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布透气性测试(精)

合集下载

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

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

1.非织造布:是指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形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

不包括纸、针织物、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和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2.非织造布的加工方法:1)干法成网法:机械加固法(针刺法、水刺法、缝编法)、化学粘合法(浸渍法、喷洒法、泡沫法、印花法、溶剂粘合法)、热粘合法(热熔法、热轧法)2)聚合物纺丝成网法:纺粘法、熔喷法、膜裂法、闪蒸法3)湿法成网法:圆网法、斜网法3,非织造布按用途分类:1)服装、鞋类产品用非织造布:衬布、衬里;服装内外衣;非织造布保暖絮片2)医疗卫生非织造布:卫生巾、尿布;手术衣帽;3)日用装饰类非织造布:地毯;室内装饰织物4)工业用非织造布:工业过滤材料;绝缘材料(电缆布、蓄电池隔板布、碳素毡绝热材料);汽车用非织造布;纺织、造纸用非织造布5)土木工程、建筑用非织造布:路基布、土工布、防雨材料等6)农业、园艺用非织造布:丰收布、保温布、护根育秧布等4.非织造布的特点:1)非织造布是纺织、化工、塑料、造纸工业的交错边缘产品2)非织造布产品外观、结构多样化3)非织造布使用范围广5.非织造布的几种典型结构1)纤网中部分纤维得到加固的结构①靠纤维的缠结得以加固②由纤维形成线圈得到加固2)纤网由外加纱线得到加固的结构3)纤网由粘合作用得到加固的结构①由粘合剂加固②热粘合作用加固6,非织造布测试准备★预处理:50℃,相对湿度5%〜25%条件下进行预烘干预调湿:标准状态下20℃±1℃,相对湿度65%±2%,一般调湿24h。

非织造布用纤维原料及性能测试1.纤维性能对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1)纤维长度:纤维长度长,制品的强度高,均匀度好。

但是纤维过长不利于梳理,易产生纤维结。

气流成网一般用10mm左右的纤维,机械梳理一般采用小于65 mm的中长型纤维2)纤维的线密度:线密度小,产品的强度高,均匀度好。

但线密度大时,纤维的回弹性好。

怎样测量面料透气性

怎样测量面料透气性

怎样测量面料透气性面料的透气性对纺织品而言,面料的透气性能直接影响了其使用的舒适性。

如果织物的透气性太小,会因为人体热、湿不易排出而使人感到闷热不适。

影响织物透气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纤维的几何特征、纱线特数、纱线捻度、织物密度、织物厚度以及加工方式等。

例如,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的吸湿性好,透水性和透气性好,但透气性差。

面料的透气性测试标准:1)国家标准:对织物透气性的测定,我国主要根据标准《GB/T 5453 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进行相关检测,此标准适用于多种纺织织物,包括产业用织物、非织造布和其他可透气的纺织制品。

织物的透气性air permeability,空气透过织物的性能。

以在指定的试验面积、压降和时间条件下,气流垂直通过试样的速率标识。

具体测试原理如标准中所述:在规定的压差条件下,测定一定时间内垂直通过试样给定面积的气流流量,计算出透气率。

气流速率可直接测出,也可通过测定流量孔径两面的压差换算而得。

2)国外标准:国际标准有ISO 9237-1995(主要应用于纺织织物、产业用布、非织造布上)和ISO7229-1997(主要用于橡胶或塑料涂层织物);美国材料试验与协会标准为ASTM D 737-1996(主要应用于纺织织物);英国国家标准是BS 5636(主要应用于纺织织物);日本工业标准JIS L 1096-1999《纺织品透气性测试方法》,且日本工业标准中规定了织物的透气性能测试的方法分为A法和B法。

透气性测试检测设备:材料的透气性能测试主要有透气性测试和透气度测试两种。

通常情况下透气性测试一般是指具有一定气体阻隔性能材料进行气体渗透性测试。

这类材料的气体阻隔性能比较强,也就是透气性较低,多数为高分子材料或是有高聚合物制成的复合材料,常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军工等行业的包装领域。

