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专题训练
中考物理《光现象》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折射
C. 光的色散D. 光的反射
3.图所示的“手影”游戏中,影子的形成原因是( )
A. 光的反射B. 光的色散
C. 光的折射D. 光沿直线传播
中考物理《光现象》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 小孔成像B. 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 海市蜃楼D. 风雨过后出现彩虹
A.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
B. 入射角增大1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
C. 将纸板NOF向后折叠,则反射光线会消失
D. 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10.小敏散步时看到了李白诗中“对影成三人”的真实场景:一只白鹭站在水中,形成了如图的两个“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 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选B。
10.小敏散步时看到了李白诗中“对影成三人”的真实场景:一只白鹭站在水中,形成了如图的两个“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 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 两个“影”形成原理相同D. 倒影是白鹭等大的虚像
【答案】D
【解析】A.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解析】A.水球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晷针留影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故B不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光现象》练习与答案

题型01 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放映电影时的银幕B.人的眼睛C.激光笔D.反射阳光的平面镜【答案】C。
【解析】A.放映电影时的银幕本身不能发光,可以反射光,所以其不是光源,故A不符合题意;B.人的眼睛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C.激光笔本身能够发光,是光源,故C符合题意;D.反射阳光的平面镜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炎炎夏日,在浓密的树荫下,透过树叶间的狭小空隙,在地面上形成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 )。
A.树叶反射的光斑 B.圆形树缝的光斑C.太阳的实像 D.太阳的虚像【答案】C。
【解析】炎炎夏日,在浓密的树荫下,透过树叶间的狭小空隙,在地面上形成一些圆形的光斑,这种现象属于小孔成像现象,光斑是由小孔成像所成的太阳的实像。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所示是在东京奥运会上,为我国摘得首金的杨倩在10米气步枪比赛时的情景,她在射击瞄准时利用了光的______。
子弹在枪膛内运动的过程中做的是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她带上耳塞的目的是防止噪声进入______。
【答案】直线传播;变速;耳朵(人耳)。
【解析】[1]在东京奥运会上,为我国摘得首金的杨倩在10米气步枪比赛时的情景,她在射击瞄准时目标、缺口、准星是三点一线,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子弹在枪膛内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变大,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3]她带上耳塞的目的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4. (2023·武汉)一块仪容镜如图甲所示,放在某学校走廊的AB处,仪容镜靠墙而立,镜面与墙壁平行,在另一面墙壁上的O处悬挂一电铃,如图乙所示。
为了总能看到电铃通过仪容镜所成的像O′,小强同学沿着走廊的ae直线走动,若将人和电铃各自看作一个点,则小强同学所在的区间是( )。
初中物理《光现象》练习A. AbB. bcC. cdD. de【答案】B。
【初中物理】专项练习:光现象 40题(附答案)北京中考适用

【初中物理】专项练习:光现象 40题(附答案)北京中考适用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 B.课桌 C.太阳 D.物理课本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3.下列有关光学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B.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是90度C.玻璃幕墙反射太阳光造成光污染是漫反射D.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控制电视机4.比较声音和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和光都可以在水中传播B. 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声音和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 光可以发生反射现象而声音不能发生反射现象5.(2022大兴二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7.(2020房山二模)如图所示,是人观察岸边的树木在水中倒影情况。
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9.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10.(2021大兴一模)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玻璃板M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于玻璃板前。
小明在蜡烛A所在的一侧通过玻璃板观察到了A的像B。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像B可以呈现在光屏上B.蜡烛A离玻璃板越远,它的像B就越小C.蜡烛A离玻璃板越远,它的像B离玻璃板也越远D.像B是蜡烛A发出的光通过玻璃板后会聚形成的11.(2022西城二模)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12.(2020门头沟二模)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13.(2022海淀二模)在图所示的事例中,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是()14.(2020昌平二模)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15.下图中,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16.(2021海淀二模)下列关于光的现象和传播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射光线与所对应的入射光线可以不在同一平面内B.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其反射角等于90°C.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用其制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17.早在我国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训练—光现象(含解析)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训练—光现象(含解析)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钻石B.月亮C.教室内的投影幕D.发光的萤火虫【答案】D【详解】A.钻石自身不能发光,反射其它光源发出的光,钻石不属于光源,故A不符合题意;B.月亮自身不能发光,反射其它光源发出的光,月亮不属于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C.教室内的投影幕自身不能发光,反射其它光源发出的光,教室内的投影幕不是光源,故C不符合题意;D.发光的萤火虫可以自身发光,发光的萤火虫是光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所示,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晷针影子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晷针影子的形成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镜面反射D.