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案例:蓝月亮洗衣液“荧光增白剂”事件
蓝月亮洗涤剂被指含可致癌增白剂

打假第一人王海近期以蓝月亮洗涤剂使用了可能致癌的荧光增白剂成分为由,将相关当事方告上法庭,由此引发了消费者对洗涤剂产品中荧光增白剂安全问题的争议。
昨天,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邀请来自医学、科研等领域的9位专家召开说明会,与会专家称,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荧光增白剂在洗涤剂中的应用是安全的。
允许添加两类据了解,王海对蓝月亮发难的根据之一是:据南宁市卫生监督所2007年第七号卫生警示介绍,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多环苯丙恶唑类化学物质,已被证实有致癌作用。
对此,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于范芹昨天在说明会上表示,目前工业化生产的荧光增白剂有15种类型,而国家规定可用于生产织物洗涤剂的荧光增白剂种类为“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和“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两类。
南宁方面警示中所说的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多环苯丙恶唑类化学物质,这种荧光增白剂并不属于洗涤剂产品中使用的。
毒理测试安全“荧光增白剂的使用已有四五十年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劳动卫生与管理卫生系教授吴志刚昨天表示,欧盟的实验表明,无论急性毒性还是慢性毒性实验,结果都显示衣物洗涤剂使用荧光增白剂是安全的,不会对人体和环境有负面作用。
荧光增白剂低剂量长期作用于动物的实验证明,其对生物生长发育无害,不会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此前,王海曾称,有消费者因使用蓝月亮洗衣液引起过敏。
网友也盛传,荧光增白剂在衣物上的残留会渐渐侵蚀皮肤,造成过敏。
对此,空军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赵小忠表示,目前临床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荧光增白剂可导致过敏。
对环境安全友好有网友担心,荧光增白剂随洗衣污水流入下水道,进而进入整个地下水系统后,可能污染地下水资源,从而造成环境污染。
吴志刚就此解释说,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对环境是友好的,荧光增白剂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很低,易于降解,“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是水溶性的,被鱼类食入后,不会滞留在生物组织和器官中”,常规生活用量根本不会造成荧光增白剂在鱼类体内蓄积。
相关文件不相悖王海还质疑,荧光增白剂是国家安监总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定性的化学毒物,这与行业标准《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有矛盾之处。
2011年上半年十大企业危机公关事件盘点分析

然而儿童药物的安全性,更受社会的强烈关注。康芝药业未能就媒体的质疑报道给出一个明确而有说服性的回应,反而将矛头指向其他药品企业。此事是否真正涉及不正当竞争,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急需知道的是,尼美舒利是否适用于儿童,其安全性将如何保证。
事件危机处理中没能让公众和投资者的视线尽早移出事情本身,康芝药业无疑会将心理上的牛角尖做实,让公司走进真正的死胡同。
案例分析:
在“尼美舒利”用药事件再次炒得沸沸扬扬之际,康芝药业的这份状纸,更像是一次维护形象的公关策略。
在无情的市场反应压力之下,加上医药行业正处于大洗牌,大重组的起跑阶段的背景,而在起跑阶段就因主打产品质量问题这一药企的致命伤而倒在起跑线上,这绝不会是康芝制药所愿意看到的事情,因此康芝药业的焦急乃至愤怒也并非不可以理解。
家乐福被指价格欺诈、康芝深陷致命儿童退烧药危机、双汇瘦肉精危机、蓝月亮荧光增白剂事件……