针对这类阻隔性能较强的材料进行透气性检测,业内主要使用压差法原理的压差法气体渗透仪进行测试。

透气度测试一般是指纺织品、无纺布、织物、皮革、纸张、纸板等透气量较大的材料检测空气透过性能,这类材料称为透气度测试,所用的仪器叫做透气度测试仪。

织物透气性常见的测试标准

织物透气性常见的测试标准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Standard International Group(HK) Limited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织物透气性常见的测试标准 织物透气性常用的测试标准有:
GB/T 5453—1997《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ASTM D737—1996《纺织品透气性测试方法》;
ISO 9237—1995《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JIS L1096—1999《纺织品透气性测试方法》。

常用的纺织品透气性测试方法为ASTM D737—1996和GB /T 5453—1997,其对比分析如下:
测试标准 GB/T 5453-1997
(等效于ISO 9237-1995) ASTM D737-1996
使用范围
适用于多种纺织品,包括产业用织物、非织
造布和其它可透气的纺织品。

适用于多数纺织品,包括机织物、非织造布、充
气袋用布、地毯、起毛起绒织物、针织物和多
层织物;测试织物可以是未经整理的,也可以是
经重度上浆、涂层、树脂整理或其它整理。

测试面积/cm 2 5,20,50,100
5,6.45,38.3,100 压力差/Pa
50~500 100~2500 常用参数
100Pa (服装面料),20cm 2 200Pa (工业织物),20cm 2 125Pa,38.3cm 2 预处理条件
温度(20±2)℃,湿度65%±2% 温度(20±1)℃,湿度65%±2%。

纺黏SS组合型医用非织造布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纺黏SS组合型医用非织造布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中原工学 院 ,河南 郑州 450007)
摘要 :测试了 SS、SMS纺黏复合型非织造布材料的性能和特点 ,分析 比较 了不同面密度 (克 质量 )试样 的厚度 、断裂强力 、断 裂伸长率 、透气性 、透湿性 、硬挺度 、抗 紫外线性能 、耐磨 性 、顶破性 能、撕 裂性 能、拒 水性 、尺 寸稳定性等 ,实验发现 SS、SMS复 合型非织造布材料的断裂强力 、断裂伸长率 ,透气量 、透湿量 、顶破性 能等均与克质量 和厚度有一定关 系 ,得出 SS、SMS复合 型非织造布具有 独特的性 能 ,适合 开发各类 功能性 产品 ,在 纺织工业 上有广 泛的应用 ,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开 发产品提供一定
16 2 性 能 测 试 及 分 析 13-18] 2.1 生产 的工艺 流程
第 31卷 生 产 的工 艺流 程 ,如 图 1所示 。
图 1 生产 线 工 艺 流 程
Fig.1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production line
图 中 S1、S2代 表 头 尾 2个 纺 黏 纺 丝 系统 ,M1、 统 (模 块 )位 于成 网帘 的正 上方 ,不参 与 生产 的纺 丝
温度 25℃ ,相对 湿度 65% 。 1.5 试 验 仪器
数字式 三 维 测 量 纤 维 系 统 VHX-600型 电子 显 微 镜 、Fast.1型 厚 度 测 试 仪 、FA2004型 电 子 天 平 、 FAST.1压 缩 性 测 试 仪 、YGO65H 电子 织 物 强 力 仪 、 YG065-250多功 能织物 强力 仪 、Y522织 物 磨损 试 验 机 、LLY-01B电脑 控 制 硬 挺 度 仪 、YG601一I/Ⅱ型 电 脑 式 织 物 透 湿 仪 、透 湿 杯 、电子 天 平 、ZHX-600D 型 电子显 微 镜 、Y522型 圆 盘 式 织 物 平 磨 仪 、YG(B) 461 D型数 字式织 物 透气 量仪 等 。

