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絮凝水处理
电絮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絮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电絮凝是一种对环境二次污染较小的废水处理技术。
电化学学科和电力工业的发展使电絮凝用于废水处理的成本大大降低,竞争力不断增强。
电絮凝法处理废水,一般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设备体积小,占地面积少,操作简单灵活,污泥量少,后续处理简单[1]。
电絮凝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阴离子,色度,有机物,悬浮固体甚至砷等有毒物质[2]。
近年来在国内外正逐步应用于电镀、化工、印染、制药、制革、造纸等多种工业废水的处理以及给水净化等领域。
1电絮凝技术原理铝材和铁材由于价廉,易得和有效性而成为最常用的电絮凝极板材料[3]。
以铝做电极材料为例,说明电絮凝技术原理,电极反应如下[4]:阳极反应:Al-3e-→Al3 (1)Al3 nH2O→Al(OH)n3-n nH (2)阳极反应:3H2O 3e-→3/2H2(g)3OH-(3)可溶性阳极在通入电流作用下,溶解产生大量阳离子,阳离子经过水解、聚合形成一系列多核羟基络合物和氢氧化物,这些产物吸附能力很强,起到凝聚、吸附等作用。
电解过程中,阳极和阴极上产生的氧气和氢气,黏附性能很强,在其上浮过程中将悬浮物带到水面上。
在电流作用下,还会发生电解氧化还原反应。
影响电絮凝对水的处理效果主要包括电极材料,电流密度,反应时间,极板间距,原水pH值等。
2电絮凝用于水处理2.1电絮凝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电絮凝技术自20世纪初就已开始应用于废水处理中。
近年来,国内外电絮凝正逐步应用于电镀、化工、印染、制药、制革、造纸等多种工业废水的处理,它可以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色度,有机物等。
2.1.1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当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中未被处理而直接排放时,容易被植物和鱼类吸收,这将通过食物链最终在人体内积累。
电絮凝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F.Akbal等[5]利用铁铝电极能有效处理电镀废水,反应时间为20min,电流密度为10mA/cm2,pH为3.0时,铜、铬和镍的去除率达到100%。
电絮凝处理技术介绍

废水电絮凝处理技术介绍1.电絮凝技术简介电絮凝是一种使用电能代替昂贵的化学试剂,能够同时祛除水中的重金属、悬浮固体、乳化有机物和其它多种污染物的电化学过程。
我们引进的这种专利技术对电絮凝技术进行了关键性的改进。
这些改进使得该系统的设备可以在较大规模上、经济、洁净而可持续地处理废水。
通常,很难治理的废水需要多种不同的化学药剂和流程来处理,但是其效果仍远不如电絮凝技术在一个步骤之内就能达到的指标。
我们美国的合作伙伴使用这一具有创新性和改进过的技术来做自家电镀厂的废水处理。
在七年多的时间里,使用该技术使其电镀厂排除的废水一直都能满足美国国家环保署制定的可排放水中重金属祛除的严格标准。
其它的化学处理方法,例如氯化铁、硫酸铁、石灰、铬消除法等都很少能保持这样优秀的记录。
我们的电絮凝系统可靠地运行了多年,在处理废水方面有很多极为成功的经验。
一个建在南非的电絮凝系统可以治理含有63种特种化学物质的废水,这是用其它办法不可能完成的。
在欧洲的一个电絮凝系统使一个制革厂可以排放的废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洁净,并且还能够同时回收大量的高级铬。
设在加拿大的一个电絮凝系统可以在处理船燃料舱和船底的冷凝物的同时,处理回收油中的水。
墨西哥的一个电絮凝系统可以处理含有多种有害废物和材料的金属加工液体。
在美国安装的该系统可以处理拉模铸造、电镀、电子工业、飞机整修、电厂冷却塔中,以及其它许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和多种工业废水。
另外,我们引进的电絮凝技术还在美国国家环保署(EPA)的环保技术验证项目(ETV)中被认可为优良的技术。
电絮凝技术将电场施加在由铸铁或钢制成的消耗性电极上。
受电场作用产生的强大氧化和收缩的影响,发生了许多在常规状况下不会出现的反应。
例如:一个步骤之内就可以完成铬从6价到3价的化学还原。
由于不添加其它化学物质到废水中,因此许多金属都是可以回收的。
上方左侧的图是一个架在滑道上的系统,右侧是一个安全壳以及电极。
电絮凝技术的其它应用还包括将被污染的水源变成可饮用水,例如在农村地区被砷、重金属、甚至是未经处理的污水所污染的井水。
电絮凝法去除中水中的氨氮和总磷及机理探讨

