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要素及交点坐标表

合集下载

各轨道线路曲线要素表

各轨道线路曲线要素表
各轨道线路曲线要素
方位角F J1 189°31′13″ 方位角F J2 189°31′13.5″ 方位角F J3(0-160) 183°10′48.8″ 方位角F J3(160-544.605) 185°4′54″ 方位角F J4(0-190.017) 183°10′48.8″ 方位角F J4(190-594.064) 185°30′41.2″ 方位角F Y1(0-444.6)接J1 221°15′52.4″ 方位角F 牵出线(0-107.5) 239°5′37.2″ 方位角F 柴油(K0+000-343.742) 227°36′17″ 方位角F 齐车(K0+851.4-1+224) 239°5′37.2″ 方位角F 齐车(K1+224-1+820) 183°10′48.8″ 转角N 6°55′18″ 转角N 6°55′17.55″ 转角N 1°54′5.19″ 转角N 2°28′58.06″ 转角N 2°19′52.44″ 转角N 2°54′45.31″ 转角N 38°5′3.58″ 转角N 17°49′44.87″ 转角N 45°0′21.14″ 转角N 55°54′48.5″ 转角N 59°49′59.2″ 左右角 -1 左右角 -1 左右角 1 左右角 -1 左右角 1 左右角 -1 左右角 -1 左右角 -1 左右角 -1 左右角 -1 左右角 -1 半径R 400 半径R 400 半径R 800 半径R 600 半径R 800 半径R 600 半径R 200 半径R 300 半径R 240 半径R 350 半径R 300 LH 0 LH 0 LH 0 LH 0 LH 0 LH 0 LH 0 LH 0 LH 0 LH 40 LH 0 交点里程KJD 301.759 交点里程KJD 87.878 交点里程KJD 131.788 交点里程K

曲线要素表——精选推荐

曲线要素表——精选推荐

315 7462.208 6047.343 K55+069.99 右 13d58′45.01″ 160
316 7711.194 5956.765 K55+334.75 左 45d25′41.01′′ 40
曲线要素表
Lh
T
L
E
0
19.341 38.535 1.036
301 6037.014 8425.127 K51+692.58 左 25d25′45.00′′ 80

交点坐标


X
Y
交点桩号
偏角△(°)
R
302 5951.138 8189.647 K51+942.64 右 15d16′51.99″ 150
303 5926.294 7890.978 K52+242.10 右 15d18′45.00″ 150
YZ K46+966.37 K47+131.53 K47+266.97 K47+366.94
曲线要素表
Lh
T
L
E
0
20.160 40.080 1.349
0
20.180 40.119 1.351
0
20.287 40.330 1.366
0
20.018 39.802 1.330
0
21.417 42.387 1.896
曲线要素表
Lh
T
L
E
0
20.068 39.898 1.336
0
20.154 40.068 1.348
0
20.143 40.047 1.346
0
15.878 30.749 2.461

缓和曲线五大要素计算表

缓和曲线五大要素计算表
JD=ZH+T ZH=JD-T HY=ZH+l0 QZ=HY+L/2-l0 YH=QZ+L/2-l0 HZ=YH+l0 X=X0 +T1*COS(θ1+π) Y=Y0 +T1*SIN(θ1+π) X=X0 +T1*COS(θ2) Y=Y0 +T1*SIN(θ2) X=XZH +x*COS(θ1)-Q*sin(θ1) Y=YZH +x*SIN(θ1)+Qy*cos(θ1) θ=θ1+i*l^2/(2*ls*R) X=XHZ -x*COS(θ2)-Qy*sin(θ2) Y=YHZ -x*SIN(θ2)+Qy*cos(θ2) θ=θ1-i*l^2/(2*ls*R) x=l-l^5/(40*R^2*ls^2) y=l^3/(6*R*ls)-l^7/(336R^3*ls^3)
注:1、表中蓝色部分为需要对照设计院给的参数表填写。 2、表中绿色部分为计算器程序所需的线元参数。
平曲线要素 缓和曲线长l0
曲线半径R 曲线长Lc 交点前直线切线角A
计算结果 180 800
341.3608756 3.308498635
设有缓和曲线的要素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转向角α
0.651701095
曲线半径R 转向角α 曲线方向判别 Q 内移距p 前缓和曲线长l1 后缓和曲线长l2 切线长T1 切线长T2 切垂距m 外视距E 切曲差q 曲线长L 交点里程JD 直缓点ZH 缓圆点HY 曲中QZ 圆缓点YH 缓直点HZ
ZH(x) ZH(y) HZ(X) HZ(Y) HY(X) HY(Y)
θ YH(X) YH(Y)
和) 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弧度制)

