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2小容量注射剂
小容量注射剂

1. 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的生产流程与环境要求图2.小容量注射剂验证检查要点小容量注射剂指将配制好药淮灌入小于50ml安瓿内的注射剂。
根据药品新版GMP原则要求,结合注射剂生产影响药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提出小容量注射剂GMP检查要点,旨在督查药品生产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和实际运行状态。
检查组须对如下内容按照药品GMP要求,逐一核实。
1、机构与人员a)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均应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经验,并履行其职责。
b)企业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培训。
c)质量检验、生产、维修保养、清洁人员应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的培训和考核,并具有实际操作技能。
2、厂房设施的管理要点及检查重点a)洁净区: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最终灭菌的无菌药品生产厂房洁净度级别的要求是:浓配或采用密闭系统的稀配应在100000级洁净区内进行;稀配、滤过、灌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的最终处理等操作应在10000级洁净区内进行;物料、中间品应经过物流缓冲间或传递柜进、出洁净区。
称量配料间如产尘应与洁净走廊呈相对负压,必要时设捕尘设施。
中国药典规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无菌检查应在100级或10000级背景下的局部100级区内进行,并与生产区分开。
微生物限度检查与无菌检查用的实验室和空气净化系统最好彼此分开,以尽可能减少对无菌检查的干扰。
b)空气净化系统应能确保洁净区的洁净度级别、温湿度、压差等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并经过验证。
初效、中效过滤器应明确清洗/更换周期,高效过滤器应定期检测其完整性,如有泄漏或阻塞应及时更换。
空气净化系统应每天24小时运行,停用后再次运行应进行清洁、消毒并经过再验证,符合要求的方可开始生产。
c)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压缩空气、氮气、二氧化碳等辅助设施这些气体因与产品直接接触,不得对产品带来污染。
应对系统进行验证。
灯检人员试题

灯检相关管理制度与规程试题一、选择题(共6题,每题3分,共18分)1.小容量注射剂车间中间产品流转时,灌封好的半成品必须做好状态标志,标明产品名称、产品批号、规格等生产线经缓冲间传到灭菌间;通过缓冲间输送带直接传到灭菌间划盘作标识。
A.3,4号;1,2号B.1,3号;2,4号C. 1,2号;3,4号2. 当产品为无色安瓿灯检时要求灯检光照度为;当产品为棕色安瓿灯检时,要求灯检光照度为;因灯光无法调整,应控制标准。
A. 2000~3000LX ;1000~1500LX;2000~3000LXB. 1000~1500LX;2000~3000LX ;2000~3000LXC. 1000~1500LX;2000~3000LX ;1000~1500LX;3.灯检岗位人员的职责对灯检完毕的产品的负责。
A.可见异物B.不可见异物C.可见、不可见异物4.灯检人员应严格挑选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员工,同时要求人员视力检查在以上;每年至少检查视力,并做好视力检查记录。
A.4.8 ;一次B.4.8 ;两次C.5.0 ;一次D.5.0 ;两次5.灭菌后的半成品一般情况在内灯检、包装、寄库。
A. 2-3天B. 1-2天C. 1-3天6.同一操作间不能同时生产、的产品。
A.不同规格B.不同批号C.不同规格、不同批号二、填空题(共12题,每空2分,共44分)1.灯检人员连续工作每小时安排休息分钟,以恢复视力,避免疲劳。
同时给每位灯检操作人员配备眼药水缓解视觉疲劳。
及时做好。
2.灯检后合格的中间产品应放在包装间,做好状态标志,并用绿绳子圈起待包装。
3.用灯检夹夹取安瓿,靠于伞棚架下,先检查装量,挑出浅量、满量等不合格品,再轻轻翻动安瓶,分别在黑白背景下双目检视各,检查时限每夹约。
灯检时供试品至人眼距离为。
4.从包装间周转到灯检使用的铝盘,应检查盘周边,确认无误后使用。
5.灯检人员岗位职责,其中对外观不洁净的半成品应并做好标志后进入灯检专用烘房,烘干后再灯检负责。
任务12小容量注射剂