无纺布滤料检测及透气性测试

无纺布滤料检测及透气性测试

TEXTEST-FX 3300透气测试仪应用范围TEXTEST FX3300透气试验仪用于快速、简便、准确地确定各种材料(包括紧密涂层织物、无纺布、非常疏松的造纸毛毡、玻璃纤维、空气滤清器等)的透气性能。

该仪器能根据AFNOR(法国标准协会)G07-111、ASTM(美国材料试验标准)D737、BS5,636(英国标准)、DIN53,887(德国工业标准)、EDANA140.1(欧洲用可弃和非织造布制造协会)、ISO9,237(国际标准化组织)、JIS L1096-A(日本工业标准)、TAPPI T251(纸浆与造纸工业技术协会)和其它标准进行自动化操作和数字化操作。

既能在生产现场直接测量,又能在实验室使用。

该仪器主要用于测定纺织品、造纸毛毯、网毯、滤清器滤纸、纸张、滤料以及复合膜等材料的透气度。

功能该仪器包括一个功能强大的、有消声装置的抽吸泵,通过一个有圆形开口的、可拆卸的试验头抽出空气。

适合所选试验标准的试验头已装在仪器上。

压下夹紧手柄,打开试验头,将样品夹在试验头上,抽吸泵自动启动。

预先选择的试验压力能自动设置并保持不变,几秒钟后,试验样品的透气性将根据预先选择的测量单位显示出来。

压下夹紧手柄1秒钟,试验样品被放松,抽吸泵关闭。

当试验样品被夹在试验头上时,抽吸泵会自动启动,因此,仅在试验样品被夹紧后,才能设置试验压力。

这就能保证试验样品被确实夹紧了,极大地简化了仪器的操作。

试验压力可根据不同的试验标准预选并自动控制。

由于试验压力的测量是差分测量,因此,即使在高气流的情况下,试验压力的设置也是很准确的。

通过试验样品的气流用一个可变小孔进行测量。

试验样品的透气性从通过该小孔的压降测得,并根据所选的测量单位以直读方式显示出来。

稳定性好、精确的压力传感器能给出非常准确、重复性好的试验结果。

仪器的特有功能和校准可借助于校验板在几秒钟内校验完成。

仪器可校准,并提供符合ISO规定的校准证书。

可任意伸缩的长臂夹紧手柄(50cm/20”)能使操作者测量较大的样品,而不必将大样品切割成小的试验样品。

非织造布透气性测试

非织造布透气性测试

非织造布透气性测试一、 实验原理透气性通常以一定的条件下非织造布的透气量来衡量。

试样两侧在规定的压差下,测定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试样的单位面积空气流量,推算出非织造布的透气性。

(规定的压差为0P -1P =13mm O H 2)本实验是通过测试流量孔径R 两面的压差(21P -P ),查表得到非织造布的透气性量(Q )。

(为定压式测试方法)当流量孔径R 大小一定时,其压差(21P -P )越大,单位时间流过的空气量也越大;当流量孔径R 大小不同时,同样的压力差(21P -P )所对应的空气流量不同,流量孔径R 越大,同样的压力差(21P -P )所对应的空气流量越大。

注解:根据流体的连续原理与伯努利原理,并考虑到实际气体的粘滞性与可压缩性,可导出流体的流量方程式,从而得到透过试样的空气流量,其计算式如下:透气性以公升/平方米·秒,表示hr d C Q εμ2=式中Q-为流过孔径d (即 R )的空气流量,C-仪器常数,μ-流量系数,d-气孔直径(即R ),ε-空气密度变化系数,г-压力计内蒸馏水密度,h-前后气室间的静压差,即(21P -P )流量压差示压管读数。

