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及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试卷答案

卫生及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试卷答案
卫生及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试卷答案

《卫生及微生物知识》培训试卷

姓名部门岗位

日期审阅人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微生物: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体形微小,具有一定形态结构,能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繁殖以及发生遗传变异的一大类微小生物。

2.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3.消毒:系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致病的微生物的方法。

4.无菌:不存在活菌的意思。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观察细菌的运动性最好采用下列哪种仪器?( )

A.电子显微镜;

B.光学显微镜;

C.放大镜;

D.以上三种仪器均可。

2.制药过程中最大的污染源是?( )

A.人;

B.水;

C.空气;

D.表面。

3.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的依据是()。

A.芽孢被杀死

B.细菌菌毛蛋白变性

C.细菌繁殖体被完全杀死

D.鞭毛蛋白变性

4、微生物获得与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称为( )

A.吸收

B.排泄

C.营养

D.繁殖

5、霉菌是()的俗称

A.细菌 B.病毒 C.放线菌 D.真菌

6.下列属于污染的形式是哪种()。

A.微生物

B.空气

C.表面

D.水

7.下列哪种不属于致病菌?( )

A.乳酸菌

B.大肠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伤寒杆菌

8.紫外线杀菌的最佳波长是()。

A.200nm

B.265nm

C.300nm

D.650nm

三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非规定灭菌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扩染菌量检查和控制菌检查,其中控制菌包括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微生物的特点:种类多、分布广,个体小、胃口大,繁殖速、转化快,

适应强、变异易。

3.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空气、水、人、表面。

4. 人是药厂中最不清洁的成份,是最常见的、永不休止的污染源。

5.75% 的酒精用于表面及手部的消毒;

6.微生物生长的五大营养要素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水、生长因子。

7.常用的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辐射灭菌法、气体灭菌法、过滤除菌法。

8.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有营养、温度、pH、氧气

9.洁净区(室)相对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Pa 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洁净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洁净区的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65%,主要工作室的照明度宜为300 勒克斯;

10.最常见的污染形式为尘粒污染、微生物污染。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消毒与灭菌的概念是不同的,消毒是指杀灭所有的微生物而灭菌不然。错

2.《中国药典》2015版中复方丹参滴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为细菌总数:1000个/g,酵母菌数10个/g,不得检出大肠杆菌。错

3.手的表皮与毛囊中都有常居菌群的存在,所以即使手部经过清洗消毒也不可以裸手触药。对

4.紫外线灯是一种非常安全的灭菌方法,可以用来对各种物品的整体灭菌。错

5.洁净室有三种气流流型,单向流、非单向流、涡流。对

四问答题(每题4分,共24分)

1. 微生物生长可以分为哪四个时期?

答:延滞期、对数期、稳定器、衰亡期

2. 洁净区的检测主要有哪些项目?

答:悬浮粒子数、浮游菌数、沉降菌数、风速、照度、湿度、噪音、换气次数

3. 叙述洁净区手清洁和消毒的流程。

答:润湿双手取洗手液搓洗手掌搓洗手背搓洗手腕冲洗手掌烘干双手消毒双手

4. 为什么要对药品生产进行微生物控制?

答:有些微生物可以致病。

我们不能让我们的顾客有感染致病微生物的潜在危险。

5.请列举常用的消毒剂种类?

答:石炭酸、乙醇、过氧化氢、新洁而灭、过氧乙酸。

6. 合适的消毒剂应当具备哪些特点?

答:低毒、价廉、低破坏、易收藏、方便、有效

卫生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卫生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篇一:医学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 试)】 p class=txt>一、单项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50分) 1.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血浆 1.c[解析] 由于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故称之为内环境,以区别整个机体所处的外环境。组织间液和血浆都只是细胞外液的一部分。 2.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 葡萄糖 b. 脂肪酸 c. 磷酸肌 d. atp 2.d[解析] 葡萄糖及脂肪酸所含的能量必需氧化降解生成atp,方可被各种生理活动所利用。磷酸肌酸及gtp中所含的高能磷酸键也需转移给atp,方可被多种生理活动所利用,其中gtp固然可为个别生理活动直接提供能量,但非人体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3.液化性坏死常见于()。 a. 脑 b. 心 c. 肾 d. 脾 3.a[解析] 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在蛋白质少、脂质多的脑,以及产生蛋白质的胰腺。 4.消化性溃疡活动期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不少于()。 a. 1ml b. 1~2ml c. 2~3ml d. 5ml