对我们来说,每半年的危机盘点都是一声叹息:企业危机越发频繁、企业危机越来重大,在新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推动下,每一次的企业危机最终都会扩散至大江南北,成为各大媒体疯狂报道的主题,最终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中国网民已近5亿,社会化媒体时代已步入发展繁荣期,所以网络成为最重要的危机策源地:从自媒体揭发到微博拍砖,从市场企业到公益组织,本年度上半年的危机公关事件呈现出“自媒曝光-微博扩散-行业牵连-社会联动”的新形态。正如本人在拙著《管理者必读的十堂危机公关课》一书(暨南大学出版社,林景新著,2010年/9月)中指出,防范来自网络深处的攻击,已经成为新形势下,企业进行危机管理的重要工作。
案例二:康芝尼美舒利事件
事件主角:康芝药业
发生时间:2011年2月
所属行业:医药行业
危机类型:信誉危机 2010年11月26日,央视新闻频道播报了一则关于“2010年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的报道。报道称:“尼美舒利用于儿童退热时,对中枢神经及肝脏造成损伤的案例频频出现。根据中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尼美舒利在中国上市的6年里已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事件,甚至有数起死亡病例。” 尼美舒利似乎成了儿童退烧药中的三聚氰胺。这一则出自2010年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的传言与质疑,经由媒体推波助澜,在中国引起了一场药品安全恐慌。
蓝月亮洗衣液“荧光增白剂”事件.doc

蓝月亮洗衣液“荧光增白剂”事件事件回顾:2011年6月20日起,被称为"中国打假第一人"的王海连续发表微博称,由杨澜代言的蓝月亮洗衣液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荧光增白剂,将起诉蓝月亮及杨澜。
王海指出,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荧光增白剂被定性为化学毒物,但蓝月亮却不标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王海微博中发表的言论系经有关媒体报道和转载后,引发了致癌风波。
蓝月亮在6月23日广州消费者提起诉讼当晚就做出反应,通过企业官网和副总邓岗的微博公布了《蓝月亮关于亮白增艳洗衣液的声明》。
6月26日,广州蓝月亮公司给中国经济网发来《蓝月亮关于亮白增艳洗衣液的声明》。
声明中强调“蓝月亮亮白增艳洗衣液使用的是二苯乙烯基联苯类荧光增白剂。
该类荧光增白剂完全符合国家法规和技术标准,50多年来获得国际广泛认可并长期使用于衣物洗涤剂,是安全环保的。
蓝月亮亮白增艳洗衣液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产品质量合格,无刺激性。
”--/27824/2011/06/26/5187s3288137.htm蓝月亮的官方声明则指出,蓝月亮亮白增艳洗衣液使用的是二苯乙烯基联苯类荧光增白剂,该类荧光增白剂符合国家法规和技术标准,50多年来获得国际广泛认可,并长期使用于衣物洗涤剂,是安全环保的。
蓝月亮亮白增艳洗衣液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产品质量合格,无刺激性。
————来自/List.asp?ID=550蓝月亮公司还将蓝月亮洗衣液(亮白增亮)的产品送到了广东省疾病预防中心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该产品对新西兰家兔的一次完整皮肤刺激属无刺激性。
从7月开始蓝月亮公司所有员工人手一份荧光增白剂安全环保无毒的宣传资料,所有蓝月亮公司的导购员都将资料熟记,不管顾客如何质疑蓝月亮品质及其安全性,蓝月亮导购员都和蔼、真诚地解释;除了特定的文员和副总邓岗,对媒体采访以传真或发电子邮件的方式,围绕《蓝月亮关于亮白增艳洗衣液的声明》做解释外,其他人一律不接待媒体采访;在合作的客户和零售商中也即时做了沟通解释,产品零售价格也没有变动;蓝月亮公司至少在1000个论坛上,对蓝月亮不利的帖子上进行了反驳,在各大门户网站、搜索网站都有蓝月亮的辟谣帖子。
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机理及性能
C A A B A
(a)未增白底物主要吸收蓝光(A)→黄色投影;(b)加蓝处理的底物; 黄色投影由额外吸收黄绿光(B)而补偿→失去亮度;(c)荧光增白底物; 反射+荧光→黄色投影由过量蓝光(C)得到补偿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不是真正的白,更不是漂白, 只是光学上的增亮补色。从人们的视觉意识来 讲,带蓝色色调比带黄色色调的白色显得更白。 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增加蓝色之饱和度就可以 增加白色的感觉,这是人们用于提高织物白度 的理论依据。
