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教材精讲(20世纪前期文学)【圣才出品】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20世纪前期文学【圣才出品】

第9章20世纪前期文学1.简述20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答:(1)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批判精神,以及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原则与方法,但是在对文学发展作出创新性贡献方面,却难以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相提并论。
(2)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虽然缺乏创新的能力,但是常常呈现出回归的力量,尤其是在局势动荡的时期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常常成为各国文学的主流。
(3)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受到了新思想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作家思想激进,程度不一地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熏染,而在创作方法上则更多地借鉴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经验。
(4)苏联文学倡导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可以视为现实主义文学在20世纪进一步发展的尝试与表现。
2.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哲学基础。
答:(1)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思想上具有强烈反传统倾向、艺术形式上追求实验创新的20世纪西方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主要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等重要文学流派。
它是西方现代社会生活的产物,也是欧美文学发展、演变的必然结果。
(2)从哲学思想上看,流行于20世纪的西方各种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以及现代心理学,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为其提供了从世界观到创作方法的理论根据。
(3)从思想内容看,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是“现代人的困惑”,即揭示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于其中的孤独、陌生、焦虑、痛苦的情绪。
(4)从文学发展的历史看,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锐意创新的文学,它反对文学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的传统美学观,强调表现人对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
(5)在艺术手法上,现代主义文学用荒诞的情节来取代故事的逻辑性,用虚化的、富有象征性的空间、场景和人物来取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用时序跳跃、交错的心理时间来取代时序递进的物理时间,用隐晦、暗示性的语言取代语言的鲜明性。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课后习题详解 (1-3章)【圣才出品】

第1章古代文学1.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答: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都经历了形成、发展、繁荣和衰亡的阶段,它们的文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
(1)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分期①氏族公社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②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形成和繁荣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
③希腊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4世纪初),史称“古典时期”,雅典成为全希腊的中心,雅典奴隶主民主制促进了雅典文化艺术的繁荣,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④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这一时期文学成就不大,只有新喜剧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主要代表作家作品:《荷马史诗》、《伊索寓言》、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诗学》(2)罗马文学的发展分期①早期罗马文学(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即共和时期的文学,主要成就是戏剧。
②中期罗马文学(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即共和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是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散文与诗歌都有新的成就,文艺理论也有一定影响。
③帝国时期的罗马文学(公元1世纪~5世纪中叶),罗马文学开始衰落,仅讽刺诗和小说较有成就。
④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普劳图斯《一罐金子》、泰伦提乌斯《婆母》、贺拉斯《诗艺》、奥维德《变形记》。
2.希腊神话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答:(1)希腊神话的内容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2)希腊神话的主要特点希腊神话很早就摆脱了兽形妖灵阶段,而走上了神人同行同性的道路。
①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
他们具备人类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性格也十分鲜明。
神通人类一样,有爱,有恨,七情六欲样样具备,甚至好嫉妒,爱虚荣,有时在道德上还不如人。
②希腊神话中充满了追求光明、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课后习题 (20世纪后期文学)【圣才出品】

第10章20世纪后期文学1.简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巨大成就与经验教训。
答:(1)巨大成就①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批判精神,以及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原则与方法,但是在对文学发展作出创新性贡献方面,却难以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相提并论。
