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文化背景差异与外语教学

合集下载

谈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差异教育的意义

谈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差异教育的意义
( c o mmu n i c a t i v e c o mp e t e n c e )。
英 语 不 仅 要 作 为知 识 来 掌握 ,更 要 作 为 一 种 语 言 ,一 种 交 流 工具 来 使 用 ,这 就 要 求学 生 在 学 习运 用 英 语 时 ,不 仅 要 “ 合乎语法” ( g r a mma t i c a l i t y ),而且 要恰 当 、 得体 ( a p p r o p r i a t e n e s s ), 可 以 为 人接受 ( a c c e p t a b i i f t y),同时也要 求 教 师 除 了传 授 正 确 的语 音 、语 调 、语 法 知 识 ,也不 可 忽视 语 言 背 景 ,文 化 的 参 透 。正 因如 此 , 英 美 文化 知 识不 再 是 英 语教 学 中 可有可无部 分 , 相 反的 , 它的传授 , 不 仅 将正 确 引导 学 生如 何 用英 语 进 行 大 方 、得 体 交 际 ,而且 将 对 中学英语教学起相 当的推 动作利 自然地进行 着这样的对话练 习 : ( 1 )一 一 … ' w h a t , s y o u r n a me ?

亮 。”这样 ,相 信学生都能在笑声 中轻而 易举地 记住在 英美国家中应 用 “ t h a n k y o u ”来 回答别 人 的赞 美 ,而且学生也会 以更 大的热情投 入进一步 的学 习中去 。 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 ,调 动学生 的学 习积极性 ,提高学 生的学 习兴 趣 是学生非智 力因素中最可利用的 有效因素 ,兴致高 了 ,学 习 自然就 成 了一种乐趣 ,对知识 能力的培养 也就容易多 了。 再 如 ,在 学 习单 词 “ d o g ” 时 ,不 妨 介 绍 这 样 的两 句 “ l o v e me , l o v e my d o g . ”( 爱屋 及 乌 ) 和 y o u a r e a l u c k y d o g . ”( 你是个 幸 运 儿) ,相信 这两 个 句子 也 同样能 激起 学生的学 习热情 ,激 发他 们的 积 极性 。此 时 ,英 语 中 “ d o g ”与 我 们汉语中 出现 的 “ 走狗 ” “ 狼 心 狗 肺”中的 “ 狗”大同小异 。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教学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 教育 Il 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西方文化差 异 与大学英语教 学
杨 华
( 西安. _ 大学外 国语 言 系, y, -l k 陕西 西安 70 3 ) 10 2
摘 要: 在探讨文化的基本定义基础上上 , 分析比较 中西方文化在哲学渊源方面, 思维模式层面上以及价值观与 交往行为方 面的差异。同时结 合大学英语教 育, 探讨 了文化导入的重要意义并阐述 了词汇教 学, 法教学的对于文化导入的基本方法。 语 关键 词: 文化差异 ; 文化导入 ; 词汇教学; 法教学 语
还应适时 、 适度地导人相关 的文化 知识 , 从 析, 排斥径 渭分 明 , 竭力维护说也说不透 , 想也 外 , 文化作 为一种社会现象 , 滋生 于人类生活 想不够 的状态 ( 曾德 昌,0 1 所 以中国传 统文 而增强人文教育 。语言和文化是共生 的、互依 20 ) 的整个过程 , 是我们这个社会文 明进步的标志。 化推崇朦胧 、 写意 、 含蓄的美强调在和谐中去体 的, 两者是息息相关 的。 语言不但是文化重要而 学界对于文化 的概念各执一词,有多种不同的 悟达观 , 独钟对整体的直觉、 体验 、 领会和顿悟 、 突出的组成部分 , 而且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 是文化的载体 , 同时还是文化的产物 。世上 定义 。《 辞海》 中文化的解释是: 广义来 说 , 指人 修养 、 。 践履 西方人 的思维方法从最初就把着眼 式 , 类社 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 创造 的物质财富和精 点放 在大本大原问题上 ,注重 由一般到特殊的 没有不反映~定社会生活和一定文化 内容的语 神财富的总和 。 从狭义来说 , 指社会过程中所 创 演绎 逻辑推理 。 德漠克利特认为 : 找到一个关于 言 , 也没有和语言 毫无关系的文化 , 二者紧密相 造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与组 织 因果必然的说 明比获得一个 波斯 王位还重要 。 连 、 不可分割。 机构。受到经济、 政治、 地域及历史等因素的影 可以说 , 2教学 实践 中的方式方法 在西方文明的一开始就 比较注重科学 响, 文化具有地域性和 民族 性 , 从这个意义上 , 的理性的教养 ,西方的祖先总爱把 自己放在世 21词汇教学 。在词沤教学时 , 注意英汉 . 要 有的学者将文化上升到思维方式的层面 , 将其 界的对立面 ,用 自己智 慧的头脑和眼睛去观察 语中具有丰富文化 内涵的词汇, 如动植物词汇 、 看成是一个 民族有别于另一个 民族 的东西 , 所 思考 一切可 以或可能被观察思考的事物 ,由想 颜色词汇、 地名词汇 、 数字、 习语等 , 通过对 比分 以文化的差异 ,不仅仅是文化卞体和文化形态 象而本质 , 展示东西方文化 一旦有蛛丝马迹便要追根究源。 东方 析英汉部分词 汇的文化内涵 , 或产 品的不 同, 更是一种模式 的差异。 文化 的思维模式表现出整体 和谐性 , 强调悟性 , 差异。 在教授语言结构时要体现出差异 , 汉语文 l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 这就是 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境界。 中国人 习惯 化侧重知觉体验感悟 , 强调语序 , 语序可类 比人 1 哲学渊源层面上 的差异 . 