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气罩与管道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第11章 集气罩与风管的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第11章 集气罩与风管的设计
二、管道系统压力损失计算 1.确定各抽风点位置和风量、净化装置、风机和 其他部件的型号规格、风管材料等;
(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管道,绘制管道系统轴测图, 进行管段编号,标注长度和风量。管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 中心线间距离计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本身长 度;
(3)确定管道内的气体流速。
1、密闭罩 2、排气柜 3、外部集气罩 4、接受式集气罩 5、吹吸式集气罩
二、集气罩性能参数及计算
1、排风量的确定 2、压力损失的确定
11.2 集气罩的设计方法
一、集气罩设计的注意事项
1、尽可能将污染源包围起来,使污染物扩散限制在最小 范围内,以便防止横向气流干扰,减少排风量。 2、集气罩的吸气方向尽可能与污染气流运动方向一致, 充分利用污染气流的初始动量;
第十一章 集气罩与风管的设计
1.集气罩的类型及性能参数计算 2.集气罩的设计方法 3.管道系统压力损失计算 4.管道系统布置、保温及防腐
11.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集气罩的类型及性能参数计算
一、集气罩的基本类型
罩口气流流动方式 :吸气式集气罩和吹吸式集气罩。 集气罩与污染源的相对位置及适合范围:密闭罩、排气柜、 外部集气罩、接受式集气罩等。
(7)计算管道系统的总压力损失。
(8)根据系统的总风量、总压损选择通风机和电动机
11.4 管道系统布置、保温及防腐 一、管道系统布置
1、系统划分 2、管网布置 3、管道布置
二、管道和部件
1、管道材料和连接 2、管道系统部件
三、管道系统的保温、防腐和防爆
1、管道系统的保温 2、管道系统防腐 3、管道系统防爆
表14-2所列为除尘管道内最低气流速度,可供设计参考。
(4)根据系统各管段的风量和选择的流速确定各管段的 断面尺寸。

集气罩与管道系统的设计

集气罩与管道系统的设计

集气罩与管道系统的设计设计集气罩与管道系统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任务,特别是在工业领域中。

这一系统的设计关系到能源生产和传输的效率,同时也与环境保护和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集气罩与管道系统的设计原则、组成要素以及常见问题展开论述。

首先,设计集气罩与管道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系统的设计应具备高效性,以确保能源的最大产出和传输效率。

其次,设计应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最后,设计应具备高安全性,以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确保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其次,集气罩与管道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组成要素。

首先是集气罩的设计,集气罩通常由特殊材料制成,能够防止泄漏和损耗,同时具备一定的柔软性,以适应不同形状的设备和工艺。

其次是管道的设计,管道应根据工艺要求和气体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尺寸,以确保流体的畅通和传输的效率。

此外,管道系统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和安全的要求,如防腐蚀措施和泄漏检测装置等。

在集气罩与管道系统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泄漏、压力损失和材料选择等。

泄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可能导致气体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因此需要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如阀门和密封装置等。

压力损失是另一个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能源的损失和传输效率下降,需要通过合适的管道材料和设计来减少。

材料选择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需要根据气体特性、工艺要求、环境条件和安全要求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

综上所述,设计集气罩与管道系统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任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高效性、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等原则,同时需要考虑集气罩和管道的设计,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只有在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之后,才能设计出高效、环保、安全的集气罩与管道系统。

集气罩设计——精选推荐

集气罩设计——精选推荐

集气罩设计一、集气罩设计的一般原则集气罩设计的合理,使用较小的排气量就可以有效的控制污染物的扩散。

反之,用很大的排气量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设计时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集气罩应尽可能将污染源包围起来,或靠近污染源,使污染物的扩散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防止或减少横向气流的干扰,以便在获得足够的吸气速度情况下,减少排气量。