有关荧光增白剂在纺织行业和造纸行业的毒 性数据,对人和动物及生态影响的数据目前仍 不充分,故他们仍应列于需要关注的物质名单 内。荧光增白剂毒性随其结构而异,绝大多数 荧光增白剂是无毒或相对无毒的。用于合成洗 涤剂的荧光增白剂是无毒或实际无毒的,不会 给人类健康造成危险,更不会引发肿瘤(良性、 恶性)。
1.工艺流程 漂白棉纱→浸水→沥干→增白→脱水→烘干 →成品 2.配方(以纤维质量计) 组分 用量
Uvitex MST 0.5%~2.0%
棉纱的增白
元明粉
浴比 pH值
1:(10~20) 3~12
3~5g/L
3.注意事项 a. 经漂白后的棉纱必须除尽氯离子,洗涤用的水不得含铜、 铁等离子,设备不可用铁铸件。 b. 溶解增白剂不可用直接蒸汽管煮沸,以防止增白剂分解 而降低增白效果,最好随配随用,以防止因沉淀而造成 浓度差。 c. 增白效果不要超过60℃,在增白过程中要不断翻动棉纱, 以防止增白不均匀。 d. 增白后的棉纱应避免接触含氯的酸性气体,以防止泛白。
SWOT视角下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一管-p g-j X續D/A m/V p X M O丨_ ] S W O T视角下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蔡洋(西安财经大学陕西西安710100)摘要:随着经纪业务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展开的步伐逐漸加速,我国的商业市场也逐漸成熟,管理逐漸趋向规范化..而 更多的企业通过上市进入资本市场,目前我国上市途径主要是反向并购和IPO。
而蓝月亮则采用了 IPO的途径进行上市。
上市 后发展前景又如何,或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策略基于此,本文运用SW OT矩阵对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分析,进而明确蓝月亮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
为提高蓝月亮市场竞争力及企业发展,提供思路和启发 关键词:SW O T分析法;差异化战略;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中图分类号:F文献识别码:A DOI:10.19932/ki.22-1256/F.2021.04.13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企业日益壮大,需要 强大的资金流作为发展保障,因此企业进人资本市场是大势 所趋,也是走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不仅如此,我国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虽然仍处于 弱势有效阶段,股价所反映出的仅仅是历史信息,仍然可以通 过公开信息和内部信息实现超额收益。
在进人资本市场后,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制定什么样的发 展策略都是值得去思考的问题。
蓝月亮品牌创立于1992年,以消费者为核心,以创新为驱动力。
其愿景是让每一个家庭 生活在蓝月亮的世界里,健康舒适快乐。
其使命是提供卓越 的产品,极致的服务,让消费者洁净无忧。
其宗旨是一心一意 做洗涤用品。
其价值观是为用户,更卓越,经过长达20多年 的发展,蓝月亮在家庭洗户市场中逐渐站稳了脚跟,其竞争对 手是联合利华、宝洁等以外资为主力的企业,发展历程十分艰 辛,最终成为国内家庭洗护品牌代表,市场份额常年居全国第 -。
当然在辉煌的履历中也断断续续出现了不少的负面新闻,例如劳动纠纷问题,变相裁员,克扣工资,强制员工销售。
如何解读博士伦眼药水事件的危机公关(doc 6页)

如何解读博士伦眼药水事件的危机公关(doc 6页)实际上,当产品安全危机爆发时,不管你的产品是否存在问题,是否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罪魁祸首”,企业的第一反应就是迅速停止相关品类的继续销售,如果有相同事例在当地出现,则必须对相关产品进行回收。
从事件本身而言,如果你的产品确实存在着质量问题,不停售则会带来更严重的事件发生从而进一步扩大危机的范围和影响;而从危机公关处理角度来看,不管你的产品是否存在问题,但产品安全质疑却是危机爆发的真正成因,要想遏止危机的进一步扩大化,必须对危机源头进行处理,不切断问题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必然会推动危机的升级。
