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胸腔镜诊疗规范》要点
临床内科胸腔镜禁忌症、检查注意事项及适应症

临床内科胸腔镜禁忌症、检查注意事项及
适应症
胸腔镜手术分为内科胸腔镜手术和外科胸腔镜手术。
内科胸腔镜是在胸壁打1个直径约1、5-2cm的小孔,以检查为主,将带有摄像头及操纵孔的小导管伸入人体胸腔内;外科胸腔镜需在胸壁打3个孔完成胸腔内复杂的手术。
禁忌症
1、胸腔闭锁。
比如胸膜广泛的粘连。
2、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
3、患者心肺功能比较差,存在严重的低氧血症。
4、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是存在严重的心律失常。
5、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
6、患者有持续的不能控制的咳嗽。
7、患者极度虚弱、体质差,不能耐受胸腔镜检查。
检查注意事项
1、患者诊断不清晰,需进行胸腔镜确诊者,符合检查指征;
2、患者同意并了解检查过程与操作基本步骤;
3、术前评估并进行精准定位,患者局麻情况下进行手术,于胸壁位置打开小孔,检查镜伸入胸腔后,发现病变位置并取出活检,再装入引流装置,放出体内胸水、气体,一般引流1天左右即可撤管,过程顺利者2-3天基本完成全部操作。
主要适应征
不明原因渗出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肺癌或胸膜间皮瘤的分
期,对恶性积液或复发性良性积液患者行滑石粉胸膜固定术,难治性气胸的局部治疗,其他还包括膈肌、纵隔及心包活检等。
与外科胸腔镜相比,内科胸腔镜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手术切口小、创伤少,患者耐受好,无需全身麻醉,操作时间短,病人痛苦少,手术风险小等优点。
因此,内科胸腔镜检查在减少患者病痛、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相关疾病的诊疗费用。
内科胸腔镜检查步骤

内科胸腔镜检查步骤一、麻醉与体位1.麻醉:通常采用单侧肺通气麻醉,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感。
2.体位:患者通常取健侧卧位,患侧向上,方便手术操作。
二、切口1.切口位置:根据胸腔镜探查的需要,选择腋中线至腋前线之间的第5或第6肋间作为切口位置。
2.切口大小:切口长度通常为1-2cm,以便于插入胸腔镜和操作器械。
三、胸腔镜探查1.插入胸腔镜:将胸腔镜通过切口插入胸膜腔,观察胸膜、肺组织、纵隔等部位的情况。
2.观察与诊断:通过胸腔镜观察病变部位的颜色、质地、大小等特征,进行初步诊断。
同时可以采集胸膜或肺组织标本进行活检。
四、活检与治疗1.活检:在胸腔镜的引导下,使用活检钳采集病变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2.治疗:根据病情需要,可以在胸腔镜下进行切割、烧灼、冷冻等治疗措施,以消除病变组织或缓解症状。
五、结束手术1.取出器械:完成手术操作后,将胸腔镜和操作器械从切口取出。
2.封闭切口:缝合切口或使用医用胶封闭切口,避免气胸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六、术后护理1.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
2.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必要时进行吸痰和雾化治疗。
3.疼痛控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止痛治疗,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4.抗生素使用:根据手术情况和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饮食与活动:鼓励患者进食富含营养的食物,适当休息和活动,促进术后恢复。
七、注意事项1.遵循医生的指导:术后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定期回诊复查。
2.注意观察症状:留意自身症状变化,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过度劳累,预防呼吸道疾病。
4.预防复发: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后治疗和康复,预防疾病复发。
八、复查与随访1.时间安排:在术后1-3个月内进行首次复查,之后根据病情需要定期随访。
2.检查项目:复查时进行胸部X光片或CT等影像学检查,了解术后恢复情况。
内科胸腔镜诊疗规范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7&%) 年 &7 月!第%% 卷第 % 期!EU02 9VA2?"01<=B,SLJ20,<C0S0J2 WBKLA.LT7&%) XJ=%% YJ'%
!*!
