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孵化过程的学习资料
《鸡蛋孵化过程的》课件

遗传变异决定了胚胎的发育潜力 和孵化成功率,变异较大的品种 可能具有较高的孵化成功率。
避免鸡蛋孵化的失败的措施
选择优质种蛋
选择新鲜、蛋形正常、蛋壳质量好的种蛋 可以提高孵化成功率。
控制环境条件
严格控制孵化室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确 保胚胎发育的最佳环境条件。
定期翻蛋
定期翻蛋可以促进胚胎发育,提高孵化成 功率。
湿度对鸡蛋孵化的影响
总结词
湿度也是影响鸡蛋孵化的重要因素,适当的湿度能够保持鸡蛋内部的水分平衡 ,促进胚胎的正常发育。
详细描述
在孵化过程中,湿度过低会导致鸡蛋水分蒸发过快,湿度过高则会导致胚胎发 育缓慢甚至死亡。一般来说,鸡蛋孵化的适宜湿度范围为50-70%,具体湿度应 根据孵化器的型号和鸡蛋的品种而定。
遗传因素对孵化率的影响
探讨遗传因素对鸡蛋孵化率的影响, 了解种蛋品质的重要性。
环境因素对孵化率的影响
研究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空气等 对鸡蛋孵化率的影响,了解环境调控 在孵化过程中的作用。
人工孵化技术的改进与发展
关注人工孵化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 了解人工孵化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鸡蛋孵化过程》PPT课件
CONTENTS
• 鸡蛋孵化过程简介 • 鸡蛋孵化过程中的变化 • 人工孵化鸡蛋的方法与技巧 • 鸡蛋孵化的成功与失败因素分
析 • 鸡蛋孵化的实践与探索
01
鸡蛋孵化过程简介
鸡蛋孵化过程的基本概念
01
鸡蛋孵化过程是指通过一定时间 和适宜条件,使鸡蛋内的胚胎发 育成为新生命的过程。
受精蛋
确保鸡蛋是受精蛋,只有受精蛋才能成功 孵化出小鸡。
无裂缝和损坏
孵化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孵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孵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操作技巧。
3. 分析不同孵化条件下胚胎发育的影响因素。
4. 提高对孵化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孵化技术是利用人工方法模拟自然孵化环境,使胚胎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照条件下发育成熟的技术。
通过孵化,可以提高胚胎的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鸡蛋:新鲜、无破损。
- 水泥孵化箱:尺寸为1.2m×0.8m×0.5m。
- 温度控制器:精确度为±0.1℃。
- 湿度控制器:精确度为±1%。
- 氧气传感器:测量氧气浓度。
- 光照控制器:可调节光照强度。
- 计时器。
2. 实验仪器:- 温湿度计。
- 水银温度计。
- 湿度计。
- 光照计。
- 计算器。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鸡蛋准备:- 选择新鲜、无破损的鸡蛋。
- 将鸡蛋清洗干净,晾干。
2. 搭建孵化环境:- 将水泥孵化箱清洗干净,并消毒。
- 将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氧气传感器、光照控制器等设备安装在孵化箱内。
- 调整温度控制器至37.8℃(适宜孵化温度),湿度控制器至60%(适宜孵化湿度),氧气传感器至20%(适宜孵化氧气浓度),光照控制器开启。
3. 鸡蛋放置:- 将鸡蛋整齐地放置在孵化箱内,每层放置约100枚。
- 鸡蛋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相互挤压。
4. 孵化过程:- 每天观察鸡蛋的孵化情况,记录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照数据。
- 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调整孵化箱内的环境参数。