2.集气罩的吸气方向应尽可能与污染气流的运动方向一致,以充分利用污染气流的动能。

3.在保证控制污染的条件下,尽量减少集气罩的开口面积或加法兰边,使其排气量最小。

4.侧吸罩或伞形罩应设在污染物散发的轴心线上。

罩口面积与集气管断面积之比最大为16:1;喇叭罩长度宜取集气管直径3倍,以保证罩口均匀吸风。

如达不到均匀吸风时可多设几个吸气口,或在集气罩内设分隔板、挡板等。

5.不允许集气罩的吸气流经过人的呼吸区再进入罩内。

气流流程内不应有障碍物。

6.集气罩的结果不应该放妨碍工人操作和设备检修。

二、集气罩设计的程序设计集气罩的程序一般是,先确定集气罩的结构尺寸和安装位置,再确定抽气量,最后计算压力损失。

集气罩尺寸一般是按经验确定的。

有关设计手册中给出了各种集气罩的参考尺寸。

在无参考尺寸时,可参照下列条件确定,排气罩的罩口尺寸不应小于罩子所在位置的污染无扩散的断面面积。

若设集气罩连接直管的特征尺寸为D(圆管为直径,矩形管为短边),污染源的特征尺寸为E(圆形为直径,矩形为短边),集气罩距污染源的垂直距离为x,集气罩口的特征尺寸为W,则应满足D:E>0.2,1.0<W:E<2.0,x:E<0.7(如影响操作可适当增大)。

三、集气罩的吸气量设计1.外部吸气罩外部吸气罩是通过罩口的抽吸作用在距离吸气口最远的有害物散发点(即控制点)上造成适当的空气流动,从而把有害物吸入罩内的。

控制点的空气运动速度称为控制风速(也叫吸入风速),根据经验我们一般按照表1确定控制风速。

表1 不同情况下控制点的控制风速vx有了控制风速过后,我们就可以根据气流运动规律推出需要多大的排气量L才可以在控制点形成控制风速:对于无边的圆形或矩形(长宽比大于或等于0.2)吸气口v0 / v x = (10x2+F) / F对于有边的圆形或矩形(长宽比大于或等于0.2)吸气口v0 / v x =0.75[ (10x2+F) / F]v0 ------------吸气口的平均流速m/sv x ------------控制点的吸入流速m/sx -------------控制点到吸气口的距离m所以前面无障碍四周无边或有边的圆(矩)形吸气口的排风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四周无边L=v0F=(10x2+F) v x m3/s四周有边L=v0F=0.75(10x2+F)v x m3/s2.热源上部接受式排风罩接受式排风罩的特点是,污染气流的运动是产生过程本身造成的,接受罩只起接受作用,它的排风量取决于接受的空气量的大小。

集气罩设计

集气罩设计
第十三章
• 教学内容:
集气罩和管道系统设计
1、净化系统的组成及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2、集气罩集气机理 3、集气罩的基本类型及其计算 4、集气罩的设计方法。 • 教学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1)了解 净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2)理解集气罩的 集气机理和设计方法。 • 重 点: 集气罩的集气机理及设计计算。
摩擦压力损失:由于气体本身的粘滞性及其与管壁间的摩擦而产生的压 力损失。 局部压力损失:气体流经管道系统某些局部部位,由于流速大小和方向 的改变而产生的压力损失。 1. 摩擦压力损失
p L l

4Ra

2
2
lR m
Rm

4Rs

2
2
பைடு நூலகம்
式中:Rm——单位长度管道的摩擦压力损失,Pa/m; L——直径管长度,m; v——管道内气体的平均流速,m/s Rs——管道的水力半径,m。 2. 局部压力损失
四、接受式排气罩
1.类型: a.低悬罩(罩口高度<1.5A1/2) b.高悬罩(罩口高度>1.5A1/2) 2.设计计算 (1) 热射流计算 (2) 排气量计算 五、吹吸式排气罩 1.吹吸式排气罩的工作原理 2.吹吸式排气罩的设计计算 3.气幕及其作用
第三节 管道系统的设计
管道内气流流动的压力损失
3.密闭罩的排气量计算
罩内风量Q可由下式获得:Q=Q1+Q2+Q3+Q4+Q5-Q6 实际中常根据经验数据和有关手册来确定.
二、排气柜
1. 结构形式 A. 罩在操作口对面 B.柜在操作口顶部 C.在对面和顶部同时设置排气口 2.排气量计算 三、外部吸气罩 1.外部吸气罩常见形式 顶吸罩.侧面吸罩.底吸罩.槽边吸气罩 2.外部吸气罩罩口气流流动规律 速度分布: 等速面的形式确定其分布规律 3.外部吸气罩的设计计算(遵循吸捕原则) (1) 注意事项 (2)气流速度(吸捕速度见表13-2) (3) 吸风量的计算

