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0学年中考数学实现试题研究新定义阅读理解题题库

合集下载

2020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2020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 学A 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作图(包括作辅助线)请一律用黑色..2B ..铅笔完成; 4.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抛物线()20y ax bx c a =++≠的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对称轴为2b x a=-. 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题号右侧正确答案所对应的方框涂黑. 1.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A .3-B .0C .1D .2 2.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3.在今年举行的第127届“广交会”上,有近26 000家厂家进行“云端销售”.其中数据26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32610⨯B .32.610⨯C .42.610⨯D .50.2610⨯4.把黑色三角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其中第①个图案中有1个黑色三角形,第②个图案中有3个黑色三角形,第③个图案中有6个黑色三角形,…,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⑤个图案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为( )A .10B .15C .18D .215.如图,AB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连接OA ,OB ,若°20B ∠=,则AOB ∠的度数为( )A .40°B .50°C .60°D .70° 6.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235+=B .2222+=C .236⨯=D .2323-=7.解一元一次方程()111123x x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A .()3112x x +=-B .()2113x x +=-C .()2163x x +=-D .()3162x x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是()12A ,,()11B ,,()31C ,,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在原点的同侧画DEF △,使DEF △与ABC △成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2:1,则线段DF 的长度为( )A .5B .2C .4D .259.如图,在距某居民楼AB 楼底B 点左侧水平距离60m 的C 点处有一个山坡,山坡CD 的坡度(或坡比)1:0.75i =,山坡坡底C 点到坡顶D 点的距离45m CD =,在坡顶D 点处测得居民楼楼顶A 点的仰角为28°,居民楼AB 与山坡CD 的剖面在同一平面内,则居民楼AB 的高度约为( )(参考数据:°sin 280.47≈,°cos280.88≈,°tan 280.53≈)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A .76.9mB .82.1mC .94.8mD .112.6m10.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132x x x a-⎧+⎪⎨⎪⎩≤,≤的解集为x a ≤;且关于y 的分式方程34122y a y y y --+=--有正整数解,则所有满足条件的整数a 的值之积是( ) A .7B .14-C .28D .56-11.如图,三角形纸片ABC ,点D 是BC 边上一点,连接AD ,把ABD △沿着AD 翻折,得到AED △,DE 与AC 交于点G ,连接BE 交AD 于点F .若DG GE =,3AF =,2BF =,ADG △的面积为2,则点F 到BC 的距离为 ( )ABCD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的中点与坐标原点重合,点E 是x 轴上一点,连接AE .若AD 平分OAE ∠,反比例函数()00ky x x x=>,>的图象经过AE 上的两点A ,F ,且AF EF =,ABE △的面积为18,则k 的值为( )A .6B .12C .18D .24二、填空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每小题的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中对应的横线上. 13.计算:()012π-+-=________.1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是的边数是________.15.现有四张正面分别标有数字1-,1,2,3的不透明卡片,它们除数字外其余完全相同,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均匀,随机抽取一张,记下数字后放回..,背面朝上洗均匀,再随机抽取一张记下数字,前后两次抽取的数字分别记为m ,n ,则点()P m n ,在第二象限的概率为________.16.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的中点为O ,分别以点A ,C 为圆心,以AO 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正方形的边相交.则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结果保留π)17.A ,B 两地相距240km ,甲货车从A 地以40km/h 的速度匀速前往B 地,到达B 地后停止.在甲出发的同时,乙货车从B 地沿同一公路匀速前往A 地,到达A 地后停止.两车之间的路程()km y 与甲货车出发时间()h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中的折线CD DE EF ——所示.其中点C 的坐标是()0240,,点D 的坐标是()2.40,,则点E 的坐标是________.18.火锅是重庆的一张名片,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重庆某火锅店采取堂食、外卖、店外摆摊(简称摆摊)三种方式经营,6月份该火锅店堂食、外卖、摆摊三种方式的营业额之比为3:5:2.随着促进消费政策的出台,该火锅店老板预计7月份总营业额会增加,其中摆摊增加的营业额占总增加的营业额的25,则摆摊的营业额将达到7月份总营业额的720,为使堂食、外卖7月份的营业额之比为8:5,则7月份外卖还需增加的营业额与7月份总营业额之比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7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画出必要的图形(包括辅助线),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卡...中对应的位置上. 19.计算:(1)()()22x y x x y ++-;(2)2291369m m m m m -⎛⎫-÷ ⎪+++⎝⎭. 20.为了解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知识的情况,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某学校举行了“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知识测试活动,现从该校七、八年级中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满分10分,6分及6分以上为合格)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七年级2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为:7,8,7,9,7,6,5,9,10,9,8,5,8,7,6,7,9,7,10,6.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的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8分及以上人数所占百八年级2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条形统计图如图:八年级抽取的学生测试成绩条形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上述表中的a ,b ,c 的值;(2)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该校七、八年级中哪个年级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知识较好?请说明理由(写出一条理由即可);(3)该校七、八年级共1 20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测试活动,估计参加此次测试活动成绩合格的学生人数是多少?2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分别过点A ,C 作AE BD ⊥,CF BD ⊥,垂足分别为E ,F .AC 平分DAE ∠.(1)若°50AOE ∠=,求ACB ∠的度数; (2)求证:AE CF =.22.在初中阶段的函数学习中,我们经历了列表、描点、连线画函数图象,并结合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过程.以下是我们研究函数261xy x =+性质及其应用的部分过程,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1)请把下表补充完整,并在图中补全该函数图象;(2)根据函数图象,判断下列关于该函数性质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打“√”,错误的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打“×”; ①该函数图象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为y 轴.②该函数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当1x =时,函数取得最大值3;当1x =-时,函数取得最小值3-.③当1x -<或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1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3)已知函数21y x =-的图象如图所示,结合你所画的函数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26211xx x -+>的解集(保留1位小数,误差不超过0.2). 23.在整数的除法运算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当不能整除时,就会产生余数.现在我们利用整数的除法运算来研究一种数——“差一数”.定义:对于一个自然数,如果这个数除以5余数为4,且除以3余数为2,则称这个数为“差一数”. 例如:14524÷=,14342÷=,所以14是“差一数”; 19534÷=,但19361÷=,所以19不是“差一数”.(1)判断49和74是否为“差一数”?请说明理由; (2)求大于300且小于400的所有“差一数”.24.“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掌握在咱们自己手中”.为优选品种,提高产量,某农业科技小组对A ,B 两个小麦品种进行种植对比实验研究.去年A ,B 两个品种各种植了10亩.收获后A ,B 两个品种的售价均为2.4元/kg ,且B 的平均亩产量比A 的平均亩产量高100kg ,A ,B 两个品种全部售出后总收入为21 600元. (1)请求出A ,B 两个品种去年平均亩产量分别是多少?(2)今年,科技小组加大了小麦种植的科研力度,在A ,B 种植亩数不变的情况下,预计A ,B 两个品种平均亩产量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分别增加%a 和2%a .由于B 品种深受市场的欢迎,预计每千克价格将在去年的基础上上涨%a ,而A 品种的售价不变.A ,B 两个品种全部售出后总收入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20%9a .求a 的值.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与直线AB 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34A --,,()01B -,.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P 为直线AB 下方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连接PA ,PB ,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3)将该抛物线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211110y a x b x c a =++≠,平移后的抛物线与原抛物线相交于点C ,点D 为原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点E ,使以点B ,C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题图25题备用图四、解答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8分)解答时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画出必要的图形(包括辅助线),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卡...中对应的位置上.26.如图,在Rt ABC △中,°90BAC ∠=,AB AC =,点D 是BC 边上一动点,连接AD ,把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 ,连接CE ,DE .点F 是DE 的中点,连接CF .(1)求证:CF AD =; (2)如图2所示,在点D 运动的过程中,当2BD CD =时,分别延长CF ,BA ,相交于点G ,猜想AG 与BC 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猜想的结论;(3)在点D 运动的过程中,在线段AD 上存在一点P ,使PA PB PC ++的值最小.当PA PB PC ++的值取得最小值时,AP 的长为m ,请直接用含m 的式子表示CE 的长.图1图2 备用图2020年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答案解析一、 1.【答案】A【解析】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3012-∵<<<,∴最小的数是3-,故选:A . 【考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答案】A【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解:A 、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B 、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 、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D 、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考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3.【答案】C【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426000 2.610=⨯,故选:C .【考点】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 4.【答案】B【解析】根据前三个图案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得出第n 个图案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为1234n +++++,据此可得第⑤个图案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解:∵第①个图案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为1, 第②个图案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312=+,第③个图案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6123=++, ……∴第⑤个图案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为1234515++++=,故选:B .【考点】图形的变化规律 5.【答案】D【解析】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90OAB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出AOB ∠.∵AB 是O 的切线 °90OAB ∠=∴ °20B ∠=∵°°18070AOB OAB B ∠=-∠-∠=∴故选D .【考点】切线的性质 6.【答案】C【解析】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与二次根式的乘法逐一判断可得答案. 解:A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此选项计算错误; B .2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此选项计算错误; C==,此选项计算正确;D.与2-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此选项错误; 故选:C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7.【答案】D【解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将方程两边都乘以6可得答案.解:方程两边都乘以6,得:()3162x x +=-,故选:D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8.【答案】D【解析】把A 、C 的横纵坐标都乘以2得到D 、F 的坐标,然后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线段DF 的长.解:∵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在原点的同侧画DEF △,使DEF △与ABC △成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2:1,而()12A ,,()31C ,, ()24D ∴,,()62F ,,DF =∴故选:D . 【考点】位似变换 9.【答案】B【解析】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坡比的意义和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分别计算出DE 、EC 、BE 、DF 、AF ,进而求出AB .解:如图,由题意得,°28ADF ∠=,45CD =,60BC =, 在Rt DEC △中,∵山坡CD 的坡度1:0.75i =,140.753DE EC ==∴, 设4DE x =,则3EC x =, 由勾股定理可得5CD x =, 又45CD =,即545x =,9x =∴,327EC x ==∴,436DE x FB ===, 602787BE BC EC DF =+=+==∴,在Rt ADF △中,°tan 280.538746.11AF DF =⨯≈⨯≈,46.113682.11AB AF FB =+=+≈∴,故选:B .【考点】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0.【答案】A【解析】不等式组整理后,根据已知解集确定出a 的范围,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正整数方程,由分式方程有非负整数解,确定出a 的值,求出之和即可.解:解不等式3132x x -+≤,解得7x ≤, ∴不等式组整理的7x x a ⎧⎨⎩≤≤, 由解集为x a ≤,得到7a ≤,分式方程去分母得:342y a y y -+-=-,即32y a -=, 解得:23a y +=, 由y 为正整数解且2y ≠,得到1a =,7,177⨯=,故选:A .【考点】分式方程的解 11.【答案】B【解析】首先求出ABD △的面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DF ,设点F 到BD 的距离为h ,根据1122BD h BF DF =,求出BD 即可解决问题. 解:DG GE =∵,2ADG AEG S S ==△△∴, 4ADE S =△∴,由翻折可知,ADB ADE ≅△△,BE AD ⊥,4ABD ADE S S ==△△∴,°90BFD ∠=,()142AF DF BF +=∴, ()13242DF +=∴,1DF =∴,DB ===∴设点F 到BD 的距离为h ,则1122BD h BF DF=, h ∴, 故选:B .【考点】翻折变换,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二次根式的运算 12.【答案】B 【解析】先证明OBAE ,得出18ABE OAE S S ==△△,设A 的坐标为k a a ⎛⎫⎪⎝⎭,,求出F 点的坐标和E 点的坐标,可得13182OAE kS a a=⨯⨯=△,求解即可.解:如图,连接BD ,∵四边形ABCD 为矩形,O 为对角线,AO OD =∴,ODA OAD ∠=∠∴,又AD ∵为DAE ∠的平分线,OAD EAD ∠=∠∴,EAD ODA ∠=∠∴,OB AE ∴,18ABE S =△∵, 18OAE S =△∴,设A 的坐标为k a a ⎛⎫⎪⎝⎭,,AF EF =∵, F ∴点的纵坐标为2k a, 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F 点的坐标为22k a a ⎛⎫ ⎪⎝⎭,,E ∴点的坐标为()30a ,, 13182OAE kS a a=⨯⨯=△,解得12k =, 故选:B .【考点】反比例函数,几何综合,矩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 二、 13.【答案】3【解析】根据零指数幂及绝对值计算即可.()012123π-+-=+=;故答案为3. 【考点】含零指数幂的简单实数混合运算 14.【答案】6【解析】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根据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公式,列出等式求解即可.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21802360n -=⨯∴,解得:6n =, 故答案为:6.【解析】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利用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确定点()P m n ,在第二象限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解:画树状图为: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点()P m n ,在第二象限的结果数为3, 所以点()P m n ,在第二象限的概率316=. 故答案为:316. 【考点】列表法,树状图法,点的坐标 16.【答案】4π-【解析】根据图形可得S 2ABCD S S =-阴影扇形,由正方形的性质可求得扇形的半径,利用扇形面积公式求出扇形的面积,即可求出阴影部分面积. 由图可知,2ABCD S S S =-阴影扇形, 224ABCD S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边长为2,AC =∴,∵点O 是AC 的中点,OA ∴2°°903602S ππ==扇形∴,24ABCD S S S π=-=-阴影扇形∴,故答案为:4π-.【考点】求阴影部分面积,扇形面积公式,正方形的性质17.【答案】()4160,【解析】先根据CD 段的求出乙货车的行驶速度,再根据两车的行驶速度分析出点E 表示的意义,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设乙货车的行驶速度为km/h a由题意可知,图中的点D 表示的是甲、乙货车相遇∵点C 的坐标是()0240,,点D 的坐标是()2.40, ∴此时甲、乙货车行驶的时间为2.4h ,甲货车行驶的距离为()40 2.4=96km ⨯,乙货车行驶的距离为()24096144km -=()144 2.460km/h a =÷=∴∴乙货车从B 地前往A 地所需时间为()240604h ÷=由此可知,图中点E 表示的是乙货车行驶至A 地,EF 段表示的是乙货车停止后,甲货车继续行驶至B 地,则点E 的横坐标为4,纵坐标为在乙货车停止时,甲货车行驶的距离,即404160⨯=.即点E 的坐标为()4160, 故答案为:()4160,.【解析】先根据题意设出相应的未知数,再结合题目的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组,最后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设6月份该火锅店堂食、外卖、摆摊三种方式的营业额分别为3k ,5k ,2k ,7月份总增加的营业额为m ,则7月份摆摊增加的营业额为2m 5,设7月份外卖还需增加的营业额为x .∵7月份摆摊的营业额是总营业额的720,且7月份的堂食、外卖营业额之比为8:5, ∴7月份的堂食、外卖、摆摊三种方式的营业额之比为8:5:7,∴设7月份的堂食、外卖、摆摊三种方式的营业额分别为8a ,5a ,7a ,由题意可知:3385552275k m x a k x a m k a ⎧+-=⎪⎪+=⎨⎪⎪+=⎩,解得:125215k a x a m a ⎧=⎪⎪⎪=⎨⎪=⎪⎪⎩,512857208ax a a a a ==++∴, 故答案为:18.()()()()()()2233333333m m mm m m m m m ++==+-++-【解析】(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整式乘法展开后合并同类型即可.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2)先把分子分母因式分解,然后按顺序计算即可.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 【考点】整式的运算,分式的混合运算 20.【答案】(1)7a =,7.5b =,50%c =(2)根据以上数据,八年级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8分及以上人数所占百分比比七年级的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知识较好. (3)七年级合格人数:18人 八年级合格人数:18人181********%108040+⨯⨯=人答:估计参加此次测试活动成绩合格的人数有1 080人.【解析】(1)七年级2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的众数找出现次数最多的即可得出的a 值,由条形统计图即可得出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的测试成绩的中位数,八年级8分及以上人数除以总人数20人即可得出c 的值. 七年级2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的众数是:7,7a =∴,由条形统计图可得,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的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787.52+=, 7.5b =∴,八年级8分及以上人数有10人,所占百分比为:50%50%c =∴.(2)分别比较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8分及以上人数所占百分比即可得出结论.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3)用七八年级的合格总人数除以总人数40人,得到这两个年级测试活动成绩合格的百分比,再乘以1 200即可得出答案.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 【考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条形统计图 21.【答案】(1)解:AE BD ⊥∵,CF BD ⊥AECF ∴DAC ACB ∠=∠∴ °50AOE ∵, °50AOECOF∴°40OCF ∠=∴,∵平行四边形ABCD ADDC ∴,DAC ACB ∠=∠∴ °40ACB ∠=∴(2)证明:∵AC 与BD 交于点O ,OA OC =∴,AE BD ⊥∵,CF BD ⊥, °90AEOCFO∴,AOE COF ∠=∠∵, AEO CFO ≌∴△△,AE CF ∴=.【解析】(1)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EAO ∠,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DAC ∠,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 (2)证明()AEO CFO AAS △≌△可得结论.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解析】(1)代入3x =和3x =-即可求出对应的y 值,再补全函数图象即可.解:当3x =-时,261899151x y x -===-++, 当3x =时,261899151x y x ===++,函数图象如下:(2)结合函数图象可从增减性及对称性进行判断. ①由函数图象可得它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②结合函数图象可得:该函数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当1x =时,函数取得最大值3;当1x =-时,函数取得最小值3-; 故答案为:√,③观察函数图象可得:当1x -<或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1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答案为:√.(3)根据图象求解即可.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23.【答案】(1)49不是“差一数”,74是“差一数”,49594÷=∵;493161÷=,∴49不是“差一数”,745144÷=∵;743242÷=,∴74是“差一数”(2)314、329、344、359、374、389【解析】(1)直接根据“差一数”的定义计算即可.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2)根据“差一数”的定义可知被5除余4的数个位数字为4或9;被3除余2的数各位数字之和被3除余2,由此可求得大于300且小于400的所有“差一数”.∵“差一数”这个数除以5余数为4, ∴“差一数”这个数的个位数字为4或9,∴大于300且小于400的符合要求的数为304、309、314、319、324、329、334、339、344、349、354、359、364、369、374、379、384、389、394、399,∵“差一数”这个数除以3余数为2,∴“差一数”这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被3除余2,∴大于300且小于400的所有“差一数”为314、329、344、359、374、389.【考点】带余数的除法运算24.【答案】(1)设A 、B 两个品种去年平均亩产量分别是x 、y 千克,由题意得1002.410 2.41021600y x x y =+⎧⎨⨯+⨯=⎩, 解得400500x y =⎧⎨=⎩.答:A ,B 两个品种去年平均亩产量分别是400、500千克.数学试卷 第21页(共26页) 数学试卷 第22页(共26页)(2)根据题意得:()()()20244001%241%50012%216001%9a a a a ⎛⎫⨯+++⨯+=+ ⎪⎝⎭. 令%a m =,则方程化为:()()()20244001241500122160019m m m m ⎛⎫⨯+++⨯+=+⎪⎝⎭. 整理得2100m m -=,解得:10m =(不合题意,舍去),20.1m = 所以%0.1a =,所以10a =, 答:a 的值为10.【解析】(1)设A 、B 两个品种去年平均亩产量分别是x 、y 千克,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答案.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2)根据题意分别表示A 品种、B 品种今年的收入,利用总收入等于A 品种、B 品种今年的收入之和,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即可得到答案.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5.【答案】(1)∵抛物线过()34A --,,()01B -, 9341b c c -+=-⎧⎨=-⎩∴41b c =⎧⎨=-⎩∴241y x x =+-∴(2)设AB y kx b =+,将点()34A --,()01B -,代入AB y 1AB y x =-∴过点P 作x 轴得垂线与直线AB 交于点F设点()241P a a a +-,,则()1F a a -, 由铅垂定理可得()()22212314123323327228PAB B AS PF x x a a a a a a =-=---+=--⎛⎫=-++⎪⎝⎭△PAB ∴△面积最大值为278(3)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4125y x x x =+-=+-, 则平移后的抛物线表达式为:25y x =-,联立上述两式并解得:14x y =-⎧⎨=-⎩,故点()14C --,;设点()2D m -,、点()E s t ,,而点B 、C 的坐标分别为()01-,、()14--,; ①当BC 为菱形的边时,点C 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B ,同样()D E 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E D ,即21s -+=且3m t +=①或21s --=且3m t -=②,当点D 在E 的下方时,则BE BC =,即()2222113s t ++=+③, 当点D 在E 的上方时,则BD BC =,即()22222113m++=+④,联立①③并解得:1s =-,2t =或4-(舍去4-),故点()12E -,;数学试卷 第23页(共26页) 数学试卷 第24页(共26页)联立②④并解得:3s =-,4t =-(34E --+,或(34--,; ②当BC 为菱形的对角线时,则由中点公式得:12s -=-且41m t --=+⑤, 此时,BD BE =,即()()2222211m s t ++=++⑥,联立⑤⑥并解得:1s =,3t =-,故点()13E -,, 综上,点E 的坐标为:()12-,或(34--,或(34--,或()13-,.【解析】(1)将点A 、B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即可求解.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 (2)设AB y kx b =+,求得解析式,过点P 作x 轴得垂线与直线AB 交于点F ,设点()241P a a a +-,,则()1F a a -,,2133272228PABB A S PF x x a ⎛⎫=-=-++ ⎪⎝⎭△,即可求解.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3)分BC 为菱形的边、菱形的的对角线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90BAC DAE ︒∠=∠=∵,BAD CAE ∠=∠∴,AB AC =∵,AD AE =,∴在ABD △和ACE △中BAD CAE AB ACAD AE =∠⎧⎪=⎨⎪=⎩, ABD ACE ≅∴△△, 45ABD ACE ︒∠=∠=∴,90DCE ACB ACE ︒∠=∠+∠=∴,在Rt ADE △中,F 为DE 中点(同时AD AE =),45ADE AED ︒∠=∠=,AF DE ⊥∴,即Rt AD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F DF AD =∴,CF DF =∵,CF AD ∴; (2)由(1)得ABD ACE ≅△△,CE BD =,°45ACE ABD ∠=∠=,454590DCB BCA ACE ︒︒︒∠=∠+∠=+=∴,在Rt DCB △中,()2DE BD CE CD =====,F ∵为DE 中点,122DE EF DE ===∴,在四边形ADCE 中,有90CAG DCE ︒∠=∠=,180CZG DCE ︒∠+∠=,∴点A ,D ,C ,E 四点共圆, F ∵为DE 中点,F ∴为圆心,则CF AF =,在RtAGC △中,CF AF=∵,F ∴为CG中点,即2CG CF =,AG AC ⎛⎫== ⎪ ⎪⎝⎭∴, 即BC =;(3)设点P存在,由费马定理可得120APB BPC CPA ︒∠=∠=∠=,60BPD ︒∠=∴,设PD 为a ,BD =∴,数学试卷 第25页(共26页) 数学试卷 第26页(共26页)又AD BD =,a m +∴,1m a =a【解析】(1)先证BAD CAE ≅△△,可得°45ABD ACE ∠=∠=,可求°90BCE ∠=,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结论.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 (2)由(1)得ABD ACE △≌△,CE BD =,°45ACE ABD ∠=∠=,推出°°°454590DCB BCA ACE ∠=∠+∠=+=,然后根据现有条件说明在Rt DCB△中,DE ==,点A ,D ,C ,E 四点共圆,F 为圆心,则CF AF =,在Rt AGC △中,推出2AG =,即可得出答案.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3)设点P 存在,由费马定理可得°120APB BPC CPA ∠=∠=∠=,设PD 为a,得出BD =,AD BD ==,得出a m +=,解出a ,根据BD CE =即可得出答案.具体解题过程参照答案.【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