4.d[解析]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表示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 5.下列h2受体拮抗剂中,抑酸作用最强且持久而副作用最少的是()。 a. 西咪替丁 b. 雷尼替丁 c. 法莫替丁 d. 尼扎替丁 5.c[解析] 法莫替丁的抑酸作用最强且持久,口服20mg对胃酸分泌 的抑制作用能维持12小时以上,且无明显副作用。 6.含铁量最少的食物是()。 a. 蛋黄 b. 猪肝 c. 牛乳 d. 猪肉 6.c[解析] 肉、蛋类食物中均含有较多铁,而乳制品含铁量较少,牛 乳中含铁量最少。 7.甲亢危象的治疗,下列哪组最理想?() a. 丙硫氧嘧啶+碘剂+普萘洛尔+泼尼松 b. 丙硫氧嘧啶+泼尼松 c. 甲心巯咪唑+普萘洛尔+泼尼松 d. 丙硫氧嘧啶+普萘洛尔+甲巯咪唑 7.a[解析] 甲亢危象的治疗,最理想的方案是丙硫氧嘧啶+碘剂+普萘 洛尔+泼尼松,其中丙硫氧嘧啶可抑制t3、t4的合成和抑制t3转化 为t4,碘剂能抑制t3、t4的释放,普萘洛尔能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 腺素的反应,泼尼松有拮抗应激的作用,所以四种药物同时应用是 最理想的治疗。 8.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 a. 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 b. 碱基相同,核糖不同 c. 碱基不同,核糖不同 d. 部分碱基不同,核糖不同 8.d[解析] 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鸟嘌呤、腺嘌呤、胞嘧啶、肠腺嘧啶;r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磷酸、核糖、鸟嘌呤、腺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由此可见,rna和dna彻底水解后 的产物中所含的嘌呤碱基相同。嘧啶碱基部分不同,在rna中为尿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附答案)汇总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A) (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中医药学本科、实验技术本科、预防医学本科) 班级学号姓名 注意事项: 1.在试卷上写上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上学号,将相应的数字涂黑,并写上班级、姓名和试卷类型(A卷/B卷)。交卷时必须将答题卡与试卷一起上交,否则以零分计算! 2.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题和病例分析题组成,共150个选择题,请按题目要求,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做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请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原则上不允许上厕所。 第一部分、A型选择题 (由一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90个选择题) 1.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疯牛病 B.梅毒 C.结核病 D.沙眼 E.体癣 2.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 B.二分裂方式繁殖 C.对抗生素敏感 D.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E.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 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A.肽聚糖含量少 B.缺乏五肽交联桥 C.对溶菌酶敏感 D.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 E.有蛋白糖脂外膜 4.青霉素杀菌机制是: 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B.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C.影响核酸复制 D.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E.损伤细胞膜 5.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 B.许多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鞭毛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 D.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E.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半固体) 6.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都是阳性) B.不直接引起疾病 C.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 D.代谢不活跃 E.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 7.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形态时,总放大倍数为: A.10倍 B.100倍 C.400倍 D.900~1000倍 E.10000倍 8.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 A.红色和紫色 B.紫色和紫色 C.紫色和无色 D.无色和无色 E.无色和紫色 9.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不包括: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第一章卫生法律法规 第一节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即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卫生法上的法律责任即由于行为人违反卫生法的相关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的内容 (一)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 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就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她组织等平等主体间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民事方面的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 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就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她组织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 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就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她组织违反刑事法律规定,后果严重构成犯罪者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一、法定传染病的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进行管理。 (一) 甲类传染病 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二) 乙类传染病 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结核、伤寒与副伤寒、百日咳、白喉、猩红热、淋病、梅毒、血吸虫病、疟疾等26种。 (三)丙类传染病 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风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等11种。 二、传染病防治方针与管理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三、传染病预防与疫情报告 (一)传染病的预防 卫生行政部门的预防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预防工作;医疗机 构的预防工作;其她相关的预防工作。 (二)传染病的报告 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义务疫情报告人与责任疫情报告人。 疫情报告必须遵循属地管理原则。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一、什么叫微生物? 微生物是指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单细胞的,肉眼看不见的,必须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通称。 二、微生物有哪些特征? 1. 个体小、作用大; 2.. 分布广、种类多; 3. 繁殖快、代谢强; 4. 易变异。 三、微生物分为哪几类? 四、微生物的功能: 1、致病:引起人及动植物病害。 2、致腐、致霉:破坏工农业产品及人类生活用品。 3、参与自然循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释放于大气之中。 4、用于生产食品、药物、化工原料、饲料等。 5、其它:开采石油、天然气和煤,细菌治矿;污水处理等。 五、各类微生物的大小、形态、繁殖条件: 六、什么叫灭菌?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物体上所有的致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的芽胞全部杀死,称为灭菌。 灭菌后的物品即为无菌状态。 七、什么叫无菌? 完全不存在活的微生物。(注:无菌状态是绝对的,不存在不同程度的无菌状态) 八、什么叫无菌室? 指环境空气中悬浮微生物量按无菌要求管理,满足无菌生产要求的洁净室 九、什么叫消毒?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十、什么叫热原? 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热原的组成: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是内毒素的主要成分,具有特别强的热原活性。 十、热原有哪些性质? 原核细胞型: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 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六类 真核细胞型:真菌、原虫、单细胞藻三类 非细胞型 :病毒一类

