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篇1.耳鸣耳聋

合集下载

中医针灸学 耳聋耳鸣

中医针灸学 耳聋耳鸣
加重,加迎香治鼻塞,第28诊听力显著提高,外邪已撤, 再针两次愈.
病案1
李某某,男,42岁,建筑工作,耳聋2周余。 患者于两周前过劳,卧睡湿地,至使胃纳不佳, 便溏腹鸣,渐觉耳闷失听(左),经五官科检查:双 耳鼓膜无异常,诊断为神经性耳聋,给维生素类药物 治疗2周无效。 刻诊:患者形体瘦弱,精神疲倦,情绪忧郁,纳 少,便溏,面淡黄,舌质淡,苔微白,脉来沉缓无力。 治疗:补中益气,升提清阳。 取穴足三里,脾俞,听会,翳风。日针一次,兼用 苍术灸耳,共灸四次,针2周(16次)耳聋消除,纳 谷香甜,3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耳聋耳鸣
概述brief introduction
耳鸣、耳聋——听觉异常,听力下降的病 症。
耳鸣——自觉耳内鸣响(蝉鸣、海潮声 汽笛声)。聊鸣、苦鸣、耳数鸣等。
耳聋——听力减退或听觉丧失。暴聋、 久聋、渐聋、劳聋、风聋、火聋等。
常见疾病: 内耳疾病(中耳炎) 听神经病变(颅脑外伤、耳部外伤、药
❖ 对于虚证健脾益气,补肾填精。 ❖ 以局部和足少阳、手少阳经穴为主。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实证:
❖ 治法:疏风泻火,化痰开窍,只针不灸,泻法。
❖ 以局部和足少阳、手少阳经穴为主。

听会——手少阳经穴
主穴 翳风——手少阳经穴
疏导少阳

侠溪——荥穴、清泄肝胆风火,开通耳窍
中渚——疏通三焦,通利开窍
4 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思虑过度, 致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气血 亏虚,不能上奉于耳,耳窍经脉空虚,导致耳鸣 或耳聋。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s
1 风邪外袭:卒然耳鸣、耳聋,耳闷胀,伴头痛、 恶风、发热、口干。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 浮数。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1耳鸣耳聋-精选文档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1耳鸣耳聋-精选文档

【结语】
耳鸣、耳聋都是听觉异常的病症。自觉内 鸣响,或潮如蝉者,谓之耳鸣;若听觉减退甚 至丧失者,谓之耳聋。 本病的辨证重点应分清新久虚实。一般暴 鸣、暴聋多属实证,久鸣、久聋则多属虚证。 新病一般疗效确切,病程尚短;久病往往病程 缠绵难愈。
结束
二、类证鉴别
1、耳鸣、耳聋与聋哑:耳鸣、耳聋多见于成年人 , 耳虽聋但无口哑。聋哑多见于小儿,常为热病后遗 症,或为先天所致。通常聋哑一证系先发耳聋,后 致口哑,耳聋者必有口哑。 2、耳鸣、耳聋与耳蕈、耳痔、耳挺:耳鸣、耳聋主要 表现为耳内鸣响或听力减退甚至丧失,耳内并无肿 块等赘生物阻塞耳道或突出耳外。
【病因病机】
一、外邪侵袭
六淫病邪侵入人体,其中以风热病邪首当 其冲,外邪闭阻清窍,故发为耳鸣、耳聋。 《圣济总录》说:“久聋者,肾脏虚,血气不 足,风邪辣香燥、肥甘厚味之品,嗜酒无度, 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而为痰, 痰浊阻滞清窍,发为耳鸣、耳聋。
三、情志刺激 长期情志刺激,导致肝失疏泄调达, 郁而花火,或因暴怒伤肝,肝郁化火, 肝胆实火循经上扰而发耳鸣、耳聋;或 因肾精亏耗,相火妄动,循经上扰所致。 四、病后体虚 素体亏虚,病后失调,脾肾受损。脾 气虚弱,运化无权,气血生化不足,或 脾阳受损,清阳不升,脉络空虚,耳窍 失于充养,故耳鸣、耳聋。肾精亏损, 髓海不足,亦可导致耳鸣、耳聋。
(2)脾虚气陷
证候:耳鸣、耳聋,时轻时重,每因劳累 而加重;头晕目眩,面色萎黄,神疲乏力, 肢体倦怠,失少便溏;舌苔薄黄,脉细弱 无力。 治法:调补脾胃,益气聪耳 方药:益气聪明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黄芪、升麻、葛根、蔓 荆子、黄柏、白芍、甘草。
【预防与调护】
1.爱护耳道卫生,保持耳道清洁,定期清 除耳内耵聍,同时应避免损伤耳鼓膜。 2.因感冒引起鼻塞者,应尽量避免用力揉 鼻。 3.注意饮食,保持情志舒畅,避免长期或 过度情志刺激。 4.劳逸结合,避免劳累过度;慎用耳毒性 药物。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1.耳鸣耳聋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1.耳鸣耳聋

