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数列的概念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1.1数列的概念课件PPT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1.1数列的概念课件PPT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 数列
§1:数列的概念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理解数列的概念; (2)理解数列的项和项数,通项的含义,了解数列的分类, 理解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通 过视察,推导,归纳抽象出数列的概念; (2)通过实例说明项,项数,通项的含义。
(2)数列中的数是可以重复出现,而数集中的元素 具有互异性,不能有相同的元素出现。
情情境境导导入入 新课讲授 讲练巩固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2、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
列的项.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 1 项(或首
项),第 2项,…,第 n 项,….
项 a1 a2
a3 a4 a5 a6
(-1)n或(-1)n+1常常用来表示正负相间的变化规律. (4)对于周期出现的数列,考虑利用周期函数的知识解答.
情境导入 新课讲授 讲练巩固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境导入 新课讲授 讲练巩固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目标检测
1、下列数列既是递增数列,又是无穷数列的是( D )
A.1,2,3,…,20 B.-1,-2,-3,…,-n,… C.1,2,3,2,5,6,…
《庄子·天下篇》
情境导入 新课讲授 讲练巩固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境二:大自然是懂数学的.
树木的分杈、花瓣的数量、植物种子的排列...... 都遵循了某种数学规律.
斐波那契数
情境导入 新课讲授 讲练巩固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情境导入 新课讲授 讲练巩固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大自然是懂数学的.
树木的分杈、花瓣的数量、植物种子的排列...... 都遵循了某种数学规律. 斐波那契数 1,1,2,3,5,8,13,21,34,55,89,......

§1.1数列的概念

§1.1数列的概念

§1.1数列的概念朱通西工大附中 710032【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教材分析】1、知识内容与结构分析(1)知识内容:数列的定义、项数、项和通项公式。

(2)知识结构:数列的概念(定义、数列与集合的区别等);数列的分类(有限集和无限集);数列的表示(列表、图像、通项公式)。

(3)知识地位和知识作用:掌握数列的有关基本知识,弄清通项公式的意义、理解通项公式的作用、熟练掌握求通项公式的一般方法,将对数列得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学习跟进一步学习数列的基础。

2、知识学习意义分析通过数学故事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学习的精神;通过对一列数的观察、归纳,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通项公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数列的有关概念,但重点是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所以引导学生由直观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通过类比的思想得出数列的概念及数列的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以观察的形式发现数列可能的通项公式。

【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学习数列的基础,学生较容易掌握,但写数列的通项公式应加强训练。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的表示法,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2)能够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数列前几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猜想能力。

(2)渗透函数思想.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关数列在发现行星的数学故事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列的积极性,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培养用已知去研究未知的能力。

通过数学故事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学习的精神。

【重点难点】1.重点:数列的定义、数列的通项公式。

2.难点:应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出数列得一个通项公式。

数列的有关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有关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有关知识点总结一、数列的基本概念1.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数,这组数称为数列的项。

数列通常用符号{an}或(an)表示,其中an表示第n个数列的项。

例如,{1, 2, 3, 4, 5, ...}就是一个常见的数列,其第n 个项表示为an=n。

1.2 数列的分类根据数列的性质和规律,可以将数列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数列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递减数列、递增数列等。

不同类型的数列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规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

1.3 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某些特定的数列,可以通过观察数列的规律和性质,得到其通项公式。

通项公式可以表示数列的第n个项与n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公式an=f(n)表示,其中f(n)为关于n的函数。

通过通项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数列的任意项,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列的规律和性质。

1.4 数列的性质数列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包括有界性、单调性、敛散性等。

这些性质对于研究数列的规律和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列的特点。

二、等差数列2.1 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指数列的相邻两项之差是一个常数的数列,这个常数称为公差。

例如,{1, 3, 5, 7, 9, ...}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

2.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n=a1+(n-1)d,其中a1为等差数列的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通过这个通项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等差数列的任意项。

2.3 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包括有界性、单调性、求和性质等。

这些性质对于研究等差数列的规律和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等差数列。

2.4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对于等差数列,有求和公式Sn=n/2(a1+an),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1表示首项,an表示第n项。

通过这个求和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三、等比数列3.1 等比数列的定义等比数列是指数列的相邻两项之比是一个常数的数列,这个常数称为公比。

