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第2章自测题
八年级科学(下)第二章综合测试---浙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科学(下)第二章测试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S =32 I=127 K=39 Ca=40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201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减少污染——行动起来”。
下列标志符号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禁止吸烟B.节约用水C.回收循环利用D.禁止燃放鞭炮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有可能通过操纵单个原子来制造分子,若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C6H12O6),则不需要的原子是()A、碳原子B、氮原子C、氧原子D、氢原子3、氧气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它们统称为氧元素。
这是因为,不管在氧气分子中,还是在水分子中,这些氧原子都具有相同的()A.核外电子数 B.核内质子数C.核内中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4、2010年02月19日,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宣布,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确认,由该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号化学元素获得正式名称“Copern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又添新成员。
C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下列有关112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12 B.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5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775”表示氢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6()A.O B.Zn C.N2D.CO7、面额100元的新版人民币,其正面左下方的数字“l00”。
采用了光变色防伪油墨印刷。
防伪油墨中含有氟化镁(MgF2),其中F的化合价为-l,则镁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8、二氧化碳(CO2),双氧水(H2O2),氧气(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A、氧气B、氧原子C、氧分子D、氧元素9、有一种病是“缺铁性贫血症”,这里“缺铁”指的是()A.铁单质B.铁元素C.铁原子D.铁分子10、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氖气Ne2 B.氧化铁FeO C.硫酸钠Na2SO4D.硝酸钙CaNO3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矿泉水的广告称其矿泉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某物质中含有一种元素,它一定是单质C、两种同种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原子D、氢氧化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6+1=5712、物质的构成与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是()A.原子分子物质B.分子原子物质C D.分子原子13、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
2020春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第二章综合(试卷和答案)

第 1 页,共 5 页2020春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第二章综合(试卷和答案)一、选择题1. 如图为某物质的分子模型示意图,其中“0”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物质属于混合物B .此物质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 .此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D .此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2. 据报道,意大利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与带正电的氧离子作用,制造出新物质O 4,下列关于O 4的说法正确的是( )A .O 4与 O 2、O 3 都是氧气的单质B .O 4与O 2、O 3都是氧的同位素C .O 4是由氧元素组成的D .O 4属于化合物3.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间没有间隔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C .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4.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查阅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 .确定元素的种类C .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D .利用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5.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有( ) ①Cu ②N ③H 2O 2 ④NaCl ⑤CH 4A .①②B .③④C .③⑤D .②④6. 水晶是含有微量杂质而具有各种颜色的结晶型二氧化硅,它可制成各种装饰品.二氧化硅(SiO 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B .+3C .+4D .+57. 图中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钠的原子序数为11B .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D .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8. 稀土元素铕(Eu )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的材料。
已知氧化铕的化学式为Eu 2O 3,则氧化铕中的铕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B .-3C .+2D .+3。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第2章自测题

第2章自测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 和“C〞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下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B〕A B C D【解析】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所组成的纯洁物,一种物质只能用一种化学式来表示,B中有多种化学式,属于混合物,C、D中的物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属于单质,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属于化合物.2 .花青素〔化学式C i5H ii 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以下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D〕A.花青素是一种单质B.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7克C.花青素中的C、H、O元素质量比是15: 11 : 6D.