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布透气性测试
无纺布测试总结范文

一、前言无纺布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包装、建筑、农业等领域。
为确保无纺布的质量,对其各项性能进行严格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无纺布的测试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以期为无纺布生产、使用及检测提供参考。
二、测试项目及方法1. 防水性能测试防水性能是衡量无纺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试方法如下:(1)将无纺布样品平铺于平坦的表面上,将一定量的水滴在样品上,观察水滴渗透情况。
(2)根据渗透时间、渗透面积等数据,判断无纺布的防水性能。
2. 透气性能测试透气性能对于无纺布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测试方法如下:(1)采用Labthink兰光TQD-G1透气度测试仪,对无纺布进行透气性能测试。
(2)记录测试过程中的压差、透气度等数据,分析无纺布的透气性能。
3. 抗菌性能测试抗菌性能是衡量无纺布卫生性能的关键指标。
测试方法如下:(1)采用微生物测试法,将无纺布样品与特定细菌、真菌进行培养。
(2)观察细菌、真菌的生长情况,判断无纺布的抗菌性能。
4. 可冲散性测试可冲散性是衡量无纺布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性能。
测试方法如下:(1)采用FG502.R1(18) Slosh Box Disintegration Test晃动箱崩解试验,模拟无纺布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情况。
(2)观察无纺布在试验过程中的崩解情况,判断其可冲散性。
三、测试结果及分析1. 防水性能:经测试,无纺布样品在2~4小时内未出现水滴渗透现象,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2. 透气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无纺布样品透气度较高,满足使用要求。
3. 抗菌性能:经过培养试验,无纺布样品对特定细菌、真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
4. 可冲散性:无纺布样品在晃动箱崩解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可冲散性。
四、结论通过对无纺布的防水性能、透气性能、抗菌性能和可冲散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无纺布样品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满足生产和使用要求。
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应继续关注无纺布性能的优化,以满足不同领域对无纺布材料的需求。
怎样测量面料透气性

怎样测量面料透气性面料的透气性对纺织品而言,面料的透气性能直接影响了其使用的舒适性。
如果织物的透气性太小,会因为人体热、湿不易排出而使人感到闷热不适。
影响织物透气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纤维的几何特征、纱线特数、纱线捻度、织物密度、织物厚度以及加工方式等。
例如,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的吸湿性好,透水性和透气性好,但透气性差。
面料的透气性测试标准:1)国家标准:对织物透气性的测定,我国主要根据标准《GB/T 5453 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进行相关检测,此标准适用于多种纺织织物,包括产业用织物、非织造布和其他可透气的纺织制品。
织物的透气性air permeability,空气透过织物的性能。
以在指定的试验面积、压降和时间条件下,气流垂直通过试样的速率标识。
具体测试原理如标准中所述:在规定的压差条件下,测定一定时间内垂直通过试样给定面积的气流流量,计算出透气率。
气流速率可直接测出,也可通过测定流量孔径两面的压差换算而得。
2)国外标准:国际标准有ISO 9237-1995(主要应用于纺织织物、产业用布、非织造布上)和ISO7229-1997(主要用于橡胶或塑料涂层织物);美国材料试验与协会标准为ASTM D 737-1996(主要应用于纺织织物);英国国家标准是BS 5636(主要应用于纺织织物);日本工业标准JIS L 1096-1999《纺织品透气性测试方法》,且日本工业标准中规定了织物的透气性能测试的方法分为A法和B法。
透气性测试检测设备:材料的透气性能测试主要有透气性测试和透气度测试两种。
通常情况下透气性测试一般是指具有一定气体阻隔性能材料进行气体渗透性测试。
这类材料的气体阻隔性能比较强,也就是透气性较低,多数为高分子材料或是有高聚合物制成的复合材料,常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军工等行业的包装领域。