迅速 发 展 成 为 一 门 崭 新 学 科///电 视 胸 腔 镜 手 术)%&* +
我国开展胸腔镜术的工作相对较迟%在 7& 世纪 )& 年代有人用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进行了一 些胸膜疾病的诊断工作)%%* + 随后逐步得到发展%尤 其是近 %& 年来%随着半硬质内科胸腔镜的诞生%极 大推动了内科胸腔镜的诊疗工作+ 但是均缺乏对内 科胸腔镜技术的专科培训计划+ 7&&7 年至 7&&( 年 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对美国呼吸与危重症监护专科医 师培训计划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 %7Z的专科医师 得到了培训%而在中国%至今没有内科胸腔镜的专科 培训计划+
内科胸腔镜到 7& 世纪 3& 年代在欧洲得到广泛 应用%主要是内科医生用于胸膜病的诊断%肺癌及恶 性间皮瘤的分期%评价疗效及预后+ 通过胸腔镜做 胸膜闭锁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及顽固性气胸%胸腔 内取异物%血胸止血%脓胸清创术等+ *& 年代后期 胸腔镜的照明系统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由原始的 灯泡直接照明发展为石英晶体光导纤维传导光源% 使视野和清晰度得到极大改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卤素灯特别是冷光源灯泡的出现%石英晶体光导 电缆的应用%微型摄像系统及高清晰度显像设备的 发展%使胸腔镜不但能获得高清晰度图像且能将图 像实时显示于高清晰度电视监视器上%供多人共同 观察+ 经放大的图像可清楚的观察脏层胸膜,肋胸 膜及纵隔的结构变化+ 同时胸腔镜手术的各种配套 器械随临床需要而不断改进完善更新%进一步推动 了胸腔镜手术的发展+ 进入 6& 年代以来胸腔镜手 术在全世界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应用%尤其是在美国
内科胸腔镜的检查前注意事项

内科胸腔镜的检查前注意事项
内科胸腔镜检查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用于观察和治疗胸腔内部疾病,如肺部疾病、胸膜疾病等。
在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检查前需要禁食禁水:通常会要求患者在检查前6至8小时内停止进食和饮水,以免操作过程中引起呕吐或误吸。
2. 停止血液稀释药物的使用:如果患者正在使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提前停止使用,以避免术中出血问题。
3. 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心电图、胸片等,以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4. 术前洗净手术部位: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手术部位的彻底清洁,以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5. 遵循医生的指示: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或进行其他特殊准备,如服用特定的肠道准备剂等。
6. 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在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前,患者需要与医生详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的注意事项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接受内科胸腔镜检查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并严格按照其指导进行准备。
内科胸腔镜的操作方法

内科胸腔镜的操作方法内科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可以用于胸腔和腹腔内的各种手术。
它相比于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胸腔外科和腹腔外科领域。
内科胸腔镜手术的主要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麻醉: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2. 定位和准备:在手术之前,医生需要使用X光或者CT扫描来确定手术的目标位置,并进行准确定位。
患者需要处于仰卧位,并双侧伸直臂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区域需要进行消毒和铺巾。
3. 手术工具插入:在确定好手术位置后,医生会先进行局部麻醉,在胸壁上做一个小的切口。
然后,医生会通过切口插入胸腔镜,胸腔镜有不同的直径和角度可选择。
胸腔镜一般包括镜头、光源和摄像器。
通过胸腔镜,医生可以观察和操作手术部位。
4. 通气和胸腔镜引流: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胸腔镜对胸腔进行通气,以保持胸腔的正常解剖结构。
同时,还需要通过胸腔镜插入引流管,用于排放胸腔内的气体、液体和血液。
5. 血管和肺叶的处理:在进行胸腔镜手术时,医生会根据需要处理相应的血管和肺叶。
对于肺叶切除手术,医生会使用胸腔镜切除掉病变的肺组织,然后进行血管的结扎和切断。
对于其他类型的手术,医生会根据需要处理相应的组织和结构。