花青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解析】花青素是一种含碳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不是克;花青素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是15: 11 : 6;因含有碳、氢元素,燃烧后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3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8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C.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核内的中子数【解析】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得核电荷数与核内质子数相等;在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如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 ,没有中子;元素的种类决定于质子数.4.1934年,卢瑟福等科学家通过核反响发现氢的同位素原子一一瓶,可用“「H〞表示〔其中“1〞表示核电荷数〕,瓶原子的模型如下图,图中表示的粒子是〔B〕/ 4 2 〔■ S M1)r% J"一〞〔第4题〕A.原子核B.质子C.中子D.核外电子5. 〞示意图可表示的分子是〔C〕A. HeB. CI2C. COD. CH 4【解析】示意图表示该分子由两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含两种原子各一个,四个选项中C符合°6.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以下有关元素的说法中,箱误的是〔C〕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解析】元素的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等,中子数不一定相等.7.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会形成阳离子【解析】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8 .以下说法与符号含义相符的是〔C〕A. Na +:钠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 2B. Mg: 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C. 2NO 2: 2个二氧化氮分子D. 2H : 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解析】A表示每个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B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D表示2个氢原子.9 .磷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5,相对原子质量是31,那么磷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A〕A. 15B. 16C. 31D. 46【解析】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磷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5.10 .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以下有关馍元素的说法,不正哪的是〔D〕A.原子序数是28B.属于金属兀素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 28D.相对原子质量为 58.69克【解析】 据图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8.6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 T ,不是“克 11 .以下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C 〕 A. NO B. NO 2 C. NH 3D. HNO 3【解析】 根据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通过计算可得:NO 中氮显+ 2价,NO 2中氮显+ 4价,NH 3中氮显一3价,HNO 3中氮显+ 5价,应选C .12.如图是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质量分数〕图,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仲之47% 槎£00%^0.76% 其他〔第12题〕A.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金属元素C.铁的元素符号为FED.由图可知,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不大【解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它属于非金属元素.13.在氧气〔.2〕、二氧化碳〔CO 2〕两种物质中〔C 〕 A.都含有氧气分子 B.都含有两个氧原子 C.都含有氧元素D.都含有两个氧元素.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分子 ,A 错误;应是每个氧气分子M7.73% 捌.75%柄2.74%【解析】 氧气中含有氧气分子氧48吊徒之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两个氧原子,B错误;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D错误.14.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括在②中,假设②是纯洁物,那么③不可能是(C)1 . 一氧化碳B.硫酸铜C.空气D.铜【解析】纯洁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A、B属于化合物,D属于单质,只有C是混合物.15 .以下符号中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C)①Cu ②N ③H2O2④K2co3⑤CH4A.①②B.③④C.③⑤D.②④【解析】①Cu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不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②N是氮元素的元素符号,不是化学式;③H2O2既能表示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也能表示1个过氧化氢分子;④K2CO3能表示碳酸钾是由钾、碳、氧元素组成的,但它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不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⑤CH4能表示甲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也能表示1个甲烷分子. 故③⑤符合要求.16 .每100克黑木耳中含铁185毫克,这里的“铁〞应理解为(D)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解析】黑木耳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是指元素.17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局部,A〜E代表五种不同元素.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A.原子序数:C<BB.核内质子数:A=EC. A、B、C同周期D. D、E同族【解析】A、B、C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行,属于同周期元素.18 .地震过后,防疫部门用一种高效平安灭菌消毒剂给饮用水消毒验,该消毒剂可表不为RO2.实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 : 64,那么RO2的化学式为〔D〕A. CO 2B. NO 2C. SO2D. ClO2【解析】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根据RO2中R与O的质量的比为71 : 64,可得2X 1671 —,=—解得x=35.5,所以R为Cl.6419.以下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A. 2H 2B. 2HC. H2D. 2H +【解析】2H可表木2个氢原子,H2可表木1个氢分子,2H*可表木2个氢离子.20 .以下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C〕A.银HgB. M气Ne2C.氧化铝Al2O3D.