收集病例:收集耳鸣耳聋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史、症状等 分析病因:根据病例资料,分析耳鸣耳聋的病因,如噪音、药物、疾病等 诊断治疗:根据病因,制定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跟踪回访: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跟踪回访,了解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总结分析:总结案例分析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抗炎药物:如阿 司匹林、布洛芬 如 阿昔洛韦、伐昔 洛韦等,用于治 疗病毒感染引起 的耳鸣耳聋
抗过敏药物:如 扑尔敏、苯海拉 明等,用于治疗 过敏引起的耳鸣 耳聋
神经营养药物: 如维生素B1、维 生素B12等,用 于改善神经功能, 减轻耳鸣耳聋症 状
耳内镜手术:通过内镜观察耳道和鼓膜,进行手术治疗 耳蜗植入术:植入人工耳蜗,帮助恢复听力 听神经瘤切除术:切除听神经瘤,减轻耳鸣症状 耳道扩张术:扩张耳道,改善听力
案例一:患者A,男性,45岁,耳鸣耳聋症状持续半年,经检查发现为神经性耳聋,治疗后症状缓解。
案例二:患者B,女性,30岁,耳鸣耳聋症状突然出现,经检查发现为突发性耳聋,治疗后症状缓解。
案例三:患者C,男性,55岁,耳鸣耳聋症状持续多年,经检查发现为老年性耳聋,治疗后症状缓解。
启示:耳鸣耳聋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和心态,有助于预防耳鸣耳聋的发生。
耳鸣耳聋在中医中被认为是肾虚、肝火旺盛、气血不足等原因引起的 中医认为,耳鸣耳聋的治疗需要从整体入手,调理脏腑、气血、阴阳平衡 中医治疗耳鸣耳聋的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按摩、食疗等 中医强调预防耳鸣耳聋,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作息、运动等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改善耳鸣耳聋症状
草药疗法:使用中药如黄芪、党参、当归等,调理气血,改善耳鸣耳聋