5. 出雏:- 观察鸡蛋的孵化情况,当鸡蛋孵化率达到90%时,开始出雏。
- 将孵化箱内的温度和湿度逐渐降低,模拟自然孵化环境。
- 出雏过程中,注意观察雏鸡的健康状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对孵化率的影响:- 在适宜的孵化温度(37.8℃)下,鸡蛋孵化率达到90%。
-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孵化率。
《鸡蛋孵化过程的》课件

孵化鸡蛋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通过本课件学习, 将可以成为一位合格的孵化师。
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课件将让您了解鸡蛋孵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您 能够孵化出健康的小鸡。
参考文献
• 《饲养管理与疫病预防手册》 • 《养鸡大全》 • 《家禽养殖技术指南》
《鸡蛋孵化过程的》PPT 课件
孵化鸡蛋是一项需要经验和技巧的工作。本课件将让您了解鸡蛋孵化的基本 知识和技能,帮助您成为一位合格的孵化师。
为什么要孵化鸡蛋
1 自给自足
2 高质量的栖息地
3 经济效益
通过孵化自己的鸡蛋,您可 以扩大家禽养殖业务,为自 己和家庭提供一种可靠的食 品来源。
自己孵化小鸡可以获得高质 量的家禽栖息地,适应性更 好,健康状况更佳。
2
鸡蛋的清洁
孵化前要彻底清洁鸡蛋的表面,清除污垢和细菌。
3
孵化器的选择和准备
选择合适的孵化器,检查孵化器的功能是否正常,调整好温度和湿度。
孵化过程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孵化过程中,要保持合适的温度和 湿度,使鸡蛋顺利孵化出小鸡。
孵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鸡蛋的变化,掌握孵化过 程中的关键环节。
孵化期的长度和不同品种的 孵化时长
自己孵化鸡蛋可以节省购买 新小鸡的费用,并且可以通 过出售剩余的鸡蛋和小鸡获 得额外的收入。
鸡蛋的结构
鸡蛋的组成鸡蛋含有优质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生素和矿物质。鸡蛋的构造
鸡蛋的构造包括外壳、内膜、蛋白质、蛋黄、气室和 细胞。
孵化前的准备
1
鸡蛋的选取
选择完整的、无损伤、无异味的蛋。尽量选取与孵化温度相近的鸡蛋。
不同品种的孵化期时长各不相同, 需要掌握不同品种的孵化时间。
小鸡孵化步骤

小鸡孵化步骤小鸡孵化过程步骤主要包括消毒、控温、控湿、通风、翻蛋、晾蛋、照蛋7个步骤:1.实施“双消毒”所谓的“双消毒”就是对孵化的机器设备消毒,对即将孵化的种鸡蛋也进行消毒,消毒一般采用熏蒸或者紫外线照射的方式进行。
2.做好控温温度控制是整个小鸡孵化过程中的关键,这里可以采取懒人孵化法,也叫恒温孵化法,就是从第1天至第21天始终将孵化器内部温度控制在37.8度;也可以采取变温孵化法,主要保持“前高、中平、后低”的温度控制原则,前1-6天,温度控制在38.5℃,中间的4-16天温度控制在37.8℃,后面的17-21天温度控制在37.6℃。
3.控好湿度湿度的控制对于小鸡孵化也很重要,整个孵化过程中湿度按照“前高,中平,后更高”原则控制,也就是前1至7天,湿度控制为60-65%之间,中间的8-18天湿度控制为50-55%之间,后面的19-21天湿度控制在65-70%之间。
4.良好通风良好的通风是小鸡孵化过程中胚胎存活的基础,在整个小鸡孵化过程中,孵化器内部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得超过0.5%,如果超过了1%,就有可能出现死的胚胎,或者孵化出弱雏。
5.定期翻蛋在整个21天的孵化期的前18天内,智能的孵化机器都会每隔2个小时翻蛋一次,翻蛋角度45℃。
6.适时晾蛋晾蛋就是指在孵化的过程中,需要将孵化器打开,让孵化器的内部温度下降一些的操作,晾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
如果孵化条件在冬季或者早春,外界气温低,孵化器内温度适宜则可不晾蛋;如果在炎热的夏季,气温超过30℃,就需要在孵化中期时晾蛋。