针对这类阻隔性能较强的材料进行透气性检测,业内主要使用压差法原理的压差法气体渗透仪进行测试。
透气度测试一般是指纺织品、无纺布、织物、皮革、纸张、纸板等透气量较大的材料检测空气透过性能,这类材料称为透气度测试,所用的仪器叫做透气度测试仪。
材料的透气性测试与透气度测试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材料的透气性测试与透气度测试气体对材料的渗透性(Permeability)是材料物理性能检测的重要项目之一,渗透性低的材料我们称作对气体具有一定的阻隔性,在这些材料中具有极低的气体渗透性的材料又称作阻隔性材料,被作为功能材料大量应用(如商品包装);渗透性高的材料是相对于具有一定阻隔性的材料来讲的,它们的气体透过率非常大,种类繁多,用途也十分广泛。
1、透气性测试我们常说的透气性测试是指对于具有一定气体阻隔性的材料进行特定气体渗透性的检测。
这类材料多是高分子聚合物或是由高聚物制成的多层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工、电子、军工等领域的产品包装中。
其中阻隔性极优(气体渗透性极低)的材料可以用于对氧气、水蒸气敏感商品的包装,是近几年塑料包装业发展的重点,也是充气包装、真空包装、无菌包装等新型包装发展的基础。
材料的透气性测试方法主要有压差法和等压法两类,其中使用范围最广泛的是压差法(可以参阅2005年10月10日及17日的兰光实验室论坛文章《透气性测试方法及设备》)。
压差法是纯粹的物理检测方法,测试原理清晰明了,与后面将要提到的透气度测试设备原理一致,是透气性测试中的根本方法。
压差法又分为真空压差法和正压差法两类,按照检测标准需要采用分辨率非常高的真空规或表压传感器,检测过程中微小的压力变化都需要被精确的采集下来。
透气性测试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对于真空压差法透气性测试设备,测试腔真空度是最重要的一项指标。
ASTM D 1434-82(2003)要求真空压差法的低压侧在26Pa以下,ISO 2556:2001及GB/T 1038-2000均要求低压侧压力不大于27 Pa,透气性测试仪需要配备抽真空能力很高的真空泵。
由于真空度的高低与试样的状态直接相关,因此,能否达到标准要求的真空度会对试验数据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真空规(Vacuum Gauge)精度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精度,而且精度的选择会对真空规的量程有一定限制。
织物透气性常见的测试标准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Standard International Group(HK) Limited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织物透气性常见的测试标准 织物透气性常用的测试标准有:
GB/T 5453—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ASTM D737—1996《纺织品透气性测试方法》;
ISO 9237—1995《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JIS L1096—1999《纺织品透气性测试方法》。
常用的纺织品透气性测试方法为ASTM D737—1996和GB /T 5453—1997,其对比分析如下:
测试标准 GB/T 5453-1997
(等效于ISO 9237-1995) ASTM D737-1996
使用范围
适用于多种纺织品,包括产业用织物、非织
造布和其它可透气的纺织品。
适用于多数纺织品,包括机织物、非织造布、充
气袋用布、地毯、起毛起绒织物、针织物和多
层织物;测试织物可以是未经整理的,也可以是
经重度上浆、涂层、树脂整理或其它整理。
测试面积/cm 2 5,20,50,100
5,6.45,38.3,100 压力差/Pa
50~500 100~2500 常用参数
100Pa (服装面料),20cm 2 200Pa (工业织物),20cm 2 125Pa,38.3cm 2 预处理条件
温度(20±2)℃,湿度65%±2% 温度(20±1)℃,湿度65%±2%。
非织造布透气性测试

非织造布透气性测试一、 实验原理透气性通常以一定的条件下非织造布的透气量来衡量。
试样两侧在规定的压差下,测定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试样的单位面积空气流量,推算出非织造布的透气性。
(规定的压差为0P -1P =13mm O H 2)本实验是通过测试流量孔径R 两面的压差(21P -P ),查表得到非织造布的透气性量(Q )。
(为定压式测试方法)当流量孔径R 大小一定时,其压差(21P -P )越大,单位时间流过的空气量也越大;当流量孔径R 大小不同时,同样的压力差(21P -P )所对应的空气流量不同,流量孔径R 越大,同样的压力差(21P -P )所对应的空气流量越大。