情境三 液体制剂类制备技术任务十二 小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又称水针剂,指装量小于50ml 的注射剂,通常采用湿热灭菌法制备。
除一般理化性质外,无菌、热原、可见异物、PH 值等检查均符合规定。
一、小容量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图(最终灭菌产品):二、安瓿的洗涤 (播放视频后讲解以下内容)(一)安瓿(ampule):为避免折断安瓿瓶颈时产生玻璃屑、微粒进入安瓿污染药液,SFDA 强制推行曲颈易折安瓿(GB 2637-1995)。
易折安瓿有两种:色环易折安瓿和点刻痕易折安瓿。
色环易折安瓿是将一种膨胀系数高于安瓿两倍的低熔点粉末熔固在安瓿颈部成为环状,冷却后由于两种玻璃的膨胀系数不同,在环状部位产生一圈永久应力,用力一折即可平整折断,不易产生玻璃碎屑。
刻痕易折安瓿是在曲颈部位有一细微刻痕,在刻痕中心标有直径2mm 的色点,折断时施力于刻痕中间的背面,折断后断面平整。
安瓿应无色透明,以便于检查澄明度、杂质以及变质情况;需要避光的药物可选琥珀色玻璃安瓿(可滤除紫外线),但因含氧化铁,已被铁离子催化的药物不能使用。
制造安瓿用玻璃分中性玻璃(适宜中性或弱酸性药液)、含钡玻璃(耐碱性好,适宜碱性较强药液)和含锆玻璃(耐酸碱性好,适宜酸碱性较强的及对PH敏感的药液)三种。
安瓿规格:1、2、5、10、20ml。
(二)安瓿的质量要求及检查1.安瓿的质量要求:应具有低的膨胀系数,优良的耐热性。
要有足够的物理强度。
高度的化学稳定性,不改变溶液的pH,不被侵蚀。
熔点较低,易于熔封。
不得有气泡、麻点及砂粒。
2.安瓿的检查:物理检查:外观、尺寸、应力、清洁度、热稳定性等。
化学检查:耐酸、耐碱和中性检查。
尚需做装药试验,检查安瓿与药液的相容性,证明无影响后方能使用。
(三)安瓿的洗涤技术与设备1.超声洗涤法与加压气水喷射洗涤法综合洗涤方法。
2.设备:洗、烘(灭菌)、灌、封联动线。
(四)安瓿洗涤岗位洁净度要求:D级(五)安瓿洗涤操作过程(六)安瓿清洗过程的工艺管理要点和质量控制1.生产工艺管理要点:(1)清洗过程随时检查水气压力,保证水气能冲到安瓿底部。
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通用工艺规程

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通用工艺规程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通用工艺规程###动物药业有限公司GMP 管理文件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产品质量符合产品法定质量标准的规定。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通用生产工艺管理。
三、责任者:技术部负责人、生产部负责人、质管部负责人、车间主任、QC 检验员、QA 检查员。
四、内容目录:一、产品简介 ........................................................................... ................................................. 2 二、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 ........................................................................... ..................... 2 三、处方和依据 ........................................................................... ............................................. 3 四、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 ............................. 3 五、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 ......... 6 六、技术安全、劳动保护及卫生要求 ........................................................................... ......... 7 七、包装要求、标签说明书管理与产品贮存方法 ................................................................ 9 八、劳动组织与定岗定员 ........................................................................... ............................. 