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邑市人民政府市长吕珊珊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潍坊市固定资产投资“88531”工程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通知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潍坊市固定资产投资“88531”工程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6.08•【字号】潍政办字[2010]68号•【施行日期】2010.06.08•【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潍坊市固定资产投资“88531”工程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通知(潍政办字〔2010〕6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为扎实推进全市固定资产投资“88531”工程(全市过亿元大项目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0%,“六大投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0%,服务业投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左右,民生投入年增长30%以上,集中抓好投资过亿元的重大项目,确保过亿元项目五年总投入达到1万亿元)的实施,有效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市政府决定成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88531”工程协调推进领导小组。
现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公布如下:组长:胡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副组长:王秀河(副市级干部、市长助理)成员:陈仁杰(市长助理、市发改委主任)张宝胜(市政府副秘书长)傅金戈(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魏永阳(市委农工办副主任)刘裕斌(市发改委副主任)李玉军(市经信委副主任)王成喜(市经信委副主任)姜钦亮(市财政局企业处主任)张振武(市环保局副局长)张发学(市服务业办主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责任分工是:市发改委:负责强化立项服务职能,定期进行立项指导,统筹做好促进立项等有关工作的协调、运行和服务。
重点抓好全市过亿元大项目建设,确保全市过亿元大项目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0%,确保过亿元项目五年总投入达到1万亿元;做好全市“六大投入”进展情况的调度汇总及分析。
市经信委:主要负责制造业投入的发展规划、项目确立、组织推进和调度考核等工作。
市委农工办:主要负责现代农业投入项目的规划编制、日常统计和调度考核等工作。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0.25•【字号】潍政办字[2013]115号•【施行日期】2013.10.25•【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潍政办字[2013]11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各重点企业,各高等院校,各人民团体:为加强对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工作的领导,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潍坊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
现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公布如下:组长:刘曙光(市委副书记、市长)副组长:孙起生(市委常委、副市长)夏芳晨(副市长)秦维强(副市长)李传恒(市政协副主席、市经信委主任)成员:李静波(市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刘跃东(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齐延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肖培灵(市发改委主任)张国华(市教育局局长)张宝胜(市科技局局长)李元忠(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田民利(市财政局局长)李静波(市人社局局长)刘树亮(市国土局局长)孙守勤(市规划局局长)李广东(市建设局局长)张志勇(市市政局局长)张兆平(市交通局局长)赵刚毅(市水利局局长)王汉成(市农业局局长)徐润启(市海渔局局长)白卫明(市商务局局长)孙俐君(市文化局局长)黄进(市卫生局局长)郑金来(市环保局局长)马中平(市统计局局长)张金玉(市林业局局长)于慰杰(市旅游局局长)刘桂臻(市事务局局长)韩国庆(市政府法制办主任)王承策(市畜牧局局长)马伟利(市节能监察中心主任)刘春强(市总工会副主席)赵学坤(团市委书记)田素英(市妇联主席)黄玉远(市国税局局长)马奎升(市地税局局长)岳尧(市质监局局长)宋赤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恒道(滨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徐洪吉(综合保税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华刚(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管委会主任)宋均圻(奎文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泮英(潍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升勤(坊子区委副书记、区长)孟晓雷(寒亭区委副书记、区长,潍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韩幸福(青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洪全(诸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兰玺(寿光市委副书记、市长)桑福岭(安丘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建华(高密市委副书记、市长)吕珊珊(昌邑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裕斌(临朐县委副书记、县长)高立伯(昌乐县委副书记、县长)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组织领导全市循环经济城市创建工作,制定创建工作年度任务目标,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
昌邑区民办教育清理整顿工作总结

昌邑区民办教育清理整顿工作总结为了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整顿民办教育市场秩序,规范各类民办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按照吉林市《关于进一步集中开展全市民办教育清理整顿、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工作通知》(吉市教通字[2010]20号)要求,我区认真开展了昌邑区民办教育清理整顿工作,现总结如下:一、基本工作按照市《通知》要求,我区于3月9日制定了《吉林市昌邑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开展民办教育清理整顿工作方案》(吉昌教发[2010]9号),并将该《方案》于当日发布在昌邑区民办教育管理办公室网页中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有利于清理整顿工作的舆论氛围;3月31日召开了昌邑区民办教育机构负责人会议,通过下发、解读《方案》,对清理整顿工作进行了积极动员和部署。
