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案

修订人(一)章节题目:第 4 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二)课程目标1.了解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和地形特点,知道希腊城邦特点;2.掌握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及内容;理解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希腊城邦、雅典民主政治、亚历山大东征难点:正确认识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三)教学过程Ⅰ.导入新课猜一猜:她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她是奥运会的故乡,她给英雄戴上橄榄枝的桂冠……她是谁?(希腊)前面我们学习了古代东方大河流域的文明,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走进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感受海洋文明魅力。

Ⅱ.学生自主学习与反馈根据教师展出的自学提纲阅读教材内容,梳理本课知识点。

完成本课《历史助学》“知识梳理”。

遇到障碍作好标记。

教师提出基础问题检查反馈。

Ⅲ. 小组合作学习1.伯里克利改革的时间、内容、影响、局限性2. 亚历山大东征的经过及影响Ⅳ.教师导学(有微课的可渗透微课助学)9.阅读下列图片,回答以下问题:(1)三幅图反映的是古代欧洲哪个地方的民主政治的情况?(2)图一坐着的是该民主政治黄金时代的执政官是谁?他执政时,该城邦民主政治达到全胜,你知道是何时吗?他在位时,民主政治的内容有哪些?有哪些进步性?(3)图二漫画是该国“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行标志”示意图,被禁行的人有哪些?(4)结合图三,分析该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Ⅴ.训练检测1.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基础和渊源。

爱琴文明包括( )A.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B.克里特文明和希腊文明C.迈锡尼文明和希腊文明D.希腊文明和西方文明2.希腊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百人,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

由此看来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A.君主专制 B.互相攻伐C.“小国寡民” D.商品经济发达3.太原市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题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的希腊雅典,可能遇到的场景是( )A.观看楔形文字铭刻的法典B.婆罗门正在惩罚首陀罗C.妇女参与公民大会的表决D.公民大会决策重大事务4.小红同学在对“古代希腊文明”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绘制了下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1.了解希腊城邦,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开展过程和特点。

2.掌握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

3.体验雅典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通过活动情境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奉献。

重点雅典的民主制度,亚历山大帝国对世界文化融合的奉献。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雅典的民主政治。

利用“木马计〞的故事导入。

传说,公元前13世纪后期,古代希腊联军远征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城,十年攻城不克。

最后,希腊人想出良策,佯装从特洛伊城下撤退,但把一匹巨大木马丢弃在营地。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特洛伊人不假思索,兴高采烈地把木马当作战利品运回城内。

木马里面早已埋伏好的希腊战士,就这样轻易地潜入了城内。

希腊人里应外合,攻取了特洛伊城。

今天我们就以这段脍炙人口的“木马计〞故事为引子,去进一步探索辉煌的古代希腊文明。

一、希腊城邦1.古代希腊的自然环境史料古代希腊地图。

教师:阅读教材P16,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和特征。

学生:地理范围:古代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它的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特征:环海、多岛屿多山,地势崎岖不平,仅有小块的平原。

又为难越的关山所阻隔。

耕地缺乏,土壤贫瘠,淡水资源匮乏,夏季炎热枯燥,冬季气候温和,矿藏资源匮乏,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

2.早期文明教师:公元前2021年,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

克里特岛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800年,它是古代爱琴海文明的开端。

古希腊紧邻地中海和爱琴海,是海洋文明(西方文明)的源头,所以古希腊文明又称海洋文明。

3.希腊城邦史料1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于农耕的土地很少,但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往西亚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是九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和图表,帮助学生了解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和影响。

教材内容紧凑,知识点丰富,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古希腊的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他们对古希腊的制度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加深他们对古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掌握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过程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古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经济特点和文化成就;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过程及其影响。

2.难点: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原因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古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特点和文化成就。

2.史料分析法:分析有关古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史料,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2.辅助材料:相关古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史料、图片、视频等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简要介绍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5分钟)讲解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经济特点和文化成就,重点介绍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与亚历山大帝国》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与亚历山大帝国》教案