9 九、产品质量标准 ........................................................................... ....................................... 10 十、各工序质量控制要点和检查方法 ........................................................................... ....... 10 十一、消耗定额、技术经济指标、物料平衡以及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 13 十二、产品相关验证的具体要求 ........................................................................... ............... 14 十三、主要标准操作规程(SOP )名称及要求 . .................................................................. 16 十四、附录(常见理化常数、曲线、图表、计算公式及换算表等) .............................. 21 十五、附页(变更记录) ......................................................................... .. (22)一、产品简介包括产品名称(通用名、商品名)、批准文号、剂型、规格和包装等,这些都必须以国家法定质量标准或国家兽药行政管理部门所批准的为准。
药品生产企业GMP培训小容量注射剂

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的质量控制
无菌保障的控制点
设备
人员
储存于密闭无菌 容器中的传递
物料转移
A级保护下的 传递
清洁消毒灭菌 后转移
生产工艺
环境
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的质量控制
无菌保障的控制点
人员
设备 生产工艺
物料转移
一定的换气次 数和风速
环境
动态的粒子监控 和微生物监测
气流方向,烟 雾试验
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的质量控制
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的质量控制
01 小容量注射剂介绍 02 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的控制点 03 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 04 生产过程异常应急措施
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的质量控制
小容量注射剂介绍
小容量注射剂每支装量低于50毫升的注射剂,分为小容量水针剂及冻干粉针 剂。
小容量水针剂:系将药物配制成溶液(包括水溶液、油溶液)、混悬液或乳 浊液,装入安瓿或其他容器中而成的制剂。
原料药的微生物限度控制
过滤器完整性测试
配液过程 中的风险
控制
配制过程中采用自动称 量系统
采用合适的除菌过滤方 式进行药液微生物污染 水平控制
配液结束后对药液品质 的监控(含量、PH)
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的质量控制
风险控制 ➢ 加强人员的生产操作以及微生物知识培训。 ➢ 为了避免残留污染以及人工操作带来的差错,配制系
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的质量控制
灌装过程中突发停电情况的应急措施
灌装过程中突发停电情况的应急措施
突然停电:
停电时间较长时清除设备上的空瓶和 已经灌装好的药液;
将罐体内的药液密闭保存;
视停电时间长短,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决定是否恢复生产。
统采用CIP (在线清洗)、SIP(在线灭菌)。 ➢ 排气管和排污管应分开以防止交叉污染。 ➢ 通过验证规定药液的储存温度、储存时间,从而控制
小容量注射剂

1. 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的生产流程与环境要求图2.小容量注射剂验证检查要点小容量注射剂指将配制好药淮灌入小于50ml安瓿内的注射剂。
根据药品新版GMP原则要求,结合注射剂生产影响药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提出小容量注射剂GMP检查要点,旨在督查药品生产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和实际运行状态。
检查组须对如下内容按照药品GMP要求,逐一核实。
