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风险点分析与预防

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风险点分析与预防

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风险点分析与预防一、引言电力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风险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电力系统中的安全风险点分析1. 电网稳定性电网稳定性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个关键指标,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负荷变化、电压波动等。

在电网负荷瞬间剧增或突然减少的情况下,电网可能出现不稳定的现象,甚至引发停电事故。

2. 输电线路的安全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输送电能的关键环节,然而,其存在着安全风险。

例如,输电线路可能受到架线材料老化、恶劣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短路、火灾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3. 发电厂的安全发电厂在电力系统中起到电能转化的作用,而其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火灾、机械故障等。

发电厂要保持安全运行,需要定期进行设备检修、消防演练等工作。

4. 变电站的安全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负责将高压电能转换为适用于用户的低压电能,其安全风险主要包括电器设备故障、设备老化等。

变电站需要定期检修、维护,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运行。

5. 用户用电安全用户用电安全是电力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用户在使用电力时可能存在过载、漏电等问题,这些都有可能引发火灾、电击等安全事故。

三、电力系统安全风险的预防措施1. 强化电力系统监测与预警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智能设备,对电网稳定性、输电线路的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并设置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 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加强对发电设备、输电线路、变电站等设备的日常检修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同时,建立起健全的备品备件管理机制,确保设备更换及时,避免故障发生。

3. 加强安全培训与意识电力系统中的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安全培训,提高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重视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宣传教育等形式,让所有参与电力系统运行的人员明确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报告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报告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报告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电力系统安全分析报告1. 引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保障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使用,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 安全隐患分析2.1 供电设备的老化和故障率上升长时间的使用和运行不良会导致电力系统的供电设备老化,使得故障率上升。

这是电力系统中最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

2.2 天气因素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恶劣的天气条件,如台风、暴雨、冰雪等,会对电力系统的设备和线路造成直接影响,导致系统故障和停电。

2.3 电力系统的过载和短路问题电力系统承载着巨大的负荷,过载和短路等问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火灾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2.4 人为因素引起的故障人为因素引起的故障是电力系统的常见隐患,如操作不当、维修不及时等,都可能导致系统的异常运行和风险增加。

3. 防范措施3.1 定期设备检测和维护通过定期检测和维护供电设备,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降低设备老化和故障率,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2 加强天气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天气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预测恶劣天气,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尽量减少天气因素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3.3 完善过载和短路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设置合适的过载和短路保护装置,当系统超载或发生短路时,能够及时切断电路,保护设备和线路的安全运行。

3.4 强化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对电力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故障和事故。

4. 结论电力系统的安全是我们保障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但也面临着各种安全隐患。

通过对安全隐患的分析和相应的防范措施的提出,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为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电力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在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我们生活中使用电能的同时,电力系统中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和隐患,这些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成为了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在特定条件下能够保持对电能的供应。

可靠性是一个贯穿于电力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中的概念,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主要是从电力系统的各个层面分析,包括电力设备的可靠性、电力设备的故障修复时间、抢修能力等等。

首先,要对电力系统的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要对电力系统的故障修复时间进行评估,确定故障的原因并及时排除故障。

另外,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还与供电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无论是单回路供电还是双回路供电,都需要充分考虑电力系统在正常状态下的运行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还需对电力设备进行可靠性评估、运行检测和保护措施的建立。

二、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分析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是指电力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损害。

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分析,主要可以从设备安装和维护、线路设计和终端设备使用等方面考虑。

首先,电力设备的安装和维护等工作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其次,电力系统的线路设计必须符合电力系统的使用标准,以便保证其安全可靠的运行。

此外,对于终端使用设备等问题,也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测和质量检查,避免出现设备故障等问题,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三、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紧密联系的可以看出,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紧密联系的,两者相互影响。

电力设备的可靠性不仅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也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电力系统的运行环境、线路设计,以及终端设备使用等问题,都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与控制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与控制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与控制电力系统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基础设施。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进行安全分析与控制变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电力系统安全分析、安全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常会发生各种安全问题,如电气火灾、跳闸故障、电压暴跌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其中,严重事故发生的概率虽然较小,但其危害却极大,常常导致电网停运、电量短缺、经济损失等后果。

因此,电力系统的安全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电力系统安全分析电力系统安全分析是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从而确定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电力系统可以安全稳定地运行。

