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熟读并学会运用“志存高远”等词语。

3.体会反问句强烈的语气并学会写反问句。

4.熟读并背诵古诗《别董大》。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熟读并学会运用“志存高远”等词语;背诵古诗《别董大》。

教学难点:体会反问句强烈的语气,引导学生写反问句。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出示“交流平台”中的几句话。

2、指名学生读句子。

3、从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4、学生总结反馈,老师补充。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①课题扩充法。

②要素串联法。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③段意合并法。

二、语句段运用1、出示词语:志存高远精忠报国大义凛然英勇无畏视死如归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刚正不阿2、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词语。

3、指名学生读词语。

4、理解词语意思。

(可借助工具书)5、理解了词语的意思,那这些词语一般都是形容哪些人的呢?6、生交流反馈。

如:有志向的人,正直的人,坚强勇敢的人,爱国的人……7、多媒体出示课本P105-106的两组例句。

(一)①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②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那是我们中国的地方,为什么不能去呢?”(二)①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②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8、分别请四个学生读四个句子。

9、同学们观察两组例句的第一句与第二句有什么不一样。

10、生反馈:两组例句的第一句都是反问句,第二句都是陈述句。

11、回忆刚刚四位同学的朗读,体会句子不同的语气。

12、指名学生回答,老师再加以补充。

两组例句的第一句的语气表达的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而第二句的语气就比较平淡。

13、再请四位学生带着这种语气读句子。

14、出示两种情境,学生小组内自由练习说话。

15、全班交流反馈,老师及时给予评价。

三、日积月累1.生自由读古诗,看谁读得最正确。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通过剖析描写角和腿的句子,了解梅花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态度的不同,体会课文中所包含的寓意。

3、体会课文所包含的寓意:漂亮的东西不一定实用,最可珍惜的东西往往是朴实无华的。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初步体会美与实用之间的关系,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故事中蕴涵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爱美的梅花鹿。

(板书课题爱美的梅花鹿)这是一篇什么题材的文章?(寓言)什么是寓言?(生说师补充百度搜索的资料)2、生读课题,指导读课题(强调爱美)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梅花鹿?(爱美的)二、理解课文,体会它对角的赞美,对腿的抱怨学习(1至10自然段)1、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梅花鹿爱美的句子。

2、深入交流探究。

3、汇报(课件随机出示相应句子):“咦!这是我吗?”①“咦”是什么词?(感叹词)②梅花鹿为自己的容貌感到惊讶。

③认为自己太漂亮④朗读,读出梅花鹿说话时的语气。

(课件随机出示相应句子):梅花鹿摆摆身子,果然是自己,但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这那么漂亮。

①抓住“摆摆”、“果然”、“那么”来理解。

②从“摆摆”看出此时梅花鹿很骄傲,故意摆出姿势展示自己。

②“果然”表达出梅花鹿感到出乎意料的心情,认为自己太漂亮了,简直不是自己了。

③“那么”强调漂亮的程度。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2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具准备:卡片、挂图、录音、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

四年级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

四年级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概括方法:人物+事件+结果+主旨本文讲述了一个小孩在放羊时偷了一颗西瓜,被一个老人追赶的故事。

作者思考了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认为它们应该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塔,影响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在故事中,作者在XXX偷了一个大西瓜,被一个老人追赶。

尽管老人腿脚不太利索,但作者还是感到害怕。

然而,当他开始跑时,他充满了自信,认为老人追不上他。

在奔跑中,作者感到了生命中的喜悦和兴奋,他甚至喜欢这种被追赶下的奔跑了。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孩在夏日原野上的追赶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思考了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并强调它们应该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

②他问母亲,母亲告诉他,同桌考第一是因为他一直在努力研究,而自己只是想考第一而没有付出实际行动。

③母亲还告诉他,成功不是靠想象得来的,而是需要努力和行动的结果。

④最后,孩子明白了,决定从现在开始付出实际行动,努力研究,争取取得好成绩。

有一个孩子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他的同桌能轻松考第一,而自己却只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他向母亲请教,母亲告诉他,同桌之所以能考第一是因为他一直在努力研究,而自己只是想考第一却没有付出实际行动。

母亲还告诉他,成功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通过努力和行动得来的。

最后,孩子明白了,决定从现在开始付出实际行动,努力研究,争取取得好成绩。

去旅行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在现实中,我们总是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实现。

有人把旅行当作是奖励自己的方式,有人则是为了寻找生活的意义。

无论是哪种情况,攒钱去旅行都需要一定的计划和耐心。

B在攒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先确定旅行的目的地和时间,然后制定一个合理的预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来节省更多的钱。

