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解剖与生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循环系统解剖与生理 ppt课件

循环系统解剖与生理  ppt课件
(1)每搏输出量 一次心博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2)每分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心率
(3)心输出量正常值 : 5 ~ 6L/min
29
2 .心指数
(1)概念:以单位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空腹、安 静状态下的心指数称为静息心指数。
(2)正常值:3.0~3.5 L / min.m2。 (3)影响因素:10岁左右,心指数最大,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心脏舒缩活动 心房、心室压力与容积变化及瓣膜的启闭 实现泵血过程,伴随心音的产生
一、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
(一)心动周期
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 —— 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 活动周期
心动周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
心房收缩 0.1 s ; 舒张0.7 s
心动周期 0.8 秒 心室 收缩 0.3 s ;舒张 0.5 s 全心舒张期
1. 全心舒张期,血液由大静脉经心房直 接流入心室
2. 心房收缩,心房内压力升高,此时房 室瓣处于开放状态,心房将其内血液进一步 挤入心室
3. 心房舒张,房内压回降,同时心室开 始收缩
15
➢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
16
17
1. 心室收缩期
(1) 等容收缩期:半月瓣和房室瓣均关闭,
心室肌收缩,室内压急剧升 高,但心室容积不变。
(2) 快速射血期:左室压力超过主动脉压,
半月瓣开放,室内压继续上 升到峰值
(3) 减慢射血期:室内压和主动脉压由峰
值逐步下降。
18
2. 心室舒张期 (1) 等容舒张期
室内压下降低于主动脉压,主动脉瓣关 闭,但室内压仍高于心房压,房室瓣仍关闭, 心室容积并不改变,室内压以极快速度,大幅 度下降。
19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学心血管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系统之一,负责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个部位,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本文将从解剖和生理学两个方面来探讨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解剖学1.心脏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器官,位于胸腔中央略偏左的位置。

它由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组成。

心脏内部有心瓣膜,主要包括三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这些瓣膜的作用是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

2.血管血管是心血管系统的管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动脉将氧合血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静脉则将含有代谢废物的静脉血回输到心脏。

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细小管道,负责氧气和养分的交换。

3.主要血管(1)主动脉:起源于心室,将氧合血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

(2)肺动脉:起源于右心室,将二氧化碳生成的静脉血输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3)上下腔静脉:将全身的静脉血回输至心脏。

二、生理学1.心脏收缩与舒张心脏的工作循环包括舒张期和收缩期。

在舒张期,心脏充满了静脉血,心房和心室放松,此时心瓣膜开放,血液通过肺动脉和主动脉进入肺部和全身。

而在收缩期,心脏肌肉收缩,心瓣膜关闭,防止血液逆流,将氧合血推送到全身。

2.心电图心电图是通过检测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方法。

它反映了心脏在收缩和舒张过程中的电信号变化,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为波形图。

心电图的主要指标包括心率、心律和心室肥厚等,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3.血压调节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血压的调节涉及到多个因素,如心输出量、血液容量和外周血管阻力等。

通过调节血管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力和心率的变化,人体可以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

4.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循环路径。

在心脏的驱动下,氧合血从左心室通过主动脉进入全身组织,经过毛细血管进行氧气和养分交换,然后通过静脉回流至右心房,最后经过肺循环重新进行气体交换,循环往复。

三、心血管系统的意义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保持人体生理功能的稳定至关重要。

血管课件(共19张PPT)《畜禽解剖生理(第四版)》(高教版)

血管课件(共19张PPT)《畜禽解剖生理(第四版)》(高教版)

胎儿心脏房中隔 上有一卵圆孔。
主动脉和肺动脉 之间有动脉导管。
脐带内有两条脐 动脉和一条(马、 猪)或两条(牛) 脐静脉。
卵圆孔 动脉导管 脐动脉 脐静脉
(2)血液循环路径
动脉血 肝
后腔静脉 右心房
主动脉 头颈和前肢
通过卵圆孔入左心房 肺无呼吸
①脐动脉和脐静脉退化。 ②动脉导管闭锁。 ③卵圆孔封闭。
if
血管 血液
毛细血管
静脉瓣
毛细血管
肝血窦
大循环

前后
小循环
前后
全身的动脉分支
1)主动脉 弓及分支
2)臂头动 脉总干
3)颈总动脉
4)前肢动脉 5)胸主动脉 及分支 6)腹主 头、颈、前肢 和部分胸壁
后腔静脉系 腹部、骨盆部、 尾部和后肢静 脉血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一、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系统,包括了心脏和血管两个部分。