1、机构与人员a)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均应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经验,并履行其职责。
b)企业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培训。
c)质量检验、生产、维修保养、清洁人员应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的培训和考核,并具有实际操作技能。
2、厂房设施的管理要点及检查重点a)洁净区:我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最终灭菌的无菌药品生产厂房洁净度级别的要求是:浓配或采用密闭系统的稀配应在100000级洁净区内进行;稀配、滤过、灌封、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的最终处理等操作应在10000级洁净区内进行;物料、中间品应经过物流缓冲间或传递柜进、出洁净区。
称量配料间如产尘应与洁净走廊呈相对负压,必要时设捕尘设施。
中国药典规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无菌检查应在100级或10000级背景下的局部100级区内进行,并与生产区分开。
微生物限度检查与无菌检查用的实验室和空气净化系统最好彼此分开,以尽可能减少对无菌检查的干扰。
b)空气净化系统应能确保洁净区的洁净度级别、温湿度、压差等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并经过验证。
初效、中效过滤器应明确清洗/更换周期,高效过滤器应定期检测其完整性,如有泄漏或阻塞应及时更换。
空气净化系统应每天24小时运行,停用后再次运行应进行清洁、消毒并经过再验证,符合要求的方可开始生产。
c)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压缩空气、氮气、二氧化碳等辅助设施这些气体因与产品直接接触,不得对产品带来污染。
应对系统进行验证。
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

《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项目教学设计方案《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项目教学案例: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一项目任务: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1 适用专业:中专药剂、检验专业2 适用岗位: QC人员3 学习时间:2课时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在基础化学相关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溶液的浓度及其计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注射液含量计算等理论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掌握了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收值等实验方法。
但是他们对化学知识在职业岗位中的意义及应用方法缺乏正确的认识。
我们选择该课题作为载体,通过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将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的思维习惯,以提高他们综合运用化学知识与技能完成实际工作的能力。
采用以具体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以职场实际操作为依据,满足相应职业资格要求,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今后检验工作的方法、程序及要领,毕业后到企业工作能尽快进入岗位角色。