比如,减少外出用餐的次数,购买实惠的衣物和日用品,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等等。

C同时,我们也可以寻找一些额外的收入来源,比如兼职工作或者副业。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师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师版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学生姓名年级学科语文上课时间教师姓名课题期中复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学目标1.期中复习2.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看拼音写词语。

jiàn géxí jīhǎi xiá zàn tíng lǎn duò(间隔)(袭击)(海峡)(暂停)(懒惰)lǐ suǒ dāng rán tū rú qí lái shān hóng bào fā(理所当然)(突如其来)(山洪暴发)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脉)脉(含)情号(啕)大(哭)恍(然)大(悟)骨( 肉 )同( 胞 ) 春(暖)花(开)平安(乐)(道)三、按课文填空。

(10分)1、孤帆远影碧空尽,()。

劝君更尽一杯酒,()。

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朝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的感情。

答案:略四、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B.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4.今天,妈妈带我去超市买了橘子、苹果、梨、西红柿等水果。

()1. √2. √3. √4. ×十二、按课文内容填空1、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旁观者清,”。

宋代诗人苏轼的《》中的诗句“,。

”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2、面对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正在我“”时,爸爸给我一点提示,我恍然大悟,这可真是“__________________”啊!3、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几篇童话故事,其中我对《______________》印象最深,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的童话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第12课 盘古开天地 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第12课 盘古开天地  人教部编版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化作万物
(2)教师点拨:肢肌肤都是“月”字旁,都跟身体有关。
(3)教师点拨:
创:仓库旁有人拿刀守护。
润:王家门前三滴水。
4、易写错的字:降创
4.易写错的字:
(1)出示难写字:降创
(2)观察:哪个笔画容易错?
(3)观察、讨论怎样写才匀称好看:要把这几个字写漂亮,需要注意什么?
(4)教师范写,边讲解:
降:要注意右下部分的笔顺和笔画,倒数第二笔为竖折。
预习评价
1.出示预习较好的学生名单。
2.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书写认真、完成全面)。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1.指名开火车朗读课文,易读错字正音。
2.重点句段: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注意的字音有:抡,学生朗读后,以上字词颜色变红,指名再读——齐读。
1.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血
1.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认读。
(2)易读错的字正音(血):出示—认读—组词
2.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2.巩固检测:
倒[dǎo](倒下)[dào](倒影)血[xuè](血液)[xiě](流血)
3.趣味识字:
3.趣味识字:
(1)交流自己用有趣的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体会“抡”“猛劈”的表达效果。可以通过学生亲自做动作来理解,体会盘古力气之大。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范文5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范文5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范文5篇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因为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范文1一、情景导入1、出示诗歌:余光中的《今生今世》。

2、指名配图配乐朗读。

3、师:这首诗歌的作者是余光中,你们知道他是为谁写下的这首诗歌吗?(母亲) 是呀,母亲就像一首耐人寻味的诗歌,黎巴嫩的一位文学家卡里。

纪伯伦就用这样一句话来赞美母亲,他说:“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4、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从一份免费的账单里找到了无声、无私、无价的母爱,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找一找母爱。

(板书:账单母爱)二、品味故事1、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自由读文。

认真默读三个小故事,画出能触动你内心的句子或段落,并思考:你从这些词语、句子、段落中读懂了关于母亲或母爱的什么?2、小组交流,组长汇报,随机朗读句子,板书关键词。

3、全班交流,自由汇报,随机朗读句子,板书关键词。

三、追忆往昔1、师:有时,凡老师在想啊,我要是一直处在小时候该多好啊!因为我在慢慢长大的同时,母亲却在渐渐老去。

2、播放配乐图片,感染学生心灵。

3、师:母爱,就像一块糖,包在唠叨里,藏在责骂里,让我东找西找,直到我懂事,才找到。

4、教师讲述往事,引发学生共鸣。

5、过渡:看完我们的成长经历,读完老师写的关于母亲的两件小事,你对母亲和母爱一定有了更深的体会。

请你回想一下你跟你的母亲生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找一找母爱还藏在哪里?6、联系生活,练习说话:母爱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1、母爱藏在一张免费的账单里,无声,无私,无价;母爱藏在一桌子的饭菜里,香醇无比;母爱藏在一块小手表里,提醒着我要珍惜宝贵的时间;母爱藏在一堆五彩缤纷的糖果里,让我尝到了甜蜜的味道;母爱藏在一双朴素的绣花鞋里,让我一辈子铭记在心;母爱还藏在2、母爱,是用多少文字也表达不完的,那么,就让我们把满怀的感动、感恩融进这首小诗里吧。

