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法原始记录
合集下载
67总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分析原始记录

培养结束时间
月日时分
样品编号
稀释倍数
样品接种体积ml
初发酵产酸产气管数
有典型菌落平板数
复发酵阳性管数
MPN()
备注
总大肠菌群/大肠菌群分析原始记录(续表)
项目编号: 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稀释倍数
样品接种体积ml
初发酵产酸产气管数
有典型菌落平板数
复发酵阳性管数
MPN()
备注
仪器有效期
年月日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
YXQ -70A/ BXM -75S QH - YQ - G -114
检定 □校准
年月日
检定 □校准
年月日
初发酵培养时间
月日时分——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分
培养温度(℃)
分离培养时间
月日时分——月日时分
培养温度(℃)
复发酵培养时间
月日时分——月日时分
培养温度(℃)
温度(℃)
湿度(%)
总大肠菌群/大肠菌群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编号: 第 页 共 页
来(采)样日期
年月日
检测日期
年月日
检测项目
分析方法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GB / T 5750.12-2023/5.1多管发酵法
仪器型号、名称及编号
生化培养箱SPX -150 QH - YQ - G -042
仪器溯源方式
检定 □校准
月日时分
样品编号
稀释倍数
样品接种体积ml
初发酵产酸产气管数
有典型菌落平板数
复发酵阳性管数
MPN()
备注
总大肠菌群/大肠菌群分析原始记录(续表)
项目编号: 第 页 共 页
样品编号
稀释倍数
样品接种体积ml
初发酵产酸产气管数
有典型菌落平板数
复发酵阳性管数
MPN()
备注
仪器有效期
年月日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
YXQ -70A/ BXM -75S QH - YQ - G -114
检定 □校准
年月日
检定 □校准
年月日
初发酵培养时间
月日时分——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分
培养温度(℃)
分离培养时间
月日时分——月日时分
培养温度(℃)
复发酵培养时间
月日时分——月日时分
培养温度(℃)
温度(℃)
湿度(%)
总大肠菌群/大肠菌群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编号: 第 页 共 页
来(采)样日期
年月日
检测日期
年月日
检测项目
分析方法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GB / T 5750.12-2023/5.1多管发酵法
仪器型号、名称及编号
生化培养箱SPX -150 QH - YQ - G -042
仪器溯源方式
检定 □校准
水质 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纸片快速法 征求意见稿

水质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测定纸片快速法征求意见稿
为了保证水质安全,控制疫情传播,本文介绍一种快速测定水质中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纸片快速法。
一、原理
本方法采用四氯化钴染色,将水样中的大肠杆菌转化为深蓝色紫色的水溶液中的杆菌,然后用过滤纸吸取样品中大肠杆菌杆菌的胞外成分,与专门的涂层结合,形成深紫色的杆菌珠,并进行定量比色分析。
二、材料和方法
1. 带有蓝色涂层的滤纸一支
2. 四氯化钴溶液
3. 水样
方法:
1. 取一片纸片,将其放入含有四氯化钴溶液的水样中,搅拌均匀。
等待5分钟。
2. 用净水彻底清洗纸片,并在滤纸周围波动,使大肠菌群在水中更容易分散。
3. 在处理好的样品中取一滴,用滤纸吸取。
4. 将纸片放入合适的容器中(如管子或托盘),等待5分钟,直到纸片上形成紫色的结晶。
5. 用比色板或显微镜进行分析测量。
三、结果
根据纸片上杆菌珠的形成特征,可以快速测定水样中的大肠杆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含量。
四、注意事项
1. 纸片处理过程中要严格保持无菌,避免外源菌污染。
2. 样品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尽量选取水流清澈,色泽透明,入口甜润的水源,避免河流污染或废水回流。
3. 纸片使用后应当严格清洗,避免杆菌珠继续生长。
4. 此方法仅适用于快速初步筛查水质安全,不适用于作为严格的水质监测标准。
大肠菌群检测原始记录

