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醇酚醚
合集下载
第七章 醇 酚 醚

第一节
醇
醇可以看成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后 生成的衍生物(R-OH)。
一、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 、醇的结构
2、醇的分类 a. 根据羟基所连碳原子种类分为: 一级醇(伯醇)、二级醇(仲醇)、三级醇(叔醇)。 b. 根据分子中烃基的类别分为: 脂肪醇、脂环醇和芳香醇(芳环侧链有羟基的化合物)。
2、与氢卤酸反应(制卤代烃的重要方法)
1) 反应速度与氢卤酸的活性和醇的结构有关。 HX的反应活性: HI > HBr > HCl 醇的活性次序: 烯丙式醇 > 叔醇 > 仲醇 > 伯醇 > CH3OH
醇与卢卡斯(Lucas)试剂(浓盐酸和无水氯化锌)的反应:
Lucas试剂可用于区别伯、仲、叔醇,但一般仅适用于3-6个 碳原子的醇。原因: 1-2个碳的产物(卤代烷)的沸点低,易挥
高级醇的硫酸酯是常用的合成洗涤剂之一。如 C12H25OSO2ONa (十二烷基磺酸钠)。
(2)与有机酸反应
5、脱水反应 醇与催化剂共热即发生脱水反应,随反应条件而异可发生 分子内或分子间的脱水反应。
醇的脱水反应活性: 3o R-OH > 2o R-OH > 1o R-OH
醇脱水反应的特点:
a. 主要生成札依采夫烯,例如:
β位上有支链的伯醇、仲醇与HX的反应常有重排产物生成。
这是因为空间位阻较大,不利于按SN2历程进行反应。若按 SN1历程进行反应,虽然生成的中间体是稳定性很小的伯碳正离 子,反应速率较慢,但因伯碳正离子可重排为稳定的叔碳正离子, 故得到的是重排产物。
3、与卤化磷和亚硫酰氯反应
4. 与酸反应(成酯反应) (1)与无机酸反应 醇与含氧无机酸硫酸、硝酸、磷酸反应生成无机酸酯。
有机化学——第7章醇酚醚

25
6、氧化脱氢反应
在有机化合物的分子中加入氧或脱去氢的反应都叫做氧化反应。
1) 伯醇氧化生成醛,醛进一步氧化生成酸。
CH3 CH2 CH2OH
K2CrO7-H2SO4
CH3 CH2CHO
[O]
CH3 CH2 COOH
2) 仲醇氧化生成酮,酮不易被继续氧化 。
H3 C CH OH CH3 [O] CH3 C O CH3
烯丙位 苯甲位 一级醇
}
醛
弱碱,反应条件温和, 不饱和键不受影响。
琼斯试剂 CrO3+稀H2SO4
费慈纳-莫法特试剂
醛(产率不高, 不用。)
醛(产率很高)
稀酸,反应条件温和, 不饱和键不受影响。 酸性 (H3PO4) , 其它基团不受影响。 碱性,可逆,分子内 双键不受影响。 28
反应机理 1oROH (SN2)
SN2
SN2
BrCH2CH3 +
2oROH , 3oROH (SN1)
SN2
SN1
(CH3)3C+ + HOPBr2
Br -
(CH3)3CBr
18
ROH + SOCl2
b.p. 79oC
RCl + SO2 + HCl
该反应的特点是:反应条件温 和,反应速率快,产率高,没 有副产物。
13
2、与氢卤酸反应
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水,是制取卤代烃的重要方法。
R OH + HX
R X + H2O
氢卤酸的活性次序:HI > HBr > HCl; 醇的活性次序:烯丙式醇,苄基醇 > 3º 醇 > 2º 醇 > 1º 醇。 烯丙醇、叔醇、大多数仲醇及空间位阻大的伯醇,反应是按SN1
第七章醇酚醚

从上述反应可以看出,重排反应产物占了很大比例, 从上述反应可以看出,重排反应产物占了很大比例,这是因为叔碳正离子比仲碳正离 子稳定。上述反应进一步证明了反应是按单分子历程进行的。 子稳定。上述反应进一步证明了反应是按单分子历程进行的。 由上所述,醇的脱水反应与烯烃的水合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控制反应的条件, 由上所述,醇的脱水反应与烯烃的水合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控制反应的条件,可使 反应向某一方向进行。 反应向某一方向进行。