电絮凝法去除中水中的氨氮和总磷及机理探讨电絮凝法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技术,通过在电场下利用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等电沉淀剂形成絮凝物质,将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溶解性有机物一起捕捉,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电絮凝法在处理中水中的氨氮和总磷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电絮凝法去除中水中的氨氮和总磷的原理、优缺点以及机理探讨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电絮凝法去除中水中的氨氮和总磷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电场的作用,使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悬浮物、胶体物质等在电场的作用下凝聚成絮凝物质,并通过絮凝物质的形成和沉降来达到去除氨氮和总磷的目的。
第一,对氨氮的去除:电絮凝法通过引入电场,使氨氮在电场的作用下与电沉淀剂发生反应生成絮凝物质,使氨氮被絮凝捕捉在絮凝物中,并随着絮凝物的沉降而去除。
(一)优点:1. 去除效果好:电絮凝法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悬浮物、胶体物质等,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2. 操作简单:电絮凝法的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操作技术,易于操作和管理。
3. 适用范围广:电絮凝法对中水中的氨氮和总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适用范围广,可以满足不同水质的处理需求。
1. 能耗较高:电絮凝法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因此存在一定的能耗成本。
2. 生成的污泥处理问题:电絮凝法在去除水中杂质的过程中会生成一定量的污泥,对污泥的处理可能会增加一定的成本和复杂性。
电絮凝法去除中水中的氨氮和总磷的机理主要包括絮凝机理和沉降机理两个方面。
(一)絮凝机理电絮凝法中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等电沉淀剂在电场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氢氧化物,其中含有Fe(OH)3、Al(OH)3等离子成分。
这些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形成絮凝核,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溶解性有机物等,从而形成絮凝物质。
在这个过程中,氨氮和总磷等有害物质也会被捕捉在絮凝物中。
(二)沉降机理当絮凝物质形成后,由于其密度大于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沉降。
电絮凝水处理技术

6
1.2 净水机理
(3)电解气浮是指电解过程中,阴极通过电解过程产生粒径和 密度相对较小的H2和少量O2气泡,它们依附于溶液中的絮体上, 并携带絮体上浮至水面,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有研究表明 中性pH条件下可产生最小体积的H2气泡而O2 气泡的大小则随pH的 增大而增大。
1.2 净水机理
7
图3 电絮凝净水机理示意图
18
参考文献
[1]费琼,王少坡,罗伟,孙力平,骆尚廉.电絮凝法在水处理过程中影响因素研究现 状[J].工业水处理,2016,36(12):16-21. [2]周振,姚吉伦,庞治邦,刘波.电絮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综述[J].净水技 术,2015,34(05):9-15+38. [3]王静,冯玉杰,崔玉虹.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J].环境保 护,2003(12):19-22. [4]郑志勇,徐海音,宋佩佩,杨朝晖,赵峰.电絮凝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 化工,2015,35(04):29-32+34. [5] 丁春生,黄燕,缪佳,曾海明,彭芳.电凝聚法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Cr6+、Cu2+ [J].中国给水排水,2012,28(03):71-74. [6]游勇,彭娟,郑帅飞.电絮凝技术处理镀铜废水的研究[J].环境,2010, 12(1):27-29. [7]钱佳燕,王玲,薛建军等.超声-电凝聚技术处理毒死蜱废水研究及降解途径分 析[J].化学工程师,2012,197(2):27-32.