1 从整体中看个体 , 善于把握整体 , 合二为一 , 注 们感 知世界 的顺序 , 体现汉民族靠直观 、 靠感性 中西 方传统哲 学因为生 存环境 、社会状 重平衡 , 中求同 ; 异 而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 则表 认识外部世界 的思维方式。 况、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的差异形成 了各 自 不 现出逻轨片而性 , 强调理性 , 习惯从个体中看整 2 . 2语法教学 。语 法是语 言表达方式的小 同的个性。 体, 喜欢化整为零 , ~分为二 , 注重分析 , 同中求 结 , 它揭示 了连 字成词 、 组词成句 、 句合成 篇的 中国古代 “ 天人合 一” 学思想认 为人与 异 。 哲 基本规律 。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各 自然 的关系是“ 和谐 ” 。人们认为 自然之 中有 的 1 价值观 与交往行为方 面的差异 - 3 异, 英语注重运用种连接手段达到句子结构和 种神秘的力量在主宰整个宇宙万物 , 使人们 总的来说 , 西方人所持有的是独立 的 自 我 逻辑上 的完整 。 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 , 汉民 不思去征服 自 , 然 而是听任 自然的摆布 , 自然 观 , 对 这种 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性 , 因此 , 西方人 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让学生 了解这种思维习 产生一种崇拜 、 迷惘 、 甚至俱怕。在 “ 天人合一” 在交际交往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 ,总是从个 惯上 的文化差异 , 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 的影 体 哲学思想基础上所产生对 自然恐 俱 的心理 , 削 体的立场出发 , 强调个性。 而中国人所持有 的是 响 , 对于学 习英语语法 , 减少 C i l h 中国式 h g s( ni 弱了人们对 自 然现象的浓厚兴趣 ,扼杀了人们 依附性的 自 我观 ,这种 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独 英语 ) 的错误是有帮助的。 去探索 自 然和揭不 自然科学规律的才智。这种 立性 , 我 的关 系相对不是很清晰 、 明 , 以 自 分 是 2 其他。 . 3 在传递文化的同时 , 还要培养学 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 天人 合一” 哲学思想实质 与他人的关 系而定 ,总是把 自 我放在适 当的社 生 的英语思维的习惯 ,以英语思维模 式学 习英 是做人治人之学 , 受其指导者更注重和顺应 自 会关系中才会有意义 , 才会变得完整 , 因此中国 语 , 排除母语文化和母语思维的干扰, 按西方人 然节奏,遵循 自然规律 ,同时也形成了守旧复 人非常重视参与 以及个体与团体的关系 ,注重 的观念和思维进行有效 的交际。文化会影 响人 古、 循规蹈矩 、 求实 中庸 的思维方式 , 而不善 于 集体荣誉感 。在交际中他们往往从集体主义出 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 和认识 , 不同的国家 , 由于 对 自 的探索和科学 的追求 。 然 发, 强调群体 。 中国人在交际时喜欢毫无保 留地 信仰 、 习俗等不同 , 文化存在很人 的差异 , 同 不 西方哲学的源头在古希腊。 古希腊贫瘠 的 披露 自己的私事 ,似乎那样才表现出与人交际 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 同的交际效果 。我们要培 土地和优越的海洋资源造就了盛极一 时的商业 中的真诚 , 或同时也喜欢把别人老底探个 究竟 , 养学生阅读兴趣 ,鼓励学生广泛收集适合 自己 文 明。 海运 、 捕鱼 、 采矿必须 与自然进行搏斗, 这 不然就觉得不公平或被别人欺骗了。 的阅读材料 , 如各类报刊 、 文摘、 志等 。 杂 通过人 就形成了人与 自然 的对立意识。对人来说大 自 如在西方 , 几乎每个成年人都知逍适应 彼 量的阅读 , 学生可 以开阔眼界 , 有助于在深层次 然需要驾驭征服 , 人与 自然关系越 紧密, 出现 此 的习惯 , 所 他们很注意与人相处的分寸 , 不过分 上对异域文化有所 了解: 可以借助此幻灯片、 娱 的无法解释的现象就越多 , 这就不断促进人们 亲呢 , 但也保持经 常的联系 。 拜访某人需事先预 乐电影 等来增加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去思考和探索 。因此西方哲学以本体论和认识 约 , 忌突然造访。 否则 。 受访者会感到不快 , 因为 参 考 文献 论为基本内容, 强调天人相分 , 以求实求知为主 这突如其来的拜访打乱 了工作安排 ,给他人造 『1 亚玲. 文化 交际中的 东西方文化 差异研 l 孙 跨 旨, 带有科学精神 和宗教幻想 , 充满理性 色彩 。 成 了极大的不便 。 在去拜访朋友时 , 可以送礼物 究I1 J无锡 南洋学院学报 ,0 6 6 ( )6 — 0 . 2 0 ,5 3 :6 7. 这种商业文 明衍生出的哲学观 以契约关系为基 给别人 , 不会送东西给主人的伴侣。 但决 去参加 f 许娟 . 2 】 英语教 学中的跨 文化教育探析[ . J 胜利 J 础的社会结构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 朋友生 日或朋友婚礼 ,一般送朋友礼物一般不 油 日职 工大学学报 20 ,0 4 :2 1. 0 6 2 ( ) 1— 3 家族社会结构 ,以法律调 整取代 了伦理道德 的 能送具有 中国特色 的红包。 『1 丽蕊. 3周 东西方文化思 维方式的差异对 高职 调整。 在这种哲学思想影响下, 西方 民族个性 自 2外语教学 中进行的文化导人 英语教 学的启 示『 . 育与职 业,0 8 1 :1 J教 ] 20 ,2 7 — 7 2. 由、 民主精神得到了充分发展 , 同样形成了可以 2 重要意义 . 1 不受任何约束的探 索 自 的品质。 然 我 国新修订 的 《 高等学校英语 教学 大纲》 『1 4徐华英 , 云虹. 试论英语 中西文化导入的人 文 1 思维模式层面上 的