2:羟基的反应 : 醇与氢卤酸反应得到卤代烃和水 得到卤代烃和水。 醇与氢卤酸反应得到卤代烃和水。 ROH + HX——→RX + H2O 大多数的仲醇和叔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是按S 反应机制进行的 仲醇反应时, 反应机制进行的。 大多数的仲醇和叔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是按 N1反应机制进行的。仲醇反应时,由 于仲碳正离子不如叔碳正离子稳定,某些特殊结构的醇可能容易发生重排。 于仲碳正离子不如叔碳正离子稳定,某些特殊结构的醇可能容易发生重排。 CH3 | CH3C —CH CH3 | | CH3 Cl 次 伯醇主要按S 反应机制进行 反应机制进行, 伯醇主要按 N2反应机制进行, + 快 RCH2 —OH +HX————→RCH2—OH2 + X ¯ + RCH2—OH2 + X ¯ ———→X…CH2…OH2 ———→RCH2 X + H2O | R CH3 HCl | CH3C —CH CH3 ——→ | | CH3 OH CH3 CH3 | | CH3C —CH CH3 | Cl 主
第七章 醇、酚、醚
重点: 重点:醇、酚、醚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七章 醇、酚、醚
醇、酚和醚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羟基与脂肪烃基直接相连的叫醇,羟基与 酚和醚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羟基与脂肪烃基直接相连的叫醇 芳香烃基直接相连的叫酚 两烃基与氧直接相连的叫醚 芳香烃基直接相连的叫酚,两烃基与氧直接相连的叫醚。例:
有机化学第七章-醇酚醚

5-甲基-4 -己烯- 2 -醇 (5-methyl-4-hexen-2-ol)
CH2CH2OH
OH OH
OH OH
OH OH OH OH HO
CH2CH2CH2 2 CH2CH2CH2-苯基乙醇ຫໍສະໝຸດ 2-phenylethanol
1, 3-丙二醇 1,3-propanediol
顺-1, 2-环戊二醇 cis-1,2-cyclopentanediol)
R O H O R
CH2CHCH2 OH OH OH
CH2CH2CH3 ; OH OH
97
216
290
同分异构体
CH3 CH3CH2CH2CH2OH ; CH3CHCH 2CH3 ; OH CH3 C CH3 ; OH
沸点(℃): 117.7 (2) 水溶性 3C以下的醇和叔丁醇,与 水混溶,丁醇在水中的溶 解度为8%,10C以上的醇 几乎不溶于水。
2)烯烃的硼氢化——氧化反应
B 2H 6 6 R CH CH2 2 (R H C H
Hydroboration-Oxidation
H 2O 2 CH2)3B OH 6 R CH H CH2
3 醇的结构
· ·
sp3杂化
O
· ·
R H
0.11nm 0.143nm
H
109º
0.096nm
C
O
H H
H 110º108.9º
甲醇
二、 物理性质
(1) 沸点 比相应的烷烃高得多,分子间氢键
R O H H O R
CH3CH2CH3 ; 沸点(℃):-45 CH3CH2CH2OH ;
R O H H O R H
CH
CH2
第七章 醇酚醚

环己六醇 (肌醇)
二、醇的物理性质
醇的沸点不但高于分子量相近的烃,而且也高于分 子量相近的卤代烃和醛、酮。例: C2H5OH M 46 b.p.(℃) 78.3 CH3CH2CH3 CH3Cl 44 -42.2 50.5 -24 CH3-O-CH3 46 -25 CH3CHO 44 21