氯化铁FeC%【解析】银的化学式为Ag ,故A错误;窟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单质 ,由原子直接构成,因此其化学式为Ne,故B错误;因氧化铝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一2价,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价,由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化学式为Al2O3,故C正确;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十3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化学式为FeCl3, FeCl2为氯化亚铁,故D错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2分)21 .“大数据是钻石矿〞让小明了解大数据的重要,体会了科学的价值,钻石即金刚石,属于碳的单质,写出另一种你熟悉的碳的单质:石墨.【解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叫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等都属于碳的单质.22 .用化学用语表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2°(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l_o(3)硫酸亚铁是由Fe和SO4构成的.+1(4)标注出次氯酸(HC1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HClOo【解析】(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其化学式为:N2.(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符号为:Al o (3)硫酸亚铁是由亚铁离子和SO42一构成的,亚铁离子的符号为:Fe2 +O(4)根据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氢为+ 1价,氧为-2价,所以氯的化合价为+ 1价,+1故可表本为:HC1 O.23 .(1)判断以下化学符号中数值“2〞所代表的意义,并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2①Mg〞②H2O ③2CO ④Ca ⑤2H*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④,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①.(2)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名称:2个四氧化三铁:2Fe0.Na2CO3:碳酸钠.【解析】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24 .如图是电解水(水——>氢气+氧气)的模型图,请根据图填空.吩.o oo I通电〉氧原子I 〉发分子% o o ooCT O O OO水分子氢原子氢分子〔第24题〕〔i〕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最终变成了氧分子和氢分子,这说明发生了g〔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在这一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水分子已经变成了其他分子,其他分子已经不能再保持水的化笺〔填“物理〞或“化学〞〕性质.〔3〕在这个模型图中,可以看到一种比分子更小的微粒,这种微粒的名称是原子.【解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25 .有水〔H2O〕、双氧水〔H2O2〕、重水〔D2O, “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三种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所含的元素共有2种,从化学性质的角度看,H?O工与水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解析】"H"和"D"是同种元素;都属于氢元素 ,H2O和D2O都表示水,而H2O2是过氧化氢,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差异性最大.26 .家中常备的“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试计算:〔1〕次氯酸钠中钠、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6 : 71 : 32.〔2〕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土1.【解析】〔1〕次氯酸钠中钠、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 35.5 : 16=46 : 71 : 32.〔2〕钠元素显+ 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可得:〔 + 1〕 + x+〔—2〕=0,那么x= +1.27 .考古学上常用碳—14原子测定文物年代,碳—14原子和碳—12原子在原子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中子数不同,它们的原子质量之比是7 : 6.【解析】碳—14原子和碳—12原子是同位素原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14〞“12〞都表示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电子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质量比为14 : 12=7 : 6.28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小李同学对物质组成和结构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归纳, 请你将其补充完整.〔1〕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第28题〕〔2〕概念的辨析和应用.+ 2A,在①2N、②Mg〞、③Ca、④H、⑤Cu、⑥SO2中,表示分子的是⑥;表示离子的是②;既能表示一种物质,也能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⑧.〔填序号〕B.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以下物质的具体微粒的名称.体温计中的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解析】〔1〕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可形成离子,分子、原子、离子都可构成物质.+ 2 (2)“2N〞表示两个氮原子;“Mg2+〞表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Ca〞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Cu〞表示铜元素或一个铜原子或铜这种物质;“SO?〞表示二氧化硫这种物质或一个二氧化硫分子等.体温计中的汞是金属,由汞原子构成;干冰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氯化钠晶体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29.2021年5月31日是第29个世界无烟日,世卫组织确定的主题是“为平装做好准备〞的活动主题是“拒绝烟草的危害〞.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 蛋白结合,可能导致人体缺氧窒息.血红素是血红蛋白分子上的主要稳定结构 蛋白等的辅基,其分子式是C 34H 32N 4FeO 4.请答复以下问题: ⑴血红素中C 、H 、O 、N 、Fe 五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34 : 32 : 4 : 4 : 1.〔2〕经测定血红蛋白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0.335%,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 n 个铁原子,那么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为4n7〔不必化简〕. 0.335%34 : 32 : 4 : 4 : 1.〔2〕经测定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 n 个铁原子,且该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n0.335%,那么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6x -0.335% = 0^获.30 .