根据《方案》的要求,检查组从4月3日起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时间对辖区内的所有无证办学机构进行了地毯式的排查,并将摸排情况填表进行登记造册;同时对区属持有办学许可证的机构逐校进行了检查,并将各校存在的违规办学问题进行了登记备案。
二、主要措施一是成立领导组,强化组织领导。
昌邑区民办教育机构清理整顿工作领导组组长是贾亭(昌邑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副组长是邹洪华(昌邑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成员有李丽洁(昌邑区教育局民办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影、郑秋颖(昌邑区教育局民办教育管理办公室科员)。
二是建立检查组,明确各自责任。
成立了由民办教育管理办公室、安全科、行政办公室组建的联合检查组,组员共5人。
三是实行公开发动,接受社会参与。
在昌邑区民办教育管理办公室网页上公布此项工作方案,办公室设立清理整顿工作公开举报电话(62755322),方便受理群众投诉举报。
四是保障交通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全力支持此项工作,局领导为检查组配备了专车,为实现地毯式摸排工作及调查持证办学单位的办学行为提供了保障。
五是会同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
会同公安、工商、城市执法部门印发了《关于在全区范围内依法查处非法办学机构规范民办教育机构牌匾标识及户外广告的方案》的通知,并于5月—9月,在全区范围内联合开展查处非法办学机构,规范民办教育机构牌匾、标识及户外广告的专项治理行动。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23•【字号】潍政办字[2012]73号•【施行日期】2012.05.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潍政办字〔2012〕7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Ο一二年五月二十三日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提高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实现城乡环境卫生质量的整体提升,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创新潍坊、文化潍坊、生态潍坊、幸福潍坊”建设,全面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在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建立健全“村收、镇运、县(市)处理”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全面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营造整洁、优美、和谐的城乡人居环境。
二、任务目标(一)总体任务目标。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从2012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完善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全覆盖。
(二)2012年任务目标。
提升中心城区(含市属各开发区)城乡环卫一体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1.集中整治城乡结合部、郊区主干道两侧及村内环境卫生。
进一步提高整治标准,加大整治力度,按照城市社区和街巷标准,清除积存垃圾。
2.将环卫保洁范围由村内延伸到村外。
在辖区内铁路、公路、高速路、河道两侧,村与村之间连接路,林带周边、厂区周边等部位,落实保洁经费和保洁人员,明确作业标准,建立完善常态化、规范化作业体系。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民代表人选的公告-潍政办字〔2018〕174号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民代表人选的公告正文:----------------------------------------------------------------------------------------------------------------------------------------------------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民代表人选的公告潍政办字〔2018〕174号根据《邀请市民代表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工作制度》(潍政办字〔2018〕132号),市政府办公室于10月12日通过潍坊日报、潍坊电视台、潍坊市政府门户网站、“潍坊发布”政务微信微博等媒体发布了《关于征集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民代表人选的通告》,截止报名时限,共收到有效报名申请表162份。
市政府办公室会同各县市区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按程序对报名人选进行了身份核实和考察审查,确定了部分候选人初步人选,在其所在单位或社区公示后,并委托有关部门进行了复核。
根据前期考察、公示、复核情况,经过进一步优中选优,确定了27名正式代表人选,现将人选名单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1月23日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市民代表人选(按姓氏笔划为序)丁万友昌乐县人民政府朱刘街道办事处社区副主任马广斌山东信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级工程师王伟安邦人寿潍坊中心支公司总经理王炳春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程师王清林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丛珊潍坊市国土资源局综合保税区分局科员申加利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电教中心主任,一级教师杜玉红山东国宗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中伟潍坊日报社潍城分社副社长李其峰潍坊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科员杨华潍坊市图书馆科员杨述兴山东新兴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结构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吴祥春潍坊市园林管理处书记,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初永生潍坊市峡山水库管理局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张永利潍坊新华教育集团综合事务部副主任,二级教师武美美潍坊市坊子区坊安街道办事处科员郝明潍坊恒生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潍坊电梯协会副会长侯增江青州市坦博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逄丰国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建项目负责人,工程师宫良超昌邑市地方粮食储备库主任,政工师胥文珺潍坊学院传媒学院2017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二班团支书秦国强潍坊市公安局技术侦察支队科员傅文山东傅文律师事务所主任,四级律师靖云国山东菜央子盐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政工师慈海鑫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央城区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魏小东临朐县广播影视中心工作人员瞿静静奎文区东关街道中学街社区工作人员——结束——。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二十七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筹备工作方案》的通知

