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污水水质提升实验报告(3篇)

污水水质提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污水处理过程,探究不同处理方法对污水水质提升的效果,为实际污水处理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了解和掌握污水水质提升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2. 评估不同处理方法对COD、氨氮、SS等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

3. 分析实验数据,为污水处理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1.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通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样中的有机物,消耗的氧化剂量即为COD值。

2. 氨氮的测定: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氨氮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棕色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从而计算氨氮浓度。

3. 悬浮物(SS)的测定:采用重量分析法,通过滤膜过滤水样,烘干后称重,计算SS含量。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1. 仪器:COD测定仪、分光光度计、滤膜、烘箱、天平、pH计等。

2. 试剂:重铬酸钾、硫酸银、硫酸亚铁铵、纳氏试剂、盐酸、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水样采集:采集一定量的污水样品,记录水样来源、取样日期等信息。

2. COD测定:按照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COD值。

3. 氨氮测定:按照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氨氮浓度。

4. SS测定:采用重量分析法测定水样SS含量。

5. 模拟污水处理:a. 预处理: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包括絮凝、沉淀等。

b. 生化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生化处理方法,去除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

c. 深度处理:采用吸附、离子交换等深度处理方法,进一步去除污染物。

6. 水质检测:对处理后的水样进行COD、氨氮、SS等指标检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COD去除效果: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对COD的去除效果明显,处理后的水样COD值显著降低。

2. 氨氮去除效果: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处理后的水样氨氮浓度明显降低。

3. SS去除效果: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对SS的去除效果明显,处理后的水样SS含量显著降低。

污水水质分析实验报告(3篇)

污水水质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分析方法,对某地区生活污水的各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了解其水质状况,为后续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污水水质分析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分析、化学分析、生物分析等方面。

本实验主要采用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测定污水中COD、BOD5、SS、氨氮、总磷等指标,评估污水的污染程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生活污水样品氢氧化钠、硫酸、硫酸铜、重铬酸钾、碘化钾、淀粉溶液等化学试剂滤纸、玻璃棒、烧杯、锥形瓶、滴定管、比色皿等实验器材2. 实验仪器:pH计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21分光光度计精密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1. 物理性质分析:pH值测定:用pH计测定污水样品的pH值。

悬浮物含量测定:将污水样品过滤,用滤纸称重,计算悬浮物含量。

2. 化学分析:化学需氧量(COD)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污水样品的COD。

生化需氧量(BOD5)测定:采用稀释与培养法测定污水样品的BOD5。

氨氮测定:采用纳氏试剂法测定污水样品的氨氮含量。

总磷测定: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污水样品的总磷含量。

3. 生物分析:微生物活性测定:采用BOD5测定方法,评估污水样品的微生物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物理性质分析结果:pH值:某地区生活污水的pH值为6.5。

悬浮物含量:某地区生活污水的悬浮物含量为200 mg/L。

2. 化学分析结果:COD:某地区生活污水的COD值为300 mg/L。

BOD5:某地区生活污水的BOD5值为150 mg/L。

氨氮:某地区生活污水的氨氮含量为50 mg/L。

总磷:某地区生活污水的总磷含量为5 mg/L。

3. 生物分析结果:微生物活性:某地区生活污水的微生物活性较好,BOD5/COD值为0.5。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某地区生活污水的各项水质指标,发现其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氨氮和总磷。

针对这些污染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理:物理处理: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如格栅除杂、沉淀等,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

水质量实践报告

水质量实践报告

水质量实践报告篇一:水质实习报告污水处理工程实习报告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余、毛、何、吴完成时间:2013年1月日河南城建学院2013年1 月日前言本次的实习是《水质工程学》课程的实习,经过三年多的学习,我们已经有了多次实习经验,对于实习的重要性大家都很明白,因为仅有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让我们掌握真正的知识与技术。

所以大家对于这次实习还是充满了热情。

实习不仅是一种实践环节的学习,也正是一种锻炼。

虽然我们曾经参观过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的基本工艺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然而这一次,大家更加深入地熟悉污水厂的工艺流程。

观察并比较各种处理工艺,处理设施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明白各个工艺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这次实习我们分别参观了新城区污水处理厂,七星公司污水处理厂和河南城建学院人工湿地。

从处理工艺,装备设施,日处理能力,设计风格,出水水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认识和学习。

通过这三个地点的实习,就是要加深我们对各个处理工艺的认识,学会分析比较各个处理工艺的优缺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而知不足,当然仅通过一次实习,我们尚不能完全掌握相关的知识。