四年级第3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

四年级第3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

四年级第3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x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1找主干法。

缩句的主干是:谁+ 干什么;或什么东西 +怎么样。

在概括课文内容或段意时,也可以用什么时候+ 谁+在什么地方 +为了什么目的 +干了什么事+ 结果如何。

2、摘录句段法。

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往往概括全文(全段)的大意。

直接引用或稍加修改,便可作主要内容。

3、题目拓展法。

有的文章的题目就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题目充实补充,就可得到文章主要内容。

(加入至少2条内容)1、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能熟练且准确地概况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杜鹏程()陈残云()王任重()刘海粟()丁慧中()甘如饴()焦若愚()穷人【俄】列夫·托尔斯泰在一间渔家的小屋里,渔妇冉娜在灯前织补一张旧帆。

屋外,风在呼啸,轰鸣的海浪冲击着岸崖,溅起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

但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暖和而舒适。

土铺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还燃着余烬,搁板上的碗碟被映得闪闪发光。

在挂着白色帆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大海风暴的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打渔的丈夫一早就驾着船出海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听着海浪的轰鸣和风的呼啸,冉娜真感到害怕。

老旧的木钟嘶哑地敲过了十点,十一点……丈夫仍然没有回来。

丈夫是不顾惜自己的,冒着寒冷和风暴还去打渔。

她自己也是从早到晚地干活。

可结果呢,不过是勉勉强强地维持生活。

孩子们仍旧没有鞋穿,无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

吃的也不是白面包——黑麦面包够吃就不错了,下饭的菜也只有鱼。

“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倒都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冉娜想着,又倾听起风暴声来。

“他现在在哪儿呢?保佑他吧,上帝啊,发发慈悲吧!”她一边说一边划着十字。

睡觉还早。

冉娜站起来,往头上披了一条厚围巾,点上提灯就到外面去了,她想看看大海是不是平静些了,天是不是快亮了,灯塔上的灯还亮着吗,能看见丈夫的渔船吗?可是,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

四年级下册语文讲义-知识能力拓展:【阅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语文讲义-知识能力拓展:【阅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 全国通用

【阅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柿子老师吧啦吧啦时间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柿子先锋园暑假期间,一位昔日好友由伦敦回来。

我们约在信义路金石堂五楼的咖啡屋中见面。

夏日的午后,郁热难当,我拉着女儿的手,走在人潮滚滚的街道上,觉得整个城市似乎要燃烧起来。

女儿的小手,常因逆向行走的行人的冲撞而由我手中松脱,然而,很快地,又会迎上前来。

我们就在商家的吆喝声、行人的讨价还价声中,断断续续地聊着。

女儿问我即将和什么人见面,我说:“是妈妈大学毕业后留在学校当助教时的同事。

由很远的英国回来。

”女儿侧着头天真地问:“是不是从很远的地方回来的人都要约着见面,请他们喝咖啡?”“那倒不一定啦!妈妈那时候同她感情最好,一起做助教时,她很照顾妈妈。

”女儿锲而不舍地接着问:“大人也还要人家来照顾吗?她怎么照顾你?是不是像蔡和纯照顾我一样,教你做功课?”蔡和纯是她的同班同学。

我听了不由得笑着说:“大概差不多吧”!人再大,也需要别人照顾呀!对不对?像爷爷生病了,也要我们照顾嘛!对不对……”“那你生病了吗?那时候。

”“生病倒没有。

不过,那年,有段时间,妈妈的心情很不好,觉得自己很讨人嫌,人缘很差。

就在那年圣诞节前几天,我发现王阿姨偷偷地在我办公桌上夹了张她自己做的贺卡,上面写着:‘我不知道怎样形容我有多么喜欢你,祝你佳节愉快。

’妈妈看了好感动。

这张卡片改变了当时妈妈恶劣的心情。

更重要的是,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使我觉得自己并不那么讨厌!”女儿听了,若有所思,低头不语。

我和朋友见了面,开心地谈着往事,彼此探问着现况,女儿在一旁安静地听着,不像往常般叽叽喳喳抢着说,我们几乎忘了她的存在。

一会儿工夫后,女儿要求到三楼文具部去看看。

十分钟后,女儿红着脸,气喘吁吁地上楼来,朝我悄悄地说:“先借给我100元好吗?我想买一个东西,回去再从扑满拿钱还你。

”我和同学谈得高兴,不暇细想,知她不会乱花,便拿钱打发她。

没过多久,她又上来了。

面对朋友,恭敬地立正,一本正经地说:“王阿姨!送你一个小礼物,你从那么远的地方回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 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首行缩进2 字符)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概括方法:人物+ 事件+ 结果+ 主旨1、把握文章六要素是什么。

