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优质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优质教案)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和特点。
2.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
3.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
4.感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立志学好科学、报效社会、实现人生志向的理想。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和影响。
垄断组织及垄断组织形成的影响。
讲述法、讨论法、比较法、问题探究法。
1课时。
(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展示爱迪生手执电灯的图片,配图说明:1931年10月21日,全美同时熄灯一分钟,是为了纪念三天前去世的伟人——爱迪生!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这一刻美国仿佛又回到过去,这才能感受到爱迪生的伟大!(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19世纪,随着__工业革命__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__科学__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__19世纪六七十年代__,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__应用于工业生产__,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__科学研究__同__工业生产__紧密结合。
3.__电力成为新的能源__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美国发明家__爱迪生__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
他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__电话__、电车、__电报__等纷纷问世。
人类社会进入了“__电气时代__”。
4.__内燃机的发明__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1883年,德国工程师__戴姆勒__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几年后,德国工程师__狄塞尔__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本茨__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13年,美国企业家__福特__使用__流水线__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__轮船__、__飞机__、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资料、自学课文、观看历史地图等,使学生了解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激起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斗争,19世纪爆发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印度的民族大起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和现实联系的思维方法,来分析思考拉丁美洲和亚洲长期落后的原因,激发学生发奋图强的民族责任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概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其爱国主义优秀品质,值得学习和推崇。
教学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教学难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述法、问题创设、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主题导入新课: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中写道:黄金和白银热/刻在剑柄上的十字/携带秘密武器的神回来了/像饿狼般贪婪黄金/波托西的光辉:白银的周期/西班牙人养牛,别人喝奶/骑士和马的分工/波托西的废墟,白银的时代/洒下鲜血和热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拉丁美洲处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有句名言告诉我们:“有压迫就有反抗。
”面对殖民者的疯狂掠夺和压迫,殖民地人民展开了怎样的反抗斗争呢?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__西班牙__和__葡萄牙__的殖民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在__美国独立战争__和__法国大革命__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__反抗殖民统治__、__争取民族独立__的运动。
3.在南美洲北部地区,__玻利瓦尔__解放了__哥伦比亚__、__委内瑞拉__和__厄瓜多尔__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在南美洲南部地区,__圣马丁__领导了__阿根廷__、__智利__、__秘鲁__的独立运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在殖民地时期,殖民地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所进行的各种反抗斗争。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对民族解放运动的认知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殖民地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具体的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的案例,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案例出发,理解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反抗斗争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族解放运动的认知和理解,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对于具体反抗斗争案例的分析,以及对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课文,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课的内容,进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让学生对这一主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案例,分析该案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小组的案例分析结果,进行讲解和点评,巩固学生对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的理解。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一章《近代化的探索》、第二章《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内容涵盖近代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2.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近代化探索的过程及其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教学重点: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历史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发展的大事年表,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发展的脉络,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第一章《近代化的探索》,分析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讲解第二章《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分析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历史事件,强调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近代化探索的过程及其意义。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再现重大历史事件。
4. 例题讲解:(1)分析近代化探索中的洋务运动,讲解其背景、过程和影响。
(2)讲解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以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为例,分析其经验教训。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让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述重要历史事件。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近代化探索的过程及其意义。
2. 黑板右侧: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备课全套(部编版)

九下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在1982年第5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影片《甘地传》获得八项大奖,上台领奖的人强调说:
“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
学生: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又被称为“文明不服从运动”。
主要包括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等要求。
教师:第二次不合作运动是否达成了目标?
