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动机概念
06第六章情绪、情感与动机

情绪和情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表现在:首先,情绪较多地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
系,是人和动物都有的较为简单和初级的体验。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绪发生较早。情感是
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是人类特有的复杂而高级的体验,它是个体
宜的情绪体验是人与周围的人和环境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手段之一。对自我情绪的调节与控
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时,情绪作为一种主观
体验和人格特质,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活动方向、行为选择以及人格的形成,对个体的生存和
生活有着重要价值o:
.(一)在个体社会化发展中的信号功能
由于人生活在高度文化的社会里,情绪的信号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完成个体与社会的
会发生生理的、体验的以及行为的三个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告诉我们个体在应激场合动
机潜力的方向和强度o
(四)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当我们产生某种情绪体验时,身体内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即生理唤醒。任何一种情绪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生理唤醒。例如,当我们害怕时,会发生许多身体上的变化:心跳和
呼吸加快,四肢发抖,肌肉紧张等、o有人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飞行员为例,研究了与恐惧
的人肯定是聪明的观点吗?心理学研究发现,学习最优秀的大学生和一般大学生相比较,..在
智力水平上,并非有显著的差别。但是,这些学生在心态上,特别是情绪的稳定性方面,要
比一般的学生强很多。所以,优化自己的情绪,是通向成功之路的保证,也是大学生优化心
理素质的重要内容。第一节情绪与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referencing0femotion)o情绪的参照作用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有助于促进
2016年河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总结-心理学(第6-8章)对应2016年最新教材和大纲

第六章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学习动机的涵义(理解)1、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激活功能:产生某种活动指向功能:指向某一目标强化功能:维持和调整活动2、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并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
二、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理解)学习需要是主体的一种追求学习成就的倾向,是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学习期待与诱因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了解)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放在一起考察。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影响。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四、学习动机的类型(了解)(1)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直接的近景性动机;间接的远景性动机(2)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指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
外部动机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3)布罗菲的分类普遍型学习动机;偏重型学习动机五、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理解)学习动机的多元性;学习动机的间接性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学习动机的职业化六、动机性学习模型(了解)学习前;任务中;任务后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一、强化理论(了解)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以桑代克、斯金纳为代表。
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强化来解释动机的产生。
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的可能性。
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
二、需要层次理论(掌握)马斯洛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
他认为人的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有其特殊目标,这种目标来源于我们的需要。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需要,这些需要会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化,需要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式和方向。
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适当的满足,高一层的需要才会产生。
研究生课程学习《学校管理心理学》第六章动机与激励

激励过程,就被激励者而言,本身必须 存在着某种欲望与愿望,如果没有欲望,对 他的激励就不起作用;就激励者而言,就是 及时发现并满足被激励者的欲望,从而调动 其积极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有效的激励造就了组织的软环境,体 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思想。
ERG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的关系与区别:
➢ERG理论不强调人的需要的严格顺序。 即一种需要的满足,不一定会导致需求 上升的趋势。
➢ERG理论提出,人的需求出现挫折,会 导致需求产生倒退的现象。
➢ERG理论认为,关系与成长需要的满足, 其需要有时不但不会转移,反而会有进 一步上升和增强的趋势。
3.成就需要理论 (Mclelland)
三、动机与行为效果
1.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 关系,而是倒U型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 活动效率最高;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分强烈,活动 效率都不高。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活动难度的不 同而不同。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要获得最佳的工 作效率,要求有较强的动机;随着任务难度的增 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难度 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工作效率最高。
第六章 动机与激励
1、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激励的概念、机制; 2、掌握内容型、过程型、行为改造型激励理
论的有关内容; 3、掌握提高激励有效性的激励方法和技巧;
了解激励的过程和作用。
第一节 行为与动机
一、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 1、自觉性与主动性 2、因果性 3、目的性 4、持久性与连续性 5、稳定性与可塑性
➢安全需要—— 泛指广义的安全。如职业、劳动、 心理、环境等方面的安全
➢社交需要—— 包括友谊(友好交往、忠诚与爱 等)与归属感
[心理学]第六章 学习动机的培养
![[心理学]第六章 学习动机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5019db183968011ca3009156.png)
内部动机的激发
引导学生树立学习主体意识,促使其卷入 学习任务。 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 愤——“心求通而未通” ;悱——“口欲 言而未能” 历史课:如果拿破仑成功占领俄国?