13
3.1 电絮凝水处理技术优点
1. 设备简单,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维护方便,易与其他工艺 组合使用。 2. 与化学絮凝法相比,电絮凝法溶解的金属离子成分纯净,电极金属 消耗量低,污泥产量小,对原水的适用范围广,反应过程中不需投 加化学药剂,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 3. 电极溶解所生成的金属离子活性高,形成的胶粒结合水含量低,絮 凝性能强,处理效果好。
电絮凝法去除中水中的氨氮和总磷及机理探讨

电絮凝法去除中水中的氨氮和总磷及机理探讨
电絮凝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和絮凝剂结合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方法。
电絮凝法广泛
应用于废水处理和中水处理过程中。
本文将探讨电絮凝法在处理中水中氨氮和总磷的效果
和机理。
电絮凝法是一种将电解电极用于絮凝剂生成和沉淀的方法。
在电絮凝过程中,首先是
电解电极的产生高浓度的氢氧根离子(OH-)和金属离子,然后通过氢氧根离子和金属离子与水中污染物结合,形成絮凝体。
随后,絮凝体通过重力或浮力沉降,从而将污染物从水
中去除。
在中水处理过程中,电絮凝法能够有效地去除中水中的氨氮和总磷。
氨氮主要来自于
中水中的废水和生物降解产生的氨,而总磷则主要来自于废水中的磷酸盐。
通过电絮凝法
处理中水,可以将氨氮和总磷的浓度显著降低,使得中水能够达到再利用的要求。
1. 电化学反应:在电解电极上产生的电流会引起气泡的产生和界面电荷的变化。
气
泡的产生能够提供一个固-液界面,有效地增加了絮凝剂和污染物的接触面积。
界面电荷
的变化则能够影响絮凝剂的溶解和生成,从而促进絮凝过程。
3. 污染物的吸附和结合:在电絮凝过程中,絮凝剂能够与水中的氨氮和总磷发生化
学反应。
氨氮主要以阳离子形式存在,在电絮凝过程中,金属离子可以与氨氮形成络合物,从而加快氨氮的去除速度。
总磷主要以阴离子形式存在,金属氢氧根絮凝剂能够与磷酸盐
发生吸附作用,将总磷从水中去除。
通过这些化学反应,电絮凝法能够有效地去除中水中
的氨氮和总磷。
电絮凝水处理

电絮凝水处理电絮凝技术工作原理:电凝过程中,电流通过平行金属电极板进入水中。
金属电极板根据去除物质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材料,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经常应用的有铁、铝、钛、石墨等。
每种材料在某个领域中的应用范围都很广泛,同时它在这个领域中的应用又是独特的。
反应箱的设计和电极板的选择是以对电凝技术的实验测试和丰富经验为基础的。
其处理原理有:氧化作用电解过程中的氧化作用直接氧化,即污染物直接在阳极失去电子而发生氧化;间接氧化,利用溶液中的电极电势较低的阴离子,例如OH—、Cl一在阳极失去电子生成新的较强的氧化剂的活性物质、C12等,利用这些活性物质使污染物失去电子,起氧化分解作用,以降低原液中的BOD5、CODcr、NH3-N等。
还原作用电解过程中的还原作用直接还原,即污染物直接在阴极上得到电子而发生还原作用。
间接还原,即污染物中的阳离于首先在阴极得到电于,使得电解质中高价或低价金属阳离于在阴极上得到电子直接被还原为低价阳离子或金属沉淀。
凝聚作用可溶性阳极例如铁、铝等阳极,通以直流电后,阳极失去电子后,形成金属阳离子Fe2+、A13+,与溶液中的OH-生成金属氢氧化物胶体絮凝剂,吸附能力极强,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吸附共沉而去除。
气浮作用电气浮法是对废水进行电解,当电压达到水的分解电压时,在阴极和阳极上分别析出氢气和氧气。
气泡小,分散度高,作为载体粘附水中的悬浮物而上浮,容易将污染物质去除。
电气浮既可以去除废水中的疏水性污染物,也可以去除亲水性污染物。