4《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大河流域产生文明的原因,其对本课的学习有借鉴作用。

但是本课属于海洋文明,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有所不同,教师需讲解清楚。

三、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使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四、学习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地理环境的特点、古希腊最早的文明、希腊城邦的特点、著名的城邦名称、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等基本史实。

2:从古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分析其对古希腊政治、经济产生的影响;五、教学难点1:比较希腊城邦公民和非公民的区别,并说明其关系;2:结合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认识其影响和局限性;六、教学重点简述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认识亚历山大对外战争的影响。

五、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亚非的几大文明古国是在哪些地区诞生的?生回答。

师:这些属于大河文明。

今天,我们学习海洋文明——希腊文明。

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地理环境的特点、古希腊最早的文明、希腊城邦的特点、著名的城邦名称、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等基本史实。

(2)合作探究出示任务:任务二【合作探究】1.观察地图,并阅读教材,简述古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古希腊产生的影响。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观察地图,进行合作探讨,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并梳理答案。

地理环境特点:主题是希腊半岛,环海、多山、多岛屿,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影响:●政治:多山影响了希腊的统一。

●经济: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精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教材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则讲述了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希腊城邦的特点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基本史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公元前5世纪雅典政治等史实。

但学生对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特点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起、发展、衰落等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掌握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过程。

2.难点: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特点以及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起、发展、衰落等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4.图片展示:运用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图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地图等。

4.视频: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短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回顾古希腊的地理位置,进而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过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设计: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设计: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爱琴文明,知道古代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城邦雅典和斯巴达,掌握伯里克利主政时期的措施,了解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和点拨,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的学习状态中;通过设问、分组交流讨论、对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感悟历史的内在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从而理解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亚历山大东征影响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交往方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政治。

【教学难点】了解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大河文明,即都源自大河流域,而西方的古代文明则是海洋文明。

公元前8世纪—前3世纪,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逐渐衰落,实际上中国、印度和希腊成为三个相互独立的古代文化中心,对后世产生了长久和深远的影响。

那么,希腊文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它如何成为古代文化中心之一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二、新课讲授(一)希腊城邦1.教师引导:观察教材第17页《古代希腊》地图并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并分析古代希腊的地理环境有什么特点。

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地理范围:古代希腊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地理环境特点: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其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影响:一方面,多山不便于各地区间的联系,影响了希腊的统一;另一方面,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2.教师讲解:这种地理环境为古代希腊工商业和海上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样的环境也孕育了希腊早期的文明,即爱琴文明。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教学难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特点;雅典民主制利弊得失的评价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现代奥运会有一项重要的竞技体育比赛叫马拉松长跑,有同学知道它的长度吗?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公里。

这个比赛项目的距离的确定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讲起。

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史称希波战争,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

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米勒狄派一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报信。

菲迪皮茨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为了让故乡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个劲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喘不过气来,只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倒在地上死了。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希腊城邦(一)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爱琴文明1.图片展示:多媒体链接地图《古代希腊》2.教师讲述:与其他地区的大河流域文明相比,如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和我国的黄河流域等相比而言,希腊文明有其特别之处,它是海洋文明,它的发轫与繁盛都与海洋密不可分。

它最初的源头就是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教师讲述:公元前1200年因另一支希腊人入侵,迈锡尼文明彻底毁灭。

在爱琴文明衰亡之后的300多年的时间里,古希腊陷入了沉寂的状态,这段时间被称为“黑暗时代”。

这使得长期以来人们对爱琴文明一无所知,对它的认识只停留在神话故事中的一些记载,并没有真实的历史依据。

直到19世纪后期,才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为人们所认识。

4.教师过渡:爱琴文明毁灭之后是300的“黑暗时代”,但人类历史不可能总是停留在黑暗中的,短暂的沉寂在等待着伟大的复兴,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走上了复兴之路,其表现是什么?(二)希腊城邦1.图片展示:古希腊城邦2.教师提问:什么是城邦呢?城邦是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他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是九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以及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和帝国的繁荣。

