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归纳整理

高中地理选修 3 旅游地理知识归纳整理

第一章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1. 旅游资源的含义: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既可以是自然风景的、文物古迹,也可以是风俗民情的。

2. 旅游资源的内涵:

(1)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不包括服务设施)。(2)能被旅游业开发利用。(3)能产生

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3. 旅游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①内容上:既有自然又有人文;既有景观又有文化;既有古迹又有现代;既有实物又有体验。

②地域上: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各具地方特色。

③季节上:同一旅游资源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景观。

④组成上:多要素相互组合。

⑤价值上:美学价值(形式美、朦胧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艺术欣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

(2)地域性(3)变化性(4)观赏性⑸定向性⑹永续性和易损性⑺非凡性⑻可创造性

4. 旅游资源的两种基本类型:

(1)自然旅游资源: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

分为:①地文景观类②气象气候类③水域风光类④生物景观类⑤宇宙类

(2)人文旅游资源: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学创造的载体和轨迹。

分为:①古迹和古建筑类②现代建筑成就类③休闲求知健身类④购物类

5. 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1)世界遗产可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

(2)中国已有47 处世界遗产(截止到2015 年底)。

文化遗产:除教材上长城等24处,新增了2 处:开平碉楼、福建土楼(共26处)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 地形地貌奇观、江西上饶三清山(7 处)

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峨眉—乐山大佛、武夷山(4 处)把后两项填在图上:此外,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昆曲、古琴新疆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

(4)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世界遗产本身都有一段漫长的历史,不仅有它的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还有它的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5)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中国的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认识和研究它的价值十分必要,一方面可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和主动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可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对世界遗产,不能只从经济上去考虑它的旅游价值,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对它的保护。对保护世界遗产的态度,可概括为“三个负责”:(1)对历史负责,对创造人类高度价值

和文明的祖先负责;(2)对当代人负责,不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全世界人民;(3)对未

来负责,要把它完整地交给子孙后代。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 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1)了解景观特点

旅游者应事先对所要游览的景观有所了解,尤其是了解人文景观设计者的美学构思,以获得较好的观赏效果。如: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的太湖石、日月同辉。

2)精选观赏点位

3)把握观赏时机

①季节性的景观:我国的名山——多夏季;黄山云海—冬季和雨过天晴;哈尔滨冰灯——冬季;香山红叶——秋季

②特定时间的特定景观:日出、日落、云海——雨过天晴;钱塘大潮——八月十八;泼水节——阳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青海湖鸟岛——5 月

(4)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对旅游景观历史文化地位的了解不同,欣赏时所激发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也不同。如:观赏岳阳楼。

(5)提高审美素质

2. 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旅游景区景观特点的描述方法:①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多样;②景观的主要类型;③ 景观有何地方特色、审美特色;④景观品位的高低:是世界级、国家级还是地方级的。

(1)山地景观——黄山

旅游资源丰富。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旅游风景名胜区。

景观特点72 峰:崔巍雄浑、峻峭秀丽、错落有致,天然巧成。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名冠于世。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花岗岩断块山,节理发育。

成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植被茂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显著,常出现云海景观。

由地质、地貌、气候等多因素造就。

(2)海域景观——美国夏威夷

旅游资源丰富,由8 个大岛和100 多小岛组成。

景观特点热带海域风情和火山景观闻名于世。

世界罕见的休憩风景胜地。

由火山爆发形成,盾形火山利于观赏和考察;

成因地处热带,受海洋环抱,气候适宜,雨量丰富,植物茂盛;多种文化融合:海岛文化、移民文化(3)历史遗产——中国长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景观特点中国人文景观第一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世界奇观。建筑年代之久、规模之大、历史价值之高举世无匹。

成因:古代军事防卫工程。与自

然环境的关系:体现因地制宜思

想,与自然环境和谐;是自然地理

界线(中段与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4)城市景观——法国巴黎

①世界十大名城之一景观: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凯旋门、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道、凡尔赛宫、爱

丽舍宫、卢浮宫。③景观布局体现欧洲文化特点——主要建筑位于广场中央。

3. 旅游资源的评价:

(1)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①旅游资源特色——吸引旅游者的关键性因素;②旅游资源的价值;③旅游资源的组合和规模

(2)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①环境容量;②环境质量;③社会经济环境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①地理位置、交通条件;②客源市场条件;③ 其他开发条件(投资、施工、服务设施等)第三章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第一节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

1. 旅游景区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景区的吸引物、旅游者、景区的服务业等。

(1)旅游景区的吸引物: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

(2)旅游者——主体地位。旅游者具有的基本条件:自由支配的收入、一定的闲暇时间、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旅游动机。

(3)旅游景区的服务业:交通、食宿、娱乐、通信和购物等。

2. 旅游景区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1)旅游者影响和制约景区吸引物的开发利用,以及景区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2)景区吸引物是旅游者旅游的前提条件和景区服务业的基础;

(3)景区服务业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合理开发利用景区吸引物,完善和提高其吸引力。

3.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1)突出景观特色:如泰山雄伟、华山险要、峨眉俊秀、衡岳烟云。(2)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如江西庐山的白露洞书院以独特方式融汇在庐山自然美中。

(3)维护生态平衡:如杭州西湖,湖沼之地→人间天堂。

(4)最佳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发挥景点的综合使用价值。如甘肃兰州兴隆山瞭望塔:防火护林、鸟瞰全景。

4.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1)景区形象:景观特色是决定性因素。例:P60 平遥古城的形象设计:理念、行为识别、

视觉识别。

(2)功能分区:常见的功能区有密集游憩区、游憩缓冲区和核心保护区。交通线:①便捷、经济、安全、可靠;②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3)空间布局服务设施:①与交通线相连;②在旅游区附近选址;③集聚与分散需具体分析对某旅游景区的交通、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第二节. 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

(1)查找、收集旅游资料与信息:图书、报刊、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旅行社、与亲戚朋友交谈是获取旅游资料与信息的渠道。

(2)选择旅游线路:出发点是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获取最丰富的旅游体验,达到最满意的效果。

①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突出特色;讲究韵律——保持兴奋度;“冷热”兼顾——“以热带冷”;发展创新——适应需求;安全可靠。

②选择线路要注意的问题:突出主题;尽可能使景区串联,避免形成重复;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内容;根据经济条件选择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

结合旅游资源信息,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6. 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自然灾自然环境

野生动植物、传染病、核辐射等社会环境:战争、恐怖主义、社会动乱、火灾、旅游设施管理不当的损害等。

7. 旅游事故的防范措施

(1)增强安全意识;

(2)消除不安全因素;

(3)控制不安全行为:①限定游客活动范围,设置安全警告标志;②加强巡视;③及时获得天气预报,预防自然灾害;④加强游客安全教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