2020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B卷)(有详细解析)

2020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B卷)(有详细解析)

2020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B卷)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5的倒数是()A. 5B. −5C. 15D. −152.围成下列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每个面都是平的是()A. 长方体B. 圆柱体C. 球体D. 圆锥体3.计算a⋅a2的结果是()A. aB. a2C. a3D. a44.如图,AB是⊙O的切线,A为切点,连接OA,OB.若∠B=35°,则∠AOB的度数为()A. 65°B. 55°C. 45°D. 35°5.已知a+b=4,则代数式1+a2+b2的值为()A. 3B. 1C. 0D. −16.如图,△ABC与△DEF位似,点O为位似中心.已知OA:OD=1:2,则△ABC与△DEF的面积比为()A. 1:2B. 1:3C. 1:4D. 1:57.小明准备用40元钱购买作业本和签字笔.已知每个作业本6元,每支签字笔2.2元,小明买了7支签字笔,他最多还可以买的作业本个数为()A. 5B. 4C. 3D. 28.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实心圆点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其中第①个图形一共有5个实心圆点,第②个图形一共有8个实心圆点,第③个图形一共有11个实心圆点,…,按此规律排列下去,第⑥个图形中实心圆点的个数为()A. 18B. 19C. 20D. 219.如图,垂直于水平面的5G信号塔AB建在垂直于水平面的悬崖边B点处,某测量员从山脚C点出发沿水平方向前行78米到D点(点A,B,C在同一直线上),再沿斜坡DE方向前行78米到E点(点A,B,C,D,E在同一平面内),在点E处测得5G信号塔顶端A的仰角为43°,悬崖BC的高为144.5米,斜坡DE的坡度(或坡比)i=1:2.4,则信号塔AB的高度约为()(参考数据:sin43°≈0.68,cos43°≈0.73,tan43°≈0.93)A. 23米B. 24米C. 24.5米D. 25米10.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x−1≤3(x−2),x−a2>1的解集为x≥5,且关于y的分式方程yy−2+a2−y=−1有非负整数解,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的和为()A. −1B. −2C. −3D. 011.如图,在△ABC中,AC=2√2,∠ABC=45°,∠BAC=15°,将△ACB沿直线AC翻折至△ABC所在的平面内,得△ACD.过点A作AE,使∠DAE=∠DAC,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E,连接BE,则线段BE的长为()A. √6B. 3C. 2√3D. 4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D(−2,3),AD=5,若反比例函数y=kx(k>0,x>0)的图象经过点B,则k的值为()A. 163B. 8C. 10D. 32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3.计算:(15)−1−√4=______.14.经过多年的精准扶贫,截至2019年底,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约94000000人.请把数94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15.盒子里有3张形状、大小、质地完全相同的卡片,上面分别标着数字1,2,3,从中随机抽出1张后不放回,再随机抽出1张,则两次抽出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是______.16.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ABC=120°,AB=2√3,以点O为圆心,OB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菱形的边相交,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结果保留π) 17.周末,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甲、乙两人相约沿同一路线从A地出发前往B地进行骑行训练,甲、乙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骑行,乙比甲早出发5分钟.乙骑行25分钟后,甲以原速的85继续骑行,经过一段时间,甲先到达B地,乙一直保持原速前往B地.在此过程中,甲、乙两人相距的路程y(单位:米)与乙骑行的时间x(单位: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乙比甲晚______分钟到达B地.18.为刺激顾客到实体店消费,某商场决定在星期六开展促销活动.活动方案如下:在商场收银台旁放置一个不透明的箱子,箱子里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球各一个(除颜色外大小、形状、质地等完全相同),顾客购买的商品达到一定金额可获得一次摸球机会,摸中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球可分别返还现金50元、30元、10元.商场分三个时段统计摸球次数和返现金额,汇总统计结果为:第二时段摸到红球次数为第一时段的3倍,摸到黄球次数为第一时段的2倍,摸到绿球次数为第一时段的4倍;第三时段摸到红球次数与第一时段相同,摸到黄球次数为第一时段的4倍,摸到绿球次数为第一时段的2倍,三个时段返现总金额为2510元,第三时段返现金额比第一时段多420元,则第二时段返现金额为______元.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8.0分)19.计算:(1)(x+y)2+y(3x−y);(2)(4−a2a−1+a)÷a2−16a−1.2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F分别平分∠BAD和∠DCB,交对角线BD于点E,F.(1)若∠BCF=60°,求∠ABC的度数;(2)求证:BE=DF.21.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某中学在全校七、八年级共800名学生中开展“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并从七、八年级学生中各抽取20名学生,统计这部分学生的竞赛成绩(竞赛成绩均为整数,满分10分,6分及以上为合格).相关数据统计、整理如下: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的竞赛成绩:4,4,6,6,6,6,7,7,7,8,8,8,8,8,8,9,9,9,10,10.年级七年级八年级平均数7.47.4中位数a b众数7c合格率85%90%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a=______,b=______,c=______;(2)估计该校七、八年级共800名学生中竞赛成绩达到9分及以上的人数;(3)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从一个方面评价两个年级“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的学生成绩谁更优异.22.在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总会对其中一些具有某种特性的数充满好奇,如学习自然数时,我们发现一种特殊的自然数--“好数”.定义:对于三位自然数n,各位数字都不为0,且百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和恰好能被个位数字整除,则称这个自然数n为“好数”.例如:426是“好数”,因为4,2,6都不为0,且4+2=6,6能被6整除;643不是“好数”,因为6+4=10,10不能被3整除.(1)判断312,675是否是“好数”?并说明理由;(2)求出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5的所有“好数”的个数,并说明理由.23.探究函数性质时,我们经历了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分析图象特征,概括函数性质的过程.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请画出函数y=−12x2+2的图象并探究x…−4−3−2−101234…y…−23a−2−4b−4−2−1211−23…描点、连线,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该函数的图象.(2)观察函数图象,判断下列关于函数性质的结论是否正确(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正确的用“√”作答,错误的用“×”作答):①函数y=−12x2+2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②当x=0时,函数y=−12x2+2有最小值,最小值为−6;③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函数y的值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3)已知函数y=−23x−103的图象如图所示,结合你所画的函数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12x2+2<−23x−103的解集.24.为响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号召,确保粮食安全,优选品种,提高产量,某农业科技小组对A,B两个玉米品种进行实验种植对比研究.去年A、B两个品种各种植了10亩.收获后A、B两个品种的售价均为2.4元/kg,且B品种的平均亩产量比A品种高100千克,A、B两个品种全部售出后总收入为21600元.(1)求A、B两个品种去年平均亩产量分别是多少千克?(2)今年,科技小组优化了玉米的种植方法,在保持去年种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预计A、B两个品种平均亩产量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分别增加a%和2a%.由于B品种深受市场欢迎,预计每千克售价将在去年的基础上上涨a%,而A品种的售价保持a%.求a的值.不变,A、B两个品种全部售出后总收入将增加209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2(a≠0)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且A点坐标为(−√2,0),直线BC的解析x+2.式为y=−√2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A作AD//BC,交抛物线于点D,点E为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CE,EB,BD,DC.求四边形BECD面积的最大值及相应点E的坐标;(3)将抛物线y=ax2+bx+2(a≠0)向左平移√2个单位,已知点M为抛物线y=ax2+bx+2(a≠0)的对称轴上一动点,点N为平移后的抛物线上一动点.在(2)中,当四边形BECD的面积最大时,是否存在以A,E,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6.△ABC为等边三角形,AB=8,AD⊥BC于点D,E为线段AD上一点,AE=2√3.以AE为边在直线AD右侧构造等边三角形AEF,连接CE,N为CE的中点.(1)如图1,EF与AC交于点G,连接NG,求线段NG的长;(2)如图2,将△AEF绕点A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α,M为线段EF的中点,连接DN,MN.当30°<α<120°时,猜想∠DNM的大小是否为定值,并证明你的结论;(3)连接BN,在△AEF绕点A逆时针旋转过程中,当线段BN最大时,请直接写出△ADN的面积.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5得倒数是15,故选:C.根据倒数的定义,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倒数,分子分母交换位置是求一个数的倒数的关键.2.【答案】A【解析】解:A、六个面都是平面,故本选项正确;B、侧面不是平面,故本选项错误;C、球面不是平面,故本选项错误;D、侧面不是平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根据平面与曲面的概念判断即可.本题考查的是立体图形的认识,掌握平面与曲面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3.【答案】C【解析】解:a⋅a2=a1+2=a3.故选:C.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4.【答案】B【解析】解:∵AB是⊙O的切线,∴OA⊥AB,∴∠OAB=90°,∴∠AOB=90°−∠B=55°,故选:B.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AB=9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计算即可.本题考查的是切线的性质,掌握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是解题的关键.5.【答案】A【解析】解:当a+b=4时,原式=1+12(a+b)=1+12×4=1+2=3,故选:A.将a+b的值代入原式=1+12(a+b)计算可得.本题主要考查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得出待求代数式与已知等式间的特点,利用整体代入的办法进行计算.6.【答案】C【解析】解:∵△ABC与△DEF是位似图形,OA:OD=1:2,∴△ABC与△DEF的位似比是1:2.∴△ABC与△DEF的相似比为1:2,∴△ABC与△DEF的面积比为1:4,故选:C.根据位似图形的概念求出△ABC与△DEF的相似比,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本题考查的是位似图形的概念、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掌握位似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7.【答案】B【解析】解:设还可以买x个作业本,依题意,得:2.2×7+6x≤40,.解得:x≤4110又∵x为正整数,∴x的最大值为4.故选:B.设还可以买x个作业本,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结合总价不超过40元,即可得出关系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取其中的最大整数值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8.【答案】C【解析】解:∵第①个图形中实心圆点的个数5=2×1+3,第②个图形中实心圆点的个数8=2×2+4,第③个图形中实心圆点的个数11=2×3+5,……∴第⑥个图形中实心圆点的个数为2×6+8=20,故选:C.根据已知图形中实心圆点的个数得出规律:第n个图形中实心圆点的个数为2n+n+2,据此求解可得.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图形得出第n个图形中实心圆点的个数为2n+n+2的规律.9.【答案】D【解析】解:过点E作EF⊥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F,过点E作EM⊥AC于点M,∵斜坡DE的坡度(或坡比)i=1:2.4,BE=CD=78米,∴设EF=x,则DF=2.4x.在Rt△DEF中,∵EF 2+DF 2=DE 2,即x 2+(2.4x)2=782, 解得x =30,∴EF =30米,DF =72米,∴CF =DF +DC =72+78=150米. ∵EM ⊥AC ,AC ⊥CD ,EF ⊥CD , ∴四边形EFCM 是矩形,∴EM =CF =150米,CM =EF =30米. 在Rt △AEM 中, ∵∠AEM =43°,∴AM =EM ⋅tan43°≈150×0.93=139.5米, ∴AC =AM +CM =139.5+30=169.5米. ∴AB =AC −BC =169.5−144.5=25米. 故选:D .过点E 作EF ⊥DC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F ,过点E 作EM ⊥AC 于点M ,根据斜坡DE 的坡度(或坡比)i =1:2.4可设EF =x ,则DF =2.4x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 的值,进而可得出EF 与DF 的长,故可得出CF 的长.由矩形的判定定理得出四边形EFCM 是矩形,故可得出EM =FC ,CM =EF ,再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AM 的长,进而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答案】D【解析】解:不等式组整理得:{x ≥5x >2+a ,由解集为x ≥5,得到2+a ≤5,即a ≤3,分式方程去分母得:y −a =−y +2,即2y −2=a , 解得:y =a2+1,由y 为非负整数,得到a =2,0,−2,之和为0, 故选:D .不等式组整理后,根据已知解集确定出a 的范围,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正整数方程,由分式方程有非负整数解,确定出a 的值,求出之和即可.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1.【答案】C【解析】解:如图,延长BC 交AE 于H ,∵∠ABC =45°,∠BAC =15°, ∴∠ACB =120°,∵将△ACB 沿直线AC 翻折,∴∠DAC =∠BAC =15°,∠ADC =∠ABC =45°,∠ACB =∠ACD =120°,∵∠DAE=∠DAC,∴∠DAE=∠DAC=15°,∴∠CAE=30°,∵∠ADC=∠DAE+∠AED,∴∠AED=45°−15°=30°,∴∠AED=∠EAC,∴AC=EC,又∵∠BCE=360°−∠ACB−∠ACE=120°=∠ACB,BC=BC,∴△ABC≌△EBC(SAS),∴AB=BE,∠ABC=∠EBC=45°,∴∠ABE=90°,∵AB=BE,∠ABC=∠EBC,∴AH=EH,BH⊥AE,∵∠CAE=30°,AC=√2,AH=√3CH=√6,∴CH=12∴AE=2√6,∵AB=BE,∠ABE=90°,∴BE==2√3,√2故选:C.延长BC交AE于H,由折叠的性质∠DAC=∠BAC=15°,∠ADC=∠ABC=45°,∠ACB=∠ACD=120°,由外角的性质可求∠AED=∠EAC,可得AC=EC,由“SAS”可证△ABC≌△EBC,可得AB=BE,∠ABC=∠EBC=45°,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本题的关键.12.【答案】D【解析】解:过D作DE⊥x轴于E,过B作BF⊥x轴,BH⊥y轴,∴∠BHC=90°,∵点D(−2,3),AD=5,∴DE=3,∴AE=√AD2−DE2=4,∵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BCD=∠ADC=90°,∴∠DCP+∠BCH=∠BCH+∠CBH=90°,∴∠CBH=∠DCH,∵∠DCG+∠CPD=∠APO+∠DAE=90°,∠CPD=∠APO,∴∠DCP=∠DAE,∴∠CBH=∠DAE,∵∠AED=∠BHC=90°,∴△ADE≌△BCH(AAS),∴BH=AE=4,∵OE=2,∴OA=2,∴AF=2,∵∠APO+∠PAO=∠BAF+∠PAO=90°,∴∠APO=∠BAF,∴△APO∽△BAF,∴OPAF =OABF,∴12×32=2BF,∴BF=83,∴B(4,83),∴k=323,故选:D.过D作DE⊥x轴于E,过B作BF⊥x轴,BH⊥y轴,得到∠BHC=90°,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E=√AD2−DE2=4,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D=B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H=AE=4,求得AF=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3.【答案】3【解析】解:原式=5−2=3,故答案为:3.