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 聋、耳 鸣 针灸学课件

合集下载

《针灸耳鼻喉篇》PPT课件

《针灸耳鼻喉篇》PPT课件
调气:采用补虚泻实等针刺手法使经气调和 。
四、针灸配穴处方
1、腧穴的选择 (一)选穴原则; (二)陪穴方法。 2、针灸方法的选择
选穴原则
1、近部选穴 2、远部选穴 3、辨证选穴 4、对症选穴
近部选穴
根据腧穴能治疗病变局部和邻近部位病证这 一规律而提出的选穴方法,多用于局部症 状比较明显的病证。(例)
翳风穴
• “翳”,原指羽扇,用作遮掩,在耳垂后 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 凹。陷处。
• 卫外阳气由本穴以风气的形式输向头之各 部,故名。
中渚
• 在手背,第四、五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 中。
• 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 • 所注为腧,意指脉气至此已较强盛,如水
流能注输于深处
侠溪
• 属足少阳胆经,荥(水)穴。在足背部, 第四、五趾缝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
• 【预防】对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和精神紧 张者,应先作好思想工作,消除顾虑;正 确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尽可能采取卧位 ),取穴不宜太多,手法不宜过重;对于 过度饥饿、疲劳者,不予针刺。留针过程 中,医者应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 问病人的感觉,一旦出现晕针先兆,可及 早采取处理措施。
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施以均匀的提插捻转 。
2、清热温寒
1、热则疾之 2、寒则留之
热则疾之
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 ,手法宜轻而快,不留针。
因病性属热、实,针用泻法,只针不灸,以 清泻热毒。
寒则留之
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
3、治病求本
1、急则治标 2、缓则治本 3、标本同治
络穴可沟通表里两经 。 因此,不仅能治本经病, 也能治相表里的经脉的 病证。如手太阴肺经的 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 的咳嗽、喘息,又能治 相表里的手阳明大肠经 的齿痛、头项疼痛等疾 患

针灸学-耳聋耳鸣的针灸治疗

针灸学-耳聋耳鸣的针灸治疗

针灸学-耳聋耳鸣的针灸治疗
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年老之后,肾精亏损,都有可能耳聋耳鸣。

耳聋耳鸣有虚实之分,实证多见暴病耳聋,或耳中觉胀,耳鸣如潮,鸣声隆隆不断,按之不减。

若兼耳闷胀,畏寒,发热,舌红,苔薄,脉浮数者为外感风邪;兼头胀,面赤,咽干,脉弦者为肝胆火盛;兼耳内憋气感明显,胸闷痰多,苔黄腻,脉弦滑者为痰火郁结。

虚证多见于久病耳聋,耳鸣如蝉,时作时止,劳累则加剧,按之鸣声减弱。

若兼头晕,遗精,带下,腰膝酸软,脉虚细者为肾精亏损;兼神疲乏力,食少腹胀,便溏,脉细弱者为脾胃虚弱。

治疗实证耳鸣耳聋要疏风泻火,通络开窍。

取局部穴及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选用听会、翳风、中渚、侠溪;手、足少阳两经经脉均入于耳中,因此取手少阳之中渚、翳风,足少阳之听会、侠溪,疏通少阳经络,清肝泻火。

若外感风邪配外关、合谷;肝胆火盛配行间、丘墟;痰火郁结配丰隆、阴陵泉。

治疗虚证耳鸣耳聋要补肾养窍。

取局部穴及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选用听宫、翳风、太溪、肾俞;太溪、肾俞能补肾填精,上荣耳窍;听宫为手太阳经与手、足少阳经之交会穴,气通耳内,具有聪耳启闭之功,为治耳疾要穴;配手少阳经局部的翳风穴,可疏导少阳经气,宣通耳窍。