由Q-空气流量查表推算 求得被测试样的透气量Q (B P ) p B =ATV V :为T 秒时间内通过试样的空气体积,A :为试样面积。

为了简化计算,根据流量压差计读数h (21P -P )和气孔R 直径,即可由图表直接查出透气量。

由此可知,通过非织造布的空气流量与气孔直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并与前后空气室的静压差成一定正比例关系,而从上面公式中可以看出,流量孔径d (R )与流量压差h (21P -P )成反比例。

这将为我们在测试时如何选择流量孔径R 的大小提供了依据,如我们已选定被测试样,那么它的透气量也就是一个定值了,但只是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它的具体数值。

当我们选一个孔径后开始测试,逐渐提高吸风量,使0P -1P 缓慢接近13mm O H 2柱的过程中,发现(21P -P )>340mm O H 2,这说明所选的孔径R 小了,应再选略大一些的孔径。

非织造考试提纲1

非织造考试提纲1

《非织造产品质量与检测》考试题型:问答题1、试验用标准大气(测试条件)。

(1)试验用温带标准大气一级标准: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2%的大气。

二级标准: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3%的大气。

三级标准: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5%的大气。

(2)试验用热带标准大气一级标准:温度为27±2℃,相对湿度为65±2%的大气。

二级标准:温度为27±2℃,相对湿度为65±3%的大气。

三级标准:温度为27±2℃,相对湿度为65±5%的大气。

选择:仲裁检验应采用一级标准,常规检验采用二级标准,要求不高采用三级标准。

2、材料取样一般要求。

(调湿与预调湿,取样方法)、(1)预调湿当当样品比较潮湿时(实际回潮率大于公定回潮率),为使纺织品在调湿期间能在吸湿状态下进行调湿平衡,可能需要进行预调湿。

为了做到这一此纺织品应放置于相对湿度为10~25%,温度不超过50℃的大气下,使之接近平衡。

以上大气条件的获得可以通过把相对湿度为65%,温度为20℃的空气加热至50℃,或者把湿度为65%,温度为27℃的空气加热至50℃。

一般预调湿4h便可。

(2)调湿)在测定纺织品的物理或机械性能之前,应将其放置于于标准大气下进行调湿。

调湿期间,应使空气能畅通地流过该纺织品,一直置到与空气到平衡止。

除非纺织品试验方法另有规定,自由暴露于上述条件的流动空气中的纺织品,其每隔2h的连续称量的质量(重量)递变量不超过0.25%时,方可认为达到平衡状态。

或者,每隔30min的连续称量的质量递变量不超过0.1%,也可认为达到平衡状态。

遇有争议时,以前者为准。

一般调湿24h以上,合成纤维调湿4h以上。

(3) 试样的剪取试样要求调湿平衡后剪取,剪取试样时,距布边10cm以上,多个试样的排列通常采用梯形法,要求不高的可采用平行法。

纺黏非织造布性能的测试及分析

纺黏非织造布性能的测试及分析
泛的应用。 关 键词 : 黏 非 织 造 布 ; 理 性 能 ; 性 测 试 纺 物 物
中图分类号 :S 7 T 1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6 (0 1 0 -0 10 10 42 1 2 1 ) 20 4 -4 .
纺黏法 非织 造 技 术 是 一 种 采 用 聚 合 物 切 片 直 接 经过挤 压熔 融 、 纺丝 、 伸 、 网 、 牵 铺 固结 而 成形 的非
试 纺黏 非织造 布等 的基 本 特性 , 析 了影 响纺 黏 非 分
图 1 1 / 8g mz纺黏材料纤维分布 (0 10倍 )
F g 1 H b r d s rb t n o 8 g m s u b n e i . e it i u o f1 / i p n o dd
连续长 丝 , 且杂乱 排列 , 黏合点 按照 轧辊 的设 计特 点 排列 , 大小 、 量 、 布都 具 有 一定 的规律 性 。黏 其 数 分
合点形状 为椭 圆 , 炭 黑 薄膜 状 。纤 网就是 靠 这 些 呈 黏合点来 固结 的 , 维 区对 应 于 轧 辊 的 凹进 部 分 。 纤
图 2 3 / 纺 黏 材 料 纤 维 分 布 (0 8g m2 10倍 )
F g 2 F b r ds r b to f 8 g m s u b n e i . i e it i u i n o / 3 pn odd
型厚度测试仪 , 电子天 平 ,H -0D 型 电子显 微镜 , Z X60
磨 性能 , 数字式 织 物透气 量 仪测 透气 性 , 它物 理 用 法 。 () 3 试验 条件 温度 2 l 相对 湿度 6 % 。 5c C, 5 ( ) 验仪 器 V X 6 0型 电子 显微 镜 ,at 4试 H -0 F s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织造布透气性测试
一、实验原理
透气性通常以一定的条件下非织造布的透气量来衡量。