注解:根据流体的连续原理与伯努利原理,并考虑到实际气体的粘滞性与可压缩性,可导出流体的流量方程式,从而得到透过试样的空气流量,其计算式如下:透气性以公升/平方米·秒,表示hr d C Q εμ2=式中Q-为流过孔径d (即 R )的空气流量,C-仪器常数,μ-流量系数,d-气孔直径(即R ),ε-空气密度变化系数,г-压力计内蒸馏水密度,h-前后气室间的静压差,即(21P -P )流量压差示压管读数。
由Q-空气流量查表推算 求得被测试样的透气量Q (B P ) p B =ATV V :为T 秒时间内通过试样的空气体积,A :为试样面积。
为了简化计算,根据流量压差计读数h (21P -P )和气孔R 直径,即可由图表直接查出透气量。
由此可知,通过非织造布的空气流量与气孔直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并与前后空气室的静压差成一定正比例关系,而从上面公式中可以看出,流量孔径d (R )与流量压差h (21P -P )成反比例。
这将为我们在测试时如何选择流量孔径R 的大小提供了依据,如我们已选定被测试样,那么它的透气量也就是一个定值了,但只是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它的具体数值。
当我们选一个孔径后开始测试,逐渐提高吸风量,使0P -1P 缓慢接近13mm O H 2柱的过程中,发现(21P -P )>340mm O H 2,这说明所选的孔径R 小了,应再选略大一些的孔径。
医用无纺布的检验方法

医用无纺布的检验方法医用无纺布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医疗材料,其质量和性能的检验方法对于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医用无纺布的常见检验方法,包括物理性能检验、化学性能检验和微生物污染检验。
一、物理性能检验物理性能检验是评估医用无纺布的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物理性能检验项目包括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力、透气性等。
1. 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试是评估无纺布材料抗拉伸能力的重要方法。
测试时,将无纺布样品置于拉伸试验机上,以一定的速度施加力,记录在材料断裂前的最大负荷和断裂时的伸长率。
2. 撕裂强力的测试是评估无纺布材料抵抗撕裂的能力。
测试时,将无纺布样品切割成特定形状,然后用撕裂试验机进行测试,记录在材料撕裂前的最大力值。
3. 透气性是评估无纺布材料透气性能的指标。
测试时,使用透湿仪或其他透气性测试设备,将无纺布样品放置在相应的测试环境中,测量透气率、透湿率等参数。
二、化学性能检验化学性能检验是评估医用无纺布对人体的安全性的重要方法。
常见的化学性能检验项目包括重金属含量、有害物质溶出、致敏原等。
1. 重金属含量的测试是检测无纺布材料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包括铅、汞、镉等。
测试时,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或仪器检测,确保无纺布材料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符合相关标准。
2. 有害物质溶出的测试是评估无纺布材料是否会释放有害物质。
测试时,将无纺布样品浸泡在模拟体液中,经过一定时间后,使用化学分析方法或仪器检测溶液中的有害物质浓度。
3. 致敏原的测试是评估无纺布材料对人体是否具有过敏性。
测试时,采用动物实验或体外细胞实验等方法,观察无纺布样品对生物体的刺激反应。
三、微生物污染检验微生物污染检验是评估医用无纺布材料是否存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方法。
常见的微生物污染检验项目包括总菌落数、大肠杆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1. 总菌落数的测试是检测无纺布材料表面的细菌总数,判断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织物透气检测方法与标准

织物透气检测方法与标准织物透气性是指织物两面存在压差的情况下,空气透过织物的性能。
即织物两面在规定的压力差下,单位时间内流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体积,常用单位为mm/s。
因为压差是空气赖以流动的必要条件,只有在被测织物两面保持一定的压差,才能在织物中产生空气流动。
织物透气性测试方式;需要用到织物透气测试仪,织物透气性测试仪是测试织物透气性的专用仪器,国际流行的透气仪对流量的测试单元有三种方式:孔板式,圆形喷嘴式,流量计法。
其中,国内通用的方式是前2种。
在GB/T2624和ISO5167中都有相关规定。
ZH一种采用流量计的方法由于测试范围很小,使用者不多。
透气量仪采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测试试样两面的压差,通过单片机计算测定流量大小,并可现实透气率和透气量。
不同的材料,由于检测标准以及方法的差异,试验数据的单位差别很大:如纺织品的ZZ测试结果是透气率(mm/s),而皮革的ZZ测试结果却是透气量(ml/cm2-h)。
