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

合集下载

氨纶丝原料的检验方法

氨纶丝原料的检验方法

氨纶丝原料的检验方法一、基本概念1、号数:在公定回潮率时,IOOO米长度的物品所具有的重量克数,即为号数。

2、旦数:在公定回潮率时,9000米长度的物品所具有的重量克数,即为旦数。

3、氨纶丝:由与其他高聚物嵌段共聚时至少含有85%的氨基甲酸酯的链节单元组成的线性大分子所构成的长丝。

二、试验周期与取样根据氨纶丝的购进情况,应及时、准确、全面取样,按照原料的杆样规定杆取,从批量原料中随机取样,不能少于15只卷装。

三、检验内容1、检验试样的产地、批号、规格、型号、数量等。

2、检验试样各个卷装是否良好,有无乱丝、抽头不良、并丝等现象。

3、检验氨纶丝的线密度。

四、仪器及工具1、附有上夹持器的尺子,长度1米以上。

2、天平:最小刻度值0.0Img。

3、预张力器、剪刀。

五、线密度的试验原理在标准温湿度条件下,按规定的试验方法测量1米长试样的毫克数。

每米重量毫克数=IOoox旦数/9000=旦数/9=每千米重量克数=号数六、线密度的操作步骤1、从批量样品中随机取至少15只卷装,分别剥去表层丝。

2、试样应以尽可能小的张力退绕,避免受到意外伸长。

试样应均等地从每个卷装上以至少2米地不等间隔剪取,试样总根数保证有效试验的需要。

3、将试样夹持在尺子的上夹持器内,使其自然悬垂,不加预张力,剪取约1米的长度并称重,连续试验5次,计算5次测定的平均重量,即为线密度的大概值。

4、根据线密度的大概值,按照0.01±0.001CN∕tex确定预张力。

如有名义线密度,也可按名义线密度确定预张力。

40D的氨纶丝的预加张力为45.3mg;20D的氨纶丝的预加张力为22.7mg;70D的氨纶丝的预加张力为793mgo5、将试样夹持在尺子的上夹持器内,使其无张力地垂直悬挂后,在试样的下端施加已确定的预张力,等待30秒左右,剪取IoOO±Imm的长度。

6、同法试验其他试样,每批样品的有效试验次数不少于30次,每个卷装的试验次数应大致相等。

氨纶针织品之物理性能及标准

氨纶针织品之物理性能及标准
应变曲线﹐表明良好的滞后特性﹐故必须留意考虑。
弹性针织物之拉伸弹性测试国际标准及测试方法:
(A) LYCRA SOFT认证测试
从布板上剪取3”乘以8”的长条﹐然后尾对尾缝合﹐形成3”乘以
3”的布环﹐并保持1”在缝线外﹐每块布板在直向﹑横向各备三个布环。
测试回复功之百分比.将布环在Instron或Zwick拉伸机上拉三次循环﹐
或4.857”)直尺﹑剪刀和标识笔。50/3Spun涤纶缝纫线。在温度为
70±2℉(21±1℃)﹐相对湿度为65±2%的环境下将布
板松弛平放﹑条件化至少4小时。
宽幅弹性织物(≧76mm或3”)
剪取2块305mm乘以76mm(12”乘以3”)布板(一块横向一块直向)。
条件化至少16小时﹐温度21±1℃﹔相对湿度65±2%﹔剪
注﹕应避免在距布边1/3之内剪板﹐如果可能﹐应沿布板的经﹑纬方向剪
板﹐保持相同的经﹑纬纱数﹐并保持纱线不脱散。作间距为254±2
mm(10±0.05”)的二条平行标识(距布边两端等距)﹐对弹力网眼经
编织物﹑满地花纹花边等﹐在作平行标识前﹐应对齐花纹。对叠布板﹐将
平行标识线对齐﹐沿标识线缝合形成内经为127mm(5”)的布圈﹐然后沿
纤/天然纤维混纺而成)的模量和伸长率。使用等速拉伸机(CRE)﹐布板的
伸长率随时间是匀速变化的。将布板在温度为70±2℉
(21±1℃)﹐相对湿度为65±2%的环境下至少条件化4小时。
等速拉伸机(如Zwick):带全自动记录和循环控制装置及特制的夹钳。

