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常见症状评估
第三章常见症状评估

5.潜在并发症惊厥、意识障碍。
第二节咳嗽与咳痰
【概述】
咳嗽能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射动作。但长期、频繁而剧烈的咳嗽不仅消耗体力,影响工作和休息,而且可加重心脏负担,甚至诱发气胸和促进肺气肿的形成。
咳痰是将呼吸道内的病理性分泌物通过咳嗽动作经口腔排出的病态现象。
3.心理-社会状况
4.辅助检查
(1)血常规
(2)尿常规
【治疗要点】
(1)首先要诊断发热诱因,确定采取物理法或抗生素、药物等进行及时降温。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及意识状态、皮肤、口腔黏膜及尿量改变。
(3)密切观察高热对机体重要脏器的影响及程度。
(4)体温下降期的病人,注意观察有无大汗及脱水的表现。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1)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高
①中心性发绀:由于心、肺疾病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引起。临床特点为全身性发绀,除四肢末梢及颜面部(口唇、鼻尖、颊部、耳垂)外,躯干皮肤和粘膜(包括舌及口腔粘膜)也可见发绀,且发绀部位皮肤温暖,局部加温或按摩发绀不消失。
②周围性发绀: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临床特点为发绀常出现于肢体末梢与下垂部位,如肢端、耳垂、鼻尖等,发绀部位皮肤发凉,若加温或按摩使之温暖后,发绀即可减轻或消失。
③混合性发绀: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同时并存,常见于全心衰竭。
(2)异常血红蛋白血症
①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临床特点是发绀急骤出现,暂时性、病情危重,氧疗青紫不退,抽出的静脉血呈深棕色,暴露于空气中也不能转变为鲜红色,若静脉注射亚甲蓝、硫代硫酸钠或大剂量维生素C,均可使紫绀消退。
问题:
健康评估第3章症状评估

一、病因
1.呼吸系统疾病 •气道阻塞性疾病:呼吸道阻塞性肺疾病。 •肺部疾病:肺不张,肺淤血,肺水肿,支气管肺癌。 •胸壁、胸廓、胸膜疾病:胸壁及胸膜炎症、广泛性胸膜粘连,外伤。
二、评估要点
1.肺源性呼吸困难 2.心源性呼吸困难 3.中毒性呼吸困难 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5.血源性呼吸困难 6.诊疗与护理经过:是否氧疗及其使用浓度、流量、疗效。
一、病因
3. 胆汁淤积性黄疸:原发性胆汁性肝硬 化、胆管炎、胆道蛔虫病、胆管癌、 胰头癌、壶腹癌等。
4.先天性黄疸
二、评估要点
1.确认有无黄疸 2.临床特点
二、评估要点
1.确认有无黄疸 • 实验室检测:血清胆红素>34.2μmol/L。 • 注意区别服用药物或胡萝卜素血症引起的皮肤黄染。 • 服用药物:见于服用阿的平、呋喃类药物,表现皮肤黄染,重者近角缘的巩膜重,停药后皮 肤黄染逐渐消退。 • 胡萝卜素血症:见于食用较多胡萝卜素的食物,表现手掌、足底、前额、鼻部皮肤黄染。 • 二者黄染时,血清胆红素正常。
三、主要护理诊断/问题 1.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上呼吸道阻塞、狭窄及心肺功能衰竭有关。
2.活动无耐力 与呼吸困难加重能量和血氧消耗有关。
3.气体交换受损 与心肺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引起有效肺组织减少、肺弹性减退有关。 4.自理能力缺陷 与呼吸困难有关。
第六节 黄疸 • 黄疸(jaundice)由于胆红素代谢紊乱障碍,引起血清中胆红素增高,使皮肤、粘膜和巩膜黄染。
常见热型之回归热
• 特点:体温急骤上升≥39℃,数天后又骤降到正常,维持数天后又骤升,交替出现 。 • 临床意义: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
常见热型之不规则热
• 特点: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 • 临床意义: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渗出性胸膜炎、癌性发热等。
健康评估-临床常见症状问诊