简析文化差异和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传授途径

简析文化差异和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传授途径

简析文化差异和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传授途径杜义敏(黑龙江七台河市第六中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标志符号,更是文化的延伸和影响的外扩,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讨论并分析英语学习和教学中,因中西文化差异引起理解、交流方面的歧义。

在英语教学基础阶段,要搞好背景知识等交际文化的教学工作。

文化差异背景知识作用途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标志符号,更是文化的延伸和影响的外扩,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语言是形式,文化是内容。

没有语言,便没有文化。

正因为如此,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能顺利地进行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

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存在着学习两种不同文化课题。

新版教材介绍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并在体例和编排上有很大变化,要求将文化差异和背景知识教学列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文化差异和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要完成某一门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就不可避免地要对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

1.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是正确运用语言的前提例如,英语中Lad i esfirs,t Thanksgi v i ng,H o me-co m i ng,G irl s L eag u e-Dan ce,s and w ich等;汉语中的少先队、黑五类、臭老九、一国两制、跃上新台阶等,这些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的。

如果把汉语中的少先队、警察叔叔、月饼译成英语就是:Young P i oneer,Uncle Po li ce man, mo o n-cake。

这些词都很简单、常见,可是外国人却很难懂,因为他们不了解有关的文化背景。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着该民族历史的文化背景,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体现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