7.适时照蛋照蛋是对孵化蛋进行体检,在孵化期间共照蛋3次,第一次白蛋在第五天,褐蛋在第七天照蛋,及时照出无精蛋、死精蛋、血坏蛋并清理出孵化器;第二次照蛋在第11天进行;第三次照蛋在第18天进行,同时根据种蛋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孵化器的温湿度。
鸡蛋人工孵化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鸡蛋人工孵化实习旨在了解鸡蛋孵化过程,掌握人工孵化技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为2021年X月X日至X月X日,地点为XX养殖场孵化室。
三、实习内容1. 种蛋的选择与保存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种蛋的选择标准。
种蛋要求大小适中、蛋壳厚薄均匀、颜色正、无破损。
我们通过观察鸡蛋表面、用灯光照射等方法进行筛选,确保种蛋质量。
2. 种蛋消毒与装盘为了保证孵化过程中的卫生,我们对种蛋进行了消毒。
消毒方法有熏蒸消毒和药物消毒两种。
我们采用熏蒸消毒,具体操作为:将种蛋放入孵化盘,盘底铺一层消毒纸,然后在孵化器内加入适量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密闭熏蒸1小时。
消毒后,将种蛋装盘,放入孵化器。
3. 孵化温度与湿度控制孵化温度是影响孵化率的关键因素。
我们学习了恒温孵化和变温孵化两种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采用变温孵化,具体温度如下:- 1-4天:38.2℃- 5-7天:38.0℃- 8-12天:37.8℃- 13-15天:37.6℃- 16-19天:37.4℃- 20-21天:36.5-37.2℃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以确保胚胎正常发育。
4. 孵化过程中的管理与观察在孵化过程中,我们需要定期检查孵化器内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确保孵化环境稳定。
同时,观察种蛋孵化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5. 出雏与雏鸡管理孵化21天后,种蛋开始出雏。
在出雏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及时清理孵化器内的绒毛和粪便,保持孵化器清洁。
- 注意观察雏鸡的活力和健康状况,剔除病弱雏鸡。
- 雏鸡出壳后,及时进行开水和断喙,提高雏鸡成活率。
四、实习收获1. 掌握了鸡蛋人工孵化技术,了解了孵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2. 学会了如何选择、消毒、装盘种蛋,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 了解了恒温孵化和变温孵化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为今后工作提供了参考。
4. 学会了孵化过程中的管理与观察,提高了对孵化环境的控制能力。
鸡蛋孵化技术讲解

鸡蛋孵化技术讲解一、孵化前准备工作1. 选用优质鸡蛋:选用新鲜、无裂纹、无变形、无污染的鸡蛋。
最好选择从生产基地或家禽业养殖场购买的鸡蛋,因为它们经过严格的检测和筛选,质量较好。
2. 孵化器的选购:选择品质可靠的孵化器。
孵化器的选购需衡量生态环境、孵化密度、孵化控制等因素,再考虑孵化器的使用寿命、维护和操作方便等。
3. 孵化器的准备和调试:按照孵化器说明书的指导,将孵化器组装并进行调试。
确认温度、湿度等参数正常,以确保孵化的成功率。
二、孵化器的选择和使用1. 容量选择:孵化器的容量需根据规划好的产量和孵化密度选择。
孵蛋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孵化效果。
2. 环境要求:保持孵化器内的温湿度稳定与卫生。
在孵化器内安装一根温度计和湿度计,并且连续监测温湿度,根据监测的数值调整鸡蛋孵化器的控制器。
3. 不同种类鸡蛋的孵化温度要求:不同种类的禽蛋,孵化的温度需求有所不同,需在孵化之前确认好所需的孵化温度:(1)家鸡蛋:37.5℃—38℃(2)鸭蛋:37.5℃—38℃(3)鹅蛋:37.2℃—38℃(4)火鸡蛋:37.4℃—38.2℃4. 蛋需及时翻转:需按照一定规律及时翻转鸡蛋,以防着底部的鸡蛋过干或上方的鸡蛋过湿,可以是一个标准翻一次。
