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高鸿业)国民收入核算09共51页文档
合集下载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胡佛的实际年薪 :
•克林顿的实际年薪 :
•
二、潜在GDP:木桶的最大容量
1、含义:一国一定时期内可供利用的生产资源(L、K、N) 在正常情况下可以生产的最大产量。
2、公式: GDP*=Л*×(L*×H*) 其中, Л*——每人每小时的平均产值, L*——充分就业时的就业人数, H*——就业者在一年内每人劳动的小时数 而GDP= Л*×(L×H*) 其中, L——实际就业人数
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算GDP. 理解要点:谁购买?各支出多少?
1、GDP的构成:GDP=C+I+G+(X-M)
•
2、详解
(1)居民个人消费支出:consumption 指的是居民对最终消费品的支出。包括购买耐用
品、非耐用品和劳务的支出。 它构成一个国家总支出中一个主要部分(2/3)
•我买的新 房子是不 是消费支
(二)与PI牵手:DPI=PI-个人所得税 (三)构成:DPI=C+S,C=DPI-S
•
第四节 国民收入基本公式
——宏观经济模型
总方针:支出=收入,无论用什么方法核算,支出应等于收
入
一、两部门模型
1、主角:居民户 厂商 2、支出=C+I, 3、收入=C+S,所以有恒等式I=S
二、三部门模型
得 (1)I+(X-M-Kr)=S+(T-G),表示私人国内
总投资+可支配的外国资产=私人储蓄+政府储 蓄; (2)I=S+(T-G)+(M-X+Kr),表示投资=私 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
•
第五节 名义GDP与实际GDP
一、名义与实际GDP
(一)名义GDP(Nominal GDP)
•克林顿的实际年薪 :
•
二、潜在GDP:木桶的最大容量
1、含义:一国一定时期内可供利用的生产资源(L、K、N) 在正常情况下可以生产的最大产量。
2、公式: GDP*=Л*×(L*×H*) 其中, Л*——每人每小时的平均产值, L*——充分就业时的就业人数, H*——就业者在一年内每人劳动的小时数 而GDP= Л*×(L×H*) 其中, L——实际就业人数
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算GDP. 理解要点:谁购买?各支出多少?
1、GDP的构成:GDP=C+I+G+(X-M)
•
2、详解
(1)居民个人消费支出:consumption 指的是居民对最终消费品的支出。包括购买耐用
品、非耐用品和劳务的支出。 它构成一个国家总支出中一个主要部分(2/3)
•我买的新 房子是不 是消费支
(二)与PI牵手:DPI=PI-个人所得税 (三)构成:DPI=C+S,C=DPI-S
•
第四节 国民收入基本公式
——宏观经济模型
总方针:支出=收入,无论用什么方法核算,支出应等于收
入
一、两部门模型
1、主角:居民户 厂商 2、支出=C+I, 3、收入=C+S,所以有恒等式I=S
二、三部门模型
得 (1)I+(X-M-Kr)=S+(T-G),表示私人国内
总投资+可支配的外国资产=私人储蓄+政府储 蓄; (2)I=S+(T-G)+(M-X+Kr),表示投资=私 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
•
第五节 名义GDP与实际GDP
一、名义与实际GDP
(一)名义GDP(Nominal GDP)
高鸿业曼昆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详解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
个人收入用来消费C和储蓄S。
34
某年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元,国内私人投资5000亿元( 其中500亿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3000 亿元(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元,其他为个人所得税),政府支 出为3000亿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为 500亿元),出口为2000亿元,进口为1500亿元。求国内生产 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
狭义国民收入: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 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
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补贴
32
2、个人收入: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
个人收入 = 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社会保 险(税费)-公司未分配利润 +政府给个 人的转移支付 (+和支付利息等)。
33
3、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 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 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
例: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总收益为100亿元,在外国的收益 为60亿元,该国国民在本国的劳动收入为70亿元,在外 国的劳动收入为20亿元,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益50亿元, 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入为10亿元,求该国的GNP和GDP。 GDP=100+70+50+10=230亿 GNP=100+60+70+20=250亿 GNP=230+60+20-50-10=250亿
只有实际GDP才能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增长情况。 名义GDP有时会造成一些假象,即名义增加,而实际减少。
18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一个国家或地区 一定时期内社会 1.支出法 expenditure approach) 资本的形成和增 加。 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
个人收入用来消费C和储蓄S。
34
某年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亿元,国内私人投资5000亿元( 其中500亿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3000 亿元(其中间接税为2000亿元,其他为个人所得税),政府支 出为3000亿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为 500亿元),出口为2000亿元,进口为1500亿元。求国内生产 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
狭义国民收入: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 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
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补贴
32
2、个人收入: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
个人收入 = 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社会保 险(税费)-公司未分配利润 +政府给个 人的转移支付 (+和支付利息等)。
33
3、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 指个人收入中进行各项社会性扣除之后(如税收、 养老保险等)剩下的部分。
例: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总收益为100亿元,在外国的收益 为60亿元,该国国民在本国的劳动收入为70亿元,在外 国的劳动收入为20亿元,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益50亿元, 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入为10亿元,求该国的GNP和GDP。 GDP=100+70+50+10=230亿 GNP=100+60+70+20=250亿 GNP=230+60+20-50-10=250亿
只有实际GDP才能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增长情况。 名义GDP有时会造成一些假象,即名义增加,而实际减少。
18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一个国家或地区 一定时期内社会 1.支出法 expenditure approach) 资本的形成和增 加。 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10章 国民收入核算

恒等关系:
I + G + (X-M) = S + T + Kr 或 I = S +(T-G) +(M-X+ Kr)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
一、支出法
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产出等于支出” GDP包括: ①消费[C] ②投资[I] 固定资产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 存货投资 ③政府购买[G] ④净出口[X–M] GDP=C+I+G+(X–M)
二、收入法
收入法[Income Approach] “产出等于收入” GDP包括: ①工资、利息、租金。 ②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③公司税前利润。 ④间接税。 ⑤资本折旧。
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 务)的市场价值。
几个相关问题
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生产与销售 流量与存量 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
下列项目是否应当计入GDP?为什么?
销售给本国企业的原材料的市场价值。 销售给外国企业的原材料的市场价值。 股票买卖的价格。 支付给证券经纪人的佣金。 银行助学贷款的利息。 私人向贫困大学生的捐赠。 妻子从事的家务劳动。 保姆从事的家务劳动。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一、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
两部门: 收入
简单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 假定居民将全部收入用于个人消费。
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
居民户
厂商
中间产品
购买最终产品