6. 恢复和结束手术:在手术结束时,需要进行恢复和整理。
医生会将引流管从胸腔内取出,并进行止血处理。
最后,医生会检查手术区域是否有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总体来说,内科胸腔镜手术是一种相对复杂的操作,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经验的积累才能熟练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精确的操作和良好的观察能力,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安全。
虽然内科胸腔镜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但是经验丰富的医生通常可以将其降到最低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为简要介绍内科胸腔镜手术的操作方法,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技巧可能会因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决策。
内科胸腔镜检查注意事项

内科胸腔镜检查注意事项内科胸腔镜检查可显著提高胸膜疾病及某些肺部疾病的诊断率,且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少,推荐可在有条件的医院开展。
丁香园铁杆站友、呼吸科认证专家xuding整理上传了内科胸腔镜检查的一些注意事项,在此与大家共享。
一、人员准备一般需要3-4人。
其中术者2人,器械护士1人(可由术者助手代替),巡回护士1人(基本是气管镜室专职护士,气管镜日常维护)。
巡回护士术前负责患者信息对照及收集(把患者信息录入电脑),术者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与患者沟通、必要时调试仪器,留取和负责标本处理,术中和术后的各种保障。
二、仪器设备1、前端可弯曲电子胸腔镜(LTF-240)系统LTF-240电子胸腔镜、软性Trocar、活检钳和毛刷。
2、光源、主机及监视器(与olympus-BF-240系统兼容)3、图像输出系统(胸腔镜检查报告)及彩色打印机4、外配设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心电图和血压)、可调式负压吸引器、吸氧装置5、其他物品(1)手术包(内含湾盘2、直和圆手术刀片和刀柄各1、皮肤缝针(三角和圆针各2、持针器、手术缝线、止血钳4把、剪刀、镊子);(2)手术皮肤消毒包(碘酊等);(3)一次性手术铺巾及洞巾、一次性手术衣和口罩若干;(4)闭式引流管及引流袋;(5)标本保留瓶及防腐剂;(6)注射器(5ml、20ml和50ml)、灭菌纱布若干。
5、必需药品:肾上腺素、阿托品(0.5mg)、安定、立止血(白眉蛇毒粉针剂)、桔梗片、吗啡、甲泼尼松龙粉针剂、地塞米松注射剂、碳酸氢钠注射液、生理盐水、灭菌注射液及胸膜疾病治疗相关的药物。
三、操作场所1、操作间:需要有完善的灭菌设备,能达到对特殊细菌(如结核菌的灭菌条件)。
空气中结核菌可用紫外线照射法:紫外线对结核杆菌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对空气中细菌的杀灭更具优势,适合随时性空气消毒。
用辐射强度在100μw/cm2以上的30W紫外线灯,相对湿度在50%-70%的条件下,照射40min以上,对空气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杀灭效果可达到99.9%以上。
《内科胸腔镜诊疗规范》要点

《内科胸腔镜诊疗规范》要点内科胸腔镜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过程中常用的内镜技术,作为一项有创的操作技术,主要应用于无创方法不能确诊的胸腔积液和胸膜疾病,在某些疾病的诊治方面也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内科胸腔镜在局麻下( 或加用静脉镇静) 即可进行,一般不需要全身麻醉,操作在内镜室即可进行。
前端可弯曲的内科电子胸腔镜可在直视下进行活检和治疗。
因此,与电视胸腔镜技术,即外科胸腔镜相比,创伤更小,医疗费用更低,并且诊断和治疗有效率高,并发症少,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任何技术操作都需要有特殊技巧,掌握这些技巧都必须有一个学习过程,虽说内科胸腔镜操作简单,尤其是对于做过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的呼吸专科医师来说尤为简单。
但目前国内各医院内科胸腔镜诊疗水平参差不齐,操作方法亦不统一,有些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
一、内科胸腔镜概念及内、外科胸腔镜的区别Jacobaeus 在发明胸腔镜时就认识到胸腔镜不仅能诊断胸膜疾病,而且能用于胸膜疾病的治疗。
由于胸腔镜( thoracoscopy)一词在内、外科操作中均有涉及,因而造成了内、外科之间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2011年Loddenkemper 在《内科胸腔镜》一书中对内外科胸腔镜的适应证做了具体的区别,见表1。
二、标准操作规范1.设备与器械:目前使用的胸腔镜主要有两种类型,硬质胸腔镜和半硬质胸腔镜。
内科胸腔镜技术必备的设备包括:穿刺鞘管、胸腔镜、活检钳、单极电凝钳、光源、视频系统、吸引系统、切开缝合器械、胸管和引流系统,以及气管插管、监护系统和心肺复苏设备。
与硬质胸腔镜相比,半硬质的内科胸腔镜还具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它可以与Olympus生产的配套可弯曲支气管镜或胃肠镜的操作器和光源很好地兼容,故而不会带来额外成本,见图1。
