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原理
微波消融机理

总结
MWA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肿瘤微创治 疗技术。它可以非常安全的通过经皮,经 腹腔镜或在开放性手术中进行消融。未来 通过改进辐射器设计,术前制定消融TPS计 划,联合其他治疗必将提高MVA治疗效 果,使之成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
Company Logo
微波治疗肿瘤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在临床微波技术主要用于外 科手术中止血和组织切割。其后,微波技术 也应用于开腹术中或腹腔镜下微波针植入 凝固肝肿瘤 1994年日本学者Seki首先报到使用同轴植 入式微波天线经皮凝固治疗小肝癌(直径≤2 cm) 1996年解放军总医院研究组报道了对微波 热场的球形调控以及对大于2 cm肝癌的微 波凝固治疗源自消融范围和时间、功率的关系
微波消融 范围
时间
Company Logo
功率
同功率不同时间
4.4×2.5cm
4.7×3.0cm
4.9×3.4cm
Company Logo
5.2×3.8cm
5.2×4.0cm
5.2×4.1cm
时间—长横轴变化图 6 5 长度(cm) 4 3 2 1 0 0 5 10 15 时间(min) 20 25 长径 横径
Company Logo
细胞周期对热敏感性的差异
对热最敏感的细胞周期时相是 M期及晚S期,G1早期热抗拒性最 大, G2期也相对热抗拒。
Company Logo
细胞外环境对热敏感性的影响
低PH、减低血清含量、慢性 缺氧及降低葡萄糖含量均可使细胞 对热敏感。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功率-长横径变化图 6 5 厘米(cm) 4 3 2 1 0 0 20 40 60 功率(w) 80 100 120 长径 横径
肿瘤微波消融课件

技术创新与改进
新型微波源
研发更高效、稳定、安全 的微波源,提高消融效率。
精准定位与导航
利用影像导航技术,实现 微波消融的精准定位和实 时监控。
智能控制与调节
开发智能控制系统,根据 肿瘤大小、形状和位置自 动调节微波输出。
临床应用前景
扩大适应症范围
联合治疗策略
探索微波消融在更多类型肿瘤治疗中 的应用,如肝癌、肺癌等。
01
只不过羊,...,迩
02
皆狐狸
皆皆 aust
临床应用举例
病例1:患者男性,55岁,左下肺腺癌,大小约:2.8cm ×2.6cm, 临床分期IIa;患者拒绝行外科手术切除。
行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
术后即刻CT扫描
术后6个月,肿瘤缩小
术后9个月复查CT,肿瘤明显缩小
病例2:患者男性,62岁,右上肺鳞癌,大小约10cm × 8.5cm,临 床分期IIIa。
男性,38岁,直肠腺癌肺转移
右肺转移灶,最大直径约2.5cm, 呈分叶状
射频消融治疗后病灶周围反应带不完整,右后缘反应带缺失
RFA后3个月,原右后缘反应带不完整处见一强化结节,考虑肿瘤复发。
肺肿瘤消融术后影像学变化与转归
男性,74岁,直肠腺癌肺转移
肿瘤前缘见血管束走行
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
RFA后1月,消融灶前缘见不规则 条片状强化灶,考虑残留
RFA后3个月,消融灶前缘强化灶范 围增大
(四)肿瘤形态 肿瘤形态不规则是影响消融疗效的因素之一*。这是因为
有分叶和(或)毛刺的肿瘤比边缘光整的肿瘤局部浸润范围更 深(特别是分叶和毛刺处),当有效消融范围不足时,致不完 全消融的危险性增加,因此消融治疗时尤其要充分消融肿瘤周 边突出的分叶或毛刺处。
带电离子摩擦产热示意图
Na+
k+
CL-
k+
CLNa+
射频消融原理示意图
射频发生器产生 200~500KHz电流
致局部离子震 荡,摩擦,产 热 ,温度可达 到80~100℃
局部形成热 损伤,凝固 性坏死,形 成D=3~5cm 球形坏死灶
消融电极
射频消融治疗设备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
射频仪
单极
测控单元
双极
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的区别

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的区别
目前,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是医学,尤其肿瘤消融治疗里面非常常用的热消融手段。
这两个消融基本的原理是通过加热使肿瘤细胞蛋白凝固、坏死,进而消灭肿瘤。
但是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又各自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
首先从工作原理来说,微波消融实际上有点像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它是用一种磁性的东西使肿瘤内部水分子发生变化。
射频消融就像天线一样,发射射频波。
在治疗这方面,医务人员在操作这两种设备的时候也有一些区别,比如微波消融的功率要比射频消融的功率大,也就是说同样消除一个5公分大小的肿瘤,用微波治疗可能3分钟就可以了,用射频消融可能需要十几分钟。