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二十七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筹备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3.16•【字号】潍政办字[2010]17号•【施行日期】2010.04.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潍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二十七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筹备工作方案》的通知(潍政办字〔2010〕1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各人民团体:现将《第二十七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筹备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Ο一Ο年三月十六日第二十七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筹备工作方案第二十七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将于2010年4月20日在潍坊市开幕,为确保本届风筝会取得圆满成功,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本届风筝会继续遵循“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宗旨,坚持“与时俱进、敢于扬弃、科学设置、追求高效”的理念,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形式与内容、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拟设置风筝板块、文化板块和经贸旅游板块,力争办成一届历史上最高水平的国际风筝盛会。
二、主要活动安排(一)第二十七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中国电信·天翼之夜”大型文艺演出。
时间:4月20日晚7:30地点:潍坊奥体公园体育场责任单位:市风筝办本台晚会将创新内容与形式,突出宣传推介潍坊,弘扬风筝文化,将舞台电视艺术与广场表演有机结合;组织一流的明星演出阵容,创作部分特色节目,中央电视台负责录播。
(二)万人风筝放飞表演暨第六届世界风筝锦标赛。
时间:4月21日-22日地点:浮烟山国际风筝放飞场责任单位:市风筝办、市总工会、潍城区政府、潍坊恒润置业有限公司第六届世界风筝锦标赛拟邀请30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风筝团队参赛(其中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水平放飞队占70%以上)。
按国际赛事规则,科学组织,进一步提高赛事水平;同时,将由中央电视台对这项活动进行实况录播。
在新赛道上高歌

在新赛道上高歌作者:刘康李海高元军来源:《走向世界》2024年第06期征程萬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唯担当。
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农综区”)获批建设6年来,在拓展创新“三个模式”的实践中,艰苦奋斗,高歌猛进,在引领创新态势中勇闯新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潍坊农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中国、拥抱世界。
农综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把开放作为主题主线,大胆创新、担当作为,有力提升了全市农业开放发展水平。
在农业农村部召开的全国农业国际合作工作会议上,农综区作为唯一地市级代表参会并作典型发言;相关经验做法得到山东省副省长陈平批示肯定。
2023年4月25日至27日,农综区组织举办了中国—东盟数字农业论坛、首届智慧农业博览会和第二届潍坊国际食品农产品博览会,来自22个国家的500余家企业实地参展,合作意向交易额超10亿元。
农综区还成功组织召开农综区部省市三方工作机制会议,全面展示农综区5年工作成效,得到部、省领导充分肯定;配套举办供应链可持续与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推介会,中国美国商会、ADM、益海嘉里等15家高层次国际商协会和外资企业代表参会,推动12个项目签约,签约额达50.6亿元。
农综区组织人员到杨凌农高区、宁夏综试区、青岛上合示范区进行对标学习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参加农业贸易政策国际会议、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潍坊—肯尼亚经贸对接会等高端展会,赴日本、韩国、美国、荷兰、以色列、挪威等国家开展经贸招商推介,在东京等地组织召开重点项目恳谈会,推动与挪威水研究所签约;举办RCEP政策解读宣讲会,全市66家涉农外向型企业代表参加;组织中东农产品贸易采购团与30余家企业对接洽谈,就生姜、大蒜、胡萝卜等采购达成合作意向,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向世界。
农综区联合青州市政府与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组建成立中国—巴基斯坦农业合作中心;与加纳共建中国—加纳智慧农业产业园,园区规划已设计完成,项目已启动建设。
“王立智助学金发放”活动在昌邑一中举行

“王立智助学金发放”活动在昌邑一中举行
近日,“王立智助学金”发放仪式在昌邑一中综合楼第二会议室举行。
该项助学金的发起人王立智先生,昌邑市侨联主席、教育局分管副局长、资助中心主任,昌邑一中部分领导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该市两处高中共有10名品学兼优且家庭贫困的学生获得了这一助学金。
发放仪式上,王立智先生在讲话中首先对那些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发奋学习、孜孜不倦,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他勉励同学们要志存高远、永不放弃,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王先生亲自为受助学生每人发放了2500元的助学金。
“王立智助学金”由王立智先生设立。
王立智,山东昌邑市人,上世纪90年代移居美国,现任潍坊乃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山东省侨联委员、潍坊市侨联委员、昌邑市政协常委和昌邑市侨联副主席、山东全美总商会副会长、山东纽约同乡会会长等。