内科学_各论_症状:耳鸣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症状:耳鸣_课件模板

内科学症状部分:耳鸣>>>
诊断:
轰轰的响,这就是典型的传导性耳鸣。 3.搏动性耳鸣 搏动性耳鸣即为病人
主诉耳内有如同心脏或血管脉搏跳动样耳 鸣声,有的如波涛声或有的如脉搏声,很 有规律,仔细观察其跳动节律,多数和心 脏跳动次数一致。这类耳鸣常归纳为客观 性耳鸣。
内科学症状部分:耳鸣>>>
检查项目: 血小板平、血细胞比、红细胞计、红细胞 体、耳鼻咽喉。
内科学症状部分:耳鸣>>>
病因:
耳鸣是听觉功能的紊乱现象,也是听 分析器对适宜的和不适宜的刺激所产生的 反应。耳鸣多属噪音,有间歇性,也有持 续性。有单一频率窄带噪音或白噪音等多 种表现。耳鸣原因很多,常为某些疾病特 别是重听的伴随症状。耳鸣一般可分为中 枢性及周围性两大类。周围性耳鸣根据是 否被别人听见分为主观性或非搏
内科学症状部分:耳鸣>>>
诊断:
硬化等。传音障碍降低了听取外界声音的 能力,减弱了其掩盖体内所发生声音的作 用,使之能感觉出来,而成为耳鸣。再有, 通过骨导传入耳内的声音,由于传导障碍, 向外逸散渠道受阻,而提高了耳内声音的 感觉,成为一种以低频为主的,象刮风似 的呼呼响声。我们自己可以试试,用一只 手捂住耳朵,就感到耳内
内科学症状部分:耳鸣>>>
诊断:
应该与下面的症状相鉴别: 1.神经性耳鸣 神经性耳鸣的特点是 耳鸣声或大或小,一般为持续的长音,如蝉 鸣声或电话机的鸣声,也有像流水声,风声, 机器声等声音的. 2.传导性耳鸣 传导性耳鸣的原因是 听觉系统的传导部分发生障碍,如外耳道 肿胀、堵塞、鼓膜穿孔、内陷、中耳炎症、 粘连
内科学症状部分:耳鸣>>>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1耳鸣耳聋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1耳鸣耳聋

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西医对于耳鸣耳聋的 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一些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正在研发和试验中,同时,对于耳鸣耳聋的预防和保健知 识也在不断普及和推广。
此外,现代医学也更加重视耳鸣耳聋患者的心理治疗和生 活质量改善。一些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等被广泛 应用于耳鸣耳聋患者的治疗中,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 心理健康水平。
症状描述
患者自述双耳耳鸣,听力 逐渐下降,伴有头晕、失 眠等症状。
诊断过程
经过详细问诊和检查,医 生诊断为神经性耳鸣耳聋 。
病例讨论与解析
病因分析
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 状态,精神压力大,可能 导致内耳供血不足,引发 神经性耳鸣耳聋。
治疗方案
医生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 ,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 疗和心理疏导。
西医认为,耳鸣耳聋的病因主要包括噪声暴露、药物使用、 耳部疾病、全身疾病等。噪声暴露和药物使用是常见原因, 耳部疾病如中耳炎、耳硬化症等也会导致耳鸣耳聋。此外, 一些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会影响听力。
病理机制方面,西医认为耳鸣耳聋的发生与耳蜗毛细胞损伤 、听神经传导障碍、听觉中枢病变等有关。耳蜗毛细胞损伤 会导致听力下降,听神经传导障碍会导致耳鸣,听觉中枢病 变会导致听觉认知障碍。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耳鸣耳聋的病因多样,包括听觉系统 疾病、全身性疾病、心理因素等。
病理机制
耳鸣耳聋的病理机制复杂,涉及听觉 系统的多个环节,如外耳道、中耳、 内耳、听神经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耳鸣耳聋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耳鸣、听力下降、眩晕等 。
诊断
耳鸣耳聋的诊断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听力 学测试,以确定病因和病变部位。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1耳鸣耳聋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1耳鸣耳聋