扩大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 假定居民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储蓄。
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
投资 储蓄
居民户
厂商
购买最终产品
金融机构
总支出=消费+投资
=C + I
I + G + (X-M) = S + T + Kr 或 I = S +(T-G) +(M-X+ Kr)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
一、支出法
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产出等于支出” GDP包括: ①消费[C] ②投资[I] 固定资产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 存货投资 ③政府购买[G] ④净出口[X–M] GDP=C+I+G+(X–M)
二、收入法
收入法[Income Approach] “产出等于收入” GDP包括: ①工资、利息、租金。 ②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③公司税前利润。 ④间接税。 ⑤资本折旧。
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 务)的市场价值。
几个相关问题
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生产与销售 流量与存量 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
下列项目是否应当计入GDP?为什么?
销售给本国企业的原材料的市场价值。 销售给外国企业的原材料的市场价值。 股票买卖的价格。 支付给证券经纪人的佣金。 银行助学贷款的利息。 私人向贫困大学生的捐赠。 妻子从事的家务劳动。 保姆从事的家务劳动。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一、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关系
两部门: 收入
简单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 假定居民将全部收入用于个人消费。
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
居民户
厂商
中间产品
购买最终产品
扩大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 假定居民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储蓄。
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
投资 储蓄
居民户
厂商
购买最终产品
金融机构
总支出=消费+投资
=C + I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将IS-LM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中,引入BP线来分析汇率、国际资本 流动等因素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政策搭配与协调
在开放经济下,政府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搭配与协调 ,以实现内外部均衡。
0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的实践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变动税收 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从而 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分析关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手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贸 易保护主义的利弊。
区域经济一体化
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对成员国经济 的影响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国际金融市场与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功能和作用,以及国际金融市 场的发展趋势。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 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中央银 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 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调整存款准备 金率来影响银行的信贷能力,以及通 过调整利率来影响投资和消费。
货币政策的实践:在实践中,货币政 策通常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中央银 行根据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等 宏观经济指标,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能采取 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和减少 货币供应,以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 济衰退时,则可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 策,如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以 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因素
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技 术进步、制度变迁等,这些因素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因时期和 地区而异。
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协调发展,而不平衡增长则主张优 先发展某些地区或部门以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政策搭配与协调
在开放经济下,政府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搭配与协调 ,以实现内外部均衡。
0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的实践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变动税收 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从而 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分析关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手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贸 易保护主义的利弊。
区域经济一体化
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对成员国经济 的影响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国际金融市场与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功能和作用,以及国际金融市 场的发展趋势。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 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中央银 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 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调整存款准备 金率来影响银行的信贷能力,以及通 过调整利率来影响投资和消费。
货币政策的实践:在实践中,货币政 策通常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中央银 行根据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等 宏观经济指标,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能采取 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和减少 货币供应,以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 济衰退时,则可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 策,如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以 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因素
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技 术进步、制度变迁等,这些因素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因时期和 地区而异。
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协调发展,而不平衡增长则主张优 先发展某些地区或部门以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2024年度-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经济周期与波动
分析了经济周期的原因、阶段 以及应对措施,探讨了经济波
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8
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探讨
全球化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以及国 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以及绿色经济发展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和挑战。
04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 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 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06
结构性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 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 上涨现象。
13
