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的概念和表示法

合集下载

数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数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数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数列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这些数字依次排列,每一个数字称为数列的项。

数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数字序列。

数列中的每个数字称为该数列的项。

数列可以无限延伸,也可以中断。

数列中的规律可以通过一定的公式或递推关系进行表示。

数列是数学研究以及实际问题解决中的重要工具。

二、数列的表示方法1. 通项公式通项公式是用代数表达式来表示数列中任意一项与该项所在位置之间的关系。

通项公式通常依赖于数列的项数或项号。

例如,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为Fn = Fn-1 + Fn-2,其中n为项号,Fn表示第n项的值。

2. 递推公式递推公式是通过已知的一些项来推导出数列中的其他项的公式。

递推公式是数列的项之间的关系表达式。

例如,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的值,a1为首项的值,d为公差。

3. 图形表示数列也可以通过图形表示来展示其规律。

可以使用折线图、柱状图等方式将数列中的项与其对应的位置进行关联,从而更直观地观察数列的规律。

三、数列的应用数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自然科学中常常涉及到一些指数、级数等数列的求和问题。

例如天体物理学中的一些数学模型,对宇宙星系中星体的数量进行估算,可以使用数列求和的方法。

2. 经济学中,通过构建数列模型可以研究经济发展的趋势,并对经济指标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指导经济政策的制定。

3. 在工程领域,数列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电子电路中的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领域都离不开数列分析与处理。

4. 生活中的一些规律也可以通过数列进行描述,如雨滴的滴落、植物的生长等,都可以用数列来表示和研究。

总结:数列作为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通过数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规律性的事件和现象。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的表示方法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的表示方法
规律:从第3个数开始,每一个数都等于它的前两个数的和。 三角形数: 1,3,6,10,……
规律:1 =1
3 =1+2
6 =1+2+3
10 =1+2+3+4
正方形数:1,4,9,16,……
规律: 1
4
9
16
问题:以上这三列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按照一定顺序排列 着的一列数称为数列。
数列的概念
1、数列定义:按一定次序排成的一列数叫数列。 2、项的定义: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各项依次叫做这个数列的第1项a1(或首项),第2项a2 ,… ,第n项an … , n是数列的项数。 3、数列的一般表示:数列的一般形式可表示a1,a2,… ,an,…简记为{an}。 注意:其中an是数列的第n项。
传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经常在沙 滩上研究数学问题,他们在沙滩上画点或用小 石子摆成不同形状来研究数。
1
3
6
10
1,3,6,10,……,由于它们能够表示三角形,就把这 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
1
4
9
16
类似的,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
1,1,2=1+1,3=1+2,5=2+3,8=3+5,13=5+8,21=8+13,……
n×(n+1) ……
解:这个数列的前4项都是分子为1的负分数,且分母等于 它的项数乘上后一项项数。 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n =(-1)/n×(n+1)
按项数

2、数列的分类:
{
有限数列 无穷数列 递增数列 递减数列 常数列 摆动数列
按增减性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第二章 数列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 知识点 (一)数列的定义1、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和它的序号有关,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通常也叫做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n 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 项。

2、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因此,如果组成两个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是不同的数列,例如,数列4,5,6,7,8,9,10与数列10,9,8,7,6,5,4,3,是不同的数列。

3、在数列的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 ,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4、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12,,...,,...n a a a 此数列可简记为{}n a 例如;把数列1111,,,...,,...23n 简记作1n ⎧⎫⎨⎬⎩⎭5、数列的项通常用字母加右下角标表示,其中右下角标表示项的位置序号、我们还应注意到这里{}n a 与n a 是不同的:{}n a 表示数列12,,...,n a a a ;而n a 只表示这个数列的第n 项,这里{}n a 是数列的简记符号,并不表示一个集合。

(二)数列的分类根据数列的项数可以对数列进行分类 1、 项数有限的数列叫有穷数列 2、 项数无限的数列叫无穷数列补充说明:按照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数列的增减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递增数列:一个数列,如果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前面的一项(即1n n a a +>),这样的数列叫做递增数列。