三、证治分类
1、实证
(1)风热上雍证
证候:耳鸣、耳聋突然发作,头晕目眩,耳内 作痒,发热恶风,头胀痛,或伴牙龈肿痛,咽 干口渴,耳中疼痛,甚至流脓、流血;苔薄黄, 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通窍 方药:清神散加减 常用药: 荆芥、防风、羌活、菊花、 木通、 川芎、僵蚕、木香、石菖蒲、甘草。
(2)肝胆火盛证
证候:耳鸣、耳聋突然发作,头痛,面红目赤, 咽干口渴,心胸烦闷,心神不安,性急易怒, 每遇情志刺激而使病情加重,胸胁胀满,便秘 溞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泻肝胆实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物: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生 地、当归、栀子、黄芩、木通、甘草。
(3)痰火上扰证
证候:耳鸣如蝉,时轻时重,甚则闭塞如 聋,痰多,胸闷,口苦;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分新久: 新者即暴聋,多由热病后期,或因肝火、痰
火、瘀血以及药物中毒等引起,表现为突然 耳聋;久者即久聋,多由肾虚或脾虚所致, 常由耳鸣转化而来,表现为听觉逐渐减退。
2、辩虚实:一般暴聋多属实证,久聋多属虚证。
二、治疗原则
耳鸣耳聋因其病位、病变脏腑、病因及 发病机理均大相同,故治疗原则也相同。一 般实证通常采用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化痰 降火、通窍活血等治法;虚证则采用补肾填 精、益气健脾等治法;若属于虚实夹杂,则 又当虚实并治,标本兼治。
治法:清火化痰,和胃降浊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药物组成: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甘
草、枳实、竹茹。
(4)瘀阻宗脉证
证候:耳鸣、耳聋,聋则如塞,或耳内流血, 或见耵聍与陈血胶结,面色黧黑;舌质紫 黯,有瘀点或瘀斑,脉涩。
治法:活血通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常用药物:麝香、桃仁、红花、川芎、赤芍 黄酒、大枣、生姜、老葱。

内科学_各论_症状:耳聋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症状:耳聋_课件模板

内科学症状部分:耳聋>>>
病因:
根据耳聋的不同分类其原因也有所不 同:
(一)传导性聋 1.先天性:常见的有先天性畸形包括 外耳中耳的畸形例如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或 鼓膜听骨蜗窗前庭窗发育不全等。 2.后天性:外耳道发生阻塞如耵聍栓 塞骨疣异物肿瘤炎症等中耳化脓或非化脓 性炎症使中耳传音机构障碍或耳部外伤使 听
内科学症状部分:耳聋>>>
病因:
骨链受损中耳良性恶性肿瘤或耳硬化症等。 (二)感音神经性聋 1.先天性:常由于内耳听神经发育不
全所致或妊娠期受病毒感染或服用耳毒性 药物引起或分娩时受伤等。
2.后天性:有下列几种原因: (1)传染病源性聋:各种急性传染病 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 行性腮腺
内科学症状部分:耳聋>>>
病因:
炎化脓性脑膜炎麻疹猩红热流行性感冒耳 带状疱疹伤寒等均可损伤内耳而引起轻重 不同的感音神经性聋。
(2)药物中毒性聋:多见于氨基糖甙 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双 氢链霉素新霉素等其他药物如奎宁水杨酸 顺氯氨铂等都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耳药物 中毒与机体的易感性有密切关系药物中毒 性聋
传导性耳聋:外耳或中耳病变引起的 听力障碍称为传导性耳聋。
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聋是指内耳听 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而引 起听力减退,甚至听力消失的一种病证, 常常伴有耳呜。
内科学症状部分:耳聋>>>
相关症状:
头摇 小儿尿血 音调韵律的异常 听力缺陷 胚胎发育障碍 颈椎分节异常 外耳道狭窄 耳前庭听觉失衡 耳鼓膜破裂 耳廓放射性痛。
内科学症状部分:耳聋>>>
相关疾病:
迷路窗破裂 先天性耳聋 耳聋 耳真菌病 听力障碍 鼓膜穿孔。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1.耳鸣耳聋PPT教学课件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五章1.耳鸣耳聋PPT教学课件

