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张嘎夺枪记》教学设计观摩课——罗丽梅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小学语文s版第7册《小兵张嘎夺枪记》教案.docx

最新整理四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s版第7册《小兵张嘎夺枪记》教案小学语文s版第7册《小兵张嘎夺枪记》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嘎子是怎样夺下鬼子的枪的,感受嘎子的机智勇敢,并受到熏陶和感染。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3.认识“汹、灶、嚎”等生字,会写“势、汹、仇”等字以及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嘎子是怎样夺下鬼子的枪的,感受嘎子机智勇敢的精神,并体会细节描写在表达上的作用。
]课前准备搜集资料,了解小兵张嘎的故事。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为了不拖累别人而牺牲自己的倔强的小红军,这节课我们将认识一位在抗日战争中与鬼子斗智斗勇的小英雄——小兵张嘎。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想想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2.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指名分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
读完后评一评。
]4.同桌互读,互相检查,互相提醒。
5.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汇报。
三、再次读文,指导分段[1.再读课文,根据“发现手枪”“夺手枪”“比试手枪”这三个小标题给课文分段。
]2.指名汇报。
四、小结(略)五、指导学生书写生字1.读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悟词语的意思。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上的位置,互相提醒书写时应注意些什么,并进行书写。
3.完成“词语花篮”的练习。
]六、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小兵张嘎夺枪记》这篇课文。
本课的生字词大家还记得吗?(出示生字词。
)我们来“开火车”读生字词,好吗?二、细读课文,理解领悟[1.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嘎子是怎样夺下鬼子的枪的?2.默读课文,想一想:嘎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聪明、智慧、有心计、勇敢、随机应变、沉着等。
四年级上册语文小兵张嘎夺枪记教案小兵张嘎夺枪记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小兵张嘎夺枪记教案小兵张嘎夺枪记教案《小兵张嘎夺枪记》记叙是抗日战争时期,小兵张嘎不畏强敌,从鬼子手中夺下手枪的故事,赞扬了他的机智勇敢。
为了更好的讲解这篇课文,下面就随一起来了解下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小兵张嘎夺枪记教案吧!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从小到大,认识了哪些战斗英雄2、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小英雄——嘎子。
3、板书课题。
4、学生齐读课题,进行质疑。
二、出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检查读书效果。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2、在理解的基础上,一字组多词。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说说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各个小组相互交流讨论。
3、反馈学习情况。
五、小结。
是啊,嘎子机智勇敢地和鬼子斗争,那么他究竟是怎样从鬼子军官手里夺过手枪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这篇文章吧。
六、作业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字。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二、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各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指名回答。
三、精读课文,体会嘎子的精神品质。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讨论,课文主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嘎子的聪明、机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勇敢、奋不顾身3、反馈学习情况。
4、教师在学生成分发言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总结。
5、出示文中的句子。
6、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7、从文中找出表示嘎子勇敢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
8、你知道嘎子为什么希望有一枝手枪吗9、嘎子夺到手枪后,他的心情怎样找出具体语句来说明。
小兵张嘎夺枪记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小兵张嘎夺枪记》教学设计教科书分析《小兵张嘎夺枪记》是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精读课文次要记叙了小兵张嘎勇敢地从鬼子官手中夺到手枪的经过。
课文以“手枪”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全文按事情发展按次分三部分来写。
第一部分(1—5自然段)写了鬼子来搜寻,嘎子发现后就巧妙地与鬼子周旋,偶然发现了鬼子官腰间挂着的手枪;第二部分(6—10自然段)接着写嘎子勇敢地与鬼子争斗,从鬼子官手中夺到手枪;第三部分(11、12自然段)最初写夺到枪后,嘎子兴奋地比试手枪。
赞誉了小兵张嘎的机智,勇敢。