漫反射【答案】A【详解】我国古代利用日晷晷针影子变化计时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与反射现象无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太阳和月亮都属于光源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说明了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答案】A【详解】A.能自身发光的物体才是光源,太阳是光源,而月亮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符合题意;B.光沿直线传播的前提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所以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震耳欲聋”表示的是声音的响度,主要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说明了当光照在叶片时,由于叶片不透光,挡住了光线的传播,即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那么反射角是()A.0°B.45° C.50° D.90°【答案】B【详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直角,则反射角与入射角之和为90度,即反射角与入射角均为45度,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现象》专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现象》专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一组是()A.太阳、月亮、舞台的灯光B.闪电、镜子、人眼C.火焰、发光的水母、发光的萤火虫D.太阳、灯光、波光粼粼的水面2.关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太阳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速度变小B.在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关C.光年是长度单位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3.下列光现象可以解释“海市蜃楼”原理的是()A.树下阴影B.水中倒影C.筷子弯折D.手影影戏4.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则()A.反射角应为0°B.折射角应大于60°C.折射角为60°D.折射角应小于60°5.取一只不透明的杯子,在杯底放一枚硬币。
从杯子上方看下去能看到杯底的硬币,然后向后退,当水到达一定深度时,刚刚看不见的硬币又看见了。
下列能正确表示加水后又看见硬币的光路图是()A. B. C. D.6.关于光的反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雨后的夜晚,我们迎着月光走,地上水坑是暗的;背着月光走,地上水坑是亮的B.镜面反射时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时,只有部分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入射光线垂直射入平面镜,平面镜顺时针旋转10°,则反射角增加10°D.有的学生不能看清老师黑板上写的粉笔字,这是因为黑板发生漫反射的缘故7.有关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平面镜中看到了像,则一定有光线从像上发出,且射入人的眼睛B.平面镜中有像,则一定有光线透过平面镜C.平面镜里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虚像D.平面镜有时成实像有时成虚像8.如图所示是小月拍摄“库车东湖”时的情景。
光现象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试题十二光现象测试题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36分)1,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B、地球C、月亮D、房屋2,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日食 B.小孔成像 C.影子 D.先闪电后打雷3,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4,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自亮污染是最酱遍的一类光污染。
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沿直线传播5,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的光一定是平行的B.电影银幕对光的反射是镜面反射C.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立竿见影”是光的反射造成的6,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发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7,下面方框中的四个图像,其中一个是福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应当是 ( )8,20、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
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A.3mB.4mC.5mD.6m9,在下图中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的是( )A.日食 B.踩影子 C.照镜子 D.铅笔断了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l0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 )A.大于20cm B.等于20cm C.大于l0cm且小于20cm D.小于l0cm11,下图是表示某两个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则A.甲需配戴的眼镜是近视镜B.乙需配戴的眼镜是近视镜C.甲需配戴的眼镜是凸透镜D.乙需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11题图12,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C.光是一种电磁波 D.白光是单色光二,填空题。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项训练及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光现象专项训练及答案一、初中物理光现象1.以下对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图甲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太阳经过小孔成的像B. 图乙中,人配戴该透镜能够改正近视C. 图丙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 图丁中,变为方形的太阳是光折射现象【答案】B【分析】【解答】 A 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太阳经过小孔成的像,属于光的直线流传现象,A 不切合题意;B 图乙中的透镜是凸面镜,能够用来改正远视眼, B 切合题意;C 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C 不切合题意;D 因为大气是不平均的,太阳光经过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所以变为方形, D 不切合题意.故答案为: B.【剖析】放大镜是凸面镜,能够改正远视眼.2.小明用棋子和如下图的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问题.①他将一个棋子 A 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5cm 处,看到这个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用大小不一样的棋子放在棋子 A 像的地点,发现只有当把与棋子 A 大小同样的 B 棋子放在棋子A 像的地点时,棋子B 与棋子 A 的像完好重合.②他将棋子 A 放在平面镜前 10cm 处,看到这个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用大小不一样的棋子放在棋子 A 像的地点,发现仍旧是只有当把与棋子 A 大小同样的 B 棋子放在棋子 A 像的地点时,棋子 B 与棋子 A 的像完好重合.③ 模仿步骤② 再做四次实验.均发现棋子B与棋子 A的像完好重合.由此可知,小明研究的问题是()A. 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C. 像距与物距的关系B. 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D. 