以下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 ,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属于混合物的是 BCE,属于化合物白^是D .〔填字母〕31 .“神舟〞六号飞船一飞冲天 ,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 ,也在国际上大涨了我们中国人的 志气.请你从科学的视角对“神舟〞六号飞船的有关信息进行思考并作答.〔1〕人类探索太空,还有一个目的是开发新的核聚变能源,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 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A 〕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B.该兀素是金属兀素,其中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 ,为血红蛋白、肌红【解析】〔1〕根据血红素的化学式可得血红素中 C 、 H 、 O 、 N 、Fe 五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解析】 氧气和液氧、冰和水是同种物质 ,只是状态不同.氧气和臭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 碳、过氧化氢和水都分别属于不同种物质.氧气是单质 ,水是化合物.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该核原料原子的相^•原子质量为世假设该原子形成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请写出其离子符号:L3H+〔或心.〔2〕为了处理人体排出的CO2,飞船上采用了与氢氧化钾化学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作为吸收剂.LiOH中锂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第31题〕〔3〕为了进一步熟悉锂元素,某同学查阅元素周期表后得到右图,你能从中获得的信息有〔写出两点即可〕:①锂的元素符号为Li ;②锂的原子序数为3〔合理即可〕.【解析】〔1〕由于该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所以肯定是氢原子,因此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该原子核也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所以该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由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十中子数,所以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依据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O为—2价,H为+ 1价,可求得锂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3〕图中的“锂〞字说明该元素为锂元素,元素符号为Li;原子序数〔或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为3;核外电子数为3;相对原子质量为 6.941.32.2021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由于发现疟疾药物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请根据青蒿素的化学式G 5H 22.5计算:(1) 一个青蒿素分子由42_个原子构成.(2)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4(填最简整数比).【解析】(1)一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那么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2)青蒿素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X 15) : (16X5)= 9 : 4.33 .亚铁离子具有防治缺铁性贫血的成效,而三价铁离子会使人感到胃部不适,还会对肝脏产生危害.维生素C可以预防亚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如图是某种补铁药物说明书的局部信息.某成人按此说明书服药期间,每天能从该药物中补充铁元素168毫克.补铁缱样片规格:每片含硫酸和铁(F E SCJ456厘克用量:成人一天一片(第33题)【解析】服药期间每天从该药物中补充铁元素的质量为456毫克X -----------56------ = 168毫克.56+ 32+ 16X4三、分析计算题(第34题6分,第35题12分,共18分)34 .一瓶未贴标签的粉末状常见金属R.为了测定R的相对原子质量,准确称取一定量金属粉末在塔期内增强热使其完全氧化,冷却后再称重.重复实验 ,获得如表数据.请答复:(1)表格中m= 85.(2)该金属氧化物(R元素和氧元素两种)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 : 8.(3)R的化合价为+ 3价,那么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解析】(1)通过计算可知,平均值为:(84.9克+ 85.1克+ 85.0克)T = 85克.(2)金属元素质量是45克,所以氧元素质量是85克—45克=40克,所以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 8.(3)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所以(2x) : (3X16)= 9 : 8所以x= 27.35 .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微量元素的摄入.血红蛋白中的铁是人体内氧的输送者,缺铁易患贫血.请答复:(1) 一种添加了营养剂的“铁强化〞酱油已上市,根据卫生部制定的铁强化剂添加标准,每100 毫升酱油中铁营养剂的添加量是200毫克,该铁营养剂中铁白^质量分数为12.5%,由实验测知,酱油中的铁只有10%能被人体吸收,以某人一天食用16毫升该酱油计算,他一天从酱油中吸收的铁元素有多少毫克?(2)小明的妈妈最近身体虚弱,脸色苍白且厌食,医生诊断说她患缺铁性贫血,除正常饮食吸收的铁元素外,建议服用硫酸亚铁(FeSO4)口服液.假设小明的妈妈共需要补充 1.4克铁元素,需要服用多少克硫酸亚铁?(3)152克硫酸亚铁中铁的含量相当于多少克氧化铁中铁的含量?【解】(1)m Fe= 16 毫升x 20011 X 12.5% X 10%= 0.4 毫克.(2)FeSO4 中Fe% = M, mFeSO4100 毫升152,= % =1.4克X耍=3.8克.(3)设152克硫酸亚铁中铁的含量相当于质量为x的氧化铁中铁的含量.Fe% 56F&O3中Fe%=H2=70%, 152 克x;52=xX70%, x= 80 克.。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各章测试题(共4章,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各章测试题(共4章,含答案)第1章自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指南针是一个磁体B. 指南针折断后只有一个磁极C. 指南针能吸引铜、铝等物质D. 指南针指向不会受附近铁块的影响2.下列是一些与用电安全相关的现象,其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D)3.如图四个实验中,用来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D)【解析】电磁感应现象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符合的是D。
4.若假想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一块大磁铁产生的,如图所示的四个示意图中,能合理描述这块大磁铁的是(B)【解析】地球是个大磁体,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铁相似,地磁的北(南)极在地理的南(北)极附近。
5.如图所示为某汽车启动电动机的电路。
当启动器开关闭合时,有微小电流通过器件X,接着有强大电流通过电动机,并将电动机启动。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X可能是(D)(第5题)A. 灵敏电流计B. 发电机C. 电磁铁D. 电磁继电器【解析】电磁继电器可实现用低电压和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控制高电压和强电流电路的通断。