5. 鸡蛋的加湿与透气:在孵化器内保持湿度也很重要。
需要进行高湿度和低湿度的交替,一开始时可开启大孔径通风口,一周后逐渐缩小通风口到最小,将控制器设置为高湿度状态。
6. 不同阶段的孵化控制:在不同阶段,孵化器需要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也是不同的。
三、孵化过程中的管理和注意事项1. 加强卫生操作:保持孵化器内干净整洁,防止疾病传播和细菌滋生。
2. 鸡蛋的检查:每两天检查一次变形和破损的蛋,避免蛋黄变质影响未孵化的蛋。
3. 鸡蛋孵化率:孵化率是评价鸡蛋孵化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若孵化不达标时,需检查温控仪的正常性、鸡蛋孵化器的故障等方面,调整或排除相应问题。
4. 孵化后蛋壳干燥:在鸡蛋孵化后,若蛋壳上残留较多物质,会干扰小雏鸡的挣脱。
蛋黄孵出小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鸡的生殖发育过程。
2. 掌握鸡蛋的结构和功能。
3. 通过实际操作,观察蛋黄孵出小鸡的过程。
二、实验原理鸡蛋是鸡的生殖产物,经过受精后的卵细胞在母体内发育成胚胎。
当温度适宜、湿度适中、氧气充足时,胚胎可以发育成小鸡。
本实验通过模拟母鸡孵化小鸡的过程,观察蛋黄孵出小鸡的全过程。
三、实验材料1. 鸡蛋(新鲜、受精)2. 温度计3. 湿度计4. 鸡蛋孵化器5. 鸡饲料6. 研钵、药匙、镊子、解剖盘等实验用具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鸡蛋清洗干净,用消毒液浸泡5分钟,取出后晾干。
(2)将孵化器内温度设置为37.5℃,湿度设置为75%。
2. 实验操作(1)将洗净晾干的鸡蛋放入孵化器中,关闭孵化器门。
(2)每天定时观察鸡蛋的孵化情况,记录温度、湿度等数据。
(3)第7天,用镊子轻轻敲碎鸡蛋壳的一角,观察胚胎发育情况。
(4)第14天,鸡蛋破壳,小鸡开始啄壳。
(5)第21天,小鸡出壳,将其取出放入育雏箱中。
3. 育雏(1)将小鸡放入育雏箱,调整温度为32℃。
(2)每天定时喂食鸡饲料,保持育雏箱清洁。
(3)观察小鸡的生长发育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鸡蛋在孵化过程中,温度和湿度是关键因素。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助于胚胎发育,提高孵化率。
2. 通过观察鸡蛋破壳、小鸡啄壳、出壳的过程,了解鸡的生殖发育过程。
3. 实验过程中,温度、湿度和饲料等因素对小鸡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在育雏阶段,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饲料,确保小鸡健康成长。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蛋黄孵出小鸡的过程,让我们了解了鸡的生殖发育过程,掌握了鸡蛋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培养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对生物学的兴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新鲜、受精的鸡蛋,以保证孵化率。
2. 控制好孵化器内的温度和湿度,为胚胎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3. 观察记录小鸡的生长发育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4. 在育雏阶段,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饲料,确保小鸡健康成长。
鸡蛋孵化知识点

鸡蛋孵化知识点鸡蛋孵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许多关键因素。
以下是一些关键孵化知识点的详解:1. 鸡蛋来源和品质:用于孵化的种蛋必须来自健康、无病害的鸡群,且鸡蛋品质需达到一定标准。
