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合集下载

导学方案九年级上册语文

导学方案九年级上册语文
- 分析作者的情感,文中体现出作者遗世独立、孤高自赏的情怀,同时也有淡淡的故国之思。
4. 第四单元:小说。
- 作者鲁迅。
-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日益衰败、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现实。
- 理解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如对闰土的外貌描写“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通过外貌的变化表现出闰土生活的困苦和精神的麻木。
- 体会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描写,通过刘备与诸葛亮的对话,展现出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和刘备的诚意。
二、文言文知识汇总。
1. 通假字。
2. 古今异义。
3. 一词多义。
- 山水之乐(乐趣,名词)
-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快乐,形容词)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意动用法)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介词)
4. 根据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创作。
- 从古代诗歌和古代白话小说单元获取素材和灵感。
- 人物描写:注重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如描写一个勤劳的农民,可以写他“黝黑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粗糙的大手紧紧握着锄头,嘴里念叨着‘人勤地不懒’,心里想着今年的收成肯定不错”。
- 情节设置:情节要有起有伏,吸引读者。可以设置悬念、制造冲突等。例如写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开头可以设置悬念,如两个好朋友突然不再说话,然后通过回忆、寻找原因等情节逐步解开悬念。
- 作者欧阳修。
- 全文以“乐”字贯穿,描写了滁州秀丽的山水景色和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 体会文中的语言特色,如骈散结合,“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等句子对仗工整,又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样的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

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生活况味《项链》一、1.莫泊桑法国批评现实短篇小说之王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2.chen dùn kuì jiǒnɡzhě bù lìn quàn qì nonɡchèn ténɡ3.(1)风韵,(女子)优美的姿态。

(2)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

(3)难看,不体面。

(4)觑:看。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4.答案示例:十年辛苦,悲剧实闹剧。

十年清贫,美梦化噩梦;十年岁月,无知炼真知;十年青春,有价也无价;十年辛劳,苦处亦贵处;十年凄苦,悲剧亦喜剧;十年劳顿,梦碎变心碎。

二、1.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将情节串联起来。

2.小说围绕“项链”主要写了六件事——无项链、需项链(序幕)借项链(开端)失项链、赔项链(发展)识项链(高潮、结局)。

3.示例:如第一部分可拟:“梦幻狂想曲”或“清贫女子之梦”;第二部分可拟“令人尴尬的请柬”或“猎枪和裙子”;第三部分:艰难的包装;租赁荣耀;玫瑰和项链;从忧愁到惊喜等。

第四部分:陶醉后的失落;乐极生悲;曲终人散悲剧生;从云雾里跌下等。

第五部分:痛苦和艰辛;十年辛苦不寻常;别了,青春……第六部分:意外邂逅;真相大白;造化弄人;人面不知何处去……4.小说到最后才说出项链是假的,这在作品中已有三处巧妙的暗示:一是借项链时,她的女友佛来思节夫人表现的相当大方,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二是珠宝店老板说“我只卖出这个盒子”,这表明项链本不是什么贵重的首饰。

由于作者技巧高超,天衣无缝,读者的心又深深地被主人公的命运所牵动,以至于难以觉察出来。

小说到此戛然而止,使读者出乎意料,令人深思、回味,深化了主题。

如果写马蒂尔德把真项链要回来,欢天喜地换回几万法郎的话,则使文章的“以喜衬悲”的效果消失,使文章的讽刺意味锐减。

第17课《孤独之旅》导学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7课《孤独之旅》导学案语文九年级上册

《孤独之旅》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小说的主题,感悟“成长”的含义。

2、欣赏小说饱含诗意的语言,体会细腻的景物描写对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情感、心理的作用。

3、积累读读写写词语【学习重点】1、理解小说的主题,感悟“成长”的含义。

2、欣赏小说饱含诗意的语言,体会细腻的景物描写对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情感、心理的作用。

【学习难点】理解小说的主题,感悟“成长”的含义。

【新课导入】同学们到了初三,身体长高了,都觉得自己长大了,但是你心理“长大”了吗?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描述一个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芦苇荡里去放鸭。

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

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要长大。

让我们一起去体验“长大”的感觉。

作者介绍曹文轩,汉族,男,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和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代表作有《草房子》《红瓦》《天瓢》等;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等四十多种奖项。

作品大量被译介到国外,《红瓦黑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写作背景本文节选自《草房子》,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

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的经历。

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富裕的生活、优异的成绩,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

然而,一次意外变故,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过早地负担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小说通过杜小康与父亲离家到芦苇荡放鸭的经历的叙述,描写了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的过程。

给下列字词注音曹文轩.()嬉.闹()撩.逗()凹.地()胆怯.()撅.断()戳.破()朦.胧()掺.杂()觅.食( )旧茬.()咀嚼.()抠.()杜雍.和()给.予( )解释词语:家底:厚实:嬉闹:撩逗:茫然:乖巧:驱除:浩浩荡荡: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天昏地暗:按照故事情节梳理情节。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编教语级册导学册1 《沁园春·雪》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

2.品读意象,领略词的意境美。

3.感受作者的伟大胸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

学习难点:品读意象,领略词的意境美。

【新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沁园春()莽莽()分()外妖娆()数()风流人物折()腰成吉思汗()稍逊()风骚()还看今朝()2.了解作者。

毛泽东,字(),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课堂探究】1. 请给本词标注停顿与重音,并尝试有感情诵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编教语级册导学册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作者望见了怎样的雪景?用一个词概括,并说出理由。