2.操作环境、人员及监测要求:内科胸腔镜可以在手术室或内镜室中进行。
内科胸腔镜操作所需人员4名,既操作内镜的医生1名,内镜助手1名,无菌区外取必要设备的护士1名,负责监测患者总体情况的医生或护士1名。
《内科胸腔镜术》课件

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一般选择在腋中线 与腋前线之间,第5或第6肋间。
探查与治疗
通过胸腔镜观察胸腔内情况,根据需要进 行相应的治疗操作,如活检、切割、烧灼 等。
置入胸腔镜
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肌肉,置 入胸腔镜探头。
术后护理
01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 吸、心率、血压等。
《内科胸腔镜术》PPT课件
• 引言 • 内科胸腔镜术的基本原理 • 内科胸腔镜术的操作流程 • 内科胸腔镜术的临床应用 • 内科胸腔镜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 内科胸腔镜术的未来发展
01
引言
什么是内科胸腔镜术
定义
内科胸腔镜术是一种通过胸壁小 切口,插入胸腔镜进行胸腔内病 变观察和治疗的手术方法。
特点
内科胸腔镜术的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
内科胸腔镜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优点,同时能够获取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局限性
内科胸腔镜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手术视野较小,难以发现和处理深部病变,且对医生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
03
内科胸腔镜术的操作流程
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评 估手术风险和适应症。
胸腔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镜头捕捉胸 腔内的光线,并将其反射到图像处理 系统上,从而生成清晰的图像,供医 生观察和分析。
内科胸腔镜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内科胸腔镜术适用于多种胸腔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如胸腔积液、胸膜肿瘤 、肺部结节等。
禁忌症
内科胸腔镜术不适用于严重心肺功能 不全、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以及有 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
气胸和皮下气肿
总结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胸腔镜诊疗规范》要点
内科胸腔镜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过程中常用的内镜技术,作为一项有创的操作技术,主要应用于无创方法不能确诊的胸腔积液和胸膜疾病,在某些疾病的诊治方面也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内科胸腔镜在局麻下( 或加用静脉镇静) 即可进行,一般不需要全身麻醉,操作在内镜室即可进行。
前端可弯曲的内科电子胸腔镜可在直视下进行活检和治疗。
因此,与电视胸腔镜技术,即外科胸腔镜相比,创伤更小,医疗费用更低,并且诊断和治疗有效率高,并发症少,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任何技术操作都需要有特殊技巧,掌握这些技巧都必须有一个学习过程,虽说内科胸腔镜操作简单,尤其是对于做过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的呼吸专科医师来说尤为简单。
但目前国内各医院内科胸腔镜诊疗水平参差不齐,操作方法亦不统一,有些甚至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
一、内科胸腔镜概念及内、外科胸腔镜的区别
Jacobaeus 在发明胸腔镜时就认识到胸腔镜不仅能诊断胸膜疾病,而且能用于胸膜疾病的治疗。
由于胸腔镜( thoracoscopy)一词在内、外科操作中均有涉及,因而造成了内、外科之间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2011年Loddenkemper 在《内科胸腔镜》一书中对内外科胸腔镜的适应证做了具体的区别,见表1。
二、标准操作规范
1.设备与器械:目前使用的胸腔镜主要有两种类型,硬质胸腔镜和半硬质胸腔镜。
内科胸腔镜技术必备的设备包括:穿刺鞘管、胸腔镜、活检钳、单极电凝钳、光源、视频系统、吸引系统、切开缝合器械、胸管和引流系统,以及气管插管、监护系统和心肺复苏设备。
与硬质胸腔镜相比,半硬质的内科胸腔镜还具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它可以与Olympus生产的配套可弯曲支气管镜或胃肠镜的操作器和光源很好地兼容,故而不会带来额外成本,见图1。
2.操作环境、人员及监测要求:内科胸腔镜可以在手术室或内镜室中进行。
内科胸腔镜操作所需人员4名,既操作内镜的医生1名,内镜助手1名,无菌区外取必要设备的护士1名,负责监测患者总体情况的医生或护士1名。
内科胸腔镜操作室应当配备复苏、辅助通气、心电图、血压监测、除颤仪、氧源等仪器。