2、 递减数列:一个数列,如果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前面的一项(即1n n a a +<), 这样的数列叫做递减数列。

3、 摆动数列:一个数列,如果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这样的数列叫做摆动数列。

4、 常数列:一个数列,如果它的每一项都相等,这个数列叫做常数列。

数列的三种表示方法

数列的三种表示方法

数列的三种表示方法摘要:一、数列的定义与意义二、数列的三种表示方法1.顺序表示法2.通项表示法3.递推表示法三、各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四、如何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五、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正文:数列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数学分析、概率论、物理学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数列,我们有必要了解数列的三种表示方法:顺序表示法、通项表示法和递推表示法。

1.顺序表示法顺序表示法是指用自然数表示数列中的每一个元素。

例如,等差数列{a1, a2, a3, ...},其中a1表示数列的第一个元素,a2表示第二个元素,以此类推。

顺序表示法直观地反映了数列中元素的位置关系,但当数列的项数较多时,记忆和计算都会变得复杂。

2.通项表示法通项表示法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数列中任意一项的方法。

例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 - 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通项表示法简洁地反映了数列的规律,方便进行分析和计算。

但需要注意的是,通项表示法适用于具有规律性的数列,对于无规律的数列,通项表示法可能不适用。

3.递推表示法递推表示法是用前一项与当前项之间的关系来表示数列的方法。

例如,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关系式为:fn = fn-1 + fn-2。

递推表示法揭示了数列中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发现数列的性质和规律。

但递推表示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涉及到复杂的递推关系,计算和分析难度较大。

在实际问题中,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顺序表示法适用于描述简单有序的数据,通项表示法适用于研究具有规律的数列,递推表示法适用于分析复杂数列之间的关系。

根据问题的需求,我们可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

例如,在研究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时,我们可以采用通项表示法,将求和公式表示为Sn = n/2 * (a1 + an),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1表示首项,an 表示第n项。

而在分析斐波那契数列的性质时,我们通常使用递推表示法,通过迭代计算来揭示数列的规律。

数列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数列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公元前 13 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的名著《算盘全书》中, 记载了一个著名的问题,某人有一对新生的兔子饲养在围墙 中,如果它们每个月生一对兔子,且新生的兔子从第三个月开 始也是每个月生一对兔子, 问一年后围墙中共有多少对兔子?
据 载 首 先 是 由 19 世 纪 法 国 数 学 家 吕 卡 将 级 数 {an} : 1,1,2,3,5,8,13,21,34,…,an+1=an+an-1 命名为斐波那契数列, 它在数学的许多分支中有广泛应用.
②用列表法表示:
n an
1 1
2 1 2
3 1 3
4 1 4
5 1 5
… …
③用图象法表示为(在下面坐标系中绘出):
数列中的项与数集中的元素进行对比,数列中的项具有怎样的性质?
答 (1)确定性:一个数是或不是某一数列中的项是确定的,集合中
的元素也具有确定性; (2)可重复性: 数列中的数可以重复, 而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出现(即 互异性); (3)有序性: 一个数列不仅与构成数列的“数”有关, 而且与这些数的排 列次序有关,而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即无序性); (4)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是数,而集合中的元素还可以代表除数字外的 其他事物.
下面是用列举法给出的数列, 请你根据题目要求补充完整. (1)数列:1,3,5,7,9,… ①用公式法表示:an= 2n-1,n∈N ; ②用列表法表示:
*
n an
1 1
2 3
3 5
4 7
5 9
… …
③用图象法表示为(在下面坐标系中绘出):
1 1 1 1 (2)数列:1,2,3,4,5,…
1 * , n ∈ N ①用公式法表示:an= n .
1.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 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 数列的 项 .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和它的序号有关,排在第一位的数

高考数学知识点: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高考数学知识点: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高考数学知识点: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1500字数列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集合。

在高考数学中,数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会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还会涉及到解答题的证明和计算。