氨纶弹性针织物加工与性能研究_姚薇薇

氨纶弹性针织物加工与性能研究_姚薇薇

90.20 170.60 158.40
92.60 115.00 167.00 139.00 107.60 97.20 161.40 125.80 92.80 116.00 161.80 127.20 91.20
252.4 246.8 272.0 238.4 250.2 209.8 268.6
212
260.8 251.0 282.0 246.6 258.6 218.6 277.8 218.4
多、线圈长度越长,织物的厚度和面密度越大。织物的折皱回复性更好。相反,织物的透气性越差。织物的弹性回复率
和织物中氨纶的含量线性相关,氨纶含量越高,则织物弹性越好。
关键词:氨纶;弹性针织物;服用性能;弹性回复性
中图分类号:TS105.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2346 (2011) 03-0001-06
物,记为织物 C。 4)在上述基础上氨棉比例仍为 1:1 并保持氨纶丝输纱速度不变,仅改变棉纱输纱速度织 1 段织物,
记为织物 D。 1.2 上机工艺参数的测试及结果分析
上机工艺参数测试仪器:3 功能纱线张力仪。 仪器型号:ZIVY-EL-TEN (ZITEC AG 4101 Oberwil, Switzerland)。 测试数据如表 1 所示:
采用 YG461 织物透气仪来测定棉氨弹性针织物的透气性能。每种织物测量 10 次,取平均值,结果见表
5 所示:
表 5 织物透气性测试结果
试样 编号
氨纶氨纶 百分比(%)
总密度 (线圈数/25cm2)
厚度 (mm)
喷嘴号
透气量 Q(l/m2os)
A
9.49
B
17.85
C
15.59

弹力织物的弹性伸长测试法

弹力织物的弹性伸长测试法

美国ASTMD3107-75标准(弹性织物测试法)重锤1.816KG(4磅),布宽5CM,布长56CM (要拉边纱量准5CM)。

此法适用于氨纶含量小于10%的弹性织物,具体操作如下:(1)夹住布条上端固定住50CM的0线处,布条下端50CM线处挂重锤(连夹子)1.816KG,记号线间距50CM为A。

(2)缓慢上下运动重锤,使布条受到从0—1.816KG力的作用,三个周期,每个周期5S,第四周期承受 1.816KG历时10S,测定标记间距为B,用作计算弹性伸长率。

(3)去除重锤历时30S,测量记号线间距为C,用作计算瞬时变形率。

(4)30MIN后再测布条记号线间长度为D,用于计算弹性回复率。

各种性能计算公式如下:弹性伸长率= (B-A)/A *100% 要求在:20-30%瞬时变形率=(C-A)/A *100% 要求在:5-8%弹性回复率= (B-D) / (B-A) *100% 要求在:70-85%以上测试取三次平均值。

我公司的回弹测试程序:(1)先将预备好的试样在温度摄氏21度+/-1度,湿度65%+/-2%下放置4小时以上。

(2)50CM 标记(L1)(3)将第一条布条挂在框架上,另一面挂上4KG重锤,等30分钟后读取布条长度(L2)(4)计算需要拉长之长度(定长):(L2-L1)*0.85 +L1(5)将另一条布拉至(3)所记出长度维持30分钟后取下(6)将试样取下后,平放30分钟读取布上的长度(L3)(7)计算方法:伸长率=(L2-L1)/L1*100%变形率=(L3-L1)/L1*100%举例:L1=50CM L2=55CM L3=53CM伸长率=(55-50)/50*100%=10%变形率=(53-50)/50*100%= 6%全程共用2块布条。

氨纶针织物弹性分析及其工艺参数计算

氨纶针织物弹性分析及其工艺参数计算

氨纶针织物弹性分析及其工艺参数计算作者:尹克明来源:《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1年第4期尹克明〔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针织厂,广东广州〕【摘要】对氨纶针织物的弹性影响因素及其弹性性能做了简要分析,通过实例计算氨纶针织物的各类工艺参数,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氨纶针织物;弹性;拉伸;工艺参数;理论依据中图分类号: TS18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101(2011)04-0013-030引言氨纶针织物是指在普通针织物中添加氨纶所形成的织物,氨纶由弹性纤维构成,弹性纤维分为橡胶弹性纤维和聚氨酯弹性纤维。