脾胃虚弱配气海、足三里。

中医针灸学 耳聋耳鸣

中医针灸学 耳聋耳鸣
加重,加迎香治鼻塞,第28诊听力显著提高,外邪已撤, 再针两次愈.
病案1
李某某,男,42岁,建筑工作,耳聋2周余。 患者于两周前过劳,卧睡湿地,至使胃纳不佳, 便溏腹鸣,渐觉耳闷失听(左),经五官科检查:双 耳鼓膜无异常,诊断为神经性耳聋,给维生素类药物 治疗2周无效。 刻诊:患者形体瘦弱,精神疲倦,情绪忧郁,纳 少,便溏,面淡黄,舌质淡,苔微白,脉来沉缓无力。 治疗:补中益气,升提清阳。 取穴足三里,脾俞,听会,翳风。日针一次,兼用 苍术灸耳,共灸四次,针2周(16次)耳聋消除,纳 谷香甜,3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耳聋耳鸣
概述brief introduction
耳鸣、耳聋——听觉异常,听力下降的病 症。
耳鸣——自觉耳内鸣响(蝉鸣、海潮声 汽笛声)。聊鸣、苦鸣、耳数鸣等。
耳聋——听力减退或听觉丧失。暴聋、 久聋、渐聋、劳聋、风聋、火聋等。
常见疾病: 内耳疾病(中耳炎) 听神经病变(颅脑外伤、耳部外伤、药
❖ 对于虚证健脾益气,补肾填精。 ❖ 以局部和足少阳、手少阳经穴为主。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实证:
❖ 治法:疏风泻火,化痰开窍,只针不灸,泻法。
❖ 以局部和足少阳、手少阳经穴为主。

听会——手少阳经穴
主穴 翳风——手少阳经穴
疏导少阳

侠溪——荥穴、清泄肝胆风火,开通耳窍
中渚——疏通三焦,通利开窍
4 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思虑过度, 致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气血 亏虚,不能上奉于耳,耳窍经脉空虚,导致耳鸣 或耳聋。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s
1 风邪外袭:卒然耳鸣、耳聋,耳闷胀,伴头痛、 恶风、发热、口干。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 浮数。

针灸学耳聋耳鸣ppt课件

针灸学耳聋耳鸣ppt课件
15
小结
概述:定义 病因病机:内因、外因 辨证论治:实证、虚证 其他疗法
16
太溪、照海---补益肾精肾气
操作:毫针补法。肾气虚可用针: 选穴:心、内耳,肝,肾,皮质下 暴聋---毫针强刺激,耳尖放血 一般耳鸣、耳聋---中等刺激,耳压
头皮针:两侧晕听区
皮肤针叩刺,部位:患侧耳区
11
其他疗法
穴注 选穴:翳风、听宫、完骨、肾俞、
足三里。每次选1-2穴。 药物:根据分型选用柴胡、丹参、
北芪、 胎盘、当归注射液或Vit B12注射液
12
按语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了解及听觉检查, 必要时进行详细的五官科检查,以鉴别 出是先天性耳聋或后天性耳聋。
临床常见的单纯性耳聋:以耳聋为主的 单纯性耳聋,和以耳鸣为主的单纯性耳 聋。老年性耳聋、癔病性耳聋。
3
病因病机
内因 暴怒、惊恐 肝胆风火上逆走窜少阳经
脉→少阳经脉闭阻不通 肾精亏损→精气不能上达,髓海空虚,
耳失润养,耳窍失聪。
嗜食肥甘厚腻味辛辣 痰热郁结→ 痰火上壅,阻塞耳窍。
4
病因病机
外因 风邪侵袭 突然暴响
壅遏清窍 震伤耳窍
5
辨证论治
实证 主症:暴病耳聋,或耳中觉胀,鸣
耳聋耳鸣
1
概述
耳鸣——自觉耳内鸣响(蝉鸣、海 潮声、气笛声)。
耳聋——听力减退或听觉丧失。 耳鸣、耳聋——听觉异常的一种症
状。
2
概述
常见疾病: 内耳疾病(中耳炎) 听神经病变(颅脑外伤、耳部外伤、
药物中毒) 老年人(听神经功能紊乱) 先天性(听神经发育不良) 内耳血管痉挛—耳鸣的重要原因