在表达方面,次要是经过人物的言语、神态、动作描写,突出人物的抽象。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孩子浏览理解能力曾经有必然的基础,读懂课文非常容易,读出感情是重点,也是难点。
本文描写的是小嘎子——一个抗日小英雄,课文生动抽象,孩子们学起来肯定很感兴味,但要经过读文,领会嘎子的机智,勇敢,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比较难,教师要擅长指点。
教学目标:1、指点先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嘎子是怎样夺下鬼子的枪的,感受嘎子机智勇敢的品质。
2、引导先生学习捉住重点词语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激发先生浏览兴味,自主浏览《小学语文主题浏览精读选文》的《鞭炮记》和《抗日小英雄张六子》。
教学重点:1、指点先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嘎子怎样夺下鬼子的手枪,感受嘎子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怎样捉住人物特点,运用细节描写手法表现人物的。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词。
气势汹汹报仇栽倒(选择有成绩的书写指点。
)2、回顾课文次要内容。
(1)课文以枪为线索,写了哪几部分内容?(课文先写了嘎子发现手枪,再写夺手枪,最初写比试手枪)(2)留意“先写,再写,最初”这几个词,让我们知道课文是按事情发展按次来写的。
二、学习6-----12自然段。
本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夺下枪和比试试枪的部分。
请同学们读课文的6-----12自然段,你能感遭到一个怎样的嘎子?并考虑,是从哪些具体的描写中感遭到的?(读书指点,可以边读边批注。
《小兵张嘎夺抢记》教学设计教案资料

《小兵张嘎夺抢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嘎子是怎样夺下鬼子的枪的,感受嘎子机智勇敢的品质。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嘎子怎样夺下鬼子的手枪,感受嘎子机智勇敢的品质。
3、学习作者怎样抓住人物特点,运用细节描写手法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一位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生答:张嘎)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他的故事。
2.这个故事是围绕鬼子和嘎子展开的,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个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吧!这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生:事情的发展顺序,发现手枪——夺抢——比试手枪)3.文章是怎样表现鬼子的凶恶野蛮和嘎子的聪明机智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地学习课文,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授新(一)整体感知人物性格特征默读课文,仔细看插图,找出课文中与插图相对应的自然段并分别用一个词语形容嘎子和鬼子。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观看插图,形象地把握课文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认识鬼子,指导学习方法1.请同学们默读1——5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鬼子凶恶的句子,用()标记出相关的句子。
(小组探讨)2.生:汇报找到的句子,并说从字里行间中看到了一群什么样的鬼子。
3.师:你是从哪些关键词感受到鬼子的凶恶呢?生:找出关键词语4.师: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评价)原来作者就是抓住敌人那气势汹汹的样子,恶狠狠的表情以及那龇牙咧嘴的丑恶嘴脸来描写的,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5.小结学习方法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地体会到鬼子凶恶的面目呢。
第一步,找——找出描写人物的句子。
第二步,说——说说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三步,读——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默读、找描写人物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性格、有感情地朗读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总结的能力,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交流课《小兵张嘎夺抢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交流课《小兵张嘎夺抢记》教案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简单易懂,是学生熟悉的故事,在电视,电影中都有看过,对人物比较熟悉,学生也比较感兴趣。
相信上课时,气氛会比较活跃。
学生分析: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内容就会表现得很积极。
相信学生都会踊跃发言,表现自己。
师生会配合得很好的完成本次教学。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对英雄实际的了解,感受小英雄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小兵张嘎的英雄故事。
感受小英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1
2
(1)
(2)
(3)
(4)
(5)
3
1
机智勇敢
胜利反攻,鬼子溃败(比试手枪)手枪手枪)
消灭鬼子,嘎子建功(夺下手枪)
小兵张嘎夺枪记
教学反思
1、这篇课文通俗易懂,故事性强。
体会嘎子的英雄形象是本文的重点。
教学时可将“英雄”一词贯穿全文,提出两个问题:①、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张嘎的英雄气概?②、他小小年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英雄气概?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内容集中,教学思路很清晰。