6.爱因斯坦曾说,在一个现代的物理学家看来,磁场和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
如图所表示的磁场与实际不相符...的是(C)【解析】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分布方向是北极出来指向南极,所以A和D是正确的;B图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直线电流的磁感线分布是正确的;C图中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下端是N 极,磁感线应从N极出来,故C错误。
7.关于磁场、磁感线,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C)A. 磁场分布局限于某一个平面内B. 磁感线可以交叉C. 磁场是具有强弱和方向的D. 磁感线客观存在【解析】磁体的磁场是立体的,A错;磁感线不会交叉,B错;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方便研究磁场而引入的,并非客观存在,D错。
8.如图所示,磁感线竖直向下,AB棒运动,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B)(第8题)A. AB棒可能是竖直向下运动的B. AB棒可能是水平向左运动的C. 开关断开,电流表指针也会偏转D. 实验说明电路有电流不一定需要电源【解析】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AB棒竖直向下运动时,没有切割磁感线,电路中没有电流,故A错误;AB棒水平向左运动时,导体切割磁感线,电路中有电流产生,故B正确;开关断开,电路开路,也没有电流,故C错误;AB棒切割磁感线,电路中产生电流,AB棒相当于电源,故D错误。
2020春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学生用书活页P67][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图片中,不属于模型的是(B)2.[2018·枣庄]科学发展,薪火相传。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B)3.碳-12、碳-13、碳-14都是碳元素的原子,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C) A.电子数目不同B.质子数目不同C.中子数目不同D.化学性质不同4.[2019·台州]高氯酸钾(化学式为KClO4)是烟花中常用的氧化剂,可增加烟花的亮度。
高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D)A.-7 B.-1C.+5 D.+7【解析】K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O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KClO4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4=0,解得x=+7。
5.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
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相对原子质量为291,元素名称Ununseptium,符号Uus。
请模仿图甲,将该元素对应信息编写到图乙中相应位置,则“①”处应填(C)图1A.291 B.174C.117 D.576.[2019·杭州上城区期末]国产化5G通信芯片用最新一代碳化硅衬底氮化镓(GaN)材料试制成功,打破国外垄断。
已知Ga为31号元素,N为7号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A.GaN是一种单质B.Ga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C.1个Ga3+中含有34个单位的正电荷D.1个N3-中含有4个电子7.[2018·遂宁]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图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B)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物质甲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C.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2种氧化物D.物质甲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3∶88.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_第2章自测题

第2章自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B)【解析】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所组成的纯净物,一种物质只能用一种化学式来表示,B中有多种化学式,属于混合物,C、D中的物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2.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
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D)A. 花青素是一种单质B. 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7克C. 花青素中的C、H、O元素质量比是15∶11∶6D. 花青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解析】花青素是一种含碳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不是克;花青素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是15∶11∶6;因含有碳、氢元素,燃烧后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B.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C. 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 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核内的中子数【解析】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得核电荷数与核内质子数相等;在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如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元素的种类决定于质子数。
4.1934年,卢瑟福等科学家通过核反应发现氢的同位素原子——氚,可用“13H”表示(其中“1”表示核电荷数),氚原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的粒子是(B)(第4题)A. 原子核B. 质子C. 中子D. 核外电子5.“”示意图可表示的分子是(C )A. HeB. Cl 2C. COD. CH 4【解析】 示意图表示该分子由两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含两种原子各一个,四个选项中C 符合。
6.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 A.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C.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解析】 元素的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等,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单元自测题科学试卷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_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单元自测题科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如图描述物质的分割,分到原子为止的是A.A B.B C.C D.D2.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D.化学符号“O”可以代表一个氧原子3.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C.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D.CO2和CO的性质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4.1934年,卢瑟福等科学家通过核反应发现氢的同位素原子——氚,可用“13H”表示(其中“1”表示核电荷数),氚原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的粒子是A.原子核B.质子C.中子D.核外电子5.科学用语是学习和交流知识的通用语言,以下粒子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最多的是A.Mg B.HC.CO32-D.3CO26.偏钛酸钡(BaTiO x)因其显著的“压电效应”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超声波发生装置中。
