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杯状病毒的诊断与治疗
猫的病毒性传染病(猫杯状病毒感染)-宠物医生课件

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内常有大量蛋白性渗出物、单核细胞及脱落 的上皮细胞。若继发细菌感染时,则可呈现典型的化脓性支气 管肺炎的变化。表现全身症状的仔猫,其大脑和小脑的石蜡切 片可见中等程度的局灶性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及血管周围套出现。
【诊断】
由于多种病原均可引起猫的呼吸道疾患,且症状非常相似,因 此,确切诊断较为困难。本病急性期,可取眼结膜刮取物、鼻 腔分泌物和咽部及溃疡部组织,用猫原细胞进行病原分离。病 毒的鉴定可用补体结合试验、免疫扩散试验及免疫荧光试验进 行。
【流行病学】
自然条件下,仅猫科动物对FCV易感,常发于56-84H龄的猫,但 7~84日龄
的猫均可感染发病。该病传染源主要是病猫和带毒猫。前者在急性 期可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大量病毒,污染笼具、地面等物品,也可 直接传给易感猫。后者一般由急性病例转变而来,虽然临床症状消失, 但可长期排毒,是最重要和最危险的传染来源。宠物商店、动物医院、 后备种群、实验猫群等密集聚居处,更利于FCV的传播。
【症状】
FCV感染猫的潜伏期约2~3日,而后发热39.5~40.5Y。症状的严 重程度依感染病毒毒力的强弱而不同。口腔溃疡是具有特征性 的症状,常见于舌和硬腭,尤其是腭中裂周围。舌部水泡破溃 后形成溃疡,有时,鼻黏膜也可出现类似病变。
病猫精神欠佳,打喷嚏,口腔和鼻、眼分泌物增多,有时出现 流涎和角膜炎。鼻、眼分泌物初呈浆液性、灰色,后呈黏液性, 4~5日后则可呈黏液脓性。有时可见痢疾和温和性白细胞减少的 症状。病毒毒力较强时,可发生肺炎而表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小于84日龄的猫常可因此致死。某些毒株仅能引起发热和肌肉 疼痛而无呼吸道症状。
【病原】
FCV在分类上属杯状病毒科,杯状病毒属。核酸型为单股RNA。 FCV对脂溶剂(如乙醍、氯仿和脱氧胆酸盐)具有抵抗力;对pH 的敏感性介于肠道病毒和鼻病毒之间,pH3时失去活力,PH4~5 时稳定;50龙30分钟灭活,MgSO4和MgCL不能增强病毒对热 的抵抗力。FCV无血凝性,只有1个血清型。
猫感染杯状病毒

猫感染杯状病毒猫咪猫杯状病毒感染的病因及防治猫杯状病毒感染猫杯状病毒感染也称猫传染性鼻结膜炎。
本病是猫病毒性上呼吸道病的_种,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即精神沉郁,浆液性和黏液性鼻漏,结膜炎、口腔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伴有双相热。
杯状病毒感染是猫的多发病,感染率高但死亡率不最高可达30‰。
15周龄至6月龄之幼猫若感染此病,则会呈现病毒性肺炎,常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1)病原。
猫杯状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的小RNA病毒。
病毒的核酸芯由单链RNA构成,只有一个血清型,可在猫的肾细胞、舌细胞胸腺细胞及猫胎肺细胞上生长。
该病毒对、氯仿具有抵抗力;但对酸性环境(pH值s3)敏感。
加热50℃30分钟可使病毒灭绝。
(2)流行病学。
在自然条件下,猫科动物对此病毒较为易感虎、豹也能感染发病。
常发生于8~12周龄的猫。
病猫和带毒猫是本病主要传染源。
患猫在急性期可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大量病毒,直接传染易感猫。
带毒猫如不继发其他病毒(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细菌性感染,大多数经治疗或自身耐过而症状消失,但可长期带毒排毒,是最危险最重要的传染源。
(3)症状。
猫感染病毒后的潜伏期为2~3天。
临床症状困感染病毒毒力的强弱而不同,初期发热至℃。
病初精神不振食欲不佳、流涎、打喷嚏、流泪、鼻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