先计算负整数指数幂和算术平方根,再计算加减可得.本题主要考查实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负整数指数幂的规定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14.【答案】9.4×107【解析】解:94000000=9.4×107,故答案为:9.4×107.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5.【答案】23【解析】解:列表如下由表可知,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两次抽出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有4种结果,所以两次抽出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46=23,故答案为:23.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从中找到符合条件的结果数,再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本题考查了列表法和树状图法,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某一随机事件中所有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n,再找出其中某一事件所出现的可能数m,然后根据概率的定义可计算出这个事件的概率mn.16.【答案】3√3−π【解析】解:如图,设连接以点O为圆心,OB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AB,AD相交于E,F,连接EO,FO,∵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120°,∴AC⊥BD,BO=DO,OA=OC,AB=AD,∠DAB=60°,∴△ABD是等边三角形,∴AB=BD=2√3,∠ABD=∠ADB=60°,∴BO=DO=√3,∵以点O为圆心,OB长为半径画弧,∴BO=OE=OD=OF,∴△BEO,△DFO是等边三角形,∴∠DOF=∠BOE=60°,∴∠EOF=60°,∴阴影部分的面积=2×(S△ABD−S△DFO−S△BEO−S扇形OEF )=2×(√34×12−√34×3−√3 4×3−60°×π×3360∘)=3√3−π,故答案为:3√3−π.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C⊥BD,BO=DO,OA=OC,AB=AD,∠DAB=60°,可证△BEO,△DFO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EOF=60°,由扇形的面积公式和面积和差关系可求解.本题考查的是扇形面积计算,菱形的性质,掌握扇形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7.【答案】12【解析】解:由题意乙的速度为1500÷5=300(米/分),设甲的速度为x米/分.则有:7500−20x=2500,解得x=250,25分钟后甲的速度为250×85=400(米/分).由题意总里程=250×20+61×400=29400(米),86分钟乙的路程为86×300=25800(米),∴29400−25800300=12(分钟).故答案为12.首先确定甲乙两人的速度,求出总里程,再求出甲到达B地时,乙离B地的距离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填空题中的压轴题.18.【答案】1230【解析】解:设第一时段摸到红球x次,摸到黄球y次,摸到绿球z次,(x,y,z均为非负整数),则第一时段返现金额为(50x+30y+10z),第二时段摸到红球3x次,摸到黄球2y次,摸到绿球4z次,则第二时段返现金额为(50×3x+30×2y+10×4z),第三时段摸到红球x次,摸到黄球4y次,摸到绿球2z次,则第三时段返现金额为(50x+ 30×4y+10×2z),∵第三时段返现金额比第一时段多420元,∴(50x+30×4y+10×2z)−(50x+30y+10z)=420,∴z=42−9y①,∵z为非负整数,∴42−9y≥0,∴y≤429,∵三个时段返现总金额为2510元,∴(50x+30y+10z)+(50x+30×4y+10×2z)+(50x+30×4y+10×2z)= 2510,∴25x+21y+7z=251②,将①代入②中,化简整理得,25x=42y−43,∴x=42y−4325④,∵x为非负整数,∴42y−4325≥0,∴y≥4342,∴4342≤y≤429,∵y为非负整数,∴y=2,34,当y=2时,x=4125,不符合题意,当y=3时,x=8325,不符合题意,当y=4时,x=5,则z=6,∴第二时段返现金额为50×3x+30×2y+10×4z=10(15×5+6×4+4×6)= 1230(元),故答案为:1230.设第一时段摸到红球x次,摸到黄球y次,摸到绿球z次,(x,y,z均为非负整数),则第一时段返现(50x+30y+10z),根据“第三时段返现金额比第一时段多420元”,得出z=42−9y,进而确定出y≤429,再根据“三个时段返现总金额为2510元”,得出25x=42y−43,进而得出4342≤y≤429,再将满足题意的y的知代入④,计算x,进而得出x,z,即可得出结论.此题主要考查了三元一次不定方程,审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确定出y的范围是解本题的关键.19.【答案】解:(1)(x+y)2+y(3x−y),=x2+2xy+y2+3xy−y2,=x2+5xy;(2)(4−a2a−1+a)÷a2−16a−1,=(4−a2a−1+a2−aa−1)×a−1(a+4)(a−4),=4−aa−1×a−1(a+4)(a−4),=−1a+4.【解析】(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多项式的乘法,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分式的四则计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本题考查整式、分式的四则运算,掌握计算法则是正确计算的前提.20.【答案】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BCD=180°,∵CF平分∠DCB,∴∠BCD=2∠BCF,∵∠BCF=60°,∴∠BCD=120°,∴∠ABC=180°−120°=60°;(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BAD=∠DCB,∴∠ABE=∠CDF,∵AE,CF分别平分∠BAD和∠DCB,∴∠BAE=12∠BAD,∠DCF=12∠BCD,∴∠BAE=∠DCE,∴△ABE≌△CDF(ASA),∴BE=CF.【解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C+∠BCD=18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CD=2∠BCF,于是得到结论;(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B//CD,AB=CD,∠BAD=∠DCB,求得∠ABE=∠CDF,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E=∠D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1.【答案】7.58 8【解析】解:(1)由图表可得:a =7+82=7.5,b =8+82=8,c =8,故答案为:7.5,8,8;(2)该校七、八年级共800名学生中竞赛成绩达到9分及以上的人数=800×5+540=200(人),答:该校七、八年级共800名学生中竞赛成绩达到9分及以上的人数为200人; (3)∵八年级的合格率高于七年级的合格率,∴八年级“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的学生成绩更优异. (1)由图表可求解;(2)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思想求解可得;(3)由八年级的合格率高于七年级的合格率,可得八年级“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的学生成绩更优异.本题考查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各个概念的内涵和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2.【答案】解:(1)312是“好数”,因为3,1,2都不为0,且3+1=4,6能被2整除,675不是“好数”,因为6+7=13,13不能被5整除;(2)611,617,721,723,729,831,941共7个,理由: 设十位数数字为a ,则百位数字为a +5(0<a ≤4的整数), ∴a +a +5=2a +5, 当a =1时,2a +5=7, ∴7能被1,7整除,∴满足条件的三位数有611,617, 当a =2时,2a +5=9, ∴9能被1,3,9整除,∴满足条件的三位数有721,723,729, 当a =3时,2a +5=11, ∴11能被1整除,∴满足条件的三位数有831, 当a =4时,2a +5=13, ∴13能被1整除,∴满足条件的三位数有941,即满足条件的三位自然数为611,617,721,723,729,831,941共7个.【解析】(1)根据“好数”的意义,判断即可得出结论;(2)设十位数数字为a ,则百位数字为a +5(0<a ≤4的整数),得出百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的和为2a +5,再分别取a =1,2,3,4,计算判断即可得出结论.此题主要考查了数的整除问题,新定义,理解并灵活运用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3.【答案】−1211 −6【解析】解:(1)x =−3、0分别代入y =−12x +2,得a =−129+2=−1211,b =−120+2=−6, 故答案为−1211,−6; 画出函数的图象如图:,故答案为−1211,−6; (2)根据函数图象:①函数y =−12x 2+2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说法正确;②当x =0时,函数y =−12x 2+2有最小值,最小值为−6,说法正确; ③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函数y 的值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减小,说法错误. (3)由图象可知:不等式−12x 2+2<−23x −103的解集为x <−4或−2<1.(1)将x =−3,0分别代入解析式即可得y 的值,再画出函数的图象; (2)结合图象可从函数的增减性及对称性进行判断; (3)根据图象求得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得到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4.【答案】解:(1)设A 、B 两个品种去年平均亩产量分别是x 千克和y 千克; 根据题意得,{y −x =10010×2.4(x +y)=21600,解得:{x =400y =500,答:A 、B 两个品种去年平均亩产量分别是400千克和500千克;(2)2.4×400×10(1+a%)+2.4(1+a%)×500×10(1+2a%)=21600(1+209a%),解得:a =0.1,答:a 的值为0.1.【解析】(1)设A 、B 两个品种去年平均亩产量分别是x 千克和y 千克;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25.【答案】解:(1)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23x +2,令y =0,则x =3√2,令x =0,则y =2,故点B 、C 的坐标分别为(3√2,0)、(0,2);则y =ax 2+bx +2=a(x +√2)(x −3√2)=a(x 2−2√2x −6)=ax 2−2√2a −6a ,即−6a =2,解得:a =13,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13x 2+2√23x +2①;(2)如图,过点B 、E 分别作y 轴的平行线分别交CD 于点H ,交BC 于点F ,∵AD//BC ,则设直线AD 的表达式为:y =−√23(x +√2)②,联立①②并解得:x =4√2,故点D(4√2,−103), 由点C 、D 的坐标得,直线CD 的表达式为:y =−2√23x +2,当x =3√2时,y BC =−√23x +2=−2,即点H(3√2,−2),故BH =2,设点E(x,−13x 2+2√23x +2),则点F(x,−√23x +2),则四边形BECD 的面积S =S △BCE +S △BCD =12×EF ×OB +12×(x D −x C )×BH =12×(−13x 2+2√23x +2+√23x −2)×3√2+12×4√2×2=−√22x 2+3x +4√2,∵−√22<0,故S 有最大值,当x =3√22时,S 的最大值为25√24,此时点E(3√22,52);(3)存在,理由: y =−13x 2+2√23x +2=−13(x −√2)2+83,抛物线y =ax 2+bx +2(a ≠0)向左平移√2个单位,则新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13x 2+83, 点A 、E 的坐标分别为(−√2,0)、(3√22,52);设点M(√2,m),点N(n,s),s =−13n 2+83;①当AE 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时, 点A 向右平移5√22个单位向上平移52个单位得到E ,同样点M(N)向右平移5√22个单位向上平移52个单位得到N(M), 即√2±5√22=n ,则s=−13n2+83=−112或56,故点N的坐标为(7√22,−112)或(−3√22,56);②当AE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由中点公式得:−√2+3√22=n+√2,解得:n=−√22,s=−13n2+83=156,故点N的坐标(−√22,156);综上点N的坐标为:(7√22,−112)或(−3√22,56)或(−√22,156).【解析】(1)利用直线BC的解析式求出点B、C的坐标,则y=ax2+bx+2=a(x+√2)(x−3√2)=ax2−2√2a−6a,即−6a=2,解得:a=13,即可求解;(2)四边形BECD的面积S=S△BCE+S△BCD=12×EF×OB+12×(x D−x C)×BH,即可求解;(3)分AE是平行四边形的边、AE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图形的平移、面积的计算等,其中(3),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26.【答案】解:(1)如图1中,连接BE,CF.∵△ABC是等边三角形,AD⊥BC,∴AB=BC=AC=8,BD=CD=4,∴AD=√3BD=4√3,∵AE=2√3,∴DE=AE=2√3,∴BE=√BD2+DE2=√42+(2√3)2=2√7,∵△ABC,△AEF答等边三角形,∴AB=AC,AE=AF,∠BAC=∠EAF=60°,∴∠BAE=∠CAF,∴△BAE≌△CAF(SAS),∴CF=BE=2√7,∵EN=CN,EG=FG,∴GN=12CF=√7.(2)结论:∠DNM=120°是定值.理由:连接BE,CF.同法可证△BAE≌△CAF(SAS),∴∠ABE=∠ACF,∵∠ABC+∠ACB=60°+60°=120°,∴∠EBC+∠BCF=∠ABC−∠ABE+∠ACB+∠ACF=120°,∵EN=NC,EM=MF,∴MN//CF,∴∠ENM=∠ECM,∵BD=DC,EN=NC,∴DN//BE,∴∠CDN=∠EBC,∵∠END=∠NDC+∠ACB,∴∠DNM=∠DNE+∠ENM=∠NDC+∠ACN+∠ECM=∠EBC+∠ACB+∠ACF=∠EBC+∠BCF=120°.(3)如图3−1中,取AC的中点,连接BJ,BN.∵AJ=CJ,EN=NC,AE=√3,∴JN=12∵BJ=AD=4√3,∴BN≤BJ+JN,∴BN≤5√3,∴当点N在BJ的延长线上时,BN的值最大,如图3−2中,过点N作NH⊥AD于H,设BJ交AD于K,连接AN.∵KJ=AJ⋅tan30°=4√33,JN=√3,∴KN=7√33,在Rt△HKN中,∵∠NHK=90°,∠NKH=60°,∴HN=NK⋅sin60°=7√33×√32=72,∴S△ADN=12⋅AD⋅NH=12×4√3×72=7√3.【解析】(1)如图1中,连接BE,CF.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E,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CF=BE,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结论:∠DNM=120°是定值.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EBC+∠BCF=120°,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证明∠DNM=∠EBC+∠BCF即可.(3)如图3−1中,取AC的中点,连接BJ,BN.首先证明当点N在BJ的延长线上时,BN 的值最大,如图3−2中,过点N作NH⊥AD于H,设BJ交AD于K,连接AN.解直角三角形求出NH即可解决问题.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第21页,共21页。

2020中考数学冲刺练习-第02讲 新定义理解问题-

2020中考数学冲刺练习-第02讲 新定义理解问题-

2020数学中考冲刺专项练习【难点突破】着眼思路,方法点拨, 疑难突破;新定义问题:是指题目提供一定的材料,或介绍一个新概念,或给出一种解法等,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获得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加以运用,解决问题. 这类问题一般由“阅读材料”和“提出问题”两个部分组成.解决此类题的步骤: ①理解“新定义”——明确“新定义”的条件、原理、方法、步骤和结论;②重视“举例”,利用“举例”检验是否理解和正确运用“新定义”;归纳“举例”提供的解题方法.归纳“举例”提供的分类情况;③类比新定义中的概念、原理、方法,解决题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1)深刻理解“新定义”——明确“新定义”的条件、原理、方法、步骤和结论;(2)重视“举例”,利用“举例”检验是否理解和正确运用“新定义”;归纳“举例”提供的做题方法;归纳“举例”提供的分类情况;(3)依据新定义,运用类比、归纳、联想、分类讨论以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题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类型1:方法模拟型,该类题目是指通过阅读所给材料,将得到的信息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类比,作出合理的推断,大胆的猜测,从中获取新的思想、方法或解题途径,进而运用归纳与类比的方法来解答题目中所提出的问题.类型2:新知识学习型,这类题目就是由阅读材料给出一个新的定义、运算等,涉及的知识可能是以后要学到的数学知识,也有可能是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然后利用所提供的新知识解决所给问题.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读懂题目提供的新知识,理解其本质,把它与已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把新的问题转化为已学的知识进行解决.类型3:信息处理型,这类题目主要是根据提供的表格,从中获得信息,并结合题意进行解答,这就需要我们将表格内容转化为数学信息或者已知条件。

类型4:阅读操作型,这类题目就是由阅读材料给出一个新的定义、运算等,涉及的知识可能是以后要学到的数学知识,也有可能是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然后利用所提供的新知识解决所给问题.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读懂题目提供的新知识,理解其本质,把它与已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把新的问题转化为已学的知识进行解决.【名师原创】原创检测,关注素养,提炼主题;【原创1】2018年某省积极推进乡村规划和特色小城镇建设,各市地将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培育一到三个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典型示范镇,全面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