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即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 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
加速原理
指产量水平的变动和投资支出数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明,在产量或收入增 长时,投资支出会增长得更快;在产量或收入减少时,投资支出会下降得更快。 加速原理体现了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
10
03 失业与通货膨胀
11
失业类型及原因分析
摩擦性失业
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以及 劳动者在地区、行业和职业间流动所产生的失业 。
03
气候变化与宏观经济
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宏 观经济政策和措施。
30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31
22
06 经济增长与发展
23
分析了经济周期的原因、阶段 以及应对措施,探讨了经济波
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8
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探讨
全球化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以及国 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以及绿色经济发展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和挑战。
04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 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 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06
结构性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 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 上涨现象。
13
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即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 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
加速原理
指产量水平的变动和投资支出数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表明,在产量或收入增 长时,投资支出会增长得更快;在产量或收入减少时,投资支出会下降得更快。 加速原理体现了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
10
03 失业与通货膨胀
11
失业类型及原因分析
摩擦性失业
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以及 劳动者在地区、行业和职业间流动所产生的失业 。
03
气候变化与宏观经济
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宏 观经济政策和措施。
30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31
22
06 经济增长与发展
23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件

经济周期
指经济活动水平随时间而波动的现象,包括经济 的扩张、高峰、衰退和谷底。
3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经济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技术进步、人 口增长、政策调整等;经济周期则反映了经济活 动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
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中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受到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 口等因素的影响。
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和传统微观经济 学的结合,强调价格刚性和市场不完全竞争,主张政府干 预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所获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价值总和。
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
农村改革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 施农村改革,包括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农村市场化改 革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和农民收入。
城市改革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 施城市改革,包括国有企业 改革、金融市场开放等,促 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升
级。
开放政策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 施开放政策,包括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推动自由贸易区 建设等,扩大了对外经济合 作和交流。
高速增长时期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包括贸易自由化、产业升级、企 业改革等,实现了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
泡沫经济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裂,导致经济陷入长达20年的停 滞。
结构改革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企业重组、金融改革、劳动力市场改革等,以应对经济 停滞问题。
指经济活动水平随时间而波动的现象,包括经济 的扩张、高峰、衰退和谷底。
3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经济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技术进步、人 口增长、政策调整等;经济周期则反映了经济活 动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
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中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受到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 口等因素的影响。
新古典综合学派
新古典综合学派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和传统微观经济 学的结合,强调价格刚性和市场不完全竞争,主张政府干 预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所获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价值总和。
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
农村改革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 施农村改革,包括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农村市场化改 革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和农民收入。
城市改革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 施城市改革,包括国有企业 改革、金融市场开放等,促 进了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升
级。
开放政策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 施开放政策,包括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推动自由贸易区 建设等,扩大了对外经济合 作和交流。
高速增长时期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包括贸易自由化、产业升级、企 业改革等,实现了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
泡沫经济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裂,导致经济陷入长达20年的停 滞。
结构改革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企业重组、金融改革、劳动力市场改革等,以应对经济 停滞问题。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完整版

GDP增长率、失业率、通 货膨胀率等主要指标
01
03 02
各类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比较分析
01
财政政策效果
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影响总需求 和总供给
产业政策效果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和转型升级
03
02
货币政策效果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 投资和消费
区域政策效果
通过协调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和实现均衡发展
用于分析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制定 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等。
编制步骤
包括交易分类、数据收集、数据整理 和汇总等。
注意事项
需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标准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汇率决定理论及影响因素剖析
汇率决定理论
影响因素
包括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 际收支理论等。
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政 府干预等。
