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检验原始记录
大肠菌群_菌落总数检验报告原始记录

微生物实验原始记录
粤珍小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编号:
放入时培养
℃样品名称样品编号
箱温度
取出时培养
设备名称电热恒温培养箱(±1℃)设备编号DHP-9082
℃
箱温度
检验依据GB/T4789.2-2010 GB/T4789.3-2010样品状态
一、菌落总数(cfu/g)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g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中,均质后充分振摇做成1:10的均匀稀释
液。
取1ml灭菌吸管吸取上述稀释液1ml,加入9ml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合均匀,做成1:100
的稀释液,按上述方法操作,做10倍递增稀释。
每个稀释度吸取1ml于灭菌培养皿内,注入凉至46℃的营养琼脂15ml,混匀。
待营养琼
脂凝固后,翻转平板于36℃培养48h。
同时做空白对照。
样品匀液
10-110-210-3(10-i)
观察结果(C)
计算结果N
报告结果
CFU/g
主检:审核:检验日期:年月日
邹平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
主检:校核:检验日期:年月日
邹平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
主检:校核:检验日期:年月日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

时间:检验地点:本厂化验室
检测样品名称:来源:
生理盐水的配制:8.5g氯化钠加1000ml蒸馏水溶解待用。
1.取225ml生理盐水于标签为1:10的300ml锥形瓶中,
取9ml生理盐水于标签为1:100的50ml锥形瓶中。
2.LST溶液的配制:取LST7.1g加水100ml(双料),溶解至透明,
取1:100的稀释样1ml于标有0.01g的3只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
5.培养:放入36℃的培养箱中培养48h。时间起始:
24h产气管数:
48h产气管数:
6.BGLB溶液复发酵试验:配制BGLB溶液,称取BGLB4g溶液100ml水中,均分倒入对应产气标号的标有标示并放有聚气管的试管中,放入灭菌锅灭菌15min。用接种针粘一环产气管液于标有对应的以灭菌的BGLB溶液的试管中,于36℃的培养箱中培养48h。
倒入10ml于3只标有1g的并放有聚气管的试管中;剩余溶液加一倍水配成单料倒入标有0.01g,0.001ml的6只试管中,每只10ml,并放有聚气管(试管要求180×18mm)。
放入灭菌锅灭菌15min.
以上1;2;同时一起灭菌,灭菌起始时间(喷气开始计时):
压力表指针回零后打开放气阀,开盖取出,冷至常温。
培养起始时间:
48h产气管数:
7.检索MPN表结论:
备注:
3.样品稀释:于225ml灭菌的生理盐水中加入样品25g,混匀,配成1:10的稀释样;
从1:10的稀释样中取1ml到入标有1:100的9ml灭菌的生理盐水中混匀,配成1:100稀释样;
4.初发酵试验:取1:10的稀释样10ml于标有1g的3只试管中,
取1:10的稀释样1ml于标有0.1g的3只试管中,
感官、净含量、食盐、水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原始检验记录

样品名称生产日期抽样日期样品编号抽样数量检验日期规格型号抽样人验讫日期
感官
项目指标检验结果结果判定色泽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泽
气味
滋味
具有该品种应有的气味和滋味、口感适
中,无砂感,不得有酸败、发霉等异味。
组织形态与结构组织紧密或疏松
杂质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净含量g
检验依据:JJF1070-2005 仪器名称:架盘天平m标示
编号12345678910平均总重
皮重
实际含量
偏差
净含量偏差= 实际总重- 标注净含量实际含量= 总重–平均皮重
食盐% 序号吸取稀释液V起(ml)V末(ml)△V(ml)V空白(ml)结果平均1
2
水分%
检验依据:GB5009.3 仪器名称:电热恒温干燥箱、架盘天平干燥温度:102℃
平均
值器皿质量
m
试样和器皿干燥前质量
m1
试样和器皿干燥后质量
m2
结果
n=(m1-m2)/(m1-m)×100
1
2
检验人:审核人:
菌落总数cfu/g 检验依据:GB/T4789.2-2010 仪器名称:电热恒温干燥箱、架盘天平培养温度:36℃培养时间:48h 报告方
式cfu/g 稀释度10-110-210-3空白对照
菌落数板
平均值板
大肠菌群MPN /100g
检验依据:GB/T4789.3-2010 仪器名称:电热恒温培养箱培养温度:36℃培养时间:48h
结果稀释度10-110-210-3空白对照
初发酵结果
复发酵结果
检验仪器使用情况试验前:试验后:
原始检验记录。
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