安全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设备安全分析设备是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而设备安全不仅关系到设备自身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会对电力系统的整个稳定性产生影响。

因此,设备安全是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常,设备安全分析会对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电气参数和环境因素等进行实时监测,以预测设备的故障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潜在风险。

2.电网安全分析电网安全分析主要关注电网的导线、变压器、开关等部件的安全运行,同时找出可能导致电网故障的因素。

在电网安全分析中,通常需要利用电网状态估计、动态模拟等方法来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以及对电网的控制和调度。

3.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分析是对电力系统整体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故障风险、可靠性、灵活性等进行检测,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对应的措施和应对方案,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安全控制安全控制是电力系统安全保障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对电力系统的监控和控制,对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调控,最终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有效控制。

安全控制的主要方式有:1.故障检测和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中不免会发生一些故障,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会对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产生不良影响。

电力系统的线路安全原因及措施分析

电力系统的线路安全原因及措施分析

电力系统的线路安全原因及措施分析电力系统是指由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设备等组成的供电系统。

线路安全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问题之一,涉及到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以下是对电力系统线路安全原因及措施的分析。

1.原因分析1.1天气因素:天气因素是造成电力线路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大风、暴雨、冰雪等极端天气会导致绝缘子破损、树木倒塌等情况,从而引发线路事故。

1.2设备老化: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变电设备等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会出现老化现象,包括绝缘材料老化、设备部件腐蚀等,进而增加线路事故的风险。

1.3人为操作错误:人为操作错误是电力线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操作人员在线路运行时疏忽大意,未按规定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1.4电力过载:电力系统中的线路在电流负荷过大时,会导致电力过载现象,进而引发线路事故,例如电线温度过高造成绝缘破损等。

2.措施分析2.1加强维护检修:对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变电站等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检修,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的老化、故障等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线路事故的风险。

2.2强化设备更新:对老化的设备进行及时更换,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升线路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3加强培训和教育: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其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和安全保护措施,减少人为操作错误造成事故的概率。

2.4安装监测装置:在电力系统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等关键位置安装监测装置,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2.5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加强电力系统的规章制度建设,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明确责任人,提高管理水平,减少人为操作错误的发生。

2.6加强天气监测和应急预案:加强对天气的监测,及时预警并制定应对措施,例如在暴风雨来临前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因极端天气造成的线路事故。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线路安全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但通过加强设备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素质、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线路事故的发生概率,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05章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第05章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第五章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5.1 5.2 5.3 5.4 5.5 5.6 5.7 概述 电力系统的静态等值 静态安全分析的支路开断模拟 静态安全分析的发电机开断模拟 静态安全分析的灵敏度法 预想事故的自动筛选 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域
5-1 概述
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在正常运行情况和偶然事故情况下都 能保证电网各运行参数均在允许范围内,安全可靠的向用户提供质量 合格的电能。紧急状 Nhomakorabea分两类:


(1)没有失去稳定的紧急状态:由于输电设备通常允许 有一定的过负荷时间,所以这种状态称持久性的紧急状态 。 对于这种状态一般可以通过控制使之回到安全状态,称 为校正控制或持久性紧急状态控制。 (2)稳定性的紧急状态:亦称可能失去稳定的紧急状态 。 该状态能容忍的时间只有几秒钟,相应的控制也不得超 过1s。这种控制称为紧急控制或稳定性紧急控制。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必须满足两个约束条件:即等式约束条件和 不等式约束条件。等式约束为潮流方程,不等式约束条件是为了保证 系统安全运行,有关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都处于运行允许值的范围内。 g ( x) 0 即:
h( x ) 0
根据是否满足上述约束条件,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 可以划分为: 1.安全正常状态 2.警告状态(不安全正常状态) 3.紧急状态 4.危急状态(极端状态) 5.恢复状态 它们之间的关系:
边界节点
外部系 统
互联系统的划分示意图
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直接相连的节点称之为边界节点 (或边界母线);内部系统与边界节点连线的支路称为 联络线。
静态等值方法: 在稳态条件下,保持内部系统状态不 变,简化外部网络。一般为基于拓扑的等 值,原理上可分为两大类: (1)应用数学矩阵消元理论求得等值网( Ward等值)。 (2)应用网络变换原理求得等值网络(REI 等值)。

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分析与隐患排查

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分析与隐患排查

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分析与隐患排查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为各种行业的正常运转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持。