随后,口腔出现溃疡,溃疡面分布于舌和硬腭部,尤其是腭中裂部最常见。
口腔溃疡是最常出现和具有特征性的症状,有时是惟一的症状。
有时鼻腔黏膜也出现大小不等的溃疡面。
病毒毒力较强时,可发生肺炎,呼吸困难,肺部有干性或湿性罗音。
有些病毒感染仅出现肌肉疼痛和角膜炎,见不到呼吸道症状。
猫感染杯状病毒后,大多数耐过7~10天后临床症状消失,但却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4)病理变化主要症状表现为口腔溃疡、呼吸道和腿结膜炎(5)诊断。
由于许多猫传染病症状相似,诊断比较困难,临床上主要以舌、腭部的溃疡判断。
开始形成水泡,水泡破后成为溃疡,以及结膜炎、角膜炎、肺炎进行综合诊断。
试验室猫的猫杯状病毒感染疾病的诊疗防治

试验室猫的猫杯状病毒感染疾病的诊疗防治猫杯状病毒感染(Felinecalicivirusinfection)又称嵌杯病毒病或猫传染性鼻结膜炎。
是由猫杯状病毒引起的猫的一种多发性口腔和呼吸道的传染病,临床症状以口腔溃疡和眼鼻部的病理性变化为主。
感染FCV后大多数的幼猫患急性呼吸道疾病及口腔溃疡,而成年猫则表现轻微临床症状或无症状。
此病广泛存在于全世界的猫群中。
本病于1957年由Fastier等首先报告并分离出猫杯状病毒。
从此以后,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家猫及澳大利亚的猎豹中分离出此病毒。
猫杯状病毒是一种变异度极高的单股RNA病毒。
它的基因存在于蛋白衣壳中,囊膜表面具有多变的抗原决定簇,使得疫苗交叉保护效力变差。
不同的毒株引起的临床症状不同,主要和毒株的毒力、动物的抵抗力大小等有关。
单独FCV不引起猫严重致死性疾病,主要引起猫口腔或上呼吸道感染,某些毒株会导致肺炎,但混合感染时往往会加重病况。
因此,此病的发病率极高,但死亡率相对较低。
病原猫杯状病毒(Felinecalicivirus,FCV)属于杯状病毒科(Calicivirdae)水疮性病毒属(Vesivirus)。
该科分为四个属,分别是以兔出血病病毒(Rabbithemorrhagicdiseasevirus)为代表的Lagovirus;以诺瓦克病毒(Norwalkvirus)为代表诺瓦克样病毒;以Sapporovirus为代表的扎幌样病毒;以猪水泡疹病毒(Swinevesicularexanthemvirus)为代表的Vesivirus。
猫杯状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其抗原型因其抗原容易变异便显出多相性,因此同一猫群体分离出的两个毒株也不一定完全相符的。
病毒形态为对称的球形,无囊膜病毒,直径35~39nm,感染性病毒粒子衣壳共由180个VP1蛋白和1到10个左右的VP2蛋白组成,无基因组的空病毒颗粒直径大约为23nm,并且具有T=1的二十面体对称性,由60个VP1蛋白组成。
猫杯状病毒怎么治疗 猫杯状病毒治疗方法

猫杯状病毒怎么治疗猫杯状病毒治疗方法猫杯状病毒怎么治疗?猫杯状病毒感染又称为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猫杯状病毒引起的猫科动物的一种多发性口腔和呼吸道传染病。
1、发病经过及临床症状:8月27日宠主带猫来我院就诊,该猫主要表现为采食困难、流涎,临床检查发现其舌面有大小不等的溃疡面。
数天后主人家里另外的三只猫出现相同的症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才是减少、流涎、分泌物呈黏稠的透明状挂在两嘴唇处;舌面有多少不等的溃疡,多集中在舌背面,溃疡处稍凹陷、发红、边缘不整齐;因舌头不适猫不停地用舌头乱舔口腔;三只体温轻度升高,最高者达到39.7摄氏度,一只体温不升高;两只出现鼻镜干燥、龟裂;病情严重的精神沉郁,其余精神无明显变化。
2、实验室诊断;2.1 病毒分离试验:采集发病猫的口腔分泌物送检,进行病毒分离,将唾液经适当处理后接种F81细胞盲传至**均出现细胞病变,细胞圆缩、聚变,最后完全脱落、悬浮。
2.2 电镜检测:取接毒细胞培养物上清电镜负染观察,可见杯状病毒粒子。
用其细胞成分作电镜超薄切片观察,在胞浆中可见呈晶格状排列的杯状病毒粒子。
2.3 毒力测定:取40日龄试验猫四肢,随即分成两组,隔离饲养。
第一组每只猫通过滴鼻、口服接种病猫分泌的唾液2毫升;第二组为对照组,按第一组的方法接种等量生理盐水,接毒后每天观察临床症状,并于第五天采集接毒猫的口腔分泌物送检。