1. 耐热性; 2. 滤过性; 3. 水溶性; 4. 不挥发性; 5. 其它:热原能被强酸、强碱所破坏,也能被强氧化剂如KMNO4或H2O2所钝化,超声波也能破坏热原。 十一、污染热原的途径有哪些? 1.从溶剂中带入; 2. 从原料中带入; 3. 从容器、用具、管道和装置带入; 4. 制备过程中的污染; 5. 从输液器带入。 十二、除去热原的方法: 1.高温法; 2. 酸碱法; 3. 吸附法:用活性炭进行吸附; 4. 离子交换法; 5. 凝胶滤过法; 6. 用反渗透法通过三醋酸纤维膜除去热原。 十三、物理灭菌方法有哪些? 十四、化学消毒法有哪些? 化学消毒法是用化学药品来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发育与繁殖。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称为消毒剂; 用于抑制微生物发育与繁殖的化学药物称为防腐剂或抑菌剂。

小学生卫生基本知识

小学生卫生基本知识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要做到三勤: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 3、勤剪指甲; 4、要注意读写卫生:眼离书本一尺远,身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5、随时随地勤洗手; 6、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强光下看书,不要在行走的车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不用脏手揉眼睛; 7、不吃没有卫生保障的食品,不吃没有清洗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 8、早晚洗脸,用流水洗脸,不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等物品; 9、早晚刷牙,食后漱口; 10、每天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小学生用眼卫生 注意用眼卫生要做到"二要二不要" (1)二要: ①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沿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②连续看书写字一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 (2)二不要:①不要在光线太暗或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 ②不要躺着、走路或乘车时看书。 看电视怎样注意卫生? ①每次看电视不要超过2小时,连续看电视1小时后,应起来活动5-10分钟; ②观看者应离电视屏幕2米以上; ③电视机安放高度应与观看者坐时的眼睛高度相一致; ④室内最好开一盏3-8瓦的小灯,以减轻屏幕与周围黑暗的强烈对比,这对避免眼睛疲劳有好处。 怎样预防近视? ①注意用眼卫生; ②坚持做眼保健操;

③劳逸结合,睡眠充足; ④注意营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⑤定期检查视力,发现减退及时矫正,防止近视加深。 怎样保护牙齿? 1.保护牙齿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刷牙和漱口。每天至少刷两次,最好每顿饭后都要刷牙。刷牙能去除依附在牙齿上的菌斑,因为菌斑中的细菌接触到食物,会产生酸,导致蛀洞。没条件刷业至少也要在吃饭后或者吃酸性物质后立刻漱口。 2.吃东西也要注意。食物要多样化,但是要少吃富含糖(特别是单糖)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在口腔里产生酸,长期残留在口腔里,会损害你的牙齿。儿童吃硬棒棒糖尤其有害。吃糖类零食也会导致蛀牙,因为大多数人不会在吃完零食后刷牙。淀粉类零食,如薯片,会粘在牙齿上。 3.最好能够每天用牙线一次。牙线能清除残留在牙齿之间的食物和菌斑,如果菌斑一直残留在牙齿之间,会形成牙石,就必须要牙医来清除了。 4.有条件每六个月看一次牙医。定期检查和专业清洁牙齿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的牙齿或口腔疼痛或牙龈肿出血,你也要去看牙医。 5.平时还是要注意多加强锻炼,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均衡合理的饮食,劳逸结合。另外真有问题还是应该去医院看医生。 常用的刷牙方法 ①竖刷法:这种刷法对牙龈有良好的按摩作用,能有效地清洁牙齿间隙,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刷牙方法。操作时把刷毛以45度角放在牙龈上,然后向牙冠转动,每个部位重复8-10次动作。刷牙齿的咬颌面时,把刷牙平放在牙面上前后拉动刷去窝沟内的残渣。 ②BASS刷牙法:刷牙齿的唇、舌面时,刷毛头与牙面成45度指向牙龈方向,刷毛进入牙间隙,作短距离来回颤动,刷洗咬颌面时,刷毛平放在牙面上,作前后短距离颤动刷净窝沟,这种刷牙方法清洁力较强,能有效地清除牙颈部和龈沟内的菌斑。BASS刷牙法属于短距离横刷法,虽是横刷,但由于距离短,几乎是一种颤动,不是普通横刷法大幅度拉动损伤牙颈部。如把竖刷法与BASS刷法结合,效果更好。 ③生理刷牙法:牙刷毛顶端与牙面接触,然后向牙龈方向轻微拂刷,此方法可促进血液循环,增进牙周组织健康,适合于牙周组织正常的儿童使用。刷牙次数一般主张早晚各一次,再在每顿饭后辅以漱口,每次刷牙时间一般不少于2-3分钟。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审批稿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试题 及答案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试题 部门姓名成绩 一. 判断题 1、消毒可以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而灭菌只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2、微生物数量多、分布广,但繁殖不快,适应性不强。(×) 3、多数细菌的最适培养温度时30~35℃. (√) 4、药品中存在微生物并不一定会引起药品变质。(×) 5、洁净区中的所有操作均不应大幅度或快速动作。(√) 6、一个不锈钢托盘擦拭得非常光亮,因此它不存在微生物污染。(×) 7、药品中添加抑菌剂,可以杀灭含有的全部微生物。(×) 8、常用于消毒的乙醇浓度为70%~75%。(√) 9、酵母菌为多细胞真菌。(×) 10、洁净室(区)的工作人员不能化妆,但可以戴戒指和项链。(×) 二. 填空题 1. 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2. 洁净室(区)应定期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 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3. 细菌的生长曲线包括四个生长时期为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4. 形体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是病毒。