配合专用操作软件,同一款透度测试仪可以完成以上各种试验数据的转换。
织物透气性标准对织物透气性的测定,我国是主要根据GB/T5453-1997标准,此标准适用于多种纺织织物,包括产业用织物、非织造布和其它可透气的纺织产品。
它仅仅是在测试时对压降进行了服用织物与产业用织物的细微区分。
服用织物压降选择100Pa,产业用织物压降为200Pa。
国家标准GB/T5453-1985《织物透气性试验方法》中以透气量(是指织物两面在规定的压力差下,单位时间内流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体积)衡量织物透气性的指标,修订标准GB/T5453-1997采用透气率(是指在规定的试样面积、压降和时间条件下,气流垂直通过试样的速率)表示织物的透气性能。
国际标准有ISO9237-1995(主要应用于纺织织物、产业用布、非织造布上)和ISO7229-1997(主要应用于橡胶或塑料涂层织物);美国材料试验与协会标准为ASTMD737-1996(主要应用于纺织织物);英国国家标准是BS5636(主要应用于纺织织物)。
怎样测量面料透气性

怎样测量面料透气性面料的透气性对纺织品而言,面料的透气性能直接影响了其使用的舒适性。
如果织物的透气性太小,会因为人体热、湿不易排出而使人感到闷热不适。
影响织物透气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纤维的几何特征、纱线特数、纱线捻度、织物密度、织物厚度以及加工方式等。
例如,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的吸湿性好,透水性和透气性好,但透气性差。
面料的透气性测试标准:1)国家标准:对织物透气性的测定,我国主要根据标准《GB/T 5453 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进行相关检测,此标准适用于多种纺织织物,包括产业用织物、非织造布和其他可透气的纺织制品。
织物的透气性air permeability,空气透过织物的性能。
以在指定的试验面积、压降和时间条件下,气流垂直通过试样的速率标识。
具体测试原理如标准中所述:在规定的压差条件下,测定一定时间内垂直通过试样给定面积的气流流量,计算出透气率。
气流速率可直接测出,也可通过测定流量孔径两面的压差换算而得。
2)国外标准:国际标准有ISO 9237-1995(主要应用于纺织织物、产业用布、非织造布上)和ISO7229-1997(主要用于橡胶或塑料涂层织物);美国材料试验与协会标准为ASTM D 737-1996(主要应用于纺织织物);英国国家标准是BS 5636(主要应用于纺织织物);日本工业标准JIS L 1096-1999《纺织品透气性测试方法》,且日本工业标准中规定了织物的透气性能测试的方法分为A法和B法。
透气性测试检测设备:材料的透气性能测试主要有透气性测试和透气度测试两种。
通常情况下透气性测试一般是指具有一定气体阻隔性能材料进行气体渗透性测试。
这类材料的气体阻隔性能比较强,也就是透气性较低,多数为高分子材料或是有高聚合物制成的复合材料,常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军工等行业的包装领域。
针对这类阻隔性能较强的材料进行透气性检测,业内主要使用压差法原理的压差法气体渗透仪进行测试。
透气度测试一般是指纺织品、无纺布、织物、皮革、纸张、纸板等透气量较大的材料检测空气透过性能,这类材料称为透气度测试,所用的仪器叫做透气度测试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织造布透气性测试
一、实验原理
透气性通常以一定的条件下非织造布的透气量来衡量。
试样两侧在规定的压差下,测定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试样的单位面积空气流
P0H2OP1量,推算出非织造布的透气性。
(规定的压差为-=13mm)
透气性以公升/平方米?秒,表示
P1-P2本实验是通过测试流量孔径R两面的压差(),查表得到非织造布的透气性量(Q)。
(为定压式测试方法)
P1-P2当流量孔径R大小一定时,其压差()越大,单位时间流过的空气量也越大;当流量孔径R大小不同时,同样的压力差
P1-P2()所对应的空气流量不同,流量孔径R越大,同样的压力差
P1-P2()所对应的空气流量越大。
注解:根据流体的连续原理与伯努利原理,并考虑到实际气体的粘滞性与可压缩性,可导出流体的流量方程式,从而得到透过试样的
空气流量,其计算式如下:
2Q,C,d,hr
式中Q-为流过孔径d(即 R)的空气流量,C-仪器常数,μ-流量系数,d-气孔直径(即R),ε-空气密度变化系数,г-压力计内蒸馏
P1-P2水密度,h-前后气室间的静压差,即()流量压差示压管读数。
推算由Q-空气流量求得被测试样的透气量Q(B) P查表
VBp = AT
V:为T 秒时间内通过试样的空气体积,A:为试样面积。
P1-P2为了简化计算,根据流量压差计读数h()和气孔R直径,即可由图表直接查出透气量。
由此可知,通过非织造布的空气流量与气孔直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并与前后空气室的静压差成一定正比例关系,而从上面公式中可
P1-P2以看出,流量孔径d(R)与流量压差h()成反比例。