室温:湿度:
样品名称
规格
检验类别
出厂检验
抽样基数
抽样方式
抽样数量
检测依据
GB/T4789.2-2010
接种时间
使用主要仪器
恒温培养箱
培养基名称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报告时间
样号
36+1℃培养24~48h
稀释度
报告数cfu/ml(g)
1:10
1:100
1:1000
空白
1
接种量ml
1
1
1
1
0.1
0.01
分析号
1
2
3
4
5
6
7
8
9
1
初发酵产酸、气
复发酵产酸、气
BGLB分离培养
2
初发酵产酸、气复发酵产酸、气BGL Nhomakorabea分离培养
检测结果
检验结论
备注: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发酵阳性管转种培养实验:1.复发酵:+/+表示产酸、产气为阳性;-/-表示不产酸、不产气为阴性;+/-表示产酸、不产气。接种量在1ml以上者,用双料发酵管;1ml以下者,用单料发酵管。
检验员:审核人:审核时间:
大肠菌群检测原始记录
室温:湿度:
样品名称
规格
检验类别
出厂检验
抽样基数
抽样方式
抽样数量
检测依据
GB/T4789.3-2010
接种时间
使用主要仪器
恒温培养箱
报告时间
样号
培养温度、时间
培养基名称
结果判定报告数(MPN)/100ml(g)
36±1℃24h±2
生产用水水质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检验原始记录编号:002 品名:取样日期:取样量:一、菌落总数(实验仪器:SP-02型生化培养箱,LX-01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1.检测设备: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锅温度:℃,压强:Mpa ,灭菌时间:min2.检测条件:温度:℃,湿度:%检测方法:GB4789.2-2016用刻度吸管吸取样品液1ml注入9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均液。
按上述操作,制成10倍系列稀释样品均液。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3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ml样品稀释均液加入2个平皿内,同时分别吸取1ml无菌生理盐水加入2个无菌平皿做空白对照。
倾注15ml-20ml 46 ℃左右的PCA培养基,静置冷却,倒置于36±1℃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h±2h。
二、大肠菌群(实验仪器:SP-02型生化培养箱,LX-01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1.检测设备: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锅温度:℃,压强:Mpa ,灭菌时间:min2.检测条件:温度:℃,湿度:%培养开始:年月日时,培养结束:年月日时,培养时间:h检测方法:GB/T 4789.3-2003用刻度吸管吸取样品液1ml注入9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均液。
按上述操作,制成10倍系列稀释样品均液。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3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
将待检样品接种于乳糖胆盐发酵管中,接种量在1ml以上者,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1ml及1ml以下者,用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置于36±1℃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2h ,如果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接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于36±1℃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h±2h,然后取出观察菌落形态,并做革兰氏染色和证实试验。
大肠菌群检测原始记录

发酵试验
阳性管数
报出值 MPN/ml
LST肉汤管初 BGLG肉汤管复
发酵试验
发酵试验
阳性管数
报出值 MPN/ml
LST肉汤管初 BGLG肉汤管复
发酵试验
发酵试验
阳性管数
报出值 MPN/ml
审核:
年月
日
编号: 样品名称:
检验依据:GB/T4789.3-2016 培养开始时间: 年 月 培养结束时间: 年 月
稀பைடு நூலகம்度
1
稀释度
项目 管号
1 2 3 1 2 3 1 2 3
项目 管号
2
稀释度
3
稀释度
4
稀释度
1 2 3 1 2 3 1 2 3
项目 管号
1 2 3 1 2 3 1 2 3
项目 管号
1 2 3 1 2 3 1 2 3
项目 管号
1
2
3
5
1
2
3
1
2
3
检验员:
大肠菌群检测原始记录
批次:
日时
日时
LST肉汤管初 BGLG肉汤管复
发酵试验
发酵试验
恒温时间: h 恒温温度:36℃±1℃
阳性管数
报出值 MPN/ml
LST肉汤管初 BGLG肉汤管复
发酵试验
发酵试验
阳性管数
报出值 MPN/ml
LST肉汤管初 BGLG肉汤管复
发酵试验
大肠菌群检验原始记录平板计数法2016版5样

检验单位
检验员
检验日期
至
环境条件
温度℃,相对湿度%
检验依据
GB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第二法
样品名称
产品批号
仪器设备及耗材:
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天平、洁净工作台、电热恒温培养箱、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水浴锅、PH计、移液器
培养基及试剂: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培养基(VRBA):m1配制日期:
接种BG1B管数
BG1B阳性管数
糊也
VRBA空白(仅VRBA)
生理盐水+VRBA
BG1B空白(仅BG1B)
报告人
报告日期
复核人
复核日期
2.接种VRBA
选择适宜的2〜3个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吸取Im1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接种两个平皿。同时分别吸取1m1生理盐水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为空白对照。及时将15~20m1融化并恒温至46℃的VRBA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待琼脂凝固后,再加3~4m1VRBA覆盖平板表层。同时再以只加VRBA的平皿,作为VRBA的空白对照。将平板翻转,培养。
3.培养
将以上VRBA平板倒置于36.0±1°C,培养18h~24h(//时〜/_/时)并
分别计数可疑和典型菌落。
4.平板菌落数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15~150CFU之间的平板,分别计数平板上出现的典型和可疑大肠菌群菌落。典型菌落为紫红色,菌落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淀环。
5.证实试验(接种BG1B)
从VRBA平板上挑取10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少于10个菌落的挑取全部典型和可疑菌落,分别移种于BG1B肉汤管内,36°C±1°C培养24h〜48h,(//时〜/_/时)观察产气
大肠菌群检验原始记录-平板计数法

-
阴性
报告人
报告日期
复核人
复核日期
将以上 VRBA 平板倒置于 36.0±1℃,培养 18h~24h(2022/xx/xx xx 时~2022/xx/xx xx 时) 并分别计数 可疑和典型菌落。 4.证实试验(接种 BGLB)
选取菌落数在 15~150CFU 之间的平板,从 VRBA 平板上挑取 10 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少于 10 个 菌落的挑取全部典型和可疑菌落,分别移种于 BGLB 肉汤管内,36℃±1℃培养 24h~48h,观察产气情况。 5.结果与报告 5.1 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保留 2 位有效数字,无菌落生长以<1 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 5.2 称重取样以 CFU/g 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 CFU/mL 为单位报告。
实验过程: 1.样品处理和稀释: 1.1 如需要,使用 0.1mol/L 氢氧化钠或 0.1mol/L 盐酸将样品调整 pH 在 6.5~7.5 之间。 1.2 制备样品稀释液
根据样品状态,无菌操作,称取/吸管吸取 25g(mL)样品,加入到 225mL 无菌磷酸盐缓冲液中均质(混 匀),制成 1:10 样品匀液。根据对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按上述操作将样品稀释至所需浓度。 2.接种 VRBA
稀释度
10-1 稀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