2、利用六要素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夏日原野上的追赶相关知识点精讲,标题加粗,正文宋体 5 号,单倍行距,⑴从上学开始,老师就不止一次地在黑板上写下“最有意义的事”这样的作文题目。

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事呢?现在想来,那时写的几乎都是一些好人好事,什么捡钱包、让座位、扶老人过马路⋯⋯这些当然是有意义的。

然而,如果要把它们说成是我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似乎也并不准确。

因为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将会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会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塔,会影响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⑵我常常在想,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往往就静默于你的生命之中,然而却会在你生命的某一时刻,呈现出强烈的意义来。

⑶那是一年夏天的事。

我在山里放羊。

山坡下有一块瓜地。

酷热的阳光将西瓜熟透的气息一丝一丝地逼入我的体内。

看瓜的是一个老人,他一直闭着眼睛躺在一个草棚子下面。

我想他一定是睡着了。

这大夏天的正午,太阳把人体里的力气一点点都蒸发了,连那根扎了不知有多深的树,都像在开水锅里煮过一般,叶子卷得扯都扯不开了,他不睡着才怪呢!瓜地里的西瓜像一个个孩子一样顽皮地瞪着我,如果能抱一个大西瓜狼吞虎咽一气,那该有多爽啊!⑷我终于鼓足了勇气,一个猛子扎进瓜地摘下一个大西瓜,但就在这时,我的背后传来一声大喝,我抱上瓜就跑。

虽然他的大喝给我极大的恐惧,但是当我抱着瓜开始跑的时候,我充满了自信。

想想吧,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要追上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那简直就是龟兔赛跑!我抱着瓜回头看看那个追过来的老人,腿脚不太利索,跑起来的样子很好笑。

我心里在笑他,他怎么就不想一想,他怎么可能追上我呢?⑸夏日里的田野是富有的,到处是绿色。

我就在这样的田野里像一只被追赶的兔子一样奔跑着,并不时回过头去看看那位追我而来的老人。

他一瘸一拐地追着。

我跑了一段,就停下来向他举举手中的西瓜,然后继续往前跑。

耳边的风掠过我的头发,像母亲手中的梳子梳过一样亲柔而舒适。

我的奔跑将深藏于绿色之中的兔子、狐狸、山猫惊动出来,野鸡、麻雀、鸽子也从绿草地上翔起。

整个田野更显得繁华而富有,我甚至有些喜欢这种被追赶下的奔跑了。

⑹我跑出老远,心想他一定停下来了吧。

可回头一看,他依然一瘸一拐地追着。

我只得又将西瓜向他举了举,继续往前跑。

⑺在夏日炎阳下长时间奔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已经气喘吁吁,嗓子像吃过辣子一样干涩燥热,衣裤像水洗过一样贴在了身上。

我有些支持不住了,但老人依然在一瘸一拐地追赶。

看得出来,他没有放弃的意思,仿佛他失去的不是一个瓜,而是别的什么东西。

而且似乎他也乐意在这夏日里无遮无拦的田野上做一个追赶者。

⑻我开始困惑了,他要追到什么时候才算个尽头呢?但有一点我很明白,只要他不放弃,就会追上我的,一定会追上我的。

⑼西瓜地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他的追赶像一片巨大云彩投下的阴影笼罩着我,我跑不出去。

这就像马在风中跑,马比风的速度快,但马永远跑不出风的世界。

我害怕起来,人一害怕骨头就酥了。

我不得不放弃。

我将瓜放在了路上,跑到远处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看着他一步一步逼近,最终到达西瓜跟前。

他抬起头看看我,然后像一个将军拎起敌人的首级一样将西瓜拎起来看看,又将西瓜放回原地,转过身一瘸一拐地归去了。

⑽他归去的样子颇有些凯旋的意味。

⑾这件事已经很遥远了。

这些年来在社会上东跑西忙,我会时不时地想起那场夏日原野上的追赶,想起看瓜老人那永不放弃的一瘸一拐的身影。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答案:一个炎热的夏日,我因饥渴难耐偷拿人家西瓜,而被一个看瓜老人追赶,终被追上的故事。