2020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2020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2020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 1.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3-B .0C .1D .22.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在今年举行的第127届“广交会”上,有近26000家厂家进行“云端销售”.其中数据2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32610⨯B .32.610⨯C .42.610⨯D .50.2610⨯4.把黑色三角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其中第①个图案中有1个黑色三角形,第②个图案中有3个黑色三角形,第③个图案中有6个黑色三角形,⋯,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⑤个图案中黑色三角形的个数为( )A .10B .15C .18D .215.如图,AB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连接OA ,OB ,若20B ∠=︒,则AOB ∠的度数为( )A .40︒B .50︒C .60︒D .70︒6.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235+=B .2222+=C .236⨯=D .2323-=7.解一元一次方程11(1)123x x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 A .3(1)12x x +=- B .2(1)13x x +=-C .2(1)63x x +=-D .3(1)62x x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是(1,2)A ,(1,1)B ,(3,1)C ,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在原点的同侧画DEF ∆,使DEF ∆与ABC ∆成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2:1,则线段DF 的长度为( )A .5B .2C .4D .259.如图,在距某居民楼AB 楼底B 点左侧水平距离60m 的C 点处有一个山坡,山坡CD 的坡度(或坡比)1:0.75i =,山坡坡底C 点到坡顶D 点的距离45CD m =,在坡顶D 点处测得居民楼楼顶A 点的仰角为28︒,居民楼AB 与山坡CD 的剖面在同一平面内,则居民楼AB 的高度约为(参考数据:sin 280.47︒≈,cos 280.88︒≈,tan 280.53)(︒≈ )A .76.9mB .82.1mC .94.8mD .112.6m10.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13,2x x x a-⎧+⎪⎨⎪⎩的解集为x a ;且关于y 的分式方程34122y a y y y --+=--有正整数解,则所有满足条件的整数a 的值之积是( ) A .7B .14-C .28D .56-11.如图,三角形纸片ABC ,点D 是BC 边上一点,连接AD ,把ABD ∆沿着AD 翻折,得到AED ∆,DE 与AC 交于点G ,连接BE 交AD 于点F .若DG GE =,3AF =,2BF =,ADG ∆的面积为2,则点F 到BC 的距离为( )A .55B .255C .455D .433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的中点与坐标原点重合,点E 是x 轴上一点,连接AE .若AD 平分OAE ∠,反比例函数(0,0)k y k x x=>>的图象经过AE 上的两点A ,F ,且AF EF =,ABE ∆的面积为18,则k 的值为( )A .6B .12C .18D .24二、填空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每小题的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中对应的横线上.13.计算:0(1)|2|π-+-= .1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15.现有四张正面分别标有数字1-,1,2,3的不透明卡片,它们除数字外其余完全相同,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均匀,随机抽取一张,记下数字后放回,背面朝上洗均匀,再随机抽取一张记下数宇,前后两次抽取的数字分别记为m ,n .则点(,)P m n 在第二象限的概率为 .16.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的中点为O ,分别以点A ,C 为圆心,以AO 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正方形的边相交,则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结果保留)π17.A ,B 两地相距240km ,甲货车从A 地以40/km h 的速度匀速前往B 地,到达B 地后停止.在甲出发的同时,乙货车从B 地沿同一公路匀速前往A 地,到达A 地后停止.两车之间的路程()y km 与甲货车出发时间()x h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中的折线CD DE EF --所示.其中点C 的坐标是(0,240),点D 的坐标是(2.4,0),则点E 的坐标是 .18.火锅是重庆的一张名片,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重庆某火锅店采取堂食、外卖、店外摆摊(简称摆摊)三种方式经营,6月份该火锅店堂食、外卖、摆摊三种方式的营业额之比为3:5:2.随着促进消费政策的出台,该火锅店老板预计7月份总营业额会增加,其中摆摊增加的营业额占总增加的营业额的25,则摆摊的营业额将达到7月份总营业额的720,为使堂食、外卖7月份的营业额之比为8:5,则7月份外卖还需增加的营业额与7月份总营业额之比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7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画出必要的图形(包括辅助线),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卡中对应的位置上. 19.(10分)计算: (1)2()(2)x y x x y ++-;(2)229(1)369m m m m m --÷+++. 20.(10分)为了解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知识的情况,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某学校举行了“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知识测试活动,现从该校七、八年级中各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满分10分,6分及6分以上为合格)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七年级2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为:7,8,7,9,7,6,5,9,10,9,8,5,8,7,6,7,9,7,10,6.八年级2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条形统计图如图: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的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8分及以上人数所占百分比如下表所示:年级 平均数 众数中位数 8分及以上人数所占百分比七年级 7.5 a745% 八年级7.58bc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上述表中的a ,b ,c 的值;(2)根据上述数据,你认为该校七、八年级中哪个年级学生掌握垃极分类知识较好?请说明理由(写出一条理由即可);(3)该校七、八年级共120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测试活动,估计参加此次测试活动成绩合格的学生人数是多少?21.(10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分别过点A ,C 作AE BD ⊥,CF BD ⊥,垂足分别为E ,F .AC 平分DAE ∠.(1)若50AOE ∠=︒,求ACB ∠的度数; (2)求证:AE CF =.22.(10分)在初中阶段的函数学习中,我们经历了列表、描点、连线画函数图象,并结合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过程.以下是我们研究函数261xy x =+性质及其应用的部分过程,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1)请把下表补充完整,并在图中补全该函数图象;x⋯ 5- 4-3- 2- 1- 0 1 2 34 5 ⋯261x y x =+ ⋯ 1513- 2417-125- 3- 0 31252417 1513⋯ (2)根据函数图象,判断下列关于该函数性质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打“√”,错误的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打“⨯”; ①该函数图象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为y 轴.②该函数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当1x =时,函数取得最大值3;当1x =-时,函数取得最小值3-.③当1x <-或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1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3)已知函数21y x =-的图象如图所示,结合你所画的函数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26211xx x >-+的解集(保留1位小数,误差不超过0.2).23.(10分)在整数的除法运算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当不能整除时,就会产生余数,现在我们利用整数的除法运算来研究一种数-- “差一数”.定义:对于一个自然数,如果这个数除以5余数为4,且除以3余数为2,则称这个数为“差一数”. 例如:14524÷=⋯,14342÷=⋯,所以14是“差一数”; 19534÷=⋯,但19361÷=⋯,所以19不是“差一数”. (1)判断49和74是否为“差一数”?请说明理由; (2)求大于300且小于400的所有“差一数”.24.(10分)“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掌握在咱们自己手中”.为优选品种,提高产量,某农业科技小组对A ,B 两个小麦品种进行种植对比实验研究.去年A ,B 两个品种各种植了10亩.收获后A ,B 两个品种的售价均为2.4元/kg ,且B 的平均亩产量比A 的平均亩产量高100kg ,A ,B 两个品种全部售出后总收入为21600元.(1)请求出A ,B 两个品种去年平均亩产量分别是多少?(2)今年,科技小组加大了小麦种植的科研力度,在A ,B 种植亩数不变的情况下,预计A ,B 两个品种平均亩产量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分别增加%a 和2%a .由于B 品种深受市场的欢迎,预计每千克价格将在去年的基础上上涨%a ,而A 品种的售价不变.A ,B 两个品种全部售出后总收入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20%9a .求a 的值. 25.(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与直线AB 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3,4)A --,(0,1)B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P 为直线AB 下方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连接PA ,PB ,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3)将该抛物线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21111(0)y a x b x c a =++≠,平移后的抛物线与原抛物线相交于点C ,点D 为原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点E ,使以点B ,C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四、解答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8分)解答时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画出必要的图形(包括辅助线),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卡中对应的位置上.26.(8分)如图,在Rt ABC ∆中,90BAC ∠=︒,AB AC =,点D 是BC 边上一动点,连接AD ,把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 ,连接CE ,DE .点F 是DE 的中点,连接CF . (1)求证:22CF AD =; (2)如图2所示,在点D 运动的过程中,当2BD CD =时,分别延长CF ,BA ,相交于点G ,猜想AG 与BC 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猜想的结论;(3)在点D 运动的过程中,在线段AD 上存在一点P ,使PA PB PC ++的值最小.当PA PB PC ++的值取得最小值时,AP 的长为m ,请直接用含m 的式子表示CE 的长.2020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答案1.A . 2.A . 3.C . 4.B . 5.D . 6.C 7.D 8.D 9.B 10.A 11.B 12.B13.3. 14.6. 15.316. 16.4π-. 17.(4,160). 18.1:8.19.解:(1)2()(2)x y x x y ++-,22222x xy y x xy =+++-, 222x y =+;(2)229(1)369m m m m m --÷+++, 23(3)()33(3)(3)m m m m m m m ++=-⨯+++-, 3333m m m +=⨯+-, 33m =-. 20.解:(1)七年级2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为:7,8,7,9,7,6,5,9,10,9,8,5,8,7,6,7,9,7,10,6,7a ∴=,由条形统计图可得,(78)27.5b =+÷=,(523)20100%50%c =++÷⨯=,即7a =,7.5b =,50%c =;(2)八年级学生掌握垃极分类知识较好,理由:八年级的8分及以上人数所占百分比大于七年级,故八年级学生掌握垃极分类知识较好;(3)从调查的数据看,七年级2人的成绩不合格,八年级2人的成绩不合格,∴参加此次测试活动成绩合格的学生有(202)(202)120010802020-+-⨯=+(人),即参加此次测试活动成绩合格的学生有1080人. 21.(1)解:AE BD ⊥,90AEO ∴∠=︒, 50AOE ∠=︒, 40EAO ∴∠=︒, CA 平分DAE ∠,40DAC EAO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 40ACB DAC ∠=∠=︒,(2)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A OC ∴=,AE BD ⊥,CF BD ⊥, 90AEO CFO ∴∠=∠=︒,AOE COF ∠=∠,()AEO CFO AAS ∴∆≅∆, AE CF ∴=.22.解:(1)补充完整下表为:x⋯5- 4- 3- 2- 1-0 1 2 3 4 5⋯261xy x =+ ⋯ 1513- 2417-95- 125-3-0 3 125 95 24171513⋯ 画出函数的图象如图:;(2)根据函数图象:①该函数图象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为y 轴,说法错误;②该函数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当1x =时,函数取得最大值3;当1x =-时,函数取得最小值3-,说法正确;③当1x <-或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1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说法正确.(3)由图象可知:不等式26211xx x >-+的解集为1x <-或0.3 1.8-<. 23.解:(1)49594÷=⋯,但493161÷=⋯,所以49不是“差一数”; 745144÷=⋯,743242÷=⋯,所以74是“差一数”. (2)大于300且小于400的数除以5余数为4的有304,309,314,319,324,329,334,339,344,349,354,359,364,369,374,379,384,389,394,399, 其中除以3余数为2的有314,327,344,359,374,389.故大于300且小于400的所有“差一数”有314,327,344,359,374,389. 24.解:(1)设A 、B 两个品种去年平均亩产量分别是x 千克和y 千克;根据题意得,10010 2.4()21600y x x y -=⎧⎨⨯+=⎩,解得:400500x y =⎧⎨=⎩,答:A 、B 两个品种去年平均亩产量分别是400千克和500千克; (2)202.440010(1%) 2.4(1%)50010(12%)21600(1%)9a a a a ⨯⨯+++⨯⨯+=+, 解得:0.1a =, 答:a 的值为0.1.25.解:(1)将点A 、B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得4931b c c -=-=⎧⎨=-⎩,解得41b c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41y x x =+-;(2)设直线AB 的表达式为:y kx t =+,则431k t t -=-+⎧⎨=-⎩,解得11k t =⎧⎨=-⎩,故直线AB 的表达式为:1y x =-, 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AB 于点H ,设点2(,41)P x x x +-,则(,1)H x x -,PAB ∆面积221139()(141)(03)2222B A S PH x x x x x x x =⨯⨯-=---+⨯+=--, 302-<,故S 有最大值,当32x =-时,S 的最大值为278; (3)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41(2)5y x x x =+-=+-, 则平移后的抛物线表达式为:25y x =-, 联立上述两式并解得:14x y =-⎧⎨=-⎩,故点(1,4)C --;设点(2,)D m -、点(,)E s t ,而点B 、C 的坐标分别为(0,1)-、(1,4)--; ①当BC 为菱形的边时,点C 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B ,同样D (E )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E (D ),即21s -+=且3m t +=①或21s --=且3m t -=②,当点D 在E 的下方时,则BE BC =,即2222(1)13s t ++=+③, 当点D 在E 的上方时,则BD BC =,即22222(1)13m ++=+④, 联立①③并解得:1s =-,2t =或4-(舍去4)-,故点(1,3)E -;联立②④并解得:1s =,46t =-±,故点(1,46)E -+或(1,46)--; ②当BC 为菱形的的对角线时,则由中点公式得:12s -=-且41m t --=+⑤, 此时,BD BE =,即22222(1)(1)m s t ++=++⑥, 联立⑤⑥并解得:1s =,3t =-, 故点(1,3)E -,综上,点E 的坐标为:(1,2)-或(1,46)-+或(1,46)--或(1,3)-. 26.证明:(1)AB AC =,90BAC ∠=︒,45ABC ACB ∴∠=∠=︒,把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 ,AD AE ∴=,90DAE BAC ∠=︒=∠, BAD CAE ∴∠=∠,2DE AD =,又AB AC =,()BAD CAE SAS ∴∆≅∆, 45ABD ACE ∴∠=∠=︒, 90BCE BCA ACE ∴∠=∠+∠=︒,点F 是DE 的中点,1222CF DE AD ∴==;(2)26AG BC =, 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G 作GH BC ⊥于H ,2BD CD =,∴设CD a =,则2BD a =,3BC a =,90BAC ∠=︒,AB AC =,3222BC AB AC a ∴===, 由(1)可知:BAD CAE ∆≅∆,2BD CE a ∴==, CF DF =, FDC FCD ∴∠=∠, tan tan FDC FCD ∴∠=∠, ∴2CE GHCD CH==, 2GH CH ∴=,GH BC ⊥,45ABC ∠=︒, 45ABC BGH ∴∠=∠=︒, BH GH ∴=,2BG BH ∴= 3BH CH BC a +==, CH a ∴=,2BH GH a ==,22BG a ∴=,222226AG BG AB a CD BC ∴=-===; (3)如图31-,将BPC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得到BNM ∆,连接PN ,BP BN ∴=,PC NM =,60PBN ∠=︒, BPN ∴∆是等边三角形, BP PN ∴=,PA PB PC AP PN MN ∴++=++,∴当点A ,点P ,点N ,点M 共线时,PA PB PC ++值最小,此时,如图32-,连接MC ,将BPC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得到BNM ∆,BP BN ∴=,BC BM =,60PBN CBM ∠=︒=∠, BPN ∴∆是等边三角形,CBM ∆是等边三角形, 60BPN BNP ∴∠=∠=︒,BM CM =, BM CM =,AB AC =,AM ∴垂直平分BC , AD BC ⊥,60BPD ∠=︒,3BD ∴=,AB AC =,90BAC ∠=︒,AD BC ⊥,AD BD ∴=, ∴3PD PD AP =+,312PD +∴=, 3332BD PD +∴==, 由(1)可知:332CE BD +==.。

2020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和答案解析(b卷)

2020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和答案解析(b卷)

