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形弹簧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碟形弹簧垫圈标准

碟形弹簧垫圈标准

碟形弹簧垫圈标准一、定义碟形弹簧垫圈是一种机械零件,形状呈圆盘状,由金属材料制成。

其作用是在连接部件的两端产生预紧力,以保持连接的紧固性。

二、类型碟形弹簧垫圈根据其形状和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波形弹簧垫圈:形状呈波浪状,适用于承受较大的载荷和振动的环境。

2. 活塞环形弹簧垫圈:形状呈圆环状,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等高压环境下的连接。

3. 弯曲弹簧垫圈:形状呈弯曲状,适用于承受较小载荷的连接。

4. 沉积弹簧垫圈:由沉积技术制成,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三、尺寸和材料要求1. 外径(OD):以外环边缘最长直径为准,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内径(ID):以内环边缘最短直径为准,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厚度(TH):以弹簧垫圈在未受力状态下的厚度为准,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斜率:波形垫圈的波浪形状应符合标准,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

5. 材料:碟形弹簧垫圈的材料应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和疲劳寿命,常用的材料包括钢、不锈钢、合金钢等。

四、加工和检测要求1. 加工:弹簧垫圈应采用精密冲压或数控加工工艺,确保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

2. 表面处理:弹簧垫圈的表面应经过除锈和防腐处理,以防止氧化和腐蚀。

3. 检测:弹簧垫圈的尺寸和形状应进行严格的检测,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量具测量、光学测量和三维扫描等。

五、应用领域碟形弹簧垫圈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特别是机械制造、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其主要作用是在连接部件的紧固过程中提供弹性预紧力,以保持连接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六、维护保养1. 检查弹簧垫圈的使用状态:定期检查弹簧垫圈的外观和尺寸,如有变形、裂纹或磨损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2. 清洁:定期清洁弹簧垫圈表面的杂物和油污,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3. 防止过载:避免发生过载情况,以免导致弹簧垫圈变形或损坏。

4. 存放注意事项:储存弹簧垫圈时,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避免受到潮湿和腐蚀性介质的侵蚀。

碟形弹簧型号及标准

碟形弹簧型号及标准

碟形弹簧型号及标准碟形弹簧是通过弹性变化实现传动控制和能量储存的一种装置。

它具有工作变形快、弹性衰减小、工作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设计精确等优点,在汽车、机器、仪器仪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碟形弹簧多用于种类繁多的产品,在选型时需遵照GB/T 1232-1989《弹簧外形尺寸和表面形状的规定》标准进行,可按外径、螺距、螺纹牙数和极性等进行必要的参数计算分析,以确定准确的型号。

碟形弹簧的类型很多,无论是结构形式还是尺寸尺寸,都有若干种类,可分为圆弧形弹簧、波纹形弹簧、绞线形弹簧等几类,每种型号的碟形弹簧都有一定的尺寸和材料要求。

圆弧形:A型碟形弹簧、B型碟形弹簧、特殊型碟形弹簧;波纹形:X型碟形弹簧、Y型碟形弹簧;绞线形:U型碟形弹簧、V型碟形弹簧。

若将碟形弹簧的尺寸分类,则分为直径系列与螺距系列,直径系列:根据不同的有效压缩量,分为外径Φ1〜20mm的直径系列及外径Φ20.6〜120mm的直径系列;螺距系列:根据不同的有效压缩量,分为螺距P17.5〜32mm的螺距系列和螺距P34〜60mm的螺距系列。

碟形弹簧的其它尺寸及特性参数也有划分,如垫圈系数、中心圆高、垫圈宽度、弯曲半径等,这些参数都需要根据使用条件而定,进而选定合适的型号。

主要的材质有紧固钢、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铜合金等。

此外,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碟形弹簧还有双圈组、弯头组、变针梢组、调节型组等型号,这些组合分为无垫圈、单垫圈、双垫圈、离合器垫圈等。