橡胶弹性纤维由橡胶乳液纺丝或橡胶膜切割制得,只有单丝,有极好的弹性恢复能力。

聚氨酯弹性纤维是指以聚氨基甲酸酯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嵌段共聚物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弹性纤维,我国简称氨纶。

氨纶又叫Lycra,业内普遍称之为拉架,氨纶具有其它纤维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弹性回复好,断裂伸长高,断裂强度高等,因此氨纶纤维在纺织各领域中,尤其是针织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织物的线圈结构能使氨纶特性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同时氨纶也大大优化了针织物的性能,由氨纶制成的服装穿着舒适。

能适应身体各部分的变形需要。

并能减轻服装对身体的束缚感,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1 氨纶针织物的特性及用途氨纶纱线的常用品种主要有3类:一类是裸纱为100%的氨纶丝。

裸纱一般不单独用于织物上。

大多用作与其它纱线交织,并需采用特殊装置进行加工;一类是氨纶包芯纱,它是以氨纶裸纱为芯,以其它材料(主要是天然纤维)为外皮纺成的纱;一类是氨纶包覆或合捻纱。

它是氨纶裸纱与其它纱线(主要是锦纶,涤纶等长丝)合捻而成的纱线,多用于纬编氨纶织物中。

氨纶针织物的用途越来越广,主要特性及用途为以下几个方面。

1.1舒适贴身在普通贴身针织内衣,尤其是女式针织内衣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与氨纶交织的针织面料。

其组织结构多为纬平针组织。

随着无缝内衣的兴起,氨纶针织内衣有了新的发展。

检测课堂▍织物拉伸强力、拉伸弹性测试原理和方法介绍

检测课堂▍织物拉伸强力、拉伸弹性测试原理和方法介绍

检测课堂▍织物拉伸强力、拉伸弹性测试原理和方法介绍织物拉伸强力常见的测试方法分为条样法和抓样法两种,其中条样法以其能否拆边而分为拆纱条样和剪割条样。

1.条样试验:将一定尺寸的试样扯去边纱到规定的宽度(一般5cm)后,试样整个宽度被夹持器夹持,整体受力的一种织物拉伸试验。

对部分非织造布、涂层织物及不易扯边纱的织物则切割到规定的宽度后试验。

2. 抓样试验:试样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位被夹持器夹持的一种织物拉伸试样。

原理:两种方法均是以恒定的速度拉伸至试样至断脱,记录断裂强力。

织物断裂机理:织物经拉伸后,纱线先由屈曲转向伸直,然后纱线伸长变细,织物变薄,直至有纱线(最弱的)达到断裂伸长,进而纱线逐根断裂,致使织物断裂。

由于在拉伸过程中,纱线交织点处产生挤压,使交织点处的切向滑动阻力增大,降低了纱线强伸性不匀,所以两系统纱线交织点越多,浮长越短,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织物强力的增加。

当然,经纬密度、纱线强度对织物强力的大小也有直接影响。

国家标准断裂强力的测试方法分为2个部分:1:GB/T 3923.1-2013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2:GB/T 3923.2-2013 断裂强力的测定(抓样法)更多测试方法和原理可到论坛交流织物拉伸弹性原理:织物经定伸长或定力的拉伸,产生形变,经规定时间后释去拉伸力,使其在规定时间回复后测量其残留伸长,据此计算弹性回复率和塑性变形率,以表征织物拉伸弹性。

注:塑性变形是指织物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部分。

有人说拉伸弹性的标准那么多,参数各有不同,全是文字实在太绕了,什么定力定伸长,什么残余、总伸长,分分钟钟被绕晕了,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现将拉伸基本原理图展示如下,万变不离其宗。