中医针灸治疗耳聋耳鸣课件 PPT

中医针灸治疗耳聋耳鸣课件 PPT

结束
(二)病因病机
内因
恼怒、惊恐肝胆风火 上逆少阳经气闭
肾虚气弱、肝肾亏虚 精气不能上濡于耳
外因
风邪侵袭 壅遏清窍
突然暴响 震伤耳窍
(三)辨证分型
实证
肝火 痰热
暴病耳聋或耳中觉胀,鸣 声不断,按之不减
虚证
脾加剧,按之鸣声减弱
(四)针灸治疗
•治则:清肝泄火 豁痰开窍 健脾益气 •主穴:翳风、听会→局部取穴侠溪、 中渚→少阳经脉循经远取,侠溪为 荥穴,中渚为输穴 •配穴:肝胆火盛配太冲、阳陵泉、 风池;肾虚配肾俞、太溪
(一) 概述
定义 西医范畴
定义
耳鸣以自觉耳内鸣响为主症
耳聋则以听力减退或听力 丧失为主症
往往由耳鸣发展而来
两者在病因病机及 针灸治疗方面大致
相同
西医范畴
神经性耳鸣、耳聋
涉及外耳道病、鼓膜 病、中耳病、中枢神
经病变等。
内耳疾病,某些药物等导致听神经等损伤 或先天听觉障碍可致耳聋,内耳的血管痉
挛是耳鸣发生的重要原因。

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课件

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课件

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
• • • • • •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耳解剖与听觉生理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与检查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中医病因病机与辨证分型 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常用腧穴 针灸治疗
第一章 耳解剖与听觉生理
• 一、耳的解剖结构
• 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 组成。外耳和中耳是收集和传 导声波的装置,是传音系统; 内耳是感音系统。 • 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 •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咽鼓 管和乳突小房等。 • 内耳,又称迷路。包括耳蜗 和前庭器:耳蜗有接受声波的 感受器,为听觉器官;前庭器 接受位觉的刺激,是位觉感受 器。
• • • • • •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耳解剖与听觉生理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与检查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中医病因病机与辨证分型 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常用腧穴 针灸治疗
第三章 临床表现与检查
• 一、临床表现 • 本病发病年龄多在中年,男女差别不大。冬季及初春发病 较多。多为单侧耳罹病。 • 多数患者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少数在72小时内患耳听力 迅速下降到最低水平。多呈中度至重度听力损失,少数可 呈极重度听力损失或全聋。 • 往往先感患侧耳鸣及耳闷,继之听力骤降。少数患者可无 耳鸣。 • 发病多在凌晨或起床后不久,往往无先兆,但可能有诱因 ,如过度劳累、感冒发热、情绪紧张或饮烈性酒等。
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
神经性耳鸣耳聋
• 特发性突发听力损失(idiopathic sudden hearing loss,ISHL),亦称特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ISSHL),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 神经性听力损失,简称突发性听力损失。 • 通常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少数在72小时内,听力 降至最低点。 • 本病截至目前仍具有病因不明、预后受多种因素 影响、存在自愈性倾向等特征。