结果接毒组体温升高,并于接毒后第六天在鼻镜和舌缘出现溃疡和食欲下降、流涎等症状,接毒的第五天可以从两只试验猫口腔分泌物中分离出FCV;而对照组临床观察无异常,病毒分离为阴性。
3、治疗措施:①立即将病猫隔离在院内住院治疗,每天要用消毒药消毒地面、笼舍、用具等。
②抗病毒:使用利巴韦林、胸腺肽等。
③每日清洁口腔:将病猫口腔张开,用0.1%高锰酸钾冲洗口腔,对溃疡面涂抹鱼肝油或者喷桂林西瓜霜。
④防止继发感染:使用头孢曲松钠输液治疗。
⑤补充维生素:使用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等。
猫杯状病毒

四、发病机制:
杯状病毒病毒进入体细胞之后会在细胞质内释放编码蛋白,这些编码蛋白能 够在细胞里面通过病毒的遗传物质不断的复制繁殖,最后使得病毒在细胞里面越 来越多,从而导致患者发病。病毒进入细胞之后一个复制周期大约是八个小时。 杯状病毒病毒进入细胞之后会导致宿主细胞发生变性来至于坏死脱落,最后 会造成患者黏膜充血,身体水肿,分泌物增加。可在猫肾细胞、舌细胞、胸腺细 胞系、猫胎肺细胞上增殖;该病毒无血凝性。只有一个血清型,可在猫的肾细胞、 舌细胞、胸腺细胞及猫胎肺细胞上生长,在胞浆内增殖。
猫杯状病毒
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 FCV)感染是猫的一种多发性口 腔和呼吸道传染病,又称为猫传染性鼻结膜炎。因毒株和动物的抵 抗力不同,症状差别很大,有些毒株主要引起口腔或和上呼吸道感 染,另一些毒株则会导致肺炎。是猫的多发病之一,发病率较高, 死亡率较低,但在小于84日龄的猫常可致死。由于该病毒变异性强, 故疫苗预防效于1岁年龄内的猫; ⊙传染源:主要是病猫和带病猫; ⊙患猫在急性期可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除大量的病毒,直接传染易感 猫;
呼吸道感染为主的疫病-模块二 猫杯状病毒病

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的疫病
模块二 猫杯状病毒感染 (Feline Calicivirus Infections)
Hale Waihona Puke 猫杯状病毒感染是 猫的一种多发性口 腔和呼吸道传染病, 又称为猫传染性鼻 -结膜炎。
一、病原
FCV:杯状病毒科、杯状病毒属、单股RNA病毒。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自然条件下,仅感染猫科动物, 以56-84日龄(8-12周龄)猫最易感。
四、诊断
杯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状与 猫鼻气管炎难以区分
五、防治
治疗方案基本同猫传染性鼻气管炎。 猫三联能很好的预防此病。
可能所有猫科动物对FCV都有易感性,但确实 报道的感染动物,只有家猫和澳大利亚的猎豹。
2、传染源:病猫、带毒猫。
病毒存在于患猫的咽腔(尤其扁桃体)、鼻
腔、肺等组织和鼻分泌物中,偶而也从粪 便排出。
3、途径:呼吸道、接触。
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猫或健康带毒
者、飞沫和被病毒污染的食具、垫料和 器具而感染。另外,持续性感染的母猫 将病毒传播给后代,也是常见的传播途 径。 4、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口腔溃疡是具有特征性的症状。 常见于舌和硬腭,尤其是腭中裂周围和颊
部,出现大面积的溃疡和肉芽增生。病猫 吃食困难,又想吃又不敢吃的现象,有时 吃食时被硬的食物刺激后有疼痛性逃避。
3、眼炎:结膜潮红、流泪;浆→脓性 4、全身症状:发热,精神不振,厌食。
猫感染FCV时,症状通 常不如感染FHV-1时严 重,如不继发其他病毒 (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细菌性感染,大多数能 耐过,7-10天后可恢复。 耐过猫虽然临床症状消 失,但往往成为带毒者, 成为危险的传染来源。
猫杯状病毒治疗花了3000多

猫杯状病毒治疗花了3000多
貓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是一種常見的導致貓咪病毒性疾病的病毒,可導致嚴重的咳嗽、發燒和呼吸窘迫等症狀。
貓杯状病毒的治疗有時會花費大量金錢,因為它可以導致多種嚴重的病徵。
