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检测卷(河北省)(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检测卷(河北省)(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模拟检测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一二三四五得分得分评卷人第一部分(1—5题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分歧(qí) 粗犷(kuàng) 侍弄(shì) 憔悴(qiáo)B.应和(hè) 收敛(liǎn) 截然(jié) 惭愧(kuì)C.绽放(zhàn) 贮蓄(chù) 淡雅(yǎ) 惨淡(cǎn)D.黄晕(yùn) 倜傥(dǎng) 高邈(miǎo) 娇媚(mèi)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电影《长津湖》已打破此前由《战狼2》保持的国产影片票房最高纪录,其中的情节咄咄逼人。

B.天刚蒙蒙亮,新娘子便起床梳洗妆饰,打扮得花枝招展,绣带骗跹。

C.在迎接建党百年华诞的日子里,全国两会如期召开,让人不禁心生感慨,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D.端午节早晨醒来时,爷爷已经把菖蒲、艾草挂在了院门、屋楣之上,奶奶则把裹有朱砂、雄黄和香料的香囊戴在了我们小孩子的胸前,我们喜出望外。

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世说新语》是东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日中”指正午时分。

古代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午时指11点到13点。

C.我国古代常用“迁”表示官职的调动,“左迁”“迁谪”意为降职,如“王昌龄左迁龙标”即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

D.古人称谓有谦敬辞之分,如敬称对方的学生为“高足”,谦称自己的女儿为“小女”。

4.诗词原文填空。

(8分)⑴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⑵,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⑶子在川上曰:“,。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4分)1.(1每空1分,共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古诗文的地名总惹无限情思。

“夜发清溪向三峡,(1) ”,地点转换中相思暗生(李白《峨眉山月歌》)。

“(2) ,闻道龙标过五溪”,地名隐含诗人满腹的担忧(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崔九堂前几度闻”,同样的地方却有物是人非的感伤(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乡书何处达?(4) ”,地名是家的方向,可望却不可及(王湾《次北固山下》)。

“(5) , ”,在碣石山看到了波涛汹涌,高山耸立的景象(曹操《观沧海》)。

“(6) , ”,“天涯”成为游子心中无限忧伤的远方(马致远《天净沙》)。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7) , 。

贤哉,回也”,表明颜回即使住在非常简陋的房子,依然不改乐道之志(《<论语>十二章》)。

2.(3分)请你选出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 )A.中国古代人在交流中经常使用敬辞和谦辞。

敬辞如令尊、尊君、贵姓、高见等,谦辞有家父、舍弟、拙著、寒舍等。

B.《春》最后三段,运用了生动贴切的比喻,表现了春天“新生”“美丽”“健壮”的特征。

C.《再塑生命的人》选自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的教育引导下,走出了迷茫绝望,获得了新知和幸福。

D.《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一起被合称为“四书”。

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通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让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

我们企盼走进冬天。

然而北方的冬天,却显得肃杀,我们要学会享受冬天。

享受冬天,就是坐在山巅感受大自然的cūguǎng( )与旷达;享受冬天,就是静坐窗前,欣赏雪花的①,守住冬天的这片jìng mì( ),抛开心中的忧虑,便会走进zhùxù( )着抒情诗的意境;享受冬天,就是走进呼啸的寒风里,不吝啬自信和勇气,去与冬天较量,让酷寒锻造你的意志,与怯懦诀别,然后去谱写青春的奋斗篇章。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篇一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9分)1、下列词语是广告设计的谐音仿词,请改正用错的字,恢复其本来面目。

(4分)(1)衣衣不舍(某洗衣粉广告)()(2)闲妻良母(某洗衣机广告)()(3)鸡不可失(某烤鸡店广告)()(4)万事具备(某房地产广告)()2、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4分)()A.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

(比喻)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吗?(反问)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夸张)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A、《西游记》的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B、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C、在酷热的夏季,雪碧,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矿泉水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品之一。

D、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4、古诗文默写。

(8分)(1)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2)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_______________。

(《童趣》)(3)《论语十则》中写曾子每天从以下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4)写出古诗词中你喜欢的连续两句描述优美景色的句子(课内外均可):二、阅读(59分)(一)文言文阅读(24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7分)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此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

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5、用“/”给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2分)6、这则故事表明子罕是怎样的人?(5分)(乙)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7分)终身食鱼汉刘向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

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24分)1.阅读语段,完成小题。

(4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文人将四季书写于字里行间,带我们领略时序之美。

春天,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惹得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hóu 咙。