2、让学生广泛收集英雄故事,激励孩子们奋发向上。
3、这篇文章在突出人物形象上很值得效仿。
教师在讲解课文是,这个写作特点的渗透要足够全面。
另外,怎样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自然有效地渗透写作指导,这将是值得探究的一个方向。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小兵张嘎夺枪记》教学设计1

26、《小兵张嘎夺枪记》教学设计一、谈话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一位小英雄,他的名字叫张嘎)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位小英雄嘎子,学习他的故事。
2、这个故事围绕嘎子夺枪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发现枪、勇夺枪、比试枪)文中小嘎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机智勇敢)二、细读感悟(一)感悟聪明机智的嘎子(第1——5自然段)1、浏览1—5自然段,思考:文中从哪些地方看出嘎子聪明,机智?他为什么要夺枪?(用笔勾画句子)2、反馈:(1)汇报,出示句子,体会读好语言的方法:(1)、嘎子眼珠子一转,快步上前,横在院门口,说:“你们要干什么?”(2)、嘎子故意放大声音说:“你们想干什么,我给你们拿去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3)、嘎子见拦不住,便朝里面大声喊:“爸爸,外面有两个太君,非要上咱们家来!a、注意提示语的导读b、体会心情c、带着感受读3、自由读第5自然段。
那他为什么还要夺枪呢?4、理解“仇”,体会嘎子的仇恨5、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鬼子的凶恶野蛮行为?找关键词语来读一读。
(1)、生汇报(2)、词语训练:东张西望(东翻西找、东躲西闪)、气势汹汹、龇牙咧嘴、(3)、小结反衬手法6、文中有三次描写了了嘎子的眼睛,想想它们分别表现了嘎子怎样的心情?(1)、嘎子眼珠子一转,快步上前,横在院门口,说:“你们要干什么?”(2)、嘎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3)、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
a、指名读b、说感受c、有感情读(二)体验勇敢杀敌的嘎子(6——10自然段)1、请同学们小声地读6-10小节,嘎子是怎样从鬼子手中夺下这把枪的呢?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嘎子?把描写嘎子动作的词用圆圈圈出来。
2、反馈汇报,出示句子:嘎子忙抓起身边的一把扫帚,使劲浑身力气朝鬼子官身上拍去,可是不顶用,鬼子官已经把手枪掏出来了。
嘎子一急,扑上去,使劲压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咬住他的手腕,把手枪夺了下来。
a、这段话作者抓住了人物的什么来描写?b、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夺枪的?(危急)c、感情朗读(三)感受天真调皮的嘎子(11——12自然段)1、嘎子梦寐以求的真枪终于夺下来了,心情怎样?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小兵张嘎夺枪记教学设计

《小兵张嘎夺枪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怎样通过对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朗读课文,了解嘎子是怎样夺下鬼子的枪的,感受嘎子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怎样通过对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我们在上节课认识了性格倔强,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小红军。
今天我们将认识另一位小英雄——小兵张嘎。
2、揭示课题:小兵张嘎夺枪记,师板书学生手指笔书空板书师:把字写好看是一种能力,认真写字是一种习惯。
3、回顾主要内容:单元导读课上我们已经读了这篇课文,大家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1人)二、深入学文,揭示写法1、过渡:通过我们几次读文,嘎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回答,机智勇敢、不畏强敌、天真活泼)提问:你是怎样体会出了嘎子的思想感情的?(指名回答,通过对嘎子的描写)师过渡:那好吧,让我们赶快一起走进文本,感受嘎子的思想感情。
2、合作探究(1)出示“学习提示”“认真读文,边读边思考:嘎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在文中勾画描写嘎子的相关语句,适当批注。
读:感受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悟:体会嘎子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主阅读(学生读文、批注,师巡视进行学法,坐姿的指导)(3)小组交流师:大家都读完了,在小组内分享你的阅读收获吧。
交流后,各组按照你们选择的那部分内容进行汇报。
(4)老师评价各小组板书、小组学习情况。
3、小组汇报展示(6个小组按段落顺序汇报,师点拨。
)4、指导朗读(同学汇报完夺枪那部分后出示课文选段)进行指导,读出嘎子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敌,对鬼子的憎恨。
5、小结写法并板书。
师:大家来看各个小组的板书,你有什么发现?(对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师总结:作者正是抓住了对嘎子的细节描写,使得嘎子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敌、天真活泼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小兵张嘎夺枪记教学设计说明

走进人物世界把握文章灵魂——《小兵嘎夺枪记》教学设计黄市小学玲第二课时教材分析:《小兵嘎夺枪记》一课是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兵嘎不畏强敌,从鬼子手中夺下手枪的故事,赞扬了小兵嘎的机智勇敢。
