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检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B)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B)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B)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2017·新课标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郭城镇,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是“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哲学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 I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甲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后世诗论家多冠王维以“诗佛”,从其诗歌创作的实践看,他也常能将佛教的认知方法与思维模式引入诗歌创作,从而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与思维空间,在诗歌艺术上开辟了一番新的天地。

人们习惯将他创作的这类诗称为“禅味诗”。

王维禅味诗一方面表现为“空寂”“无我”,另一方面表现为“敛势的空间体验”。

说其“空寂”“无我”,必须要了解一下王维奉佛的背景。

其母崔氏、其弟王缙均曾师事大照禅师普寂,这就使得王维自幼便多少受到了佛教思想的熏陶。

另外,王维生活的时代,士人习佛风气兴盛,王维成为“习佛士”中一员不足为怪。

加上王维早中进士,仕途顺利,很早就摆脱了一般人急功近利的政治、名誉追求,可以将精力转向比较抽象的精神和宗教问题,并潜移默化、不可避免地渗入到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中,且进入其文学创作,为其“诗”“思”提供了不少的启示抑或“灵感”,从而也使得其诗作有了抹之难去的禅味。

如在《酬张少府》一诗中,“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林”,表现出了他对禅宗的理解。

用诗中那渐行渐远的渔歌,烘托出自己在顿悟“穷通”之理实为“空无”时内心难以言说的独特感受。

王维禅味诗“敛势的空间体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他通过悟禅而将自己本可无限外化、无限扩大的心灵转变为向内心深处进行探究。

这是他求得自己心灵安慰与人格净化的一种方式。

如《归嵩山作》:“迢递嵩山下,归来且闭关。

”一“归”一“闭”,即是空间意识上的两重内敛——它将人的精神情感与生命力量由外在的无限大、无穷远而消解在了人的一种心理之中,从而使人的生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安顿、止泊。

王维禅味诗的这一特点,可从中国的人文精神上去探求原因。

2017~2017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及答案

2017~2017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及答案

2017~2017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及答案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 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核威慑醍醐贯顶熟稔(niàn)虚与委(wēi)蛇B.全天侯语焉不详着(zhuó)落稗(bì)官野史C.编者按不胫而走考量(1iáng)厝(cuò)火积薪D.挖墙脚饮鸠止渴债券(quàn)数(shù)见不鲜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制定任何改革措施,出台任何惠民政策,相关部门都必须要处心积虑地进行深入调研、科学论证,而绝不能仅凭某一个或几个领导的主观意愿和设想。

B.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人们纷纷到新华书店或通过互联网购买他的作品,一时间形成洛阳纸贵之势,拥有版权的出版社也开始酝酿重印他的文集。

C.睡眠时间与身体健康状况休戚与共,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大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因此,我们不管工作多紧张,也要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

D.这本研究航天技术的专著,其学术价值无可置疑,但只适合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讲,内容显得过于艰深,读来有些不知所云。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最具文化魅力的城市名片之一的北京中轴线,贯穿旧城南北两端,基本格局尚存,沿线汇集了北京不同时代的建筑之精髓,印证了这座六朝古都的历史变迁。

B.书写时代的即将结束,预示着人与字之间最亲密的一种关系已经终结。

与此同时,屏幕文化造就了另一种关系的可能性——我们将不再书写文字,而是选择字体。

C.在伦敦奥运会上,继孙杨夺取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之后,又夺取了男子1500米自由泳的金牌,实现了中国男子游泳选手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创造了奇迹。

D.面对资源渐趋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局面,要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必须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2017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皲.裂/皴.裂夹.杂/夹.肢窝劈.叉/如丧考妣.B.编辑./舟楫.漏.网/露.马脚颙.望/喁.喁私语C.亲昵./拘泥.捣.药/倒.胃口哽咽./因噎.废食D.讥诮./料峭.眼睑./杀手锏.漩.涡/故弄玄.虚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箴言报歉闭门羹钟灵毓秀春意阑珊B.慰藉轩轾摇征辔沧海一粟察颜观色C.福祉梗概天然气水泄不通备尝艰辛D.震撼辐射挖墙脚厚积薄发异曲同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社会不良因素的‚灰色污染‛是导致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因此,让孩子远离‚灰色污染‛,家长、社会责无旁贷....。

B.‚苹果‛公司最新发布的手机操作系统ios7,对原有操作方式进行了全面更新,这预示着‚苹果‛将改头换面....,真正告别乔布斯时代的风格。

C.她到任不久便发现这个部门人浮于事....:多数人在完成任务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别人看起来自己很忙而不被说三道四。