2020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和答案解析(B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题号右侧正确答案所对应的方框涂黑.1.(4分)5的倒数是()A.5B.C.﹣5D.﹣解析:根据倒数的定义,可得答案.参考答案:解:5得倒数是,故选:B.知识点:本题考查了倒数,分子分母交换位置是求一个数的倒数的关键.2.(4分)围成下列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每个面都是平的是()A.长方体B.圆柱体C.球体D.圆锥体解析:根据平面与曲面的概念判断即可.参考答案:解:A、六个面都是平面,故本选项正确;B、侧面不是平面,故本选项错误;C、球面不是平面,故本选项错误;D、侧面不是平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立体图形的认识,掌握平面与曲面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3.(4分)计算a•a2结果正确的是()A.a B.a2C.a3D.a4解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即可.参考答案:解:a•a2=a1+2=a3.故选:C.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4.(4分)如图,AB是⊙O的切线,A为切点,连接OA,OB.若∠B=35°,则∠AOB的度数为()A.65°B.55°C.45°D.35°解析: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AB=9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计算即可.参考答案:解:∵AB是⊙O的切线,∴OA⊥AB,∴∠OAB=90°,∴∠AOB=90°﹣∠B=55°,故选:B.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切线的性质,掌握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是解题的关键.5.(4分)已知a+b=4,则代数式1++的值为()A.3B.1C.0D.﹣1解析:将a+b的值代入原式=1+(a+b)计算可得.参考答案:解:当a+b=4时,原式=1+(a+b)=1+×4=1+2=3,故选:A.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得出待求代数式与已知等式间的特点,利用整体代入的办法进行计算.6.(4分)如图,△ABC与△DEF位似,点O为位似中心.已知OA:OD=1:2,则△ABC与△DEF的面积比为()A.1:2B.1:3C.1:4D.1:5解析:根据位似图形的概念求出△ABC与△DEF的相似比,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参考答案:解:∵△ABC与△DEF是位似图形,OA:OD=1:2,∴△ABC与△DEF的位似比是1:2.∴△ABC与△DEF的相似比为1:2,∴△ABC与△DEF的面积比为1:4,故选:C.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位似图形的概念、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掌握位似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7.(4分)小明准备用40元钱购买作业本和签字笔.已知每个作业本6元,每支签字笔2.2元,小明买了7支签字笔,他最多还可以买的作业本个数为()A.5B.4C.3D.2解析:设还可以买x个作业本,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结合总价不超过40元,即可得出关系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取其中的最大整数值即可得出结论.参考答案:解:设还可以买x个作业本,依题意,得:2.2×7+6x≤40,解得:x≤4.又∵x为正整数,∴x的最大值为4.故选:B.知识点: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8.(4分)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实心圆点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其中第①个图形一共有5个实心圆点,第②个图形一共有8个实心圆点,第③个图形一共有11个实心圆点,…,按此规律排列下去,第⑥个图形中实心圆点的个数为()A.18B.19C.20D.21解析:根据已知图形中实心圆点的个数得出规律:第n个图形中实心圆点的个数为2n+n+2,据此求解可得.参考答案:解:∵第①个图形中实心圆点的个数5=2×1+3,第②个图形中实心圆点的个数8=2×2+4,第③个图形中实心圆点的个数11=2×3+5,……∴第⑥个图形中实心圆点的个数为2×6+8=20,故选:C.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图形得出第n个图形中实心圆点的个数为2n+n+2的规律.9.(4分)如图,垂直于水平面的5G信号塔AB建在垂直于水平面的悬崖边B点处,某测量员从山脚C点出发沿水平方向前行78米到D点(点A,B,C在同一直线上),再沿斜坡DE方向前行78米到E点(点A,B,C,D,E在同一平面内),在点E处测得5G信号塔顶端A的仰角为43°,悬崖BC的高为144.5米,斜坡DE的坡度(或坡比)i=1:2.4,则信号塔AB的高度约为()(参考数据:sin43°≈0.68,cos43°≈0.73,tan43°≈0.93)A.23米B.24米C.24.5米D.25米解析:过点E作EF⊥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F,过点E作EM ⊥AC于点M,根据斜坡DE的坡度(或坡比)i=1:2.4可设EF =x,则DF=2.4x,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进而可得出EF与DF的长,故可得出CF的长.由矩形的判定定理得出四边形EFCM 是矩形,故可得出EM=FC,CM=EF,再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AM的长,进而可得出答案.参考答案:解:过点E作EF⊥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F,过点E 作EM⊥AC于点M,∵斜坡DE的坡度(或坡比)i=1:2.4,BE=CD=78米,∴设EF=x,则DF=2.4x.在Rt△DEF中,∵EF2+DF2=DE2,即x2+(2.4x)2=782,解得x=30,∴EF=30米,DF=72米,∴CF=DF+DC=72+78=150米.∵EM⊥AC,AC⊥CD,EF⊥CD,∴四边形EFCM是矩形,∴EM=CF=150米,CM=EF=30米.在Rt△AEM中,∵∠AEM=43°,∴AM=EM•tan43°≈150×0.93=139.5米,∴AC=AM+CM=139.5+30=169.5米.∴AB=AC﹣BC=169.5﹣144.5=25米.故选:D.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4分)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 ≥5,且关于y的分式方程+=﹣1有非负整数解,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的和为()A.﹣1B.﹣2C.﹣3D.0解析:不等式组整理后,根据已知解集确定出a的范围,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正整数方程,由分式方程有非负整数解,确定出a的值,求出之和即可.参考答案:解:不等式组整理得:,由解集为x≥5,得到2+a≤5,即a≤3,分式方程去分母得:y﹣a=﹣y+2,即2y﹣2=a,解得:y=+1,由y为非负整数,且y≠2,得到a=0,﹣2,之和为﹣2,故选:B.知识点: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1.(4分)如图,在△ABC中,AC=2,∠ABC=45°,∠BAC=15°,将△ACB沿直线AC翻折至△ABC所在的平面内,得△ACD.过点A作AE,使∠DAE=∠DAC,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E,连接BE,则线段BE的长为()A.B.3C.2D.4解析:延长BC交AE于H,由折叠的性质∠DAC=∠BAC=15°,∠ADC=∠ABC=45°,∠ACB=∠ACD=120°,由外角的性质可求∠AED=∠EAC,可得AC=EC,由“SAS”可证△ABC≌△EBC,可得AB=BE,∠ABC=∠EBC=45°,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参考答案:解:如图,延长BC交AE于H,∵∠ABC=45°,∠BAC=15°,∴∠ACB=120°,∵将△ACB沿直线AC翻折,∴∠DAC=∠BAC=15°,∠ADC=∠ABC=45°,∠ACB=∠ACD=120°,∵∠DAE=∠DAC,∴∠DAE=∠DAC=15°,∴∠CAE=30°,∵∠ADC=∠DAE+∠AED,∴∠AED=45°﹣15°=30°,∴∠AED=∠EAC,∴AC=EC,又∵∠BCE=360°﹣∠ACB﹣∠ACE=120°=∠ACB,BC=BC,∴△ABC≌△EBC(SAS),∴AB=BE,∠ABC=∠EBC=45°,∴∠ABE=90°,∵AB=BE,∠ABC=∠EBC,∴AH=EH,BH⊥AE,∵∠CAE=30°,∴CH=AC=,AH=CH=,∴AE=2,∵AB=BE,∠ABE=90°,∴BE==2,故选:C.知识点: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本题的关键.12.(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顶点A,C 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D(﹣2,3),AD=5,若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经过点B,则k的值为()A.B.8C.10D.解析:过D作DE⊥x轴于E,过B作BF⊥x轴,BH⊥y轴,得到∠BHC=90°,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E==4,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D=B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H=AE=4,求得AF=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参考答案:解:过D作DE⊥x轴于E,过B作BF⊥x轴,BH⊥y 轴,∴∠BHC=90°,∵点D(﹣2,3),AD=5,∴DE=3,∴AE==4,∵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BCD=∠ADC=90°,∴∠DCP+∠BCH=∠BCH+∠CBH=90°,∴∠CBH=∠DCH,∵∠DCG+∠CPD=∠APO+∠DAE=90°,∠CPD=∠APO,∴∠DCP=∠DAE,∴∠CBH=∠DAE,∵∠AED=∠BHC=90°,∴△ADE≌△BCH(AAS),∴BH=AE=4,∵OE=2,∴OA=2,∴AF=2,∵∠APO+∠PAO=∠BAF+∠PAO=90°,∴∠APO=∠BAF,∴△APO∽△BAF,∴,∴=,∴BF=,∴B(4,),∴k=,故选:D.知识点: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每小题的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中对应的横线上.13.(4分)计算:()﹣1﹣=3.解析:先计算负整数指数幂和算术平方根,再计算加减可得.参考答案:解:原式=5﹣2=3,故答案为:3.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实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负整数指数幂的规定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14.(4分)经过多年的精准扶贫,截至2019年底,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约94000000人.请把数94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9.4×107.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参考答案:解:94000000=9.4×107,故答案为:9.4×107.知识点: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5.(4分)盒子里有3张形状、大小、质地完全相同的卡片,上面分别标着数字1,2,3,从中随机抽出1张后不放回,再随机抽出1张,则两次抽出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是.解析: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从中找到符合条件的结果数,再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参考答案:解:列表如下123134235345由表可知,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两次抽出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有4种结果,所以两次抽出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故答案为:.知识点:本题考查了列表法和树状图法,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某一随机事件中所有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n,再找出其中某一事件所出现的可能数m,然后根据概率的定义可计算出这个事件的概率.16.(4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ABC=120°,AB=2,以点O为圆心,OB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菱形的边相交,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π.(结果保留π)解析: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C⊥BD,BO=DO,OA=OC,AB=AD,∠DAB=60°,可证△BEO,△DFO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求∠EOF=60°,由扇形的面积公式和面积和差关系可求解.参考答案:解:如图,设连接以点O为圆心,OB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AB,AD相交于E,F,连接EO,FO,∵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120°,∴AC⊥BD,BO=DO,OA=OC,AB=AD,∠DAB=60°,∴△ABD是等边三角形,∴AB=BD=2,∠ABD=∠ADB=60°,∴BO=DO=,∵以点O为圆心,OB长为半径画弧,∴BO=OE=OD=OF,∴△BEO,△DFO是等边三角形,∴∠DOF=∠BOE=60°,∴∠EOF=60°,∴阴影部分的面积=2×(S△ABD﹣S△DFO﹣S△BEO﹣S扇形OEF)=2×(×12﹣×3﹣×3﹣)=3﹣π,故答案为:3﹣π.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扇形面积计算,菱形的性质,掌握扇形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7.(4分)周末,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甲、乙两人相约沿同一路线从A 地出发前往B地进行骑行训练,甲、乙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骑行,乙比甲早出发5分钟.乙骑行25分钟后,甲以原速的继续骑行,经过一段时间,甲先到达B地,乙一直保持原速前往B地.在此过程中,甲、乙两人相距的路程y(单位:米)与乙骑行的时间x(单位: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乙比甲晚12分钟到达B地.解析:首先确定甲乙两人的速度,求出总里程,再求出甲到达B 地时,乙离B地的距离即可解决问题.参考答案:解:由题意乙的速度为1500÷5=300(米/分),设甲的速度为x米/分.则有:7500﹣20x=2500,解得x=250,25分钟后甲的速度为250×=400(米/分).由题意总里程=250×20+61×400=29400(米),86分钟乙的路程为86×300=25800(米),∴=12(分钟).故答案为12.知识点: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填空题中的压轴题.18.(4分)为刺激顾客到实体店消费,某商场决定在星期六开展促销活动.活动方案如下:在商场收银台旁放置一个不透明的箱子,箱子里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球各一个(除颜色外大小、形状、质地等完全相同),顾客购买的商品达到一定金额可获得一次摸球机会,摸中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球可分别返还现金50元、30元、10元.商场分三个时段统计摸球次数和返现金额,汇总统计结果为:第二时段摸到红球次数为第一时段的3倍,摸到黄球次数为第一时段的2倍,摸到绿球次数为第一时段的4倍;第三时段摸到红球次数与第一时段相同,摸到黄球次数为第一时段的4倍,摸到绿球次数为第一时段的2倍,三个时段返现总金额为2510元,第三时段返现金额比第一时段多420元,则第二时段返现金额为1230元.解析:设第一时段摸到红球x次,摸到黄球y次,摸到绿球z次,(x,y,z均为非负整数),则第一时段返现(50x+30y+10z),根据“第三时段返现金额比第一时段多420元”,得出z=42﹣9y,进而确定出y≤,再根据“三个时段返现总金额为2510元”,得出25x=42y﹣43,进而得出≤y≤,再将满足题意的y的知代入④,计算x,进而得出x,z,即可得出结论.参考答案:解:设第一时段摸到红球x次,摸到黄球y次,摸到绿球z次,(x,y,z均为非负整数),则第一时段返现金额为(50x+30y+10z),第二时段摸到红球3x次,摸到黄球2y次,摸到绿球4z次,则第二时段返现金额为(50×3x+30×2y+10×4z),第三时段摸到红球x次,摸到黄球4y次,摸到绿球2z次,则第三时段返现金额为(50x+30×4y+10×2z),∵第三时段返现金额比第一时段多420元,∴(50x+30×4y+10×2z)﹣(50x+30y+10z)=420,∴z=42﹣9y①,∵z为非负整数,∴42﹣9y≥0,∴y≤,∵三个时段返现总金额为2510元,∴(50x+30y+10z)+(50x+30×4y+10×2z)+(50x+30×4y+10×2z)=2510,∴25x+21y+7z=251②,将①代入②中,化简整理得,25x=42y﹣43,∴x=④,∵x为非负整数,∴≥0,∴y≥,∴≤y≤,∵y为非负整数,∴y=2,34,当y=2时,x=,不符合题意,当y=3时,x=,不符合题意,当y=4时,x=5,则z=6,∴第二时段返现金额为50×3x+30×2y+10×4z=10(15×5+6×4+4×6)=1230(元),故答案为:1230.知识点:此题主要考查了三元一次不定方程,审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确定出y的范围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7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画出必要的图形(包括辅助线),请将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中对应的位置上.19.(10分)计算:(1)(x+y)2+y(3x﹣y);(2)(+a)÷.解析:(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多项式的乘法,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分式的四则计算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参考答案:解:(1)(x+y)2+y(3x﹣y),=x2+2xy+y2+3xy﹣y2,=x2+5xy;(2)(+a)÷,=(+)×,=×,=﹣.知识点:本题考查整式、分式的四则运算,掌握计算法则是正确计算的前提.20.(10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F分别平分∠BAD 和∠DCB,交对角线BD于点E,F.(1)若∠BCF=60°,求∠ABC的度数;(2)求证:BE=DF.解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C+∠BCD=18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CD=2∠BCF,于是得到结论;(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B∥CD,AB=CD,∠BAD=∠DCB,求得∠ABE=∠CDF,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AE=∠D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参考答案: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BCD=180°,∵CF平分∠DCB,∴∠BCD=2∠BCF,∵∠BCF=60°,∴∠BCD=120°,∴∠ABC=180°﹣120°=60°;(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BAD=∠DCB,∴∠ABE=∠CDF,∵AE,CF分别平分∠BAD和∠DCB,∴∠BAE=,∠DCF=,∴∠BAE=∠DCE,∴△ABE≌△CDF(ASA),∴BE=CF.知识点: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1.(10分)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某中学在全校七、八年级共800名学生中开展“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并从七、八年级学生中各抽取20名学生,统计这部分学生的竞赛成绩(竞赛成绩均为整数,满分10分,6分及以上为合格).相关数据统计、整理如下: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的竞赛成绩:4,4,6,6,6,6,7,7,7,8,8,8,8,8,8,9,9,9,10,10.七、八年级抽取的学生的竞赛成绩统计表年级七年级八年级平均数7.47.4中位数a b众数7c合格率85%90%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a=7.5,b=8,c=8;(2)估计该校七、八年级共800名学生中竞赛成绩达到9分及以上的人数;(3)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从一个方面评价两个年级“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的学生成绩谁更优异.解析:(1)由图表可求解;(2)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思想求解可得;(3)由八年级的合格率高于七年级的合格率,可得八年级“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的学生成绩更优异.参考答案:解:(1)由图表可得:a==7.5,b==8,c=8,故答案为:7.5,8,8;(2)该校七、八年级共800名学生中竞赛成绩达到9分及以上的人数=800×=200(人),答:该校七、八年级共800名学生中竞赛成绩达到9分及以上的人数为200人;(3)∵八年级的合格率高于七年级的合格率,∴八年级“国家安全法”知识竞赛的学生成绩更优异.知识点:本题考查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各个概念的内涵和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2.(10分)在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总会对其中一些具有某种特性的数充满好奇,如学习自然数时,我们发现一种特殊的自然数﹣﹣“好数”.定义:对于三位自然数n,各位数字都不为0,且百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和恰好能被个位数字整除,则称这个自然数n为“好数”.例如:426是“好数”,因为4,2,6都不为0,且4+2=6,6能被6整除;643不是“好数”,因为6+4=10,10不能被3整除.(1)判断312,675是否是“好数”?并说明理由;(2)求出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5的所有“好数”的个数,并说明理由.解析:(1)根据“好数”的意义,判断即可得出结论;(2)设十位数数字为a,则百位数字为a+5(0<a≤4的整数),得出百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的和为2a+5,再分别取a=1,2,3,4,计算判断即可得出结论.参考答案:解:(1)312是“好数”,因为3,1,2都不为0,且3+1=4,6能被2整除,675不是“好数”,因为6+7=13,13不能被5整除;(2)611,617,721,723,729,831,941共7个,理由:设十位数数字为a,则百位数字为a+5(0<a≤4的整数),∴a+a+5=2a+5,当a=1时,2a+5=7,∴7能被1,7整除,∴满足条件的三位数有611,617,当a=2时,2a+5=9,∴9能被1,3,9整除,∴满足条件的三位数有721,723,729,当a=3时,2a+5=11,∴11能被1整除,∴满足条件的三位数有831,当a=4时,2a+5=13,∴13能被1整除,∴满足条件的三位数有941,即满足条件的三位自然数为611,617,721,723,729,831,941共7个.知识点:此题主要考查了数的整除问题,新定义,理解并灵活运用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3.(10分)探究函数性质时,我们经历了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分析图象特征,概括函数性质的过程.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请画出函数y=﹣的图象并探究该函数的性质.x…﹣4﹣3﹣2﹣101234…y…﹣a﹣2﹣4b﹣4﹣2﹣﹣…(1)列表,写出表中a,b的值:a=﹣,b=﹣6;描点、连线,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该函数的图象.(2)观察函数图象,判断下列关于函数性质的结论是否正确(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正确的用“√”作答,错误的用“×”作答):①函数y=﹣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②当x=0时,函数y=﹣有最小值,最小值为﹣6;③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函数y的值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3)已知函数y=﹣x﹣的图象如图所示,结合你所画的函数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x﹣的解集.解析:(1)将x=﹣3,0分别代入解析式即可得y的值,再画出函数的图象;(2)结合图象可从函数的增减性及对称性进行判断;(3)根据图象求得即可.参考答案:解:(1)x=﹣3、0分别代入y=﹣,得a=﹣=﹣,b=﹣=﹣6,故答案为﹣,﹣6;画出函数的图象如图:,故答案为﹣,﹣6;(2)根据函数图象:①函数y=﹣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说法正确;②当x=0时,函数y=﹣有最小值,最小值为﹣6,说法正确;③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函数y的值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说法错误.(3)由图象可知:不等式﹣<﹣x﹣的解集为x<﹣4或﹣2<x<1.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得到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4.(10分)为响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号召,确保粮食安全,优选品种,提高产量,某农业科技小组对A,B 两个玉米品种进行实验种植对比研究.去年A、B两个品种各种植了10亩.收获后A、B两个品种的售价均为2.4元/kg,且B品种的平均亩产量比A品种高100千克,A、B两个品种全部售出后总收入为21600元.(1)求A、B两个品种去年平均亩产量分别是多少千克?(2)今年,科技小组优化了玉米的种植方法,在保持去年种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预计A、B两个品种平均亩产量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分别增加a%和2a%.由于B品种深受市场欢迎,预计每千克售价将在去年的基础上上涨a%,而A品种的售价保持不变,A、B两个品种全部售出后总收入将增加a%.求a的值.解析:(1)设A、B两个品种去年平均亩产量分别是x千克和y千克;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参考答案:解:(1)设A、B两个品种去年平均亩产量分别是x千克和y千克;根据题意得,,解得:,答:A、B两个品种去年平均亩产量分别是400千克和500千克;(2)2.4×400×10(1+a%)+2.4(1+a%)×500×10(1+2a%)=21600(1+a%),解得:a=10,答:a的值为10.知识点: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25.(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2(a≠0)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且A点坐标为(﹣,0),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A作AD∥BC,交抛物线于点D,点E为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CE,EB,BD,DC.求四边形BECD面积的最大值及相应点E的坐标;(3)将抛物线y=ax2+bx+2(a≠0)向左平移个单位,已知点M 为抛物线y=ax2+bx+2(a≠0)的对称轴上一动点,点N为平移后的抛物线上一动点.在(2)中,当四边形BECD的面积最大时,是否存在以A,E,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利用直线BC的解析式求出点B、C的坐标,则y=ax2+bx+2=a(x+)(x﹣3)=ax2﹣2a﹣6a,即﹣6a=2,解得:a=,即可求解;(2)四边形BECD的面积S=S△BCE+S△BCD=×EF×OB+×(x D ﹣x C)×BH,即可求解;(3)分AE是平行四边形的边、AE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参考答案:解:(1)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2,令y=0,则x=3,令x=0,则y=2,故点B、C的坐标分别为(3,0)、(0,2);则y=ax2+bx+2=a(x+)(x﹣3)=a(x2﹣2x﹣6)=ax2﹣2a﹣6a,即﹣6a=2,解得:a=,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x+2①;(2)如图,过点B、E分别作y轴的平行线分别交CD于点H,交BC于点F,∵AD∥BC,则设直线AD的表达式为:y=﹣(x+)②,联立①②并解得:x=4,故点D(4,﹣),由点C、D的坐标得,直线CD的表达式为:y=﹣x+2,当x=3时,y BC=﹣x+2=﹣2,即点H(3,﹣2),故BH =2,设点E(x,﹣x2+x+2),则点F(x,﹣x+2),则四边形BECD的面积S=S△BCE+S△BCD=×EF×OB+×(x D﹣x C)×BH=×(﹣x2+x+2+x﹣2)×3+×4×2=﹣x2+3x+4,∵<0,故S有最大值,当x=时,S的最大值为,此时点E(,);(3)存在,理由:y=﹣x2+x+2=﹣(x)2+,抛物线y=ax2+bx+2(a≠0)向左平移个单位,则新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点A、E的坐标分别为(﹣,0)、(,);设点M(,m),点N(n,s),s=﹣n2+;①当AE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时,点A向右平移个单位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E,同样点M(N)向右平移个单位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N(M),即±=n,则s=﹣n2+=﹣或,故点N的坐标为(,﹣)或(﹣,);②当AE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由中点公式得:﹣+=n+,解得:n=﹣,s=﹣n2+=,故点N的坐标(﹣,);综上点N的坐标为:(,﹣)或(﹣,)或(﹣,).知识点: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图形的平移、面积的计算等,其中(3),要注意分类求解,避免遗漏.四、解答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8分)解答时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画出必要的图形(包括辅助线),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卡中对应的位置上.26.(8分)△ABC为等边三角形,AB=8,AD⊥BC于点D,E为线段AD上一点,AE=2.以AE为边在直线AD右侧构造等边三角形AEF,连接CE,N为CE的中点.(1)如图1,EF与AC交于点G,连接NG,求线段NG的长;(2)如图2,将△AEF绕点A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α,M为线段EF的中点,连接DN,MN.当30°<α<120°时,猜想∠DNM 的大小是否为定值,并证明你的结论;(3)连接BN,在△AEF绕点A逆时针旋转过程中,当线段BN最大时,请直接写出△ADN的面积.解析:(1)如图1中,连接BE,CF.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E,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CF=BE,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结论:∠DNM=120°是定值.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EBC+∠BCF=120°,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证明∠DNM=∠EBC+∠BCF即可.(3)如图3﹣1中,取AC的中点,连接BJ,BN.首先证明当点N在BJ的延长线上时,BN的值最大,如图3﹣2中,过点N作NH⊥AD于H,设BJ交AD于K,连接AN.解直角三角形求出NH即可解决问题.参考答案:解:(1)如图1中,连接BE,CF.∵△ABC是等边三角形,AD⊥BC,∴AB=BC=AC=8,BD=CD=4,∴AD=BD=4,∵AE=2,∴DE=AE=2,∴BE===2,∵△ABC,△AEF答等边三角形,∴AB=AC,AE=AF,∠BAC=∠EAF=60°,∴∠BAE=∠CAF,∴△BAE≌△CAF(SAS),∴CF=BE=2,∵EN=CN,EG=FG,∴GN=CF=.(2)结论:∠DNM=120°是定值.理由:连接BE,CF.同法可证△BAE≌△CAF(SAS),∴∠ABE=∠ACF,∵∠ABC+∠ACB=60°+60°=120°,∴∠EBC+∠BCF=∠ABC﹣∠ABE+∠ACB+∠ACF=120°,∵EN=NC,EM=MF,∴MN∥CF,∴∠ENM=∠ECM,∵BD=DC,EN=NC,∴DN∥BE,∴∠CDN=∠EBC,∵∠END=∠NDC+∠ACB,∴∠DNM=∠DNE+∠ENM=∠NDC+∠ACN+∠ECM=∠EBC+∠ACB+∠ACF=∠EBC+∠BCF=120°.(3)如图3﹣1中,取AC的中点,连接BJ,BN.∵AJ=CJ,EN=NC,∴JN=AE=,∵BJ=AD=4,∴BN≤BJ+JN,∴BN≤5,∴当点N在BJ的延长线上时,BN的值最大,如图3﹣2中,过点N作NH⊥AD于H,设BJ交AD于K,连接AN.∵KJ=AJ•tan30°=,JN=,∴KN=,在Rt△HKN中,∵∠NHK=90°,∠NKH=60°,∴HN=NK•sin60°=×=,∴S△ADN=•AD•NH=×4×=7.知识点:本题属于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2020年重庆中考专题练习题阅读理解:新符号、新定义型(word 版无答案)