2020/12/10

5
三、情志刺激
长期情志刺激,导致肝失疏泄调达, 郁而花火,或因暴怒伤肝,肝郁化火, 肝胆实火循经上扰而发耳鸣、耳聋;或 因肾精亏耗,相火妄动,循经上扰所致。
四、病后体虚
素体亏虚,病后失调,脾肾受损。脾 气虚弱,运化无权,气血生化不足,或 脾阳受损,清阳不升,脉络空虚,耳窍 失于充养,故耳鸣、耳聋。肾精亏损, 髓海不足,亦可导致耳鸣、耳聋。
治法:活血通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常用药物:麝香、桃仁、红花、川芎、赤芍 黄酒、大枣、生姜、老葱。
2020/12/10
14
2、虚证
(1)肾精亏虚证 证候:耳鸣、耳聋,头晕目眩,腰膝酸软,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遗精滑精; 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肾益精 方药:耳聋左慈丸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缎磁石、熟地、山药、山 萸肉、茯苓、泽泻、丹皮。
本病的辨证重点应分清新久虚实。一般暴 鸣、暴聋多属实证,久鸣、久聋则多属虚证。 新病一般疗效确切,病程尚短;久病往往病程 缠绵难愈。
2020/12/10
18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9
2020/12/10
15
(2)脾虚气陷
证候:耳鸣、耳聋,时轻时重,每因劳累 而加重;头晕目眩,面色萎黄,神疲乏力, 肢体倦怠,失少便溏;舌苔薄黄,脉细弱 无力。 治法:调补脾胃,益气聪耳 方药:益气聪明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黄芪、升麻、葛根、蔓 荆子、黄柏、白芍、甘草。
2020/12/10
16
【预防与调护】
2020/12/10
4
【病因病机】
一、外邪侵袭
六淫病邪侵入人体,其中以风热病邪首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查要点】
一、诊断要点
1、病史:暴鸣、耳聋者多有外感病史,病 程短;久鸣、久聋则往往有劳欲过度、脾肾 虚损等病史,病程较长。
2、临床特征:患者自觉耳内鸣响,或如蝉 鸣,或如潮声者,是耳鸣的临床特征;患者 感觉听力减退甚至丧失,不闻其声者,是耳 聋的临床特征。暴鸣、暴聋者多兼有外感症 状,久鸣、久聋则往往伴有全身虚弱性症状。
【病因病机】
一、外邪侵袭
六淫病邪侵入人体,其中以风热病邪首当 其冲,外邪闭阻清窍,故发为耳鸣、耳聋。 《圣济总录》说:“久聋者,肾脏虚,血气不 足,风邪停滞故也。”
二、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香燥、肥甘厚味之品,嗜酒无度, 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而为痰, 痰浊阻滞清窍,发为耳鸣、耳聋。
三、情志刺激
三、证治分类
1、实证
(1)风热上雍证
证候:耳鸣、耳聋突然发作,头晕目眩,耳内 作痒,发热恶风,头胀痛,或伴牙龈肿痛,咽 干口渴,耳中疼痛,甚至流脓、流血;苔薄黄, 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通窍 方药:清神散加减 常用药: 荆芥、防风、羌活、菊花、 木通、 川芎、僵蚕、木香、石菖蒲、甘草。
(2)肝胆火盛证
耳鸣、耳聋
南阳医专 中医内科教研室
【概说】
一、概念
耳鸣、耳聋是因外邪侵袭、饮食失 调、情志抑郁、病后体虚等引起听觉功 能异常的一种疾病。凡耳内鸣响,或如 闻蝉声,或如潮声,其声或细或暴,静 时尤甚,妨碍听觉者,称为“耳鸣”; 凡听觉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甚至听觉丧 失,影响日常生活者,称为“耳聋”。
二、沿革
(一) 《内经》将耳鸣、耳聋的病因分为外
感和内伤。
(二)隋代医家巢元方认识到耳鸣、耳聋还与
肾虚有密切关系。
(三)朱丹溪多从痰火论治,王清任多从瘀、外邪入
侵和七情郁结均可导致耳鸣耳聋。
三、讨论范围
西医学的流行性感冒、内耳性 眩晕、高血压、贫血以及药物中 毒,出现以耳鸣、耳聋为主症时 可参考本节辩证。