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H O R H O R
H
O
R
羟基是亲水基,分子中引入羟基能增加化合物的水溶性; 随着碳原子数增加水溶性下降,羟基越多水溶性越大。 R H O H O H O R H 一些低级的醇,如甲醇、乙醇,象水分子一样能与某 些无机离子配合成为醇合物。如: MgCl2· 6CH3OH CaCl2· 4CH3OH CaCl2· 4CH3CH2OH
按分子中所含 羟基的数目
多元醇
比较简单的醇可用普通命名法命名,其原则是在 “醇”字前面加上烃基的名称。例:
CH3OH 甲醇 CH3CH2OH 乙醇 (CH3)3COH 叔丁醇
对于比较复杂的醇则需用系统命名法,选择含有羟 基所连碳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主链碳原子从离羟基 较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根据主链碳原子数称为某醇。例: CH3CHCH2CHCH2CH3 CH3 OH CH2OH CHCH2CH3 H
OH
C OH
Ar OH
酚
羟基直接与芳环上的碳原子连接。
CH3 CH3COH CH3
叔丁醇
OH
OH
CH2OH
环己醇
苄醇
OH
OH
CH3
苯酚 对甲苯酚 α–萘酚
§7-1
醇
饱和醇 不饱和醇 脂环醇 芳香醇
伯醇(一级醇) 仲醇(二级醇) 叔醇(三级醇) 一元醇 二元醇
《基础化学》第7章 醇、酚、醚---课程思政

RCH2OH Cu 325 ℃ RCHO + H2
R CHOH
Cu 325 ℃
R
R
CHOH R
+
H2
CHCH3 Cu 325 ℃ OH
C-CH3 O
《基础化学》
第七章 醇酚醚
7.多元醇的反应
螯合物的生成
CH2-OH CH-OH + Cu (OH)2
CH2-OH
新鲜的
CH2-O CH-O
Cu
甘油铜 (蓝色,可溶) 此反应用来区别一元醇
OH
CH3-CH-CH-CH2-CH-CH3
CH3
Cl
CH3-CH-CH2-CH=CH2
OH
2-甲基 -5- 氯 -3- 己醇 4 - 戊烯 -2- 醇
《基础化学》
第七章 醇酚醚
•
多元醇常用俗名.结构复杂的醇应选择包含多
个羟基在内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用阿拉伯数字分
别表示羟基的位置,用汉字表示羟基的数目.
《基础化学》
第七章 醇酚醚
CH3-CH-CH2
OH OH 1,2-丙二醇
CH2-CH2-CH2
OH
OH
1,3-丙二醇
《基础化学》
第七章 醇酚醚
7.1.4 醇的化学性质
涉及 α H 的反应
::
碱性 R αC O H
H
酸性
羟基被取代
结构与反应性: a. C-O键极性——亲核取代 b. O-H键极性——酸性H反应 c. 涉及β-H断裂——消除 d. 涉及 α-H断裂——氧化
《基础化学》
第七章 实醇酚验醚甘油与氢氧化铜的反应
加入硫酸铜
加入氢氧化钠
①
②
试管①—加入甘油
R CHOH
Cu 325 ℃
R
R
CHOH R
+
H2
CHCH3 Cu 325 ℃ OH
C-CH3 O
《基础化学》
第七章 醇酚醚
7.多元醇的反应
螯合物的生成
CH2-OH CH-OH + Cu (OH)2
CH2-OH
新鲜的
CH2-O CH-O
Cu
甘油铜 (蓝色,可溶) 此反应用来区别一元醇
OH
CH3-CH-CH-CH2-CH-CH3
CH3
Cl
CH3-CH-CH2-CH=CH2
OH
2-甲基 -5- 氯 -3- 己醇 4 - 戊烯 -2- 醇
《基础化学》
第七章 醇酚醚
•
多元醇常用俗名.结构复杂的醇应选择包含多
个羟基在内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用阿拉伯数字分
别表示羟基的位置,用汉字表示羟基的数目.