D.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外语词汇的过度使用现象也日趋严重,令人忧虑的是,有些外语词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正规出版物和正式文件中。

4.下列诗句中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3分)()A.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B.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C.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D.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孔子认为,‚仁‛不只是个人的修养问题,它也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

而要做到这一点,为政者必须要端正自己。

①因此,孔子进一步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

②而为政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③孔子认为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把自己不想要的强加给别人。

2017年1月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7年1月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7年1月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高三期末考试语试题2017年1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满分10分,考试时间1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以及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一、(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泥淖(nà)颤(hàn)栗压轴戏(zhòu)沐猴而冠(guàn))B.碾压(niǎn)粘贴(nián)捋虎须(luō)鲜为人知(xiǎn.铁砧(zhēn)偌大(nuò) 发疟子(à)瞠目结舌(hēnɡ)D.提挈(qiè)眼睑(iǎn废食)扎小辫(zā)因噎(ē)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惊蛰脉搏仪仗队食不果腹舐犊情深B.震撼装祯辩证法融汇贯通孺慕之情.融洽烦躁蹚浑水死不瞑目嘻笑怒骂D.凋蔽歉收无名火矫生贯养和蔼可亲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陶渊明这种真的隐逸人自然、审视自然美独具匠心的崭新视角,把学的审美视野伸展到世俗作家无可企及的地方。

②人是一种化的存在,而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成为一种化记忆。

③希腊神话有较为系统的神系,有专门的神话的书籍与故事留存;而中国古代神话则显得,只在部分史书与学作品中才见到神话的影子。

A.关照积淀凌乱B关照积聚零乱.观照积淀零乱D.观照积聚凌乱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今年3月l曰开始施行的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叫停经营者以各种方式设置的霸王条款。

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项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省识(shěng)崔嵬(wéi)荻花(dí)环珮(pèi)B . 抚膺(yīng)锦瑟(sè)恬然(tián)霓裳(shǎng)C . 栈道(zhàn)嗟叹(jiē)商贾(gǔ)钿头(diàn)D . 朔漠(shuò)惘然(mǎng)悯然(mǐn)江渚(zhǔ)【考点】2. (4分)(2020·芜湖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先秦《诗经》《楚辞》到汉魏古诗再到唐诗宋词,高潮迭起,△,而唐诗就是诗歌长河中最璀璨的明珠。

它△“初、盛、中、晚”四个时期,每一时期都涌现了富有才情的诗人和诗作,大唐盛世所激发的宏大气象在盛唐的诗歌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诗仙”和“诗圣”的伟大成就后世鲜有能及,因此,元明清三代的诗坛多以“诗必盛唐”相号召。

()。

明初高棅编选的《唐诗品汇》首开以“初、盛、中、晚”四分期论唐诗的先河,此后胡应麟的《诗薮》、胡震亨的《唐音葵签》等论著对唐诗人、诗作多有△。

至清代蘅塘退士编撰的《唐诗三百首》则对唐诗的学习与普及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民间谚语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足见唐诗的魅力之大。

古代的唐诗选本除《唐诗三百首》外至今多不流行,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鉴赏热中,《唐诗鉴赏辞典》的编纂为民众欣赏唐诗魅力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011年,应中国青年出版社《名家品经典》丛书之约,霍松林先生又编成《唐诗鉴赏举隅》《宋诗鉴赏举隅》两部书。

《唐诗鉴赏举隅》共选唐代36位作家、作品86首,其中大多以“李杜”“元白”的作品为主。

先生的鉴赏文章常常能将深邃的文学理论与敏锐的文学感悟相结合,情感表达与写作技巧一并解析,既引经据典,又深入浅出,让人△。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届高三4月质量监测语文试卷.doc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7届高三4月质量监测语文试卷.doc

江苏省高三年级4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2014年中国南京青年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的礼仪小姐笑靥如花,举手投足间给中外来宾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②应届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开始前,招聘台前几个招聘员互相谈论着:“你看看那边的大学生,仪表堂堂,精气神多好啊!”③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

A.文质彬彬彬彬有礼温文尔雅B.温文尔雅文质彬彬彬彬有礼C.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文质彬彬D.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文质彬彬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朝鲜军方周六警告说要对韩国边防部门发动打击,同时针对美国发出了新的核武威胁,作为对所谓韩美“严重”挑衅的回应。

B.近期,一些地方相继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教训极为深刻,损失极其惨重,警钟震耳。