另外,根据脏器的部位不同,选用的消融方式也不一样。
总的来说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在肿瘤病人的治疗中,尤其是肿瘤的微创治疗中,是非常好的手段。
肝癌微波消融术

消融治疗
将微波消融针插入肝癌病灶, 启动微波发生器,使病灶局部 产生高温,达到消融效果。
实时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超声实时 监测消融范围和效果,确保消
融完全。
术后处理
观察与护理
康复指导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做好护理工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和生活 调理,促进术后恢复。
患者准备
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告 知手术目的、风险和注意 事项,确保患者保持良好 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
设备准备
确保微波消融仪、超声仪 等手术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备齐手术所需器械和药品。
手术过程
麻醉与体位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要, 选择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使
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
超声定位
在超声引导下,确定肝癌病灶 的位置和范围,为消融针的插 入提供准确的定位。
技术特点
微创手术
精确治疗
肝癌微波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 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通过影像技术精确确定肿瘤位置,将微波 能量准确作用于肿瘤组织,有效破坏肿瘤 细胞,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适用范围广
疗效可靠
肝癌微波消融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肝癌, 尤其适用于小肝癌和早期肝癌的治疗。
肝癌微波消融术的疗效与手术切除相当, 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 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肝癌微波消融术
目 录
• 肝癌微波消融术简介 • 肝癌微波消融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肝癌微波消融术的操作流程 • 肝癌微波消融术的临床效果与预后 • 肝癌微波消融术与其他治疗方式的比较 • 肝癌微波消融术的展望与研究方向
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已成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其原理是利用高频(2450mHZ)交变微波使肝组织内的离子和极性分子发生互相碰撞,高速旋转,在短时间内产生高达65℃以上的温度,使肿瘤组织凝固、变性、坏死,达到原位灭活或部分毁损肿瘤的目的[1]。
微波消融治疗具有操作简便、精确定位、微创、安全性高、可反复进行等优点。
我院自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应用冷循环微波消融的手术方法对106例肝癌患者进行治疗,在延长患者生命、减轻病痛、提高生存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6例患者,男80例,女26例,年龄36~75岁,平均(57.54±9.79)岁。
入院后诊断为原发性肝癌103例,转移性肝癌2例,肝血管肉瘤1例。
瘤体呈单发或多发,直径在1.2~10cm,患者肝功能按Child-Pugh分级标准A级67例,B级39例,83例在行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术(percutan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PMCT)前有过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
1.2手术治疗术者与B超或CT医师对治疗靶病灶共同定位,据其病灶部位、大小拟定治疗方案(单刀一次性治疗、单刀多点叠加、双刀同时治疗或单刀分次治疗),及使用微波刀的长度、进针点、方向、角度。
将机器模式置于“穿刺”档位,按术者要求(据病灶大小而定)设置治疗参数功率60~70W,时间为3~20min;先开启冷循环系统并确认运行正常。
局部麻醉下用手术刀尖将进针点皮肤破一小口(0.5cm左右),B超或CT引导将冷循环微波刀插至瘤体远端边缘,将机器模式调至“凝固”档并按下“微波”键即开始消融治疗。