L0:样品原始长度L1:样品在最大负荷下的长度L2:样品拉伸至最大伸长后放置一段时间回复后剩余长度。

L1-L0:样品总伸长L1-L2:样品总回复L2-L0:样品实际伸长最大伸长率:样品在最大负荷下的伸长与原始长度的比值。

Creora氨纶针织物弹性性能及服装压的研究

Creora氨纶针织物弹性性能及服装压的研究

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reora氨纶针织物弹性性能及服装压的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纺织工程指导教师:***20071201东华大学研究生论文第一章绪论多家氨纶生产企业:江阴双良氨纶有限公司、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杜仲氨纶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氨纶厂。

近日,世界第二大氨纶制造商韩国晓星公司在上海正式宣布,将在中国市场推出crcora@品牌氨纶丝。

因此充分利用氨纶纤维,推广氨纶纤维的应用具有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1.2.2弹性针织面料针织物由线圈互相串套而形成,所以针织物具有伸缩性大、贴身性能好、柔软舒适、多孔透气、可成型性等机织物所不具备的特点,但它也有保型性能差、易起毛起球、易卷边脱散的缺点。

针织物的特点使它更适合于做内衣和运动服面料,这两种服装直接接触人体皮肤,对服用舒适性能要求很高。

弹性针织物是一种受到外力能产生较大伸长,外力去除后能较快恢复到原状的针织物。

它具有较高的延伸性和弹性恢复率。

弹力织物制成的服装应能满足下列目的:(1)穿脱方便。

(2)人体动作和运动时能够随心所欲地进行。

(3)良好的保形性。

在针织物内加入弹力氨纶丝后,坯布弹性及延伸度就更好,而且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和耐用性。

因此,研究其弹性对提高服装尺寸和形态稳定,压力舒适等多种服用性能有重要意义。

1.3棉.氨纶针织物弹性性能及压力舒适性研究的现状1.3.1国内研究现状随着弹性纤维、弹性织物质量的提高和种类的增加,国内研究机构和企业对弹性纤维、弹性织物重视程度也增加了不少。

许多研究学者对弹性面料的各种性能作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

柳世龙【2】探讨了针织物的弹性机理,并通过研究线圈的特点,探讨了罗纹和双反面织物弹性的控制,同时讨论了加入氨纶后织物的弹性控制,得出结论:纱线的弹性和针织物的组织结构是影响针织物弹性的最主要因素。

氨纶纱线有极高的弹性和延伸性,能以衬垫、衬纬和添纱等方式编入地组织。

根据对针织物性能的需求,采用适当的组织结构和纱线品种,有必要使用氨纶纱线时可通过不同的编入方式控制氨纶纱的适当用量,可以有效调控针织东华大学研究生论文第一章绪论1.4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由以上可知,服装的压力舒适性对于服装穿着舒适性以及功能性的研究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弹力恢复力测试

弹力恢复力测试

弹性恢复力测试ASTM D 31071、本测试方法参照ASTM D31072、试样准备2.1 经纬各三套(经向不含氨纶,就不用测经向)65*560mm(2.5*22in);如果织物宽大于等于125mm,距离布边25mm以上取样。

反之,用织物的整个宽取样。

确保试样没有褶皱,处理时逼免试样沾油,水,油脂等。

2.2将试样拆纱至宽度为50±1mm(2.00±0.05in),拆纱时从试样的两边大致相同的纱线,从试样的两端32mm处折叠试样,并距离折痕大约25mm 出缝线。

2.2测试前,试样应在21±1℃,65±2%的环境中放置4h。

3.实验步骤3.1.小心处理样品,保持自然状态。

在试样的中间部分做至少250±1mm (10±0.05in)的标记3.2.将试样的一端用铗钳固定,另一端自由悬挂3.3.测量并记录标记间的距离。

精确至1%或1mm,做为013.4将销钉插入这个折痕中,将砝码挂在销钉上,对试样施加要求的张力。

3.5.试样循环3次受力从0到指定负荷的过程。

每个循环大约需要5s,在规定的状态下大约保持3s.3.6当试样做第四次循环达到所需的负荷时,立即(10s)内测量标记点间的距离记录为A,经30min后测量标记记录为B,精确到1%。