C.《烽火·冼星海》这台音乐剧并没有原封不动地用冼星海作品,而是将《黄河大合唱》等作品融入剧情,希望能让观众在剧情中听到他的作品,享受到音乐的美妙及其作品的精神。

D.据报道,比起平躺或趴着睡,侧着睡对人的大脑更有帮助,因为侧睡有利于大脑进行自我清理,同时也可以减少阿兹罕默症、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疾病。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

这几个人反应不同,和感受力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①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②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③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④这两个字涵义极广⑤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⑥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A.①④⑤②③⑥ B.③⑥②①⑤④ C.⑤①③②⑥④ D.④①⑤③⑥②4.下面的八句诗句,可组成四幅题写园林景色的对联,选出上下联组合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水清石出鱼可数②桃花含露柳含烟③石含太古水云气④竹里登楼人不见⑤阑干摇红水摇绿⑥竹带半天风雨声⑦花间觅路鸟先知⑧竹密花深鸟自知A.⑧①/②⑤/③⑥/④⑦B.①⑧/⑤②/⑥③/⑦④C.①⑧/⑤②/③⑥/④⑦D.⑧①/②⑤/⑥③/⑦④5.对下面划线句寓意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作家余华与一位餐馆老板聊天,谈到读书时,餐馆老板深有同感:“我常让厨师去品尝其他餐馆美食来提高自己的厨艺,我发现总挑别人菜肴缺点的,没有进步;总夸别人菜肴优点的,倒成了好厨师。

2017-2018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2018—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三语文 02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试卷共6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M370失联成了无法破解的谜。

在一些人看来,239人的生命遭到了马航的。

及时公布细节真相本来是马航的责任,但的是,马航并没有这么做。

而另一方面,多个国家主动参与到搜救活动中。

各国动用了从太空、空中到海上、水下等多个领域的高科技设备,展开了一场的国际大搜索。

A.忽视事与愿违震古烁今B.漠视事与愿违史无前例C.忽视出人意料震古烁今D.漠视出人意料史无前例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涌现的互联网精英以其崭新的理念和独特的方式,诠释着时代的大趋势。

B.为减少细颗粒物(PM2.5)浓度,北京将进一步淘汰不符合首都功能的污染企业,以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治理北京市工业污染。

C.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祖父一辈被我们忽略了,他们离我们如此遥远,以至于不知道他们有着怎样的孤独和悲伤。

D.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市委市政府不仅表现出了应有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媒体也显示出了难得的宽容和真诚。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一个人立志从事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的事业,应该是出于自身最内在的精神需要。

__________ 所以,立足于自救的人,他面对外部世界时的心态是平静的。

①在精神生活与世俗生活之间,他的价值取向是明确的,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困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三语文2017.01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试卷共6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知识是人类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以及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经验的积累。

人类由▲ 的懵懂▲ 时代进而步入高度发达的智慧文明时代,人类自身从自然性的人成长为社会性的人乃至有▲ 的人,靠的就是不断地学习。

正是一代代人的孜孜探求,才托举起今天的人类社会。

A.茹毛饮血愚昧素养B.茹毛饮血蒙昧教养C.刀耕火种愚昧教养D.刀耕火种蒙昧素养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今冬的第一场雪给家乡带来了这个季节特有的风景,落了雪的世界是恬淡的,是迷人,是静谥的。

B.“鬓衰头似雪,行步急如风”,第二军医大学吴孟超院士从医近70年,现在虽然已经90岁高龄,但仍披甲执刀,工作在医学科学领域。

C.“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漂泊他乡的游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让慈母放下深深的牵挂,而他们自己,又有多少次在梦里回到故土家园?D.“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夏完淳父子葬于此已有三百六十多年,但墓园一片寂静,无人凭吊,我在碑前站好,举行这只有一个人的祭奠仪式。

3.下列谦敬词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老师送给小张一支钢笔,小张收下了钢笔,并感谢李老师的惠赠。

B.有幸跟随先生您学习书画近十年,但尚无成就,我真是忝列门墙了。

C.我们全家这次来扬州旅游,叨扰了你们这么多天,真是不好意思了!D.分别这么多年了,你还好吗?还是原来的模样吗?我真的很垂念你!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尴尬是一种可贵的能力,▲。

