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安全说明书

合集下载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酒精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医疗、消毒、清洁、工业生产等领域。

然而,酒精也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为了确保酒精的安全使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说明书,以便提醒使用者注意酒精的安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储存。

1. 酒精应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远离火源和热源。

储存区域应保持清洁整洁,防止杂物堆放。

2. 酒精储存区域应远离氧化剂、酸类等化学品,避免发生化学反应。

3. 储存酒精的容器应密封良好,避免振动和摩擦,防止泄漏和挥发。

二、使用。

1. 使用酒精时,应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2. 在使用酒精时,应远离火源和热源,严禁在有明火的环境下使用酒精。

3. 酒精不宜与氧化剂、酸类等化学品混合使用,以免引起化学反应产生危险物质。

4. 使用酒精时应小心轻放,避免振荡和摩擦,防止酒精泄漏和挥发。

三、处理。

1. 使用完酒精后,应及时将容器密封,避免酒精挥发。

2. 酒精废弃物应妥善处理,不得随意倾倒或丢弃,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酒精泄漏后,应立即用吸附材料(如沙子、蛭石等)进行吸附,然后用干净的无纺布擦拭干净,避免酒精残留。

四、应急措施。

1. 若不慎接触酒精,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2. 若发生酒精泄漏或泼洒,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清理,避免引发火灾或化学反应。

五、其他注意事项。

1. 酒精不宜长时间接触皮肤,避免引起皮肤干燥和过敏反应。

2. 酒精应远离儿童和宠物,避免误食或接触。

3. 酒精使用后,应及时洗手,避免残留在手部引起不适。

综上所述,酒精作为一种常见的化学品,虽然具有广泛的用途,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使用酒精时,务必严格遵守安全使用规程,做到储存、使用、处理和应急措施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确保酒精的安全使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希望广大使用者能够严格遵守本安全技术说明书,确保酒精的安全使用,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乙醇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醇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醇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 产品标识
- 产品名称:乙醇
- 化学名:乙醇(酒精)
- 分子式:C2H6O
- CAS号:64-17-5
- 外观:透明无色液体
2. 成分信息
乙醇是由乙烷和水通过水合反应得到的有机化合物。

其主要成
分是乙醇,含量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3. 储存和运输注意事项
- 储存:应存放在通风良好、干燥、阴凉处,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需防止撞击,远离热源,避免直射阳光。

4. 安全使用指南
-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使用时应穿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

- 避免吸入蒸汽:操作时应确保通风良好,使用排气系统排除蒸汽。

- 避免误食: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5. 急救措施
- 发生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的皮肤。

- 发生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的眼睛,并尽快就医。

- 发生吸入: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就医。

6. 环境保护措施
- 废弃物处理:请依照当地法规进行处理。

不得随意排放到水源和土壤中。

7. 法规信息
- 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规,使用乙醇前应了解并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规要求。

8. 其他注意事项
- 请妥善保存该说明书,以便在需要时参考。

- 在使用乙醇前,请先充分了解其安全操作规程,并加强自身安全防护意识。

- 本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信息,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以上为乙醇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简要内容,如需了解更详细的信息,请参考完整版MSDS说明书。

酒精物质安全说明书(MSDS)

酒精物质安全说明书(MSDS)

酒精物质安全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产品概述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醇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 alcohol;ethanol 中文名称2:酒精技术说明书编码:CAS No.:64-17-5 分子式:C2H6O;CH3CH2OH 分子量:46.07 有害物成分:醇含量≥98%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7(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第三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四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五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62598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62598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醇化学品俗名:食用酒精化学品英文名称:Ethanol企业名称:广东中能酒精有限公司地址:广东省遂溪县附城乡工业大道邮编:524300推荐用途:(1)不同浓度的消毒剂;(2)饮料;(3)基本有机化工原料;(4)汽车燃料限制用途:不得直接食用。

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技术说明书编号:3 生效日期:2011年6月13 日国家应急电话:0532-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危险性象形图: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股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的酒精可引起慢性中毒,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酒可引起间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可能危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牲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名称:乙醇通用名:酒精有害物成份:乙醇浓度:95%(V/V)CASNo:64—17—5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酒精(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酒精(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志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醇分子式:C2H6O第三部分:危险品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一、产品介绍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又称乙醇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和工业原料。

乙醇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妆品、食品、能源等领域。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乙醇的安全使用技术。

二、产品特性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独特的气味。

其熔点为-114.1℃,沸点为78.4℃。

乙醇可溶于水、乙醚、氯仿等溶剂,能与一些有机物形成共沸物。

由于其易燃、易挥发的性质,必须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控制安全措施。

三、安全操作指南1. 储存安全:- 乙醇需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 远离火源、热源和阳光直射,防止乙醇挥发或着火。

- 储存区域应有明确标识,禁止与其他易燃物质共存。

2. 使用安全:- 在使用乙醇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毒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 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避免乙醇蒸气在空气中积聚。