集气罩、通风管道和通风机

集气罩、通风管道和通风机
• 操作时,通过孔口吸 入的气流来控制污染 物外逸。
8集气罩、通风管道和通风机
12
3.)外部集气罩
• 使用条件:工艺条 件的限制,无法对 污染源进行密闭。
• 外部集气罩依靠罩 口外吸入气流的运 动而实现捕集污染 物。
(a)上部集气罩;(b)下部集气罩; (c)侧吸罩;(d)槽边集气罩
8集气罩、通风管道和通风机
P560 实例
8集气罩、通风管道和通风机
17
四、选择风机和电机
1、通风机的类型
• 按工作原理分类:离心式通风机和轴流式通风机; • 按功能分类:排尘通风机和防爆通风机、防腐蚀通风机等;
根据输送气体的性质和风压范围,确定风机类型。
13
4.) 接受式 集气罩
• 集气罩设在 污染气流前 方,有害物 会随气流直
接进入罩内。
(a)热源上部伞形接受罩;(b)砂轮机接受罩
接受式集气罩
8集气罩、通风管道和通风机
14
5.)吹吸式集气罩
• 依靠吹吸气流的综合作用来控制污染气流扩散的集气方式。
8集气罩、通风管道和通风机
1流
将吸气口近似视为一个点汇,等速面是以 该点为中心的球面,假设点汇吸风量为Q, 等速面的半径为r1、r2,相应气流速度为u1、 u2,由于通过每个等速面的风量相等,则有:
Q = 4π r12v1 = 4π r22v2 于是: v1/v2 = (r2/r1)2
表明吸气口外气流速度衰减很快,应尽 量减少罩口至污染源的距离。
• 适用:污染气流速度较小,且连续散发的地点;
• 整体密闭罩特点:容积较大,污染源全部或大部分密闭起来,
只把设备需要经常观察和维护部分留在罩外,罩本身基本上成
为独立整体,容易做到严密。

集气罩及管道设计

集气罩及管道设计

即全面通风量的计算应为:

式中符号含义同前。
13
(2) 全面通风量计算的原则
同时散发数种有害物时,全面通风量应分别计算稀释到卫生标
准浓度以下的各有害物所需的风量,然后取最大值。
当散发到室内的有害物量无法具体计算时,全面通风量可按类
似房间换气次数值进行计算,换气次数就是全面通风量与房间体 积的比值,(次/h),各种房间的换气次数,可从有关的资料中 查得。 (3)全面通风量计算的特殊规定
于气流运动而扩散。对于生产过程散发到车间空气中
的污染物,只要控制住室内二次气流的运动,就可以
控制污染物的扩散和飞扬,从而达到改善车间内外空
4
图8—1 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示意图 集气罩;2.风管;3.净化设备;4.风机;5.烟囱
5
(1)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的组成 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由集气罩、风管、净
化设备、通风机和烟囱五个部分组成。
③ 根据污染物性质和操作条件确定净化方法和决定净化设备 的选择范围; ④ 对设备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进行全面比较,选定最适宜 的净化装置; ⑤ 确定净化设备的型号规格及运行参数。 排放烟囱设计
排放烟囱设计如第四章所介绍,主要内容包括结构尺寸及
工艺参数(烟囱高度、出口直径、喷出速度等)设计。
9
8.1.3 全面通风系统
全面通风也称稀释通风,它一方面用清洁空气稀释室
内空气中的有害物浓度,同时不断地把污染空气排
至室外,使室内空气中有害物浓度不超过卫生标准
的规定。
方案一 方案二
全面通风的效果不仅与通风量有关,而且与通风气流
的组织有关。合理地组织气流很重要。
:人的工作位置
:有害物质发生位置
10
(1) 全面通风量的确定

第08章集气罩及管道设计

第08章集气罩及管道设计

第08章集气罩及管道设计8.1集气罩设计集气罩是一种用于提高气体集中和流速的装置,通常用于输送气体或将气体从一个部件或设备中集中收集。

在设计集气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目的:确定集气罩的具体功能和要达到的效果,例如提高气体集中度、减少气体湍流等。

2.气体性质:了解气体的成分、压力、温度等,以便确定合适的材料和尺寸。

3.材料选择:根据气体性质和操作条件选择适当的材料,如不锈钢、碳钢、聚乙烯等。

4.尺寸计算:根据气体流量、速度和操作条件计算集气罩的尺寸,如入口直径、出口直径等。

5.结构设计:设计集气罩的结构,包括入口、出口、内部的流动导向器等,以提高气体的集中度和流速。

6.安装方式:确定集气罩的安装方式,如固定安装、可调节安装等,以便方便维护和操作。

7.测试和验收:设计完成后,进行测试和验收,确保集气罩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

8.2管道设计管道是将气体从一个位置输送到另一个位置的主要设备。

在进行管道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管道材料:根据气体性质和操作条件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如钢、铜、塑料等。

