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翻译理论介绍共18页
戏剧翻译家朱生豪

英年早逝与身后事
朱生豪在32岁时因病去世,留下了未完成的莎士 比亚戏剧翻译工作。
他的去世给中国戏剧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使 得他的家人承受了巨大的悲痛。
朱生豪的身后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的墓地成 为了一个纪念地,每年都有许多人前来悼念。
朱生豪的遗产与纪念
01
朱生豪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作品成为中国戏剧界的经典,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动现代诗歌发展
朱生豪的诗歌作品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和 技巧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引领文学批评潮流
朱生豪的文学批评思想引领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潮流。他的批评观点和方法 对后来的文学批评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
04 朱生豪的悲剧命运
翻译作品
《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朱生豪的代 表作,共译出31部戏剧,包括《哈姆 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 丽叶》等经典剧作
02 朱生豪的翻译成就
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
朱生豪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戏剧翻译家,他致力于将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翻译成中文。
他共翻译了31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 朱丽叶》等经典剧作。
教育经历与早期工作
教育背景
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主修中国 文学
早期工作
在嘉兴、杭州等地担任中小学教师
文学创作
在任教期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翻 译
投身戏剧翻译事业
翻译动机
贡献与影响
出于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热爱和推广西 方戏剧文化的目的
朱生豪的翻译作品在戏剧界具有重要 地位,其译文流畅自然,保持了原作 的艺术风格,对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 的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翻译名家简介-朱生豪

划时代的翻译文献。他在二十岁之前就选择了莎士比亚,
会写诗放弃了写诗,会写文章放弃了写文章,潜心研读
Copyright © by QJXY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1937年“八·一三”事变,他已译出的喜剧9种和多年 苦心搜集的资料全部毁于炮火。1939年上半年,他在《中 美日报》编写短评,宣传抗日,莎剧翻译不得不暂时停顿。 1941年日寇占领上海,他再度失业,在经济状况极端困难 的情况下,重译毁于炮火的喜剧。1943年回到嘉兴老家后 闭门不出,全力翻译莎剧。
底,新文化运动又使他的白话文得到充分的发 展。他写过
诗,写过杂文,白话文的使用远远高出一般人。
经得起痛苦和寂寞,锻造深厚的双语功底,反复细心的研读 原作,孜孜以求的专一恒心,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奇世良才, 所有这些特质的叠加才造就了一代伟大的翻译家,留给后人永传
万代的划时代的翻译文献。
Copyright © by QJXY All rights reserved.
Well-known Translators 朱生豪
朱生豪
(1912~1944) 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 诗人。1912年2月2日生于浙江 嘉兴的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
幼失父母,生活贫苦。卒于194
4年12月26日 。
Copyright © by QJXY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朱生豪
朱生豪: 1929年入杭州之江大学,主修中国文学,
同时攻读英语。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英语水平和翻
Hamlet朱生豪译文赏析_PPT课件

缺点:莎剧每一场的结束往往有一个对句,分两行排列,而且押韵。朱生 豪在翻译时时常忽略这一特点。
二,语体风格
译文:奥菲利娅:不,殿下。 哈姆雷特:我的意思是说,我可以把我的头枕在您的膝上吗? 奥菲利娅:嗯,殿下。 哈姆雷特:您以为我在转着下流的念头吗? 奥菲利娅:我没有想到,殿下。 哈姆雷特:睡在姑娘的大腿中间,想起来倒是很有趣的。
评析:王子与奥菲利娅的对话,特别是王子的说法,许多暗含了性,译文有 所回避。这是朱生豪翻译时的一贯做法,朱生豪认为淫猥语绝不能登大雅 之堂,因此翻译男女之事等内容时则采用转换、回避或删除的“雅化”方法 ,对原文进行“有意误读”,其中深层原因之一是译者受本国传统文化中道 德因素的影响,对那些有悖于传统伦理道德的内容存在着潜意识的抗拒。
译文: 有谁能解答这一哑谜, 是境由爱造?是爱逐境移? 失财势的伟人举目无亲; 走时运的穷酸仇敌逢迎。
这炎凉的世态古今一辙: 富有的门庭挤满了宾客; 要是你在穷途向人求助, 即使知交也要情同陌路。 把我们的谈话拉回本题, 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 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 事实的结果总难符预料。
评析:这段伶王的唱词是对古典戏剧的模仿。译文和原文一样,采用有韵 的设置,大约每行十字,准确模仿了韵文的戏剧效果,堪称妙文。原文用 的是英雄双行体,译文则采用双行韵脚设置,按照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诗歌中的音韵能够在读者与文本之间建立起独特的音美效果。
<Hamlet> ----------朱生豪译文赏析
简介
前言
• 朱生豪(1912年2月2日-1944年12月26日),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 ,学名森豪,笔名朱朱、朱生等,中国浙江省嘉兴人,是中国翻译莎 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色,为国内外 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
朱生豪的翻译特点浅析