接着取下重物,试样无张力回复,立即测量(10s内)记录为C,经30s记录为D,经30min记录为E,经1h记录为F,经2h记录为G.按照做法,直到3块试样做完。

公式织物经一定负荷后10s的伸长,%=100*(A-01)/01 (1)织物经一定负荷后30min的伸长,%=100*(B-01)/01 (2)织物经一定负荷伸长后的增长,%=100*【(a-01)/01】注:a=C,D,E,F,G 织物经一定负荷伸长后的增长的回复,%=100*(y-b)/(y-01)注b=C,D,E,F,G3.7.j将另一套试样夹在张力测试仪上,测量并记录原始距离作为02,精确1%3.8.用公式2计算得出的试样平均伸长的85%,【即【(B1-原1)+(B2-原2)+(B3-原3) 】除以3乘以0.85加02】,保持30min后,记录标记作为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纶丝弹性试验方法
来源:网上轻纺城 2012-5-3
1主题容与适用围
本标准规定了氨纶丝弹性的试验方法,包括定伸长负荷试验方法、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和塑性变形试验方法。

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由氨纶丝制成的包芯纱及其他制品。

2引用标准
GB 6529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 8170数值修约规则
3术语
3.1氨纶丝:由与其他高聚物嵌段共聚时至少含有85%的氨基甲酸酯的链节单元组成的线性大分子所构成的长丝。

3.2定伸长抗拉伸力:定伸长负荷试验中,拉伸曲线上定伸长所对应的力。

3.3定伸长回缩力:定伸长负荷试验中,回复曲线上定伸长所对应的力。

3.4应力松弛:试样被握持在一定伸长量后应力随时间的衰减。

3.5塑性变形:经过拉伸的试样在外力去除后产生的不能回复原状的变形部分。

3.6拉伸回复循环:不松夹钳、无间断地以规定的起始长度和拉伸速度将试样拉伸至选定的循环伸长后,再回复至起始长度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3.7循环伸长:拉伸回复循环中的最大伸长。

3.8负荷-伸长曲线:在拉伸和回复中,负荷和伸长之间的关系曲线。

4仪器及用具
4.1等速伸长型(CRE)强力机。

4.1.1 可对采用起始长度50±0.5 mm的试样进行试验。

4.1.2可在零伸长和选定的循环伸长之间自由地进行拉伸回复循环,并可记录负荷-伸长曲线。

4.1.3在使用围,任一点负荷指示值的误差不超过±1%,夹钳钳口隔距的误差不超过0.5 mm。

4.1.4夹钳:凡能保证在试验中上、下夹钳钳口的试样不发生滑移的夹钳都可使用。

5调湿及试验用大气
样品的调湿及试验应在GB 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中进行。

6取样及试样准备
6.1批量样品的采集,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取样方法或有关方面商定的方法进行。

6.2试验室样品,从批量样品中随机抽取至少5个卷装,分别剥去表层丝。

试样应均等地从每个卷装上以至少2 m的不等间隔剪取,试样长约1.25 m,试样总根数由试验项目和每个项目对有效试验次数的要求决定。

试样应以尽可能小的力退绕,以避免受意外拉伸。

6.3将选好的试样无力地保持在标准大气中自由松弛、调湿不少于4 h。

7定伸长负荷试验方法
7.1 试验原理
按规定条件,将试样进行6次拉伸回复循环,记录第6次循环的负荷一伸长曲线,并从拉伸曲线上求取定伸长下的抗拉伸力(cN),从回复曲线上求取相同伸长下的回缩力(cN)。

7.2试验步骤
7.2.1将强力机参数调整为:
夹钳隔距长度:50±0.5 mm
拉伸速度:500 mm/min
选择适当的测力传感器和量程,使所测定伸长负荷值落在满量程的15%~85%之。

根据加工、应用中氨纶丝实际伸长率的最大值或有关双方的约定选择循环伸长,应不超过断裂伸长率的80%。

7.2.2将试样放在上(下)夹钳的中央,夹紧上(下)夹钳。

对试样施加预力,其值为0.01士0.001 cN/tex。

夹紧下(上)夹钳,去除预力。

7.2.3启动仪器,对已夹好的试样进行6次拉伸回复循环,记录第6次循环时拉伸和回复的负荷一伸长曲线。

如果试样在夹钳发生滑移,则应舍弃该次测定,并另取试样重新试验。

7.2.4 同法试验其他试样,对于每批样品,每种循环伸长下的有效试验次数应不少于10次,并保证各个卷装上的有效试验数量大致相同。

7.3试验结果的计算
从拉伸曲线上读取定伸长下的抗拉伸力,从回复曲线上读取相同伸长下的回缩力。

定伸长值推荐选用50%的倍数。

力值单位cN。

分别计算循环伸长对应负荷的平均值、定伸长抗拉伸力和回缩力的平均值、变异系数,结果按GB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