平曲线表

平曲线表

395.035
534.769
705.761 1224.86
JD3
758.734
40135.304
61648.169
43°31'23"
400
225.686 127.335 223.965 431.184
32.51
16.746
534.769
662.104
750.361
838.618
838.618
965.953
7.622
85.883
342.13
ZD
50.353
40126.166
64821.042
42.731 197.917
直线长度及方向
测量断链
计算 方位角 备注 或 桩号 增长(米) 计算 方向角
24 135°25'18"
25
26
27
68°5'54"
120°31'34"
77°0'10"
102°49'33"
320
149.666
70
125.627 246.322 13.203
4.933
869.157
939.157
992.317
45.478
45.478
115.478
229.602 708.614
JD7
513.319
40355.327
64340.338
11°32'29"
1000
101.061 201.437
68.856
198.357
198.357
268.357
29.369 251.302

公路工程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

公路工程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

福建水电学院
某二级公路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
设计:
审核:
复核:
图表号
、曲 线 及 转 角 一 览 表
直线长度方向 交点间距 (m) 计算方位角
审核:
复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表号
直 线 、曲 线 及 转 角 一 览 表
竣-05表 交点坐标 交点号 X Y 左转角 起点 右转角 交点桩号 转角值 半径 第一缓 和曲线 参数 第一缓 和曲线 长度 第二缓 和曲线 参数 曲 线 要 素 值 (m) 第二缓 和曲线 长度 第一切 线长度 第二切 线长度 曲线长度 外距 校正值 第一缓和 曲线起点 第一缓和 曲线终点 曲 线 位 置 曲线中点 第二缓和 曲线起点 第二缓和 曲线终点 直线长度 (m) 直线长度方向

平曲线表

平曲线表

X
Y
外距
1 QD
2 190.434
3 21.78
4 -112.262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9
21
22
23
24 111°15'23"
25
26
27
JD1
250.484
0.009
-56.297
21°15'23"
320
60.05
118.719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6
1.381
190.434 249.793 309.153
60.05 90°0'0"
ZD
309.153
0.009
3.752
60.05
鸿业科技设计院
平 曲线表
编制
复核
审核
日期
图号
备注
28
平 曲 线表
交点坐标 转角值 曲线要素值(米) 第一 缓和曲 线 第一 终点 圆曲线 或 中点 第一 圆曲线 起点 15 16 曲线位置 复曲线 中间 缓和段 起点 或 第一 圆曲线 终点 17 复曲线 中间 缓和段 终点 或 第二 圆曲线 起点 18 第二 圆曲线 终点 或 第二 缓和段 起点 20 直线长度及方向 测量断链 交 点 号 JD 交 点 桩 号 左转角 α 1 α α 2 右转角 α 1 α α 2 半径 R1 R R2 缓和曲 线 参数 A1 A(Af) A2 缓和曲 线 长度 L1 L(Lf) L2 切线长 度 T1 T(Tg) T2 曲线 长度 L 第一 缓和曲 校正值 线 起点 第二 圆曲线 中点 第二 缓和段 终点 直线长 度 (米) 计算 交点间 方位角 距 或 桩号 增长(米) 减短(米) (米) 计算 方向角