已知偏钛酸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4价,其化学式中x的数值为A.1 B.2 C.3 D.4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有①氧化镁②空气③高锰酸钾④海水⑤二氧化碳⑥氧气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⑥C.只有②④⑥D.①④⑤8.下列说法与符号含义相符的是A.Na+: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2Mg: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C.2NO2:2个二氧化氮分子D.2H: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9.图中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A.B.C.D.10.在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中,若“”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11.万金油的主要成分是薄荷脑(C10H10O),下列关于薄荷脑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化合物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D.1个薄荷脑分子由10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2.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纳米=10-9米)的空心管,其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纳米碳管的说法错误的是A.纳米碳管由碳元素组成B.纳米碳管是一种单质C.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化合物D.纳米碳管是由碳原子构成的13.在氧气(O2)、二氧化碳(CO2)两种物质中A.都含有氧气分子B.都含有两个氧原子C.都含有氧元素D.都含有两个氧元素14.下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括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A.一氧化碳B.硫酸铜C.空气D.铜15.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称为化学式。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3节同步练习卷

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1-3节)测试卷命题人:王晋明 责任人:姜方亮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一、选择题(40分)1.工业上和医疗上需要大量氧气,那么制取氧气就显得非常重要,下列有关于工业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给水通电,使水在交流电的作用下产生氧气B .使含氧的物质受热分解放出氧气C .化学反应该中的分解反应D .物理变化,蒸发液态空气,先得氮气,后得氧气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B.食物腐败 C.有机肥的腐熟 D.火柴的燃烧3.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镏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B 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 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4.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的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的外壁出现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氧分子B.氮分子C.二氧化碳分子D.水分子5.在庆典活动中,人们常用氦气来充灌气球,这其中利用氦气的哪些性质( ) ①密度比空气小得多 ②在空气中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③是一种无色气体 ④不能供给人类呼吸A.③和④B.①和②C.①②③D.②③④6.下列反应是表达式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B.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C.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D.水−−→−通电氢气+氧气7.化学反应都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种类 ⑤.原子的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⑦.元素的化合价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③⑤⑥C.①④⑥D.②③⑤8.关于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伸入试管的导管不宜过长,否则不利于气体排出B.排水法收集气体,集气瓶内导管过长,无法操作,也不利于排水C.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不需接近瓶底,也能把瓶底空气排净D.给试管里药品加热时,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这样比较牢固9.某气体单质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用的方法是(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A.①或②B.①或③C.②或③D.①②③均可10.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镁+氧气−−→−点燃氧化镁B.碳+氧化铜−−→−高温铜+二氧化碳 C.甲烷+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D.二氧化碳+水→碳酸1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白磷燃烧时会生成大量白烟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D.燃着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瓶内火焰熄灭12.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爆炸B.燃烧C.升华 D 变色13.炒菜时食油在锅内着火,关掉火源后仍不熄灭,这时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 )A.浇水B.盖严锅盖C.把油倒入水槽D.用灭火器14.A 克过氧化氢和2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完全后,得到B 克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2-B)克B.(A+B)克C.(A-B)克D.(2-B)克1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忘记了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能产生氧气B.生成氧气的速度很慢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D.生成了氢气和氧气16.若X 的化学式为AB 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AB 2+B 2=2XB.3AB 2+B 2=2XC.AB 2+2B 2=2XD.AB 2+B 2=2X1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此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产生了大量的热B.