5. 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6.酵母菌最最主要的繁殖方式是芽殖。 7. 大肠杆菌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 ~20 分钟便可繁殖一代 三、选择题 1 不属于细胞生物的微生物( B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放线菌 2 抗生素产生菌中,其主要产生菌是( C ) A、真菌 B、酵母菌 C、放线菌 D、病毒 3. 细菌的测量单位。( B ) B.μm 4. 酵母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尤其喜欢在的环境中生长。( A ) A.偏酸性且含糖较多 B.偏酸性且含糖较少 C.偏碱性且含糖较多 D.偏碱性且含糖较少 5. 真菌生长最适的温度为℃。( B ) A. 16~22, B. 23~28, C. 30~35, D. 28~35 6. 下列不属于辐射灭菌的是。( D ) A.紫外线灭菌法 B.电离辐射灭菌法 C.微波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7. 细菌液体培养过程中哪一个阶段细菌数以几何级数增加( B ) A、延迟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8. 波长为的紫外线最具有杀菌作用。( C )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微生物概述 一. 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具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等特点。 二.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微生物有无细胞基本结构、分化程度、化学组成等特点,可分为三大类。 1. 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由单一核酸(DNA/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病毒属于此类微生物。 2.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只有DNA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仁和核膜。这类微生物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3.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能进行有丝分裂。如真菌、藻类等。 三. 微生物的作用及危害 1. 微生物的作用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是有益的,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酿造、化工、制革、石油等行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如酸奶、酒类、抗生素、疫苗等。 2.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及动、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感冒、伤寒、痢疾、结核、脊髄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从药品生产的卫生学而言,微生物对药品的原料、生产环境和成品的污染是造成生产失败、成品不合格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微生物的类群和形态结构 一. 细菌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观察细菌最常用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其大小可以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量,一般以微米为单位。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环境卫生管理基本知识

环境卫生管理基本知识

来源:考试大【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0年2月25日 环境保护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必须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 环境保护的内容大致包括两个方面l(1)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居民身心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影响下产生变异和退化;(2)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再生产,以利于人类生命活动。 环境规划的种类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环境规划主要有三种:(1)污染控制规划。主要是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生活等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规定的防治目标和措施。内容包括:工业污染控制规划,城市污染控制规划,水域污染控制规划,农业污染控制规划

等。(2)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它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相应的安排环境规划。(3)国土规划。要保持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维护一个适宜于人类的环境,不能只靠消极地治理,而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国土规划被认为是预防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有效方法。一种规划确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战略布局,确定生产力配置和人口增量相一致原则,为国民经济长远规划提供依据。 环保任务 我国环境保护的任务,是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人民创造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但进经济发展。 环保方针 我国的环保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爱国卫生运动基本知识

附件1:爱国卫生运动基本知识 一、爱国卫生运动的由来及发展 爱国卫生运动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发动,并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下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卫生工作方式。新中国刚成立,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并使用细菌弹。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毛泽东主席发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伟大号召。 1952年3月为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防疫委员会,周恩来总理任主任。各地政府亦陆续成立了相应机构。同年12月政务院发出《关于1953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指示》,明确各级防疫委员会,以后统称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至此,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为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5年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赋予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的任务。由此“除四害”成为爱国卫生运动的特殊使命。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发出指示,要求加强对爱国卫生运动的领导。即使在十年“文革”时期这一运动虽一度遭受挫折,但周恩来总理还是多次要求继续把这一伟大运动开展下去。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爱国卫生运动重新焕发生机,迈入开创新局面的历史时期。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重新组建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并把这一运动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各地各级迅速恢复和健

全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极其办事机构,把卫生运动切实领导起来”。由此,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作为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以“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指导,社会监督”为工作方针,对涉及社会各部门的公共卫生工作进行高层次协调和组织发动。 1988年4月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1条规定“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保护人民健康”以国家根本大法的规定为标志,爱国卫生运动被完全固化为各级政府必须领导并认真开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群众性工作。 1989年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指出:“鉴于社会卫生和除害防病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社会性,应当把爱国卫生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要求“各级政府要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领导,使卫生条件的改善及卫生水平的提高,与四化建设同步发展”。 2010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全体会议,再次强调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做好春夏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维护群众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爱国卫生运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工作侧重点,但都与我们国家各个阶段的国情相适应。特别是在历次救灾防病及重大疫情防控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医疗卫生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一) 模拟题一(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2.阴道自净作用: 3.尿路刺激征: 4.等渗性缺水: 5.基础体温: 二、填空题(每小题1空,每空2分,共10分) 1.呼吸道和器官病变出血,自口腔咯出称为咯血。 2.目前恶性肿瘤临床分期,在国际上大多采用分期。 3.脓毒血症临床特点为剧烈寒战后高热,热型呈。 4.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最多见的是,常发生于起病后24小时内。 5.头痛、呕吐、是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主征。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进行沟通时,影响沟通并使双方产生不信任感的行为是()。 A. 双眼注视对方 B. 全神贯注倾听 C. 言语简单明确 D. 及时评论对方所谈内容 2.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胸廓呈()。 A. 漏斗胸 B. 鸡胸