解析:根据文章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去概括。

2、文中多次出现对老人一瘸一拐追赶的行动描写,你认为这样写得作用是什么?答案:作用:有力突出了老人永不放弃的生命。

解析:结合文章人物的动作描写体会作用去解答。

3、你认为老人为什么执意追赶“我”?从夏日原野上的这场追赶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答案:第一问:①履行看瓜的职责;②以行动对偷瓜的孩子进行教育。

第二问:①认准目标,执着追求,不畏困难,永不放弃;②做事应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解析:细读文章概括答案。

结合文章主旨去理解并感悟。

母亲给出的答案①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②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

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怎样回答。

③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

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

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④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

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⑤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

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扬,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

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⑥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去年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

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做一个报告。

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1、请概况叙述本文内容。

(40 字以内)答案:面对孩子的提问,母亲终于给出了满意的答案,孩子受到启示,终于走向成功。

解析:利用六要素法,找出文中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及事件结果进行概括。

2、母亲给出的答案是什么意思?答案:聪明的人起点很高,笨拙的人起点很低,但笨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能取得成功。

解析:结合文章的主旨品析语言。

3、请你评价一下这位母亲。

答案:有爱心,且懂得教育孩子解析:结合文章当中母亲的行为及语言作答攒钱那天晚上,我在灯下写作业,妈妈在我旁边,埋头补着衬衫。

那是件很破旧的衬衫,领口卷曲着,袖口的布也磨破了。

我知道,妈妈就两件衬衫,倒换着穿。

她自己这样节省,为的是让我们能吃好、穿好、好好读书。

望着妈妈消瘦的脸庞,我突然萌发了一个小小的念头,要为妈妈做一件小事。

第二天中午放学,我肚子饿得咕咕直叫。

校门正好有卖饼的,许多同学都纷纷涌过去。

我忍不住把手伸向口袋,可一想起妈妈那件打着补丁的衬衫,便本能地缩回了手。

就这样,我攒起了钱,一分分,一角角地凑。

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

一年过去了,终于等来了母亲的生日。

当我把自己用零花钱给母亲买的一件天蓝色衬衫捧给她时,她先是一愣,随即一把把我楼到怀里:“好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我用行动证实自己长大了。

长大的含义,其实并不复杂。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答案:短文记叙了“我”攒钱为妈妈买衬衫的事。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文章表达了作者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思想感情B王太太是个孤僻的人.跟邻居从不往来。

有一天,她正在烧饭,突然听见邻居李小妹尖声哭喊。

她从窗予望出去,发现一股浓烟正从李家的屋里冒出来。

王太太慌忙地跑出去,孩子的哭叫声更大了。

想必父母不在家,眼看火势越来越大,一向胆小的王太太居然鼓足了勇气冲了进去。

谁知才抱起小女孩,身后突然蹿起了熊熊的火焰。

当她用毛毯把小女孩抱着冲出火窟时,她头发已经全焦,身上烧伤了一大片。

就在这次火灾发生后,王太太的孤僻脾气居然改了,她尤其关心李小妹,总是买些东西送给她,并问长问短,有时候李小妹不用功、不听话,王太大可以气得哭起来。

许多朋友不解地问:“你以前从来不关心邻居,为什么现在对李小妹甚至好得超过自己的孩子呢?”“因为我差点儿为她送了命! ”“差点儿为她送了命”,这是一句多么意味深长的话。

人们的爱,往往并不一定起于别人爱自己之后的回报,却可能由于自己最先的奉献和牺牲。

牺牲愈大,爱得愈深。

这也就是许多不心甘情愿,被征召入伍的青年,在经过报国的殊死战之后,变成爱国斗士的原因。

1.全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2 、王太太起初是一个孤僻的人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1、王太太火中救出邻家女孩,由此改变了自己的孤僻性格。

2、勇敢、热心。

C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①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莫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个小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

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以及包裹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

在我们工作和观察别人工作的时候,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

②在此期间,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让我永远铭记在心那是在圣诞节前不久,当时我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替爸爸管理玩具部。

一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商店。

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

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

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

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

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③爸爸下了楼,走到小男孩身边,他微笑着,脸颊上深陷出两个漂亮的酒窝,他问小男孩想买什么。

小男孩说他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礼物。

爸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爸爸告诉他尽管随便看,随便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

④大约20 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说:“先生,这个多少钱?”⑤“你有多少钱?”爸爸问。

⑥小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

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

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币和两便士,折合计27 美分。

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 美元。

⑦“你的钱正好够。

”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

爸爸的回答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

在我为小男孩包裹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当小男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的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只断了的鞋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