像距与物体大小的关系【答案】A【分析】【解答】解:小明将一个棋子 A 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5cm处,看到这个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用大小不一样的棋子放在棋子 A 像的地点,发现只有当把与棋子 A 大小相同的 B 棋子放在棋子 A 像的地点时,棋 B 与棋子 A 的像完好重合,据此可知小明研究的问题是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应选: A.【剖析】研究平面镜成像时,当物像重合时,能够确立像的地点,同时也能够说明物像大小相等,据此剖析即可解答.3.歌曲中常含有很多物理知识,对于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涛,海面倒映着漂亮的白塔,周围围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扬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快的风”描述的情形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风令人感觉凉快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速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B.倒映的白塔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实像C.船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问力的作用是互相的D.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遇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是均衡力【答案】 B【分析】〖解答〗解: A、风令人感觉凉快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速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故 A 正确;B、倒映的白塔是由干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故 B 错;C、船桨回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故 C 正确;D、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遇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是均衡力,故 D 正确;应选 B。
光现象练习题

光现象练习题光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光来观察和解释各种现象。
以下是一些与光现象相关的练习题,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的特性与行为。
1. 什么是光的折射?简要描述一下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现象,并解释为什么会发生折射。
2. 什么是光的反射?简单解释光在平滑表面上的反射现象,并描述发生反射的条件。
3. 请解释以下光的颜色现象:a)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黄昏时天空变红?b) 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彩虹?c) 为什么太阳在日出和日落时呈现橙红色?4. 光的颜色是如何形成的?请简要解释光的分光现象,并描述怎样通过透镜使光发生分光。
5. 请解释以下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a) 什么是光的干涉?列举一个光的干涉现象的例子并简要描述其原理。
b) 什么是光的衍射?列举一个光的衍射现象的例子并简要描述其原理。
6. 请解释以下物体的颜色现象:a) 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苹果是红色的?b) 为什么玻璃杯在阳光照射下会出现彩虹色的效果?7. 光的速度是否会受到介质的影响?请解释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变化情况,并说明为什么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有所差异。
8. 请解释以下与光的偏振相关的现象:a) 什么是光的偏振?b) 什么是偏光镜?偏光镜的原理是什么?9. 请简要解释以下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a) 显微镜b) 望远镜c) 照相机10. 光的反射和折射在光学器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列举两个光学器件的例子并描述其原理和用途。
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光的行为和性质。
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后,我们就能更好地应用光学知识,并理解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训练(二) 光现象]一、填空题1.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月亮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km/s,修建隧道时采用激光准直是利用光的____________的原理。
3.如图K2-1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当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比原来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图K2-14.如图K2-2所示是林红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情景,此时反射角等于________°,实验时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________立于平面镜上,要能在实验中显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实验时应让入射光____________。
若入射光线沿BO方向入射到O点,则反射光线是沿________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图K2-25.如图K2-3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反射角是________,若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________。
图K2-36.如图K2-4所示,为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人们应用“荷式开车门”:右手开左门,左手开右门。
这样开车门人的上半身会自然而然地转动,车侧后方的光通过后视镜________后进入人的眼睛,然后人转身的时候向后看,由于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有光从物体射入人的眼睛,扩大了视野。
图K2-47.林红身高1.6 m,站在平面镜前0.5 m处,则她镜中的像离她________m;当她远离镜子时,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她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K2-5所示,由此可知,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
图K2-58.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K2-6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__m,若视力表全长为0.8 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__________m。
图K2-69.如图K2-7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现有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实验时应选择________(选填“透明玻璃”或“茶色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
实验时,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________。
图K2-710.如图K2-8所示为光在空气和玻璃间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玻璃在________侧。