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反应前后铁丝变色D.生成了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18.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煤气爆炸B.用干冰人工降雨C.钢铁生锈,酸雨形成D.植物的光合作用,酒精挥发19.下列物质分别放入盛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后,恢复到室温,瓶内压强明显变小的是( )①硫 ②碳 ③红磷 ④铝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A.水能够灭火B.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C.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水善于将热迅速向外散发二、填空(共47分,26一27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21、从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氧化铝、d ;硫磺、e ;五氧化二磷、f ;二氧化锰、g ;四氧化三铁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自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B)【解析】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所组成的纯净物,一种物质只能用一种化学式来表示,B中有多种化学式,属于混合物,C、D中的物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2.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
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D)A. 花青素是一种单质B. 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7克C. 花青素中的C、H、O元素质量比是15∶11∶6D. 花青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解析】花青素是一种含碳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不是克;花青素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是15∶11∶6;因含有碳、氢元素,燃烧后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B.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C. 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 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核内的中子数【解析】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得核电荷数与核内质子数相等;在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如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元素的种类决定于质子数。
4.1934年,卢瑟福等科学家通过核反应发现氢的同位素原子——氚,可用“13H”表示(其中“1”表示核电荷数),氚原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的粒子是(B)(第4题)A. 原子核B. 质子C. 中子D. 核外电子5.“”示意图可表示的分子是(C)A. HeB. Cl2C. COD. CH4【解析】示意图表示该分子由两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含两种原子各一个,四个选项中C 符合。
6.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A.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C.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解析】元素的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等,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7.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 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 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会形成阳离子【解析】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8.下列说法与符号含义相符的是(C )A. Na +: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 Mg +2: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C. 2NO 2:2个二氧化氮分子D. 2H :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解析】 A 表示每个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B 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 表示2个氢原子。
9.已知磷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5,相对原子质量是31,则磷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A )A. 15B. 16C. 31D. 46【解析】 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磷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15。
10.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第10题)A. 原子序数是28B. 属于金属元素C. 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D. 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克【解析】据图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
11.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C)A. NOB. NO2C. NH3D. HNO3【解析】根据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通过计算可得:NO中氮显+2价,NO2中氮显+4价,NH3中氮显-3价,HNO3中氮显+5价,故选C。
12.如图是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12题)A.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金属元素C.铁的元素符号为FED.由图可知,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不大【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它属于非金属元素。
13.在氧气(O2)、二氧化碳(CO2)两种物质中(C)A. 都含有氧气分子B. 都含有两个氧原子C. 都含有氧元素D. 都含有两个氧元素【解析】氧气中含有氧气分子,二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分子,A错误;应是每个氧气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两个氧原子,B错误;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D错误。
14.如图为物质的分类关系,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括在②中,若②是纯净物,则③不可能...是(C)(第14题)A. 一氧化碳B. 硫酸铜C. 空气D. 铜【解析】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A、B属于化合物,D属于单质,只有C是混合物。