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在全身循环。

而血管则负责输送和分配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1. 心脏心脏位于胸腔中,约占胸廓约2/3的位置。

它由四个相互连接的腔室组成: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

每个房室之间通过瓣膜相连,保证了血液流动的方向性。

左右两侧的房室之间则通过半月瓣进行连接。

2. 血管血管主要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动脉是将含有氧合后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的管道;静脉则是将二氧化碳和废物等物质带回到心脏;毛细血管是动、静脉之间微小而密集的网状结构,起到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二、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是保证全身组织细胞获得氧气、营养物质,同时排除代谢产物和废物。

它包括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血液流动、血压调节和微循环等多个方面。

1.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通过收缩(收缩期)和舒张(舒张期)来完成一个完整的心跳周期。

在收缩期,心房将氧合后的血液推送到左右两个心室;在舒张期,心室收缩将新鲜血液推向主动脉供应全身。

2. 血液流动血液在整个循环系统中不断流动,由于心脏的泵送作用以及血管本身对流量和阻力的调节,使得新鲜的含氧血液通过动脉分支传递给各组织器官,并重新汇集起来经过静脉返回到心脏。

3. 血压调节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以及血管收缩和扩张的调节,心血管系统能够保持适当的血压水平。

具体而言,心脏收缩时,将血液推入动脉中,使其内壁受到压力;而在舒张期,则让动脉的内径扩大,降低压力。

4. 微循环微循环是指将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交换给细胞组织的过程。

在微循环中,毛细血管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其他类型的血管不同,毛细血管具有极小的直径和高度分支联接,这使得它们可以从最大程度上覆盖每个组织细胞,并实现有效地气体、营养物质和废物交换。

心血管系统解剖及生理功能心血管基础知识ppt课件

心血管系统解剖及生理功能心血管基础知识ppt课件
侧枝循环的实现,有赖于 小血管之间相互连接而形成, 称为吻合
2021精选ppt
11
心血管临床疾病和治疗
2021精选ppt
12
心血管病事件链
心肌梗死
冠脉血栓形成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心肌丧失
猝死
冠状动脉病变
神经内分泌活化
心室 重构
粥样硬化 左心室肥厚
心室扩大 心力衰竭
危险因子 高血压,高血脂, 糖尿病,吸烟
血流量和回流有时相性
代谢调节作用大于N调节
心肌毛细胞血管密度大,几乎每个心肌细胞有一条毛细血 管,弥散途径短,最大弥散距离为9μm,而骨骼肌为18μm, 有利于心肌细胞获取氧与营养物质。
吻合支少而细,易发生心肌梗死。
2021精选ppt
10
血管系构成及功能
侧枝循环和吻合
当血管堵塞影响主要血管的血液循环时,血液可能会 通过次要血管进行循环,这一过程称为侧枝循环或代 偿性循环
心动周期:心脏每搏动一次的过程,包括收缩期和舒张期两 个阶段。在一个心动周期中,首先是两心房同时收缩,继之 以心房舒张,在心房开始舒张后即刻两心室又几乎同时进行 收缩,然后心室舒张,接着心房又开始收缩而进入下一个心 动周期
心率:心室收缩的频率,即每分钟心跳的次数(60~ 100 次 /min)
心律:是心脏跳动的节律,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 ,经正常 房室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传导;冲动再经束支及其 分支以及浦肯野纤维到达心室肌
代謝・内分泌系统 4. 胰岛素敏感性低下,糖耐量异常,低血糖状态,血脂异
常(LDL増加,HDL減少)
其他 5.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
2021精选ppt
19
心力衰竭