04年“巨能钙”就是一个例子,当“巨能钙”遭到有毒质疑时,其没有对“产品源头”进行控制,反而以一种“窦娥”的姿态向公众大呼“冤枉”,事件越发展,“巨能钙”的“怨声”越高,并且声称是遭“小人暗害”。
“巨能钙”为替自己“洗怨”,不仅要求国家有关部门给予调查、检测,甚至公司负责人还当着记者面大吃巨能钙。
虽然,最终认定“巨能钙”确实冤枉,但在整个危机事件当中巨能公司并没有对“问题产品”停止销售,反而却做出了一系列刺激销售的行为,这种表现给消费者心中留下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形象,于是昔日的“黄金品牌”便在一轮“闹剧”当中彻底垮台。
博士伦公司对中国消费者不负责任的表态,引起了社会公众强烈的不满,使“境外危机”转化为了“中国危机”;这种扼守既得利益的“葛郎台心理”,让博士伦公司在中国没有发现相同病例的情况下产生了一种侥幸心理并做出了一个非常愚蠢的决定,从而使得产品危机变质成了一种“信誉危机”。
“固执的葛郎台”让危机持续升级当“不停止销售”的声明通过媒体传递到社会公众当中后,这种不负责任的表现马上引起了专家的质疑。
专家认为,虽然直接引起的眼部感染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使用镜片方法不当、对眼镜的清洁消毒方法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以及不良的用眼卫生和习惯等等,但也不排除护理液在生产、运送过程当中遭到污染甚至是产品原料存在着问题,但不论怎样不停止销售是对消费者的绝对不负责任。
[VIP专享]洗涤液里的荧光增白剂到底有没有毒?
![[VIP专享]洗涤液里的荧光增白剂到底有没有毒?](https://img.taocdn.com/s3/m/3872b9810508763230121211.png)
DD 安康装修网WWW.AKZXW.NET洗涤液里的荧光增白剂到底有没有毒? 一纸诉状,将蓝月亮洗衣液推向风口浪尖。
国内一消费者起诉蓝月亮洗衣液含致癌物荧光增白剂。
蓝月亮公司在随后发出的官方声明称,洗衣液使用的荧光增白剂符合国家法规和技术标准。
国家发改委2008年颁布并实施了《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行业标准,指出了可用于生产衣物洗涤剂的荧光增白剂种类。
DD 安康装修网WWW.AKZXW.NET 而该消费者的代理人王海认为,荧光增白剂是国家安监总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定性的化学毒物。
对于这种说法,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表示,行业标准中所规定使用的荧光增白剂安全可靠,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蓝月亮为了自证清白,还提供了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质量监督日用化工产品检验站已经出具了该产品的检测报告。
检测结果证明,产品质量合格、无刺激性。
DD 安康装修网WWW.AKZXW.NET 面对这两种莫衷一是的说法,荧光增白剂到底有没有毒? 洗染专家质疑行业标准 这一事件争议的是荧光增白剂在洗衣液中的使用对人体是否有害。
蓝月亮公司为产品辩护的理由有两点:一是公司的产品符合行业标准;二是产品经过权威部门检测,是合格无害的。
据调查,上述行业标准由国家发改委于2008DD 安康装修网WWW.AKZXW.NET年3月12日发布,2008年9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可用于生产衣物洗涤剂的荧光增白剂种类,包括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和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两类结构。
蓝月亮亮白增艳洗衣液使用的荧光增白剂正是二苯乙烯基联苯类。
而王海质疑的,是这个行业标准是否具有权威性。
王海表示,国家发改委的行业标准不能作为洗衣液尤其是婴幼儿用的可允许添加荧光剂的依据,洗衣粉的国家标准、洗衣液的行业标准里都没有提到可以DD 安康装修网WWW.AKZXW.NET使用荧光剂。
在国内,不少行业标准的制定在宽度上还是比较低的。
国内洗染专家、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张运涛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说,荧光增白剂到底会不会给人带来危害,很难从这个标准作出评判,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给出权威说法。
案例分析报告_郭美美事件引发红事会信任危机

