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规定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环境保护是保护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维护地球上的生态平衡,为我们和未来的后代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

为了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被遵守。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以期提高我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行动。

一、预防原则预防原则是环境保护的基石之一。

它强调采取措施在源头上防止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发生。

预防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和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遵守环保相关规定和标准。

同时,预防原则也包括提倡节约能源、减少废物产生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二、优先原则环境保护中的优先原则是指在环境问题处理中,优先考虑的是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人类的健康。

这意味着当冲突出现时,环境保护应优先于经济利益。

例如,在建设项目中,应该首先评估这些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寻求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可行方案。

三、合作原则环境保护是全球性的任务,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协作。

合作原则强调国际社会的合作精神和责任共担,以共同应对环境问题。

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转让,共同制定环境准则和国际公约,共同保护全球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环境保护应该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在资源利用上,要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提倡再生能源的使用,推动绿色技术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环境的保护。

五、公众参与原则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

它要求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建立起积极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在决策制定和环境规划中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利益。

公众参与保证了环境保护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有效地提高了环境治理的效果。

六、责任追究原则责任追究是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违反环保法规和规范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监管,确保环境法规的执行和环境责任的追究,以保护环境的合法权益。

在实施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以上的基本原则,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范本一:【正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护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自然界存在的各种自然要素以及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第三条 国家实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 国家坚持预防为主,污染防治,标准严格,加强监管,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五条 国家建立环境保护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环境保护格局。

第六条 国家实施环境管理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七条 国家采取措施,遏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第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并加强环境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

第九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

第十条 国家加强对群众环境权益的维护和法律援助工作,支持环境保护社会组织的发展。

第十一条 国家鼓励并支持国际间环境保护合作和交流。

第十二条 国家建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体系,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培育良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风尚。

第二章环境质量标准第一节环境质量目标与标准第十三条 国家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确定环境质量目标,保护环境质量。

第十四条 国家根据环境质量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进步,修订和完善环境质量标准。

第十五条 国家建立和实施环境风险评估制度,评估环境质量目标实现的可行性。

第十六条 国家根据环境质量目标,制定和实施大气、水、土壤、噪声、电磁辐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环境质量标准。

第十七条 国家根据环境质量目标,制定和实施海洋环境质量标准和其他特定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标准。

第二节监测与评价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和实施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制度。

第十九条 环境监测工作应当具备真实、准确、可靠、连续、决策所需的相关指标,并为社会公众提供监测数据。

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公开制度,及时公开环境质量指数和环境监测结果。

试分析我国环境法四大原则概念、内容及其具体适用。

试分析我国环境法四大原则概念、内容及其具体适用。

试分析我国环境法四大原则概念、内容及其具体适用。

一、环境法基本原则确立的意义(一)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环境法的核心和灵魂环境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基本依据是其具有独特的法律调整对象与法律调整方法。

其中,基本原则属于调整方法的范畴,是调整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立完备的环境法基本原则对于环境法独立性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使其具备法理基础。

环境法基本原则指导着环境立法、司法和执法,遇到新问题、新情况,可以根据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体现的精神来进行处理。

(二)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弥补功能由于法律上环境概念的不确定性以及环境法调整范围的相对性,具体法律规范对环境法律关系的调整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通过适用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予以弥补。

正如在处理民事案件时,在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的情况下,通常援引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等来弥补法律之不足。

我国环境法体系还很不成熟,相关的法律规范非常欠缺,如果没有完善的基本原则作为后盾,会使其处于尴尬境地。

(三)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对环境立法作用重大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一些新型的环境关系需要纳入环境法调整规范,而具体立法可能一度滞后,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环境法基本原则的要求,可以推动立法进程,亦可以直接适用有关的法律规定。

所以,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对于环境立法具有指导作用。

(四)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可以防止法律滥用环境法律规范内容非常庞杂,在法律的实施中容易产生一些偏差。

例如,过分重视一些环境技术法律规范,可能导致“法律役于技术”[2]的歧途;其次,环境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相比,具有高科技背景与决策风险,涉及广泛的利益冲突与决策权衡;此外,还有一些现实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在现阶段可能并不适宜用法律来调整。

在这些情况下,脱离环境法的基本原则而片面地运用具体的法律规范,可能会减损法律适用的效率,甚至造成法律的滥用。

可喜的是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从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之后颁布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1973年),规定环境保护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至今经历30余年的发展过程,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已经从单项的基本原则发展成为科学体系;适用范围在不断调整和扩大;含义和内容也在改进和深化。

“我国法律规定的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教案

“我国法律规定的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教案
维普资讯
——
—Leabharlann —田J 不