当距预置治疗时间1min时,术者缓慢拔出冷循环微波刀后,再按下“微波”键及循环系统键,以凝结针道,防止针道出血或肿瘤针道种植。
2结果本组单刀治疗83例,双刀同时进行治疗3例,行2次治疗10例,行3次治疗8例,行4次治疗2例。
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 ppt课件

相对于传统的手术切除方法,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常见的并发症 包括胸痛、发热、恶心等,但大多数症状轻微,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得到缓解。
04
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 的优势与风险
优势
定位准确
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能 够精确地定位肿瘤位置 ,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
效果。
微创高效
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 ,减轻患者痛苦,提高
效果评估
短期效果评估
手术后短期内进行效果评估,观察肿瘤缩小情况。
长期效果评估
术后长期随访,评估肿瘤控制情况、患者生存率等指标。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技术有效性
安全性
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在治疗肿瘤方面表现 出显著的有效性。通过微波能量在肿瘤内 部产生热量,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该技术在严格控制和监测下进行,大大降 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生活质量。
并发症少
由于操作精确,对周围 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适用范围广
适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 ,尤其对于不能耐受手 术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
治疗手段。
风险与并发症
01
02
03
04
出血或血肿
在穿刺过程中可能膜,导 致气体进入胸腔,形成气胸。
患者受益
临床应用前景
由于其微创、恢复快的优点,患者能更快 地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展 现出巨大潜力,尤其在肝癌、肺癌等常见 肿瘤的治疗中。
研究展望
技术改进
进一步研究微波消融技术,优 化治疗方案,提高肿瘤消融的
彻底性和安全性。
扩大适应症
探索该技术在更多类型肿瘤治 疗中的应用,如胰腺癌、结直 肠癌等。
微波消融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微波消融术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治疗技术,通过微波产生的热量对组织进行局部消融,达到治疗目的。
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甲状腺、乳腺、肝脏、子宫等器官的肿瘤及良性病变的治疗。
本实验旨在探讨微波消融术在实验室条件下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微波消融术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2. 探讨微波消融术对实验动物组织的影响。
3. 评估微波消融术的消融效果及安全性。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雌性大鼠10只,体重200-250g。
2. 微波消融设备:微波消融仪、微波消融针、微波消融电极。
3. 试剂:生理盐水、碘伏、酒精、生理盐水纱布。
4. 仪器:显微镜、图像采集系统、电子天平。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1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
实验组进行微波消融术治疗,对照组进行生理盐水注射。
2. 微波消融术操作:(1)麻醉:将大鼠进行全身麻醉,麻醉药物为2%戊巴比妥钠。
(2)手术:将大鼠固定于手术台上,常规消毒皮肤。
在显微镜下,将微波消融针插入大鼠肝脏肿瘤组织中心。
(3)消融:开启微波消融仪,设置微波功率为30W,消融时间为2分钟。
消融过程中,观察肿瘤组织的变化。
3. 观察指标:(1)肉眼观察:观察肿瘤组织的变化,记录消融范围及消融效果。
(2)显微镜观察:取消融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细胞的变化。
(3)图像采集:利用图像采集系统,记录消融过程及消融效果。
4.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
五、实验结果1. 肉眼观察:实验组肿瘤组织出现明显消融范围,肿瘤组织颜色变深,质地变硬。