此外,德国贝尔斯-福特公司(Belesis-Foerth)也提出了一种新型碟形弹簧,它根据使用环境而按荷载特性进行了衍生,具有之前碟形弹簧所不具备的以下特性:一是可在搁板激烈振动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的工作表现;二是使用环境的温度变化不影响弹簧的弹性;三是特殊形状的梯度衍生,弹性寿命均勻分布而且延长。

具体型号及标准需根据个人使用情况,综合把握其弹性系数、断裂负载、垫圈尺寸及垫圈系数等参数进行选用,以确保正确的使用和有效的结果。

碟形弹簧标准

碟形弹簧标准

碟形弹簧标准简介碟形弹簧是一种弹性元件,由多个薄碟形金属片组成,呈堆叠状。

碟形弹簧具有较大的弹性变形能力和恢复力,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等领域。

碟形弹簧标准用于规范碟形弹簧的设计、制造和使用。

开发背景在碟形弹簧的应用过程中,由于设计、制造和使用方面的不一致性,不同厂家生产的碟形弹簧在尺寸、材质、弹性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为了确保碟形弹簧的互换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一套标准来统一碟形弹簧的规格和性能。

标准制定碟形弹簧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尺寸规范碟形弹簧的尺寸规范是制定碟形弹簧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尺寸规范包括弹簧的直径、外径、内径、高度等参数的限制和容差要求,以确保碟形弹簧在不同的应用中能够正常工作。

材料要求碟形弹簧的材料选择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碟形弹簧标准需要规定适用的弹簧材料及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要求,以保证碟形弹簧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弹性特性碟形弹簧的弹性特性是其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碟形弹簧标准应明确弹簧的刚度、载荷变形曲线、变形量等性能要求,以确保碟形弹簧在设计荷载下能够正常工作,并具有所需的弹性特性。

额定载荷碟形弹簧的额定载荷是指碟形弹簧在设计条件下能够承受的最大载荷。

碟形弹簧标准应规定不同尺寸和型号的碟形弹簧的额定载荷范围,以指导设计、选择和使用过程。

表面处理碟形弹簧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表面质量。

碟形弹簧标准应明确表面处理的要求,包括表面清洁度、表面粗糙度、防腐蚀性能等。

应用范围碟形弹簧标准适用于以下领域的碟形弹簧设计、制造和使用:•机械工程:包括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等领域。

•汽车工程:包括汽车底盘、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领域。

•电子工程:包括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等领域。

结论碟形弹簧标准的制定对于统一碟形弹簧的规格和性能,提高碟形弹簧的互换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应围绕尺寸规范、材料要求、弹性特性、额定载荷和表面处理等方面进行规定,以确保碟形弹簧能够在不同应用中正常工作,并具有所需的性能。

碟形弹簧标准

碟形弹簧标准

碟形弹簧标准一、外径(Outer Diameter)碟形弹簧的外径是指弹簧的最大直径,通常用D表示。

外径是碟形弹簧的重要参数之一,直接影响着弹簧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在标准中,外径的值是根据载荷和厚度计算得出的。

二、内径(Inner Diameter)碟形弹簧的内径是指弹簧的最小直径,通常用d表示。

内径的大小取决于所需安装尺寸和材料的强度。

在标准中,内径的值是根据安装尺寸和厚度计算得出的。

三、厚度(Thickness)碟形弹簧的厚度是指弹簧的直径差值,通常用t表示。

厚度是碟形弹簧的重要参数之一,直接影响着弹簧的刚度和疲劳寿命。

在标准中,厚度的值是根据载荷和外径计算得出的。

四、材料(Material)碟形弹簧的材料直接影响着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常用的材料有不锈钢、碳钢、合金钢等。

在标准中,应根据载荷、工作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

五、载荷(Load)碟形弹簧的载荷是指弹簧所承受的力的大小。

在标准中,载荷的值是根据使用要求和设计计算得出的。

载荷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弹簧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六、刚度(Stiffness)碟形弹簧的刚度是指弹簧的抗变形能力。