15.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C)①Cu②N③H2O2④K2CO3⑤CH4A. ①②B. ③④C. ③⑤D. ②④【解析】①Cu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不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②N是氮元素的元素符号,不是化学式;③H2O2既能表示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也能表示1个过氧化氢分子;④K2CO3能表示碳酸钾是由钾、碳、氧元素组成的,但它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不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⑤CH4能表示甲烷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也能表示1个甲烷分子。
故③⑤符合要求。
16.每100克黑木耳中含铁185毫克,这里的“铁”应理解为(D)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元素【解析】黑木耳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是指元素。
1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E代表五种不同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第17题)A. 原子序数:C<BB. 核内质子数:A=EC. A、B、C同周期D. D、E同族【解析】A、B、C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行,属于同周期元素。
18.地震过后,防疫部门用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给饮用水消毒,该消毒剂可表示为RO2。
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D)A. CO2B. NO2C. SO2D. ClO2【解析】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根据已知RO2中R与O的质量的比为71∶64,可得x2×16=7164,解得x=35.5,所以R为Cl。
19.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A. 2H2B. 2HC. H2D. 2H+【解析】2H可表示2个氢原子,H2可表示1个氢分子,2H+可表示2个氢离子。
20.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C)A. 银HgB. 氖气Ne2C. 氧化铝Al2O3D. 氯化铁FeCl2【解析】银的化学式为Ag,故A错误;氖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因此其化学式为Ne,故B错误;因氧化铝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由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化学式为Al2O3,故C正确;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化学式为FeCl 3,FeCl 2为氯化亚铁,故D 错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2分)21.“大数据是钻石矿”让小明了解大数据的重要,体会了科学的价值,钻石即金刚石,属于碳的单质,写出另一种你熟悉的碳的单质:石墨。
【解析】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金刚石、石墨、C 60等都属于碳的单质。
22.用化学用语表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 2。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l 。
(3)硫酸亚铁是由Fe 2+和SO 42-构成的。
(4)标注出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HCl +1O 。
【解析】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 2。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符号为:Al 。
(3)硫酸亚铁是由亚铁离子和SO 42-构成的,亚铁离子的符号为:Fe 2+。
(4)根据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氢为+1价,氧为-2价,所以氯的化合价为+1价,故可表示为:HCl +1O 。
23.(1)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值“2”所代表的意义,并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Mg 2+ ②H 2O ③2CO ④Ca +2 ⑤2H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③,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①。
(2)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名称:2个四氧化三铁:2Fe 3O 4。
Na 2CO 3:碳酸钠。
【解析】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24.如图是电解水(水――→通电氢气+氧气)的模型图,请根据图填空。
(第24题)(1)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最终变成了氧分子和氢分子,这说明发生了化学(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在这一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水分子已经变成了其他分子,其他分子已经不能再保持水的化学(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在这个模型图中,可以看到一种比分子更小的微粒,这种微粒的名称是原子。
【解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25.有水(H2O)、双氧水(H2O2)、重水(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三种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所含的元素共有2种,从化学性质的角度看,H2O2与水的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异。
【解析】“H”和“D”是同种元素;都属于氢元素,H2O和D2O都表示水,而H2O2是过氧化氢,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差异性最大。
26.家中常备的“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试计算:(1)次氯酸钠中钠、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6∶71∶32。
(2)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解析】(1)次氯酸钠中钠、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35.5∶16=46∶71∶32。
(2)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
27.考古学上常用碳-14原子测定文物年代,碳-14原子和碳-12原子在原子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中子数不同,它们的原子质量之比是7∶6。
【解析】 碳-14原子和碳-12原子是同位素原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14”“12”都表示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电子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质量比为14∶12=7∶6。
28.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小李同学对物质组成和结构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归纳,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1)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第28题)(2)概念的辨析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