要是你忽然发现你处在了尴尬的地位,▲,▲,▲,▲。

▲,这差不多能算规律。

①这不值得惊慌②也最好不要逃避③质问你的信仰④莫如由着它日日夜夜惊扰你的良知⑤因为反躬自问是一切爱愿和思想的萌芽⑥进退维谷之日正可能是别有洞天之时A.⑥①②④③⑤B.⑤①②④③⑥C.⑥④③②①⑤D.⑤④③①②⑥5.下面的图表是交通运输部2015年发布的乘客使用专车上班或出行与距离远近关系的比例图,相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10公里的路程内,乘客使用专车的订单占比明显较高。

B.10公里的路程内,出行使用专车的订单占比高于上班选择专车的。

C.随着上班和出行距离的增加,乘客使用专车的订单占比在不断地减少。

D.就出行而言,距离的远近是决定乘客是否使用专车的重要因素。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礼论王安石呜呼,荀卿之不知礼也!其言曰“圣人化性而起伪”,吾是以知其不知礼也。

知礼者,贵乎知礼之意,而荀卿盛称其法度节奏之美,至于言化,则以为伪也。

亦乌知礼之意哉?夫礼始于天而成于人,知天而不知人则野,知人而不知天则伪。

圣人恶其野而疾其伪,以是礼兴焉。

今荀卿以谓圣人之化性为起伪,则是不知天之过也,然彼亦有见而云尔。

凡为礼者,必诎其放傲之心,逆其嗜欲之性。

莫不欲逸而为尊者劳,莫不欲得而为长者让,擎跽曲拳,以见其恭。

夫民之于此,岂皆有乐之之心哉?患上之恶己,而随之以刑也。

故荀卿以为特劫之法度之威,而为之于外尔,此亦不思之过也。

夫斫木而为之器,服马而为之驾,此非生而能者也。

故必削之以斧斤,直之以绳墨,圆之以规而方之以矩,束联胶漆之,而后器适于用焉。

前之以衔勒之制,后之以鞭策之威,驰骤舒疾,无得自放,而一听于人,而后马适于驾焉。

由是观之,莫不劫之于外而服之以力者也。

然圣人舍木而不为器,舍马而不为驾者,固亦因其天资之材也。

今人生而有严父爱母之心,圣人因其性之欲而为之制焉,故其制虽有以强人,而乃以顺其性之欲也。

圣人苟不为之礼,则天下盖将有慢其父而疾其母者矣。

此亦可谓失其性也。

得性者以为伪,则失其性者乃可以为真乎?此荀卿之所以为不思也。

夫狙猿之形,非不若人也,欲绳之以尊卑而节之以揖让,则彼有趋于深山大麓而走耳,虽畏之以威而驯之以化,其可服邪?以谓天性无是而可以化之使伪耶,则狙猿亦可使为礼矣。

故曰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之者,举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

(选自《王安石文集》)6.下列加点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逆其嗜欲之性违背B.束联胶漆之胶水C.故其制虽有以强人胜过D.天则无是天性7.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吾是以知其不知礼也以是礼兴焉B.圣人恶其野而疾其伪莫不欲逸而为尊者劳C.夫民之于此故荀卿以为特劫之法度之威D.莫不劫之于外而服之以力者也则彼有趋于深山大麓而走耳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⑴夫斫木而为之器,服马而为之驾,此非生而能者也。

(4分)⑵圣人苟不为之礼,则天下盖将有慢其父而疾其母者矣。

(4分)9.荀子和王安石对于“礼”的看法有什么不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分)三、古诗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兴八首·其六①杜甫瞿塘峡口曲江②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③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④。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刚结束,蜀地仍战乱不息,诗人时年55岁,滞留夔州。

②曲江:地名,在长安城南。

③花萼:花萼相辉楼,在长安南内兴庆宫西南隅。

据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年,从大明宫依城修筑复道,达南内兴庆宫,直至曲江芙蓉园。

④入边愁:传来边地战乱的消息。

⑴请分析首联的作用。

(3分)⑵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4分)⑶作者在诗歌中兴发了哪些感慨?请简要概括。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

(韩愈《师说》)⑵▲ ,血色罗裙翻酒污。

(白居易《琵琶行》)⑶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⑷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⑸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有所广益。

(诸葛亮《出师表》)⑹从今若许闲乘月,▲ 。

(陆游《游山西村》)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论语·学而》)⑻▲ ,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老树张大威不知是一个村庄在走来走去寻找一株老树,还是一株老树在走来走去寻找一个村庄,总之,一个像样的村庄必有一株老树,一株老树必定对村庄有着存在的意义。