试样两侧在规定的压差下,测定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试样的单位面积空气流量,推算出非织造布的透气性。

(规定的压差为P0-P1=13mmH2O)
本实验是通过测试流量孔径R两面的压差(P1-P2),查表得到非织造布的透气性量(Q)。

(为定压式测试方法)
当流量孔径R大小一定时,其压差(P1-P2)越大,单位时间流过的空气量也越大;当流量孔径R大小不同时,同样的压力差(P1-P2)所对应的空气流量不同,流量孔径R越大,同样的压力差(P1-P2)所对应的空气流量越大。

注解:根据流体的连续原理与伯努利原理,并考虑到实际气体的粘滞性与可压缩性,可导出流体的流量方程式,从而得到透过试样的空气流量,其计算式如下:
式中Q-为流过孔径d(即 R)的空气流量,C-仪器常数,μ-流量系数,d-气孔直径(即R),ε-空气密度变化系数,г-压力计内蒸馏水密度,h-前后气室间的静压差,即(P1-P2)流量压差示压管读数。

由Q-求得被测试样的透气量Q(BP)Bp=V AT
V:为T 秒时间内通过试样的空气体积,A:为试样面积。

为了简化计算,根据流量压差计读数h(P1-P2)和气孔R直径,即可由图表直接查出透气量。

由此可知,通过非织造布的空气流量与气孔直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并与前后空气室的静压差成一定正比例关系,而从上面公式中可以看出,流量孔径d(R)与流量压差h(P1-P2)成反比例。

这将为我们在测试时如何选择流量孔径R的大小提供了依据,如我们已选定被测试样,那么它的透气量也就是一个定值了,但只
是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它的具体数值。

当我们选一个孔径后开始测试,逐渐提高吸风量,使P0-P1缓慢接近13mmH2O柱的过程中,发现(P1-P2)>340mmH2O,这说明所选的孔径R小了,应再选略大一些的孔径。

若(P1-P2)<60mmH2O。

说明孔径R选大了,应该再选略小一些的孔径。

为了适应测定不同透气性的织物,备有一套大小不同的流量孔径,共选择使用。

二、实验目的要求
通过试验掌握测定非织造布透气性原理和操作使用方法,并熟悉 2
仪器的结构。

掌握并学会根据测定出的流量静压差值和流量孔径,经查表,得出对应的被测试样的透气量。

三、实验仪器和试样
实验仪器为YG461型织物中压透气仪。

试样为11厘米×11厘米的非织造布10块,或不同种类非织造布数块。

也可用大块试样测试,不同部位至少测10次。

四、仪器结构介绍
1.
基本知识:空气透过非织造布的能力称为非织造布的透气性。

3
通过非织造布的空气流量的大小,与非织造布的两侧压力差(P0-P1)和非织造布的透气性有关。

若要使非织造布的两侧压力差(P0-P1)保持恒定,则通过非织造布的空气流量,就仅由非织造布本身的透气性决定。

非织造布透气性越好,单位时间通过的空气量越多,非织造布透气性越差,所通过的空气量就越少。

因此,应在保持非织造布两侧压力差(P0-P1)为一定值的条件下,测定单位时间通过非织造布的空气流量,就可推求出非织造布的透气性。

当流量孔径为一定时,压力差(P1-P2)的大小与流过流量孔径的空气流量大小有关。

单位时间流过流量孔的空气流量越大,压力差(P1-P2)也越大,因此,不同的压力差值(P1-P2)实际上就对应着不同的流量,测得压力差(P1-P2)的大小就可推求出单位时间通过流量孔的空气流量,进而也就可以推求出通过非织造布的空气流量。