3.在词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请找出关键词品读。

4.毛泽东笔下的雪世界又让我们看到他一个怎样的人呢?【拓展延伸】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你学了这首词后,有什么感悟?编教语级册导学册【学习评价】自评☆☆☆师评☆☆☆参考答案:【新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沁园春qìn 莽莽mǎn g mǎn g分fèn外妖娆ráo 数shǔ风流人物折zhé腰成吉思汗hán 稍逊xùn 风骚sāo 还看今朝zh āo2.字润之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课堂探究】1.停顿与重音示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沁园春雪授课总时数:1 授课日期:2011 年 8 月 25 日主备人:陈春燕一、学习目辬知识与能力:1、了解背景、把握大意。

2、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过程与方法:3、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作者的诗情画意。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2.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知识梳理1.词的知识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2.创作背景与发表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3、意象诗歌中的形象,我们又称之为‚意象‛。

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

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多采用言在此意在彼。

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刚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即为主观的‚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即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

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教案

9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第01课课文题目:《沁园春雪》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唐汉国辅导教师:课文题目:《雨说》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唐汉国辅导教师:9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第03课课文题目:《星星变奏曲》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唐汉国辅导教师:9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第04课课文题目:《外国诗两首》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唐汉国辅导教师:学生姓名:检查情况:课文题目:《敬业与乐业》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唐汉国辅导教师:9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第06课课文题目:《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唐汉国辅导教师:课文题目:《傅雷家书两则》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唐汉国辅导教师:9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第08课课文题目:《致女儿的信》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唐汉国辅导教师:9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第09课课文题目:《故乡》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唐汉国辅导教师:学生姓名:检查情况:的启迪和鼓舞,它告诉人们:新生活的实现,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

10、小说的主题。

通过小说的阅读和社会背景的了解,你认为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对故乡景色和闰土前后变化的描写,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剥削压迫下的旧中国农村日益破产,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现实,以及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反映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

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的皱纹;眼睛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像是松树皮了。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套导学案精编(含单元检测及全部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套导学案精编(含单元检测及全部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目录一沁园春雪 (1)二《雨说》 (5)三星星变奏曲 (9)四外国诗两首 (12)第一单元水平测试 (17)参考答案: (22)五〈傅雷家书〉两则 (28)六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32)七敬业与乐业 (37)八致女儿的信 (41)第二单元测试题 (46)参考答案: (52)九故乡 (57)十孤独之旅 (62)十一我的叔叔于勒 (67)十二心声 (72)第三单元测试题 (76)参考答案 (84)十三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94)十四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98)十五短文两篇 (103)十六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08)第四单元水平测试题 (112)参考答案 (118)十七智取生辰纲 (124)十八杨修之死 (129)十九范进中举 (134)二十香菱学诗 (139)第五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144)参考答案 (149)二一陈涉世家 (155)二二唐雎不辱使命 (159)二三隆中对 (163)二四出师表 (168)二五词五首 (174)综合性学习:话说风流人物 (179)第六单元测试题 (183)参考答案: (189)一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学习重点】1、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难点】1、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知识链接】1.词的知识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第17课《孤独之旅》导学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7课《孤独之旅》导学案语文九年级上册

教师寄语: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

在孤独中坚强,在逆境中成长——《孤独之旅》导学案设计人:九年级语文备课组使用人:【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解景物描写对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2.理解文意,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体会杜小康成长中的感受,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激情导入】:描写孤独的诗句【展学】(1分钟)(要求:课前积累关于孤独的诗句,小组推出成员来说。

)【素养生成】学习任务一、自读课文,预习检测【自学】(5分钟)(要求:学生自学完成后,同桌互对答案。

)1、《孤独之旅》作者是 ,选自《》,本文主人公是。

2、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磨难.()肥硕.( ) 折.()断咔嚓..()仓皇逃窜.()拨.()着chún cuì()xīnào()qūchú()chān zá()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厚实:(2)歇斯底里:学习任务二、跳读课文,梳理情节【独学】(3分钟)开端():家道中落,。

发展():芦苇滩上,。

高潮():,坚强长大。

结局():,惊喜成熟。

【要求:完后1分钟思考,1分钟同桌讨论,填写上方括号内】学习任务三、探究人物形象1、查找文中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语句,理解他的心路历程,填写下面的表格。

【自学+对学】(4分钟)【要求:跳读课文,在原文中标注出来,简单填表;同桌互对,准备展示】2、你觉得文中杜小康感受到哪些方面的“孤独”?【合学】(3分钟)【要求:小组结合原文分析,组员先分析,组长做最终总结,组织语言,流畅表达自己观点】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独学后展学】(2分钟)【要求:一分钟思考组织语言,准备展学】学习任务四、探究环境描写作用1、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段落,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合学】(4分钟)【方法指导:渲染文章孤独的气氛,烘托人物孤独害怕的心理,推动情节发展,同时增加了文章的美感,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学气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本文“听”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所到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污垢(
) 菩提树(

遐想(
) 楹联(
) 古刹(

泠泠(
) 淙淙(
) 汩汩(

预 2、我补充生字词 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 ______
航 3、阅读书下和《同步导学》上的词语意思。
4、在小组内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作者游踪的词语和 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Fra bibliotek编者课
鼎湖山听泉


1、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脉络。 习
2、体会作者由听泉而产生的对人生和历史的理解。 目
3、品味生活,品味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标
导学过程
归纳
1、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共同掌握以下生字的写法和读 音。
怅惘(
2、课文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反映生活的 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究 _________________
展 3、你认为文中哪些句子运用得好,好在哪里(最多两 句)
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踪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___
时间变化的词语:______________ ____
1、鼎湖山是一个很有名的旅游风景区,景点很多,作 者从黄昏到入夜,在这么短的特定时间内游览了鼎湖山 的那些景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你还有什么需要质疑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
_________ 反
2、学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还觉得自己有什么不足 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