希望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今后能够对掌握的知识更加充实和完善。

ForewordThe internship is “ Water Quality Engineering “ training course , after threeyears of study , we have several internship experience for everyone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e , because only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learning is far enough, only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so that we can grasp the true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So everyone for this internship was full of enthusiasm. Internship is not only a practical aspects of learning , it is also a kind of exercise . Although we have visited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he basic process of sewage treatment has had preliminary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 This time, however , we more deeply familiar with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process. Observe and compa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reatment process , treatment facilities , underst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This internship we visited the new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sewagetreatment plants and seven companies ,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wetland . From the treatment process,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 daily processing capacity , design, water qua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cognition and learning were compared . These three sites through internships , is to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various treatment processes ,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treatment process to learn , to achieve the purposeto apply their knowledge . Inadequate school conceivable , of course, only through a practice, we still can not fully grasp the relevant knowledge . I hope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the help of knowledge in the future be able to eich and perfect.目录第一章实习概述 (1)1、实习目的 (1)2、实习要求 (1)3、实习任务 (1)第二章实习内容 (2)1、新城区污水处理厂 (2)水厂概况 (2)简单SBR处理工艺 (2)新建大型污水处理系统 (4)2、七星公司污水处理厂 (7)七星公司污水厂概述 (7)污水种类及水质 (8)处理方法及优点 (8)平面构筑物 (8)工艺流程图 (9)3、河南城建学院人工湿地 (12)湿地概况 (12)处理工艺 (13)结束语..............................................................16参考文献............................................................17篇二: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3篇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3篇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只有通过对水质监测数据的合理评价,才能制定科学的整治规划,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水质实验报告

水质实验报告

水质实验报告本科学生实验报告学号姓名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 11生物技术实验课程名称__生态学实验________指导教师及职称余婷婷_____开课时间 2012 至_ 2013 学年_下_学期日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实验名称:实验二水质分析一、实验预习 1、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测定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的方法。

2、实验设备及材料 1>器材:gdys-101m多参数水质分析仪 2>药品:蒸馏水、各种相关试剂 3>样品:池塘水3、实验原理及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一、实验原理:1、氨与碘化汞钾在碱性溶液中(koh)生成黄色络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在0~2.0 mg/l的氨氮范围内近于直线性。

2、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作用,再与?-萘胺起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染料,与标准液进行比色。

二、实验流程:打开仪器→加样→设置→添加试剂→空白测量→显色4、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在反应过程中,需要在无光条件下处理。

实验时间:2013/3/18 小组合作:是二、实验内容1、实验现象、数据及观察结果反应后水样出现颜色2、对实验现象、数据及观察结果的分析与讨论:gb 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由此可知测得数据基本达到国家i类水质,但亚硝酸盐含量基本已达到标准上限,故水质基本优秀,从已测得的数据中符合国家标准。

但亚硝酸盐含量需要注意3、结论:所测得水质基本优秀,符合gb 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水质标准,总体优秀。

三、实验总结实验比较成功,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意外,药品充分混合到样品中,实验数据人为误差基本可以排除。

另一方面,实验中仪器发生较大故障,无法正常测得数据,故实验结果是否可信值得商榷。

总体而言,通过本次实验,已经掌握了基本技能,了解到仪器使用方法,实验目的已初步达成。

指导老师评语及得分:签名:年月日篇三:水质总氮实验报告水中总氮的测定一原理总氮测定方法用过硫酸钾氧化,使有机氮和无机氮化合物转变成硝酸盐后,再以紫外分光计进行紫外测定。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全解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全解
8.4
9.2
10
加酸或碱
的量(ml)
HCL
0.55
HCL
0.3
原水
NaOH
0.1
NaOH
0.22
NaOH
0.74
浊度(NTU)
26.1
16.95
8.85
7.2
9.05
12.45
有图可知,当投加量为14ml时,浊度最低为最佳投加量
有图可知当ph=8.4时浊度最低,处理效果好,PH过大或过小都会抑制处理效果。
3、调节流量计,改变其滤速并调节进水阀门,是的过滤柱内的水面保持不变,同时读出测压板两玻璃管的读数。记录数据,重复此步骤5次。
4、关闭测压板上的两个阀门,进水阀门,将过滤柱中的水放干,用力拍过滤柱,是滤料分布均匀,量出滤层厚度。
5、关闭过滤阀门,开启反冲洗阀门,调节反冲洗流量计,改变其滤速,待滤料表面稳定后,读出滤层厚度,重复此步骤5次,记录数据。
如果水中没有细菌、氨、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则投加在水中的氯全部以自由氯形式存在,即余氯量=加氯量
由于水中存在有机物及相当数量的氨氮化合物,它们性质很不稳定,常发生化学反应逐渐转变为氨,氨在水中是游离状态或以铵盐形式存在。加氯后,氯与氨必生成“化合性”氯,同样也起消毒作用。根据水中氨的含量,pH值高低及加氯量多少、加氯量与剩余氯量的关系,将出现四个阶段,即四个区间。
2NH2Cl+HOCl = N2↑+3HCl+H2O(5-6)
结果使氨氮被氧化生成一些不起消毒作用的化合物,余氯逐渐减少最后到最低的折点B。
第四区BC段:继续增加加氯量,水中开始出现自由性余氯。加氯量超过折点时的加氯称为折点加氯
三、实验器材及设备
六联搅拌仪,次氯酸钠漂白粉试剂,余氯检测计,1g/L的氨氮溶液,移液管1ml、5ml、10ml各一支,1000ml量筒一个,小烧杯若干,缓冲剂药片若干。