三项目教学目标:根据学以致用的现代化学教育理念,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形成的改革方向,结合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本课程的特点和优势,特制订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查阅所需检验药品的质量标准;2)按照操作规程准确地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3)能够熟练地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溶液的浓度并进行含量测定的结果计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1)注重对学生专业实作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操作;2)能运用理论知识解释操作过程;3)使学生掌握工作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与协作工作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学会自觉地以医药行业标准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科学、严谨的的工作作风,树立质量第一的原则;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项目教学中以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项目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是能力形成的载体,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对象,学生通过项目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因此项目的选取与确定是关键。
任务12小容量注射剂

情境三 液体制剂类制备技术任务十二 小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又称水针剂,指装量小于50ml 的注射剂,通常采用湿热灭菌法制备。
除一般理化性质外,无菌、热原、可见异物、PH 值等检查均符合规定。
一、小容量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图〔最终灭菌产品〕:二、安瓿的洗涤 〔播放视频后讲解以下容〕〔一〕安瓿(ampule):为防止折断安瓿瓶颈时产生玻璃屑、微粒进入安瓿污染药液,SFDA强制推行曲颈易折安瓿〔GB 2637-1995〕。
易折安瓿有两种:色环易折安瓿和点刻痕易折安瓿。
色环易折安瓿是将一种膨胀系数高于安瓿两倍的低熔点粉末熔固在安瓿颈部成为环状,冷却后由于两种玻璃的膨胀系数不同,在环状部位产生一圈永久应力,用力一折即可平整折断,不易产生玻璃碎屑。
刻痕易折安瓿是在曲颈部位有一细微刻痕,在刻痕中心标有直径2mm 的色点,折断时施力于刻痕中间的背面,折断后断面平整。
安瓿应无色透明,以便于检查澄明度、杂质以与变质情况;需要避光的药物可选琥珀色玻璃安瓿〔可滤除紫外线〕,但因含氧化铁,已被铁离子催化的药物不能使用。
制造安瓿用玻璃分中性玻璃〔适宜中性或弱酸性药液〕、含钡玻璃〔耐碱性好,适宜碱性较强药液〕和含锆玻璃〔耐酸碱性好,适宜酸碱性较强的与对PH敏感的药液〕三种。
安瓿规格:1、2、5、10、20ml。
〔二〕安瓿的质量要求与检查1.安瓿的质量要求:应具有低的膨胀系数,优良的耐热性。
要有足够的物理强度。
高度的化学稳定性,不改变溶液的pH,不被侵蚀。
熔点较低,易于熔封。
不得有气泡、麻点与砂粒。
2.安瓿的检查:物理检查:外观、尺寸、应力、清洁度、热稳定性等。
化学检查:耐酸、耐碱和中性检查。
尚需做装药试验,检查安瓿与药液的相容性,证明无影响后方能使用。
〔三〕安瓿的洗涤技术与设备1.超声洗涤法与加压气水喷射洗涤法综合洗涤方法。
2.设备:洗、烘〔灭菌〕、灌、封联动线。
〔四〕安瓿洗涤岗位洁净度要求:D级〔五〕安瓿洗涤操作过程〔六〕安瓿清洗过程的工艺管理要点和质量控制1.生产工艺管理要点:〔1〕清洗过程随时检查水气压力,保证水气能冲到安瓿底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境三 液体制剂类制备技术任务十二 小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又称水针剂,指装量小于50ml 的注射剂,通常采用湿热灭菌法制备。
除一般理化性质外,无菌、热原、可见异物、PH 值等检查均符合规定。
一、小容量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图(最终灭菌产品):二、安瓿的洗涤 (播放视频后讲解以下内容)(一)安瓿(ampule):为避免折断安瓿瓶颈时产生玻璃屑、微粒进入安瓿污染药液,SFDA 强制推行曲颈易折安瓿(GB 2637-1995)。
易折安瓿有两种:色环易折安瓿和点刻痕易折安瓿。
色环易折安瓿是将一种膨胀系数高于安瓿两倍的低熔点粉末熔固在安瓿颈部成为环状,冷却后由于两种玻璃的膨胀系数不同,在环状部位产生一圈永久应力,用力一折即可平整折断,不易产生玻璃碎屑。
刻痕易折安瓿是在曲颈部位有一细微刻痕,在刻痕中心标有直径2mm 的色点,折断时施力于刻痕中间的背面,折断后断面平整。
安瓿应无色透明,以便于检查澄明度、杂质以及变质情况;需要避光的药物可选琥珀色玻璃安瓿(可滤除紫外线),但因含氧化铁,已被铁离子催化的药物不能使用。