因此,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电力系统也存在一些隐患,这些隐患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电力中断、重大事故等严重后果,因此,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分析和隐患排查。

一、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分析1.1 安全分析的意义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是保障社会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诸多因素,如电网结构、设备运行状态、天气情况等等。

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安全分析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安全分析,可以发现潜在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2 安全分析的方法安全分析主要采用风险分析的方法,即通过收集场站、线路、变压器、开关等设备的运行数据和历史记录,对设备及其运行环境进行分析,评估存在的危险性,并确定相应的措施。

具体流程如下:1.2.1 收集数据收集各种设备的运行数据,包括温度、电流、电压、功率等指标,以及历史记录、报警信息等。

1.2.2 评估危险性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评估存在的危险性,确定潜在危险因素。

危险性评估应该考虑设备本身的运行不正常、自然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多个方面。

1.2.3 制定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包括设备维护、检修、排查故障和优化设备管理等。

1.2.4 跟踪实施跟踪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制定实施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保证措施得到落实,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电力系统隐患排查2.1 排查的意义排查电力系统的隐患是防范事故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预防事故的发生。

同时,隐患排查也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设备的状况,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寿命,减少维修成本和损失。

2.2 排查的内容隐患排查内容包括:2.2.1 电力设备的检查,如变压器、断路器、熔断器等。

2.2.2 线路的检查,如支架、绝缘子、导线等。

电力系统安全隐患的分析与解决策略

电力系统安全隐患的分析与解决策略

电力系统安全隐患的分析与解决策略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但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分析、问题存在原因探讨以及解决策略提供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电力系统安全隐患分析1. 电网规模扩大导致风险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和人口增长,对电力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满足这种需求,电网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

例如,输变电设备容量可能超负荷运行,引发设备故障;线路过载可能导致设备过热甚至火灾等。

2. 旧设备老化情况严重一些地区与企业的电力设备年限较长,已经进入老化阶段。

老化设备容易发生故障,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威胁。

此外,还存在未按时更换老化部件和缺少维护保养等问题。

3. 电力系统的鲁棒性较差电力系统的鲁棒性是指电力系统对外界环境的扰动或故障的抵抗能力。

当前一些地区和企业的电力系统鲁棒性较差,一旦遭遇突发情况,如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等,很容易导致电网瘫痪。

二、问题存在原因探讨1. 技术水平不足部分地区和企业在技术水平方面存在欠缺,无法及时识别和解决问题。

这可能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投入不足以及科研力量薄弱有关。

2. 维修保养不到位一些地区和企业在维修保养工作中存在严重不到位现象。

由于预防性维修工作没有得到重视,设备可能出现隐患无人察觉。

3. 缺乏全面而精准的数据支持对于电力系统安全隐患的分析需要大量可靠的数据支持,包括供电负荷情况、设备运行状态等。

然而,并非所有地区都能提供全面且精准的数据,这对相关分析和决策带来了困难。

三、解决策略1. 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地方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电力系统相关职位的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

通过提高技术水平,能够及时识别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 提升设备维修保养水平重视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并修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原则上,对预想事故集中的每一种预想事故,都应进行安全性分析 评定,但是,为了满足安全分析的实时性要求,常常按事故的严重程 度进行筛选(预想事故的自动筛选)。 2)对网络进行简化等值。 3)研究专门用于静态安全分析的方法。


5.2 电力系统的静态等值

背景: 对于大型互联系统进行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分析 计算往往会遇到计算量太大,耗费机时太多等问题 ,而且进行在线计算时调度中心不可能获得整个系 统完整而准确的实时信息,而数学模型的规模又必 须与所得的实时信息相匹配。因此,必须对系统中 不感兴趣的部分或某些部分不可观测的部分进行简 化等值。

展开为
YEEVE YEBVB I E
YBEVB YBBVB YBI VI I B YIBVB YII VI I I

消去外部系统的节点子集,可得
YBB YEQ YIB YBI VB I B I B YII VI I I

Ward等值法的特点:
(1)、当外部系统全部是PQ节点时,由于各节点的注入有功功率和无 功功率给定,应用上述方法对外部系统等值,计算效果较好。 (2)、潮流计算结果可能误差太大。这主要是由于在基本运行方式下 求取的等值,而系统实际运行方式的变化会导致外部系统实际注入的变 化和参数发生变化,因此造成潮流计算的误差。这种现象无功功率表现 更为突出。