在标准中,刚度的值是根据载荷和厚度计算得出的。

刚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弹簧的精度和使用效果。

七、疲劳寿命(Fatigue Life)碟形弹簧的疲劳寿命是指弹簧在交变载荷作用下能够维持一定性能的循环次数。

在标准中,疲劳寿命的值是根据实验测试得出的。

疲劳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着弹簧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八、安装尺寸(Installation Size)碟形弹簧的安装尺寸是指弹簧在安装过程中所需的尺寸。

在标准中,安装尺寸的值是根据实际需求和设计计算得出的。

安装尺寸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弹簧的安装和使用效果。

碟形弹簧标准

碟形弹簧标准

碟形弹簧标准碟形弹簧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弹簧,其形状类似于圆盘或圆环,通常用于各种机械装置中起到弹簧作用。

碟形弹簧标准是对碟形弹簧的规格、材料、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的文件,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碟形弹簧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碟形弹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标准的制定依据、主要内容和相关应用等方面。

碟形弹簧标准的制定依据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并颁布的,是对碟形弹簧产品质量、性能、安全等方面的统一规定,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行业标准是由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的,是对碟形弹簧在特定行业领域的规范要求,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企业标准是由企业自行制定的,是对企业内部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的规范要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在制定碟形弹簧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以上各种标准的要求,并结合碟形弹簧的特点和实际应用需求,制定合理、科学的标准内容。

碟形弹簧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碟形弹簧的基本参数和规格、材料要求、制造工艺、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志标识等。

其中,碟形弹簧的基本参数和规格包括外径、内径、厚度、圈数、变形量、弹性系数等,这些参数是衡量碟形弹簧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制定碟形弹簧标准的基础。

材料要求是指碟形弹簧所采用的材料种类、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不同的材料对碟形弹簧的性能影响很大,因此在标准中需要对材料进行明确规定。

制造工艺是指碟形弹簧的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等方面的要求,这些工艺对于保证碟形弹簧的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质量检验方法是指对碟形弹簧进行检验和测试的方法和要求,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力学性能测试等,这些检验方法是保证碟形弹簧质量的重要手段。

标志标识是指在碟形弹簧上标注的标准编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质量等级等信息,这些标志标识是对碟形弹簧进行追溯和管理的重要依据。

碟形弹簧标准的执行对于保证碟形弹簧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标准化生产可以提高碟形弹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碟形弹簧标准

碟形弹簧标准

碟形弹簧标准碟形弹簧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弹簧,它具有较大的变形量和较小的刚度,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为了确保碟形弹簧的质量和性能,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其中包括弹簧的材料、制造工艺、尺寸公差、性能要求等方面的标准。

本文将对碟形弹簧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碟形弹簧的材料是制定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弹簧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弹性和疲劳强度,以确保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断裂或变形。

常见的碟形弹簧材料包括优质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等,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指标和适用范围。

标准中通常会对弹簧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热处理工艺等进行详细规定,以保证碟形弹簧的材料质量。

其次,制造工艺是影响碟形弹簧质量的重要因素。

标准中通常会对弹簧的生产工艺进行规范,包括原材料的选取、热处理工艺、成型工艺、表面处理等方面。

例如,对于碟形弹簧的成型工艺,标准会规定成型设备的要求、成型工艺参数、成型后的尺寸公差等内容,以确保弹簧的成型质量符合要求。

此外,尺寸公差是衡量碟形弹簧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标准中通常会对碟形弹簧的尺寸公差进行严格规定,以确保弹簧在装配时能够达到预期的功能要求。

尺寸公差包括弹簧的外径、内径、厚度、圈数等方面,标准中通常会规定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尺寸公差范围,以满足不同需求。

最后,性能要求是衡量碟形弹簧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标准中通常会对碟形弹簧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要求进行详细规定,包括弹簧的载荷-变形特性、疲劳寿命、表面状态、耐腐蚀性能等方面。