《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课件》

《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课件》

2 高血压
血液对血管壁施加过大的压力。
4 中风
脑血管破裂或堵塞导致脑组织缺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定期体检和检测
3 管理压力
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 戒烟和限制酒精的摄入。
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心 血管风险因素。
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减 轻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1. 红细胞:携带氧气到全身组织,为其提供呼吸所需。 2. 白细胞:免疫细胞,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侵害。 3. 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止血和修复受伤组织。 4. 血浆:携带糖类、蛋白质、激素和其他物质,维持体内的水平衡。
血红蛋白的作用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蛋白质,它能与氧气结合并在体内帮助输送氧气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血压的概念
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力量,由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数值表示,反映了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状态。
心血管系统对身体的影响
• 输送氧气和养分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 维持体温和体液平衡。 • 调节血压和心率。
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
1 心脏病
包括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
3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 身,分支成小动脉和细动脉。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个部位 回流到心脏,分为小静脉和 大静脉。
3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提供氧气和养分的交换。
動脈和静脉的区别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 血液流速快 压力高
静脉 将血液从身体回输到心脏 血液流速相对较慢 压力低
血液的成分
血管
包括动脉、静脉和微血管, 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 部位。
血液
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等组成,携带氧气、养分和 排除废物。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心血管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心血管系统
长自身调节
如:收缩能力↑:
★心肌去甲收肾缩上能腺力素受+β神受经体、→体Ca液2+通及道药通物透的性影↑→响
Ca2+内流↑→心缩力↑。
收缩能力↓: 乙酰胆碱+M受体→抑Ca2+通道+激活K+通道 →Ca2+内流↓→心缩力↓。
2. 心率的调节 心率×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 RH: 40~150次/分 随着心率↑ 心输出量↑ RH >150次/分 心动周期缩短〔尤其心舒期〕→
第三节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生理特性
电生理特性
自律性 传导性 兴奋性
机械特性 —— 收缩性
一、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一〕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
定义:心肌细胞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发
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衡量自律性上下的指标:频率〔次/分〕
1.心脏的起搏点
窦房结 > 房室交界 > 房结P细胞
P细胞是窦房结的起搏细 胞,与浦肯野细胞相比, 其动作电位的特点:
◄ 分期为0、3、4期,无 明 显的1、2期。
◄ 最大舒张电位 -70mV,阈 电位 - 40mV
◄ 0期去极化速度慢、幅度 小、时程较长
◄ 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
形成机制: 0期去极化: Ca2+内流,〔 L型钙通道〕 3期复极化: Ca2+内流停止,k+外流 4期自动去极化:机制较复杂,是多种离子流
态 性心动过速, 如低于60次∕分, 那么为窦性心动过缓。 体温每升高1℃→心率增加10次/

二、心脏泵血 射血与充盈过程
心脏泵血功能的完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① 心脏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而造成心室和心房
及动脉之间的压力差,形成推动血液流动 的动力; ② 心脏内4套瓣膜的启闭控制着血流的方向。

《脑被膜血管》课件

《脑被膜血管》课件

航天梦我的梦主题班会高中教案教案标题:航天梦我的梦主题班会高中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激发学生对航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学生对航天科学的理解和热爱。

3. 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PPT演示文稿。

2. 航天科学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3. 分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航天发射的视频,引起学生对航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过关于航天的梦想?”Step 2: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15分钟)通过PPT演示,向学生介绍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包括航天技术的起源、重要里程碑事件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航天事业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Step 3:现代航天科学的应用(10分钟)通过展示航天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如通信卫星、卫星导航系统等,让学生了解航天科学的实际应用领域。

Step 4: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讨论并展示一个关于航天科学的具体应用场景,如太空探索、航天器设计等。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Step 5:班会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并与全班进行交流和讨论。

鼓励学生提问、互动,激发更多的思考和想法。

Step 6:总结和展望(5分钟)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航天科学的重要性和学生们的梦想。

鼓励学生继续追逐自己的航天梦,并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科技竞赛和活动,如航天模型比赛、科学论文写作等。