简化等值时,一般将系统划分为:



研究系统(内部系统):指要求详细计算模拟、等值 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区域或所关注的区域。 外部系统:指与研究区域毗邻并相互有一定影响,但 不需要详细计算可以用某种等值网络取代的区域。 剩余系统:与研究区域相距很远,影响极小,可作高 度简化的区域。
联络线
内部系 统


紧急状态分两类:

(1)没有失去稳定的紧急状态:由于输电设备通常允许有 一定的过负荷时间,所以这种状态称为持久性的紧急状态 。

对于这种状态一般可以通过控制使之回到安全状态,称为校正控制 或持久性紧急状态控制。

(2)稳定性的紧急状态:亦称可能失去稳定的紧急状态。

该状态能容忍的时间只有几秒钟,相应的控制也不得超过1s。这种 控制称为紧急控制或稳定性紧急控制。

下图表示外部系统中只保留一个节点,其余节点全部 消去的情况。
.
S1'
' S2
S i1
1
.
Se
2
k
P
' k
.
S i'
i
Sb
保留PV节点
保留PV节点的Ward等值

Ward-PV等值的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外部系统待消去节点子集E(其中不包括保留PV节点 )、保留PV节点和边界节点组成的节点子集B; (2)外部系统的对地支路用节点注入功率模拟,形成只包含 外部系统待消节点子集E和边界节点(含保留PV节点)子集B 的节点导纳矩阵; (3) 用Gauss消元法消去节点子集E,求出各边界节点之间和 边界节点与保留PV节点之间的等值支路参数; (4)如外部系统的对地支路未用注入功率模拟,则边界节点的 有功、无功注入功率和保留PV节点注入功率可用节点功率方 程式求得,而边界节点和保留PV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相角可由 基本情况下的全网潮流解给出(或由状态估计器给出)


静态安全分析中需要校验的典型事故包括发电机组或输变电设备 的强迫停运,也包括短路引起的保护动作致使多个设备同时退出 运行的情况。

由于不涉及元件动态特性和电力系统的动态过程,静 态安全分析实质上是电力系统运行的稳态分析间题,即潮 流问题。也就是说,可以根据预想的事故,设想各种可能 的设备开断情况,完成相应的潮流计算,即可得出系统是 否安全的结论。但是,静态安全分析要求检验的预想事故 数量非常大,而在线分析或实时分析又要在短时间内完成 这些计算,因此:

静态安全分析:只考虑事故后系统重新进入新稳 态运行情况的安全性,而不考虑从当前运行向事 故后稳定状态转变的暂态过程。

动态安全分析:根据实时潮流对预想事故后系统 的暂态稳定性进行评定。


静态安全分析的用途:
对一个输电系统规划方案而言,利用静态安全分析可以进行事 故预想,可以校验其承受事故的能力;系统规划设计人员在进行 发电系统和输电系统规划时,应利用静态安全分析考虑各种可能 的设备开断情况,并评估其后果是否满足安全性的要求。为此, 规划设计人员一般需要增加一些冗余的设备或调整计划以减少中 断供电的可能性。 对运行中的电力系统而言,可以检验其运行方式及接线方式的 安全性,进而给出事故前后应采用的防范措施或校正措施。在电 力系统的运行中,为了避免过负荷和电压越界引起的设备损坏, 或由于过负荷设备在系统保护作用下退出运行而导致大面积连锁 反应性的停电,需要在线或实时地进行系统静态安全分析。
第五章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5.1 5.2 5.3 5.4 5.5 5.6 5.7 概述 电力系统的静态等值 静态安全分析的支路开断模拟 静态安全分析的发电机开断模拟 静态安全分析的灵敏度法 预想事故的自动筛选 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域
5-1 概述
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在正常运行情况和偶然事故情况下都 能保证电网各运行参数均在允许范围内,安全可靠的向用户提供质量 合格的电能。
边界节点
外部系 统
互联系统的划分示意图
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直接相连的节点称之为边界节点 (或边界母线);内部系统与边界节点连线的支路称为 联络线。
静态等值方法: 在稳态条件下,保持内部系统状态不 变,简化外部网络。一般为基于拓扑的等 值,原理上可分为两大类: (1)应用数学矩阵消元理论求得等值网( Ward等值)。 (2)应用网络变换原理求得等值网络(REI 等值)。