2020年重庆中考专题练习题阅读理解:新符号、新定义型(word 版无答案)

中考专题复习六:阅读理解(1)——新符号、新定义型典型例题:例1、《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出了自然数的特征.在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对其中一些具有某种特性的数进行研究,如学习自然数时,我们研究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现在我们来研究另一种特珠的自然数——“纯数”.定义:对于自然数n,在计算n+(n+1)+(n+2)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则称这个自然数n 为“纯数”.例如:32 是“纯数”,因为计算32+33+34 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23 不是“纯数”,因为计算23+24+25 时,个位产生了进位.(1)判断2019 和2020 是否是“纯数”?请说明理由;(2)求出不大于100 的“纯数”的个数.例2、如果一个三位正整数abc(a≥b,且c≠0),交换其个位上的数字与百位上的数字可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cba .若用原三位数减去新三位数所得的差为396,那么我们称这个三位数abc 为“行知数”.比如三位数753,交换个位上的数字与百位上的数字后,得到新三位数357.因为753 357=396,所以三位数753 就是一个“行知数”.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864和996是否是“行知数”,并说明理由.(2)求在所有三位正整数abc (a ≥b, 且c ≠ 0 )中,“行知数”一共有多少个,并说明理由?例3、阅读材料:材料一:对实数a,b,定义T(a,b)的含义为:当a<b 时,T(a,b)=a+b;当a≥b 时,T(a,b)=a-b.例如:T(1,3)=1+3=4;T(2,-1)=2-(-1)=3.材料二:关于数学家高斯的故事:200 多年前,高斯的算术老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1+2+3+4+…+100=?据说,当其他同学忙于把100 个数逐项相加时,十岁的高斯却用下面的方法迅速算出了正确答案:(1+100)+(2+99)+…+(50+51)=101×50=5050.也可以这样理解:令S=1+2+3+…+100①,则S=100+99+…+3+2+1②,①+②得2S=(1+100)+(2+99)+…………+(100+1)=100×(1+100)=10100,解决问题:(1)已知x+y=10,且x>y,求T(5,x)-T(5,y)的值;(2)对于正数m,有T(m2+1,-1)=3,求T(1,m+99)+T(2,m+99)+T(3,m+99)+…+T(199,m+99)的值.例4、如果一个正整数m 能写成m=a2-b2(a,b 均为正整数,且a≠b),我们称这个数为“平方差数”,则a,b 为m 的一个平方差分解,规定:⎧⎪a+b=8,⎧⎪a+b=4,例如:8=8×1=4×2,由8=a2-b2=(a+b)(a-b),可得⎨⎪⎩a-b=1或⎨⎪⎩a-b=2.因为a,b 为正⎧⎪a=3,整数,解得⎨⎪⎩b=1,所以又例如:48=132-112=82-42=72-12,所以(1)判断:6 平方差数(填“是”或“不是”),并求F(45)的值;(2)若s 是一个三位数,t 是一个两位数,s=100x+5,t=10y+x(1≤x≤4,1≤y≤9,x,y 是整数),且满足s+t 是11 的倍数,求F(t)的最大值.例5、一个四位数,记千位上和百位上的数字之和为x,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为y,如果x=y,那么称这个四位数为“和平数”.例如:1423,x=1+4,y=2+3,因为x=y,所以1423是“和平数”.(1)请判断:2561(填“是”或“不是”)“和平数”.(2)直接写出:最小的“和平数”是,最大的“和平数”是;(3)如果一个“和平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是千位上的数字的两倍,且百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4的倍数,求满足条件的所有“和平数”.例6、一个四位数,记千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为x ,十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之和为y ,如果x y ,那么称这个四位数为“对称数”.(1)最小的“对称数”为;四位数A与2020之和为最大的“对称数”,则A的值为;(2)一个四位的“对称数”M,它的百位数字是千位数字a 的3倍,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和为8,且千位数字a 使得不等式组恰有4个整数解,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对称数”M的值.课后作业: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若整数m是8的倍数,那么称整数m为“立达数”,例如,因为16是8的倍数,所以16是“立达数”.(1)已知整数m等于某个奇数2k+1(k为正整数)的平方减1,求证:m是“立达数”.(2)已知两位正整数t=10x+y (1≤x≤y≤9,其中x、y为自然数),交换其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得到新数s,如果s加上t的和是“立达数”,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两位正整数t.2、已知一个三位自然数,若满足百位数字等于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则称这个数为“和数”,若满足百位数字等于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平方差,则称这个数为“谐数”.如果一个数既是“和数”,又是“谐数”,则称这个数为“和谐数”.例如321,∵3=2+1,∴321 是“和数”,∵3=22-12,∴321 是“谐数”,∴321 是“和谐数”.(1)证明:任意“谐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一定是偶数;(2)已知a=10m+4n+716(0≤m≤7,1≤n≤3,且m,n 均为正整数)是一个“和数”,请求出所有a 的值.3、阅读材料:在处理分数和分式问题时,有时由于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的次数高于分母的次数,在实际运算中往往难度比较大,这时我们可以考虑逆用分数(分式)的加减法,将假分数(分式)拆分成一个整数(或整式)与一个真分数的和(或差)的形式,通过对简单式的分析来解决问题,我们称之为分离整数法,此法在处理分式或整除问题时颇为有效,现举例说明.解决问题:(1)将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子为整数的分式的和的形式,则结果为;(2)已知整数x 使分式的值为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整数x=;(3)若关于x 的方程2x2+(1-2a)x+(4-3a)=0 有整数解,求正整数a 的值.4、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定义直线y=ax+b与直线y=bx+a互为“互助直线”,例如,直线y=x+4与直y=4x+1互为“互助直线“材料二: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两点P1(x1,y1)、P2(x2,y2),P1、P2两点间的直角距离d(P1,P2)=|x1﹣x2|+|y1﹣y2|.例如:Q1(﹣3,1)、Q2(2,4)两点间的直角距离为d(Q1,Q2)=|﹣3﹣2|+|1﹣4|=8设P0(x0,y0)为一个定点,Q(x,y)是直线y=ax+b上的动点,我们把d(P0,Q)的最小值叫做P0到直线y=ax+b的直角距离.(1)计算S(﹣1,6),T(﹣2,3)两点间的直角距离d(S,T)=,直线y=2x+3上的一点H(a,b)又是它的“互助直线”上的点,求点H的坐标.(2)对于直线y=ax+b上的任意一点M(m,n),都有点N(3m,2m﹣3n)在它的“互助直线”上,试求点L(5,﹣)到直线y=ax+b的直角距离.。

重庆市中考数学 第二部分 题型研究 题型六 新定义题针对演练-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数学试题

重庆市中考数学 第二部分 题型研究 题型六 新定义题针对演练-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数学试题