制造安瓿用玻璃分中性玻璃(适宜中性或弱酸性药液)、含钡玻璃(耐碱性好,适宜碱性较强药液)和含锆玻璃(耐酸碱性好,适宜酸碱性较强的及对PH敏感的药液)三种。
安瓿规格:1、2、5、10、20ml。
(二)安瓿的质量要求及检查1.安瓿的质量要求:应具有低的膨胀系数,优良的耐热性。
要有足够的物理强度。
高度的化学稳定性,不改变溶液的pH,不被侵蚀。
熔点较低,易于熔封。
不得有气泡、麻点及砂粒。
2.安瓿的检查:物理检查:外观、尺寸、应力、清洁度、热稳定性等。
化学检查:耐酸、耐碱和中性检查。
尚需做装药试验,检查安瓿与药液的相容性,证明无影响后方能使用。
(三)安瓿的洗涤技术与设备1.超声洗涤法与加压气水喷射洗涤法综合洗涤方法。
2.设备:洗、烘(灭菌)、灌、封联动线。
(四)安瓿洗涤岗位洁净度要求:D级(五)安瓿洗涤操作过程(六)安瓿清洗过程的工艺管理要点和质量控制1.生产工艺管理要点:(1)清洗过程随时检查水气压力,保证水气能冲到安瓿底部。
(2)洗瓶机使用后应保持干燥,防止生锈。
(3)洗瓶机水泵禁止长时间干运转,加热器、超声波禁止干运转。
2.质量控制要点:(1)洁净度:应光洁,不得有纤维、白点、异物、玻璃等,符合内控标准。
(2)破损率:符合内控标准。
三、安瓿干燥灭菌:(播放视频后讲解以下内容)(一)安瓿干燥灭菌岗位的洁净度要求:安瓿清洗、灭菌在D级,灭菌后的存放C级。
(二)安瓿干燥灭菌的常用设备大生产连续生产采用隧道式烘箱(电热层流干热灭菌烘箱和远红外加热灭菌烘箱两种),整个输送隧道在密封系统内,有100级层流净化空气保护,不受污染。
分三区,分别完成预热、高温灭菌和冷却过程,冷却后温度接近室温。
前端与洗瓶机相连,后端可设在1万级洁净区与灌封机相连,组成生产线。
(三)安瓿干燥灭菌的过程隧道杀菌烘箱,加热温度350°,经过隧道时间几分钟。
(四)安瓿干燥灭菌的过程的生产工艺管理与质量控制1.生产工艺管理要点:(1)随时监控干燥灭菌质量,温度应保持在设定值。
(2)控制安瓿经过烘箱隧道的速度,根据设定温度安瓿在烘箱隧道内的时间不宜太短,应确保能达到干燥灭菌要求。
2.质量控制要点:(1)洁外观:应光洁、无花斑。
(2)干燥程度:符合内控标准。
(3)可见异物:应符合药典或内控标准。
(4)无菌检查:应符合药典或内控标准。
四、配液与过滤(播放视频后讲解以下内容)(一)配液与过滤岗位的洁净度要求:浓配间洁净度为D级;稀配间洁净度为D级。
(二)配液与过滤常用的技术与设备原辅料应符合要求,先小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水溶性溶剂主要是注射用水,也可用生理盐水或其他适宜水溶液。
注射用水须在生产后12h内使用。
工厂控制更严。
经检查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非水溶性溶剂常用的是植物油,主要是供注射用的大豆油,用符合大豆油(供注射用)标准;其他还有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等溶液。
投料时要双人核对,对含结晶水的药物注意折算投料量(如咖啡因);生产过程(如灭菌后)含量下降的应酌情增加投料量。
1.配液:浓配法和稀配法两种。
对不易滤清的杂质可用的注射用活性炭吸附和助滤配制油性注射液时,先将注射用油经150°干热灭菌1-2小时,冷却至适当温度(一般在主药熔点以下20-30°)趁热配制,过滤(一般在60°以下),温度不宜过低,否则不易过滤。
搅拌机转速为20r/min。
2.过滤:二级过滤,用钛滤器预滤,再用微孔滤膜()精滤;有的在将净精滤后的药液在灌装前再用的微孔滤膜进行终端过滤。
(三)配液与过滤操作过程1.浓配罐操作规程:(1)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正常,各阀门是否已关闭,电源是否接通。
(2)开启阀门,根据工艺用水量往罐内通入定量的注射用水,关闭阀门。
(3)旋松入孔盖紧固螺栓,打开入孔盖,从入孔处依次投入原辅料,投料完毕后关紧入孔盖,上紧入孔盖紧固螺栓(注意:含量小又不易溶解的药物用先在适当容器内溶解后再投入浓配灌)。
(4)启动搅拌浆电机,开始搅拌。
(5)夹层通蒸汽,升温,当药液达到工艺要求时关闭蒸汽、搅拌浆电机,即可进行粗滤。
2.稀配罐操作规程:(1)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正常,各阀门是否已关闭,电源是否接通。
(2)开启输液阀门,启动输液泵,将浓配罐内液体泵入稀配罐,同时药液流经钛滤器进行粗滤,输液完毕后关闭阀门和输液泵。
(3)开进水阀门,往稀配罐内通注射用水稀释至足量,然后关闭进水阀门。
(4)启动搅拌浆电机,开始搅拌。
(5)当药液达到工艺要求时关闭搅拌浆电机,停止搅拌。
(6)将稀配后的药液通往微孔滤膜滤器进行精滤。
3.配液灌清洁保养:用洗涤剂刷洗,用粗滤的饮用水冲洗,用纯化水、注射用水洗;换品种时大清,用1%氢氧化钠煮半小时。
4.微孔滤膜滤器操作过程:(1)微孔滤膜滤器使用前处理:测定气泡点;用注射用水浸泡24小时。