课文以“枪”为主线,按小兵嘎“发现枪——勇夺枪——比试枪”的顺序讲述,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人物形象鲜明,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情感熏。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孩子阅读理解能力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本文描写的是小嘎子——一个抗日小英雄,课文生动形象,孩子们学起来肯定很感兴趣。
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比较难,教师要善于指导。
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嘎子是怎样夺下鬼子的枪的,感受嘎子机智勇敢的品质。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嘎子怎样夺下鬼子的手枪,感受嘎子机智勇敢的品质。
3、学习作者怎样抓住人物特点,运用细节描写手法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一位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生答:嘎)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他的故事。
2、这个故事是围绕鬼子和嘎子展开的,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个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吧!这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生:事情的发展顺序)3、文章是怎样表现鬼子的凶恶野蛮和嘎子的聪明机智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地学习课文,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由细节处把握人物特征(第1——5自然段)(一)整体感知人物性格特征默读课文,仔细看插图,找出课文中与插图相对应的自然段并分别用一个词语形容嘎子和鬼子。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观看插图,形象地把握课文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认识鬼子,指导学习方法1、请同学们默读1——5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鬼子凶恶的句子,用()标记出相关的句子。
2、生:汇报找到的句子,并说从字里行间中看到了一群什么样的鬼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
《小兵张嘎夺枪记》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红卫博爱小学罗丽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嘎子是怎样夺下鬼子的枪的。
2.学习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嘎子机智勇敢的品质。
4.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嘎子机智勇敢的崇高品质。
2.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小兵张嘎的资料,了解有关他的故事。
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渲染,组织教学。
>
课前播放播放电视连续剧《小兵张嘎》片尾曲《八路军拉大栓》片段。
渲染课堂氛围。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课。
夺枪这个故事就是围绕谁和谁展开的?我们一起来回忆课文的叙述顺序!故事的起因是——通风报信,发现手枪;经过是———一心报仇,勇夺手枪;结果是——如愿以偿,比试手枪。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小英雄,看他是如何从鬼子的手中夺下那只他梦寐以求的手枪。
二、品析词句,体会鬼子的凶残野蛮与嘎子与鬼子斗智斗勇的果敢精神。
(一)辨别词语色彩,感受人物形象。
龇牙咧嘴恶狠狠气势汹汹撞开闯饿狼
(1)想一想,这些词语在文中是描写谁的?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描述你
对鬼子的印象,会是什么呢?
(2)如果让你选择一种颜色来形容这些词语,你会选择什么颜色呢?(提示:只要是自己不喜欢的色彩都可以使用)
(3)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感受鬼子的凶残野蛮。
(过渡)我们的小嘎子,在这样凶残的鬼子面前,又表现得如何呢?通过预习,你能用什么词语来概括(机智勇敢)?嘎子的机智勇敢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去品味体会。
(二)学习1——5自然段——通风报信,发现手枪。
1.出示学习提示——
默读1-5自然段“通风报信,发现手枪”部分,想一想做一做:
(1)找出描写嘎子的句子,画上“﹏﹏”。
用简单的词句批注你对人物的感受。
(2)作者是哪些方面来刻画嘎子这个人物形象的?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深入学生指导。
3.交流共享。
(1)嘎子心想:不好,区队长他们还在屋里呢。
要是没有准备,双方照了面,一交火,把村里的鬼子招来就不好办了。
①这是对嘎子的什么描写?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反应快,聪明)
②嘎子的聪明在于看到鬼子,马上意识到了危险。
③指导朗读。
(轻声,急促)
(2)嘎子眼珠子一转,快步向前,横在院门口,说:“你们想干什么?”
①让学生说体会感受。
②“眼珠子一转”说明嘎子在想什么?(想如何阻挡鬼子进屋。
)他是如何做的?(横在院门口)他这样做得目的是什么?(阻挡鬼子进屋、拖延时间。
)“横”能换成“挡”字吗?为什么?(不能,因为横字更表现嘎子的决心。
)在危机中能很快想出办法,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急中生智,灵机一动)
③指导朗读。
(果敢、大声)
(3)嘎子故意放大声音说:“你们想找什么,我给你们拿去还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
①让学生说体会感受。
②嘎子为何要故意放大声音?(他想在不引起敌人注意的情况下向区队长和战士们报信。
)(聪明、果敢)
③句型练习:你们想找什么,我给你们拿去还不成吗?(改成陈述句)
④指导朗读。
(与前一句的读法上应该有什么区别?)
(4)嘎子见拦不住,便朝里面大声喊道:“爸爸,外面有两太君,非要上咱们家来。
”
①让学生说体会感受。
②嘎子为何一而再的大声喊?(情况紧急,用这个办法既不暴露自己又能让区队提前做好战斗的准备。
)
④指导朗读。
(与上一句的读法上又有什么区别?)