这将为我们在测试时如何选择流量孔径R的大小提供了依据,如我们已选定被测试样,那么它的透气量也就是一个定值了,但只是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它的具体数值。
当我们选一个孔径后开始测试,逐渐提高吸风量,
P0H2OH2OP1-P2P1使-缓慢接近13mm柱的过程中,发现()>340mm,
P1-P2这说明所选的孔径R小了,应再选略大一些的孔径。
若()
H2O<60mm。
说明孔径R选大了,应该再选略小一些的孔径。
为了适应测定不同透气性的织物,备有一套大小不同的流量孔
径,共选择使用。
二、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试验掌握测定非织造布透气性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并熟悉仪器的结构。
掌握并学会根据测定出的流量静压差值和流量孔径,经查表,得出对应的被测试样的透气量。
三、实验仪器和试样
实验仪器为YG461型织物中压透气仪。
试样为11厘米×11厘米的非织造布10块,或不同种类非织造布数块。
也可用大块试样测试,不同部位至少测10次。
四、仪器结构介绍
1.基本知识:空气透过非织造布的能力称为非织造布的透气性。
P0P1通过非织造布的空气流量的大小,与非织造布的两侧压力差(-)
P0P1和非织造布的透气性有关。
若要使非织造布的两侧压力差(-)保持恒定,则通过非织造布的空气流量,就仅由非织造布本身的透气性决定。
非织造布透气性越好,单位时间通过的空气量越多,非织造布透气性越差,所通过的空气量就越少。
因此,应在保持非织造布两侧压力差(P-P)为一定值的条件下,测定单位时间通过非织造布01
的空气流量,就可推求出非织造布的透气性。
当流量孔径为一定时,压力差(P-P)的大小与流过流量孔径的空气流量大小有关。
单位12
时间流过流量孔的空气流量越大,压力差(P-P)也越大,因此,12
不同的压力差值(P-P)实际上就对应着不同的流量,测得压力差12
(P-P)的大小就可推求出单位时间通过流量孔的空气流量,进而12
也就可以推求出通过非织造布的空气流量。
(透气量)
2.仪器结构中各部件的作用:
21
2流中溢流器量压
压定
差压
压环计计试样
试样直径定值圈贮液器4个
0前室压差流量筒011
阻尼器流量孔径后室2
0定压选择阀吸风机
斜管低压定压计
(1)压环:与下面的试样直径定值圈配合,压紧试样。
且压环高低位置可调,以便压紧不同厚度的试样。
由手柄、凸轮、摆杆、滑块机构来实现加压和放松。
(2)试样直径定值圈:用来承托被测试样,并起到给试样面积定值的作用,使试样通过空气的面积符合规定。
本仪器的试样直径定
值圈的定值孔径有70和50两种,一般多用70,只有试样透气,,,
量较大时,才须用50定值圈。
,
(3)吸风机:可由调压器控制吸风量,来达到给定试样两侧压
P0P1力差(-)的作用。
(4)阻尼器:主要作用是减少气流压力的波动,使气流趋于平稳,减少各个测压管内液柱的跳动,有利于读取数值。
(5)定压选择阀:当要求试样两侧的定压值为低压定压值时(即
H2O小于25mm时),一般采用13mmHO,应将此阀选择在低压档(即2
关闭位置)。
H2O(6)中压定压计:用于在试样两侧的定压压差大于25mm时,显示确定试样两侧的定压值。
(7)流量筒压差压力计(垂直压力计):用于测定压差流量计两气室之间的压差(P-P),从而确定试样的透气量Q。
12
H2O(8)斜管定压压力计:用于试样两侧定压压差小于25mm时,
H2O显示确定试样两侧定压值。
一般都为13mm。
(9)溢流器:用于操作不慎,液体从流量筒压差压力计顶端流出时,盛放溢出的液体,以免流到其它部位,如后气室等。
造成仪器无法正常工作。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检查斜管压力计的O点和流量差压示压计的O点,不在O点则调整在O点位置。
(2)选择定压状态:通常选低压状态(将定压选择阀旋钮上的“白点”对准定压选择板上的“绿点”),斜管低压定压计工作。
对于透气性很差的试样,则选择高压定压状态(定压选择阀旋钮上的“白点”对准定压选择板上的“红点”),此时斜管定压计不起作用,而高压定压计工作。
(3)选择流量孔径大小。
透气性较好的非织造布,选择较大的
H2O孔径,反之亦反。
若所选孔径能使试样在规定压差下(13mm)
H2OP1-P2测得的流量压差在60,340mm之间,即可使用,否则还需
H2OP1-P2P1-P2另选。
若,340mm,则选大一些的孔径;,
H2O60mm,则小一些的孔径。
(测试过程即也为选择过程)
(4)放上被测试试样,调节压环高低,板下加压手柄,压紧试样。
(5)缓慢旋转调压器旋钮(还必须采用间歇式),逐渐增大吸风量,使低压定压压力计的斜管液面从低压差值逐渐趋近定压位置,并
P1-P2H2O稳定在13mm处(黄点),随即读取流量差压()值(绿管)。
P1-P2(6)根据流量孔径大大小,流量差压()值,查表得到对应的透气量Q值。
(7)将调压器缓慢回复到零位,重复以上操作,测完其余试样。
六(结果记录与计算
P1-P2(1)列表记录测试各块试样时的流量孔径大小和值,及查表得出对应的Q 值。
(2)计算各试样Q值的算术平均值及变异系数。
七、书写实验报告
试样名称、规格;仪器的型号、名称; 试样两面压差;试验用大气条件; 试样的平均透气量及最大、最小值; 试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