《基础化学》
第七章 醇酚醚
CH3-CH-CH2
OH OH 1,2-丙二醇
CH2-CH2-CH2
OH
OH
1,3-丙二醇
《基础化学》
第七章 醇酚醚
7.1.4 醇的化学性质
涉及 α H 的反应
::
碱性 R αC O H
H
酸性
羟基被取代
结构与反应性: a. C-O键极性——亲核取代 b. O-H键极性——酸性H反应 c. 涉及β-H断裂——消除 d. 涉及 α-H断裂——氧化
《基础化学》
第七章 实醇酚验醚甘油与氢氧化铜的反应
加入硫酸铜
加入氢氧化钠
①
②
试管①—加入甘油
第七章 醇酚醚

二、醇的化学性质
2、醇与无机酸作用
①与硝酸、亚硝酸、硫酸、磷酸作用得相应无机酸酯
O R OH + HNO3 R ONO2 + H2O HO N O
R OH + HNO2 R ONO + H2O HO N O 亚硝酸的结构
硝酸的结构
O R OH + H2SO4 - H2O R OSO3H 硫酸氢烷酯 R OH R OSO2O R + H2O HO S 硫酸二烷酯 O
对甲氧基丙烯基苯
3、环醚
CH3CH O 四氢呋喃 O 1,2-环氧丙烷
29
CH2
§7-2 醚
二、醚的物理性质
1、大多数醚为易燃液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易爆炸,可作 麻醉剂。
2、沸点比分子量相同的醇要低得多,与分子量相当的烷烃相近
一、醚的命名 二、醚的物理性质 三、醚的化学性质 四、醚的制备
28
§7-2 醚
一、醚的命名
1、结构简单的醚
CH3OCH3 甲醚 CH3CH2OCH2CH3 乙醚 O 苯醚
CH3OCH2CH3 甲乙醚 苯甲醚
OCH3
CH3OCH2CH2OCH3 乙二醇二甲醚
2、分子复杂时,可作取代基
OCH3 2-甲氧基戊烷 H3CO CH CH CH3
①、找主链: 含-OH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 ②、主链编号: 离-OH近的一端开始编号,多元醇第1-OH 不能确定时,推至第2、第3、… -OH。
例:
CH2CHCH3 OH OH 1,2-丙二醇
1
HO
2
3 4
H
OH
H OH 顺-1,2-环戊二醇 OH
OH 1,2,4-丁三醇
CH3 HO H H OH CH2CH3
c7醇酚醚

wenzhou University
化合物
沸点 RH RCl
CH3CH2OH CH3CH3 CH3CH2CH3 CH3CH2Cl
ROH
分子量
46 30 44 64.5
沸点(℃)
78.5 -98 -42
12
醇的分子间氢键
R
O H
H O
R
O H
R 氢键
3. 溶解度(Solubility)
20 kJ/mol
3-丙基-2-己 醇
CH3
Ⅰ、Ⅱ、Ⅲ和Ⅳ是丁醇的四个异构体。Ⅰ和Ⅲ是伯醇, Ⅱ和Ⅴ是仲醇,Ⅳ是叔醇。饱和一元醇的通式是:
CnH2n+1OH
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羟基的分别叫二元醇和多元醇:
HO CH2 CH2 OH HO
OH OH HO CH2 CH CH2 OH OH
乙 二醇 HO
丙 三 醇 (甘油) OH
··
O
H
-
-
-
1.卤化 苯酚水溶液与溴水反应立刻生成三溴苯酚 白色沉淀,环境检测中常用来对苯酚定性或定量测定:
OH + Br2
OH
Br
Br
+ HBr
Br
2,4,6-三溴苯酚
2.硝化 苯酚在室温下可被稀硝酸硝化,生成
邻、对位硝基化合物:
OH + HNO3
OH
NO2
+ HO
NO2
H OO
N O
HO
O
H2O
OH
OH
OH
OH
O2N
NO2
CH3
NO2
NO2
Organic Chemistry
二 酚醚的生成 酚钠与卤代烃反应,不能由酚羟基之间脱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醇酚醚—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醇、 酚、醚的性质。 [教学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醇的化学性质,包括 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等,可以和上一章 卤烃的化学性质相比较。 [教学难点] 醇脱水反应历程
第七章 醇酚醚—教学要求
[教学基本要求] 一、醇酚醚的结构和命名 二、醉酚醚的物理性质 三、醇的化学性质 1、醇金属的生成 2、卤烃的生成,酸的催化作用 3、与无机酸作用 4、脱水反应 5、氧化与脱氢反应
酸性:醇小于水——醇比水反应缓和。 碱性:烷氧负离子大于氢氧负离子 ——醇钠可以水解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似水性)
醇的反应活性:
解释:电子效应:烷基(+I)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似水性)
(2)生成yang盐
+ ROH +
H2O
HCl HCl
H3O
+
+ +
Cl- ( 水 合 氢离 子 ) Cl- ( 佯 离 子)
(4)对甲苯磺酰氯