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与中国有很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必然通过语言反映出来,而从小耳濡目染本国文化的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乏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因素的差异,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把中国人的思维表达方式移植到英语表达中去,势必导致在语言学习和实践中出现错误和产生误解。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文化渊源的了解。

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源头,并深深的影响着各自的文化发展,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好一门语言,为我们所用。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从语言文字方面看,读音和语法不同表达受到西洋语法的影响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在语法上大相径庭。

现代汉语里的拼音系统是由西方的拉丁文标注汉语的发音而形成的与英语的读音有异同。

从思维方式上来看,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工具和思维的反映。

因此每种语言都代表着一种思维方式。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能力,注重理性思维。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最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注重感性。

最后,从价值观念的差异上看,就价值观而言,中国人与美国人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国人注重集体,而美国人似乎更注重个人。

在中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提倡保护国家和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但在美国,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利益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力,任何人、任何机构或政府都不能干涉别人行使个人权力。

由于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在交流过程中,出现误解是普遍的。

虽然用于交流的语言无误,但也会产生误解。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各种信仰、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物质客体和描述人类社会手法的总和。

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浅议

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浅议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m

以正确 的语法结掏 , 而且 以恰当的语义和适合场合要求的外 语进行交 际, 增大信 息获得 的准确性 , 减少交际中的误告 , 达 到 交 际 目的 。 ( ) 二 增强外语教师的跨 文化意识 俗话说 名师出高徒” 。只有外语教师 自身具备 了对外语 文化和本族语文化之间 的差异和冲突 的敏感性 ,才能够在外 语教学 中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对这些文化差异和冲突理解 的科 学性和处理的 自觉性。这就要求外语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语 言同文化的关系 , 充分 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冲突, 即对交 际文化因素要有充分 的认识。外语教师 只有在对比研究 的基 础上,才艟找出交际双方之间文化心理和表达方式的不 同点 和冲突 . 而进一步探索解决冲突的途径 , 从 使交际在共 同接 受盼基础上得 l利进行 。 匾 其次 , 外语教师还需要真正 明确外语教学 的目的, 不应 只 着眼于语言本身 , 而忽视语言系统之外 的文化因素 , 不应将语 育内容和言语技 能的学习看作是外语教学 舶全部 ;还应当重 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要在引导学 生学 习语言 内容 和言语技艟的同耐 ,使学生了解本 民族文化 和外语文化之间 的差异 ,从而逐渐形成~种能 自觉处理跨 文化交 际中会出现 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障碍的能力 。 外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盼噪证。因此 , 要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首先应增强外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 ) -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两十关系 l语 言 与文化 的关 系 、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 了语言和文 化的关系。这里需要 着重 指出的是 : 语言的差异是 文化差异 的外在表现。从文化差异出 发去研究语 言差异 , 会更有效地把握语言和文化的内在联 系, 使学生在习得文化的同时培养 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 应该注意的文化差异范围很广 ,大的方 面包括诸如社会 阶层 、 家庭结掏 、 职业 、 社交恬动等 ; 小的方面如约会 、 打电话 、 吃饭 习惯 、 禁忌 、 打招呼 、 手等等。当然 , 握 首先要注意大的方 面的差异 , 再逐步探^到细枝末节 , 力图了解得探A具体。 2语言艟力与交 际艟力的关系 、 交际能力包 括 了五十方 面的能力 四种语 言应 用能力 ( 、 、 、 和社会文化能力 ( 听 说 读 写) 文化素养) 。学 习一十句子 , 不仅要注意其语音 、 语法 、 词汇等方面 , 还要知道这句话在什 么场合使用。我们的学生连珠炮 似地 问对方 :Wh t o r a ‘sy u ¥ m ? w odaey u? hr oy uCi rm?等等 , 1 e Ho l r o r W ee o O i o t q d T  ̄f 就 是 只具 备语言应用 艟力 ,而 不具备 社会文化 能力 的生动 说 明 。这是 由于我们在外语教学中长期把四种语言能力和社 会 文化能力割裂开来 的缘故。 交 际 能力 强调 的 是 在不 同 环 境 中 正确 理 解 和 运用 语 言 的 技艟进行交际的能力 ,而外语教学的 目的就是培养学生 处理 不同文化的人在同一 环境 中交 际习惯 的差 异和冲突肘 能力 ; 显然这就要求学生熟悉和了解 目的语 文化 的内涵 ,遵守 别人