(2)旧的滤芯用氢氧化钠洗至五残留(不能用双氧水洗,否则呈粉性)。
5.配液与滤过过程中的生产工艺管理与质量控制生产工艺管理要点:(1)尽可能缩短配液时间,防止微生物与热原的污染。
(2)所用器具、原辅料尽量无菌,减少污染。
(3)对不易滤清的药液可加活性炭处理,浓配脱碳要冷却到50°左右再过滤,避免脱吸附。
(4)如使用非水溶媒,设备、容器具须干燥后使用。
(5)搅拌时间符合工艺要求。
(6)微孔滤膜应做气泡点检查。
质量控制要点:(1)色泽。
(2)含量。
(3)可见异物。
五、注射剂的灌封(播放视频后讲解以下内容)(一)灌封岗位的洁净度要求:最终灭菌产品灌封操作室洁净度为C级背景下A级。
(二)灌封常用的技术与设备安瓿灌封要求剂量准确,严密不漏气,安瓿顶端圆整光滑,无焦头、瘪头、泡头、尖头等质量问题。
灌装增加装量:见教材分拉丝封口(当旋转安瓿瓶颈玻璃在火焰加热下熔融时,采用机械方法将瓶颈闭口,国家规定必须采用直立或倾斜旋转拉丝封口)和顶封两种。
灌装和封口应在同一室内。
注意问题:洁净度剂量沾瓶通气(惰性气体)熔封时易出现问题、原因及解决办法:见教材自动灌封机可同时完成进瓶-理瓶-送瓶-前充氮-灌装-后充氮-预热-拉丝封口-出瓶(三)灌封操作过程(四)安瓿干燥灭菌的过程的生产工艺管理与质量控制1.生产工艺管理要点:(1)经常检查装量及封口质量,封口不得有炭化、封口不严等。
(2)收集灌封后安瓿的容器应有标签,标明品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灌封人、灌封序号,防止混药、混批。
2.质量控制要点:(1)封口质量。
(2)装量:根据要的规定增加灌装量。
(3)可见异物。
六、注射剂的灭菌和检漏(播放视频后讲解以下内容)(一)灭菌和检漏过程:灌封后12h内灭菌。
不耐热压的品种可用流通蒸汽灭菌,1-5ml安瓿采用100°30分钟,10-20ml100°45分钟,如Vc、地塞米松磷酸钠缩为15分钟。
热稳定性品种及输液均用热压灭菌,F0值大于8。
检漏:灭菌后待温度稍降,抽气减压至真空度,停止抽气,将有色溶液(一般用亚甲蓝)注入灭菌器淹没安瓿,然后放入空气,有色溶液便进入有漏隙的安瓿。
(二)灭菌和检漏程中的生产工艺管理与质量控制1.生产工艺管理要点:(1)灌封后要立即灭菌。
(2)灭菌时间须由全部药液温度达到规定的温度时算起。
(3)压力回零后再打开柜门2.质量控制要点:(1)温度。
(2)压力。
(3)F0值。
七、注射剂的印字与包装及质量检查(播放视频后讲解以下内容)印字包装:最少应有名称、规格、批号质量检查:(一)可见异物检查检查装置为伞棚式安瓿检查灯。
(二)装量检查标示装量为不大于2ml者取供试品5支,2ml以上至50ml者取3支,依法检查,每支装量均不得少于其标示量。
(三)热原检查(四)无菌检查无菌检查法包括直接接种法和薄膜过滤法。
(五)降压物质检查有些注射剂如生物制品要求检查降压物质。
(六)其他检查鉴别、含量测定、pH值的测定、毒性试验、刺激性试验等按具体品种要求进行检查实例分析:维生素C注射液Vc注射液处方:维生素C(主药) 104gEDTA-2Na(络合剂)碳酸氢钠(pH调节剂)亚硫酸钠(抗氧剂)注射用水加至 1000ml制备:80%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碳酸氢钠→EDTA-2Na、亚硫酸钠→维生素C→注射用水全量→过滤→通二氧化碳灌封→100℃, 15min流通蒸气灭菌。
八、注射剂制备(实训五)【实训目的】1.掌握注射剂的生产工艺过程及操作要点。
2.掌握安瓿及容器、器具的处理方法与要求。
3.熟悉注射剂灌封原理及方法。
4.熟悉注射剂的漏气检查及可见异物检查方法。
【实训指导】盐酸普鲁卡因注射剂的制备1.含义注射剂系指药物制成的可供注入人体的灭菌溶液或乳状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注射剂是一类供皮下、肌肉、静脉、脊髓等注射的灭菌溶液。
具有奏效迅速等优点。
注射剂的要求更为严格,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对注射剂的基本质量要求是:(1)无菌; (2)无热原; (3)含量合格; (4)pH合格; (5)澄明度合格; (6)稳定无毒性; (7)等渗为达到上述要求,制备时应尽量在避菌、避尘的条件下进行,原料药品及溶媒应严格要求,灭菌操作应确实掌握温度、时间以达到完全灭菌要求。
2.制备工艺原辅料的准备→配液→滤过→灌注→熔封→灭菌→质量检查→印字包装→成品。
3.制备要点配制注射剂的原辅料必须符合药典或卫生部药品标准中注射剂的有关规定。
配液方法由浓配法和稀配法两种。
注射液经过滤、精滤后,得到半成品,质检合格后立即灌封。
对主药易氧化的注射液,灌注时可在安瓿内通入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以置换安瓿中的空气。
灌注时药液不能粘附在安瓿颈壁上,以免熔封时出现焦头,且应按药典规定适当增加装量,以保证注射用量不少于标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