水质质量评价实验报告(3篇)

水质质量评价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水质检测仪器,如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检测器等。

3. 了解不同水质指标的评价标准,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水质质量评价实验主要通过测定水样中的各项理化指标,如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氨氮、重金属等,根据国家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1. 主要仪器: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检测器、原子荧光检测器、TOC分析仪、pH 计、溶解氧仪、电导率仪、浊度仪、重金属测定仪等。

2. 主要试剂: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重铬酸钾、高锰酸钾、硫酸铜、硝酸、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采样:在实验区域选取采样点,采集水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 样品预处理:对水样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过滤、沉淀等。

3. 指标测定:- pH值:使用pH计测定水样的pH值。

- 溶解氧:使用溶解氧仪测定水样的溶解氧含量。

- 化学需氧量(COD):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

- 氨氮:采用纳氏试剂法测定水样的氨氮含量。

- 重金属: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

4. 数据分析:根据测定结果,结合国家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五、实验现象1. pH值:水样的pH值在6.5~8.5范围内,表明水质较好。

2. 溶解氧:水样的溶解氧含量在5~10mg/L之间,表明水质较好。

3. 化学需氧量(COD):水样的COD值在20~30mg/L之间,表明水质较好。

4. 氨氮:水样的氨氮含量在0.5~1.5mg/L之间,表明水质较好。

5. 重金属: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表明水质较好。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本次水质监测指标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表明实验区域水质较好。

以下是对各项指标的详细分析:1. pH值:水样的pH值在6.5~8.5范围内,符合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要求,表明水质呈中性,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

水质工程学实习报告.

水质工程学实习报告.

第一章新城区污水处理厂1.1水厂概况平顶山新城区南邻波烟浩淼的白龟山水库,北依佛教名刹香山寺。

西有古应国遗址,东接老城区。

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地理人文,得天独厚。

为了充分保护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这片风水福地, 新城区的决策者们在建设之初, 即制定了详细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新城区建设渐进式的特点, 在积极筹建中远期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同时,先建设了一座日处理能力 5000吨的临时污水处理站。

并于 2006年 12月 12日成立了新城清源污水净化有限公司。

目前, 日处理能力 6万吨污水的远期工程, 一期日处理污水量 3万吨, 二期项目已投入生产。

平顶山新城清源污水净化公司位于平郏路西侧, 乌江河以北, 规划占地面积120.2亩。

已建成厂区面积 3712㎡,现有职工 20人,四班三运转。

截止 2009年 12月底, 已累计处理污水 475万吨, 为新城区的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2简单SBR 处理工艺污水经城市管网收集后,进入集水井,经提升泵提升,通过机械旋转格栅, 去除污水中的较大悬浮物, 污水再进入水解酸化池, 利用水解酸化菌, 对污水进行水解酸化处理, 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为后续的好氧生化处理创造条件。

在水解酸化池中加有搅拌装置, 可以使污水与酸化菌充分混合, 使整个池内酸化菌浓度得以平均分配,充分利用池容。

经水解酸化后的污水由潜污泵提升至两座好氧生化池, 每座 SBR 生化池每天运行三个周期, 每个周期 8小时, 日处理污水约 2700吨 /天。

污水处理后排入清水池,经二氧化氯杀菌消毒后外排。

酸化池和 SBR 生化池内的剩余活性污泥, 定时排入污泥浓缩池中。

经浓缩提升后,进入带式压滤机进行脱水,脱水后泥饼含固率约为 18%,泥饼外运后进行填埋处理。

工艺简介本工程近期设计处理能力为 3万吨 /天,分为两组生产线,每组 1.5万吨 /天。

河南城建学院远期为一组生产线,处理能力为 3万吨 /天。

水质工程学报告

水质工程学报告

第一章实习概述1 实习目的1、熟悉本专业的工作性质,端正专业思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增强综合素质。