选择蛋壳厚薄均匀、颜色正常且无破损的鸡蛋。
同时,应确保种蛋的新鲜度。
2. 温度控制:温度是孵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适宜的孵化温度能促进胚胎的健康发育。
孵化温度应根据鸡蛋的不同发育阶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孵化温度应维持在37.8℃左右,但具体温度应根据照蛋时蛋像阴影形状来决定,并对照标准蛋像图谱进行调整。
3. 湿度调节:湿度对孵化过程同样重要。
湿度应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以帮助胚胎散热,并防止绒毛与壳膜粘连。
在孵化的不同阶段,相对湿度也有所不同。
通常,第1~7天相对湿度为55%~60%,第8~18天为50%~55%,第19~21天为70%~75%。
4. 通风: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需要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因此,保持孵化环境中的空气清新至关重要。
良好的通风有助于提供充足的氧气并排除过多的二氧化碳。
5. 定时翻蛋:为了确保胚胎均匀受热并防止粘壳,应定时翻蛋。
翻蛋应从第一天开始,每两小时进行一次,并在孵化第18天停止翻蛋。
翻蛋时要轻、稳、慢,避免对胚胎造成损伤。
6. 照蛋:通过照蛋可以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并根据观察结果调整孵化条件。
照蛋应在第5天、第10~11天和第18天进行。
通过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可以判断孵化温度是否适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7. 消毒:种蛋在孵化前必须进行消毒,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一般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法对种蛋进行消毒。
8. 出壳管理:雏鸡出壳后,应在24小时内进行疫苗接种。
雏鸡在出壳后应进行适当的护理,以促进其健康生长。
总之,鸡蛋孵化是一个需要精细控制各种环境因素的复杂过程。
通过掌握这些关键知识点,可以更好地进行孵化管理,提高孵化成功率并获得健康的雏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胚龄照蛋
第六胚龄解剖
第七天
• 卵黄体积达到最大程度,以后将逐 渐缩小,卵黄囊虽然也增大,仍有 1/4卵黄未被覆盖;尿囊比第6天增 长约两倍;胎儿的外形已具备禽类 的特点,头和眼所占的比例相当大, 前后肢分化明显,胎儿的透明度开 始降低,胚胎半沉半浮横卧于羊水 中。
第七胚龄照蛋
第七胚龄解剖
第十四胚龄照蛋
第十四胚龄解剖
第十五天
• 尿囊所包围的蛋白减少,照视 胚蛋,小端发亮部位缩小,胚 体与卵黄的黑影部分增多。 胎 儿的羽毛生长迅速,颈部羽毛 长度达12毫米,身体各部羽毛 生长整齐,胫、趾鳞片开始形 成。
第十五胚龄照蛋
第十五胚龄解剖
第十六天
• 尿囊所包围的蛋白进一小减少,尿囊液颜 色变混,有少量尿酸盐积由于吞食白、胚 胎代谢产物增多,排泄的尿酸盐贮存在尿 囊中。 胎儿体重继续增大,羽毛加长变丰,颈部 羽毛长度达15毫米。
第三胚龄照蛋
第三胚龄解剖
第四日龄
• 卵黄体积继续增大,颜色变淡,卵 黄囊血管包围卵黄近1/3,由于卵 黄液化膨胀的压力,使卵黄囊血管 紧贴于内壳膜,可与外界进行气体 交换。照蛋时卵黄不易转动,胚与 卵黄囊血管形似蜘蛛,俗称“小蜘 蛛”。尿囊是一个很小的水泡,眼 睛开始沉积黑色素。
第四胚龄照蛋
• 鸡的卵子在输卵管的漏斗部与精 子相遇而受精,受精卵在母体内滞 留期间不断分裂,到种蛋产出体外 时已分裂成一团细胞,此时为胚胎 发育的囊胚期。从正面看囊胚像覆 盖在卵黄表面的圆盘,中央为明区, 边缘为暗区,通常称为胚盘。
第一天:
• 状区经过24小时的孵育,胚盘 变大变厚,明区和暗区同时增 大,在卵黄上可见到椭圆形的 盾称为胚盾,是未来的胚区。
第二天
• 胚盘已扩展一倍并被红色的血 管围成樱桃形或椭圆形,这些 血管即胚胎的卵黄囊循环的边 缘血管----缘窦。胚盘中心有一 变曲的透明体----胚胎,透明体 中可见一搏动着的小红点,即 原始心脏。