从外语教学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外语教学看中西文化差异
语文 学刊 ・ 语教 育教 学 外
21 0 0年 第 7期
从 外 语 教 学 看 中 西 文 化 差 异
。 段 方 方
( 阳理 工学 院 国际教 育 学院 , 南 南 阳 430 南 河 700) [ 摘 要 ]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 象。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 英汉两种语
言有 着不 同的 文化 背景 , 存在 着许 多文化差异。英语教 学要提 高学生的跨 文化 交际能 力 , 就要 使他 们 了解 中西差
பைடு நூலகம்
异 以及常见文化差异 的表现形式。本文对英 汉语 言在语 言词汇 、 习语 、 日常 生活等文化差异方面作 了简要探讨 。
[ 键词 ] 文化差异;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关
外延 , 有助于对句子 的理解起 到预测 作用和 提高对全 文的理
解 。 因此 了解 中 西 文 化 差 异 是 外 语 教 学 的 必 需 内 容 。 在 外
语教学 中进行文化差异 教育 , 既有利 于培养学 生的跨文 化交
际能 力 , 有 利 于 文 化 教 学 目标 的 实现 。 也 二、 中西 文化 差 异 的 表 现 中西 方 的文 化 差 异 表 现 在 诸 多 方 面 , 有 在 充 分 了解 文 只
中图分 类号 : 3 9 3 H 1 .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6 2— 6 0(0 0 0 0 5 0 17 8 1 2 1 )7— 1 3— 2
转非 ” 希望工程 ” “ 等词 也颇 具 中 国特色 , 英美人 难解 其 意。


文化 差 异 教 育 的 必 要 性
文化意义相同 的词汇在跨文 化交际 中通 常没有麻 烦 , 但 有一部分词汇却存在着文化 意义空缺或 冲突的问题 , 往往 导 致交流达不 到 目的 , 引起 误解 甚 至交 际失败 。例 如 “ ” 狗 与 “ o” dg 在汉英语言 中都指 一 种家 畜 , 但在两 种语 言 中却 富有 不 同的感情色 彩。“ ” 汉 语 中属 于 被 唾 弃 者 , “ 奴 狗 在 如 狗 才” “ 、 狗嘴里吐不 出象 牙” ; 等 而在 英语 中, dg 却 是人们 “o” 的宠物 , a uk o ( 如 c ydg 幸运 儿 ) atpd g 位居 高位 的人 ) l , o o ( , Lv , v ydg 爱屋及乌 ) 。英语 中的 hp y cw o oemel em o ( o 等 ip ,o by 带有浓郁 的英美 文化 色彩 。同样 汉语 中 的“ 民办 教 师” 农 “

论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培养的影响

论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培养的影响

论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培养的影响作者:林尚岚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4年第01期在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差异是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障碍,同时也是关键的突破口。

只有抓住这个突破口,不断深入中西文化差异比较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英语中西文化差异运用能力学习一门外语,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学习一种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在语言的运用中体现的是该语言代表的文化的整个状况。

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必须正确地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培养的影响。

这就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中西文化的差异对准确理解语言的“能指”和“所指”造成的困难我们如何解决,是在外语教育中最重要的教学任务。

语言学家拉多所言:“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

”所以,我们在英语教育中,必须重视这个差异,同时从这个文化差异入手去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注意中英文词汇的意蕴差异汉语和英语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各自文化语境中有些词汇表面的意思是能对译过来,但是内在的意蕴却可能迥然不同,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掌握各自的内在意蕴,才能在交流中不出现问题。

比如,英语的“red”,对应汉语的“红,红色的”意思,但是内在的意蕴却不一样。

在中国,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红火、热闹、顺利等有关。

比如,相关的词组:红火、红包、红光满面,等等,结婚过年等喜庆事情都是以红色为主打色。

但是红色在英语文化中,却是表达愤怒、暴力等,如“see red”(怒不可遏),“red rag”(可激发愤怒之物)等。

再如,Dog (狗),在中国骂人的话经常用狗作为比喻,“狗汉奸”“狗腿子”“狗仗人势”,等等,狗的形象是非常糟糕的,被鄙视的。

但西方则恰好相反,他们认为狗具有勇敢、忠诚等品质,把人比作狗还是出于对对方昵称。

比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连我们那句“爱屋及乌”,在英语的表达中则成了“Love me,love my dog.”这种情况是不同词语在中英语境中不同的意思。