2. 组织学生参观航天科学展览或实地参观航天机构,加深对航天科学的了解和体验。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班会分享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评价学生对航天科学的理解和认识的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内静脉位于颈动脉的外侧,容易误伤颈总动脉,二者易出现出血和血肿、空气栓塞等并发症
2019/11/3
10
上肢静脉示意图
贵要静脉为PICC穿刺的首选静脉,贵 要静脉多数起于手背尺侧缘,少数起于 第1手背静脉汇合处,后沿前臂尺侧上 行,在肘窝下方转向前面,接收肘正中 静脉后,经肱二头肌内侧沟上行至臂中 部,穿深筋膜汇入肱静脉。优点:血管 内径大,路径直,导管容易通过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顺利到达上腔静 脉
静脉 :静脉管径较大,管壁较厚分为内膜、中膜 、外膜 内膜 :最薄,由内皮和结缔组织构成 中膜 : 稍厚 ,由数层环形平滑肌构成 外膜 :较厚,由结缔组织构成,内有血管和神 经
2019/11/3
6
血管分布图
2019/11/3
7
头颈部静脉示意图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明确指出:小儿可经头部颞静 脉,耳后静脉行PICC置管, PVC穿刺时不宜首选头皮静脉。 CVC穿刺时首选颈内静脉。
2019/11/3
12
生理篇
2019/11/3
13
心脏解剖与循环系统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小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物质交换)—上 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气体交换)—肺静脉—左 心房—左心室
2019/11/3
14
血压
血压指血管内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由于血管分动脉、毛 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 压是指动脉血压。当血管扩张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而小粒径 负离子,则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易于透过人体血脑屏障, 进入人体发挥其生物 效应。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之中心静脉压(CVP)
毛细血管是极细微的血管,连于动、静脉之间,互相连接呈网状
2019/11/3
3
解剖篇
2019/11/3
4
• 上腔静脉 • 下腔静脉 • 颈外静脉 • 颈内静脉 • 锁骨下静脉 • 上肢静脉 • 下肢静脉
与输液治疗相关的静脉
2019/11/3
5
血管的结构
动脉:血管壁较厚,分为内膜、中膜、外膜 内膜:构成位于血管壁的最内层,最薄,由 内皮和结缔组织等构成 中膜:最厚、由平滑肌和弹性纤维等构成 外膜:较厚、由结缔组织构成
由小支汇合成大支,口径逐渐 变粗。 静脉壁薄,腔内多有静脉瓣。 体循环静脉分深、浅两类,深 静脉常与动脉伴行,浅静脉位 于浅筋膜内。
2019/11/3
8
上腔静脉系
上腔静脉系:收集头颈、上肢、胸壁及部分胸腔脏器回流膈以上上半身的静脉血,经上腔静脉 回流入右心房。
2019/11/3
9
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示意图
16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动脉硬化的 血管病中常见的最重要的一种,其特点是受累 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 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 渐蜕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弹性及大中 等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 或坏死。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 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解剖与生理
2019/11/2
黄石巿中心医院普爱院区 凌江霞
血管的概述
血管 的定义:血管是指血液流过的一系列管道。人体除角膜、毛发、指(趾) 甲、牙齿及上皮等处外,血管遍布全身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三种
血液通过心脏的泵出、泵入在血管内反复循环,周而复始,永不停止。如果把 毛细血管也算在内的话,人体内的血管长度至少也有9.6万千米以上
2019/11/3
18
谢谢大家
2019/11/3
19Biblioteka 2019/11/311
下腔静脉系
下腔静脉:是人体最大的静 脉,接受膈以下各体部(下 肢、盆部和腹部)的静脉血 ,由左、右髂总静脉在第四 腰椎下缘处汇合而成,沿腹 主动脉右侧上行,穿过膈的 腔静脉孔,注入右心房。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 范》明确规定:成年人不宜 选择下肢静脉进行穿刺,原 因:人体中凡受重力影响较 大,血液回流比较困难的部 位,静脉瓣就多,下肢瓣膜 最多
理想血压:收缩压< 120mmHg、舒张压<80mmHg 正常血压:收缩压 <130mmHg、 舒张压<85mmHg 血压正常高限或高血压前期:收缩压在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在85~ 89mmHg 高血压: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的异常升高 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
2019/11/3
2019/11/3
2
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具有舒缩性和一定的弹性,可随心脏的舒缩、血压的 高低而为明显的搏动
静脉是引导血液流回心房的血管,小静脉起于毛细血管,在回心过程中逐渐汇合 成中静脉、大静脉,最后注入心房 其特点(1)静脉壁:承受外加压力可使静脉管腔变窄,甚至影响静脉回流
(2)静脉瓣:静脉瓣由静脉管壁内膜形成(内膜皱襞),薄而柔软,形 似袋口朝向心脏的半月状小袋,瓣膜顺血流开放,逆血流闭锁血管,是防止血液 逆流的重要结构,在导血回心脏的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病因:高血压、高血脂症、吸烟、糖尿病、肥胖
2019/11/3
17
血栓
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补处的表面所形成的小块。在可变 的流体依赖型(variable flow dependent patterns)中,血栓由不溶性纤维蛋白、, 沉积的血小板,积聚的白细胞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
病因:血管内膜受损、血流迂缓、血液呈高凝状态
15
血液的凝固
出血时间指用小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自然流出,然后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 ,这段时间称为出血时间。正常出血时间为1~3min。生理性止血功能降低时, 可有出血倾向,而生理性止血功能过度激活,则可导致血栓形成。
生理性止血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3个过程。
2019/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