3.患者准备:术前24hX线片、胸部CT、B超等检查,了解胸腔积液、积气、胸膜粘连等情况;术前常规心电图、血常规、凝血系列、血型、肝炎系列、梅毒-艾滋抗体、心肺功能、血气分析等检查;术前讨论和术前谈话术前检查完成后,应由学科主任或专业组组长组织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术前讨论。
根据患者情况及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手术评估,决定是否
可以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或治疗。
一旦决定进行内科胸腔镜操作,主管一线和二线医生应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术前谈话,并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24h影像学( B 超、X线或CT等) 定位穿刺点,或行胸腔穿刺抽水并向胸腔注入过滤空气(300~500 ml左右形成人工气胸),根据情况术前可肌注盐酸哌替啶50~100mg,咳嗽剧烈者可口服复方可待因溶液10 ml止咳。
4.患者麻醉:内科胸腔镜通常采用局麻配合适度镇静。
5.胸腔镜插入路径:内科胸腔镜操作的前提是可以自由进入胸膜腔,在不损伤肺或其它器官的前提下置入穿刺鞘管和胸腔镜。
6.操作技术:
三、适应证
内科胸腔镜主要作为一项诊断性操作,但也能够用于治疗目的,见表1。
内科胸腔镜为胸腔积液和顽固性气胸的诊治提供了一个可作为“金标准”的极佳工具。
其适应证主要包括:诊断方面: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以及肺癌分期;治疗方面:恶性或复发性胸腔积液;早期脓胸;自发性顽固性气胸。
内科胸腔镜诊断胸膜疾病的优点:快速准
确的活检诊断(如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以及激素受体检测);不仅能对壁层胸膜活检,还能对膈肌、肺和纵隔活检;对肺癌和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与分期;排除恶性病变和高度疑似肺结核病。
四、禁忌证
内科胸腔镜是一项较为安全的操作,只有较少的绝对和相对禁忌证,见表3。
表3 内科胸腔镜的绝对和相对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 1.无胸膜空间//2.晚期脓胸//3.不明原因胸膜增厚//4.疑似间皮瘤(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粘连融合)
相对禁忌证: 1.不能耐受侧卧位//2.心脏和血流动力学状况不稳定//3.出现严重的非氧疗不能纠正的低氧血症//4.有出血倾向//5.肺动脉高压//6.难治性咳嗽//7.药物过敏//8.预期生存期较短,全身状况较差
五、并发症及预防
标准的内科胸腔镜操作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胸膜和肺疾病的诊疗方法。
尽管风险很低,但对每一位患者,风险-受益比都应纳入考虑。
因此,必须仔
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及内科胸腔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内科胸腔镜的安全有赖于仔细评估患者病情、充分培训胸腔镜医生,仔细考虑禁忌证和预防并发症。
同时,在手术中需使用推荐的操作技术,并检测心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血氧饱和度。
与所有采用清醒镇静麻醉方式患者的术前准备一样,内科胸腔镜操作前需禁食、水6~8h,以降低患者误吸的风险。
并发症可发生于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的每一个环节,常见并发症,见表4。
栓塞,尤其是气体栓塞是人工气胸最为严重的并发症。
但很少发生(<0.1%),且可以通过恰当的措施预防;疼痛,穿刺鞘管或局麻穿透壁层胸膜时,患者会有短暂的疼痛,广泛的胸膜粘连进行剥离时也会带来疼痛。
滑石粉胸膜固定时会有较剧烈的疼痛,喷洒滑石粉时应对患者加用止痛药或向胸腔注入利多卡因注射液;低氧血症,麻醉导致的呼吸抑制或操作时气胸导致的肺萎陷会出现低氧血症。
操作过程中病人应采取鼻导管吸氧;通气不足,镇静过深可能会导致通气不足,操作时应进行心电、血氧饱和度和PaCO2监测;心律失常,偶有轻度的窦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比较少见;低血压,大量引流胸腔积液,可导致体液丢失而发生血压下降。
推荐使用阿托品来抑制血管迷走反射。
但术前不推荐常规使用阿托品;出血,是内科胸腔镜操作者最担心的并发症之一,因此需考虑外科手术作为备选方案。
穿刺点的浅表出血会因穿刺管置入后压迫而止。
如果出血不止或穿刺活检时不慎伤及肋间血管,应该压迫止血或用电凝止血;损伤肺或其它器官,尤其是胸壁两层粘连时或脏层胸膜活检时最可能撕裂肺组织造成气胸或血胸。
内科胸腔镜的病死率极低,死亡病例罕见,有报道显示8 000 例中有1例死亡(病死率为0.01%)。
为防止胸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必须严格遵守胸腔镜操作规范,术前检查一定要细,适应证和禁忌证要掌握清楚。
综上所述,内科胸腔镜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过程中常用的一项内镜技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临床诊疗意义重大。
但对于每一位患者,风险-受益比都应纳入考虑。
因此,每一位呼吸内镜医师都必须仔细评估患者病情及内科胸腔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