最近,我遇到了一起貓杯状病毒的治疗,在治療此病毒的過程中,我們花了3000多元。
首先,我們將貓咪帶到獸醫診所,對它進行檢查,檢查結果表明貓咪患有貓杯状病毒,因此我們決定針對該疾病採取治療措施。
接下來,我們給貓咪提供了抗病毒藥物,以減少病毒的活動。
除此之外,我們還給貓咪接種了輔助性疫苗,以防止病毒再次感染。
此外,獸醫還給貓咪提供了抗生素,以減少病毒引起的呼吸癥和其他症狀。
在治療貓杯状病毒的過程中,我們還要給貓咪提供額外的營養補充,以確保它能夠有足夠的膳食攝入,保持健康。
我們還要定期給貓咪進行檢查,以檢查它是否處於健康狀態,對其進行評估,並提出適當的治療方案。
總的來說,治療貓杯状病毒必須花費大量金錢,尤其是在貓咪的症狀嚴重的情況下,治療費用會更高。
在我們的治療過程中,我們花了3000多元,最後貓咪恢復健康,我們感到非常欣慰。
杯状病毒治疗

杯状病毒治疗猫杯状病毒症状猫杯状病毒的诊断与治疗1.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2.2电镜检查:感染细胞培养上清液电镜阴性染色,发现杯状病毒颗粒。
电镜下超薄切片观察细胞成分,胞浆内可见呈格子状排列的杯状病毒颗粒。
3.治疗措施:②抗病毒:使用利巴韦林、胸腺肽等。
③每天清洁口腔:打开病猫口腔,用高锰酸钾漱口,溃疡面涂鱼肝油或喷桂林西瓜霜。
④预防继发感染:采用头孢曲松钠输液治疗。
⑤补充维生素:使用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等。
⑥病情重、食欲差的患者采用支持疗法,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10%葡萄糖、ATP、辅酶a。
采取上述综合治疗措施后,轻症猫5~7天痊愈;重疾患者约10~15天痊愈。
4.疾病预防4.1猫在家里使用的垫子、被褥、笼子要经常更换,注意消毒,天气好的时候拿出来晒太阳;4.2每年定期给猫接种泛白细胞减少症、猫病毒性支气管炎和猫杯状病毒疫苗,降低猫的发病率;4.4在自然条件下,猫杯状病毒只对猫易感,多见于6-84日龄的猫。
这种疾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猫和毒猫。
在急性期,前者可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大量病毒,污染器皿、地面和物品,也可直接传染给猫。
后者通常有急性病例。
虽然临床症状消失,但能长期解毒,是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因此,减少家中宠物猫与野外毒猫的接触,是切断传染源的关键环节。
5.总结和讨论:5.2该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可表现为发热、打喷嚏、鼻涕或脓性鼻涕和眼泪、口鼻眼分泌物增多、口腔溃疡和结膜炎。
当病毒毒性很强时,可能会发生肺炎,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而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特征性症状,有时是唯一的症状。
这次五只猫的临床症状都是这种类型。
猫,猫杯状,猫杯状病毒猫咪杯状病毒什么是杯状病毒猫咪患杯状病毒如何治疗猫杯状病毒也叫FCV。
其实杯状病毒感染是猫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打喷嚏。
此外,还可能伴有流口水、走路不稳、睡眠时间过长、心理健康不佳等症状,主要影响猫的呼吸道、口腔、肠道和肌肉骨骼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杯状病毒的诊断与治疗
猫杯状病毒感染(FCV)又称为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猫杯状病毒引起的猫科动物的一种多发性口腔和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双相发热,浆液性和粘液性鼻漏,结膜炎,精神沉郁,有的猫可听到呼吸啰音,采食困难、流涎、口腔溃疡等。
近期,我院治愈多例该病的病例,现与大家分享诊断与治疗经验。
图1感染了杯状病毒的猫
1、发病经过及临床症状:
8月27日宠主带猫来我院就诊,该猫主要表现为采食困难、流涎,临床检查发现其舌面有大小不等的溃疡面。