电解产生的气泡粒径很小,氢气泡约为10〜30pm,氧气泡约为20〜60pm;而加压溶气气浮时产生的气泡粒径为100〜150gm,机械搅拌时产生的气泡直径为800〜1000pm。
由此可见,电解产生的气泡捕获杂质微粒的能力比后两者为高,出水水质自然较好。
此外,电解产生的气泡,在20时的平均密度为0.5gL;而一般空气泡的平均密度为1.2gL。
可见,前者的浮载能力比后者大一倍多。
水处理中电凝聚技术的应用

水处理中电凝聚技术的应用电凝聚又称电絮凝,就是在外电感作用下,利用可溶性阳极产生形成大量阳离子,对胶体废水通过凝聚沉淀。
通常选用铁或铝作为阳极材料。
将金属电极(如铝)置于被处理的水中,然后通以直流电,此时金属阳极发生此刻氧化反应产生的铝离子在水中水解、聚合,生成一系列多核水解产物而起凝聚作用,其过程和机理与化学混凝法基本相同。
同时,在电凝聚器中阴极上产生的新生态的氢,其还原能力很强,可与废水中的污染物起代入反应,或生成氢气。
在阳极上也有氧气放出氢气和氧气以微气泡的形式出现,在水处理过程中与悬浮颗粒接触可获得良好的粘附性能,从而提高水处理使用效率。
此外,在电流的作用下,废水中的部分有机物可能分解为低分子有机物,还有可能将直接被氧化为CO,和H,O而不和污泥未被彻底氧化的有机物部分还可产生悬浮固体颗粒被AI(OH)吸附凝聚并在氢气和氧气带动下上浮分开。
总之,电凝聚处理原水原核细胞和废水是多种过程的协同作用,污染物在这些作用下易被除去。
电凝聚处理装置包括位于反应腔调以内内的多个隔开的反应板。
电压施加于所选择的反应板上以在电凝聚腔内产生电场。
相对引导混合物经装置垂直流动的腔,垂直安置板。
使电凝聚处理过程产生的气体到上升液体线的顶部并可排放到外界。
从液体流中沉积出的固体被液体流携带到二次分离。
任何残留固体可作为沉积物经装置底部的排放口消去来除去。
设有泡沫盖以将板的电连接与湿气隔开。
为安全目的,提供贷款泡沫盖以便隔离腔。
装置可制备成大工业模组、便携式单元或适用贫困家庭于家庭的单元。
装置可在压力受控环境下操作,因此消除了仍处当液体流处于受压时用泵的需要。
如需要可通过放置所选择的反应板与电压源电接触来调节反应腔内电场的电压和电流。
输入线电压自身可保持恒定,消除了对独立变压器电阻器的需要。
反应板易于从反应腔移开并可单个或整组更换。
在输送烟气管道中的粉尘荷电凝聚方法属于气体电离放电、大气压等离子体物理及环境工程等技术领域。
电絮凝法去除中水中的氨氮和总磷及机理探讨

电絮凝法去除中水中的氨氮和总磷及机理探讨电絮凝法是一种利用电解原理和絮凝剂协同作用将悬浮物和溶解物凝聚成絮体,再用沉淀或过滤的方法进行除去的水处理方法。
它在中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对于中水中的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显著。
电絮凝法的原理是利用电解单元中的电极产生的气泡和金属离子的沉积和电中和等作用,促进絮凝剂与悬浮污染物的紧密结合,形成絮凝体。
通过絮凝后的水体的沉淀或过滤,可以有效地去除其中的氨氮和总磷。
在电絮凝法中,电解单元是关键的部分。
电解单元通常由正极和负极组成,并且有一个适当的距离以形成电解介质。
当电解电极通电时,阳极溶解出金属离子,同时负极产生氢气。
金属离子在溶液中形成多价离子,这些离子与絮凝剂形成复合离子,进而与悬浮污染物相结合。
氢气的产生消耗了溶解氧,从而提供了缺氧的条件,有利于有机物的沉降。
氢气还可以增加介质中的胶体物质的溶解氧含量,促进氨氮的氧化反应。
絮凝剂的选取也是电絮凝法中的关键。
常见的絮凝剂有铝盐类、铁盐类和高聚物等。
他们都具有吸附、电中和和胶凝主要机理。
根据不同的污染物和水质特点,选择合适的絮凝剂可以提高絮凝效果。
絮凝剂的投加量和pH值的调控也是影响絮凝效果的重要因素。
过高或者过低的pH值都会影响絮凝反应的进行,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控。
除了电解单元和絮凝剂的选择外,电絮凝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如电流密度、电解时间和沉渣排放等也都会影响电絮凝的效果。