发酵试验
阳性管数
报出值 MPN/ml
LST肉汤管初 BGLG肉汤管复
发酵试验
发酵试验
阳性管数
报出值 MPN/ml
LST肉汤管初 BGLG肉汤管复
发酵试验
发酵试验
阳性管数
报出值 MPN/ml
审核:
年月
日
编号: 样品名称:
检验依据:GB/T4789.3-2016 培养开始时间: 年 月 培养结束时间: 年 月
稀பைடு நூலகம்度
1
稀释度
项目 管号
1 2 3 1 2 3 1 2 3
项目 管号
2
稀释度
3
稀释度
4
稀释度
1 2 3 1 2 3 1 2 3
项目 管号
1 2 3 1 2 3 1 2 3
项目 管号
1 2 3 1 2 3 1 2 3
项目 管号
1
2
3
5
1
2
3
1
2
3
检验员:
大肠菌群检测原始记录
批次:
日时
日时
LST肉汤管初 BGLG肉汤管复
发酵试验
发酵试验
恒温时间: h 恒温温度:36℃±1℃
阳性管数
报出值 MPN/ml
LST肉汤管初 BGLG肉汤管复
发酵试验
发酵试验
阳性管数
报出值 MPN/ml
LST肉汤管初 BGLG肉汤管复
发酵试验
大肠菌群检验原始记录平板计数法2016版5样

大肠菌群检验原始记录(平板计数法)
检验单位
检验员
检验日期
至
环境条件
温度℃,相对湿度%
检验依据
GB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第二法
样品名称
产品批号
仪器设备及耗材:
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天平、洁净工作台、电热恒温培养箱、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水浴锅、PH计、移液器
培养基及试剂: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培养基(VRBA):m1配制日期:
接种BG1B管数
BG1B阳性管数
糊也
VRBA空白(仅VRBA)
生理盐水+VRBA
BG1B空白(仅BG1B)
报告人
报告日期
复核人
复核日期
2.接种VRBA
选择适宜的2〜3个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吸取Im1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接种两个平皿。同时分别吸取1m1生理盐水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为空白对照。及时将15~20m1融化并恒温至46℃的VRBA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待琼脂凝固后,再加3~4m1VRBA覆盖平板表层。同时再以只加VRBA的平皿,作为VRBA的空白对照。将平板翻转,培养。
3.培养
将以上VRBA平板倒置于36.0±1°C,培养18h~24h(//时〜/_/时)并
分别计数可疑和典型菌落。
4.平板菌落数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15~150CFU之间的平板,分别计数平板上出现的典型和可疑大肠菌群菌落。典型菌落为紫红色,菌落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淀环。
5.证实试验(接种BG1B)
从VRBA平板上挑取10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少于10个菌落的挑取全部典型和可疑菌落,分别移种于BG1B肉汤管内,36°C±1°C培养24h〜48h,(//时〜/_/时)观察产气
检验单位
检验员
检验日期
至
环境条件
温度℃,相对湿度%
检验依据
GB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第二法
样品名称
产品批号
仪器设备及耗材:
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天平、洁净工作台、电热恒温培养箱、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水浴锅、PH计、移液器
培养基及试剂: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培养基(VRBA):m1配制日期:
接种BG1B管数
BG1B阳性管数
糊也
VRBA空白(仅VRBA)
生理盐水+VRBA
BG1B空白(仅BG1B)
报告人
报告日期
复核人
复核日期
2.接种VRBA
选择适宜的2〜3个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吸取Im1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接种两个平皿。同时分别吸取1m1生理盐水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为空白对照。及时将15~20m1融化并恒温至46℃的VRBA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待琼脂凝固后,再加3~4m1VRBA覆盖平板表层。同时再以只加VRBA的平皿,作为VRBA的空白对照。将平板翻转,培养。
3.培养
将以上VRBA平板倒置于36.0±1°C,培养18h~24h(//时〜/_/时)并
分别计数可疑和典型菌落。
4.平板菌落数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15~150CFU之间的平板,分别计数平板上出现的典型和可疑大肠菌群菌落。典型菌落为紫红色,菌落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淀环。
5.证实试验(接种BG1B)
从VRBA平板上挑取10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少于10个菌落的挑取全部典型和可疑菌落,分别移种于BG1B肉汤管内,36°C±1°C培养24h〜48h,(//时〜/_/时)观察产气
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