- 禁止饮用乙醇,严禁将其与食品或饮料接触。

- 使用乙醇的设备应经过防爆处理,并保持清洁。

3. 紧急处理:- 如果意外事故发生,应立即停止使用乙醇,迅速撤离现场。

- 如遇火情,应使用泡沫、干粉等灭火器进行扑灭,切勿用水。

- 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按照应急指示行动。

四、危害防范措施1. 火灾风险:- 乙醇易燃,应远离明火、静电等容易引发火灾的因素。

- 储存和使用乙醇的场所应配备灭火器材,确保及时灭火。

2. 人身伤害:- 使用乙醇时应避免其接触皮肤、眼睛、口、鼻等黏膜部位。

- 如乙醇不慎溅入眼睛或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3. 环境污染:- 使用乙醇的废液和废弃容器需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 避免乙醇进入水源、地下水和土壤中,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五、应急预案1. 在乙醇泄漏事故发生时,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将泄漏物清除。

2. 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安全疏散和封锁区域。

3. 如泄漏物进入水体,立即报告相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污染控制。

六、责任与义务1. 乙醇生产和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员工安全。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1. 产品信息•产品名称:乙醇(酒精)•化学名称:Ethanol•CAS号:64-17-5•分子式:C2H5OH•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气味:具有特殊香味•沸点:78.37°C•闪点:13°C(闭杯)•密度:0.789 g/cm³(20°C)2. 危险性概述乙醇是一种易燃液体,具有较低的闪点,容易挥发。

在空气中可形成可燃性蒸汽,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热源或火花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3. 急救措施•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中,保持呼吸通畅。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脱去污染衣物,并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并就医。

•食入:不要催吐,给予水或牛奶稀释,立即就医。

4. 消防措施•灭火剂:使用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特殊灭火方法:远离火源、热源和火花。

•火灾危险:易燃液体,可形成爆炸性蒸汽。

5. 泄漏应急处理•个人防护:穿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

•泄漏处理:使用吸附材料吸收泄漏液体,避免流入下水道或水域。

•清理方法:使用非燃性清洁剂和水清洗。

6. 操作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操作,避免吸入蒸汽。

•储存条件: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区域,远离火源和热源。

•包装材料:使用密封容器,避免与空气接触。

7. 接触控制/个人防护•工程控制:确保良好的通风。

•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和口罩。

8. 物理和化学性质•物理状态:液体•颜色:无色•气味:特殊香味•pH值:中性•溶解性:可溶于水9.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稳定。

•不相容物质: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10. 毒理学信息•急性毒性:低毒性•慢性毒性:长期暴露可能导致肝脏损伤。

11. 生态学信息•对环境的影响:对水生生物有害。

12. 废弃处理•废弃方法:按照当地环保法规处理。

13. 运输信息•危险品分类:易燃液体•包装组:II•危险品编号:314. 法规信息•适用法规:遵守所有适用的国家和地方化学品安全法规。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1. 引言酒精作为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实验室、清洁和消毒等领域。

然而,酒精具有易燃、挥发性强等特点,使用不当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以及其他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必须正确地使用和储存酒精。

本安全技术说明书旨在向用户提供酒精安全使用的基本原则和指南。

2. 酒精的种类和特性酒精可以分为乙醇和异丙醇两种常见的类型。

乙醇主要用于消毒和医药领域,而异丙醇主要用于清洁领域。

酒精具有易燃、可溶于水、挥发性强、有毒等特点。

其燃点较低,火焰隐蔽性高,易引发爆炸。

3. 酒精的安全使用- 防火防爆措施:使用酒精时,应避免明火、电火花和静电产生的场所。

使用防爆型设备进行操作,避免使用金属容器储存酒精。

- 通风措施:为了防止酒精浓度积聚过高,应确保使用场所通风良好,或使用抽风设备。

- 个人防护措施:使用酒精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呼吸防护装置等个人防护设备。

避免吸入酒精蒸汽或接触皮肤、眼睛等部位。

- 紧急应对措施:若发生泄漏或事故,应迅速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如切断电源、隔离危险区域,并及时通知有关人员进行救援。

4. 酒精的储存和运输- 储存条件:酒精应储存在通风良好、非火源、温度适宜、阴凉干燥的地方。

禁止与氧化剂、强酸、强碱等物质混存。

- 容器选择:储存酒精时应选用标有“易燃”字样的专用容器,并确保密封性良好、抗腐蚀性强的特点。

- 运输安全:酒精应采取专用运输工具进行运输,并确保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禁止与热源、明火等存在火源的物品混运。

5. 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 应急预案:制定酒精使用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处理流程、应对措施和通知程序等,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 事故处理:若发生泄漏、扩散、火灾等事故,应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如关闭门窗、切断电源,并立即通知消防部门。

遵循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应急处理。

6. 训练和教育为确保酒精的安全使用,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包括正确使用酒精、防火防爆措施、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段暴露預防措施
皮肤防护措施:必要時使用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具: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通风设备注意事項:使用防爆柜存放。
操作与储存注意事項:1.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2.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3.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接触。
4.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酒精安全使用说明书
第一段主要材料
序 号
成 份
1
乙醇
2
甲醇
第二段物理化学特性
比重:无
气味:刺激性气味
沸点:64.8
熔点(℃):-97.8
第三段危害处理資料
闪点(℃):12
燃点(℃):385
爆炸上限(VOL%):44.0
特殊灭火程式:无
爆炸下限(VOL%):5.5
灭火材料: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第四段化学反应性
安定性:无
可能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有害之聚合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第五段健康急救措施
进入人体法与途径:呼吸进入2.皮肤接触3.吞食
等,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健康危害效应: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觉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毒
批准:审核:编制:龙里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