7.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容:
a.说明采用本标准;
b.试样名称及规格;
c.试验所用温、湿度;
d.有效试验次数;
e.预置的循环伸长、循环伸长对应负荷的平均值;
f.定伸长值、定伸长下平均抗拉伸力及变异系数;
g.定伸长值、定伸长下平均回缩力及变异系数;
h.偏离本标准的细节。

8应力松弛试验方法
8.1 试验原理
将试样拉伸至预定伸长并握持在该状态,测量握持瞬间和握持规定时间后的应力,计算应力衰减百分率。

8.2试验步骤
按7.2条规定的方法修改为:以选择的循环伸长对试样进行拉伸回复循环,前5次不作记录,对于第6次循环,在拉伸至循环伸长时,夹钳停止运动,将处于拉伸状态的试样握持在循环伸长下,记录握持瞬间、握持30 s和握持5 min时的应力(cN)。

同法试验其他试样,对于每批样品,每种循环伸长的有效试验次数应不少于10次,并保证各个卷装上的有效试验次数大致相同。

8.3试验结果的计算
分别计算0~30 s及30 s~5 min之间应力衰减的平均值及变异系数,结果按GB 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两位。

8.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容:
a.说明采用本标准;
b.试样名称及规格;
c.试验所用温、湿度;
d.有效试验次数;
e.预置循环伸长;
f.握持0~30 s之间的平均应力衰减及变异系数;
g.握持30 s~5 min之间的平均应力衰减及变异系数;
h.偏离本标准的细节。

9塑性变形试验方法
9.1试验原理
对试样进行规定条件的拉伸,去除力后量取塑性变形量。

9.2试验步骤
按7.2条规定的方法修改为:在完成第6次拉伸回复循环后停顿30 s,继续进行第7次拉伸,当试样上刚刚出现力时,或者手动调节牵引夹钳至试样上肉眼可见的松弛刚好去除时,记录相应的试样长度l,结果精确到0.5 mm。

同法试验其他试样,对于每批样品,每种循环伸长下的有效试验次数应不少于10次,并保证各个卷装上的有效试验次数大致相同。

9.3结果的计算
按下式计算试样的塑性变形百分率:
计算平均塑性变形率及变异系数,结果分别按GB 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和两位。

9.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容:
a.说明采用本标准;
b.试样名称及规格;
c.试验所用温、湿度;
d.有效试验次数;
e.预置循环伸长;
f.平均塑性变形百分率及变异系数;
g.偏离本标准的细节。

附录A
试样夹持方法
(参考件)
A1氨纶丝有很大的延伸性,在拉伸过程中,其线密度变化很大,随着拉伸的进行,试样将变得非常纤细,如果所使用的夹钳不合适,这种变细可能会从钳口的端向外端逐渐发展,造成试样长度不定,严重时会发生明显的滑移或滑脱,因此,夹钳应予特别重视。

推荐使用线接触夹钳,夹钳的一个钳面为金属平面,另一钳面为曲率半径约3 mm的金属凸面。

试验时用穿纱针将试样引入软管,连同软管一起夹入强力机夹钳拉伸。

如果不具备线接触夹钳,也可使用平面气动夹钳并配以适当的衬垫。

衬垫可以是活动衬垫。

A2使用线接触夹钳时,先切取两段各约12.5 mm长的软管,将试样用穿纱针穿过一个软管,并使试样头端伸出软管外约25 mm长。

用镊子夹住穿有试样的软管放在上夹钳的中央,使夹持点以下的软管保持约6 mm长,夹紧上夹钳。

再将试样的下端穿入另一软管,把软管放在下夹钳,对准上夹钳,并使软管高出钳口约6 mm。

对试样施加预力,其值为0.01±0.001 cN/tex。

夹紧下夹钳,去除预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