曲线坐标计算(

曲线坐标计算(

曲线坐标计算一、圆曲线圆曲线要素:a -------------- 曲线转向角R -------------- 曲线半径根据a及R可以求出以下要素:T --------------- 切线长L -------------- 曲线长E -------------- 外矢距q -------------- 切曲差(两切线长与曲线全长之差)各要素的计算公式为:L R180(弧长)E RRsec 1)2(sec a =cos a 的倒数)圆曲线主点里程:ZY=J[> TQZ=ZY + L/2 或QZ=JD —q /2YZ=QZ + L/2 或YZ=JD + T—qJD=QZ + q/2 (校核用)1、基本知识里程:由线路起点算起,沿线路中线到该中线桩的距离。

表示方法:DK26+284.56 。

“+”号前为公里数,即26km,“ +”后为米数,即284.56m CK ——表示初测导线的里程。

DK ——表示定测中线的里程。

K ——表示竣工后的连续里程。

铁路和公路计算方法略有不同。

2、曲线点坐标计算(偏角法或弦切角法)已知条件:起点、终点及各交点的坐标。

1)计算ZY、YZ 点坐标通用公式:2)计算曲线点坐标①计算坐标方位角i 点为曲线上任意一点li为i点与ZY点里程之差当曲线左转时用“-”,右转时用“ +”② 计算弦长③ 计算曲线点坐标此时的已知数据为:ZY ( xZY , yZY 、?ZY- i 、C 。

根据坐标正算原理:切线支距法 这种方法是以曲线起点ZY 或终点YZ 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X 轴,以过原点的半径为丫轴,则圆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支距坐标可通过以下公式求得: 利用坐标平移和旋转,该点在大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可由以下公式求得: 式中:a 为ZY(YZ)点沿线路前进方向的切线方位角。

当起点为ZY 时“土”取“ + ”,XO=X(ZY),YO=Y(ZY),曲线为左偏时应以yi=-yi 代入;当起点为YZ 时,“土”取“ -”,XO=X(YZ), YO=Y(YZ), 曲线为左偏时应以yi 二yi 代入;弧长所对的圆心角弦切角弦的方位角注:1、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2、切线性质圆的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相垂直3、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弧上的圆周角4、弧长公式由L/ n R=n /180 °得L=n°n R/ 180 °=n n R/180二、缓和曲线(回旋线)缓和曲线主要有以下几类:A:对称完整缓和曲线(基本形)------切线长、Is1与ls2都相等。

左线 曲线要素表

左线 曲线要素表

竖曲线要素表(DK98+419~~DK115+425)第1页共1页计算:李宝康复核:时间:2009-05-04-------------------李宝康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左线)制表:李宝康复核:日期: 2013-12-17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龙铁路NLZQ-1标二工区项目部测量控制表2013-12-17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龙铁路NLZQ-1标二工区项目部左线K0+000—K14+677.83段输入数据N=3X=42775.322 Y=26721.343 K=0H=0R=0.001N=6X=43274.105 Y=26096.960 K=714.26H=30R=10000N=9X=44325.256 Y=24742.721 K=2286.075 H=150R=800N=12X=44192.451 Y=22713.001 K=3941.052 H=190R=3500N=15X=42150.21Y=18194.091K=9301.112H=90R=6000N=18X=40668.914Y=13930.320K=13580.27H=80R=7000N=21X=40565.64Y=13390.425K=14677.83H=0R=0.001短链:DK1+248.368= DK1+400已考虑日期:2013-12-17逐桩坐标表(左线)第1页共6页编制:李宝康复核:日期:2013-12-17-------------------李宝康编制----------------逐桩坐标表(左线)第2页共6页编制:李宝康复核:日期:2013-12-17-------------------李宝康编制----------------逐桩坐标表(左线)第3页共6页编制:李宝康复核:日期:2013-12-17-------------------李宝康编制----------------逐桩坐标表(左线)第4页共6页编制:李宝康复核:日期:2013-12-17-------------------李宝康编制----------------逐桩坐标表(左线)第5页共6页编制:李宝康复核:日期:2013-12-17-------------------李宝康编制----------------逐桩坐标表(左线)第6页共6页编制:李宝康复核:日期:2013-12-17-------------------李宝康编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