第三章常见症状评估【教学要求】1、理解发热概念、病因、临床分度,掌握常见热型、临床意义及主要护理诊断2、理解水肿病因、发病机制,掌握各种水肿的临床特点、临床意义及主要护理诊断3、理解咳嗽与咳痰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掌握痰液性状与疾病关系和主要护理诊断4、理解咯血的定义、病因,掌握咯血与呕血的鉴别、大咯血窒息表现和主要护理诊断5、理解呼吸困难的定义、病因,掌握肺源性和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特点主要护理诊断6、理解呕血与黑便的定义、病因,掌握临床特点及主要护理诊断7、理解黄疸的定义、病因与发病机制,掌握各型黄疸的临床特点及主要护理诊断8、理解意识障碍的定义、病因,掌握意识障碍各种程度的临床特点、轻度昏迷与深度昏迷的鉴别以及主要护理诊断重点难点1.各种临床症状的基本表现和护理诊断第一节发热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正常体温和生理变异】正常人体温相对恒定,一般36°C〜37°C。
正常体温在不同的个体间稍有差异,并受昼夜、年龄、性别、活动程度、药物、情绪、环境等内外因素的影响而略有波动。
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C。
【发生机制】1、致热源性发热是导致发热的最主要因素。
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
(1)内源性致热源(endogenous pyrogen)如IL-1,TNF,干扰素等,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之上移,体温升高。
(2)外源性致热源(exogenous pyrogen)包括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无菌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不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内源性致热源,引起发热。
2、非致热源性发热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或存在引起产热过多或散热减少的疾病,影响正常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散热,引起发热。
【病因】1、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多见。
健康评估——一般状态评估

健康评估——普通状态评估引言概述:健康评估是一种评估个体健康状况的方法,通过对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可以匡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健康。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健康评估的普通状态评估。
正文内容:1. 生理健康评估1.1 体重指数(BMI)评估:通过计算个体的身高和体重之间的比例,评估其体重是否正常。
1.2 血压评估:测量个体的血压,了解其血压是否正常。
1.3 心率评估:测量个体的心率,判断其心率是否正常。
1.4 呼吸评估:观察个体的呼吸频率和深度,判断其呼吸是否正常。
1.5 血糖评估:通过测量个体的血糖水平,评估其血糖是否正常。
2. 心理健康评估2.1 抑郁症评估:通过问卷或者面谈等方式,评估个体是否存在抑郁症状。
2.2 焦虑症评估:通过问卷或者面谈等方式,评估个体是否存在焦虑症状。
2.3 压力评估:通过问卷或者面谈等方式,评估个体是否存在过度压力。
2.4 睡眠评估:评估个体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判断其睡眠是否正常。
2.5 认知能力评估:通过问卷或者测试等方式,评估个体的认知能力水平。
3. 社会健康评估3.1 社交关系评估:评估个体的社交关系质量,了解其是否与他人有良好的互动。
3.2 工作环境评估:评估个体的工作环境是否健康,包括工作压力、工作安全等方面。
3.3 生活环境评估:评估个体的生活环境是否健康,包括居住环境、饮食环境等方面。
3.4 健康行为评估:评估个体的健康行为,包括是否有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否时常锻炼等方面。
3.5 健康知识评估:评估个体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判断其是否具备健康知识。
总结:综上所述,健康评估的普通状态评估包括生理健康评估、心理健康评估和社会健康评估。
通过对个体的体重指数、血压、心率、呼吸、血糖等生理指标的评估,可以了解其生理健康状况。
通过对个体的抑郁症、焦虑症、压力、睡眠、认知能力等心理因素的评估,可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对个体的社交关系、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健康行为和健康知识等社会因素的评估,可以了解其社会健康状况。
健康评估——常见症状及评估

• 呕血与黑便都属于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 呕血:指消化道出血经胃从口腔呕出 • 黑便:呕血同时因部分血液经肠道排出体外
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 体温在39~40。C以上水平持续数日或数 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 。C
• 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疾病
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弛张热(remittent fever)
• 体温在39 。C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 体温差可达2 。C以上,但都高于正常水平
• 体温曲线无规律 • 多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
渗出性胸膜炎等
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发热
• 护理评估要点
• 热期、热型、热度以及起病情况 • 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 • 诊疗、护理经过
发热
• 常用护理诊断
• 体温过高: • 体液不足: • 营养失调: • 口腔黏膜改变: • 潜在并发症:
• 心源性呼吸困难
吸气性呼吸困难
• 原因:由于异物、喉水肿及肿瘤等引起气管、
支气管的狭窄或梗阻
• 临床表现:
• 吸气费力,吸气时间明显延长。
• “三凹征”: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隙
呼气性呼吸困难
• 机理:
肺泡弹性减弱(肺气肿)及小支气管狭窄与 痉挛(支气管哮喘)
• 临床表现:
病人呼气费力,呼气缓慢而延长,常伴有哮 鸣音
咯血
病史
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史
出血前症状 咽喉发痒或咳嗽
出血方式
咯出
血液颜色
鲜红
血液内混合物 泡沫及痰
酸碱反应
碱性
黑粪
无,如咽下可有
出血后痰性状 痰中带血
健康评估——一般状态评估