(透气量)
2.仪器结构中各部件的作用:
计压 4
(1)压环:与下面的试样直径定值圈配合,压紧试样。

且压环高低位置可调,以便压紧不同厚度的试样。

由手柄、凸轮、摆杆、滑块机构来实现加压和放松。

(2)试样直径定值圈:用来承托被测试样,并起到给试样面积定值的作用,使试样通过空气的面积符合规定。

本仪器的试样直径定值圈的定值孔径有和两种,一般多用,只有试样透气量较大时,才须用定值圈。

(3)吸风机:可由调压器控制吸风量,来达到给定试样两侧压力差(P0-P1)的作用。

(4)阻尼器:主要作用是减少气流压力的波动,使气流趋于平稳,减少各个测压管内液柱的跳动,有利于读取数值。

(5)定压选择阀:当要求试样两侧的定压值为低压定压值时(即小于25mmH2O 时),一般采用13mmH2O,应将此阀选择在低压档(即
关闭位置)。

(6)中压定压计:用于在试样两侧的定压压差大于25mmH2O时,显示确定试样两侧的定压值。

(7)流量筒压差压力计(垂直压力计):用于测定压差流量计两气室之间的压差(P1-P2),从而确定试样的透气量Q。

(8)斜管定压压力计:用于试样两侧定压压差小于25mmH2O时,显示确定试样两侧定压值。

一般都为13mmH2O。

(9)溢流器:用于操作不慎,液体从流量筒压差压力计顶端流 5
出时,盛放溢出的液体,以免流到其它部位,如后气室等。

造成仪器无法正常工作。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检查斜管压力计的O点和流量差压示压计的O点,不在O点则调整在O点位置。

(2)选择定压状态:通常选低压状态(将定压选择阀旋钮上的“白点”对准定压选择板上的“绿点”),斜管低压定压计工作。

对于透气性很差的试样,则选择高压定压状态(定压选择阀旋钮上的“白点”对准定压选择板上的“红点”),此时斜管定压计不起作用,而高压定压计工作。

(3)选择流量孔径大小。

透气性较好的非织造布,选择较大的孔径,反之亦反。

若所选孔径能使试样在规定压差下(13mmH2O)测得的流量压差P1-P2在60~340mmH2O之间,即可使用,否则还需另选。

若P1-P2>340mmH2O,则选大一些的孔径;P1-P2<60mmH2O,则小一些的孔径。

(测试过程即也为选择过程)
(4)放上被测试试样,调节压环高低,板下加压手柄,压紧试样。

(5)缓慢旋转调压器旋钮(还必须采用间歇式),逐渐增大吸风量,使低压定压压力计的斜管液面从低压差值逐渐趋近定压位置,并稳定在13mmH2O处(黄点),随即读取流量差压(P1-P2)值(绿管)。

(6)根据流量孔径大大小,流量差压(P1-P2)值,查表得到对应的透气量Q 值。

(7)将调压器缓慢回复到零位,重复以上操作,测完其余试样。

六.结果记录与计算
(1)列表记录测试各块试样时的流量孔径大小和P1-P2值,及查表得出对应的Q 值。

(2)计算各试样Q值的算术平均值及变异系数。

七、书写实验报告
试样名称、规格;仪器的型号、名称;
试样两面压差;试验用大气条件;
试样的平均透气量及最大、最小值;
试验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