怎样加强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论文

怎样加强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论文

怎样加强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摘要】外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在外语教学中忽视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就会使教学沦为只重视形式的僵化教学。

中学英语教师作为基础英语教学中主要参与者,担负着既要教会学生语言知识又要引导学生注重有关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双重任务。

为此,教师必须在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同时,挖掘教材的文化内容,随机讲授,并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文化背景;中西方文化差异;寓教于乐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思维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理解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甚至相反的推论,从而产生交际障碍和冲突。

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学习必要的跨文化知识,增进文化理解,形成文化意识,从而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在语言教学中有意识地针对含有文化背景的语言材料进行探究性的分析研究,从而对学生加强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例如:英语中的“thanksgiving,sandwich”等等;汉语中的“少先队,一国两制”等等,这些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的。

如果把汉语中的“警察叔叔,月饼”译成英语就是:“uncle policeman,mooncake”。

这些词都很简单、常见,可是外国人却很难懂,因为他们不了解有关的文化背景。

同样,我们学习英语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例如:“you are,indeed,a lucky dog”,如果按字面翻译成汉语就是:“你真是一条幸运的狗。

”这在汉语中完全是一句骂人的话。

“狗”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是贬义的,如我们常说“走狗”,“癞皮狗”等等,用来描绘所厌恶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文文化背景差异与外语教学中英文文化背景差异与外语教学英文题目: On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English Teaching学生姓名:高琴班级: 06 级英语班专业:英语教育学号: 09931137 指导教师:陈珍珍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二零一一年五月目录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引言................................................................11、中英文文化背景差异分析..........................................1 (一)教育文化差异................................................1 (二)节日风俗文化差异............................................2 (三)婚礼习俗文化差异............................................3 (四)宗教文化差异................................................3(五)中英饮食差异................................................3(六)中英思维方式差异............................................4二、中英文化背景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4(一)中英文化背景差异与英语教学的关系............................4(二)从日常对话入手.............................................4 (三)在教学中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知识................................5三、应用中英文文化背景差异促进英语教学..............................5(一)有意识地将中英文文化知识融入教学中..........................5(二)通过以下方式................................................5 1、实践法....................................................5 2、比较法....................................................5 3、专题讲解法................................................5 四、结论...........................................................6五、致谢词.........................................................7参考文献...........................................................8摘要我们应加强英汉文化对比研究,分析中西文化在教育文化、节日、婚礼风俗文化、宗教文化、思维方式、饮食文化的文化渗透,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汉文化差异交际能力教育文化思维方式Abstrac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the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 analyzing the culture of education ,etiquette and festival custom,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weed ,custom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the religious culture ,thinking ways,the culture of diet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Key w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s; difference;communication ability;the culture of education; thinking way 中英文文化背景差异与外语教学 On Difference of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English Teaching 09931137 高琴引言现今,英语对我们越来越重要了,要想学好英语,首先,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而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英语教学要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播,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好英语。

下面,就教育文化差异、节日风俗文化差异....等方面探析中西文化差异和中西方文化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一、中英文文化背景差异分析(一)教育文化差异 1.教育宗旨中国教育的宗旨主要是要让儿童、青少年一代接受社会的各种规范,以适应社会;西方教育的宗旨则是让儿童固有的各种能力获得良好发展。

例子:一位中国家长对孩子说:"你要好好读书,读书会有前途的,不读书,你就无法适应这个社会。

西方家长:你喜欢什么课或爱好?爸爸给你报兴趣班。

2.教育内容由于中国偏重于从社会需要来运作教育,因此,教育内容被局限在《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上。

而西方教育以个人为出发点。

凡能增加个人利益的知识、技能等,都被纳入教育内容之列。

例子:从我们小时候开始,我们学习的课程就是语文等等,对我们走向社会有很大帮助,很少有关于如何提高个人利益知识的书。

这使我们在交际方面、为人处事方面表现不是很好。

而西方国家,他们很早就接受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比我们处理好。

3.教育教学方法中国老师:同学们,看黑板,跟我读“a、b..(表情严肃)西方老师:同学们,有什么观点提出来。

(表情亲切)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的教育方法,强调上行下效,要求教师以身示范,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并且教师非常严肃,给学生感觉很难相处,而西方教师比较亲切,师生相处也非常融洽。