②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虽然缺乏创新的能力,但是常常呈现出回归的力量,尤其是在局势动荡的时期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常常成为各国文学的主流。
③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受到了新思想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作家思想激进,程度不一地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熏染,而在创作方法上则更多地借鉴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经验。
④苏联文学倡导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可以视为现实主义文学在20世纪进一步发展的尝试与表现。
(2)经验教训然而,随着斯大林个人迷信的逐渐形成,教条主义和庸俗社会学日益泛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实际上被当作苏联文学唯一的创作方法,并对它作了狭隘的、僵化的解释,这就导致了40年代以后“无冲突论”观点的流行和粉饰生活、回避矛盾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大量产生。
同时,对国内相当数量的非主流派文学采取粗暴的排斥、压制政策,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采取全盘否定的敌视态度,在1946年至1948年苏共中央关于文艺问题的一系列决议中,对阿赫玛托娃、左琴科等人进行了严厉批判,对《列宁格勒》和《星》两家大型文学刊物进行整顿改组,这些粗暴的行政措施与政策失误给苏联文学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2.简述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哲学基础。
答:(1)历史文化背景①五六十年代之后,西方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西方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各主要国家由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资本主义文明对人的异化作用也日趋明显。
人们审视自己的生存环境,也重新认识包括20世纪前半叶现代主义在内的整个西方文化传统;人们探索人类的归宿,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索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4版)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6分)1.“总体文学”答:“总体文学”是指探讨世界各民族文学共同存在的、普遍的根本规律的文学研究。
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有密切的关系,但它不要求必须将两个国家的文学作对比研究,换言之,它本身不一定具有可比性。
总体文学的概念是由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一书中提出,后来为韦勒克、沃伦等人加以修正。
它是一种比“比较文学”更注重理论性的文学研究,它要求研究者具有更宽广的视野,站在国际主义的立场上,联系多国文学实践寻找各国文学间的互相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学作综合的全面的研究。
2.《草叶集》答:《草叶集》是19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创作于1855年至1892年,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
诗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主要思想是讴歌民主和自由,倡导人类平等,赞美大自然,同情下层人民,谴责剥削罪恶。
《草叶集》是世界闻名的佳作,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
作者在诗歌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创造了“自由体”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放,汪洋恣肆,舒卷自如,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和无所不包的容量。
3.影响研究答: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传统研究方法之一,主要是以法国学派的实证主义思想为指导,考证一个民族的文学或者一种思潮和运动对其他民族文学的影响。
也可以是研究一个民族的作家和作品对另一个民族的作家和作品的影响。
例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对伏尔泰《中国孤儿》创作的影响研究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影响研究课题。
影响研究注重材料,讲求考据,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旨在通过考察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之间互相接触、渗透和影响的实际联系,建立“国际文学关系史”。
4.感伤主义答:感伤主义是18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出现的文学思潮,又称主情主义。
感伤主义因英国作家斯特恩的小说《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旅行》而得名,它首先出现于英国,因其排斥理性,崇尚感情,又可称前浪漫主义。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教材精讲(古代文学)【圣才出品】

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古希腊文学(一)荷马时代成就:神话和荷马史诗1.古希腊神话产生:原始氏族社会,成长于古代人民集体生活之中。
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的希腊人的世界观和希腊原始氏族社会的生活状况。
后来经过文人整理加工整理和流传,包含了丰富的人物故事和原型。
内容:神的故事、英雄传说神的故事:开天辟地、神的产生和谱系,人类的起源等。
奥利波斯神统;父权社会的人际关系:宙斯(众神之主),兄弟:波塞冬(海神),哈德斯(冥王)。
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是氏族社会兴起后的产物。
建立了十二件功勋的赫剌克勒斯脚蹬飞鞋的珀尔修斯到弥诺斯迷宫去为民除害的忒修斯取金羊毛的伊阿宋“阿耳戈”船上的希腊英雄英雄故事世代相传,形成许多系统:拉布达科斯系统:奥狄浦斯故事阿特柔斯、廷达瑞俄斯、珀琉斯系统:阿伽门农的故事达那俄斯系统:赫剌克勒斯故事埃俄罗斯系统:伊阿宋故事古希腊神话的特点:(1)很早摆脱了兽形妖灵阶段,而走上了神人同形同性的道路。
古希腊神话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
他们具备人类的思想感情,性格也十分鲜明。
与其他民族神话不同,其神既不是抽象道德概念的化身,也不是阴森、怪诞、令人生畏的偶像。
他们有着七情六欲,不是高不可攀,常常来到人间谈情说爱。
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长生不死,有超乎凡人的力量。
(2)希腊神话中充满了追求光明、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
古希腊人认为享受现实生活就是享受神的恩赐,因此追求自然的美景,追求物质享用,追求文学艺术的善心悦目,追求自然与人生中的美。
(3)与其他民族一样,古希腊神话相信神、相信命运,有的神话故事与宗教祭祀紧密相连。
但希腊神话强调的是人的力量和人的奋斗精神,强调对人生与现实的热烈追求,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希腊神话保存完整,丰富多彩。