固定汇率制度有利于稳定国际 贸易和投资,但可能牺牲货币 政策独立性;浮动汇率制度有 利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国际收 支自动调节,但可能加剧汇率 波动。
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回顾与展望
改革进程回顾
包括汇率并轨、参考一篮子货币、扩大汇率 浮动区间等。
改革成效评估
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 方面进行评估。
宏观经济学高鸿 业版本ppt课件 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宏观经济学导论 • 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增长 • 失业、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 财政政策、政府支出与税收制度 • 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制度选择 •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评价及调整策略
01
CATALOGUE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特点
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效应。
01
03 02
各类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比较分析
01
财政政策效果
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影响总需求 和总供给
产业政策效果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和转型升级
03
02
货币政策效果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 投资和消费
区域政策效果
通过协调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和实现均衡发展
用于分析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制定 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等。
编制步骤
包括交易分类、数据收集、数据整理 和汇总等。
注意事项
需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标准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汇率决定理论及影响因素剖析
汇率决定理论
影响因素
包括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国 际收支理论等。
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政 府干预等。
固定汇率制度有利于稳定国际 贸易和投资,但可能牺牲货币 政策独立性;浮动汇率制度有 利于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国际收 支自动调节,但可能加剧汇率 波动。
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回顾与展望
改革进程回顾
包括汇率并轨、参考一篮子货币、扩大汇率 浮动区间等。
改革成效评估
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 方面进行评估。
宏观经济学高鸿 业版本ppt课件 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宏观经济学导论 • 国民收入核算与经济增长 • 失业、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 财政政策、政府支出与税收制度 • 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制度选择 •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评价及调整策略
01
CATALOGUE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特点
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效应。
2024年度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课件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不是由外部因素(如自然资源、人口增长等)决定的,而是由经济体系内部的因素 (如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等)决定的。因此,内生增长理论强调经济体系内部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 。
内生增长理论的政策含义
内生增长理论为经济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它认为,政府应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教育水平和加强知识产权 保护等措施来推动经济增长。此外,政府还应该减少对市场机制的干预,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为经济 增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 体系的运行情况,包括总产出
、总就业、总价格水平等。
2024/3/24
02
宏观经济变量
主要关注如GDP、失业率、通 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决
定和变动。
03
经济增长与波动
探讨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周 期的原因以及经济政策对经济
活动的影响。
4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
03
研究对象不同
GDP核算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三部分
一是统计资料,二是行政管理资料,三是会计决算资料。
2024/3/24
8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024/3/24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假设经济是一个产品经济,没有货币因素。在这样一个简单的经济中,国民收入是消费和 储蓄之和,而消费取决于自发消费和边际消费倾向。投资是自发投资和利率的函数。因此 ,国民收入取决于自发消费、自发投资、边际消费倾向和利率等因素。
11
失业类型及原因探讨
摩擦性失业
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不完全、不对 称导致的暂时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由于经济周期波动导致的失业,与经济 总需求水平低下有关。
2024/3/24
内生增长理论的政策含义
内生增长理论为经济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它认为,政府应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提高教育水平和加强知识产权 保护等措施来推动经济增长。此外,政府还应该减少对市场机制的干预,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为经济 增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 体系的运行情况,包括总产出
、总就业、总价格水平等。
2024/3/24
02
宏观经济变量
主要关注如GDP、失业率、通 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决
定和变动。
03
经济增长与波动
探讨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周 期的原因以及经济政策对经济
活动的影响。
4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
03
研究对象不同
GDP核算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三部分
一是统计资料,二是行政管理资料,三是会计决算资料。
2024/3/24
8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024/3/24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假设经济是一个产品经济,没有货币因素。在这样一个简单的经济中,国民收入是消费和 储蓄之和,而消费取决于自发消费和边际消费倾向。投资是自发投资和利率的函数。因此 ,国民收入取决于自发消费、自发投资、边际消费倾向和利率等因素。
11
失业类型及原因探讨
摩擦性失业
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不完全、不对 称导致的暂时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由于经济周期波动导致的失业,与经济 总需求水平低下有关。
2024/3/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DP与GNP的区别
GDP:按照国土原则统计的 凡是在本国境内的,无论是本国公民还是外
国公民,所创造的最终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都应计 入GDP
GNP:按照国民原则统计的 凡是本国公民,无论他在国境内还是境外,
所创造的最终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都应计入GNP
GDP与GNP的关系
GNP = GDP + 本国公民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收入 – 外国公民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收入
又称为“GDP价格指数”、 “GDP折算指数” 或“GDP紧缩指数”
GDP平减指数 = 名义GDP / 实际GDP 实际GDP = 名义GDP/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 = 报告期价格 / 基期价格
名义GDP = 报告期价格×报告期产量 实际GDP = 基期价格 ×报告期产量
四、GDP核算的意义与局限
§2 GDP核算方法
• 一、支出法 • 二、收入法 • 三、生产法
一、支出法
总产出 = 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棉
纱
布
上
花
衣
销售价格 15
20
30
45
新增价值 15
5
10
15
消费、 投资、 政府购买、出口
出售 上衣
总计
50
5
50
总支出包含
存货投资
1、消费 C (Consumption)
• ① 耐用消费品(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 • ② 非耐用消费品 • ③ 劳务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如何衡量一国的总产出?