C. 桶状胸 D. 扁平胸 3.夜班护士发现一支气管扩张病人咳血约200ml后突然中断,呼吸极度困难,喉部有痰鸣音,表情恐怖,两手乱抓,首先要做的是()。 A. 立即通知医师 B. 立即气管插管 C. 清除呼吸道积血 D. 给予氧气吸入 4.引起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最主要的致病菌为()。 A. 葡萄球菌 B. 溶血性链球菌 C. 肺炎球菌 D. 肺炎杆菌 5.在为内科疾病病人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时,其中哪一步可以发现新问题,作出新诊断、新计划或修订原有方案() A. 评估 B. 诊断 C. 实施 D. 评价 6.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后其无菌区为()。 A. 肩,背,前胸,手部 B. 肩部及腰部以上 C. 前胸,手臂,腰部以上 D. 前胸,臂部以上腰部以下

微生物基础知识、卫生教育知识培训试卷

微生物基础知识、卫生教育知识培训试卷微生物基础知识、卫生教育知识培训试卷姓名: 工号: 成绩: 阅卷人: 阅卷日期: 年月日一、填空.,每题,分~共35分, 1. 在药品生产中~两种最常见的污染形式就是: 尘粒污染、微生物污染。 2. 药品GMP的卫生的主要包括人员卫生~工艺卫生~环境卫生。 3.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结构简单、进化低级~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 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 小生物。 4. 微生物的五大特点: 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5. 根据细胞和细胞核的进化地位~微生物可分为三大类: 非细胞微生物 ,如病毒,、 6. 原核微生物 ,如细菌、放线菌,、真核微生物 ,如霉菌、酵母菌,三大类群。 细菌菌落常表现为湿润、粘稠、光滑、较透明、易挑取、质地均匀。 7. 8. 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温度, pH 值,水,氧,营养五方面~因此~在微生物的控制中必须从这些方面去考虑。 9.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为: 空气、水、表面、人体。 10.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调节作用体现在: 酶活性调节、细胞膜流动性的改变、蛋白质存在状态的调节。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

1. 微生物的基本营养需求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等。 , ? , 2. 空气并不是产生污染的介质~但它是污染的危险携带者。 , ? , 3. 尘粒不是 微生物~因此它与染菌没有关系。, × , 4. 污染的定义是当一个产品中存在有 不需要的物质时~它即受到污染。 , ? , 5. 酒精使菌体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浓度 越高越好~常用75-80%酒精是为了节约, ×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 主要从哪些方面控制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答:物料、人员、工艺用水、设备和容器、生产环境,空气, 2简述微生物污染会引起药品质量那些变化。 1) 药品物理性状的改变。 2) 药品化学成分变化~微生物几乎具有降解所有有机物的能力 3) 药品疗效 的变化。某些微生物有较强的降解力~因此许多药可被降解而失效或显著地改变疗效。 4) 产生有害物质~引起感染。 3列举主要的灭菌方式,3种以上,。 热灭菌、辐射灭菌、除菌过滤、气体灭菌 4 列举常用的消毒剂,5种以上, 石炭酸、乙醇、高锰酸钾、碘酒、过氧乙酸、双氧水红汞、硫柳汞、新洁而 灭、漂白粉、龙胆紫 5 消毒剂选择的原则 1) 在使用条件下高效、低毒无腐蚀性~无特殊的嗅味和颜色~不对设备、物 料、产品产生 污染。 2) 在有效抗菌浓度时~易溶或混溶于水~与其他消毒剂无配伍禁忌。 3) 对 大幅度温度变化显示长效稳定性~贮存过程中稳定。

GMP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及洁净区管理培训试题含答案

G M P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及洁净区管理培训试 题含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新版GMP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及洁净区管理培训试题 姓名部门得分 一、填空题(40*1.5) 1.微生物类群十分庞杂,主要包括立克次体、、、、螺旋体、枝原体、衣原体与等,还包 括显微藻类和原生动物。 2.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应按GMP要求不断进行各项微生物卫生学监测。例如:对洁净室空 气中的、、的监测;对无菌设备清洁灭菌的验证等。 3.在药品生产中,导致药品的微生物污各种要素包括:厂房环境的、制药用水、、、。 4.在药品生产中,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注意或个人卫生情况欠佳,微生物可通过、、以及 衣服、、等各种渠道转移给药物制剂。因此,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员不得、和佩带、严格按操作规程穿戴并。 5.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主要有:、、、、渗透压、、等,对微生物生长能起到抑制作用 或杀灭作用。在药品GMP卫生管理上可以归纳为、、。 6.减少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有3种方法:、 和。 7.对制药用水的消毒方法除应用于水的本身消毒以外,还必须包括水系统中的 、的消毒问题。 8.我司对洁净区的地面及清洁设备进行消毒所用的消毒剂为:、及,每月轮换。 9.微生物污染会使药品出现:变色、、、沉淀,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致使药品。对人体而 言可能造成:、中毒、 、甚至死亡。 二、名词解释(3*5)