教材还介绍了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古希腊城邦制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相关史实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记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古希腊的城邦制度,认识希腊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了解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和帝国繁荣,认识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探究历史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和帝国繁荣的原因及其意义。

3.希腊文明与其他古代文明的联系与区别。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古希腊城邦制度和亚历山大帝国的相关史实。

2.案例分析法:分析希腊城邦的代表性案例,如雅典、斯巴达等。

3.比较法:比较希腊城邦与其他古代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希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辅助资料。

3.课堂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古希腊文明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古希腊的城邦制度,包括城邦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重点介绍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的案例。

3.操练(10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和帝国繁荣。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师:伯利克里分别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石完善了雅典的民主机制:
政治上,奴隶制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经济上,海外贸易发展,经济繁荣
文化上,科学文化取得辉煌成就
3、思考:雅典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吗?
师:所以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4、合作探究一: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该如何正确地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教学设计
课题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中国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道古代希腊的两个文明中心发源地,了解希腊城邦的基本史实
2、初步理解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3、了解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重点
希腊城邦、雅典民主政治、亚历山大东征
难点
正确认识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师:由于希腊半岛的地理环境呈环海、多山和多岛屿的特点,所以希腊很难统一,分散的小国众多。从而出现了很多城邦,那么怎么理解城邦这个概念?
师:也因为希腊多山多岛屿,所以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那么比较著名的城邦有哪些?
(点拨:斯巴达崇尚武力、雅典崇尚民主政治)
2、思考题: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你知道二者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不是,因为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不能参加公民大会
学生积极讨论
学生概括:一是波斯帝国腐朽落后;二是马其顿军队的强大战斗力,三是亚历山大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

养成学生史实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2、出示亚历山大帝国东征的示意图及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它的东征方向:
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域(波斯)--中亚(印度)--巴比伦(定都)地跨欧亚非三洲
师:为什么亚历山大东征可以取得成功?经历10年征战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
3、合作探究二:有人说:“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侵略战争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对此,你如何看待?
3、代表:斯巴达、雅典
4、特点:小国寡民
二、雅典民主政治
1、伯利克里时期达到顶峰
2、公民大会
3、实质:奴隶主的民主政治
三、亚历山大帝国
1、马其顿王国
2、亚历山大东征
3、影响:积极、消极
师:要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
(消极:具有侵略性,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积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观察图片
学生阅读课本,进行概括:
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的小国
斯巴达和雅典
(学生思考)
结合课本进行理解
学生阅读课本得出:伯利克里
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公民可以享有很多权利,同时,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外邦人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奴隶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点拨:公民:成年男性公民)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师:雅典经历几次改革后建立了民主政体,那么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时期是谁当政期间?他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做了哪些贡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斯巴达300勇士》的相关视频
2、师:从视频中我们看到斯巴达的勇士非常厉害,请问斯巴达属于古代哪个地区的?它是一个国家吗?带着问题学习新课
观看,各抒己见
利用电影的直观性吸引学生兴趣,进而产生探知欲望
讲授新课
一、希腊城邦
1、展示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图片,让学生知道古代希腊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早期的希腊文明也称为爱琴文明)
(积极:它为雅典的繁荣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成为古代民主政治的典范,对近现代民主政治的确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局限: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奴隶主对奴隶的专政。)
师: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点拨: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三、亚历山大帝国
1、展示马其顿的地理位置,介绍亚历山大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下亚历山大的情况
课堂小结
学习这一课让我们了解了亚历山大帝国将希腊和东方古老文明结合在一个行政单位里,它为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提供了前提,在帝国结束后建立的几个国家被惯称为希腊化国家,希腊语成为通用语言,希腊文化的传播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
总结提升
板书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希腊城邦
1、时间:公元前8世纪
2、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