本文将从数列的概念、简单表示法、常见数列以及数列的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高考数学数列知识点。

一、数列的概念数列中的数字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每个数字依次被称为数列的项。

一般来说,数列用字母表示,如a₁, a₂, a₃, ...,其中a₁表示数列的第一项,a₂表示数列的第二项,以此类推。

数列中的项可以是整数、分数或者实数,也可以是变量。

数列可以分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种。

等差数列是指相邻的两项之差都是一常数的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一般为an = a₁ + (n-1)d,其中a₁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n表示项数。

等比数列是指相邻的两项之比都是一常数的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一般为an = a₁ * r^(n-1),其中a₁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n表示项数。

二、数列的简单表示法在高考数学中,常见的数列表示法有两种: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

通项公式是指通过数列的第n项表示数列的任意一项,递推公式是指通过数列的前一项表示数列的后一项。

以等差数列为例,该数列的递推公式为an = an-1 + d,表示每一项都是前一项与公差之和。

而通项公式为an = a₁ + (n-1)d,表示数列的任意一项可以通过项数和公差计算得出。

另外,数列也可以通过数列的前几项给出,例如{1, 2, 3, ...}表示自然数列,{2, 4, 6, ...}表示偶数列。

这种表示法在高考数学中较少使用,但在解答题时可能会用到。

三、常见数列在高考数学中,有一些常见的数列被广泛应用。

这些数列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斐波那契数列等等。

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相邻的两项之差都是一常数的数列。

例如{1, 3, 5, 7, ...}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数学知识点: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_知识点总结

数学知识点: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_知识点总结

数学知识点: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_知识点总结
一般地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作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作这个数列的项,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简记为数列{an},其中数列的第一项a1也称首项,an是数列的第n项,也叫数列的通项2、数列的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从第2项(或某一项)开始的任一项an与它的前一项an-1(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递推公式也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

从函数角度看数列:
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l,2,3,…,n})的函数,即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这里说的函数是一种特殊函数,其特殊性为自变量只能取正整数,且只能从I开始依次增大.可以将序号作为横坐标,相应的项作为纵坐标描点画图来表示一个数列,从数列的图象可以看出数列中各项的变化情况。

特别提醒:
①数列是一个特殊的函数,因此在解决数列问题时,要善于利用函数的知识、函数的观点、函数的思想方法来解题,学习规律,即用共性来解决特殊问题;
②还要注意数列的特殊性(离散型),由于它的定义域是N'或它的子集{1,2,…,n},因而它的图象是一系列孤立的点,而不像我们前面所研究过的初等函数一般都是连续的曲线,因此在解决问题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殊性.。

高中数学-数列

高中数学-数列

二、数列的分类
分类原则
类型
满足条件
按项数分类
有穷数列 无穷数列
项数有限 项数无限
按项与项间的大小关 系分类
按其他标准分类
递增数列 递减数列 常数列 有界数列
摆动数列
an+1>an
an+1<an
其中 n∈N+
an+1=an
存在正数 M,使|an|≤M
从第二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
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12.若a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ak、ak +m、ak +2m …(k,m∈N+)是公差为 md 的等差
数列
13.若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前
n
项和为
Sn
,则
Sn n
也是等差数列,其首项和 an
的首
项相同,公差是
an
公差的
1 2
14.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则通常可设这三个数分别为 x − d, x, x + d ;若四个数成等差数
an−1
an
3.等比中项:如果三个数 x,G,y 组成等比数列,那么 G 叫做 x 与 y 的等比中项,其中
G= xy
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公式
1.若等比数列an 的首项为a1 ,公比是 q ,则其通项公式为an = a1q n −1
通项公式的推广: an = amq n −m
( ) 2.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当 q =1 时, Sn = na1
(2)若 f (n) 是关于 n 的指数函数,累加后可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
(3)若 f (n) 是关于 n 的二次函数,累加后可分组求和
(4)若 f (n) 是关于 n 的分式函数,累加后可裂项求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