2、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谦虚、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从实习生向职业工作者过渡奠定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3、掌握本专业基本工作内容、方法和专业技能,通过实践不断增强自学与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习要求1、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和教学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所在实习单位的政治和学术活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实习学生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牢固掌握专业基本技能。

要有主动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知识,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

3、实习学生必须尊重指导教师、虚心学习,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勤奋刻苦的优良学风。

4、指导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学意识和责任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按照实习大纲的要求,切实做好实习学生的思想工作和业务指导,从严要求,保证实习质量。

3实习任务给水厂实习。

掌握给水处理所采用的处理工艺、设计参数,设备及构筑物的尺寸及内部构造,实际处理效果、设备操作方法、异常及事故处理方法,结合课堂学习到的有关理论知识来发现和解决生产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实习采用现场学习、多媒体授课与水厂资料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现场学习拟到平顶山市九里山水厂、平顶山学院水厂、平煤集团供水总厂一分厂等进行;多媒体授课与水厂资料学习利用以前学生实习采集的大量照片制成的多媒体课件播放,使学生虽未到这些水厂现场,仍能对水厂的实际构筑物及工艺有整体了解。

第二章实习内容1 平顶山市九里山水厂1.1水厂概况平顶山市九里山水厂,给水工程建设规模20万m3/d,工程范围包括取水工程,输水工程,净水工程及配水管网,配套工程等。

本工程取水水源为白龟山水库水,工程建成投资后,取水量约7000万m3/年。

白龟山水库水量不足部分由上游昭平台水库,下游水库,规划三库联用统一调度构成,分级调节,以提高区域储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混凝实验实验日期姓名同组实验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水样
四、实验主要设备及用品
五、实验步骤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六、实验数据及结果整理
混凝剂种类溶液浓度%
原水:浊度,pH ,水温℃。

3、数据整理
1、作出浊度~投药量曲线,确定最佳投药量。

2、计算实验中水样混凝过程的速度梯度GT值。

七、思考题
1)、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简述影响混凝的几个主要因素。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2)、为什么投加最大药量时,混凝效果不一定好?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
实验二自由沉淀实验
实验日期姓名同组实验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四、实验主要设备及用具
五、实验步骤
六、实验数据及结果整理
1、将实验数据填入表1中,并计算悬浮物去除率η及沉淀速度u。

表1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记录
实验水样:沉淀管直径:水温: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2、根据表1绘制沉淀曲线,即:η~t和η~u。

七、思考题
1)、自由沉淀中颗粒沉速与絮凝沉淀中沉速有什么区别?
2)、绘制自由沉淀曲线的意义?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
实验三气浮实验
实验日期姓名同组实验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用水
四、实验装置及用品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五、实验步骤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
(1)记录实验条件
实验日期年月日;活性污泥采样地点
气温℃;空气的密度mg/L;水温℃;空气溶解度mg/L;
溶气罐的工作压力MPa
(2)测定气固比实验数据记录表
(4)根据表4-3数据绘制气固比与出水悬浮固体浓度之间关系曲线。

(5)若实验时测定了浮渣固体浓度,可根据实验结果再绘制出气固比与浮渣固体浓度之间关系曲线。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七、实验结果讨论
(1)试述工作压力对溶气效率的影响。

(2)拟定一个测定气固比与工作压力之间关系的实验方案。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
实验四过滤实验
实验日期姓名同组实验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用水
四、实验装置及用品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五、实验步骤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1
2、反冲洗实验记录
3、过滤过程的记录
4、实验结果分析及整理
1)、以反冲强度为横坐标,滤料膨胀率为纵坐标,绘制关系曲线。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2)、以水头损失为横坐标,以滤层厚度为纵坐标,绘制过滤历时60分钟时的关系曲线。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
实验五折点加氯实验
实验日期姓名同组实验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水样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四、实验设备及用品
五、实验步骤
六、实验数据整理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
实验六离子交换实验
实验日期姓名同组实验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用水
四、实验仪器、设备
五、实验步骤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六、实验结果与讨论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
实验七活性炭吸附实验
实验日期姓名同组实验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用水
四、实验仪器、设备
五、实验步骤
《水质工程学》实验报告六、实验结果与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