对照组肿瘤组织无明显变化。
2. 显微镜观察:实验组肿瘤细胞出现凝固性坏死,细胞核固缩,细胞膜破裂。
对照组肿瘤细胞无明显变化。
3. 图像采集:实验组消融效果明显,消融范围较大。
对照组消融效果不明显,消融范围较小。
六、实验结论1. 微波消融术对实验动物肝脏肿瘤组织具有明显的消融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院引入亿高医疗公司冷循环微波消融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我院肿瘤科派出人员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学习半年,引入了南京亿高医疗公司的冷循环微波消融系统,现将正式投入使用。
亿高医疗的冷循环微波消融系统是国内知名的消融系统,也是少数在消融领域能够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少数厂家之一,为全国各大医院使用的微波消融治疗品牌。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二、三医院、广东省省人民医院等的微波消融系统均为该公司的产品。
治疗原理:
在B超或CT引导下,把微波刀直接穿刺到肿瘤部位,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在微波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互相摩擦产生热量,在肿瘤内迅速升温,当温度升到60 度左右时,癌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导致不可逆的坏死。
同时对其他组织的影响非常小,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
冷循环微波刀特点:
1、最大的消融范围,一般直径小于3CM的肿瘤能够一次性灭活;小于5cm的肿瘤能通过双针或者多次消融灭活;
2、术中病人痛苦小,经需要静脉麻醉,无需气管插管麻醉、硬膜外麻醉等;
3、安全性高,恢复快,一般术后1-2天即可出院;
4、使用范围广,对于肝、肺肿瘤效果尤其佳。
冷循环微波刀特点:
1、独创的新一代温控/测温系统;
传统的测温系统,一般测量的是杆中(冷却水)温度或者是毁损区域的中心温度,而冷循环温控微波刀通过测量肿瘤凝固组织的边缘温度,从而达到精确控制肿瘤实际毁损范围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冷循环专利技术;
拥有专利的冷循环技术,水冷和气冷两种冷却方式可选,微波天线杆稳降至37℃以下,防止烫伤皮肤,降低病人痛苦,提高手术安全性。
3、双刀并用及多刀并用技术;
微波双针叠加并不是两根针1+1的简单相加,而是利用双针的两电磁热场叠加、两热场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形成明显大于等功率、等时间条件下单针两次凝固范围的球形凝固区域。
对于直径5cm以上的较大体积肿瘤,建议使用双刀并用技术,双刀并用能一次形成较大的类球形毁损区域,与单刀多点凝固相比,提高了一次原位灭活率,消灭了单刀多点凝固区域之间可能存在的盲区,简单快捷、更好的体现了治疗安全性。
4、连续、脉冲双模式输出;
连续、脉冲双模式可根据临床要求选择。
连续工作模式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凝固要求,缩短凝固治疗时间。
脉冲工作模式能增强微波的穿透深度,有助于增大毁损范围,减少组织炭化。
使用范围:
目前,冷循环微波刀已广泛用于肝癌、肺癌、子宫肌瘤、胰腺癌、前列腺癌、骨肿瘤、肾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的临床治疗。
适应症:
1、因心、肺、肝功能等原因不能实施手术的原发性肿瘤,尤其是肝、肺等实质性肿瘤;
2、转移性癌灶、术后复发性灶和多发性癌灶;
3、晚期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姑息性治疗;
4、因位置原因不能手术切除或术中不能完全切除的肿瘤;
5、病人拒绝手术。
并发症及副作用:
微波刀治疗肿瘤并发症及副作用发生率不高,常见的有术后低热,术中轻微灼痛感等,在给予对症处理后,通常在2-3天后症状会消失。
因此是目前最安全高效的肿瘤微创治疗手段。
医院选择微波微创消融优势在哪: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肿瘤靶向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已成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
它集现代医学影像技术、药物治疗、生物、基因技术等一体,代表着21世纪肿瘤治疗的最新发展方向。
1. 微创,病人损伤小,恢复快;
2. 安全、无放化疗毒副作用、不损伤免疫系统;
3. 效果确切、对肿瘤细胞直接消融摧毁;
4. 冷循环微波刀既可单独施行,也可与化疗、放疗、介入或手术疗法结合;
5. 尤其适合中晚期、不能开刀、术后复发或转移性肿瘤;
6. 对原发性小肝癌的治疗效果不亚于开刀;
7. 因损伤轻微,病人可多次接受该手段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