中医耳鼻喉科常用治疗PPT课件

中医耳鼻喉科常用治疗PPT课件
15
中药足浴
方解:石菖蒲开窍宁神,香附疏肝理气,远志宁心安神,珍珠母平肝 潜阳,白芍养血调经,络石藤祛风通络,川芎活血行气,丹参凉血消 痈,王不留行活血通经,红花祛瘀止痛,郁金行气解郁,川乌祛风除 湿,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鸡血藤活血补血。
作用:调节气血,疏通经络
16
谢 谢!
SUCCESS
中医耳鼻喉科常用治疗
穴位注射
概念: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 疾病的一种方法。
取穴:翳风,乳突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主治耳鸣、耳聋,布 有耳大神经、面神经等。翳风穴为治疗耳鸣、耳聋主穴。《针灸聚英》 百症赋:“耳聋气闭,全凭听会、翳风”。
2
穴位注射
药物:甲钴胺(维生素B12) ,是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式中的必须辅酶 ,对神经系统疾病有一定疗效。利多卡因对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均有 阻滞作用, 能降低听神经亢进的功能, 从而改善耳鸣, 利多卡因穴位注射 治疗神经性耳鸣亦被临床证实有效。
作用: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之功效。
11
穴位敷贴
概念: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 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 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 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 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 疗法。
8
SUCCESS
THANK YOU
2019/4/25 9
针刺治疗
方法:耳门、听宫、听会,直刺0.8~1.2寸,施提插泻法,以局部酸胀 为度。合谷,直刺0.5—0.8寸。
理论依据:所选主穴,分属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 手太阳经脉“却入耳中”,手足少阳经“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 选用诸穴以期“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耳聋耳鸣课件》PPT课件

《耳聋耳鸣课件》PPT课件

3
观察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面部表情、肢体语言 等,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评估方法
生活质量问卷
01
使用专门针对耳聋耳鸣患者设计的生活质量问卷,评估患者在
听力损失、社交功能、情感状态等方面的生活质量。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02
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工作能力、社交能力等,
以了解听力损失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医学检查与评估
03
通过医学检查,如听力测试、影像学检查等,了解患者的听力
损失程度和类型,为生活质量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心理干预措施
心理咨询
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 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焦虑抑
郁情绪、增强自信心。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和行 为模式,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 应对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鉴别诊断
需与伪聋、传导性聋、中枢性聋 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02
耳部结构与功能
外耳结构与功能
外耳结构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负责收 集声音,外耳道将声音传导至鼓 膜。
外耳功能
主要起到集音和传导声音的作用 ,同时对声音进行初步放大。
中耳结构与功能
中耳结构
包括鼓膜、听小骨(锤骨、砧骨、镫 骨)和鼓室,鼓膜位于外耳道与鼓室 之间,听小骨连接鼓膜和内耳。
《耳聋耳鸣课件》 PPT课件
汇报人:任老师 2023-12-26
• 耳聋耳鸣概述 • 耳部结构与功能 • 耳聋耳鸣检查方法 • 耳聋耳鸣治疗方法 • 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评估 • 预防与康复措施
目录
01
耳聋耳鸣概述
定义与分类
耳聋
指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及其听觉传 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 变,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 的听力减退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其他疗法 (1)耳针法: (2)穴位注射法 (3)头针法 五、按语 1.疗效评价: 2.查明原因,明确诊断: 3.预防与护理:
饮食-聚湿为痰,痰郁化火-痰火 上扰,蒙
-
蔽清窍 劳
倦----损伤脾胃,气血不足
体弱病后
不能上承
肾精亏耗,髓海空虚 耳窍失养
纵欲
主穴: 配穴: 操作: 方义:
临 床治 疗 参 考
处方: 近取--翳风、听会 基本方 远取--中诸、侠溪
方义: 随证配穴: (1)肝胆火盛:太冲。 (2)痰火壅结:丰隆、三阴交。 (3)肾精亏虚:脾俞、太溪。 (4)脾胃虚弱:脾俞、足三里。
耳 聋、耳 鸣
一、概述 耳聋、耳鸣都是指听觉异常。耳鸣是 指耳内鸣响,如蝉如潮,防碍听觉;耳聋是 指听力不同程度的减退或失听。
1.病名含义: 2.讨论范围: 3.现代医学分类:
依病变性质
器质性 功能性
依病损部位
传音性聋 感音性聋聋
混合性聋
二、病因病机
情志-气郁化火--肝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