夏雨一来,就更是另一番风情。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dānɡ的时候,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喜悦。

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一年到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1)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 ①与轻风流水应和.(A.hé B.hè)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

( )②把一年到头贮蓄.(A.xù B.chù)的绿色全拿出来。

( )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 ①hóu ___咙 ②铃___dānɡ2.经典诗文默写。

[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6分)(1)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5)_____________,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_____________,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朱自清《春》)(7)按时温习是一件愉快的事,就像孔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8)“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分歧.(qí) 憔.悴(jiāo) 祷.告(tāo) 匿.笑(nì)B.菡萏.(dàn) 侍.弄(shì) 瘫.痪(tān) 霎.时(shà)C.嫩.芽(nèng) 诀.别(jué) 攲.斜(qī) 姊.妹(zǐ)D.粼粼.(nín) 淡雅.(yá) 徘徊.(huí) 反悔.(huǐ)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哆嗦赤裸淅沥垂垂幕老B.猥琐褪尽遗憾察颜观色C.凝望涉足幽寂零仃D.延绵刹那嫁接恍然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受寒流不断南下的影响,今年的春天姗姗来迟....。

B.语文课上,老师讲了一个幽默的故事,同学们都忍俊不禁....。

C.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不耻下问....,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

D.叶圣陶先生重视语文,追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武汉使用外,还向黄石、荆州等地输送。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D.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语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蝈蝈都能品尝到一口美味。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一)考生注意1. 考试时间90分钟2. 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6题,共28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8分)诵名家名篇,品朗读之美。

朗读《春》,让我们感受到山的lǎng润和小鸟嘹亮的歌声;朗读《济南的冬天》,让我们感受到zhù蓄绿色的水藻和橙清的河水;朗读《雨的四季》,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骄媚;朗读《秋天的怀念》,让我们感受到北海菊花的淡雅、高洁……(1)请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诵名家名篇,品朗读之美。

(2)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嘹亮()淡雅()(3)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lǎng润() zhù蓄()(4)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2分)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B.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C.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D.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应运而生。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有了很大的进步。

B.秋天的杏林湖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C.只要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D.读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

4.依照画线句子,仿写一句话。

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2分)亲情是雨,带走烦躁,留下清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情是太阳,驱散黑暗,留下光明。

5.古诗文默写。

(10分)(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4)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 《<论语>》十二章》(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两者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35分)1.(11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任务。

秋不像夏那样热烈而又粗犷.。

蓝天和水一样澄.清,天上是淡淡的白云,水中有微微的波皱。

云xiāo 间吹过温暖的气息,送来了zhàn 放的菊花的清香与桂花的甜香。

享受着这美好的秋天,愉悦的心情( )。

(1)(2分)给加点字注音。

①粗犷. ②澄. 清 (2)(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云xiāo ②zhàn 放(3)(3分)请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 A .油然而生 B .喜出望外 C .咄咄逼人 D .美不胜收 (4)(4分)请你写几句话为语段结尾。

要求:①用上“热闹”和“静谧”这组反义词,②与语段开头照应。

2.(8分)自然带给人遐思。

请你帮助小语完成他的发现。

无论是朝暮,还是四季,都别具特色——(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

”(朱自清《春》);(2)江上早春又别有一番昼夜冬春更替的气象“ , ”。

(王湾《次北固山下》);(3)山水有情,似乎陪伴诗人旅行“ ,影入平羌江水流”。

自然风景予人以高邈情怀——(4)曹操山水于胸,“日月之行, ”以浪漫的笔法描绘大海吞吐日月;(5)心有山水的颜回“ , ,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6)孔子望着流水,咏叹“逝者如斯夫, ”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

3.(13分)班级正在开展“走进《朝花夕拾》”读书汇报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工作。

活动前:(1)(4分)班级准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蓝本,把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部分内容编排成一个课本剧,请你完善编排流程。

第一步:认真研读《阿长与〈山海经〉》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演员认真排练第五步:准备服装、道具和布景,进行彩排(2)(2分)老师要求同学们认真倾听别人的汇报,并强调了倾听的意义。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三篇】

精心整理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三篇】导语:期中考试即将到来,你今天多几分钟的努力,明天少几小时的烦恼。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三篇】,欢迎大家阅读鉴赏。

改为(3)、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冰心,原名谢婉莹,诗人、作家、儿童文学家,“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B.马克&#8226;吐温,19世纪后期美国作家,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是他的代表作。