本病的辨证重点应分清新久虚实。一般暴 鸣、暴聋多属实证,久鸣、久聋则多属虚证。 新病一般疗效确切,病程尚短;久病往往病程 缠绵难愈。
结束
证候:耳鸣、耳聋突然发作,头痛,面红目赤, 咽干口渴,心胸烦闷,心神不安,性急易怒, 每遇情志刺激而使病情加重,胸胁胀满,便秘 溞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泻肝胆实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物: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生 地、当归、栀子、黄芩、木通、甘草。
(3)痰火上扰证
证候:耳鸣如蝉,时轻时重,甚则闭塞如 聋,痰多,胸闷,口苦;苔黄腻、脉滑数。
二、类证鉴别
1、耳鸣、耳聋与聋哑:耳鸣、耳聋多见于成年人 , 耳虽聋但无口哑。聋哑多见于小儿,常为热病后遗 症,或为先天所致。通常聋哑一证系先发耳聋,后 致口哑,耳聋者必有口哑。
2、耳鸣、耳聋与耳蕈、耳痔、耳挺:耳鸣、耳聋主要 表现为耳内鸣响或听力减退甚至丧失,耳内并无肿 块等赘生物阻塞耳道或突出耳外。
治法:清火化痰,和胃降浊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药物组成: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甘
草、枳实、竹茹。
(4)瘀阻宗脉证
证候:耳鸣、耳聋,聋则如塞,或耳内流血, 或见耵聍与陈血胶结,面色黧黑;舌质紫 黯,有瘀点或瘀斑,脉涩。
治法:活血通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常用药物:麝香、桃仁、红花、川芎、赤芍 黄酒、大枣、生姜、老葱。
2、虚证
(1)肾精亏虚证 证候:耳鸣、耳聋,头晕目眩,腰膝酸软,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遗精滑精; 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肾益精 方药:耳聋左慈丸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缎磁石、熟地、山药、山 萸肉、茯苓、泽泻、丹皮。
(2)脾虚气陷
证候:耳鸣、耳聋,时轻时重,每因劳累 而加重;头晕目眩,面色萎黄,神疲乏力, 肢体倦怠,失少便溏;舌苔薄黄,脉细弱 无力。 治法:调补脾胃,益气聪耳 方药:益气聪明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黄芪、升麻、葛根、蔓 荆子、黄柏、白芍、甘草。
【预防与调护】
1.爱护耳道卫生,保持耳道清洁,定期清 除耳内耵聍,同时应避免损伤耳鼓膜。
2.因感冒引起鼻塞者,应尽量避免用力揉 鼻。
3.注意饮食,保持情志舒畅,避免长期或 过度情志刺激。
4.劳逸结合,避免劳累过度;慎用耳毒性 药物。
【结语】
耳鸣、耳聋都是听觉异常的病症。自觉内 鸣响,或潮如蝉者,谓之耳鸣;若听觉减退甚 至丧失者,谓之耳聋。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分新久: 新者即暴聋,多由热病后期,或因肝火、痰
火、瘀血以及药物中毒等引起,表现为突然 耳聋;久者即久聋,多由肾虚或脾虚所致, 常由耳鸣转化而来,表现为听觉逐渐减退。
2、辩虚实:一般暴聋多属实证,久聋多属虚证。
二、治疗原则
耳鸣耳聋因其病位、病变脏腑、病因及 发病机理均大相同,故治疗原则也相同。一 般实证通常采用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化痰 降火、通窍活血等治法;虚证则采用补肾填 精、益气健脾等治法;若属于虚实夹杂,则 又当虚实并治,标本兼治。
长期情志刺激,导致肝失疏泄调达, 郁而花火,或因暴怒伤肝,肝郁化火, 肝胆实火循经上扰而发耳鸣、耳聋;或 因肾精亏耗,相火妄动,循经上扰所致。
四、病后体虚
素体亏虚,病后失调,脾肾受损。脾 气虚弱,运化无权,气血生化不足,或 脾阳受损,清阳不升,脉络空虚,耳窍 失于充养,故耳鸣、耳聋。肾精亏损, 髓海不足,亦可导致耳鸣、耳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