题型六 新定义题针对演练1. (2016某某)设a ,b 是任意两个实数,规定a 与b 之间的一种运算“⊕”为:a ⊕b =⎩⎪⎨⎪⎧b a (a >0)a -b (a ≤0).例如:1⊕(-3)=-31=-3,(-3)⊕ 2=(-3)-2=-5,(x 2+1)⊕(x -1)=x -1x 2+1.(因为x 2+1>0) 参照上面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2⊕ 4=________,(-2)⊕ 4=________;(2)若x >12,且满足(2x -1)⊕(4x 2-1)=(-4)⊕(1-4x ),求x 的值.2. 对于正整数n ,定义F (n )=⎩⎪⎨⎪⎧n 2,n <10f (n ),n ≥10,其中f (n )表示n 的首位数字、末位数字的平方和.例如:F (6)=62=36,F (123)=f (123)=12+02=1, .规定F 1(n )=F (n ),F k +1(n )=F (F k (n )).例如:F 1(123)=F (123)=10,F 2(123)=F (F 1(123))=F (10)=1.(1)求:F 2(4)和F 2015(4);(2)若F3m(4)=89,求正整数m的最小值.3. 如果一个自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连续奇数的立方差,那么我们就称这个自然数为“麻辣数”.如:2=13-(-1)3,26=33-13,所以2、26均为“麻辣数”.【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1)请判断98和169是否为“麻辣数”,并说明理由;(2)求在不超过2016的自然数中,所有的“麻辣数”之和为多少?4. (2015某某A卷)如果把一个自然数各数位上的数字从最高位到个位依次排出的一串数字,与从个位到最高位依次排出的一串数字完全相同,那么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数称为“和谐数”.例如自然数1232+22=131,从最高位到个位依次排出的一串数字是:1,2,3,2,1,从个位到最高位依次排出的一串数字仍是:1,2,3,2,1,因此1232+22=131是一个“和谐数”.再如22,545,3883,345543,…,都是“和谐数”.(1)请你直接写出3个四位“和谐数”;请你猜想任意一个四位“和谐数”能否被11整除?并说明理由;(2)已知一个能被11整除的三位“和谐数”,设其个位上的数字为x(1≤x≤4,x为自然数),十位上的数字为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5. (2016某某一中三模)当一个多位数为偶数位时,在其中间位插入一位数k(0≤k≤9)得到一个新数,我们把这个新数称为原数的关联数.如:435729中间插入数字6可得435729的一个关联数4356729,其中435729=729+435×1000,4356729=729+6×1000+435×10000.请阅读以上材料,解决下列问题.(1)若一个三位关联数是原来两位数的9倍,请找出满足此条件的三位关联数;(2)对于任何一个位数为偶数的多位数,中间插入数字m,得其关联数(0≤m≤9,且m为3的倍数),试证明:所得的关联数与原数10倍的差一定能被3整除.6. (2016某某外国语学校二诊)定义:如果M个不同的正整数,对其中的任意两个数,这两个数的积能被这两个数的和整除,则称这组数为M个数的祖冲之数组.如(3,6)为两个数的祖冲之数组,因为3×6能被(3+6)整除;又如(15,30,60)为三个数的祖冲之数组,因为(15×30)能被(15+30)整除,(15×60)能被(15+60)整除,(30×60)能被(30+60)整除….(1)我们发现,3和6,4和12,5和20,6和30,…,都是两个数的祖冲之数组;由此猜测n和n(n-1)(n≥2,n为整数)组成的数组是两个数的祖冲之数组,请证明这一猜想;(2)若(4a,5a,6a)是三个数的祖冲之数组,求满足条件的所有三位正整数a.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7. (2016某某南开阶段测试三)进位制是一种记数方式,可以用有限的数字符号代表所有的数值,使用数字符号的数目称为基数,基数为n ,即可称n 进制.现在最常用的是十进制,通常使用10个阿拉伯数字0~9进行记数,特点是逢十进一,对于任意一个用n (n ≤10)进制表示的数,通常使用n 个阿拉伯数字0~(n -1)进行记数,特点是逢n 进一.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把它转化为十进制:例如:五进制数(234)5=2×52+3×5+4=69,记作(234)5=69,七进制数(136)7=1×72+3×7+6=76,记作(136)7=76.(1)请将以下两个数转化为十进制:(331)5=________,(46)7=________;(2)若一个正数可以用七进制表示为(abc )7,也可以用五进制表示为(cba )5,请求出这个数并用十进制表示.8. (2016某某实验外国语学校一诊)有一个n 位自然数abcd …gh 能被x 0整除,依次轮换个位数字得到的新数bcd …gha 能被(x 0+1)整除,再依次轮换个位数字得到的新数cd …ghab 能被(x 0+2)整除,按此规律轮换后,d …ghabc 能被(x 0+3)整除,…,habc …g 能被(x 0+n_____ _____-1)整除,则称这个n 位数abcd …gh 是x 0的一个“轮换数”.例如:60能被5整除,06能被6整除,则称两位数60是5的一个“轮换数”;再如:32+22=134能被2整除,243能被3整除,432+22=13能被4整除,则称三位数32+22=134是2的一个“轮换数”. (1)若一个两位自然数的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2倍,求证这个两位自然数一定是“轮换数”; (2)若三位自然数abc 是3的一个“轮换数”,其中a =2,求这个三位自然数abc .9. 把一个自然数所有数位上的数字先平方再求和得到一个新数,叫做第一次运算,再把所得新数所有数位上的数字先平方再求和又将得到一个新数,叫做第二次运算,…,如此重复下去,若最终结果为1,我们把具有这种特征的自然数称为“快乐数”.例如: 32+22=13→32+22=13→12+02=1, →12+02=1, 72+02=→72+02=42+92=97→42+92=97→92+72=130→12+32+02=10→12+02=1, 所以32+22=13和72+02=都是“快乐数”._____ _____ _____ __________ (1)写出最小的两位“快乐数”;判断19是不是“快乐数”;请证明任意一个“快乐数”经过若干次运算后都不可能得到4;(2)若一个三位“快乐数”经过两次运算后结果为1,把这个三位“快乐数”与它的各位上的数字相加所得的和被8除余数是2,求出这个“快乐数”.10. 定义一种对于三位数abc (a 、b 、c 不完全相同)的“F 运算”:重排abc 的三个数位上的数字,计算所得最大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的差(允许百位数字为零).例如abc =213时,则 213――→F 198(32+22=131-123=198)――→F792(981-189=792). (1)579经过三次“F 运算”得________;(2)假设abc 中a >b >c ,则abc 经过一次“F 运算”得______(用代数式表示);(3)猜想:任意一个三位数经过若干次“F 运算”都会得到一个定值,请证明你的猜想.11. (2016大渡口区诊断性检测)若一个整数能表示成a 2+b 2(a ,b 是整数)的形式,则称这个数为“完美数”.例如,5是“完美数”,因为5=22+12.再如,M =x 2+2xy +2y 2=(x +y )2+y 2(x ,y 是整数),所以M 也是“完美数”. (1)请你再写一个小于10的“完美数”,并判断29是否为“完美数”;(2)已知S =x 2+4y 2+4x -12y +k (x ,y 是整数,k 是常数),要使S 为“完美数”,试求出符合条件的一个k 值,并说明理由;(3)如果数m ,n 都是“完美数”,试说明mn 也是“完美数”.12. (2016某某西大附中第九次月考)对于实数x ,y 我们定义一种新运算L (x ,y )=ax +by (其中a ,b 均为非零常数),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四则运算,由这种运算得到的数我们称之为线性数,记为L (x ,y ),其中x ,y 叫做线性数的一个数对.若实数x ,y 都取正整数,我们称这样的线性数为正格线性数,这时的x ,y 叫做正格线性数的正格数对.(1)若L (x ,y )=x +3y ,则L (2,1)=________,L (32,12)=________; (2)已知L (1,-2)=-1,L (13,12)=2. ①a =________,b =________;②若正格线性数L (m ,m -2),求满足50<L (m ,m -2)<100的正格数对有多少个;③若正格线性数L (x ,y )=76,求满足这样的正格数对有多少个;在这些正格数对中,有满足问题②的数对吗?若有,请找出;若没有,请说明理由.13. (2016某某巴蜀二诊)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创立,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事物的性质是由某种数量关系决定的,如他们研究各种多边形数:记第n 个k 边形数N (n ,k )=k -22n 2+4-k 2n (n ≥1,k ≥3,k 、n 都为整数), 如第1个三角形数N (1,3)=3-22×12+4-32×1=1; 第2个三角形数N (2,3)=3-22×22+4-32×2=3; 第3个四边形数N (3,4)=4-22×32+4-42×3=9; 第4个四边形数N (4,4)=4-22×42+4-42×4=16. (1)N (5,3)=________,N (6,5)=________;(2)若N (m ,6)比N (m +2,4)大10,求m 的值;(3)若记y =N (6,t )-N (t ,5),试求出y 的最大值.题型六 新定义题针对演练1. 解:(1)2,-6.【解法提示】2⊕ 4=42=2,(-2)⊕ 4=-2-4=-6. (2)∵x >12, ∴2x -1>0,∴(2x -1)⊕(4x 2-1)=12142--x x =-4-(1-4x ), 即2x +1=-5+4x ,解得x =3.∴x 的值为3.2. 解:(1)F 2(4)=F (F 1(4))=F (F (4))=F (16)=12+62=37; F 1(4)=F (4)=16,F 2(4)=37,F 3(4)=58,F 4(4)=89,F 5(4)=145,F 6(4)=26,F 7(4)=40,F 8(4)=16,通过观察发现,每进行7步运算是一个循环,2015÷7=287……6,因此F 2015(4)=F 6(4)=26.(2)由(1)可知,每进行7步运算是一个循环,F 4(4)=89=F 11(4)=F 18(4)=F 4+7i (4),其中i =0,1,2,3,…,要求m 的最小值,则(4+7i )为3的最小公倍数,因为3m >4,所以3m =18,所以m =6.3. 解:(1)98是麻辣数,169不是麻辣数,理由如下:设k 为整数,则2k +1,2k -1为两个连续奇数,设M 为麻辣数,则M =(2k +1)3-(2k -1)3=24k 2+2, ∵98=53-33,故98是麻辣数;M =24k 2+2为偶数,故169不是麻辣数. (2)同(1)令M ≤2016,则24k 2+2≤2016, 解得k 2≤100712<84, 故k 2=0,1,4,9,16,25,36,49,64,81, 故M 的和为24×(0+1+4+9+16+25+36+49+64+81)+2×10=6860.所以,在不超过2016的自然数中,所有的“麻辣数”之和为6860.4. 解:(1)1331,2442,1001.猜想:任意一个四位“和谐数”能被11整除.理由:设一个四位“和谐数”记为xyyx ,用十进制表示为:1000x +100y +10y +x =1001x +110y =11(91x +10y ),∵x 、y 是0~9之间的整数,∴11(91x +10y )能被11整除.∴任意一个四位“和谐数”能被11整除.(2)设这个三位“和谐数”为xyx ,用十进制表示为:100x +10y +x =101x +10y ,∵它是11的倍数, ∴1110101y x +为整数. 将这个式子变形:1110101y x +=11291121199y x y x y x y x -++=-++, ∵x 、y 是0~9之间的整数, ∴112y x -应为整数. 又∵1≤x ≤4,0≤y ≤9,∴2≤2x ≤8,-9≤-y ≤0,∴-7≤2x -y ≤8, ∵要使112y x 是整数,则2x -y 只能是0, ∴2x -y =0,即y =2x ,∴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y =2x (1≤x ≤4,x 为自然数).5. (1)解:如:135,225,315,405.【解法提示】设原来的两位数为xy ,插入的数字为k .由题意得:9(10x +y )=100x +10k +y ,化简得:4y -5x =5k ,当k =0时,4y -5x =0,则x =4,y =5;当k =1时,4y -5x =5,则x =3,y =5;当k =2时,4y -5x =10,则x =2时,y =5;_____ __________ ___ 当k =3时,4y -5x =15,则x =1,y =5.(2)证明:设一个位数为2n 位的多位数为ab ,中间插入数字m ,得其关联数(0≤m ≤9,且m 为3的倍数)为amb ,由题意得,amb -10ab =a ×10n +1+m ×10n +b -10(a ×10n +b )=m ×10n-9b , ∵m 是3的倍数,∴m ×10n能被3整除, 又∵9b 能被3整除,∴m ×10n-9b 能被3整除, 故对于任何一个位数为偶数的多位数,中间插入数字m (0≤m ≤9,且m 为3的倍数),所得的关联数与原数10倍的差一定能被3整除.6. (1)证明:∵n +n (n -1)=n +n 2-n =n 2, ∴n ·n (n -1)÷[n +n (n -1)]=n -1,∵n ≥2,n 为整数,∴n -1是整数,∴n 和n (n -1)(n ≥2,n 为整数)组成的数组是两个数的祖冲之数组.(2)解:∵(4a ,5a ,6a )是三个数的祖冲之数组,∴可设⎪⎩⎪⎨⎧+=⋅+=⋅+=⋅pa a a a n a a a a ma a a a )65(65)64(64)54(54,即⎪⎩⎪⎨⎧===pa n a ma 1130512920,∴920m =512n =1130p ,化简得:22p =25n =27m ;∵m 、n 、p 均为整数,∴m =22×25×i (i 为整数),∴a =920×22×25i =25119i⨯⨯,∵a 是整数,∴i 为偶数,当i =2时,a =495,当i =4时,a =990,___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_____ 当i =6时,a =1485,不是三位数,舍去,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所有三位正整数a 为495和990.7. 解:(1)(331)5=3×52+3×5+1=91; (46)7=4×7+6=34.(2)∵(abc )7=a ×72+b ×7+c ,(cba)5=c ×52+b ×5+a , ∴25c +5b +a =49a +7b +c ,即24a +b =12c ,∵a 、b 、c 是0~6的整数,∴b =0,c =2a ,当a =1时,c =2,这个十进制的数为51;当a =2时,c =4,这个十进制的数为102;当a =3时,c =6,这个十进制的数为153.8. (1)证明:设此两位数为a 2a ,∵a 2a =10a +2a =12a 为6的倍数,轮换后2aa =20a +a =21a 为7的倍数,_____ _____ _____ _____∴a 2a 为6的一个轮换数.故这个两位自然数一定是“轮换数”.(2)解:∵此三位数为2bc =200+10b +c =198+9b +(2+b +c ),为3的倍数, ∴(2+b +c )为3的倍数,第一次轮换后:bc 2=100b +10c +2=100b +8c +(2c +2),为4的倍数,∴(c +1)为2的倍数,即c 为奇数,第二次轮换后:c 2b =100c +20+b ,为5的倍数,则b 为0或者5.当b =0时,2+b +c =2+c ,为3的倍数且c 为奇数,则c =1,或7,即三位数为201 或207;当b =5时,2+b +c =7+c 为3的倍数且c 为奇数,则c =5,即三位数为255.综上所述,这个三位自然数abc 为201,207或255.9. 解:(1)最小的两位“快乐数”是10; 19是“快乐数”. 证明:由题意可知,用反证法证明数字4经过若干次运算后都不会出现数字1即可. ∵4→16→37→58→89→145→42→20→4→16…→4出现两次,∴后面将重复出现,永远不会出现1,∴任意一个“快乐数”经过若干次运算后都不可能得到4.(2)设这个三位“快乐数”为abc,由题意知,经过两次运算后结果为1,所以第一次运算后结果一定是10或100,所以a2+b2+c2=10或100,又因为a、b、c为整数,且a≠0,所以a2+b2+c2=12+32+02=10或a2+b2+c2=0+62+82=100.(i)当a=1,b=3或0,c=0或3时,这个三位“快乐数”为130,103;(ii)当a=2时,b、c无解;(iii)当a=3时,b=1或0,c=0或1时,这个三位“快乐数”为310,301;同理当a2+b2+c2=100时,因为62+82=100, 所以这个三位“快乐数”的所有可能为680,608,806,860.综上所述,一共有130,103,310,301,680,608,806,860八个.又因为三位“快乐数”与它的各位上的数字相加所得的和被8除余数是2,经计算知只有310和860满足条件.10.解:(1)495.【解法提示】①975-579=396;②963-369=594;③954-459=495.(2)99(a-c).【解法提示】(100a+10b+c)-(100c+10b+a)=100a+10b+c-100c-10b-a=99a-99c=99(a-c).(3)证明:设这个三位数中三个数字为a,b,c,且a≥b≥c,a≥c+1,则经过“F运算”_____ _____有abc-cba=99(a-c)=100(a-c-1)+10×9+(10+c-a),因此所得的三位数中必有一个9,而另外两个数字之和为9,共有990,981,972,963,954五种情况;以990为例得,990-099=891,981-189=792,972-279=693,963-369=594,954-459=495,…,由此可知最后得到495时就会循环.∴任意一个三位数经过若干次“F运算”都会得到一个定值,这个定值为495.11.解:(1)0,1,2,4,8,9均可.∵29=52+22,∴29是“完美数”.(2)根据题意S=x2+4y2+4x-12y+k=(x2+4x)+(4y2-12y)+k=(x+2)2-4+(2y-3)2-9+k=(x+2)2+(2y-3)2+(k-13).要使S为“完美数”,则k-13=0,即k=13.(3)设m=a2+b2,n=c2+d2(a,b,c,d都是整数),则mn=(a2+b2)(c2+d2)=a2c2+a2d2+b2c2+b2d2=a2c2+2abcd+b2d2+b2c2-2abcd+a2d2=(ac +bd )2+(bc -ad )2, ∴mn 也是“完美数”.12. 解:(1)5;3.【解法提示】由新定义得,L(2,1)=2+3×1=2+3=5;L(32,12)=32+3×12=3. (2)①3;2. 【解法提示】由定义得,⎪⎩⎪⎨⎧=+-=-2213112b a b a ,解得⎩⎨⎧==23b a . ②由新定义,得L (m ,m -2)=3m +2(m -2)=5m -4,∵50<L (m ,m -2)<100,∴⎩⎨⎧<->-100455045m m ,解得545<m <1045, ∵m 和m -2均为正整数,∴经计算可知满足50<L (m ,m -2)<100的正格数对共有10个. ③由L (x ,y )=3x +2y =76,得y =2376x -, ∵x >0,y >0,即2376x ->0,解得x <763,又∵x ,y 均为正整数,∴x 为偶数,∴经计算可知共有12个满足条件的正格数对,若x ,y 满足问题②,则x -y =2,即x -2376x -=2, 解得x =16,∴y =x -2=14,∴在这些正格数对中,有满足问题②的数对,为⎩⎨⎧==1416y x .13. 解:(1)15;51.【解法提示】根据题意得,N (5,3)=3-22×52+4-32×5=252+52=15; N (6,5)=5-22×62+4-52×6=54-3=51. (2)由题意得,6-22m 2+4-62m =4-22(m +2)2+4-42(m +2)+10, 化简得m 2-5m -14=0, 解方程得,m =7或m =-2(不合题意,舍去),故m =7.(3)由题意得,y =22-t ×62+24t -×6-5-22t 2-4-52t =-32t 2+312t -24, 整理得y =-32(t -316)2+38524, ∵a =-32<0,且t 是整数,∴当t =5时,y 有最大值,其最大值为16.。