把握好教学难度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 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 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 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 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 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 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 近发展区”。
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 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 所有科学的进步,都在乎这好奇心。好奇心, 就是趣。科学发明,就是靠这个趣字而已。哥伦 布发现新大陆,科学家发现声光化电,都是穷理 至尽求知趣味使然的。 ——林语堂
婴儿好奇心的表现
感官 探究 动作 探究 言语 探究
成就动机趋向:力求成功和避免 失败
避免失败(Taf) 力求成功(Ts) 成功需要(Ms) 避免失败的需要 (Maf) 成功概率(Ps) 失败概率(Paf) 成功的诱因价值 失败的诱因价值 (Is) (Iaf) Ts=Ms*Ps*Is Taf=Maf*Paf*I af
二维或三维图给老师们一些提示:
你是否注意到了学生们的最近发展区的差 异。 你的课堂内容是不是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 学生们的需要,也就是说能不能叫不同水 平的学生都有收获。
激发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惊奇感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失败发生在你彻底放弃之后 陈安之关于成功的看法
外部动机的激发
成就动机理论
第六章动机的概念

Hygiene Factors
•Salary
•Work Conditions
•Company Policies
Separate Constructs
– Hygiene Factors— Extrinsic and Related to
Dissatisfaction
– Motivation Factors— Intrinsic and Related to
Avoiding Responsibility Self-Directed Enjoying Work
Accepting Responsibility
Herzberg’s Two-Factor Theory
Bottom Line: Satisfac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are not opposites of the same thing!
Movement Up the Pyramid
Individuals cannot move to the next higher level until all needs at the current (lower) level are satisfied.
Individuals therefore must move up the hierarchy in order.
Chapter SIX
Motivation Concepts
What Is Motivation? Direction
Intensity Persistence
What Is Motivation?
Motivation
The processes that account for an individual’s intensity, direction, and persistence of effort toward attaining a goal
第六章四种基本动机类型的分析ppt

第六章四种基本动机类型的分析ppt 个案社会工作第六章第六章四种基本动机类型的分析第一节虚荣心的敌视动机类型分析一、以声望为核心的自恋型特征:喜欢突出自己的才能,强调自己比别人优秀,通常认为自己具有高于一般人的天赋,欣赏自己,爱慕自己。
1.基本性焦虑的形成和发展(1)确认才华阶段通常比较聪明,具有一定的天赋,常受周围人赞扬,自己也认同这种看法。
此时求助者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比较符合客观实际。
(2)夸张才华阶段虽然某些方面表现出才华,但并不能占有周围人所有的肯定评价。
为迎合他人的肯定评价,夸张自己的才华,以便握有他人的关注。
此时求助者对自己才华的确认和评价会与实际不符,主要受到他人赞扬的吸引。
(3)掩饰阶段即使付出巨大努力,仍然无法完全获得他人的肯定评价,基本生活价值遇到挑战。
一方面突出自己的才华,强调自己与众不同,欣赏、爱慕自己;另一方面又排斥他人的不同评价,回避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回避和掩饰通常是无意识的。
2.否定性焦虑的形成和发展人际交往中过分良好的感觉,对自己才华的突出,忽视别人的需要;工作中过分强调计划的宏伟和意义,忽视外部环境条件等,导致工作计划的失败和他人的负向评价。
把失败归结为他人,视他人为自己基本价值的否定方面,产生否定性焦虑。
肯定性动机表现为对自己的伟大超群和独一无二深信不疑,进一步将自己的形象理想化,爱慕自己;否定性动机则表现为对他人的不满和多疑。
对于来自他人的指责,不会承认自己的不负责任和虚伪,反而认为别人庸俗、斤斤计较。