马克思:“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他的土壤”。
古希腊的诗歌、悲剧、喜剧都从神话传说中汲取题材。
罗马人几乎全部继承了希腊神话和传说。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圣才】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圣才】](https://img.taocdn.com/s3/m/ff503383aaea998fcd220e28.png)
第3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3.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1.文艺复兴是约14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一次波及面广泛的思想文化运动。
2.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借助古代希腊文化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斗争。
3.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它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的。
4.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1)用人性反对神权。
(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和等级偏见。
(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并存着三种文学,即人文主义文学、民间文学和封建文学,而人文主义文学已经形成为强大的洪流,占据主导地位。
1.意大利文学(1)意大利人文主义的新文学出现最早。
代表性的作家有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等。
①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的先驱。
起初用拉丁文写作爱国的政论和叙事诗,后来用意大利语写出抒情诗名作《歌集》。
诗集主要歌咏对劳拉的爱情,其中也有些政治抒情诗,歌颂祖国,呼吁统一。
他的抒情诗发展了“温柔的新体”诗派的风格,抛弃了中世纪抽象、隐晦的风格,表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在形式上以十四行诗为主,达到了艺术上的高度成就,为欧洲抒情诗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②乔万尼·薄伽丘是第一个通晓希腊文的人文主义者。
他的杰作《十日谈》反映意大利的社会现实,多以爱情为主题,大胆地揭露天主教僧侣和封建贵族的生活腐朽、道德败坏,赞美商人、手工业者的聪明、勇敢;宣扬现世幸福,反对禁欲主义。
文笔精练,语言丰富,善于刻画心理和描绘自然,奠定了意大利散文的基础。
(2)15世纪中叶以后,意大利出现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诗人阿里奥斯托和塔索是当时最重要的作家。
①卢多维科·阿里奥斯托传奇体长诗《疯狂的罗兰》,叙述罗兰疯狂地爱上安杰丽加,走遍天涯海角去寻找她,后来知道她已经结婚,气愤、失望以至发疯。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文学)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b647b69b87c24028905fc361.png)
第11章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文学11.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西方文学1.战争和革命,构成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形成和发展的独特背景。
2.现代主义是个泛概念,是20世纪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这些流派,主张不同,风格各异,它们同时并存或频繁更迭,相互影响渗透或相互排斥刺激,本身就构成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元化的艺术世界。
它们共同举起了“反传统”的旗帜,锐意求新,大胆探索,表现了强烈的挑战意识和先锋精神。
总体而论,它们的探索扩大了文学的视野,丰富了文学的观念,拓展了文学把握世界和表现世界的能力。
3.现代主义文学的革新和变异,源于对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认识的变化。
4.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从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间,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等。
(1)未来主义①未来主义是20世纪出现最早、反叛精神最强烈的一个文艺流派。
其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剧作家、理论家托马佐·马里内蒂,他在法国的《费加罗报》上发表惊世骇俗的《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宣告了这一运动的诞生。
其后,“政治宣言”、“画家宣言”、“音乐宣言”、“雕塑宣言”、“建筑宣言”、“戏剧宣言”、“电影宣言”、“舞蹈宣言”等纷至沓来,在短短的十年里,掀起了一个颇见声势的高潮。
但高潮过后,即是尾声,20年代初已成强弩之末。
这是一次来去匆匆的运动。
②未来主义以“否定一切”为其基本特征。
未来主义热情讴歌19世纪创造的物质成果,被认为是最能体现现代精神的事物,并由此而产生出以追求力量美和速度美为目标的美学原则。
③未来主义的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
除主将马里内蒂外,重要的诗人还有意大利的帕拉采斯基、卢齐尼、帕皮尼,法国的阿波里奈尔,俄国的马雅可夫斯基等。
(2)超现实主义①超现实主义是源于法国的又一个具有鲜明先锋精神的文学流派。
1916年的达达运动,以其“破坏一切”、“清除一切”的叛逆精神给超现实主义以有力的启示;1919年,小说《磁场》的发表和《文学》杂志的创刊,是运动的先声;1924年,超现实主义团体的建立和《超现实主义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运动的正式发端。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教材精讲(20世纪后期文学)【圣才出品】

第十章20世纪后期文学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1.概述总体上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已逐渐失去了在苏联文学中的主导地位,文学思潮、文学创作日益趋向多元化与多样化,既有正统的社会主义文学,也有一般的现实主义文学,还有形形色色近乎西方现代主义的新潮文学。
到1989年,苏联作家协会公布了新《章程》草案,彻底删除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创作方法。
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文学宣告结束。
2.特瓦尔多夫斯基早期特瓦尔多夫斯基一贯坚持“写真实”“非英雄化”,他的作品大多描写凡人小事,其风格平易近人,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深受群众欢迎。
代表作有长诗《春草国》《华西里·焦尔金》《路旁人家》等。
后来作品风格发生转变,如《山外青山天外天》《焦尔金游地府》等,对斯大林进行反思,长诗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与激烈争论。