大一高数笔记全部知识点

大一高数笔记全部知识点

大一高数笔记全部知识点第一章数列与极限1.1 数列1.1.1 数列的概念1.1.2 等差数列1.1.3 等比数列1.2 极限的概念与性质1.2.1 极限的定义1.2.2 极限存在的条件1.2.3 极限的性质1.3 极限运算法则1.3.1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1.3.2 极限的四则运算第二章函数与连续2.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2.1.1 函数的定义2.1.2 函数的性质2.2 基本初等函数2.2.1 幂函数与指数函数2.2.2 对数函数与指数对数函数2.3 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2.3.1 函数的极限2.3.2 函数的连续性第三章导数与微分3.1 导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3.1.1 导数的定义3.1.2 常用函数的导数计算3.2 微分的概念与性质3.2.1 微分的定义3.2.2 微分的性质3.3 高阶导数与导数的应用3.3.1 高阶导数的定义3.3.2 导数的应用:切线与法线第四章积分与不定积分4.1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4.1.1 不定积分的定义4.1.2 不定积分的性质4.2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4.2.1 定积分的定义4.2.2 定积分的性质4.3 积分的运算法则与应用4.3.1 积分的基本运算法则4.3.2 积分的应用:面积与曲线长度第五章多元函数与偏导数5.1 多元函数的概念与性质5.1.1 多元函数的定义5.1.2 多元函数的性质5.2 偏导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5.2.1 偏导数的定义5.2.2 常用函数的偏导数计算5.3 高阶偏导数与微分的应用5.3.1 高阶偏导数的定义5.3.2 微分的应用:切平面与法线以上是大一高数课程中的全部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建立起数学的基础框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个知识点都有其重要性和实用性,在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例题和应用题的练习来提高解题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在课后进行适当的巩固和扩展。

加油!。

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列的概念1.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系列数的集合,通常用一对大括号{}表示,其中的每个数称为数列的项。

例如:{1, 2, 3, 4, 5, ...}就是一个数列,它包含了无穷多个项,每个项都是自然数。

1.2 数列的表示数列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常见的表示方法有公式法、图形表示法和文字描述法。

- 公式法:可以用一个通项公式来表示数列的每一项,例如:an = n^2表示数列{1, 4, 9, 16, ...}的通项公式。

- 图形表示法:可以用图形来表示数列,例如:等差数列可以用直线表示,等比数列可以用曲线表示。

- 文字描述法:可以用文字描述数列的规律,例如:数列{2, 4, 6, 8, ...}可以描述为“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大2”。

1.3 数列的分类数列可以按照不同的规律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斐波那契数列等。

- 等差数列: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等于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公差。

- 等比数列: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等于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公比。

- 斐波那契数列:数列中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例如:1, 1, 2, 3, 5, 8, 13, ...1.4 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数列中任意一项与项号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一般用an表示第n项的值,n表示项号。

如果一个数列存在通项公式,则可以利用通项公式计算数列的任意项的值。

1.5 数列的性质数列有许多重要的性质,例如数列的有界性、单调性、敛散性以及极限等。

- 有界性:如果数列的项有上界或下界,则称该数列是有界的。

- 单调性:如果数列的项都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则称该数列是单调的。

- 敛散性:数列是否有极限,如果有极限则称该数列是收敛的,否则是发散的。

二、等差数列2.1 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等于一个常数的数列,这个常数称为公差。

例如:{2, 4, 6, 8, ...}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

§1.1数列概念导学案

§1.1数列概念导学案

数列概念一.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数列的概念,准确理解通项公式与函数的关系,提高归纳猜想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求数列通项公式的规律方法。

3、激情投入,惜时高效,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体验数字变化之美。

重难点:数列的概念以及数列的通项公式二.问题导学:阅读课本P3-6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数列的概念:①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数列的定义吗?②数列的一般形式12,,...,...n a a a ,简记{}n a ,那么n a 与{}n a 有什么不同?2.数列的通项公式:给定一个数列:1、3、5、7……你能写出数列的第5项,第7项吗?第n 项呢? ○1你能试着写出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吗?○2通项公式可看作是一个函数吗?它的定义域是什么?图像有什么特点?3.数列的分类:按项数分可以分为哪几类?【小试牛刀】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有数列都能写出通项公式B 、数列的通项公式不唯一C 、数列中的项不能相等D 、数列可以用一群孤立的点表示2.已知数列{}n a 中,n a =2n-1,则3a 等于___________3.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1)2,3,4,5; 则n a = (2)1416,,3,;333;则n a =(3)1111,,,;24816则n a = (4)1,-3,5,-7; 则n a = 三.合作探究例1、根据下面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写出它的前5项:(1) 21;21n n a n -=+ (2)cos 2n n a π=; (3)2(1);n n a n =-拓展:根据下面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写出它的第10项: (1) 2910n a n n =-+; (2)(1)1cos ;2n n a π-=+(3)请判断2是不是第(1)小题中的那个数列的项. 小结:例2、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1)1,3,5,7; (2)0,2,0,2; (3)10,100,1000,10000;变式:写出下面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1)9,99,999,9999; (2)5,55,555,5555;四.深化提高:1.已知数列1,3,5,7,...,21,...n-,则35是该数列的第项.2.观察下列各式:1+3=4;1+3+5=9;1+3+5+7=16;请写出第4,第5个等式,并写出第n个等式.五.我的学习总结:(1)我对知识的总结(2)我对数学思想及方法的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数列中不能重复出现同一个数B. 1,2,3,4与4,3,2,1是同一数列C. 1,1,1,1…不是数列D. 两个数列的每一项相同,则数列相同2.下列式子不能作为数列0,1,0,1,...的通项公式的是( )A. 0()1(n)nna⎧=⎨⎩为奇数为偶数; B.21sin2nnaπ+⎛⎫= ⎪⎝⎭;C. 1(1)2nna+-=; D.11(1)2nna-+-=;3.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3,8,15,,35,48.4. 写出数列1,3,6,10,15,...;的一个通项公式 .我的疑问:我的收获与发现:。