2.管道尺寸:根据气体流量、压力和操作条件计算管道的尺寸,如直径、壁厚等。

3.管道布局:设计合理的管道布局,考虑气体流动的方向、高度差等因素,以确保气体能够正常流动。

4.管道连接:选择适当的管道连接方式,如焊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等,确保管道连接牢固、密封性好。

5.防腐处理:根据气体性质和操作环境选择适当的防腐处理方式,如喷涂、镀锌、涂胶等,以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6.安全考虑: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安全因素,预留足够的安全余量,避免压力过高或其他不安全因素。

7.维护和检修:设计合理的维护通道和检修口,方便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

8.3设计案例以下是一个集气罩和管道的设计案例:设计目的:将压力罐中的气体集中收集,并通过管道输送到另一个位置。

气体性质:氧气,压力为1.5MPa。

集气罩材料:不锈钢,厚度为3mm。

第1节 集气罩

第1节 集气罩

式中: 分别为吸入口平均风速和控制速度,m/s; 式中:υ0,υx-分别为吸入口平均风速和控制速度,m/s; 控制距离,m; A-吸气口的横断面积,m x-控制距离,m; A-吸气口的横断面积,m2。
6.1.2.3 集气罩的性能参数及设计 (1)性能参数 ) ● 排风量的计算--流量比法 排风量的计算-- --流量比法 基本思路:把集气罩的排风量Q 基本思路:把集气罩的排风量Q看作是污染气流 和罩口周围吸入空气量Q 之和。 量Q1和罩口周围吸入空气量Q2之和。
6.1.2.3 集气罩的性能参数及设计 (1)性能参数 ) ● 压力损失 的确定
表6.2.2 集气罩的流量系数和压力损失系数
6.1.2.3 集气罩的性能参数及设计 (2)集气罩的设计 ) ● 设计内容 结构选型和性能参数计算
● 设计原则
用最小的排风量达到最大的控制效果。 用最小的排风量达到最大的控制效果。
图6.2.2 点汇气流流动情况(有挡板) 点汇气流流动情况(有挡板)
6.1.2.1 集气机理
(2)吹出气流 )
● 空气从孔口吹出,在空间形成的气流称为吹出气 空气从孔口吹出,
流或空气射流。 流或空气射流。 分类 按孔口形状 按约束条件 按温度差 按动力 圆射流、 圆射流、矩形射流和条缝射流 自由射流和受限射流 自由射流和受限射流 等温射流和非等温射流 等温射流和非等温射流 机械射流和热射流
(3)外部集气罩 )
● 依靠罩口外吸气流的运动,把污染物全部吸入罩内, 依靠罩口外吸气流的运动,把污染物全部吸入罩内,
这类集气罩通称为外部集气罩。 这类集气罩通称为外部集气罩。 外部集气罩的特点 外部集气罩的吸气方向一般与污染气流运动方 向不一致, 向不一致,需要较大风量才能控制污染气流的 扩散,而且容易受室内横向气流的干扰, 扩散,而且容易受室内横向气流的干扰,导致 捕集效率较低。 捕集效率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集气罩的集气机理
等温圆射流和扁射流主体参数计算公式
12
集气罩的集气机理
吸入气流与吹出气流
(1)吹出气流由于卷吸作用,沿射流方向流量不断增加,射流呈锥形; 吸入气流的等速面为椭球面,通过各等速面的流量相等,并等于吸入 口的流量。 (2)射流线上的速度基本上与射程成反比,而吸气区内气流速度与距 吸气口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吸气口能量衰减很快,其作用范 围较小。
13
集气罩的集气机理
吹吸气流
吹吸气流是两股气流组合而成的合成气流。 在集气罩设计中, 利用吹出气流与吸入气流联合作用来提高所需“控制风速”的形成 ,称为吹吸式集气罩。
14
集气罩的基本类型
集气罩:是烟气净化系统污染源的收集装置,可将粉尘 及气体污染源导入净化系统,同时防止其向生产车间及大气 扩散,造成污染。
集气罩汇集污染物,是一种流体动力学捕
集 ,因此要对集气罩合理设计,必须要了解 吸气罩罩口的气流流动规律。 集气罩口气流流动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吸 气口气流的吸人流动,一种是吹气口气流的吹
出流动。
7
集气罩的集气机理
吸入气流
1.外部吸气罩罩口气流流动规律 a.速度分布: 等速面的形式确定其分布规律 将吸气口近似视为一个点汇,等速面是 以该点为中心的球面(见图13-2a) ,假设 点汇吸风量为Q, 等速面的半径为r1、r2,相应气流速度为u1、 u2,由于通过每个等速面的风量相等,则有 Q = 4π r12u1 = 4π r22u2 (13--1) 于是: u1/u2 = (r2/r1)2 (13--2) 表明吸气口外气流速度衰减很快,应尽 量减少罩口至污染源的距离。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第十三讲 集气罩与废气净化系统设计