棉
纱
布
上
花
衣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 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 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P428)
GDP概念的理解
①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产品 ②是“市场价值”,取决于物价水平的高低 ③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 ④是本期内生产的,不是销售的 ⑤是流量,不是存量 (P429) ⑥只有进入市场流通活动的产品与劳务才能计入
1、意义
实际GDP:经济增长率 人均GDP:贫富状况,平均生活水平…
我国GDP在世界上的排名
2019年: 1.4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七 前6名依次是:
美国 -- 10.9万亿美元 日本 -- 4.3万亿美元 德国 -- 2.4万亿美元 英国 -- 1.8万亿美元 法国 -- 1.7万亿美元 意大利--1.5万亿美元
“支出法”计算公式
国内生产总值 = 消费支出 + 投资支出 + 政府购买支出 + 净出口
GDP = C + I + G +( X - M )
国民收入核算的形成与发展
➢英国经济学家斯通:主要领导了联合国国 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和统计制度制订工作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美国国民经济核 算理论方法和实际统计工作
国民收入核算的发展与应用
• 1950年,联合国成立由斯通任主席的工作组 专门研究“国民收入”会计问题。
• 1968年,公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居民购买住宅不是消费,应计入投资
2、投资 I (Investment)
① 固定资产投资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厂房、设备
住宅投资:
居民购买新建住房
② 存货投资
本期存货投资=本期末存货-上期末存货
存货投资可为正或负
净投资与重置投资
• 净投资:新增加的投资 • 重置投资:
由于厂房、机器的磨损,需用折旧费 重新购置被磨损掉的机器设备等,即用折 旧费进行的投资
计入中国的GDP和美国的GNP 但不计入中DP
产量 价格 数量
1989年 名义GDP
2500
2
5000
2019年 名义GDP
2700
3
8100
2019年 实际GDP
2700
2
5400
➢ 名义GDP:以当年价格计算 ➢ 实际GDP:以基期价格计算
GDP平减指数
= GDP + 本国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如果:某国的GNP > GDP,表明:
该国公民从外国 获得的收入
>
外国公民从该国 获得的收入
GDP与GNP
• 中信公司在美国境内投资建厂所生产的最终产 品价值 计入美国的GDP和中国的GNP 但不计入美国的GNP和中国的GDP
• 一个美国经济学家飞到中国举办一场关于“新 经济与风险投资”的收费讲座
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中间产品
棉
纱
布
花
销售价格 15
20
30
新增价值 15
5
10
最终产品
上 衣
出售 上衣 总计
45
50 160
15
5
50
二、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GDP与GNP)
•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 国民生产总值: 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总投资 = 净投资 + 重置投资 总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 + 存货投资
3、政府购买 G
• 政府支出 = 政府购买 + 转移支付
政府的转移支付:指政府的社会 转移支付不是 福利支出(失业保险金、退休金、 政府购买 抚恤金等)和公债利息支出
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4、净出口
• 出口X(Export) 进口M(Import) • 指进出口的差额:X- M
人均GDP为1087美元,排名第110位
GDP排名
2019年 : GDP:2.229万亿美元,第 四 人均GDP:1352美元,排名 112 位 ( 美国人均GDP为42076美元 )
2019年 : GDP:2.685万亿美元,第 四 人均GDP:2039美元,排名 69 位 ( 美国人均GDP为43978美元 )
(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 ,简称 SNA )
• 1993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决定废除计划经 济国家使用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MPS)。
• 我国原来实行的是MPS,1992年开始逐步转为 使用SNA核算体系
§1 国内生产总值
•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 二、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 三、名义GDP与实际GDP • 四、GDP核算的意义与局限
2019年 : GDP:3.251万亿美元,第 四 人均GDP:2460美元,排名 104 位
2019年 : GDP:4.222万亿美元,第 四 人均GDP:3315美元,排名 106 位
( 美国人均GDP为46859美元,排名15 )
2、局限
① 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 负面影响
② 不能准确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变化 ③ 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济活动 ④ GDP不能反映分配是否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