案例分析报告郭美美事件引发红十字会信任危机学号:1343001451510 姓名:侯丹妮案例简要:2011年6月20日,微博上有一名叫“郭美美baby”的女孩在网络上大肆炫富而引起众人的瞩目,因为其顶了一个“红十字商会总经理”的称号,将中国红十字总会卷入了一起舆论漩涡之中。
公众和传媒顺藤摸瓜,挖出了郭美美与中国红十字会及相关人员之间真假难辨的诸多内幕。
尽管中国红十字总会和其他涉及的个人和组织纷纷发布了各种声明,试图澄清事实真相。
撇清与郭美美的关系,但是面对强烈的质疑,这些声明能起到的作用十分微弱。
最终将愤怒的矛头指向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内部腐败,中国红十字会信任危机爆发。
危机公关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
而红十字会在此次危机事件中采取的一系列危机公关并不尽如人意。
通过“郭美美炫富”的事件案例进行分析,论证企业应该重视公关危机的处理,在危机到来之时做好内外公关,将危机转化为契机。
案例分析:一·公关目标:公关目标是指组织通过策划和实施公关传播活动所追求和渴望达到的一种状态或目的。
是公关关系全部活动的核心和公关工作努力的方向。
而此“郭美美炫富”事件的公关目标就是要消除事件对慈善组织红十字会的不良影响,努力树立红十字会的正面形象,总的来说就是要让国家有关部门满意,让媒体满意,让工作信任。
二·红十字会危机公关情况分析危机公关是衡量公关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等其他组织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选择有效的危机公关才能争取最短时间化解危机,化解危机为机遇。
(1)及时发布有效信息,化解公众敌对感,红十字会在此次危机中,反应不可谓不快,但是为什么仍在长时间处于被动局面?及时发布信息只有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发布信息除了及时,必须要有效,只有及时与有效结合,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红十字会意识到事件的重要性,在第一时间发布声明,问题在于,所发表的声明中急于撇清与郭美美的关系,而面对公众与传媒的质疑确没有任何解释,使问题越描越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机公关案例:蓝月亮洗衣液“荧光增白剂”事件
危机公关案例:蓝月亮洗衣液荧光增白剂事件2011年6月20日,有中国打假第一人之称的王海在其个人微博上指出,由杨澜代言的蓝月亮洗衣液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荧光增白剂,并且出具了相关的检测报告,引起了众多网友和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
对此,蓝月亮公司迅速做出了反驳,其副总经理邓岗向媒体解释,国家的行业标准允许在洗涤剂中添加两类荧光增白剂,多国允许在衣物洗涤剂中使用。
同时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针对此事发表的特别说明称,行业标准所规定使用的荧光增白剂安全可靠,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可以改善和提高洗涤效果。
此后,蓝月亮公司又在其官方网站、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专门解释关于其产品中涉及的荧光增白剂的基本知识和使用规范的条文,同时持续强调其洗衣液产品使用荧光增白剂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企业不会停止使用。
案例分析:此次蓝月亮洗衣液可能导致致癌事件的发生与微博密切相关,在危机处理上给予我们的警示,同样与微博背后所代表的网络舆情监督氛围、现实中消费者敏感的神经有关。
然而其信息公开化的程度和有效传达至受众的效果依然不容乐观,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光有信息的及时发布远远不够,企业更多的应该考虑消费者需要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同时考虑如何将这些信息有效地通过不同平台准确传达到消费者那里。
作为行业中的主要厂商之一,蓝月亮对于此项行业中的潜规则必定了解很深,这有时候会成为危机爆发的一个关键点,因此需要企业正式自身行业中存在的潜规则,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对于企业形象和诚信带来的伤害,避免成为同行中枪打出头鸟的危机承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