朱生豪的翻译特点浅析汤志明(福建农林大学人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朱生豪是中国翻译莎剧第一人,他的翻译风格独特,形神兼备,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其翻译风格做一个探讨。
第一是朱生豪的翻译体现出通过大量的意译来传达原作神韵的特点。
第二是朱生豪对戏剧的翻译考虑到了读者和观众的双重功能。
第三是朱生豪本身的诗词才华在翻译中的恰到好处的运用,也是他的一大特点。
关键词:朱生豪戏剧翻译1. 引言朱生豪(1912-1944),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出生于浙江嘉兴。
1929年,17岁的朱生豪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入之江大学,主修中国文学,兼修英国文学。
在学生时代,朱生豪表现出极高的诗词禀赋,被誉为“之江才子”。
1933年大学毕业后,朱生豪曾留校担任《之江校刊》英文部主任编辑,不久,他转入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
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剧集堪称划时代的翻译文献。
[1]在中国翻译莎士比亚的学者中,朱生豪占着最为突出的位置。
[2]2. 神似形似兼顾自从信达雅的翻译标准的提出,无数的翻译家都力图做到既能符合原文的表达形式又能符合原文的表达内容。
朱生豪在翻译莎剧时力求做到这一点。
他在1944年写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者自序》中这样写道:“余译此书之宗旨,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赞同。
凡遇原文中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往往再四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之命意豁然呈现,不为晦涩之字句所掩蔽。
”[3] 而他也确实做到了。
朱生豪的翻译流畅,文词非常优美,不仅让中国的读者感受到莎剧的伟大的文学价值,同时也让我们感叹中文的博大精深。
这主要是因为,朱胜豪的词汇的调用,表达的处理,善于通过在中国语言中寻找合适的符号来保持原作的神韵,传达莎剧的气派。
这也是至今他的翻译版本仍然有很大影响的原因。
中国的翻译理论简介

著名文学翻译家鲁迅
傅雷主要译作: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 的重要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 、传记 《贝多芬传》 、 《托尔斯泰传》 、 《米开朗琪 罗传》;巴尔扎克名著《高老头》 、 《欧也 妮·葛朗台》 、 《贝姨》 、 《邦斯舅舅》 、 《夏倍上校》 、 《幻灭》 ;伏尔泰的《老实 人》 、 《天真汉》 ;梅里美的《嘉尔曼》 、 《高龙巴》等等共三十余部作品。
南怀仁
南怀仁为清朝廷制造的6件天文仪器,至今还保存 在北京古观象台上。在南怀仁逝世300周年的时候, 中国政府向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基金会赠送了 “天球仪”(即南怀仁设计制造的大型天文仪器之 一)的模型,至今保存在南怀仁厅前。
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立的怀仁厅
中国近代翻译家之一:严复
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乳名体干,初名传初, 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晚号野老人,福建侯官 (后并入闽县,称为闽侯,今福州市)人。他系统地将西方的社 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是清 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 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二十世纪中国学派的六大翻译理论
第一个翻译理论家是严复,他在《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中提 出了“译事有三难:信、达、雅”(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即“信、 达、雅”三原则。这三个字的影响之大,可以说是“世界之罪”。因为二十世纪的中国译 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 (已衍生出“信达切”(刘重德)、“信达贴”(蔡思果)、 “信达优”(许渊冲)、“信达似”(裘克安)、信达+X等) 。“信”是强调译文必须忠 实于原文,“达”是强调译文应该通顺易懂,“雅”在严复时代指的是桐城派风格,现在 一般赋予“雅”新的涵义,即要求译文有文才。
朱生豪介绍及翻译风格