图K2-811.如图K2-9所示,用激光笔向容器底部投射光斑O之后,保持入射光线的位置不变,沿着容器内壁缓慢地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随着水位的逐渐上升,光斑会逐渐向O点的________(选填“左”或“右”)边移动,光线在水中的折射角的大小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K2-912.唐代的孔颖达在《礼记·月令》一书中写道:“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
”这里雨虹的产生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
牛顿首先研究了这一现象,他通过________将一束太阳光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这也说明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________本领不同。
七色光由上到下的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水滴对________光的偏折能力最强。
图K2-10二、选择题13.【2017·衢州】下列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图K2-1114.【2017·遵义】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A.楼台倒影入池塘B.风吹草低见牛羊C.潭清疑水浅D.云生结海楼15.如图K2-12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α角,保持入射光线不动,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大20°,则平面镜应( )K2-12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1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林红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只点燃的红色蜡烛A,再另取一只未点燃的红色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K2-13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K2-13A.红色蜡烛看上去是红色,是因为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造成的B.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用纸板可以承接到蜡烛A的像D.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17.【2017·盐城】如图K2-14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图K2-15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 )图K2-14图K2-1518.如图K2-16所示,在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色光屏上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2-16A.红光呈在最上面B.红光呈在最下面C.若换成黄色的光屏,就看不到黄光,其余颜色光仍呈在光屏上D.若换成蓝色光屏,什么光也看不见,屏幕是黑色19.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色光的三原色是红、黄、绿B.树阴下的小“光斑”是太阳的像C.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看到的是变低了的虚像C.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三、作图题20.【2017·山西】如图K2-17所示是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请你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图K2-17四、实验探究题2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林红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白色硬纸板和激光器进行了如图K2-18所示的实验。
图K2-18(1)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________(选填“粗糙”或“光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________。
(2)观察如图所示的器材,为了方便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还需对器材做出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让激光笔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此时测得入射角为________。
(4)为寻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当纸板上显示出光路时,该同学将纸板B绕轴ON向后折,在纸板B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_______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应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
A.向纸板喷烟或雾B.使激光紧贴纸板面入射C.使激光垂直纸板面入射2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如图K2-19甲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图像纸,在纸的中间沿横线竖直放置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另一支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移动位置,使B跟A的像重合。
图K2-19(1)该实验应该在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图像纸可以方便准确地得出结论,像距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距。
(3)蜡烛B与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玻璃板后不点燃的蜡烛B,却好像点燃了,说明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
(5)如图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
“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导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
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是直线2.3×105直线传播3.光沿直线传播变小【解析】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由题图可见蜡烛距离小孔较近,在光屏上成的像比实际烛焰大;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后,烛焰距离小孔比原来远了,所以成的像也就变小了。
4.40 竖直紧贴纸板OA 可逆5.60°5° 6.反射漫反射7.1 不变7:20(或7点20分)8.59.茶色玻璃板大小关系【解析】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茶色玻璃比较暗,使茶色玻璃板后面的环境对实验的影响比较小,成像更清晰。
实验时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10.CO 30°右【解析】因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从题图中可以看出,MN左侧的两条光线OC、OA与OP的夹角相等,因此MN为界面,PQ为法线;CO、AO中应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而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故C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由于∠C OM=30°,所以入射角为∠COP=90°-30°=60°,而折射角∠QOB=30°,从而可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玻璃在右侧。
11.左不变【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刚开始向水槽内注水,水位低,注入水的体积增加时,水位升高,在注水的过程中,随着水位升高,入射点升高,折射角不变,光斑向左移动。
由于入射角不变,故折射角不变。
12.色散三棱镜折射紫13.D15.A 【解析】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入射角应增大10°,故平面镜应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