培养
要求:初发酵试验:36℃±1℃;24h±2h或48h±2h。复发酵试验:36℃±1℃;48h±2h。
初发酵:_月_日_时至_月_日_时;复发酵:_月_日_时至_月_日_时。
稀释度
管号
接种量
(ml)
初次发酵
导管有
无气泡
阴
阳
性
复发酵
导管有
无气泡
阴
阳
性
大肠菌群最有可能数(MPN/100g)
LST肉汤
BGLB肉汤
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
编号:
样品名称
规格型号
生产批次
抽样数量
检验标准
GB4789.3-2010
生产日期
检验日期
样品
处理
无菌操作取检样25g,加225ml无菌生理盐水,均质处理得1:10稀释液,再用灭菌生理盐水按梯度稀释,得1:100、1:1000稀释液,选择三个连续的适宜稀释度接种发酵管,双料发酵管接种稀释液10ml,单料发酵管接种稀释液1ml。
备注:
检验员:年月日校核员:年月日
1:10
1
24h( ) 48h( )
2
1
24h( ) 48h( )
3
1
24h( ) 48h( )
1:100
1
1
24h( ) 48h( )
2
1
24h( ) 48h( )
3
1
24h( ) 48h( )
1:1000
1
1
24h( ) 48h( )
2
1
24h( ) 48h( )
3
1
24h( ) 48h( )
要求:初发酵试验:36℃±1℃;24h±2h或48h±2h。复发酵试验:36℃±1℃;48h±2h。
初发酵:_月_日_时至_月_日_时;复发酵:_月_日_时至_月_日_时。
稀释度
管号
接种量
(ml)
初次发酵
导管有
无气泡
阴
阳
性
复发酵
导管有
无气泡
阴
阳
性
大肠菌群最有可能数(MPN/100g)
LST肉汤
BGLB肉汤
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
编号:
样品名称
规格型号
生产批次
抽样数量
检验标准
GB4789.3-2010
生产日期
检验日期
样品
处理
无菌操作取检样25g,加225ml无菌生理盐水,均质处理得1:10稀释液,再用灭菌生理盐水按梯度稀释,得1:100、1:1000稀释液,选择三个连续的适宜稀释度接种发酵管,双料发酵管接种稀释液10ml,单料发酵管接种稀释液1ml。
备注:
检验员:年月日校核员:年月日
1:10
1
24h( ) 48h( )
2
1
24h( ) 48h( )
3
1
24h( ) 48h( )
1:100
1
1
24h( ) 48h( )
2
1
24h( ) 48h( )
3
1
24h( ) 48h( )
1:1000
1
1
24h( ) 48h( )
2
1
24h( ) 48h( )
3
1
24h( ) 48h( )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原始记录

检样细菌总数:
□cfu/mL □cfu/g
大肠菌群最近似值:检验依据 GB/T4789.3
样 品 稀释度 样品接种量 毫升管号 1 10mL 2 3 1 1mL 2 3 1 0.1mL 2 3 标准值: □MPN/100mL □MPN /100g □MPN/mL □MPN /g 结 论: LST 肉汤 初发酵试验 BGLB 肉汤 复发酵
YSJL01-002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检验数据原始记录
样品编号____________
主要仪器设备:□电子天平( )、 □电热恒温培养箱(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页共
页
)
)、 □显微镜(
菌落总数:检验依据 GB/T 4789.2
样品稀释度 检 测 值: □cfu/mL □cfu /g 计算平板菌落数 cfu 标 准 值: □cfu/mL □cfu/g 结论:
检样大肠菌群最近似值:
检样大肠菌群最近似值相当于: □MPN/100mL □MPN /100g
备注:
检验人员、检验日期 校核人员、校核日期
大肠菌群检验原始记录第二法

原始记录
共页;第页
项目名称
大肠菌群
样品编号
使用设备名称
电热恒温培养箱手提式压力蒸汽消毒器
试验方法标准
GB4789.3-2010(第二
法)
环境条件
温度C,相对湿度%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g置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匀后,做成检验所用稀释液:分别将待检品稀释
液接种于2个VRBA平板混匀,待琼脂凝固后,再加3mL-4mLVRBAg盖平板表层。翻车t平板,置于36C±
1C温箱内,培养18h-24,计数典型和可疑菌落。选取典型菌落或可疑菌落进行证实试验,观察产气情况。
稀释度
典型菌落总数
cfu/ml
n1
n2
n3
n5
证实试验
从VRBAF板上挑取10个典型菌落或可疑菌落,分别移种于BGLB肉汤管,
36c±1C温箱内,培养24h-48h.凡BGLB肉汤管产气,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检测结果
备注
n为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c为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m为致病菌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M为致病菌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检验人员
校核人员
检验日期
校核日期
共页;第页
项目名称
大肠菌群
样品编号
使用设备名称
电热恒温培养箱手提式压力蒸汽消毒器
试验方法标准
GB4789.3-2010(第二
法)
环境条件
温度C,相对湿度%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g置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中,混匀后,做成检验所用稀释液:分别将待检品稀释
液接种于2个VRBA平板混匀,待琼脂凝固后,再加3mL-4mLVRBAg盖平板表层。翻车t平板,置于36C±
1C温箱内,培养18h-24,计数典型和可疑菌落。选取典型菌落或可疑菌落进行证实试验,观察产气情况。
稀释度
典型菌落总数
cfu/ml
n1
n2
n3
n5
证实试验
从VRBAF板上挑取10个典型菌落或可疑菌落,分别移种于BGLB肉汤管,
36c±1C温箱内,培养24h-48h.凡BGLB肉汤管产气,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检测结果
备注
n为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c为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m为致病菌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M为致病菌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检验人员
校核人员
检验日期
校核日期
大肠菌群检验原始记录