(ROTs)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酸作用)
(5)羧酸、
(6)酰卤 ROH+R`COX R`COOR+HX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脱水) 5;1°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脱水)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脱水) (2)分子间脱水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HX作用) 机理:亲核取代 伯醇SN2 :
叔醇SN1: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HX作用)
烯丙醇、苄醇及仲醇可能也是SN1。 有些反应有重排: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HX作用)
H迁移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HX作用)
称瓦格涅尔-麦尔外因重排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PXN作用)
多元醇:丙三醇
一级醇(伯醇)、二级醇(仲醇)、 三级醇(叔醇) (3)根据醇分子中烃基的类别分: 脂肪醇、脂环醇、芳香醇 饱和醇、不饱和醇
第七章 醇酚醚—命名
3、命名 (1)简单的醇可用普通命名法
甲醇、乙醇、异丙醇
(2)复杂的醇用系统命名法
第七章 醇酚醚—命名
第七章 醇酚醚—命名 如分子中含有其它官能团,按规定的官能团顺 序,选择最前面的官能团为母体,作为化合物 的类名,其他官能团则作为取代基。 IUPAC 规 定的次序大体上为正离子(如铵盐)羧酸、磺 酸、酸的行生物(酯、酰卤、酰胺等)、睛、 醛、酮、醇、酚、硫醇、胺、醚、硫醚、过氧 化物。
第七章 醇酚醚—教学要求
四、酚的化学性质 五、醚的化学性质 六、环醚的特性,开环加成反应
第七章 醇酚醚—引言
引言:
醇、酚、醚都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 分子中含有羟基结构的是醇,羟基直 接与苯环相连的物质叫酚,醇和醚是 同分异构体,醚可以看成醇中的羟基 上的氢被烃基取代的产物,由于结构 不同,所以性质也不同。
第七章 醇酚醚—分类
§7.1 醇 一、结构、分类、命名 1 、结构:分子中含有羟基的烃的 衍生物,醇的官能团为羟基。 2、分类 (1)根据分子含羟基的数目,分为 一元醇: 乙醇 CH2 OH CH2 OH 二元醇:乙二醇
第七章 醇酚醚—分类
H 2 C CH CH2 OH OH OH (2)按羟基所连的碳原子分:
pKa在10左右,但比碳酸弱。
第七章 醇酚醚—酚(化学性质—酸性)
解释显酸性原因:P-π共轭
若环上连有吸电子基时,可使酚酸性增加, 若环上连有给电子基时,可使酚酸性减弱。
第七章 醇酚醚—酚(化学性质—显色)
ROH 2
+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HX作用)
2、与氢卤酸反应
HX的活性:HI>HBr>HCl 如一级醇 47%HI 加热; 48%HBr 加热 并有硫酸; 36%HCl加热,并有ZnCl2 存在。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HX作用)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HX作用)
ROH的活性:烯丙式>3°>2°>1° 利用盐酸-氯化锌溶液可以鉴别3°、 2 °、 1 °醇, HCl-ZnCl2,称 Lucas 试剂: 1° 2° +HCl-ZnCl2 3° 常温下不反应 常温下较慢,混浊 常温分层快,分层
第七章 醇酚醚—酚(命名)
第七章 醇酚醚—酚(化学性质)
一、 物理性质 自阅 二、化学性质 -OH 与芳环的相互影响,酚分子中由 于产生p-π共轭,故显酸性,且比相应 的芳烃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第七章 醇酚醚—酚(化学性质—酸性)
1、酚羟基的反应 (1)酸性:
第七章 醇酚醚—酚(化学性质—酸性)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多元醇)
7、多元醇的反应 ( 1 )邻二醇与金属氢氧化物螯合,如甘 油: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多元醇)
(2)与过碘酸的反应
第七章 醇酚醚—酚(结构)
§7.2 酚 一、结构、命名 结构:-OH直接与芳环相连
第七章 醇酚醚—酚(命名)
酚的命名较简单,在酚前面加芳烃名称, 作为母体,再加上其它取代基的名称.例:
第七章 醇酚醚—命名 至于卤素、硝基等官能团只作为取代基 来命名。例如:
第七章 醇酚醚—物理性质