消毒: 灭菌: 防腐: 三、简答题 1.简述微生物的五大特征及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10分) 2.人是药厂中最不清洁的成分最大的污染源,请结合以下数据,分析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降低和控制由人员引发的微生物污染。(15分) 人的皮肤上平均每平方厘米含有10万个细菌,而且繁殖速度惊人,刚洗过的皮肤,在几小时之内细菌就可恢复到原来的数量。 一般人每个喷嚏的飞沫含有4500-150000个细菌;感冒患者一个喷嚏含有多达8500万个细菌。 1.细菌、放线菌、真菌(霉菌、酵母菌)、病毒 2.浮游菌、沉降菌 3.空气、操作人员、物料、设备 4.手、咳嗽、喷嚏、头发、化妆、饰物、洁净服、洗手消毒 5.温度、辐射作用、过滤、干燥、超声波、防腐、消毒、灭菌。 6.空气洁净技术采用的过滤、化学消毒方法、紫外线照射方法 7.设备、管道 8.醋酸洗必泰、新洁尔灭 9.变味、浑浊、感染、发热、过敏、中毒 名词解释 消毒:利用某种方法杀死或灭活物质或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措施,它可以起到防止污染或防止感染或传播的作用。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的芽胞。

2015-2016学年微生物学期末考试A卷-答案-(1)(1)

2015-2016学年微生物学期末考试A卷-答案-(1)(1)

华中师范大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A )卷 课程名称 微生物学 课程编号 21310014 任课教师 杨继红 刘金林 许敏 蒋金辉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二元培养物 只含有二种微生物,而且是有意识的保持二者之间的特定关系的培养物即二元培养物。 2. LPS LPS (脂多糖)是位于G-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类脂A 、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 3 部分组成。 3. 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是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且需要量很少,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 4. 同步生长 是通过获得同步培养物的手段。使微生物细胞群体内的各个个体都处于同一细胞分裂周期的特殊生长状态。 5. 氧化磷酸化 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形成NADH 和FADH 2可通过位于线粒体内膜或细菌质膜上的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序号

电子传递系统传递给氧气或其他氧化型物质,在这个过程中偶联着A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的方式成为氧化磷酸化。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并提出生命来自于生命的胚种学说的科学家是(B)。 A. 列文虎克 B. 巴斯德 C. 科赫 D. 伊万诺夫斯基 2. 列文虎克自制的显微镜与当前常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主要差异在于 ( A )。 A. 镜头 B. 光源 C. 聚光器 D. 样品制备 3.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有成分为(A)。 A. 磷壁酸 B. 肽聚糖 C. 脂多糖 D. 周质空间 4. 赋予芽孢皮层高渗透压特性的物质是(A)。 A. DPA-Ca B. 小酸溶性芽孢蛋白 C. DAP D. 疏水性角蛋白 5. 下列物质中不是构成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亚单位的组分是(D)。 A. N-乙酰胞壁酸 B. 氨基酸短肽 C. N-乙酰葡萄糖胺 D. 磷壁酸 6. 下列属于“能量寄生型”的微生物是( B )。 A. 支原体 B. 衣原体 C. 立克次氏体 D. L-型细菌 7. 下列微生物中能产生“帚状体”样分生孢子的是(A)。 A. 青霉 B. 曲霉 C. 根霉 D. 毛霉 8. Staphylococcus aureus、Bacillus subtilis经革兰氏染色后,菌体分别呈(D)。 A. 红色、红色 B. 红色、蓝紫色 C. 蓝紫色、红色 D. 蓝紫色、蓝紫色 9. 酵母菌进行有性繁殖时可形成(D)。 A. 接合孢子 B. 孢囊孢子 C. 分生孢子 D. 子囊孢子 10. 不符合支原体特征的是( D )。 A. 无细胞壁 B. 一般以二等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资料