四、根据证实为大肠菌群的阳性管数,查MPN检索表,报告大肠菌群的最可能数。
初发酵(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支)
产气管数(支)
复发酵(煌绿乳糖胆盐
肉汤,
37℃,,48h)
产气管数(支)
10-1
10-2
10-3
检验结果
(MPN/100g)
检验人:复核人:
大肠菌群检验检验原始记录
样品名称
明胶
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
生产日期
检验依据
GB4789.3-2010
检验日期
大肠菌群检验过程:
1、称取样品25g样品放入盛有225ml灭菌的生理盐水中,制成1:10的样品匀液,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10的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缓注入盛有9ml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制成1:100的样品均液,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100的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缓注入盛有9ml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制成1:1000的样品均液。
2、初发酵试验:大肠菌群每个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大肠菌群测定:如果超过1ml,则用双料LST肉汤),36℃±1℃培养24h±2h,观察倒管内产气情况。如未产气,培养至48h±2h,如产气着进行复发酵试验。
三、复发酵试验:(大肠菌群的测定)用接种环从产气的LST肉汤管中分别取培养物1环,移种于煌绿糖胆盐肉汤(BGLB)管中,36℃±1℃培养48h±2h,,观察产气情况。
初发酵(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支)
产气管数(支)
复发酵(煌绿乳糖胆盐
肉汤,
37℃,,48h)
产气管数(支)
10-1
10-2
10-3
检验结果
(MPN/100g)
检验人:复核人:
大肠菌群检验检验原始记录
样品名称
明胶
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
生产日期
检验依据
GB4789.3-2010
检验日期
大肠菌群检验过程:
1、称取样品25g样品放入盛有225ml灭菌的生理盐水中,制成1:10的样品匀液,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10的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缓注入盛有9ml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制成1:100的样品均液,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100的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缓注入盛有9ml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制成1:1000的样品均液。
2、初发酵试验:大肠菌群每个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大肠菌群测定:如果超过1ml,则用双料LST肉汤),36℃±1℃培养24h±2h,观察倒管内产气情况。如未产气,培养至48h±2h,如产气着进行复发酵试验。
三、复发酵试验:(大肠菌群的测定)用接种环从产气的LST肉汤管中分别取培养物1环,移种于煌绿糖胆盐肉汤(BGLB)管中,36℃±1℃培养48h±2h,,观察产气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品编号2»«样品名称2»
«样品编号3»«样品名称3»
«样品编号4»«样品名称4»
«样品编号5»«样品名称5»
检测者:审核者:
□电热恒温培养箱(型号:DNP-9272)36±1℃编号□04-15□04-24□05-11
培养基
□LST肉汤ML□BGLB肉汤ML□其他
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培养时间h
样品编号及样品名称
纸片颜色及结果
可疑结果确证
(发酵法)
均匀紫色
(未检出)
黄色背景上有红点或片状红晕(检出)
品名称1»
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法原始记录
HSCDC/ZJ-19-14A共页第页
受检单位
«供样单位»
检测环境
温度(T):℃;相对湿度(RH):%
接样日期
年月日
检测地点
——
检测起止日期
年月日~月日
检测依据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4789.3-2008
检测仪器
«样品编号3»«样品名称3»
«样品编号4»«样品名称4»
«样品编号5»«样品名称5»
检测者:审核者:
□电热恒温培养箱(型号:DNP-9272)36±1℃编号□04-15□04-24□05-11
培养基
□LST肉汤ML□BGLB肉汤ML□其他
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培养时间h
样品编号及样品名称
纸片颜色及结果
可疑结果确证
(发酵法)
均匀紫色
(未检出)
黄色背景上有红点或片状红晕(检出)
品名称1»
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法原始记录
HSCDC/ZJ-19-14A共页第页
受检单位
«供样单位»
检测环境
温度(T):℃;相对湿度(RH):%
接样日期
年月日
检测地点
——
检测起止日期
年月日~月日
检测依据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4789.3-2008
检测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