健康评估——一般状态评估引言概述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健康评估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健康管理方式。
其中,一般状态评估是评估一个人整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个体的一般状态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为健康管理和预防疾病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一般状态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一、身体体征评估1.1 体温:正常体温为36.5°C-37.2°C,体温异常可能表明身体存在感染或其他疾病。
1.2 心率: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心率过快或过慢可能与心脏疾病有关。
1.3 呼吸频率:正常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异常呼吸可能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
二、生理功能评估2.1 饮食习惯:评估个体的饮食结构和摄入量,了解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过度摄入的问题。
2.2 睡眠质量:评估个体的睡眠时长和质量,了解是否存在失眠或睡眠不足的问题。
2.3 排便习惯:评估个体的排便频率和质地,了解是否存在消化系统问题。
三、心理状态评估3.1 情绪状态:评估个体的情绪波动和情绪稳定性,了解是否存在情绪障碍或抑郁症状。
3.2 压力水平:评估个体的应激反应和应对方式,了解是否存在过度压力或焦虑情绪。
3.3 认知功能:评估个体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了解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记忆力减退。
四、运动能力评估4.1 身体活动量:评估个体的日常运动量和运动频率,了解是否存在运动不足或过度运动的问题。
4.2 肌肉力量:评估个体的肌肉力量和耐力,了解是否存在肌肉无力或运动功能障碍。
4.3 柔韧性:评估个体的关节活动度和柔韧性,了解是否存在关节僵硬或柔韧性不足的问题。
五、社会支持评估5.1 家庭关系:评估个体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和支持度,了解是否存在家庭关系紧张或支持不足。
5.2 社交活动:评估个体的社交圈子和社交活动频率,了解是否存在社交孤立或人际关系问题。
5.3 心理支持:评估个体的心理支持系统和应对方式,了解是否存在心理支持不足或缺乏情感支持。
健康评估-第四章 常见症状评估

1
概述 General overview
点击输入本栏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容,请根据您 的具体内容酌情修改。
Click to enter the specific text in this column to explain the sub item content briefly. Please modify it according to your specific content.
4
第一节 发热
发热: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 中枢功能障碍,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 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
正常人体温相对恒定:
腋温:36-37℃ 口温:36.3-37.2 ℃ 肛温:36.5-37.7 ℃
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间稍有差异,并受昼夜节律、年龄、性别、活动程度、药物、情绪、环境等内外 因素的影响而略有波动。
18
第二节
疼痛
疼痛
是指机体由于受到伤害性刺激而产生的痛觉反应。常 伴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强烈、持久的疼痛可致生理功能紊乱,甚至导致休克。 疼痛具有保护作用。
19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1.头痛:是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常见病因有:
(1)颅内病变:可见于①感染;②脑血管病变;
③颅内占位性病变;④颅脑外伤。
16
(三)伴随症状
1.发热伴寒战: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急性肾盂肾炎、败血症、药物热、
输血反应等
2.发热伴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常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等。
3.发热伴淋巴结肿大: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白血病、转
健康评估的内容

健康评估的内容
健康评估内容包括健康评估方法、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实验室及器械检查、健康资料、心理与社会评估、护理病历书写。
健康评估是在有计划的情况下去收集评估对象的健康资料,然后根据资料的内容来判断患者健康状态的过程。
1.健康评估方法主要包括问诊病史、辅助检查、身体评估。
2.常见症状评估是对临床常见症状如发热、头痛等的综合评估。
3.身体评估是对患者全身或一般系统的检查,是通过有组织、系统性的收集所产生的客观数据。
4.实验室及器械检查是根据患者病情做相关的必要器械或实验室检查。
5.健康资料主要包括身体健康状况、社会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
6.心理与社会评估主要评估被评估者的心理活动、压力源及应对压力方式、心理特征、社会角色等。
7.护理病历书写内容主要包括患者资料、护理目标、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效果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