这样的老树,一定会是器宇轩昂、气质高贵,树干坚硬如铁,枝叶莽莽苍苍。

一株老树就是一团山一样蓊郁的云,它可挽住清风,衔住夕阳,挂住月亮,揽住飞鸟。

人在老树的影子里行走,像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滑行。

老树一年四季会伸出颜色不断变幻的手——绿色的手,褐色的手,金色的手,依季节的不同而定——轻轻抚摸村人的脊背,抚慰他们的忧伤,缓解他们的劳苦。

老树最美的时候是在秋天。

秋天纯净的云层与晶莹的霜霰,将老树变成了苍黄色。

此时,夜凉如水,老树的叶子在月光下,一片片变得如玉蝴蝶一般透明。

村人聚集在老树下,话语像弹丸一样,在月光的斜坡上顺流而下。

春天种下的庄稼籽粒是否饱满,夏天娶的媳妇是否已经怀上娃娃,入秋时配的母猪是否有小猪崽已经坐胎……一团腾腾的俗世烟火,一种实实在在的日子波涛。

老树像神,聆听着,喜悦着,悲伤着,它的枝枝叶叶守护的,是流溢的粮食,生殖的人畜,苍生的柴米油盐。

村庄的老树下,没有悠闲安逸的隐者,没有轻若水烟的白云。

如果有一位母亲挎着一篮子还带着大地温凉体温的土豆,歇息在老树下,那也只是劳动乐曲的一个简短的休止符。

这位母亲将土豆篮子放在脚边,她安详地坐在树阴下,相当满足地瞅着她的一篮子土豆。

即便是一位贵夫人瞅着自己价值连城的宝石,也没有这位母亲瞅着这一篮子土豆的眼神更澄明、美丽、高贵。

是在什么样的星辰下,什么样的细雨中,这位母亲将希望、梦想和土豆的种子一直下到了大地温厚的被子中,并日日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夜夜怀着喜忧参半的心情,企盼着那些玛瑙一样的小土豆,新月一样一点一点地长胖呢?如今丰收了,篮子在,土豆在,母亲在,老树在。

短暂的一瞬,她靠着老树粗大的根系睡着了。

她是劳累的,成年累月艰苦劳作的风霜,雕塑和定型了她脸上的每一块肌肉,她歇息时,劳累还是紧紧地跟随着她,她坐着,可她还是显得劳累。

村庄的本质就是劳累,田园诗中的村庄是用来想象和溢美的,不是用来居住和生存的。

再看看树阴下卧着的两头牛吧,它们正静静地在一堆草前嚼食,在耕耘的间隙里,补充着继续耕耘的体力。

牛吃饱了,双目微合,我看到牛开始做梦,是一个关于耕耘的梦。

耕耘的梦是牛的安慰,它能从老树下一直追逐牛到天涯海角。

村庄中的牛,能甩掉什么,也甩不掉关于耕耘的梦。

梦里,等待耕耘的土地广阔无边,赶牛人的鞭子在云天下啪啪作响,耕耘杖是一只坠地的飞鸟,要牛来帮助它一次次腾空而起。

梦里的牛想,要是能够有点闲暇美美地做上个关于闲暇的梦,该有多好。

等把眼前的这块地耕完了,一定要躺在老树下,好好地睡上一觉,做一个只嚼食青草,一垄地也不耕,就干待着的梦。

醒时耕耘,梦中耕耘。

村庄如此,人畜都是如此。

老树越发苍老了,但它还在支撑着村庄的壮美。

有一天,一个小女孩手上攥着一粒树种,从老树下跑过,当她摊开手掌的时候,一株碧绿的小树苗便长在了她的掌心。

(选自2016年第6期《散文》,有改动)12.请分析第二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分)13.为什么会说老树最美的时候是秋天?(4分)14.结合全文,说说老树对一个村庄的存在意义。

(6分)15.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

(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是时候关闭你的上帝视角了王梦影1和颐酒店遇袭女性,衣着得体,遇事冷静,还是遭遇了质疑:怎么这么晚回房间?上个月,一位母亲在电梯里阻止男子吸烟,被拳脚相加,却遭微博红人怒斥:怎么做母亲的?不能忍气吞声么?本月初,一位中国旅日女留学生在家中遇害,嫌疑犯是她友人的同居男友。

据被害者母亲陈述,凶手有家暴倾向,友人不得不向遇害女生寻求庇护,借住家中。

这位姑娘仿佛已经无可指摘了。

可她似乎仍有“不足”之处:怎能如此善良?警惕心呢?2在每一起事件中,不幸已经发生,公众讨论无法弭平伤害或挽救生命。

它的意义在于警示:未来避免悲剧重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