一、物理性质 1、沸点 2、氢键,与水形成恒沸物。 3 、分子化合物(结晶醇,低级醇易 溶于水) 4 、分子加和物( CH3CH2OH.· CaCl2)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
一、化学性质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似水性) 1、似水性 (1)与活泼金属反应
3、与卤化磷反应 (1)与三卤化磷反应—产物无重排。
(2)与五卤化磷反应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PXN作用)
(3)与SOCl2反应
SOCl2有腐蚀性且贵。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酸作用)
4、与其他酸反应——无机酸酯 (1)硫酸
剧毒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酸作用)
(2)硝酸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酸作用) (3)磷酸
取代与消除的竞争,叔醇只能分子内脱水成烯。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氧化)
6、氧化与脱氢
醇的氧化与 α-C 上有无 H 原子有关,由于 OH的影响,使α-H较活泼。 (1)氧化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氧化)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氧化)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脱氢) (2)催化脱氢
若同时通入空气,H2氧化成水,反应进行到底 叔醇无α-H,不能脱氢,只能脱水成烯。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醇、 酚、醚的性质。 [教学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醇的化学性质,包括 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等,可以和上一章 卤烃的化学性质相比较。 [教学难点] 醇脱水反应历程
第七章 醇酚醚—教学要求
[教学基本要求] 一、醇酚醚的结构和命名 二、醉酚醚的物理性质 三、醇的化学性质 1、醇金属的生成 2、卤烃的生成,酸的催化作用 3、与无机酸作用 4、脱水反应 5、氧化与脱氢反应
酸性:醇小于水——醇比水反应缓和。 碱性:烷氧负离子大于氢氧负离子 ——醇钠可以水解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似水性)
醇的反应活性:
解释:电子效应:烷基(+I)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似水性)
(2)生成yang盐
+ ROH +
H2O
HCl HCl
H3O
+
+ +
Cl- ( 水 合 氢离 子 ) Cl- ( 佯 离 子)
(4)对甲苯磺酰氯
(ROTs)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酸作用)
(5)羧酸、
(6)酰卤 ROH+R`COX R`COOR+HX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脱水) 5;1°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脱水)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脱水) (2)分子间脱水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HX作用) 机理:亲核取代 伯醇SN2 :
叔醇SN1: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HX作用)
烯丙醇、苄醇及仲醇可能也是SN1。 有些反应有重排: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HX作用)
H迁移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HX作用)
称瓦格涅尔-麦尔外因重排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PXN作用)
多元醇:丙三醇
一级醇(伯醇)、二级醇(仲醇)、 三级醇(叔醇) (3)根据醇分子中烃基的类别分: 脂肪醇、脂环醇、芳香醇 饱和醇、不饱和醇
第七章 醇酚醚—命名
3、命名 (1)简单的醇可用普通命名法
甲醇、乙醇、异丙醇
(2)复杂的醇用系统命名法
第七章 醇酚醚—命名
第七章 醇酚醚—命名 如分子中含有其它官能团,按规定的官能团顺 序,选择最前面的官能团为母体,作为化合物 的类名,其他官能团则作为取代基。 IUPAC 规 定的次序大体上为正离子(如铵盐)羧酸、磺 酸、酸的行生物(酯、酰卤、酰胺等)、睛、 醛、酮、醇、酚、硫醇、胺、醚、硫醚、过氧 化物。