秘 国 律 定 环 保 的 本 铡 我法规的境护基 原"
口恽 梅
【 学 目标 ] 教
年 。 厂 是 目前 贵 州 省 纸 张 生 产 量 最 大 的 企 业 。 是 该 也 ( 知 识 目标 : 法 治 理 环 境 的 重 要 性 ; 国 环 该 地 区 唯 一 的 工 业 生 产 企 业 ,拥 有 职 工 2 0 1) 依 我 0 0多 名 。
乃至湖 南 省的洞 庭 湖 。河 水 污染 源来 自黔 东南 州凯
里 造 纸 厂 , 有 关 部 门 检 测 , 厂 每 年 外 排 基 本 未 处 据 该
( 像 : 国的水 资源状 况及 黄河 断流 。 ) 录 我
师: 同学 们 , 以看 出 我 国 的水 资源 不仅 贫 乏 , 可
理 的废 水 近 千 万 吨 ,巴拉 河 受 污 染 的历 史 长 达 4 而且 人为 的破坏也 非常 严重 。 对如此 严 峻的状 况 , 0 针 政治 课教 学 20 0 2年 l 0月 1日 第 l 0期
空, 这是人 类美 好 的家 园。 我们 生活在 这样 的环 境 中 性 、 制 性 。 强
是 多 么幸福 、 么美好 啊 ! 多 下面让 我们来 了解一 下 国家制 定 了哪些 法律 来
然而, 我们 现实 生活 中却有 这样 一些情 景 。 看 保 护 环 境 。 请
中 央 电 视 台 2 O 年 世 界 环 境 日专 题 节 目片 段 : O1 师 : 纸 厂 给环 境 造 成 的最 严重 的污染 是 对 水 造 贵 州 省 黔 东 南 卅 的 巴 拉 河 源 头 ,是 国 家 级 自然 资源 的污染 。水是 生 命 的源 泉 , 人类 和 其他 一 切 I 是

新环保法的法律基本原则是什么?

新环保法的法律基本原则是什么?

新环保法的法律基本原则是什么?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为环保法所遵循、确认和体现并贯穿于整个环保法之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环境保护基本方针、政策,是对环境保护实行法律调整的基本准则,是环保法本质的集中体现。

根据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条的规定,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具体表现在:(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是指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必须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保护好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了又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必要的条件。

反之,环境污染了,资源破坏了,人体健康损害了,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地制约。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确立这样的原则,是由环境污染与危害的特性决定的:环境污染一旦发生,一般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不少环境要素遭到破坏后,要恢复正常极为困难,有的甚至是不可恢复的,所以要以预防为主;环境污染引起的某些疾病,潜伏期长,不易被发现,发病以后难以根治;环境受污染和破坏后,治理和恢复的代价很高;要将环境污染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光着眼于对新污染的“防”尚不够,还要对已有的污染与破坏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进行积极治理。

(3)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上个世纪60年代末,人们认识到,控制环境污染与破坏,必须从全局和整体上加以考虑,治本的首要办法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很多环境污染问题,是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造成的,布局一旦错了,铸成了事实,要想纠正就很不容易。

现有还有一种现象,工业布局中搞地方保护,损人利己,如各地将污染工业安排在自己的下游或者主导风之外,只管自己的发展,不管别人、别的地区的死活(市交接边界、省边界),酿成跨地区污染纠纷,逃避监管,增加了处理难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的区别主要表现(1)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法的根本准则,贯穿于整个环境保护法,统帅环境保护法飞各项制度及规范;具体原则是某个或某些环境保护法制的一般准则,适用于特定的范围。

(2)基本原则体现环境保护法的根本价值和基本原理,是环境保护立法、执法、守法及研究环境保护法的总的指导思想;具体原则直接反映的是特定的价值,仅仅是特定领域好环节的指导思想。

(3)基本原则是国家环境保护基本政策的最集中体现,反映的是国家对环境资源问题的总体要求;具体原则所体现和反映的是国家在某一具体领域的环境政策。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须由法律所确认或体现。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必须反映环境法的特点。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必须是贯穿于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性原则。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1)协调发展原则(2)预防为主原则(3)合理开发利用原则(4)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5)公众参与原则协调发展原则又叫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是指环境保护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寻求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欲望,而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和欲望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2)人们的消费标准好生活水平必须限制在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3)可持续发展要求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不应危害后代人满足其基本需要的能力。

(4)人口增长会给自然资源增加压力,因此,应保持人口的稳定。

(5)在发展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系统的干扰不应当威胁生命支持系统。

(6)可持续发展要求公平地分配有限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对于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应考虑将自然资源耗竭减少至最小限度,其耗竭的速率应尽可能较少地妨碍未来世代的选择权好机会。

(7)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二章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内容概要:环境法基本原则概述,具体的环境...

第二章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内容概要:环境法基本原则概述,具体的环境...