一方面希望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尊敬,进一步迎合他人;另一方面又对这种迎合本身逐渐失去兴趣,变得越来越无法忍受他人的负向评价,对别人的怀疑不断加深。
3.吞噬性焦虑的形成和发展对别人怀疑的增加和自己孤独感的加重使求助者体会到自己基本价值的逐渐否定,这个过程自己无法控制。
肯定性动机和否定性动机处于极端对立的状态:把自己的才华夸大到极端,而人们庸庸碌碌根本无法理解他,生活本身是悲剧,无论怎样努力,最终总让人感到绝望。
在心理学中动机的名词解释

在心理学中动机的名词解释在心理学中,动机是指个体或组织行为背后的驱动力,是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和坚持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
动机是人类行为的核心因素之一,它影响着个人的行动、选择和目标设定。
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内部的激发行为的需求或兴趣,是由于个人对某项活动本身的兴趣、成就感或满足感而产生的动力。
举个例子,一个人喜欢画画,他从绘画中获得创造的乐趣,这种乐趣驱使他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
与此相反的是,外在动机是指一种外部的激励,例如奖励、惩罚或来自他人的期望。
外在动机对于短期的任务完成可能有帮助,但长期而言,内在动机更重要,它才能支持个体的持久参与和长期的成长。
动机的研究始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后来逐渐发展为理解个体内心需求和欲望的重要部分。
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当一个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个体会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
除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之外,心理学家还提出了其他的动机理论,例如自我决定论、成就动机理论和期望理论等。
自我决定论认为,个体内在的动机与自我实现和探索有关,通过自我决定和自主性来激发内在的动机。
成就动机理论则强调个体对于成功和竞争的需求,以及对自我能力感的提升。
期望理论认为个体对于行为结果有一定的期望,而这种期望会影响其行为选择和投入程度。
除了理论层面的研究,心理学家们还从实践的角度关注动机对于教育、工作和运动等领域的影响。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工作中,雇主可以通过给予员工挑战性的任务、奖励和正反馈等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动机,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满意度。
在运动中,个体的动机可以影响他们的训练积极性和竞技表现,而恰当的动机激发方法可以提升运动员的表现。
总的来说,动机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概念。
第六章 学习动机

人为什么要学习?
…………
第六章 学习动机 的培养与激发
内容概要
1. 2. 3. 4. 5. 6. 学习动机概述。 引起和促发学习行为的外在条件。 慎用学习行为的外在诱因。 学习行为的内部动机激发和培养。 其他相关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的技巧。 关注个体差异
1、学习动机概述
(一)含义 1、动机: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 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Yerkes&Dodson,1908)
故事
后羿 羿射不中
有一天,夏王指着一块一尺见方、靶心一寸的兽皮箭靶对 后羿说:“请射吧!如果射中了,赏你万金,如果射不中就削 掉你千户的封邑。”后羿听后十分紧张,结果呼吸急促不能自 控,屡射不中。夏王问之何故?
有人答道:“后羿所以这样,那是因为情绪波动影响了他的 射技,万金厚赏造成了他的失误。”
内驱力
如:饿
诱因
如:肯德基
动机
1、学习动机概述
(三)类型
1、根据作用产生的来源,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2、根据动机作用时间长短,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间 接的远景性动机; 3、根据动机作用的大小,分为主导性的学习动机和辅助 性的学习动机 ; 4、根据内驱力的成分,可分为认知动机、自我提高动机 及附属动机
摘苹果实验
另一种形式的诱因:竞争与合作
适当的竞争
!注意:
过多的竞争易形成压力 警惕竞争中的习得性无助
一位高二女生的来信 ××老师: 我想和你谈谈交友问题。上了高中以后,我自 以为和班上的一名女生成了好朋友,天天形影不离, 但我后来发现,尽管她的成绩总是全班第一,可我有 不会的题去问她,每次她都摇头说“不会”。一个偶 然的机会,我看了她的作业本,发现我问她的那些题 她全做上来了。我顿时气得心凉了:为什么我真心待 她,她却这样待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小测: 动机
Elizabeth的老板可能是一个X理论型 管理者,因为他或她认为员工不喜欢 工作或不想呆在那里。
第六章动机概念
•本章小测:动机
如果你学习非常刻苦,但考 试中只得了个B,可是你的同 学根本就不努力,却的了个A, 什么理论能解释你为什么感觉 没有动力去上课?