第一模块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微生物概述 一. 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具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等特点。 二. 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微生物有无细胞基本结构、分化程度、化学组成等特点,可分为三大类。1. 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由单一核酸(DNA/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病毒属于此类微生物。 2.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只有DNA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仁和核膜。这类微生物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3.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能进行有丝分裂。如真菌、藻类等。 三. 微生物的作用及危害 1. 微生物的作用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是有益的,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酿造、化工、制革、石油等行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如酸奶、酒类、抗生素、疫苗等。 2.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及动、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感冒、伤寒、痢疾、结核、脊髄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从药品生产的卫生学而言,微生物对药品的原料、生产环境和成品的污染是造成生产失败、成品不合格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微生物的类群和形态结构 一. 细菌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观察细菌最常用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其大小可以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量,一般以微米为单位。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1)球菌多数球菌直径在1微米左右,外观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由于繁殖时分裂平面不同可形成不同的排列方式,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2)杆菌形态多数呈直杆状,也有的菌体稍弯,多数呈分散存在,也有的呈链状排列,分为棒状杆菌、链状杆菌、球杆菌等。 (3)螺形菌菌体弯曲,呈弧形或螺旋形。如幽门螺杆菌。 细菌虽小,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各种细菌都有,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2. 细菌的繁殖 二分裂繁殖是细菌最普遍、最主要的繁殖方式。在分裂前先延长菌体,染色体复制为二,然后垂直于长轴分裂,细胞赤道附近的细胞质膜凹陷生长,直至形成横隔膜,同时形成横隔壁,这样便产生两个子细胞。 细菌生长速度很快,一般约20min分裂一次。若按此速度计算,细菌群体将庞大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但事实上由于细菌繁殖中营养物质的逐渐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逐渐积累,细菌不可能始终保持高速度的无限繁殖。经过一段时间后,细菌繁殖速度逐渐减慢,死亡菌数增多,活菌增长率随之下降并趋于停滞。 3. 细菌的菌落 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细菌菌落常表现为湿润、粘稠、光滑、较透明、易挑取、质地均匀以及菌落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央部位颜色一致等。 二. 真菌

(完整版)卫生防疫基本常识

班前安全教育指导内容之九 ——卫生防疫基本常识 卫生防疫工作关系到施工现场各个人员的个人健康,搞好个人卫生防疫,能够有效防止传染病、流行病的发作和传播。特别是夏季做好防蚊蝇措施,能够有效的起到防止肠道疾病和流行性传染病,例如肠胃炎、疟疾等。 个人做好“四勤五不”: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打扫卫生; 不喝生水、不吃不清洁食物,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一、施工区卫生 1.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卫生,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无杂物、积水; 2.施工现场严禁大小便,如有随地大小便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3.施工区、生活区有明确划分,区域卫生负责人做好检查工作; 4.施工现场零散材料和垃圾要及时清理,垃圾临时存放点及时整理清运; 5.楼内清理的垃圾,要用容器或小推车封闭运送到地面,严禁高空抛撤;

6.施工现场主要道路每日定时清扫、洒水保洁,防止浮土扬尘。 二、生活区、宿舍卫生 1.工人宿舍要及时清理打扫,保持室内整洁卫生、无异味; 2.宿舍内个人物品有序摆放,不得乱扔乱放; 3.宿舍内严禁存放大量生熟食品和原材料; 4.宿舍内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垃圾倾倒在指定的垃圾站或垃圾桶内; 5.生活废水、污水及时排放,做到生活区内无污水,无污物; 6.生活区有专人负责卫生管理工作,各工种工人应做好配合工作; 7.生活区垃圾站、垃圾桶定时进行清洁消毒,防止蚊蝇滋生; 8.宿舍内冬季取暖严禁使用燃煤炉等燃煤取暖设施,防止发生煤气 中毒; 三、食堂卫生 1.食堂工作人员应体检合格,取得健康证上岗作业;工作人员应注意勤洗手等保持个人卫生清洁; 2.食堂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的消除苍蝇、老鼠、蟑螂等害虫的措施; 3.食堂地面、灶面清洁无积水、杂物,生熟食品分开摆放,生熟刀具分开使用;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部门姓名成绩 一.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常用于消毒的乙醇浓度为70%~75%。(√) 2. 酵母菌为多细胞真菌。(×) 3. 洁净室(区)的工作人员不能化妆,但可以戴戒指和项链。(×) 4. 消毒可以杀灭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而灭菌只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5. 微生物数量多、分布广,但繁殖不快,适应性不强。(×) 6. 药品中存在微生物并不一定会引起药品变质。(×) 7. 洁净区中的所有操作均不应大幅度或快速动作。(√) 8. 一个不锈钢托盘擦拭得非常光亮,因此它不存在微生物污染。(×) 9.药品中添加抑菌剂,可以杀灭含有的全部微生物。(×) 10.多数细菌的最适培养温度时30~35℃. (√) 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 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2. 洁净室(区)应定期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 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3. 细菌的生长曲线包括四个生长时期为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4. 形体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是病毒。 5. 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水、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6.酵母菌最最主要的繁殖方式是芽殖。 7. 大肠杆菌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 ~20 分钟便可繁殖一代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 不属于细胞生物的微生物( B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放线菌 2 抗生素产生菌中,其主要产生菌是( C ) A、真菌 B、酵母菌 C、放线菌 D、病毒 3. 细菌的测量单位。( B ) B.μm 4. 酵母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尤其喜欢在的环境中生长。( A ) A.偏酸性且含糖较多 B.偏酸性且含糖较少 C.偏碱性且含糖较多 D.偏碱性且含糖较少 5. 真菌生长最适的温度为℃。( B ) A. 16~22, B. 23~28, C. 30~35, D. 28~35 6. 下列不属于辐射灭菌的是。( D ) A.紫外线灭菌法 B.电离辐射灭菌法 C.微波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7. 细菌液体培养过程中哪一个阶段细菌数以几何级数增加( B ) A、延迟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8. 波长为的紫外线最具有杀菌作用。( C ) A、100~200nm B、150~250nm C、200~300nm D、250~300nm 四. 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 微生物的特征有。( ABCD ) A.体积小面积大 B.吸收多转化快 C.生长旺繁殖快 D.适应强变异频 2. 适用于干热灭菌的物品有。( AB ) A.玻璃器皿 B.瓷器 C.糖类、明胶 D.饮用水 3. 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有。( AC ) A.细菌 B.酵母菌 C.放线菌 D. 流感病毒 4.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 ABC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核物质 D.芽孢 5. 0.1%新洁尔灭消毒的作用机制是:( BD )