2020年重庆市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2020年重庆市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2020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数学试题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全卷共五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题号右侧正确答案所对应的方框涂黑(或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人答题卷中对应的表格内).1.在一3,一1,0,2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一3B .一1C.0D.2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计算()2ab 的结果是( )A.2abB.b a 2C.22b aD.2ab 4.4.已知:如图,OA,OB 是⊙O 的两条半径,且OA ⊥OB ,点C 在⊙O 上则∠ACB 的度数为()A.45°B.35°C.25°D.20°5.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 A 调查市场上老酸奶的质量情况B .调查某品牌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C .调查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了危禁物品D .调查我市市民对伦敦奥运会吉祥物的知晓率 6.已知:如图,BD 平分∠ABC ,点E 在BC 上,EF//AB .若∠CEF=100°,则∠ABD 的度数为()A.60°B.50°C.40°D.30°7.已知关于x 的方程2x+a 一9=0的解是x=2,则a 的值为( )A.2B.3C.4D.58.2020年“国际攀岩比赛”在重庆举行.小丽从家出发开车前去观看,途中发现忘了带门票,于是打电话让妈妈马上从家里送来,同时小丽也往回开,遇到妈妈后聊了一会儿,接着继续开车前往比赛现场.设小丽从家出发后所用时间为t ,小丽与比赛现场的距离为S .下面能反映S 与t 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9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五角星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一共有2个五角星,第②个图形一共有8个五角星,第③个图形一共有18个五角星,…,则第⑥个图形中五角星的个数为( )10.已知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为21-=x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定义阅读理解题1.阅读下列材料,解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一个三位以上的自然数,如果该自然数的末三位表示的数与末三位之前的数字表示的数之差是11的倍数,我们称满足此特征的数叫“网红数”.如:65362,362-65=297=11×27,称65362是“网红数”.材料二:对任意的自然数p 均可分解为p =100x +10y +z (x ≥0,0≤y ≤9,0≤z ≤9且想,x ,y ,z 均为整数),如:5278=52×100+10×7+8,规定:G (p )= zx x z x x -++-+112)( . (1)求证:任意两个“网红数”之和一定能被11整除;(2)已知:s =300+10b +a ,t =1000b +100a +1142(1≤a ≤7,0≤b ≤5,且a 、b 均为整数),当s +t 为“网红数”时,求G (t )的最大值.(1)证明:设两个“网红数”为mn ,ab (n ,b 分别为mn ,ab 末三位表示的数,m ,a 分别为mn ,ab 末三位之前的数字表示的数),则n -m =11k 1,b -a =11k 2, ∴mn +ab =1001m +1001a +11(k 1+k 2)=11(91m +91a +k 1+k 2).又∵k 1,k 2,m ,n 均为整数,∴91m +91a +k 1+k 2为整数,∴任意两个“网红数”之和一定能被11整除.(2)解:s =3×100+10b +a ,t =1000(b +1)+100(a +1)+4×10+2,S +t =1000(b +1)+100(a +4)+10(b +4)+a +2,①当1≤a ≤5时,s +t =))()()((2a 4b 4a 1b ++++, 则))()((2a 4b 4a +++-(b +1)能被11整除,∴101a +9b +441=11×9a +2a +11b -2b +40×11+1能被11整除,∴2a -2b +1能被11整除.∵1≤a ≤5,0≤b ≤5,∴-7≤2a -2b +1≤11,∴2a -2b +1=0或11,∴a =5,b =0,∴t =1642,G (1642)=17141, ②当6≤a ≤7时,s +t =))()()((2a 4b 6a 2b ++-+, 则))()((2a 4b 6a ++--(b +2)能被11整除,∴101a +9b -560=11×9a +2a +11b -2b -51×11+1能被11整除,∴2a -2b +1能被11整除.∵6≤a ≤7,0≤b ≤5,∴3≤2a -2b +1≤15,∴2a -2b +1=11,∴⎩⎨⎧==1b 6a ,⎩⎨⎧==2b 7a ,∴t =2742或3842,G (2742)=28251,G (3842)=39361, 综上,G (t )的最大值为39361. 2.若将自然数中能被3整除的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称为“3倍点”,取任意的一个“3倍点”P ,到点P 距离为1的点所对应的数分别记为a ,b .定义:若数K =a 2+b 2-ab ,则称数K 为“尼尔数”.例如:若P 所表示的数为3,则a =2,b =4,那么K =22+42-2×4=12;若P 所表示的数为12,则a =11,b =13,那么K =132+112-13×11=147,所以12,147是“尼尔数”.(1)请直接判断6和39是不是“尼尔数”,并且证明所有“尼尔数”一定被9除余3;(2)已知两个“尼尔数”的差是189,求这两个“尼尔数”.解:(1)6不是尼尔数,39是尼尔数.证明:设P 表示的数为3m ,则a =(3m -1),b =(3m +1), K =(3m -1)2+(3m +1)2-(3m -1)(3m +1)=9m 2+3,∵m 为整数,∴m 2为整数,∴9m 2+3被9除余3;(2)设这两个尼尔数分别是K 1,K 2,将两个“尼尔数”所对应的“3倍点数”P 1,P 2分别记为3m 1,3m 2.∴K 1-K 2=9m 12-9m 22=189,∴m 12-m 22=21,∵m 1,m 2都是整数,∴m 1+m 2=7,m 1-m 2=3, ∴⎩⎨⎧==2m 5m 21, ∴⎩⎨⎧==39k 228k 21.3.若在一个两位正整数 N 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间添上数字 2 ,组成一个新的三位数,我们称这个三位数为 N 的“诚勤数”,如 34 的“诚勤数”为 324 ;若将一个两位正整数 M 加 2 后得到一个新数,我们称这个新数为 M 的“立达数”,如 34 的“立达数”为 36.(1)求证:对任意一个两位正整数 A ,其“诚勤数”与“立达数”之差能被 6 整除;(2)若一个两位正整数 B 的“立达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 B 的各位数字之和的一半,求 B 的值.解:(1)设A 的十位数字为a ,个位数字为b ,则A =10a +b ,它的“诚勤数”为100a +20+b ,它的“立达数”为10a +b +2,∴100a +20+b -(10a +b +2)=90a +18=6(15a +3),∵a 为整数,∴15a +3是整数,则“诚勤数”与“立达数”之差能被6整除;(2)设B =10m +n ,1≤m ≤9,0≤n ≤9(B 加上2后各数字之和变小,说明个位发生了进位), ∴B +2=10m +n +2,则B 的“立达数”为10(m +1)+(n +2-10),∴m +1+n +2﹣10=21(m +n ), 整理,得m +n =14,∵1≤m ≤9,0≤n ≤9,∴⎩⎨⎧==6n 8m 、⎩⎨⎧==8n 6m 、⎩⎨⎧==5n 9m 、⎩⎨⎧==9n 5m 、⎩⎨⎧==7n 7m , 经检验:77、86和95不符合题意,舍去,∴所求两位数为68或59.4.一个正偶数k 去掉个位数字得到一个新数,如果原数的个位数字的2倍与新数之和与19的商是一个整数,则称正偶数k 为“魅力数”,把这个商叫做k 的魅力系数,记这个商为F (k ).如:722去掉个位数字是72,2的2倍与72的和是76,76÷19=4,4是整数,所以722是“魅力数”,722的魅力系数是4,记(722)4F =.(1)计算:(304)(2052)F F +;(2)若m 、n 都是“魅力数”,其中3030101m a =+,40010n b c =++(0≤a ≤9,0≤b ≤9,0≤c ≤9,a 、b 、c 是整数),规定:(,)a c G m n b -=.当()()24Fm Fn +=时,求(,)G m n 的值.解:(1)∵30+2×4=38,38÷19=2,∴F (304)=2.∵205+2×2=209,209÷19=11, ∴F (2025)=11.∴F (304)+F (2052)=13;(2)∵m =3030+101a =3000+100a +30+a ,∴F (m )=19a 23a 10300+++=19a 12303+=15+19a 1218+. ∵m 是“魅力数”, ∴19a 1218+是整数. ∵0≤a ≤9,且a 是偶数,∴a =0,2,4,6,8.当a =0时,19a1218+=1918不符合题意. 当a =2时,19a 1218+=1942不符合题意. 当a =4时,19a 1218+=1966不符合题意. 当a =6时,19a 1218+=1990不符合题意. 当a =8时,19a 1218+=19114=6符合题意. ∴a =8,此时m =3838,F (m )=F (3838)=6+15=21.又∵F (m )+F (n )=24,∴F (n )=3.∵n =400+10b +c ,∴F (n )=19c 2b 40++=3, ∴b +2c =17,∵n 是“魅力数”,∴c 是偶数,又∵0≤c ≤9,∴c =0,2,4,6,8.当c =0时,b =17不符合题意.当c =2时,b =13不符合题意.当c =4时,b =9符合题意.此时,G (m ,n )=b c a -=948-=94. 当c =6时,b =5符合题意.此时,G (m ,n )=b c a -=568-=52. 当c =8时,b =1符合题意.此时,G (m ,n )=b c a -=188-=0. ∵ 94>52>0, ∴G (m ,n )的最大值是94. 5.已知一个正整数,把其个位数字去掉,再将余下的数加上个位数字的4倍,如果和是13的倍数,则称原数为“超越数”.如果数字和太大不能直接观察出来,就重复上述过程.如:1131:113+4×1=117,117÷13=9,所以1131是“超越数”;又如:3292:329+4×2=337,33+4×7=61,因为61不能被13整除,所以3292不是“超越数”.(1)请判断42356是否为“超越数” (填“是”或“否”),若ab +4c =13k (k 为整数),化简abc 除以13的商(用含字母k 的代数式表示).(2)一个四位正整数N =abcd ,规定F (N )=|a +d 2﹣bc |,例如:F (4953)=|4+32﹣5×9|=32,若该四位正整数既能被13整除,个位数字是5,且a =c ,其中1≤a ≤4.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四位正整数N 中F (N )的最小值.解:(1)否,4235+4×6=4259,425+4×9=461,46+4×1=50,因为50不能被13整除,所以42356不是超越数. ∵ab +4c =13k ,∴10a +b +4c =13k ,∴10a +b =13k ﹣4c ,∵abc =100a +10b +c =10(10a +b )+c =130k ﹣40c +c =130k ﹣39c =13(10k ﹣3c ), ∴13abc =10k ﹣3c ; (2)由题意得d =5,a =c ,∴N =1000a +100b +10c +5,∵N 能被13整除,∴设100a +10b +c +4×5=13k ,∴101a +10b +20=13k ,且a 为正整数,b ,k 为非负整数,1≤a ≤4,∴a =2,b =9,k =24 或a =3,b =8,k =31,或a =4,b =7,k =38,∴F (N )=|2+25﹣18|=9,或F (N )=|3+25﹣24|=4,或F (N )=|4+25﹣28|=1,∴F (N )最小值为1.6.一个两位正整数n ,如果n 满足各数位上的数字互不相同且均不为0,那么称n 为“启航数”,将n 的两个数位上的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数'n .把'n 放在n 的后面组成第一个四位数,把n 放在'n 的后面组成第二个四位数,我们把第一个四位数减去第二个四位数后再除以11所得的商记为()F n ,例如:23n =时,32n '=,23323223(23)8111F -==-. (1)计算(42)_____;F = 若m 为“启航数”,()F m 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求()F m 的值;(2)s t 、为“启航数”,其中10,10s a b t x y =+=+(1≤b ≤a ≤9,1≤x 、y ≤5,且y x b a ,,,为整数) 规定:(,)s t K s t t-=,若()F s 能被7整除,且()()81162F s F t y +-=,求(,)K s t 的最大值.解:(1)F (42)=162,设m =pq (1≤p ≤q ≤9,且p 、q 为整数), 则()=81()11pqqp qppq F m p q -=-, ∵()F m 完全平方数,∴p q -为完全平方数,∵1≤p ≤q ≤9,且p 、q 为整数,∴0<p -q ≤8,∴14p q -=或,∴F (m )=81或324;(2)由题意知:s =ab ,t =xy (1≤b ≤a ≤9,1≤x 、y ≤5,且a b x y 、、、为整数), ∴()81()F s a b =-,()81()F t x y =-,∵()F s 能被7整除,∴81()7a b -为整数, 又∵1≤b ≤a ≤9,∴0<a -b ≤8,∴7a b -=,∴9,28,1a b a b ====或,∴s =92或81.又∵()()81162F s F t y +-=,∴81(a -b )+81(x -y )-81y =162,∴2y =x +5,∵1≤x ,y ≤5且x y ≠,∴1,33,4x y x y ====或,∴t =13 或34, ∴79(92,13)13K =,K (92,34)=3458,68(81,13)13K =,47(81,34)34K = K max =1379. 7.若一个三位数,其个位数加上十位数等于百位数,可表示为t =100(x +y )+10y +x (x +y≤9),则称实数t 为“加成数”,将t 的百位作为个位,个位作为十位,十位作为百位,组成一个新的三位数h .规定q =t ﹣h ,f (m )=9q ,例如:321是一个“加成数”,将其百位作为个位,个位作为十位,十位作为百位,得到的数h =213,∴q =321﹣213=108,f (m )=9108=12. (1)当f (m )最小时,求此时对应的“加成数”的值;(2)若f (m )是24的倍数,则称f (m )是“节气数”,猜想这样的“节气数”有多少个,并求出所有的“节气数”.解:(1)∵f (m )=9q , ∴当f (m )最小时,q 最小,∵t =100(x +y )+10y +x=101x+110y ,h =100y +10x +x +y =101y +11x ,∴q =t ﹣h =101x+110y ﹣(101y +11x )=9y +90x ,且1≤y ≤9,0≤x ≤9,x 、y 为正整数, 当x =0,y =1时,q =9,此时对应的“加成数”是110;(2)∵f (m )是24的倍数,设f (m )=24n (n 为正整数),则24n =9q ,q =216n , 由(1)知:q =9y +90x =9(y +10x ),∴216n =9(y +10x ),24n =y +10x ,(x +y <10)①当n =1时,即y +10x =24,解得:x =2,y =4,则这样的“节气数”是24;②当n =2时,即y +10x =48,解得:x =4,y =8,x +y =12>10,不符合题意;③当n =3时,即y +10x =72,解得:x =7,y =2,则这样的“节气数”是72;④当n =4时,即y +10x =96,解得:x =9,y =6,x +y =15>10,不符合题意;⑤当n =5时,即y +10x =120,没有符合条件的整数解,综上,这样的“节气数”有2个,分别为24,72.8.在任意n (n >1且为整数)位正整数K 的首位后添加6得到的新数叫做K 的“顺数”,在K 的末位前添加6得到的新数叫做K 的“逆数”.若K 的“顺数”与“逆数”之差能被17整除,称K 是“最佳拍档数”.比如1324的“顺数”为16324,1324的“逆数”为13264,1324的“顺数”与“逆数”之差为16324﹣13264=3060,3060÷17=180,所以1324是“最佳拍档数”.(1)请根据以上方法判断31568 (填“是”或“不是”)“最佳拍档数”;若一个首位是5的四位“最佳拍档数”N ,其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和为8,且百位数字不小于十位数字,求所有符合条件的N 的值.(2)证明:任意三位或三位以上的正整数K 的“顺数”与“逆数”之差一定能被30整除.(1)解:是;【解法提示】∵361568﹣315668=45900,且45900÷17=2700,∴根据最佳拍档数的定义可知,31568是“最佳拍档数”;故答案为:是设“最佳拍档数”N 的十位数字为x ,百位数字为y ,则个位数字为8﹣x ,y ≥x , N =5000+100y +10x +8﹣x =100y +9x +5008,∵N 是四位“最佳拍档数”,∴50000+6000+100y +10x +8﹣x ﹣[50000+1000y +100x +60+8﹣x ],=6000+100y +9x +8﹣1000y ﹣100x ﹣68+x ,=5940﹣90x ﹣900y ,=90(66﹣x ﹣10y ),∴66﹣x ﹣10y 能被17整除,①x =2,y =3时,66﹣x ﹣10y =34,能被17整除,此时N 为5326;②x =3,y =8时,66﹣x ﹣10y =﹣17,能被17整除,此时N 为5835;③x =5,y =1时,66﹣x ﹣10y =51,能被17整除,但x >y ,不符合题意;④x =6,y =6时,66﹣x ﹣10y =0,能被17整除,此时N 为5662;⑤x =8,y =3时,66﹣x ﹣10y =28,不能被17整除,但x >y ,不符合题意;⑥当x =9,y =4时,66﹣x ﹣10y =17,能被17整除,但x >y ,不符合题意;综上,所有符合条件的N 的值为5326,5835,5662;(2)证明:设三位正整数K 的个位数字为x ,十位数字为y ,百位数字为z ,它的“顺数”:1000z +600+10y +x ,它的“逆数”:1000z +100y +60+x ,∴(1000z +600+10y +x )﹣(1000z +100y +60+x )=540﹣90y =90(6﹣y ),∴任意三位正整数K 的“顺数”与“逆数”之差一定能被30整除,设四位正整数K 的个位数字为x ,十位数字为y ,百位数字为z ,千位数字为a ,∴(10000a +6000+100z +10y +x )﹣(10000a +1000z +100y +60+x )=5940﹣900z ﹣90y =90(66﹣10z ﹣y ),∴任意四位正整数K 的“顺数”与“逆数”之差一定能被30整除,同理得:任意三位或三位以上的正整数K 的“顺数”与“逆数”之差一定能被30整除.9.若实数a 可以表示成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倒数差,即a =n1-1n +1,那么我们称a 为第n 个“1阶倒差数”,例如21=1-21,∴21是第1个“1阶倒差数”,61=21-31,∴16是第2个“1阶倒差数”.同理,若b =n 1-2n 1+,那么,我们称b 为第n 个“2阶倒差数”. (1)判断132是否为“1阶倒差数”;直接写出第5个“2阶倒差数”; (2)若c ,d 均是由两个连续奇数组成的“2阶倒差数”,且d 1-c1=22,求c ,d 的值. 解:(1)132不是“1阶倒差数”,235; 【解法提示】∵32=1×32=2×16=4×8,不是两个连续自然数的积, ∴321不是“1阶倒差数”. 第5个“2阶倒差数”为51-71=352. (2)设m 是由两个连续奇数2x -1,2x +1组成的“2阶倒差数”,则m =1x 21--1x 21+=))(()(1x 21x 21x 21x 2-+--+=1x 422-. ∵c ,d 是两个连续奇数组成的“2阶倒差数”,∴可设c =1y 422-,d =1z 422-, ∵d 1-c1=22, ∴4z 2-12-4y 2-12=22, 即z 2-y 2=11,∴(z +y )(z -y )=11>0,∴z >y .∵11=1×11,∴⎩⎨⎧=-=+1y z 11y z ,解得⎩⎨⎧==6z 5y ,∴c =15422-⨯=299,d =16422-⨯=2143. 10.任意一个正整数n ,都可以表示为:n =a ×b ×c (a ≤b ≤c ,a ,b ,c 均为正整数),在n 的所有表示结果中,如果|2b ﹣(a +c )|最小,我们就称a ×b ×c 是n 的“阶梯三分法”,并规定:F (n )=bc a +,例如:6=1×1×6=1×2×3,因为|2×1﹣(1+6)|=5,|2×2﹣(1+3)|=0,5>0,所以1×2×3是6的阶梯三分法,即F (6)=231+=2. (1)如果一个正整数p 是另一个正整数q 的立方,那么称正整数p 是立方数,求证:对于任意一个立方数m ,总有F (m )=2;(2)t 是一个两位正整数,t =10x +y (1≤x ≤9,0≤y ≤9,且x ≥y ,x +y ≤10,x 和y 均为整数),t 的23倍加上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结果能被13整除,我们就称这个数t 为“满意数”,求所有“满意数”中F (t )的最小值.解:(1)∵m 为立方数,∴设m =q ×q ×q ,∴|2q ﹣(q +q )|=0,∴q ×q ×q 是m 的阶梯三分法,∴F (m )=qq q +=2; (2)由已知,[23(10x +y )+x +y ]能被13整除,整理得:231x +24y 能被13整除,∵231x +24y =13(18x +2y )﹣(3x +2y ),∴3x +2y 能被13整除,∵1≤x ≤9,0≤y ≤9,∴3≤3x +2y ≤45,∵x ,y 均为整数,∴3x +2y 的值可能为13、26或39,①当3x +2y =13时,∵x ≥y ,x +y ≤10,∴x =3,y =2,t =32,∴32的阶梯三分法为2×4×4,∴F (32)=23242=+; ②同理,当3x +2y =26时,可得x =8,y =1或x =6,y =4,∴t =81或64,∴F (81)=4,F (64)=2; ③同理,当3x +2y =39时,可得x =9,y =6(不合题意舍去), ∴综合①②③,F (t )最小值为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