这些性能要求是确保碟形弹簧在实际使用中能够可靠工作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碟形弹簧标准涉及到弹簧材料、制造工艺、尺寸公差、性能要求等多个方面,对于保证碟形弹簧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标准制定的要求,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确保用户的安全和可靠性。

因此,对于从事碟形弹簧生产和应用的相关行业人员来说,熟悉并遵循碟形弹簧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碟形弹簧标准

碟形弹簧标准

碟形弹簧标准碟形弹簧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设备、家电等领域。

作为一种重要的弹簧元件,其标准化生产对于产品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碟形弹簧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标准的制定背景、标准的内容要点以及标准的应用意义。

首先,碟形弹簧的标准制定背景是什么?碟形弹簧作为一种机械弹簧元件,其标准化生产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规范碟形弹簧的生产制造,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保障使用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碟形弹簧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了碟形弹簧的材料、尺寸、公差、表面处理、试验方法等内容,以确保碟形弹簧的生产制造符合统一的要求。

其次,碟形弹簧标准的内容要点是什么?一般来说,碟形弹簧的标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材料要求、尺寸和公差、表面处理、试验方法等。

对于碟形弹簧的材料要求,一般要求符合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以保证弹簧的弹性和耐久性。

在尺寸和公差方面,标准会规定碟形弹簧的外径、内径、厚度、圈数等尺寸参数,以及相应的公差要求,以确保碟形弹簧的尺寸精度和一致性。

此外,标准还会对碟形弹簧的表面处理进行规定,以保护弹簧表面不受腐蚀和磨损。

最后,标准还会规定碟形弹簧的试验方法,包括弹簧的拉伸试验、弹簧的扭转试验、弹簧的疲劳试验等,以保证碟形弹簧的性能符合要求。

最后,碟形弹簧标准的应用意义是什么?碟形弹簧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于产品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标准化生产可以提高碟形弹簧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标准化生产可以保证碟形弹簧的质量和性能稳定,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最后,标准化生产可以促进国内外碟形弹簧产品的贸易和交流,提升国内碟形弹簧产品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碟形弹簧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对于产品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遵循碟形弹簧标准,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保证产品的安全可靠,促进产品的贸易和交流。

因此,各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循碟形弹簧标准,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碟形弹簧型号及标准

碟形弹簧型号及标准

碟形弹簧型号及标准
碟形弹簧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高强度弹簧,它的特点是在高温和恶劣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高强度,因此受到了众多行业的青睐。

碟形弹簧的型号及标准是这种弹簧使用的关键,它们能够确保弹簧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碟形弹簧的型号及标准有很多,它们的型号分为外径(O.D),内径(I.D)和厚度(T),这三个参数是碟形弹簧的基本参数,在定义和设计这种弹簧的时候,这三个参数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质量标准方面,碟形弹簧的材料一般采用高强度耐腐蚀的不锈钢、碳钢、铝合金等,在施加负荷时,能够保证弹簧的强度和韧性,确保弹簧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此外,还有一些碟形弹簧的特殊标准,比如有些行业会要求碟形弹簧的表面处理,以及屈服应力、张力、弹性模量、塑性变形程度等,这些特殊标准一般是按照行业的需要而定的,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行业确定。