集气罩与管道系统的设计
主要内容
净化系统的组成及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集气罩的集气机理 集气罩的基本类型 集气罩性能参数及计算 集气罩设计的方法 废气净化系统设计
2
净化系统的组成及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的组成
局部排气净化系统示意图 1、集气罩;2、排风管;3、净化设备;4、风机;5、烟囱;
8
图13-2点汇气流流动情况
集气罩的集气机理
吸入气流
2.罩口的设置位置对气流分布的影响 如果吸气口设在墙上,如图13—2b所示,吸气范围减少一半,其等速面 为半球面,则吸气口的吸气量为 Q=2π r12u1=2π r22u2 (13--3) 比较式(13-1)(13-3),可见: (1)吸气速度相同时,同一距离上Q (悬空设置的吸气口)= 2 Q (有一面阻挡的吸气口) (2)吸风量相同时,同一距离上 u(有一面阻挡的吸气口)= 2 u (悬空设置的吸气口) 3.吸风罩的形式对气流速度分布的影响 有边的吸风口比无边的吸风口流速衰减慢,实际等速面为椭圆形。
24
集气罩的基本类型
吹吸式排气罩及空气幕
4.气幕及其应用 a.作用:可有效地抑制污染物扩散。 b.应用: (1)当接受罩悬挂较高时,用吹气射流阻挡横向气流 (2)采用气幕控制破碎机料坑的扬尘 (3)采用气幕控制整个车间的污染源。
25
集气罩性能参数及计算
一、排风量的确定 1.排风量的测定方法 集气罩排风量Q(m3/S) ,可以通过实测罩口的平均吸气速度ν0 (m/S) 和罩口面积A0(m2)确定。 Q= ν0 A0 (m3/S) 也可以通过实测连接罩口上的平均吸气速度ν (m/S) ,气流动压 Pd(Pa)或静压PS(Pa)及其管道断面积A (m2)按下式确定。 Q= ν A =A【 (2/ρ ) Pd】1/2 (m3/S)
3
净化系统的组成及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1) 集气罩:集气罩是用来捕集污染空气的,其性能对净化系统 的技术经济指标有直接的影响。由于污染源设备结构和生产操作 工艺的不同、集气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风管:在净化系统中用以输送气流的管道称为风管,通过风管 使系统的设备和部件连成一个整体。
(3)净化设备: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当排气中污染物含量超过排 放标准时,必须采用净化设备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 ,才 能排人大气。 (4)通风机 :通风机是系统中气体流动的动力。为了防止通风机 的磨损和腐蚀 ,通常把风机设在净化装备的后面。 (5)烟 囱: 烟囱是净化系统的排气装置。由于净化后 的烟气 中 仍含有一定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并最 终沉降到地面。
34
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
1) 污染源控制方案的确定
设计工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对污染控制系统的合 理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起决定性作用。 污染源控制方案的确定特别要注意与工艺密切配备 ,协同进行,才能选出最佳控制方案。 对复杂的项目,要从工艺和污染控制两方面进行专 题研究和设计。 对有污染物散发的设备,要重点进行集气罩的设计 和计算。 最后要得出废气量、污染物和其他重要组分的含量 、废气的温度
2.特点: 采用气幕抑制污染物扩散,具有气量小,抗干扰能力强,不影响工艺操 作、效果好的特点。 3.吹吸式排气罩的设计计算 a.适用:在槽、台宽度较大(≥2m)的工作槽上,采用此类排气罩控 制污染物的扩散,效果较佳。 b.设计时注意事项 (1)防止吹气射流产生弯曲; (2)条缝口宽度速度; (3)吹气罩排气量; (4)吹气口高度。
9
集气罩的集气机理
吹出气流
空气从管口喷出,在空间形成的一股气流称为空气射流. (1)空气射流的一般特性。如图 13一6所示,这是等温圆射流的示 意图。管口速度假设是完全均匀的。M 为射流极点,射流中保持原 出口速度 v。的部分称为射流核心,速度小于v。的部分称为射流 主体,射流核心消失的断面 BOE称为过渡断面,出口断面至过渡面 称为起始段,过渡断面以后称为主体段。