数天后主人家里另外的三只猫出现相同的症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才是减少、流涎、分泌物呈黏稠的透明状挂在两嘴唇处;舌面有多少不等的溃疡,多集中在舌背面,溃疡处稍凹陷、发红、边缘不整齐;因舌头不适猫不停地用舌头乱舔口腔;三只体温轻度升高,最高者达到39.7摄氏度,一只体温不升高;两只出现鼻镜干燥、龟裂;病情严重的精神沉郁,其余精神无明显变化。
图2杯状病毒典型症状
2、实验室诊断;
2.1病毒分离试验:采集发病猫的口腔分泌物送检,进行病毒分离,将唾液经适当处理后接种F81细胞盲传至第四代均出现细胞病变,细胞圆缩、聚变,最后完全脱落、悬浮。
2.2电镜检测:取接毒细胞培养物上清电镜负染观察,可见杯状病毒粒子。
用其细胞成分作电镜超薄切片观察,在胞浆中可见呈晶格状排列的杯状病毒粒子。
2.3毒力测定:取40日龄试验猫四肢,随即分成两组,隔离饲养。
第一组每只猫通过滴鼻、口服接种病猫分泌的唾液2毫升;第二组为对照组,按第一组的方法接种等量生理盐水,接毒后每天观察临床症状,并于第五天采集接毒猫的口腔分泌物送检。
结果接毒组体温升高,并于接毒后第六天在鼻镜和舌缘出现溃疡和食欲下降、流涎等症状,接毒的第五天可以从两只试验猫口腔分泌物中分离出FCV;而对照组临床观察无异常,病毒分离为阴性。
图3杯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唇部的溃疡
3、治疗措施:
①立即将病猫隔离在院内住院治疗,每天要用消毒药消毒地面、笼舍、用具等。
②抗病毒:使用利巴韦林、胸腺肽等。
③每日清洁口腔:将病猫口腔张开,用0.1%高锰酸钾冲洗口腔,对溃疡面涂抹鱼肝油或者喷桂林西瓜霜。
④防止继发感染:使用头孢曲松钠输液治疗。
⑤补充维生素:使用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等。
⑥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精神食欲较差者,采用支持疗法,静脉输入5%葡萄糖盐水、10%葡萄糖、ATp、辅酶A等。
经过采取以上综合治疗措施,病情较轻者的猫在5~7天痊愈;病情较重的约10~15天康复。
图4感染杯状病毒较轻的猫
4、疾病预防
4.1家中猫使用的靠垫、被褥、笼子要经常换洗,注意消毒,天气晴朗的时候要拿出去晒太阳;
4.2每年定期免疫接种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病毒性支气管炎、猫杯状病毒病三联苗,减少猫的发病几率;
4.3如果发现家中有猫发病,应立即将其与其余的宠物隔开饲养,并及时送宠物医院就医;
4.4自然条件下,猫杯状病毒仅猫科动物易感,常发于6-84日龄的猫。
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猫和带毒猫。
前者在急性期可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大量病毒,污染用具、地面和物品,也可直接传染给猫。
后者一般有急性期病例转变而来,虽然临床症状消失,但可长期排毒,是最重要最危险的传染源,因此减少家中宠物猫与野外带毒猫的接触即切断传染源的关键环节。
5、总结与讨论:
5.1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该病史杯状病毒(FCV)感染所致。
在自然条件下,仅猫科动物对FCV易感,该病发病率高,幼龄猫死亡率较高。
而成年猫科动物若无继发感染常呈温和型经过或隐性感染。
本次五只猫经过治疗和护理均痊愈,无一死亡,与这些猫均为成年猫也有关系。
因国内目前尚无预防该病的疫苗,所以预防主要靠平时注意饲养卫生,减少猫与外界病猫的接触为主。
图5杯状病毒引起的舌缘溃疡
5.2该病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
可表现为发热、打喷嚏、排黏
液性或脓性鼻液和泪液,口、鼻、眼分泌物增多,口腔溃疡和结膜炎。
病毒毒力较强时可发生肺炎而表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而口腔溃疡是常见和具有特征性的症状,且有时是唯一的症状。
本次五只猫群体发病,其临床症状即属于此类型。
5.3关于本病的发病原因,可能系野外的野猫与家养的猫接触后将病毒带入室内,并传染给其他同养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