在教育方法没有什么限制。

4.教育活动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两个基本的因素。

例子:在微软总部有一千多名中国人,但很少有人进入管理层,问起原因。

微软公司负责人说,中国人在那里是非常好的工程师,但他们很少会提出自己的想法,不敢对老板说“不”,没有想象力,开会不发言。

不是说中国人不善于表现自己,而是由于中国的教育观念中对学生是一种不信任的态度,不相信学生具有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中国人太习惯按照别人的思路去做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而西方人则相反。

西方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

5.师生地位中国的教师和学生,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自然有了上下尊卑之分。

在西方的教育概念中,无论“引出”或“引导”,都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信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为前提。

从以下可看出:对考试不及格的人中国教师:你们几个怎么又不及格?你们几个影响了全班的成绩,知道吗?下次再不及格,你们几个就不用来上学了。

西方:跟老师说说是怎么回事?是老师讲课你们听不懂呀,还是试题太难了? 6.教育教学效果“守成”与“创新”是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都要面临的任务。

中国注重“守成”、死记硬背,模仿型。

而西方则注重“创新”。

让学生敢于怀疑与探索。

因此在教。

学效果上,西方更胜我们一筹。

7、考生成绩的计算方式在西方学生成绩的计算方式是:课堂纪律和出勤率占15%,课余作业成绩占15%,小组互动讨论占20%,论文写作和答辩占50%。

由于西方教学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分数,所以分数只是一个参考值。

在中国,成绩是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命根子,一切唯高分是从。

一些综合分数低,而偏科严重的学生,反而被淹没了。

8、中西方教育的本质区别:例一:小明在学习方面有些困扰,跟爸爸说。

爸爸对小明说:“我小时候也发生这样的事,你只要。

就一定会。

同样在英国也发生这样的事,小孩的爸爸没有说什么。

让孩子慢慢尝试、慢慢接受、懂得。

从上例看看出,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

而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

两者的最大差异就在于西方教育以人为本,而中国教育是一种消除错误的“生产”教育,将孩子当作产品,希望在生产线上生产出的是合格品,而不是次品。

(二)节日风俗文化差异 1、节日的起源由于各国有着不同的国情,其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形成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中国主要传统节日都是由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具有浓重的农业色彩。

而西方的传统节日的起源读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以下表可清楚看出这一差异。

中国传统节日传统节日起源西方传统节日传统节日起源春节岁时农节复活节宗教节祀元宵节岁时农节主显节宗教节祀清明节岁时农节情人节宗教节祀端午节岁时农节圣诞节宗教节祀七夕节岁时农节感恩节宗教节祀2、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都是由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岁时节令:指由年月日和气候变化相结合排定的节气时令。

中国的封建社会绵延上千年,“男耕女织”的农耕生活方式源远流长,农业生产状况、农作物生长情况一直是老百姓心理情绪的“晴雨表”。

因此,中国传统节庆活动都是依照农历上的节令产生的。

3、西方的传统节日的起源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自从欧洲大陆被基督教文明浸染后,西方几乎所有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

例如基督教的‘圣诞节’(纪念耶稣的节日)、‘复活节’(耶稣复活)、‘主显节’(纪念耶稣三次向世人显示其神性),西方其它主要传统节日也都具有宗教色彩。

“情人节”是为纪念一个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感恩节起源于美国马萨诸州普利茅斯早期英国移民为感激上帝的恩赐和印第安人的帮助。

” (三)婚礼习俗文化差异中西婚礼本质的区别就是氛围不同。

中式婚礼要求有热闹的气氛,人气越旺越好,所以中式婚礼一般都选在交通方便、空间宽裕、人气旺的庭院或酒店;而西式婚礼突出庄重和圣洁,婚礼通常都是在教堂或其它较为安静的地方举行,给人一种有条不紊、冷冷清清的感觉。

在中国的传统婚俗中,还有一个为新娘饯行的结婚午宴。

其次在婚宴结束以后,新人的亲朋好友会去新房中闹洞房。

认为在新房中越热闹,新人在婚后的生活越幸福。

而西方婚礼完毕后,新郎新娘或是去晚宴地点或是去渡蜜月,并无中国传统婚俗的种种礼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