把集气罩排风量Q3看作是污染气流量Q1和从罩口周围吸 入室内空气量Q2之和,即
Q3=Q1+Q2=Q1(1+Q2/Q1)=Q1(1+K) KV=(Q2/Q1)linit K---为流量比 KV通过实验研究求出,与污染物发生量无关,只与污染源和 集气罩的相对尺寸有关.
28
集气罩性能参数及计算
二、压力损失的确定
局部密闭罩
18
整体密闭罩
集气罩的基本类型
排气柜
排气柜可使产生有害烟尘的操作在柜内进行。
1. 结构形式
a、排气口在操作口对面
操作口气流分布较均匀,有害气体外逸的可能性较小。 b、排气口设在柜顶 操作口上部形成较大进气流速,而下部进气流速较小, 气柜内易形成涡流,可能造成有害气体外逸
c、在对面和顶部同时设置排气口
结构形式:局部密闭罩、 整体密闭罩、大容积密闭罩
1.局部密闭罩 特点:体积小,材料消耗少,操作与检修方便;
适用:产尘点固定、产尘气流速度较小且连续产尘的地点。
16
集气罩的基本类型
密闭罩
2.整体密闭罩 特点:容积大,密闭性好。 适用:多点尘源、携气流速大或有振动的产尘设备。 3.大容积密闭罩 特点:容积大,可缓冲产尘气流,减少局部正压,设备检修可在罩 内进行。 适用:多点源、阵发性、气流速度大的设备和污染源。
30
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
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过程可分为:
• 基础调查阶段 • 技术设计阶段
• 总结并提供成果阶段
• 后助工作
31
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
32
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
1、基础调查
在接受设计任务后,应首先编制设计工作计划,确 定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技术关键、进度安排、人员配 备、要求工艺和土建等方面提供的资料、向工艺和其他 工种提出的要求与提供的资料等。 工艺调查 污染源调查 背景情况调查 技术经济条件调查 类比调查
大容积密闭罩
17
半密闭罩
集气罩的基本类型
密闭罩
4.布置要求 a.设置必要的观察窗、操作门和检修门; b.罩内应保持一定的均衡负压,避免烟尘逸出; c.尽量避开扬尘中心,防止大量物料随气流带至罩口被吸走; d.处理热物料时,应考虑热压对气流运动的影响,通常适当加大密闭罩容积, 吸风点设于罩子顶部最高点。
33
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
2、技术设计
在完成基础调查后,进行技术设计。 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工程量的大小和复杂性,可采用二 阶段(设计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或三阶段设计,(初 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方式进行。 设计工作主要包括: 污染源控制方案的确定和污染物散发排放计算 废气净化方案的选定, 净化设备的选型(或设计)计算 技术经济分析 设备、管道布置和计算 设计图绘制 工程概(预)算及设计文件编制。
接受式排气罩
22
a-热源上部伞形接受罩;b-砂轮机接受罩
集气罩的基本类型
吹吸式排气罩及空气幕
1.吹吸式排气罩的工作原理 当外部吸气罩与污染源的距离较大时,可以在外部吸气 罩的对面设置一吹气口,从而形成一层空气幕阻止污染物 的散逸,同时也诱导污染气流一起向排气罩流动。 吹吸式排气罩的工作情况
槽子吹吸式排气罩
10
集气罩的集气机理
吹出气流
等温自由圆射流的一般特性为:
①射流边缘有卷吸周围空气的作用,这主要是 由于
紊流动量交换引起的。 ②由于射流边缘的卷吸作用,射流断面不断扩大, 射流量随射流长度增加而增大。 ③射流核心段呈锥形不断缩小。
④核心段以后,射流速度逐渐下降。
⑤射流中的静压与周围静止空气的压强相同。 ⑥射流各断面动量相等。
4
局部排气净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1、捕集装置设计(结构、安装、性能) 2、净化系统的选择或设计 (1)选择依据 a.污染物的种类与性质;
b.处理量;
c.净化效率; d.净化系统的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
(2)一般程序
a.工程调查; b.确定净化程度;
5
局部排气净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c.选择合理的净化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