学生:殖民当局和甘地双方妥协,国大党停止“文明不服从运动”;英国废除一切戒严令,释放政治犯,实行保护关税。
教师:结合所学内容,评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
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而另一方面其妥协性也使取得的成果并不彻底,不利于人民真正的觉醒。
但总之,从这时开始,印度向着独立国家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
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史料11914年12月,英国政府以土耳其加入同盟国一方参战为借口,声明“埃及今后处于英王陛下的保护之下”,从而取消了奥斯曼对埃及的宗主权,使埃及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史料21918年11月23日,扎格鲁尔把立法议会的代表和各爱国阶层的代表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组成了“埃及代表团”。
“代表团”阿拉伯语为“华夫脱”(al-wafd),因而埃及现代史上称这个新的民族主义政党为“华夫脱”。
史料3埃及人民举行的抗议英国的示威游行。
教师讲解:
(1)一战期间,埃及要求自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
(2)大战结束后,埃及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和平方式谋求埃及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统编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拉丁美洲独乂15动时间19世纪上半期背景(1)16世纪至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多数地区都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2)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的影响概况1810年起,整个拉丁美洲地区掀起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起义烽火燃遍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范围)。
玻利瓦尔、圣马丁领导的反殖斗争是典型代表性质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参加者土生白人、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种人影响(1)粉碎了西班牙、葡萄牙长达3个世纪的殖民统治(2)建立的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的政治版图(3)为拉丁美洲之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4)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玻利瓦尔、圣马丁领导的反殖斗争时间:1813年开始斗争对象:西班牙殖民者主要史实(1)玻利瓦尔在南美洲北部领导反殖民斗争:①1813年,领导委内瑞拉人民起义;②1819年,大败西班牙军队,成立由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组成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当选总统,当选总统后继续领导南美洲的独立运动;③1825年,独立的上秘鲁以玻利瓦尔名字命名国家玻利维亚(2)圣马丁:在南美洲南部领导反殖民斗争,使阿根廷、智利、秘鲁独立评价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相互支援,领导南美绝大多数地区的人民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创建了新兴独立国家,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二、印度民族大起义时间1857—1859年原因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依靠东印度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印度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1)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许多从事棉纺织业的手工业者破产(2)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引起封建王公不满(3)取消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土兵宗教信仰参加者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了权力的封建王公导火索1857年“涂油子弹事件”主要史实(1) 1857年,印度爆发了 “土兵”起义,后发展为席卷北部和中部的全民族反英大起义(2) 英军攻陷德里,乘势进攻章西城,章西女王率军抵抗。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优质教案(送知识点总结)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本课位于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中的第二课,主要讲述了十月革命的背景、原因、经过以及产生的影响。
了解苏维埃俄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独霸世界的局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1.了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过程极其重大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培养学生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3.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列宁的首创精神,认识到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教师:同学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上照片,同学们知道这里是哪里么?学生:故宫。
教师:没错,这里是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它始建于1406年更是中古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同学们可以去北京故宫参观展览,来体验中国古代文化呀!那同学们看一下这幅图片,你们知道它是哪里么?学生回答略。
教师:它的历史比故宫还要悠久,常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见证者,它就是红场。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这里又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呢?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揭晓答案吧!(设计意图)通过故宫与红场的图片导入,再借助学生熟悉的故宫与红宫相比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入课堂教学。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列宁与十月革命情境导入”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列宁与十月革命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1.二月革命前的俄国概况展示材料:1861年改革后,俄国煤炭增长量为130%,钢铁产量增加了190%,铁路总里长达32000公里。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殖民统治和掠夺的基本史实及拉丁美洲人民反抗斗争的过程;了解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和掠夺的基本史实及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过程;认识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代表人物玻利瓦尔、章西女王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使学生掌握分析历史现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讲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殖斗争的主要事迹,使学生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探究拉丁美洲和亚洲长期落后的原因,激发学生发愤图强的民族责任感;了解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英雄事迹,学习其爱国、不畏强权等优秀品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兴起、玻利瓦尔、章西女王教学难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原因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2018年4月14日,在没有任何国际调查结果的情况下,美国、英国和法国对所谓叙利亚政府的化学武器基地进行了轰炸。
当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就一份“谴责美国以及盟国对于叙利亚军事行动”的草案进行表决。
安理会15个成员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之中,只有中国、俄罗斯和玻利维亚投了赞成票。
大部分国家迫于美国的淫威,是不敢强出头的,但有一个国家例外,这个国家就是玻利维亚。
玻利维亚投谴责美国的赞成票,就是拉美国家反美霸权主义的一次缩影,更是以玻利瓦尔为代表的拉美反殖独立民族精神的传承。
那么,玻利维亚共和国的建立与“解放者”玻利瓦尔有何关系?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1.拉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内因――殖民统治与掠夺 (1)教师简述:政治版图――“拉丁美洲”的由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掠夺的概况,指出拉美地区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其余地区基本上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