调节这些因素可以提高絮凝效率、节能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电絮凝法是一种有效的处理中水中氨氮和总磷的方法。
通过电絮凝过程中的电解单元产生的气泡和金属离子沉积以及絮凝剂的作用,可以将悬浮物和溶解物凝聚成絮体,从而实现对氨氮和总磷的去除。
在应用电絮凝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絮凝剂和调节其他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
电絮凝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水体的处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絮凝水处理
电絮凝技术工作原理:
电凝过程中,电流通过平行金属电极板进入水中。
金属电极板根据去除物质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材料,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经常应用的有铁、铝、钛、石墨等。
每种材料在某个领域中的应用范围都很广泛,同时它在这个领域中的应用又是独特的。
反应箱的设计和电极板的选择是以对电凝技术的实验测试和丰富经验为基础的。
其处理原理有:
氧化作用
电解过程中的氧化作用
直接氧化,即污染物直接在阳极失去电子而发生氧化;
间接氧化,利用溶液中的电极电势较低的阴离子,例如OH—、Cl—在阳极失去电子生成新的较强的氧化剂的活性物质、Cl2等,利用这些活性物质使污染物失去电子,起氧化分解作用,以降低原液中的BOD5、CODcr、NH3-N等。
还原作用
电解过程中的还原作用
直接还原,即污染物直接在阴极上得到电子而发生还原作用。
间接还原,即污染物中的阳离于首先在阴极得到电于,使得电解质中高价或低价金属阳离于在阴极上得到电子直接被还原为低价阳离子或金属沉淀。
凝聚作用
可溶性阳极例如铁、铝等阳极,通以直流电后,阳极失去电子后,形成金属阳离子Fe2+、Al3+,与溶液中的OH-生成金属氢氧化物胶体絮凝剂,吸附能力极强,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吸附共沉而去除。
气浮作用
电气浮法是对废水进行电解,当电压达到水的分解电压时,在阴极和阳极上分别析出氢气和氧气。
气泡小,分散度高,作为载体粘附水中的悬浮物而上浮,容易将污染物质去除。
电气浮既可以去除废水中的疏水性污染物,也可以去除亲水性污染物。
电解产生的气泡粒径很小,氢气泡约为10~30μm,氧气泡约为20~60μm;而加压溶气气浮时产生的气泡粒径为100~150μm,机械搅拌时产生的气泡直径为800~1000μm。
由此可见,电解产生的气泡捕获杂质微粒的能力比后两者为高,出水水质自然较好。
此外,电解产生的气泡,在20时的平均密度为0.5gL;而一般空气泡的平均密度为1.2gL。
可见,前者的浮载能力比后者大一倍多。
产品外型和特点:工艺特点:
具备强氧化-自产氧化剂;强还原-自产还原剂;絮凝-自产絮凝剂;气浮-自产气浮超细气泡以及灭菌、脱色与脱臭七大功能于一机。
1.封闭式循环流动系统,零排放。
2.无需外加化学物。
3.产生污泥量少。
4.可以处理含高浓度重金属污水。
5.持续、稳定的循环运行过程。
6.全自动化系统。
7.运行成本低,耗电低。
8.占地面积小
9.污水可以回收利用,无二次污染。
电絮凝处理效果
油脂:动物性、植物性、矿物性油脂,形态上如水合、乳化、混合、溶解性油脂或脂肪均可处理达99%以上。
SS:包括悬浮与胶状SS如用于IT业中晶圆厂磨晶片废水、石墨厂超细悬浮固体,去除99%以上。
BOD:高BOD浓度废水强氧化破键可作浓缩预处理,以利后续处理。
中低浓度废水可去除85%-99%。
COD:高浓度COD废水,电中性不易化混物化处理,可因强氧化断化学键而破坏电中性混凝去除或分解成可生物降解小分子,作预处理。