第六章动机概念
•不要与自尊混淆: •自尊
•指的是个人喜欢或不喜欢他自己的程度。
第六章动机概念
自我效能感与目标设置
第六章动机概念
提高自我效能感的四个方面 (班杜拉)
1. 过去的成功经验 2. 替代榜样 3. 口头说服 4. 唤醒
•注意: 基本假设/皮格马利翁效应和盖拉缇亚效用
第六章动机概念
强化理论
•认为个体的目标引导着他们的活动。
• 基本论点:
• 以上三个连接必须是完整的,否则就不会有动机。因此, • 个人感到如果他们努力了,就能达到某种绩效水平。 • 如果他们达到某种绩效,他们就会受到奖励。 • 当他们受到奖励时,这种奖励对他们来说源自具有吸引力的。第六章动机概念
•本章小测: 动机
Elizabeth的老板每天早上一开始就会 说 “打赌你希望你不要在里?”知道 了这一点,哪一理论能够告诉我们为 什么Elizabeth可能没有动力上班的原 因?
•因此,个体必须按 层级顺序往上升。
•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应用: • 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不可能 • 去沉思!
第六章动机概念
•X理论
•管理者认为员工
•Y理论
•管理者认为员工 •
•没有雄心壮志 •不喜欢工作 •逃避责任 •自我引导 •享受工作 •承担责任
第六章动机概念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基本论点:满意与不满意并不是同一事物的两 个极端!
三种公平
•分配公平
•对结果公平的感知(最终分 配)。
•“谁得到什么?”
•程序公平
•对结果判定过程的公平 性的感知(最终分配)。
•“如何得到?”
•互动公平
•个体对尊严及尊敬的感 知程度
•“我是否受到很好的待 遇了呢?”
第六章动机概念
期望理论
•Ethical Values and Behaviors of Leaders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7
第六章动机概念
•检测章节: 动机
W什么理论,这个人知道自己工作努力并将获得很 好的业绩,什么理论认为由于他的高业绩而奖励一 张健身房会员卡会对他起到激励作用?
第六章动机概念
•检测章节: 动机
•期望理论。 •根据赫兹伯格理论,一张健 身房会员卡被认为是激励因 素或保健因素吗?与同学讨 论。
第六章动机概念
3rew
第六章动机概念
公平理论
• 降低不公平感的选择: 1. 改变自己的投入(如不再那么努力) 2. 改变自己的产出 (增加产量) 3. 歪曲对自我的认知 4. 歪曲对他人的认知 5. 选择其他参照对象 6. 离开该领域(如辞职)
第六章动机概念
公平理论
• 与报酬的不公平性有关的四种做法: 1. 如果根据时间计酬,感到报酬过高的员工会比感
•较高级的需要
主要通过外部使人得到满足,
通过内部使人得到满足,即社
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需要 需要。
尊重需要
社会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E X H I B I T 6–1
第六章动机概念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假设
•沿金字塔向上移动 •只有当前较低层次的所有需求得到满足,个体才会上升 到下一个更高层次需求。
•E X H I
B I T 6–2
第六章动机概念
满意与不满意观点比较
•E X H I B I T 6–3
第六章动机概念
戴维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
•追求卓越、达到标准、争取成 功的内驱力。
•归属需要
•建立友好的和亲密的人 际关系的 愿望。
•权力需要
•控制别人以某种方式行为而 不以其他方式行为的需要。
•基本论点:个体在这每 一个领域里都有着不同
的需求层级,这些需求 成为他们行为的内驱力。
第六章动机概念
高成就者与工作的匹配
•E X H I B I T 6–4
第六章动机概念
认知评价理
•认知评价理
• 对工作内容本身的乐趣,使得以前对工作努力的 奖励是内在的。随着对工作努力进行外部奖励的 推行,则可能会降低个体动机的整体水平。
•假设: •行为视由环境引起 •控制行为的因素能强化行为 •被强化的行为会重复出现
第六章动机概念
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 •员工把自己的投入和产出与其他人的投入—产出进行 比较,然后采取行动纠正这种不公平。
•参照比较: •自我—内部 •自我—外部 •他人—内部 •他人—外部
第六章动机概念
公平理论