3.爱伦堡爱伦堡是一位久负盛名的老作家,发表过小说、诗歌、通讯、政论等大量作品。
长篇小说《解冻》,大胆冲破禁区,揭露了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提出应当对个人生存权益给予关怀、重视等尖锐的社会问题,被视为苏联文学“解冻”的先声。
4.西蒙诺夫在卫国战争时期曾发表诗歌《等着我吧》、剧本《俄罗斯人》和小说《日日夜夜》。
后发表的《生者与死者》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对苏联卫国战争作了史诗式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全景描写,引起争议。
5.索尔仁尼津他是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发表过《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第一圈》《癌病房》《古拉格群岛》等多部小说。
197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索尔仁尼津的作品以劳改营的生活为题材,采用自然主义式的写实手法,揭露骇人听闻的冤假错案,为此1974年被驱逐出境,1994年苏联解体后返回俄罗斯,成为“回归文学”的代表人物。
6.艾特玛托夫其作品有《白轮船》《一日长于百年》《断头台》等,他的小说大都在写实基础上融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虚实相间,并通过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严肃的社会问题,在苏联和欧美国家享有很高的声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20世纪前期文学
一、历史背景
1.社会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经济垄断和殖民扩张政策,最终在1914年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而后欧美各国的经济危机接连不断,法西斯势力更趁势上台执政,最终将整个世界拖入了更具毁灭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而1917年十月革命的发生使俄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的背景下,国际工人运动、民族解放运动与自由民主运动蓬勃高涨。
2.文学发展状况
(1)战争、革命、深刻的社会危机和人道主义灾难,使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进入20世纪后仍然保持了强劲的生命力,但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都已不同于19世纪。
(2)在十月革命后的苏联,诞生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文学。
(3)20世纪初以决定论和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传统价值观念进一步动摇衰落,一些如意识流心理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与直觉主义理论得到发展。
同时欧洲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和传统生活方式的解体,使得对物的高度崇拜、虚无主义和在破坏中寻求意义等极端社会思潮纷纷涌现。
这些哲学和社会思潮,共同为20世纪上半叶现代主义文学的勃兴和繁荣创造了条件。
二、现实主义文学
1.20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状况
(1)思想方面
在19世纪末期已经成名的作家,一方面继续坚持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立场,对资本主义进行不懈的揭露、批判,另一方面在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他们在创作中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展示了时代发展的历史进程,并达到了以往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未能达到的思想高度。
(2)艺术方面
他们仍然遵循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再现生活的创作原则,重视作品结构的完整性与故事情节的逻辑性,重视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重视描写的真实性与细节的精确性,具有较为浓厚的传统色彩。
2.长河小说
英国著名戏剧家肖伯纳、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美国小说家德莱塞、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英国的约翰·高尔斯华绥和爱·摩·福斯特、德国的亨利希·曼、法国的马丁·杜伽尔、美国的尤普顿·辛克莱等,这些作家的创作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他们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观念基本相同,而且大都热衷于写作多卷本的长篇小说,力图通过一个家庭的历史变迁或一个人物的一生遭遇,对社会历史风貌作史诗性的反映。
罗曼·罗兰称这类作品为“长河小说”。
3.约翰·高尔斯华绥
(1)约翰·高尔斯华绥是传统色彩较浓的作家。
他以描写福赛特家族几代人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比重最大,成就最高。
代表作包括:
①《福赛特世家》三部曲:《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
②《现代喜剧》三部曲:《白猿》《银匙》《天鹅之歌》。
③《尾声》三部曲:《女侍》《开花的荒野》《河那边》。
(2)他的小说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社会为背景,通过福赛特家族几个主要人物的家庭生活和爱情纠葛,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盛衰史。
其中索米斯和芙蕾父女的形象塑造得尤为出色,他们自私、冷酷、任性而又颓唐、绝望的性格,被称为“福赛特性格”,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疯狂的占有欲和贪婪、掠夺的本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精神崩溃与道德堕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阶级特征。
4.亨利希·曼
亨利希·曼是托马斯·曼的哥哥。
他的小说以揭露批判德国垄断资本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而享有盛誉。
其中长篇小说《臣仆》《穷人》《首脑》合称《帝国三部曲》。
5.巴比塞
法国的巴比塞以其长篇小说《火线》《光明》轰动一时,他对战争的认识是清醒的、深刻的,他的反战立场是正确的、革命的。
6.雷马克
德国的雷马克的早期小说《西线无战事》与巴比塞的《火线》齐名,是有世界影响的优秀的反战小说。
其它作品还包括《生死存亡的年代》《凯旋门》与《里斯本之夜》。
7.斯坦培克
美国的斯坦培克是在革命思潮和左翼运动风头正健的“红色的30年代”崛起的左翼作家,他的小说有《胜负未决的战争》(又译《相持》)《人鼠之间》《珍珠》等,其中《愤怒的葡萄》是其代表作。
8.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新发展
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增添了新的思想特色。
从艺术上说,他们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借鉴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