C.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作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六则○7,寒梅着花未?《杂诗》3、综合性学习:课外阅读调查(7分)(一)、某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读书计划及占比例读书笔记及占比例有计划11%每读必做0%(4分)光;的感受。

现在请你以“阅读”为对象,就划线部分进行仿写。

(3分)4、按课文提示填空。

(4分)写人叙事的文章都通过精彩的叙事彰显人物特征。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中,马克&#8226;吐温叙述了他在“第一次文学尝试”中做的几件事,如(写出一件即可),突出马克&#8226;吐温的个性;《小巷深处》中叙述了养母英姨为了给“我”更好的生活条件,她,(写出一件即可),使我们感受到她的精神。

二、阅读(52分)(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17分)“泯6.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忽啼求之B.邑人奇之C.不能称前时之闻D.于舅家见之7.翻译下列句子。

(6分)(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8.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你从仲永的经历获得怎样的启发?(4分)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语文期中试题一请同学们认真审题,书写工整。

卷面书写的分值为5分。

(要求:书写工整,不要用胶带纸或涂改液等涂改。

)基础部分(25分)一、你能正确地默写出下面空格中的语句吗?(11分)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____________________ 。

老骥伏枥,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龟虽寿》曹操))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开轩面场圃, ______________ 。

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过故人庄》孟浩然)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是知也。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你能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吗?( 6 分)5、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I 6 ngzh&agrave;o 着我。

6、又像一个r e n j&ugrave;n b&ugrave; j i n 的笑容。

三、7、我们接触了一些优秀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你还能记得吗?(4分)(1)《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命生命》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童趣》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 。

四、8、请你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标点。

(4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说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阅读部分(40分)⑴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

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⑵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

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⑶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

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

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

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⑷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⑸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

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⑹多年之后,我长大了。

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⑺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

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

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敢,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

他们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⑻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

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⑼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

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

老人笑道。

⑽那有什么不好呢?(11)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

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12)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13)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

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

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

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圍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15)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

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

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9、根据文意,在文中空白处填入一个选择恰当的词。

(2分)10、第⑺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作用是:。

(4 分)11、第⑻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4分)答:谜:底:12、请你找出文中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

(2分)13、根据上下文,请你说说文章第(13)段中加点的“芬芳” 的意思。

(2分)芬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文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并将你的理解写在下面。

(2分)15、从文中找出一个能体现中心的词语,作为本文的标题,将它写在横线上。

(2分)礼物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

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酣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门。

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

那是一所新校舍。

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

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

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

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

可是,入学要交纳 1 万元,建校费, 1 万元呀,到哪去弄呢?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 1 万元人民币。

母亲病倒了。

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

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

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

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

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

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

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踌躇过多次。

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

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

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艺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

?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

不,我不退。

那就换成别的什去,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

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

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

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叫欣崴沼诖优牧成狭髀湎吕础?16、本文记叙了女儿送给母亲一座雕像的故事,请写出故事的梗概。

(3分)故事梗概:17、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6分)(1)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2)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

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

3)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答:18、填空。

(4分)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流泪。

第二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流泪。

19、文章结尾写饱含着女儿爱与深惰的雕像破碎了,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谈谈你的理解。

(3分)(三)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2 0、请你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6分)⑴项为之强()⑵果如鹤唳云端()⑶以丛草为林()⑷兴正浓()⑸方出神()⑹驱之别院()作文部分(30分)__________________ 的要求:前一个填动词或是形容词,后一个填人称之类的词语或是名词,再作文,500 字左右。

提示:着意寻找新巧记得力的支点,凸现人物,撑起一幅时代的生活画面。

期中练习一答案基础部分(25分)一、你能正确地默写出下面空格中的语句吗?(11分)1、终为土灰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青山郭外斜把酒话桑麻还来就菊花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二、(6 分)5、笼罩6 、忍俊不禁三、7、(4分)(1)莫顿&middot;亨特⑵ 杏林子⑶ 宗璞(4)沈复四、8、(4分),,,?阅读部分(40分)9、(2分)侥幸(庆幸)10、(4分)成百上千把跳跃飞舞的刀;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梨农们砍树技艺的娴熟和姿势的优美。

11、(4分)迷:三月三奶奶砍枣树;底:储存养料,以利结果。

12、(2分)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13、(2分)酝酿(或酿造)14、(2分)在人生旅途上,人们应当有遇到困难和伤害的思想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