对于中低浓度的废水,常可一次处理达回用标准(须作小试以确定)。
尤其难处理废水具有独特性,必要时添加电解质、催化剂,如虎添翼。
重金属:生成氢氧化物胶羽去除。
细菌、病毒、囊孢:均被强氧化及强电场而灭杀,去除在99.9%以上。
色素去除:印染、染织行业废水98%颜色去除,具有优越特效性,强氧化与强还原,破坏发色团官能基(functional group)。
中水回用、地下水净化、地表水净化,冷却水净化;放射性同位素去除;逆渗透RO、UF、纳滤、光催化之预处理。
电絮凝过程,曾经成功的用于:
从食品厂生产工艺过程来的蛋白、脂肪和纤维的废液流。
允许密闭线路系统使用循环水
从废水中除去金属和油
调节清理防冻剂、除去油、尘和金属
调节清理盐水冷却冷凝器的冷却水,除去细菌、脂肪等。
隔膜工艺的预处理,例如反渗透隔膜预处理
清理锅炉补充水除去水中二氧化碳、硬度,总悬浮固体量TSS 等。
清理锅炉、下吹、除去溶解的固体,以便锅炉化学处理的需要。
除去污水中的淤泥和稳定的金属,降低运货量,并让淤泥留在地上,进一步利用。
调节和清净饮用水
在水排放或再用前,除去氯和细菌
电絮凝的操作费将会不同,取决于特殊水的处理。
应用领域:
l 贵重金属的电气化喷粉与涂装污水处理
l 电镀污水处理
l 金矿
l 半导体的深度蚀刻
l 印刷电路板的生产,如蚀刻、电镀铜、电镀镍、折叠和脱膜或涂层去除
l 汽车蓄电池的生产领域
l 污染物中含高浓度的重金属,可以用来精炼,也可以制成砖或应用于其他领域。
净化地下水
除去放射性的同位素
反渗透压的预处理,和超滤作用及超毫微过滤光催化等的预处理
工业废水的预处理,降低COB,提高BOD/COD的比值
船底水、船上燃料舱水以及其它海洋应用
油田和炼油厂废水处理
冷却塔排污
金属加工的含水废物处理
饮用水的生产
电絮凝法工艺的优点
电絮凝法应用广泛,有其他工艺所不能比拟的特点。
在污水再生领域,与通常的混凝法相比有很多优点:
1)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可省去投加任何化学混凝剂,给废水回用创造了条件。
2)投加混凝剂(Al2(SO4)3、FeCl3等),会使被处理的水中增加额外的阴离于(如SO42-、Cl-等),也会将其中所挟带的重金属等杂质带入水中,造成二次污染。
而电解法生成的Fe2+等是单质;成分比较单纯,没有阴离子,也没有杂质。
3)电解反应器所形成的电场,使水中悬浮粒子的双电层改变,出现正、负电荷各在颗粒一侧的状态,使颗粒间由原来的相互排斥变为吸引、聚结。
4)电解反应中生成的O2及H2气泡,可以作为气浮的微小气泡,吸附轻质悬浮颗粒或憎水物质,使之从水中分离出来。
5)电絮凝法工艺中,可以通过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选用特殊电极来达到去除细菌的效果,这样的消毒方法,可以使处理水的保存时间更加持久。
生物处理法是常用的污水回用技术,而电絮凝法是新型处理技术,电絮凝法水处理技术与生物法相比较优点在于:
1)电解过程产生的OH无选择地直接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反应,将其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简单有机物,没有或很少产生二次污染;
2)能量效率高,电化学过程一般在常温常压下就可进行;
3)既可以作为单独,又可以与其他处理工艺相结合,如作为前处理,提高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
4)由于是电化学反应,因此可适用于低COD浓度废水的回用处理。
因此,电絮凝法水处理技术被称为“环境友好”技术(Environment Friendly Technology)。
我公司专业生产电絮凝设备,可作为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处理后排放水可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