1.1.1 数列的概念

1.1.1 数列的概念

-11-
1.1 数列的概念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D典例透析
HISHISHULI
IANLITOUXI
S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做一做 4-2】 设数列 2, 5, 2 2, 11, … , 则 2 5 是这个数列的( ).
A.第6项 B.第7项 C.第8项 D.第9项 解析: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 3������-1, 令 3������-1 = 2 5, 解得n=7.
-9-
1.1 数列的概念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D典例透析
HISHISHULI
IANLITOUXI
S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做一做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定义域是N+ B.数列1,2,8,16与数列1,8,2,16是同一个数列 C.同一个数在同一个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 D.数列{f(n)}就是定义在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 上的函数f(n)的一列函数值 解析:对于A,因为数列的定义域是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 故A错;对于B,根据数列的定义可知,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 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故B错;根据数列的定义,C 正确;对于D,因为数列有次序,所以应该是按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 取值时对应的f(n)的一列函数值,故D错. 答案:C
HISHISHULI
IANLITOUXI
S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一 数列的概念 【例1】 工厂把所生产的钢管堆放成如图所示的形状.
(1)写出自上而下各层钢管数组成的数列. (2)此数列的第4项是几?3是此数列的第几项? 分析:根据数列的定义,关键要区分项和项数的关系. 解:(1)由题图可知,自上而下各层钢管数组成的数列为 2,3,4,5,6,7,8. (2)此数列的第4项是a4=5,3是此数列中的第2项. 反思对于数列来说,要特别注意数的顺序,每一项都与正整数形成 有序对应,同时注意数列的项和项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完整版)数列的概念

(完整版)数列的概念

【解析】(1)各数都是偶数,且最小为 4,所以通项公式 an=2(n+1)(n∈N+). (2)这个数列的前 4 项的绝对值都等于序号与序号加 1 的积的倒数,且奇数项为负,
偶数项为正,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an=(-1)n× n
1 n +1
.
(3)这是一个摆动数列,奇数项是 a,偶数项是 b,所以此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3,5,7,9,…
(2)1,2,4,8,…
(3)9,99,999,9 999,…
解:(1)观察知,这个数列的前4项都是序号的
2倍加1,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n 2n 1;
(2)这个数列的前4项可以写成20,21,22,23,
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n 2n1;
(3)这个数列的前4项可以写成10-1,100-1,1 0001,
【即时训练】
1.下面数列是有穷数列的是 ( B )
A.1,0,1,0, C.2,22,222,
B.1, 1 , 1 , 1 234
D.0,0,0,0,
2.以下四个数中,是数列 {n(n 1)}中的一项的是 ( A )
A.380 B.39 C.32 D.23
探究点2 数列的通项概念
在数列⑤中,每一项的序号n与这一项 an有下
与该项都有对应关系,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n