碟形弹簧的型号及标准是设计和使用这种弹簧的关键,它们能够确保弹簧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除了上述基本参数和材料质量标准外,还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需要,定制一些特殊的标准,以确保碟形弹簧的高效使用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2mm的游标深度尺测量。圆周
范围内至少3点,取最大值。
试验机/用不小于两倍的 f≈ 碟簧经强压处理
0.75 h0 时的负荷压缩碟簧,持续 后,自由高度尺寸 时间不少于 12h 或短时压缩,压 应稳定,在规定的
缩次数不少于 5 次。。
试验条件下,其自
由高度应在表 5 规
定的极限偏差范围
内。其永久变形量
+.02 0.2~0.6
-0.05 1
+0.03 >0.6~<1.25
-0.09
+0.04 1.25~3.8
-0.12 2
+0.05 >3.8~6
-0.15
3
>6~16
±0.10
注:在保证特性要求的条件下,厚度极限偏差在制造中作适当调整,但其公差带不得超出本表规定的范围。
自由高度Ho
2/3
邱永全
0.63
0.97
1.55
0.70
1.10
1.75
0.80
1.25
2.00
H15 0.40 0.48 0.58 0.70 0.84 1.00 1.20 1.40 1.60 1.85 2.10 2.30 2.50 2.80 3.20
厚度t 碟簧厚度的极限偏差按表5的规定。
类别
t的极限偏差 t
一、二级精度
H12
H13
H14
0.10
0.14
0.25
0.12
0.18
0.30
0.15
0.22
0.36
0.18
0.27
0.43
0.21
0.33
0.52
0.25
0.39
0.62
0.30
0.46
0.74
0.35
0.54
0.87
0.40
0.63
1.00
0.46
0.72
1.15
0.52
0.81
1.30
0.57
0.89
1.40
邱永全
外购件检验标准
物料名称 普通碟形弹簧 规格 无支承面 图示:
a) 《质量手册》;
b) GB/T 1972-2005 碟形弹簧国
家标准
c)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

d) GB/T 230.1 金属洛氏硬度
检验依据
试验

e) GB/T 4340.1 金 属 维 氏 硬
F
度试验
杠杆臂
y
游标卡尺/碟簧的直径用分度值 按表 4 的规定
小于 0.02mm 的游标卡尺测量,圆 按表 4 的规定
周范围内至少测量 3 点,外径取
最大值,内径取最小值。
千分尺/碟簧的厚度用千分尺在 按表 5 的规定
碟簧中心处沿圆周测量至少3点,
取最大值。
深度尺/碟簧的自由高度在二级 按表 6 的规定
精度平台上,用分度值小于
碟簧自由高度的极限偏差按表6的规定。
类别
H0的极限偏差 t
一、二级精度
+0.10 <1.25
-0.05 1
+0.15 1.25~2
-0.08
+0.20 >2~3
-0.10 2
+0.30 >3~6
-0.15
3
>6~16
±0.30
注:在保证特性要求的条件下,厚度极限偏差在制造中作适当调整,但其公差带不得超出本表规定的范围。
碟簧特性的极限偏差 单片碟簧
碟簧在H0一0.75h0高度时负荷的极限偏差按表7的规定。
表面粗糙度 碟簧表面粗糙度按表8的规定。
3/3
小于自由高度的
0.3%
硬度计/厚度<1mm,在维氏(或表 碟 簧 硬 度 按 GB/T
面洛氏)硬度计上进行;厚度≥ 230.1 或 GB/T
1mm,在洛氏硬度计上进行。试验 4340.1 的规定。
压痕应在碟簧上表面的中心处。
每件打4点,第1点不考核,取后3
点的平均值。
缺陷分类 C C B B B B
A
A
1/3
邱永全
附录: 直径D/d
碟簧内、外径的极限偏差按表4的规定,具体的偏差见下表。
范围
公差带
≤3
>3~6
>6~10
>10~18
>18~30
>30~50
>50~80
>80~120
>120~180
>180~250
>250~315
>315~400
>400~500
>500~630
>630~800
碟形弹簧外径、内径(D、d)的极限偏差表
OM O
F
Ⅰ X

无支承面 图1
序号 1 2
3 4
检验项目/内容
项目
内容
检测工具/方法
边缘倒圆角,表面不允许有 目测
毛刺、裂纹、斑疤痕等缺陷。 外观
标准 表面不允许有害的 毛刺、裂纹、伤痕 等缺陷
表面粗糙度 外径 D 内径 d 厚度 t 尺寸 单个自由高度 Ho
压缩试验
性能 硬度值
粗糙度比较样块
按表 8 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