该方法将网络中的节点集合划分为内部系统 节点子集(I)、边界节点子集(B)和外部系统 节点子集(E),然后将整个系统的节点方程
YV I

按节点集合的划分写成分块矩阵
YEE YBE 0 YEB YBB YIB 0 VE I E YBI VB I B YII VI I I

恢复状态:在恢复状态下,先满足不等式约束条件,然
后通过再同步、并网恢复所有用户供电,使等式约束条件得 以满足。
安全分析


从电力系统运行调度的角度来看,应该用预想事故分析 的方法来预先知道系统是否存在隐患,即处在所谓不安全正 常状态,以便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患于未然。 这便是电力系统安全分析(或称电力系统安全评估)的目的 。 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通常是指在突发事故扰动下, 系统保证避免发生广泛波及性供电中断的能力。由于安全性 是对事故后果进行分析,涉及到系统事故后的稳态行为即暂 态行为,安全性分析亦称之为预想事故分析,分为:静态安 全分析和动态安全分析。

I B I B(或 P EQ jQ EQ )
等值注入
内部系 统
边界节点
等值支路
YEQ
常规Ward等值的等值系统
在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往往用节点注入功率 而不用电流表示。
* VB 0
0 YBB + YEQ * VI YIB
YBI VB S* + ΔS* B B = * YII VI S I
* -1 * ΔS* = -(diagVB )YBE YEE (diagVE )-1 S* B E
S S 式中: E 、 B 和 S I 分别为外部系统、边界节点和内 部系统的节点注入功率列向量。

Ward等值计算步骤: (1)选取一种有代表性的基本运行方式,计算潮流得出 全网各节点电压; (2)确定内部系统和边界节点,然后对下列矩阵进行高斯 消元,消去外部系统,保留边界节点,得到仅含边界的外 部等值导纳矩阵。 (3)计算出各边界节点的注入功率增量,并将其加到原边 界节点注入功率上,得到边界节点的等值注入功率。该等 值注入功率也可以由内部系统和边界节点的运行状态计算 得知。实际应用时,可以由于内部系统和边界节点的电压 幅值、相角以及联络线潮流都可以由状态评估提供,因而 这种方法适宜于在线应用。
I B YBEYEE 1 I E
式中:Y
EQ
YBEYEE 1YEB
YEQ 是消去外部系统后,在边界节点附加的节点导纳阵。
I B 是消去外部系统后,在边界节点附加的注入电流。
上式就是消去外部系统节点后,等值系统的节点电压方 程。 Nhomakorabea

上述网络等值过程在数学上是线性代数方程Gauss消元法的 消去过程,在物理意义上是对网络进行星-网变换的过程。 由于外部系统和内部系统不直接相连,从化简后的节点电 压方程可以看出,消去外部节点时只有 I B 和 YBB 发生了 变化。 计算出基本情况下的 YEQ 和 I B 之后,在对内部系统进行 安全分析时,只要 I E 不变,则对内部系统每一个预想事 故进行计算时,结果完全相同。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必须满足两个约束条件:即等式约束条件和 不等式约束条件。等式约束为潮流方程,不等式约束条件是为了保证 系统安全运行,有关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都处于运行允许值的范围内。 g ( x) 0 即:
h( x ) 0
根据是否满足上述约束条件,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 可以划分为: 1.安全正常状态 2.警告状态(不安全正常状态) 3.紧急状态 4.危急状态(极端状态) 5.恢复状态 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Ward等值法的改进


一、考虑外部系统的对地电容对边界注入无功的影响。通 常采用节点注人功率来模拟外部系统的对地电容,以提高 等值后系统潮流计算的收敛性。对地电容的等效注入无功 功率,可用基本情况潮流计算求得的电压来计算; 二、考虑外部系统PV节点注入无功功率的变化。如果外部 系统有PV节点,其注入有功功率给定,而当内部系统运行 状态不同(例如线路开断),外部系统的PV节点为维持其 电压保持不变,它的注入无功功率将会在限值内作出相应 的变化,即外部系统的PV节点向内部系统提供无功功率支 援。这时,边界节点上的注入功率与基本情况下求出的 值有较大差异,造成外部系统注入无功模拟不正确,从而 影响等值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