4.这三个句子主要抓住了人物的什么进行描写的呢?(语言)
5.出示描写嘎子的四个句子,指导朗读。
(1)我们应该怎么读这几个句子?(一句比一句声音高,表现事情的越来越紧急。
)
老师读描写鬼子的旁白,同学们读嘎子的话,再一次感受嘎子的聪明机智勇敢。
5.嘎子的通风报信起到作用了吗?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个句子体会到的?
原来区队长和战士们刚才听见了嘎子在院子外的喊叫,已经做好了准备。
6.继续学习描写嘎子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
过渡:正当鬼子气势汹汹的闯向正房的时候,嘎子却有了一个天大的惊喜,到底是什么呢?你找出描写嘎子发现枪后的表现的句子了吗?
★嘎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1)这是在什么情况下嘎子的表现?嘎子看到枪后的心情怎样? (兴奋,很想得到那把手枪,好为奶奶报仇。
)
(2)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呢?(喜出望外)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
从“目不转睛地盯着”“恨不得”你能感受到嘎子什么样的心情呢?(迫不及待地想马上得到那只手枪。
)
这两个句子是抓住了嘎子的什么进行描写呢?(神态)
7.指导朗读。
(1)抓住重点词语朗读两个重点句子。
(2)齐读第5自然段,读出嘎子发现枪后的兴奋激动得心情。
师:从这自然段中你感受到什么?(嘎子很想得到真枪。
)
(三)学习课文6——10自然段“一心报仇,勇夺手枪”。
过渡:在凶狠的鬼子面前,小小的嘎子又是怎么夺下那把梦寐以求的手枪的呢?根据提示同伴互助学习。
1.出示互助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第6—10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嘎子与鬼子斗争的情景。
(2)看看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让你觉得惊心动魄?找出描写嘎子与鬼子军官斗争的句子用“——”划下来,并用你喜欢的符号划出描写嘎子动作的词语,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同伴互助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共享。
(1)说说找出了哪些句子。
★嘎子正站在院门口,见鬼子军官往外窜,急忙把门一关。
★嘎子连忙抓起身边的一把扫帚,使出浑身力气朝鬼子官身上拍去,可是不顶用,鬼子官已经把手枪掏出来了。
★嘎子一急,扑上去,用身子使劲压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咬住他的手腕,把枪夺了下来。
(2)你标出描写嘎子动作的词语了吗?(关、抓、拍、扑、压、咬)
关门——绊鬼子
抓扫帚——拍鬼子
用身子——压鬼子
咬手腕——夺手枪
(3)你从嘎子的动作中感受到了什么?(勇敢、顽强、敏捷、奋不顾身)(4)作者在刻画嘎子夺枪的英勇形象的时候,主要抓住了人物的什么进行描写?(动作)
4.指导朗读。
(1)抽生分别读描写鬼子的三个句子,比比谁对人物的领悟更到位。
(2)全班再次朗读课文9——10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嘎子夺枪的精彩场面,感受嘎子为了夺枪奋不顾身的精神。
(是啊,嘎子在鬼子的枪口下没有退缩,没有害怕,而是勇敢的和鬼子搏斗。
他仿佛要把对敌人的满腔仇恨都发泄出来。
让我们带着这种样的心情再来读读这两段话。
)
(四)学习课文11——12自然段——如愿以偿,比试手枪。
1、读读课文最后两自然段,和前面的部分比较,此时你是什么心情?是什么让你的心情一下子轻松高兴起来了呢?
(正是因为嘎子机智的给区队长和战士们报信,勇敢地和鬼子拖延了时间,让八路军有了充分的准备,才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
)
2、嘎子此时是什么心情呢?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得意、无比兴奋)你从这段地描写中又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嘎子呢?(天真可爱)
三.总结全文,深化情感
1.徐光耀爷爷用它精彩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小英雄人物呢?
2.讨论:作者是通过描写嘎子的哪些方面来塑造人物的?
四.拓展延伸,让学习有的放矢
<播放放电视连续剧《小兵张嘎》片尾曲《八路军拉大栓》>
1、推荐阅读:在《小兵张嘎》这部小说当中,除了夺枪这个故事,徐光耀爷爷还描写了嘎子的许多英勇事迹,回家后大家找出相关的故事读一读。
2、学习创作:作者在塑造嘎子这个人物形象时,抓住了他的神态、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进行了描写。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学习这种写法,让人物有血有肉,更加灵动形象。
五.板书设计:
26、小兵张嘎夺枪记
发现手枪机智
勇夺手枪勇敢
比试手枪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