该项助学金2013年设立,每学年资助10名品学兼优、经济困难的高中学生,至今已经发放过3次了,共资助学生30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昌邑市人民政府市长吕珊珊:抢抓机遇放大优势奋力打造"三区"前沿特色城市昌邑市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渤海莱州湾南岸,属环渤海经济圈,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19个县市区之一,又同时处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前沿。
近年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市抢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一黄一蓝”两个经济区域规划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发展机遇,充分挖掘和发挥区位、空间、资源等比较优势,牢固树立蓝色、高端、生态的经济发展理念,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为主线,在“好”上做文章,在“转”上下功夫,在“快”上求突破,围绕加快滨海昌邑、科技昌邑、魅力昌邑、活力昌邑、富裕昌邑、幸福昌邑“六个昌邑”建设,全力发展蓝色经济和高效生态经济,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29亿元,同比增长14.3%;完成财政总收入22.5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42亿元,分别增长24.6%和29.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6.3亿元、增长22.6%;城乡居民人均储蓄26046元,增长1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4.22 亿元,增长14.4%;农民人均纯收入8815元,比上年增加1172元。
今年1—5月份,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2.1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8亿元,分别增长45.7%和35.7%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9.23亿元,增长31.7%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本外币余额224.84亿元,比年初增加14.13亿元。
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健康的发展势头。
(一)科学规划定位,提升发展标准。
积极与“黄、蓝”规划对接,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规划,立足昌邑实际,科学投入、高水平建设,统筹推进滨海、城区、昌南“三大板块”协调发展。
一是把滨海板块作为“三区”建设的主战场。
积极发展高端蓝色经济、高效生态经济,努力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资源科学开发、海洋优势产业培育方面全面推进、率先突破。
获准设立正县级规格的昌邑滨海经济开发区后,充分依托北部沿海的空间容量和资源优势,大力加快产业、园区、项目、港口和新区建设。
在空间布局上,修订完善了532平方公里昌邑滨海经济开发区(概念性)总体规划,完成了各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下营镇总体规划。
工作中,坚持以海带陆、海陆一体、协调发展,突出抓好“一镇、两港、三园区”。
“一镇”即下营镇,以恢复下营镇建制为契机,规划建设居住、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功能区,把下营镇区建成滨海开发的前沿阵地。
“两港”即潍坊港东港区(下营港)和下营渔港,以港口扩建为依托,加快形成集海洋运输、渔业捕捞、海水养殖、临港仓储物流为一体的新型港区。
“三园区”即滨海经济开发区按照“东、中、西”3个区域来摆布。
东部的下营工业园重点建设以医药和染料中间体为主导的专业化工园区,并以建设潍坊港东港区(下营港)为契机,大力发展临港现代物流、绿色海洋能源、海洋生物、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及其他涉海产业,打造高效生态、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
中部的柳疃工业园在承接建设污染小、附加值高、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同时,重点规划发展电子软件、纺织服装、机械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西部的龙池工业园重点建设以离子膜烧碱为主体的化工园区,在承接退城进园产业的同时,开发面向潍坊滨海新城工业区的外缘产业组团。
二是把城区板块作为“三区”建设的最大服务平台。
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项详细性规划,加快城区东扩、西接、南拓、北展步伐,在中心城区达到60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加快实施跨潍河发展战略,逐步北移城区北环,延伸至寿济路、新海路,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区。
三是把昌南板块作为昌邑的经济文化“次中心”。
充分发挥昌南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积极接受青岛、潍坊的辐射,加快纺织、仓储、物流等产业发展,扩大风力发电设备、高能锂电池等新能源产业规模,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提升,真正实现“三大板块”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二)抓好载体建设,优化发展平台。
昌邑滨海经济开发区位于我市北部沿海,地处潍坊、青岛、烟台三市交汇处,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我市实现“十二五”跨越发展的重心所在、希望所在和优势所在。
我市着力把昌邑滨海经济开发区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最大平台,坚持资金重点向滨海经济开发区倾斜,土地指标重点向滨海经济开发区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向滨海经济开发区安排。
目前,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0亿元,完善配套面积45平方公里,区内基本达到“六通一平”标准,初步形成了产业聚集、特色鲜明的北部沿海生态产业隆起带。
目前已落户项目100个,总投资330.6亿元。
今年,我市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更加突出“蓝色、高端、高效、生态”理念,进一步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人才配置机制、协调配合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举全市之力加快滨海经济发展。
一是拓展发展空间。
加快昌邑滨海经济开发区土地调整和盐田置换工作,投资10亿元,高标准配套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教育、医疗、金融、商务等服务设施,为大项目落户提供优势平台,打造昌邑经济最大的生长点和增长极。
二是抓好港口建设。
一方面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争取政策扶持,尽快启动投资100亿元的潍坊港东港区(下营港)工程建设,与周边的莱州港、大连港等相连相通,改变临海不通海、临港不用港的现状。
另一方面以潍坊港东港区(下营港)建设为契机,重点抓好下营东西区连接线、下营镇区建设工程,结合山东沿海公路昌邑段规划建设,积极筹建跨潍河临海大桥,实现下营、柳疃、龙池3个园区的有机衔接,构筑便捷的交通网络,把下营港区建成滨海开发的后方基地,打造千万吨规模的临港物流聚集区。