项 a1 a2 a3 a4 … an …
因此数列也可以看作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它的 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 该函数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就是这个数列.
如果数列 an的第n项 an与n之间的函数关系可
以用_一__个__式__子__表示成an f (n) ,那么这个式子就 叫作这个数列的_通__项__公__式__,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数列的概念
宜黄县安石中学 万 杰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的表示法,能够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项.
2.通过数列定义的归纳概括,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有关数列实际应用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列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数列的定义的归纳与认识;
教学难点是数列与函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先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场地上堆放了一些圆钢,最底下的一层有100根,在其上一层(称作第二层)码放了99根,第三层码放了98根,依此类推,问:最多可放多少层?第57层有多少根?从第1层到第57层一共有多少根?我们不能满足于一层层的去数,而是要求如何去研究,找出一般规律.实际上我们要研究的是这样的一列数
(板书) 象这样排好队的数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数列.
(板书)第三章 数列
(一)数列的概念
二.讲解新课
要研究数列先要知道何为数列,即先要给数列下定义,为帮助同学概括出数列的定义,再给出几列数:
①各排钢管的数量:3,4,5,6,7,8,9
②我国1998~2002年GDP 值(亿元):78345 82067 89442 95933 102389 ③五次人口普查的数量(百万):60193 72307 103188 116002 129533 ④正弦函数x y sin =的图像在y 轴左边所有最低点从右向左,它们的横坐标依次排成一
列数:2π- 2
5π- 29π- 213π- 217π- ……
⑤正整数 的倒数排成一列数:4
1,31,21,1...... ⑥某人2006年1~~12月工资,按月顺序排列为:1100 1100 1100 (1100)
⑦函数21x y =当 依次取n ,...,3,2,1(*∈N n )时得到一列数:21,...,91,41,1n
请学生观察7列数,说明每列数就是一个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都有自己的特定的位置,这样数列就是按一定顺序排成的一列数.
(板书)1.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为表述方便给出几个名称:项,项数,首项(以幻灯片的形式给出).以上述七个数列为例,让学生练习指出某一个数列的首项是多少,第二项是多少,指出某一个数列的一些项的项数.
由此可以看出,给定一个数列,应能够指明第一项是多少,第二项是多少,……,每一项都是确定的,即指明项数,对应的项就确定.所以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其项数有着对应关系,这与我们学过的函数有密切关系.
对概念的理解
数集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那么数列中的项是否具有这些属性? 教师提出问题:
1:1,2,3,4与4,3,2,1是否为同一数列?
2: -1,1,-1,1是否为一个数列?
遇到数学概念不但要下定义,还要给其数学表示,以便研究与交流,下面探讨数列的表示法.
(板书)2.数列的表示法
数列可看作特殊的函数,其表示也应与函数的表示法有联系,首先请学生回忆函数的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相对于列表法表示一个函数,数列有这样的表
示法:用 表示第一项,用
表示第一项,……,用 表示第 项,依次写出成为
(板书)(1)列举法
. 简记为
. 一个函数的直观形式是其图象,我们也可用图形表示一个数列,把它称作图示法. (板书)(2)图示法
启发学生仿照函数图象的画法画数列的图形.具体方法是以项数 为横坐标,相应
的项 为纵坐标,即以 为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做出点(以前面提到的数列 4
1,31,21,1…为例,做出一个数列的图象),所得的数列的图形是一群孤立的点,因为横
坐标为正整数,所以这些点都在 轴的右侧,而点的个数取决于数列的项数.从图象中
可以直观地看到数列的项随项数由小到大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有些函数可以用解析式来表示,解析式反映了一个函数的函数值与自变量之间的数
量关系,类似地有一些数列的项能用其项数的函数式表示出来,即 ,这个函数
式叫做数列的通项公式.
(板书)(3)通项公式法 认识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可看作特殊的函数,其表示也应与函数的表示法有联系,首先请学生回忆函数的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

对应于函数的解析式法,认识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 1100 1100 1100 …… 1100的通项公式为 1100=n a (121≤≤n )
41,31,21,1… 的通项公式为n
a n 1=*∈N n ; 数列的通项公式具有双重身份,它表示了数列的第 项,又是这个数列中所有各项
的一般表示.通项公式反映了一个数列项与项数的函数关系,给了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个数列便确定了,代入项数就可求出数列的每一项.
例如,数列 的通项公式 ,则 .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一个函数未必能用解析式表示一样,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即便有通项公式,通项公式也未必唯一.
除了以上三种表示法,某些数列相邻的两项(或几项)有关系,这个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叫做递推公式.
(板书)3.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认识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数列中的数和它的序号是什么关系?哪个是变动的量,哪个是随之变动的量?你能联想到以前学过的哪些相关内容?
教师:举例。

将序号写在上面,下面的相应位置写上数列的各项。

首先引导学生说出上下两行是两组变量,然后分析这两组变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联想到函数间的变量依赖关系,认识到数列是函数。

教师:数列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数列可以看成是以正整数N*(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 })为定义域的函数)(n f a n =,当自变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时,所对应的一列函数值。

数列可以看作特殊的函数,项数是其自变量,项是项数所对应的函数值,数列的定义
域是正整数集 ,或是正整数集 的有限子集 .
于是我们研究数列就可借用函数的研究方法,用函数的观点看待数列.
例:P5课本例题
练习:(1)数列{}
n a 的通项公式n a =4是该数列中的第 16 项. (2)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412n a n n =--,则4a = 12-,7a = 9 ,65是它 的第 11 项 ;从第 7 项起各项为正;{}n a 中第 2 项的值最小为 16-
(3){}n a 中29100n a n n =--,则值最小的项是第 4或5 项.
三.小结
1.数列的概念 2.数列的四种表示
四.作业 略
五.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