(1)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心理描写,努力揭示人物隐蔽的内心活动与潜意识活动。
(2)在作品结构方面,糅进了寓言、神话故事等内容,呈现出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交叉结构与灵活多变的叙述方式。
(3)在情节安排方面,采用怪诞、梦幻、象征、隐喻等形式,真假虚实熔于一炉。
9.劳伦斯
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创作,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大量融入了象征主义的技巧。
他的作品大都从两性关系入手,描写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深刻揭示了现代人悲剧性的生存状况,表达了对充满自然精神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10.毛姆
毛姆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其作品有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刀锋》等。
这些作品贯穿着作家艰苦的思想探索历程,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
11.莫里亚克
莫里亚克是法国著名作家,《给麻疯病人的吻》是他的成名作,《苔蕾丝·德斯盖鲁》奠定了作家在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而小说《蝮蛇结》中象征主义和意识流手法的大量使用,表明作家有意识地借鉴了现代主义的艺术技巧。
12.茨威格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长于心理描写,精于灵魂开掘,人物性格极为鲜明生动。
《马来狂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看不见的珍藏》《象棋的故事》等,都是流传很广的名篇。
茨威格的小说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而弗洛伊德也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引用茨威格的作品,以阐述其学术观点。
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传统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文学。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除了坚持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还特别强调文学的党性与社会主义精神。
从阶级属性来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属于无产阶级文学,它继承和发展了19世纪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传统,在思想内容上同以往的文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2.俄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1)高尔基是俄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著名长篇小说《母亲》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范性作品。
高尔基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确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哥萨克作家肖洛霍夫以其独特的艺术创作,深刻地反映了革命年代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他的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杰作。
(3)法捷耶夫、奥斯特洛夫斯基、伊萨科夫斯基、特瓦尔多夫斯基、列昂诺夫、巴乌斯托夫斯基等等,都是十月革命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作家,他们构成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中坚力量。
(4)法捷耶夫是十月革命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作家。
小说《毁灭》为法捷耶夫的成名作,《青年近卫军》是其代表作。
而长篇小说《最后一个乌兑格人》(未完成),全面描写他所熟悉的远东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和革命斗争。
(5)还有一些作家在十月革命的感召下,逐渐转向为新政权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如诗人马雅可夫斯基、阿·托尔斯泰等。
其中阿·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怪人》《跛老爷》《苦难的历程》(《两姐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三部曲)《加林工程师的双曲线体》《彼得大帝》和戏剧《伊凡雷帝》等。
(6)十月革命后流亡国外的重要作家还有蒲宁、库普林、梅列日科夫斯基、巴尔蒙特等。
而相当一部分作家继续留在国内从事文学活动,如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布尔加
科夫、左琴科等,他们在政治上并不反对苏维埃政权,但由于他们的文学创作不符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规范,从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一直被排斥在主流文学之外。
(7)列昂诺夫在20年代出版了《獾》和《贼》两部长篇小说。
1930年发表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索溪》被认为是最早描写工业化题材的优秀作品之一。
1942年发表的著名戏剧《侵略》描写一个刑满释放犯同德国占领者的英勇斗争。
3.西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1)30年代,西方一些共产党员作家曾发动一场左翼文学运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德国的布莱希特、丹麦的尼克索、英国的奥凯西、法国的瓦扬-古久里、美国的马尔兹和赖特等。
然而,由于政治环境与文化背景的不同,他们的作品保留了较为浓厚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印迹。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一度成为这些国家的文学主流。
南斯拉夫的安德里奇、德国的安娜·西格斯、罗马尼亚的萨多维亚努等,都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做过重要的贡献。
四、现代主义文学
1.现代主义文学
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思想上具有强烈反传统倾向、艺术形式上追求实验创新的20世纪西方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主要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等重要文学流派。
它是西方现代社会生活的产物,也是欧美文学发展、演变的必然结果。
(1)从哲学思想上看,流行于20世纪的西方各种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以及现代心理学,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为其提供了从世界观到创作方法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