第七章 醇酚醚—教学要求
四、酚的化学性质 五、醚的化学性质 六、环醚的特性,开环加成反应
第七章 醇酚醚—引言
引言:
醇、酚、醚都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 分子中含有羟基结构的是醇,羟基直 接与苯环相连的物质叫酚,醇和醚是 同分异构体,醚可以看成醇中的羟基 上的氢被烃基取代的产物,由于结构 不同,所以性质也不同。
第七章 醇酚醚—分类
§7.1 醇 一、结构、分类、命名 1 、结构:分子中含有羟基的烃的 衍生物,醇的官能团为羟基。 2、分类 (1)根据分子含羟基的数目,分为 一元醇: 乙醇 CH2 OH CH2 OH 二元醇:乙二醇
第七章 醇酚醚—分类
H 2 C CH CH2 OH OH OH (2)按羟基所连的碳原子分:
pKa在10左右,但比碳酸弱。
第七章 醇酚醚—酚(化学性质—酸性)
解释显酸性原因:P-π共轭
若环上连有吸电子基时,可使酚酸性增加, 若环上连有给电子基时,可使酚酸性减弱。
第七章 醇酚醚—酚(化学性质—显色)
ROH 2
+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HX作用)
2、与氢卤酸反应
HX的活性:HI>HBr>HCl 如一级醇 47%HI 加热; 48%HBr 加热 并有硫酸; 36%HCl加热,并有ZnCl2 存在。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HX作用)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HX作用)
ROH的活性:烯丙式>3°>2°>1° 利用盐酸-氯化锌溶液可以鉴别3°、 2 °、 1 °醇, HCl-ZnCl2,称 Lucas 试剂: 1° 2° +HCl-ZnCl2 3° 常温下不反应 常温下较慢,混浊 常温分层快,分层
第七章 醇酚醚—酚(命名)
第七章 醇酚醚—酚(化学性质)
一、 物理性质 自阅 二、化学性质 -OH 与芳环的相互影响,酚分子中由 于产生p-π共轭,故显酸性,且比相应 的芳烃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第七章 醇酚醚—酚(化学性质—酸性)
1、酚羟基的反应 (1)酸性:
第七章 醇酚醚—酚(化学性质—酸性)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多元醇)
7、多元醇的反应 ( 1 )邻二醇与金属氢氧化物螯合,如甘 油: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多元醇)
(2)与过碘酸的反应
第七章 醇酚醚—酚(结构)
§7.2 酚 一、结构、命名 结构:-OH直接与芳环相连
第七章 醇酚醚—酚(命名)
酚的命名较简单,在酚前面加芳烃名称, 作为母体,再加上其它取代基的名称.例:
第七章 醇酚醚—命名 至于卤素、硝基等官能团只作为取代基 来命名。例如:
第七章 醇酚醚—物理性质
一、物理性质 1、沸点 2、氢键,与水形成恒沸物。 3 、分子化合物(结晶醇,低级醇易 溶于水) 4 、分子加和物( CH3CH2OH.· CaCl2)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
一、化学性质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似水性) 1、似水性 (1)与活泼金属反应
3、与卤化磷反应 (1)与三卤化磷反应—产物无重排。
(2)与五卤化磷反应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PXN作用)
(3)与SOCl2反应
SOCl2有腐蚀性且贵。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酸作用)
4、与其他酸反应——无机酸酯 (1)硫酸
剧毒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酸作用)
(2)硝酸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与酸作用) (3)磷酸
取代与消除的竞争,叔醇只能分子内脱水成烯。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氧化)
6、氧化与脱氢
醇的氧化与 α-C 上有无 H 原子有关,由于 OH的影响,使α-H较活泼。 (1)氧化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氧化)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氧化)
第七章 醇酚醚—化学性质(脱氢) (2)催化脱氢
若同时通入空气,H2氧化成水,反应进行到底 叔醇无α-H,不能脱氢,只能脱水成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