还本付息”。

本年还本付息=本年还本+本年付息。

(10)偿还借款本金的资金来源。

偿还借款本金的资金来源=利润+折旧(11)“利润”链接“财表七损益表”
(12)“折旧”链接“财表四成本表”
(13)“营运期年初借款余额”2001年初借款余额=2000年初借款余额+2001年借款;2002年初借款=2001年初借款-2001年还本,填充至还本期末。

(14)2010年年初借款余额10608万元,该年可用于偿还借款的资金来源12812. 6万元,因此,该年的还本数应为10608万元。

表还本付息计算演示表
6.计算填制“财表七损益表”
(1)年加权当量车流量。

链接“财表二收入表”
(2)营运收入。

链接“财表二收入表”
(3)销售税金及附加。

链接“财表二收入表”
(4)总成本费用。

链接“财表四成本表”
(5)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运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填充至2025年。

(6)所得税。

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在此,需用条件函数(IF),即在C10单元格输入“=(IF,C9>0,*33%,0)”填充至
2025年。

(7)税后净利。

税后净利=利润总额-所得税
(8)盈余公积金、公益金。

偿还完本金后,开始计提公积金,公益金。

分别按税后利润的10%,5%计提。

表损益表演示表
7.计算填制“财表八现金流量表”
(1)现金流入
①营运收入链接“财表七损益表”
②收回固定资产余值链接“财表三折旧表”
③输入收回流动资金
(2)现金流出
①固定资产投资链接“Sheet1 资金筹措表”
②输入流动资金
③营运成本链接“财表四成本表”
④营业税金及附加链接“财表七损益表”
⑤所得税链接“财表七损益表”
(3)净现金流量。

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4)净现值。

粘贴函数“NPV”具体方法见“实验三”(5)内部收益率。

粘贴函数“IRR”具体方法见“实验三
表现金流量计算演示表(部分)
8.计算填制“国民经济效益流量表”
(1)效益流量效益流量=车辆营运收入+收回固定资产余值+收回流动资金+项目间接效益
(2)费用流量费用流量=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经营费用+项目间接费用
(3)净效益流量净效益流量=效益流量-费用流量
(4)净现值。

粘贴函数“NPV”具体方法见“实验十”
(5)内部收益率。

粘贴函数“IRR”具体方法见“实验十
表国民经济效益流量计算演示表(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