三是优化渔业结构。
统筹发展特色渔业,加快优质鱼产业项目建设,壮大海水池塘生态养殖、海水育苗、滩涂贝类增养殖、工厂化养殖、浅海扇贝养殖五大产业带。
四是加快产业聚集。
落实《昌邑滨海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规定》,突出盐化工产业链招商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力争年内落户项目30个以上。
出台《关于对滨海企业实行重点保护的暂行办法》,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加快投资10亿元的家园化工、投资5亿元的金典二硫化碳等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打造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现代化经济新区。
(三)放大调转效能,提高发展质量。
我市把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不断加大科学投入,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0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1.73:60.53:27.74。
一是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
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以提高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培育发展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五大传统产业,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高新化,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2.78亿元、利润45.07亿元、利税63.91亿元,分别增长34%、58.4%和62.6%。
今年,我市确定对总投资228亿元的68个重点工业项目继续实施市级领导包靠制度,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力争年内完成工业投入10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90家(新口径)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00家以上,实缴税金过千万元的企业26家以上。
二是全力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
以拓展领域、丰富业态、扩大规模、提升水平为重点,积极培育服务业“四大载体”建设,以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战略支撑。
2010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15亿元、增长18.4%;完成现代服务业投入25.7亿元、增长4.5%。
今年,我市大力实施特色商业街、万村千乡市场、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满意消费惠万家“四项工程”,力争年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
加快推进青山物流中心、下营临港产业园、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园区建设,抓好总投资4.8亿元的棉纺城物流中心、总投资10亿元的文昌国际大酒店、总投资5.7亿元的山东宏大生姜市场扩建、总投资3.2亿元的华海贸易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投入增幅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0个百分点以上。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以发展精品农业、品牌农业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紧紧围绕苗木、畜禽、水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不断加大对产业基地开发建设、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新产品研发扶持力度,大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
2010年,全市完成现代农业投入6.9亿元,增长79.5%。
连续成功举办8届绿博会和5届中国园林花木信息交流会,荣获“全国林木种苗先进单位”称号,进一步打响了“绿色昌邑”品牌。
(四)坚持城乡一体,促进统筹发展。
在推进科学发展进程中,我市以打造“魅力昌邑”为目标,坚持大规划、大投入、大建设,着力构建中心城区、小城镇、中心社区“三位一体”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一是重点抓好中心城区建设。
围绕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力、带动力、凝聚力,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加快城区基础设施和旧城改造步伐,拉大框架、改善环境、增强功能、提高品位,建设充满魅力、人与自然和谐、富有文化内涵的新城区。
目前,全市城市道路达143公里,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2.16%,城区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5%,居民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84%。
今年,我市确定了总投资207亿元的100项新建、续建重点工程,力争年内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
二是加大旧城改造力度。
作好“水?绿”两篇文章,在潍河两岸规划建设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将潍河水引入城区,形成与城市绿化、人行步道配套建设的环城水系。
把绿化作为生态建设和提升城市品位形象的重要举措,实施沿河沿路绿化,建设公园、绿地等城市“绿色客厅”22处,扮靓绿色城市名片。
进一步明确城区功能分区,加快形成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的商业区,以潍河两岸为核心的高端居住区,以公共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公共服务区等功能区,推动城市建设组团化发展。
三是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快。
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和绿化、城管“托管”,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2010年,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10.6亿元。
深入推进扩权强镇,进一步完善工业、服务业、生态农业“三大园区”,在城镇面貌改观、服务功能完善、镇域经济发展、品质内涵提升上实现新突破。
四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断完善。
按照“三有”要求,抓巩固、抓规范、抓提升,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逐步引导农村居民向中心社区聚集,社区服务覆盖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