显然,朱生豪在探寻一种最大程度上翻译出莎剧的 汉语文体。中国的戏剧是唱,而外国戏剧是说。既 然是说,那就万万不可脱离口语。因此,他译出了 汉语版莎剧的风格,那便是口语化的文体。这是一 种很了不起的文体,剧中角色不管身份如何,都能 让他们声如其人;人物在喜怒哀乐的情绪支配下说 出的十分极端的话,同样能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对于生长在一个落魄的商人家庭从小父母早亡十岁丧母十二岁丧父的人来说在成长期接连碰到的如此重大变故必然会在性格上形成深刻的烙印加上家境贫困在父母双亡后朱生豪显得更加的孤僻了君子寡言一年同窗十年通信19321942要是我们两人一同在雨声里做梦那境界是如何不同或者一同在雨声里失眠那也是何等有味
李荣芳 201008401314 普苑琼 201008401315
For 'tis a question left us yet to prove, Whether love lead fortune, or else fortune love. The great man down, you mark his favourite flies; The poor advanced makes friends of enemies. And hitherto doth love on fortune tend; For who not needs shall never lack a friend, And who in want a hollow friend doth try, Directly seasons him his enemy. But, orderly to end where I begun, Our wills and fates do so contrary run That our devices still are overthrown; Our thoughts are ours, their ends none of our own:
朱生豪介绍及翻译风格

例如(1):KING Have you heard the argument? Is there no offence in 't?
译文: 国王 这本戏是怎么一个情节?里面没 有什么要不得的地方吧?
例如(2):OPHELIA O,woe is me,T'have seen what I have seen,see what I see!
结语
• 朱生豪在翻译时,尽量模仿了古典戏剧, 翻译难度极大,但译文很成功。译文中采 用了很多文言小句,风格古雅,与原文意 图颇为吻合。且译文中舞台剧感很强,这 点很不容易。 • 朱生豪的译文高贵与俚语兼有,归化与异 化同处,具有很强的演唱性和舞台表演性。 • 朱生豪都是中国莎剧翻译界的泰斗,对莎 剧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朱生豪 译本是中国莎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例如(1):HAMLET No, good mother, here's metal more attractive. POLONIUS Oho! do you mark that? HAMLET Lady, shall I lie in your lap? OPHELIA No, my lord. HAMLET I mean, my head upon your lap? OPHELIA Ay, my lord. HAMLET Do you think I meant country matters? OPHELIA I think nothing, my lord. HAMLET That's a fair thought to lie between maids' legs. 译文:哈姆雷特:不,我的好妈妈,这儿有一个更迷人的东西哩。 波洛涅斯:(向国王)啊哈!您看见吗? 哈姆雷特:小姐,我可以睡在您的怀里吗?奥菲利娅:不,殿下。 哈姆雷特:我的意思是说,我可以把我的头枕在您的膝上吗? 奥菲利娅:嗯,殿下。 哈姆雷特:您以为我在转着下流的念头吗? 奥菲利娅:我没有想到,殿下。 哈姆雷特:睡在姑娘的大腿中间,想起来倒是很有趣的。 评析:王子与奥菲利娅的对话,特别是王子的说法,许多暗含了性,译文有所回 避。这是朱生豪翻译时的一贯做法,朱生豪认为淫猥语绝不能登大雅之堂, 因此翻译男女之事等内容时则采用转换、回避或删除的“雅化”方法,对原 文进行“有意误读”,其中深层原因之一是译者受本国传统文化中道德因素 的影响,对那些有悖于传统伦理道德的内容存在着潜意识的抗拒。
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理论PPT课件

第1mestication)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 策略。它应尽可能的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 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
第12页/共21页
例子
• the moon直译:月亮 意译:玉兔,月桂,婵娟。 • 月亮 直译:the moon 意译: Luna, queen of heaven • long hand直译:长手 意译:一字不漏。 drive one’s pig to market直译:赶猪去市场 意译:打鼾
第13页/共21页
16按韦努蒂venuti的说法归化法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因此直译和意译主要是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异化和归化则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两者乊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不能混17similaritiesliteraltranslationforeignizationputemphasisstylisticfeaturessourcetexttargettexttranslatedwaysmayverysmoothcontentmaytargetreaderssomayfeelforeignwhenreadingtranslation18freetranslationdomesticationpaymoreattentiontargetaudiencebecausesmoothsentencesfamiliarexpressionsculturalphenomenasometimestargetreadersmayactuallyreadingtranslatedtextfromanother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