第第二二胚胚龄龄解照剖蛋
第三天
• 由孵化的第一天开始,蛋白中的水 分通过半透性卵黄膜向卵黄中移动, 使卵黄中水分含量大增,新进来的 水分并不与卵黄液全仙融合而主要 存在于胚区。胚胎与伸展的卵黄囊 血管形似蚊子,白壳种蛋通过照视 可见蚊状的血管区,俗称“蚊虫 珠”。
第十三胚龄照蛋
第十三胚龄解剖
第十四天
• 尿囊血管充分发育并紧贴壳膜,通过内外 壳膜、蛋壳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吸进 氧气;尿囊液增加,主要集中于羊膜周围, 新陈代谢旺盛,胎儿增重迅速。解剖胚蛋 时尿囊血管很容易破裂。 胎儿大量吞食蛋白,为增重和羽毛的生长 提供了营养,颈部羽毛长度达10毫米。传 经验认为,此日前后为养毛期,孵化温度 应平稳,以保证胎儿正常吞食消化蛋白。
第九胚龄照蛋
第九胚龄解剖
第十天
• :尿囊在胚胎的背面迅速向下端发 展,将蛋白逐渐包围起来。当孵化 的第10天结束时,尿囊虽向小端逐 渐包围,但尚未合拢。公路儿皮肤 的羽毛原基遍及全身,翼和腿部羽 毛的尖端已微露。胎儿的位置靠近 气室。
第十胚龄照蛋
第十胚龄解剖
第十一天
• 由于尿囊完全包围了卵黄、胚体和 蛋白、尿囊血管已在小端吻合,此 时为孵化后的第10天零半天,照蛋 检验将这一现象称为“合拢”。从 第8天到第11天是尿囊发育的第二 阶段。尿囊的合拢与否意义重大, 只有合拢完善,才能保证胎儿吞食 蛋白。
鸡蛋孵化过程
田喜山 伊通职教中心
种蛋
未受精蛋无受精蛋
受精蛋
种蛋中通常被称为“卵黄”的部分,实
际上只是一个细胞,即雌性生殖细胞或卵子。
卵黄绝大部分是营养物质,细胞核和大部分
细胞质集中为一个不规则的小白点,浮于卵
黄上面和卵黄膜的下面,如图中精蛋。
伊通职教中心
受精蛋
第十一胚龄照蛋
第十一胚龄解剖
第十二天
• 图中尿囊在蛋白端尚有一小孔未合 拢,对于12天的胚胎发育似乎嫌慢。 由于个体差异,这种情形并不罕见, 鸡胚短羽已遍与爪已角质化。蛋白 呈淡黄褐色,粘稠,浆羊膜道形成。
第十二胚龄照蛋
第十二胚龄解剖
第十三天
• 将羊膜道是输送蛋白至浆羊膜腔的细长通道。粘 稠的蛋白由于尿囊的包围和收缩,像挤牙膏一样 不断进入将羊膜腔,与羊水混合,这种含有蛋白 的羊水,称为蛋白羊水,胎儿开始大量吞食蛋白 羊水。 胎儿在孵化的第12天至第18天期间,除 了从卵黄囊摄取营养外,靠吞食蛋白羊水由消化 道摄取营养也是重要途径。由于蛋白中各种氨基 酸含量平衡,使胎儿的重量迅速增加,由第12天 的5克左右增至第18天的22克左右。
第十六胚龄照蛋
第十六胚龄解剖
第十七天
• 这是煮熟的全胚,已剥去尿囊。孵化到17天,蛋 白基本上向羊膜腔输送完毕,胎儿仍被蛋白的羊 水包围。小图中为胎儿的新鲜肌胃,可见到胃内 的乳凝块,本是透明的蛋白羊水,被吞食到胃中 受到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而变成乳凝块。 胎儿由于从蛋白和卵黄中摄取了全价蛋白体重增 加,外形和羽毛的发育,与出壳的雏鸡差异不大。 从孵化的第12天至17天是尿囊发育的第三阶段, 尿囊的合拢导致胎儿可以完全吞食蛋白。照视胚 蛋,全部为胎儿和卵黄的黑影,俗称“封闭”。
第四胚龄解剖
第五日龄
• 胚胎被包围在一个透明的水泡(羊 膜)中,羊膜内充满羊水,胚体弯 曲,眼睛黑色素大量沉积。卵黄囊 已包围1/2的卵黄,照蛋时可见到 眼睛的影子,俗称“单珠”或“黑 眼”。肉眼已可见到尿囊,直径6 毫米左右。
第五胚龄照蛋
第五胚龄解剖
第六日龄
• 尿囊增长迅速,一天之内增长了约 4倍,尿囊血管系统迅速发育,已 经覆盖羊膜与部分卵黄,但较卵黄 囊血管细;卵黄囊血管分布在卵黄 面积达2/3以上。胚体已初具翼和 腿的外型,已眼睛黑色素更多,照 蛋可见头部与躯干部两个小圆团, 俗称“双珠”。
第八天
• 尿囊较第7天扩大了一倍,几乎包 围了卵黄囊。从第4天到第8天是尿 囊发育的第一阶段,胚胎由卵黄囊 呼吸转化为尿囊呼吸。胎儿外形发 育趋于完善,上喙白色,破壳齿明 显可见,胸腹腔尚未封闭,心、肝、 胃都暴露于体腔外。羊水与尿囊液 迅速增多。
第八胚龄照蛋
第八胚龄解剖
第九天
• 尿囊沿内膜迅速向下端发展,包围 了胎儿和卵黄,并包围部分蛋分白。 胎儿皮肤透明度下降,皮肤表面出 现排列整齐的小点,即羽毛原基。 胸腹腔已封闭,心、肝、胃等器官 已包入体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