第二章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内容概要:环境法基本原则概述,具体的环境法基本原则主要有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调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国家干预原则。

本章知识点:知识点一:环境法基本原则概述知识点二:环境法基本原则(一)知识点三:环境法基本原则(二)本章学习重难点: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

本章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掌握环境法的五个原则,以及掌握相关原则在实务中的运用。

建议学时:3学时知识点一: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概述一、环境资源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指通过环境法规明确规定或者体现的,反映环境法基本理念、价值、特点和目的的,对环境资源工作或活动具有普遍性指导作用的准则。

(二)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以下特征:1、是由环境法规确认的普遍性指导准则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法律确认性。

环境法规确认基本原则的方式,一是直接规定,二是间接体现。

所谓直接规定是指环境法规条文中明确提到某项原则。

例如旧的《环境保护法(试行)》(1979 年)第6条提到“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所谓间接体现是指环境法规中虽然没有某项原则的文字表述但通过有关法律条款却体现了该原则的精神。

例如新的《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条款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原则。

2、是环境法这一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所特有的原则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部门法的特性,不宜把我国法律的通用原则或我国法制建设中的共同原则当作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诚然这些法律通用原则或共同原则如“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民主与集中、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立法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执法原则也是指导环境立法与执法的一般原则。

但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体现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价值、特点和目的的特有原则。

3、是贯穿整个环境法体系和环境法制建设、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不同于具体的法律制度、法律程序和法律措施。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引言环境保护是人类发展与生存的关键问题之一。

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确保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环境保护原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原则,并提供相关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一、污染防治原则1.1大气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是保障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至关重要的措施。

要控制排放源头污染,加强大气污染监测和预警,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加强大气污染的治理和控制。

1.2水环境保护保护水环境是维护水质和水资源的关键环节。

要加强水源地的保护,控制污水排放,加强水环境监测和治理,提高用水效率,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3土壤环境保护土壤是农田、森林等生态系统的基础,保护土壤环境对于保护生态系统和维护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要控制土壤污染源头,加强土壤污染的治理和修复,推动可持续土壤利用。

二、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2.1能源可持续利用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但资源有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和合理利用。

要推动能源的清洁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2.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础资源,但水资源短缺和污染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的重要问题。

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水资源节约和回用,实施水资源管理和调度。

2.3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基础,但土地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农田的耕地面积减少。

要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耕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原则3.1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物种持续存在至关重要。

要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重要生物多样性区域,禁止非法捕捞和濒危物种的买卖。

3.2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系统是地球上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系统,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要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开展生态系统监测和评估,防止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 想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你有什么节水小窍门?
材料说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水污染 十分严重,造成严重的危害。 节水小窍门: 一方面,要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和能力,要循环利 用水、安装节水用具等。
另一方面,我国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 防治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 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 海洋环境保护法
我国法律规定的保护环 境的基本原则
看看我们居 住的环境
我不要这样 子!!
想一想
面临着如此严重的环境 问题,那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国家颁布一系列 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
宪法
根本大法
庄严宣布:国家保护和改善生 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 污染和其他公害。
环境保护 法
环保基本法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5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 有的四分之一,而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开发利用难度 大,许多地区严重缺水。据调查表明,90年代初,全 国缺水城市已发展为近300个,较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00 多个。 我国80%以上的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 已造成三分之一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 水域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镇的水源不符合饮水标 准。 水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导致了可利用水资源的进一 步减少和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 生存,影响着工农业的发展。
依靠群众保护环境
• 环境的好环,关系到 生产发展和人民的健 康。环保工作是全民 的事业。保护既是公 民的权利,也是公民 的义务。必须贯彻党 的群众路线,紧紧依 靠群众搞好环境保护 工作。
小结
根本大法 系列法律 基本法律
宪法 环境保护法
环保基 本原则
专门性单行法规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综合治理 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依靠群众保护环境
另一种主张:
主张应强调环境保护,抑制经济发展。
“零增长”论
两种观点显然都不妥当 “先污染后治理”论,实际是只重 视经济发展,而不顾环境保护,以牺 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发展。 而“零增长”论则把环境与发展对立起 来,只要环境,不要发展。
两者有一个共同的错误:
都把发展与环境看成是互不相容的 和法规
宪法
根本大法
环境保护 法
环境基本法
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 治法、森林法、矿产资源法、 土地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 法 环保专门法
我国已经形成以宪法为 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 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3.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 4.依靠群众保护环境
想一想
某乡有一条河流本来河水很清,河中的鱼类也 很多。可是这几年由于河边开了一家造纸厂,河水 受到严重污染,鱼虾几乎绝迹。河水散发的臭气也 让沿岸的百姓不胜其烦。
对于这种局面,如果让你来处理,你有什么办法?
一种主张:
先发展经济,然后再治理环境 “先污染, 后治理”。 很多工业发达国家就是走了 这条道路,我国也曾经历过一 段“先污染后治理”和严重浪 费资源的道路。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 经济建设、社会发 展与环境保护统筹 兼顾,同步规划、 同步实施,同步发 展,以实现经经济 效益、社会效益和 环境效益的统一。
(三同步、三统一)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着眼于产生环境问 题的根源

解决已经产生 的环境问题

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
• 实质:让污染 和破坏环境及 资源者承担法 律责任,强调 了权利和义务 的一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