卫生基础知识试题与答案

卫生基础知识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50分) 1.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增生最显著的细胞是: B A.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 B.肾小球系膜细胞 皮细胞 E.肾小囊内中性粒细胞 C.肾小囊脏层上皮细 胞 D.肾小囊壁层上 2.风湿性心内膜炎常累及的心瓣膜是: A A.二尖瓣 B.主动脉瓣 C.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 D.三尖瓣 E.肺动脉瓣 3. 小肝癌是指瘤体直径在A A.1cm 以下 B2cm 以下 C3cm 以下 D4cm 以下 E.5cm 以下 4. 引起急性肾盂肾炎的主要致病菌是: D A.溶血性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变形杆菌 D.绿脓杆菌 E.大肠杆菌 5. 胃溃疡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D A.贲门部 B.幽门部 C.胃体部 D. 胃小弯近幽门处 E.胃大弯近贲门 部 6. 结核病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病变是:A A.结核结节 B.干酪样坏死 C.上皮样细 胞 D.白细胞渗出 E.瘢痕 组 织 7. 对风湿病最具病理诊断意义的病变是 D A .风湿结节 B .纤维素样坏死 C .心肌变性 D .黏液变性 E .纤维组织增生 8. 有关小叶性肺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E A.为化脓性炎症 B.可为其他病的合并症 C.两肺下叶有散在病灶 D.细支气管内中性粒细 胞浸润 E.肺泡内有大量纤维蛋白渗 出 9. 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部位是: D A..小脑 B..蛛网膜下腔 C..大脑皮质 D..内囊及基底节 E..脑室 10. 胃癌的好发部位:B A.胃窦部 B.胃窦部小弯侧 C.贲门部 D.胃底部 E.胃体部 11.有关肝硬化后期病变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A.肝大 B.肝细胞坏死 C.纤维组织增生 D.假小叶形成 E.出现结 节 12.Ⅰ型糖尿病与Ⅱ型糖尿病的主要区别是: A A..发病年龄 B..病情 C..体重 D..糖尿病家族 史 E..对胰岛素 依 赖性及发生酮症倾向 13.风湿病可累及全身结缔组织,造成严重后果的是: A.关节 B.血管 C.心脏 C D.皮肤 E.小脑 14. 大肠癌好发于:D 15. 乳腺导管内癌属于B A.癌前病变 B.原位癌 C.良性增生 D.浸润性癌 E.炎症 16. 脓细胞是指:A A.变性坏死的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D.变性坏死的单 核巨噬细胞细胞 E.化脓性炎症病灶中的细胞 17.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C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培训考核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空:3分,共51分) 1.微生物共分为几种:原核: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核:真菌。非细胞类:病毒。 2.洁净车间(100级)洁净要求: 尘粒最大允许数(≥μm,3500个/m3),沉降菌(个/皿):≤(1), 3.培养基最好新配使用,一时用不完的可放在冰箱内保存,一般在(2~8)℃,普通琼脂或肉汤培养基一般不超过(一周) 4.任何培养基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条件制备使用,不得随意改变(使用方法)。 5.洁净工作区在开始工作前,应提前运行至少(300)分钟。 6.盛装微生物的容器应经(高压或干热灭菌)消毒。 7.洁净区内操作时,动作要(稳、轻、少);不做与操作无关的动作和不必要的交谈。 8.大肠埃希菌是(革兰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是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是黄色。 9.洁净区(室)沉降菌监测应在洁净区(室)尘埃粒子数监测(合格后)进行。 10.已清洁烘干(或晾干)的器具、容器到下一次使用的间隔时间,不能超过(3)天, 三、简答题(第1题14分,第2题35分) 1.洁净区的废弃物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洁净区的废弃物应及时装于洁净的不产尘的塑胶袋中,密闭放在指定地点,在生产结束时清除出洁净区,放于相应类别的废料堆放处,塑胶袋一并掉弃。 2.生产区内员工个人卫生管理应做到哪些参考答案: (1.随时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勤剪指甲、勤理发、剃须、勤洗衣服、勤洗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