•E X H I B I T 6–8
第六章动机概念
什么是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 •为参与决策设置的一项方案,它包括具体的 目标、明确的时间和目标进度反馈。
• 关键要素 1. 目标具体性 2. 参与决策 3. 明确的时间限定 4. 绩效反馈
第六章动机概念
目标阶梯
•E X H I B I T 6–1
第六章动机概念
目标管理与目标设置理论的相似性
第六章动机概念
2020/11/27
第六章动机概念
•什么是动机?
•方向
•强度
•坚持性
第六章动机概念
什么是动机?
•动机 •体现了个体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强度、方向 和坚持性。
• 关键因素 1. 强度:个体试图付出多大的努力 2. 方向:指向有利于组织的目标 3. 坚持性:个体的努力可能维持多长时间
到报酬公平的员工有更高的生产率。 2. 如果根据产量计酬,感到报酬过高的员工会比感
到报酬公平的员工产量低但质量高。 3. 如果根据时间计酬,感到报酬过低的员工产量更
低,质量也更差。 4. 如果根据产量计酬,感到报酬过低的员工会比感
到报酬公平的员工产量高而质量差。
第六章动机概念
公正与公平理论
第六章动机概念
•保健因素: •薪金水平 •工作条件 •公司政策
各自的构成 – 保健因素— 外部因素 & 与不满意有关
– 激励因素--内部因素,与工作满意有关
•激励因素: •取得的成就 •责任大小 •获得进步
第六章动机概念
满意者与不满意者比较
•导致极端不满意的因素
•导致极端满意的因素
•Source: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of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An exhibit from One More Time: How Do You Motivate Employees? by Frederick Herzberg, September–October 1987. Copyright © 1987 by 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理论可能只与既不是极其枯燥又不是极其使人感
兴趣的工作相关。
•提示: 对于这一理论, 想
一想在暑假阅读是一件
多么有趣的事情,但是
一旦给你分配阅读是为
了获得一项成绩,你就
不想去读了!
第六章动机概念
•赫茨伯格会怎么说?马斯诺会怎么说?
•E X H I B I T 6–5
第六章动机概念
目标设置理论(爱德温·洛克)
• •目标具体性 •目标难度 •反馈 •员工参与
目标管理 是 是 是 是
目标设置理论 是 是 是 否
(有效的)
第六章动机概念
目标管理为什么失败?
Ø 对结果不切实际的期望 Ø 缺乏高层管理者的承诺 Ø 管理层无力或不愿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分配报酬 Ø 文化不适应
第六章动机概念
自我效能感
•个体对于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的一种信 念 (例如“我知道我行!”) •提高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第六章动机概念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 •每个人内心都存在五种需要层 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安全需 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当 任何一种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后, 下一层需要就会成为主导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使个体成为他可以成为的人的内驱力。
第六章动机概念
需要层次理论
•较低级的需要
•基本假设:明确具体的、困难的目标与自发的反馈能 够提高工作绩效。
•但是,目标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还取决于: •目标承诺
–“我想做& 我能做” •任务特点 (简单的、经过仔细研究的) •民族文化
第六章动机概念
目标设置实践运用:目标管理
• 目标管理 • 组织的整体目标 • 目标分配到组织各层级 • 基于目标设置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