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20世纪前期文学【圣才出品】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bef8f866aa00b52acfc7cadc.png)
第7章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7.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特征1.历史背景(1)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英国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里,出现了一股新的文学潮流——批判现实主义。
随后,它迅速发展成为全欧洲性的“19世纪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潮流。
(2)西欧批判现实主义是资本主义确立、发展时期的产物,是这一时期激荡复杂的社会历史的艺术记录。
(3)批判现实主义是在继承和发展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运动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2.主要特征(1)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上,它基本上采取唯物主义态度,主张艺术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2)较之过去的文艺,批判现实主义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比较广阔、比较真实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具有相当的深度。
(3)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反映社会时,着力于揭露社会的黑暗,批判现实的罪恶。
(4)批判现实主义在继承以往文艺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把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5)在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笔下,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他们使这种文学体裁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从而成为文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样式(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欧洲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就全欧而言,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以1848年为界,可以大体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从30年代始,其发源地为法、英等西欧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东欧、俄罗斯等国扩展。
1.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诞生,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却并非对浪漫主义的彻底否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
标志着浪漫主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雨果的剧本《欧那尼》的上演,和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司汤达的《红与黑》的出版,同是发生在1830年。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开始就显示出锋利的批判威力,特别是以其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使浪漫主义作品相形见绌。
外国文学史 (欧美卷)朱维之版 课后题页数整理

第一章古代文学(现存古希腊悲剧中唯一一部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是《》。
Ⅰ04综合)1、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第7-8页)Ⅳ2、希腊神话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第8-9页)Ⅲ(英雄传说Ⅱ01【欧美文学史】)*《诗艺》(第14-15页)Ⅱ(Ⅱ03)3、荷马史诗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怎样分析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和其主要思想?(第17-22页)Ⅳ(荷马史诗Ⅱ02【欧美文学史】/04)4、荷马史诗有哪些艺术特征?(第22-23页)Ⅲ5、简述希腊悲剧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
(第23-24页)Ⅲ6、为什么说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反映了奴隶主民主制发展不同阶段的社会生活,也显示出希腊悲剧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第24、26-27、28-29、30页)Ⅳ*伊阿宋(第29页)Ⅱ(Ⅱ03)*比较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不同的悲剧风格和命运观。
(第30-31页)Ⅲ7、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是怎样运用神话题材来反映现实、表现作家的思想倾向的?(第25-26页)Ⅲ8、简述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思想内容和结构艺术。
(第27-28页)Ⅲ9、从《美狄亚》可以看出欧里庇得斯对希腊悲剧的发展有什么新贡献?(第29-30页)Ⅲ10、希腊的“新喜剧”与“旧喜剧”有什么不同?它们各自的代表作家是谁?(第31、12页)11、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文学观点是什么?(第11、12页)Ⅲ12、简述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即《伊尼德》)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特征。
(第34-36页)Ⅲ13、早期基督教文学的重要意义何在?(第16页)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欧洲中世纪文学有哪些类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征?(第38页)2、教会文学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是什么?(第42页)3、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哪些主要作品?(第43、45页)Ⅲ(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是盎格鲁—撒克逊史诗《》。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课后习题详解 (1-3章)【圣才出品】

第1章古代文学1.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答: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都经历了形成、发展、繁荣和衰亡的阶段,它们的文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
(1)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分期①氏族公社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②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形成和繁荣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
③希腊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4世纪初),史称“古典时期”,雅典成为全希腊的中心,雅典奴隶主民主制促进了雅典文化艺术的繁荣,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④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这一时期文学成就不大,只有新喜剧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主要代表作家作品:《荷马史诗》、《伊索寓言》、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诗学》(2)罗马文学的发展分期①早期罗马文学(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即共和时期的文学,主要成就是戏剧。
②中期罗马文学(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即共和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是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散文与诗歌都有新的成就,文艺理论也有一定影响。
③帝国时期的罗马文学(公元1世纪~5世纪中叶),罗马文学开始衰落,仅讽刺诗和小说较有成就。
④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普劳图斯《一罐金子》、泰伦提乌斯《婆母》、贺拉斯《诗艺》、奥维德《变形记》。
2.希腊神话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答:(1)希腊神话的内容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2)希腊神话的主要特点希腊神话很早就摆脱了兽形妖灵阶段,而走上了神人同行同性的道路。
①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
他们具备人类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性格也十分鲜明。
神通人类一样,有爱,有恨,七情六欲样样具备,甚至好嫉妒,爱虚荣,有时在道德上还不如人。
②希腊神话中充满了追求光明、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课后习题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圣才出品】

第3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什么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意义是什么?答:(1)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
它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兴古典文化为标志,并借此反对封建观念和中世纪宗教教义的束缚,建立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
它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
(2)时代背景:此时欧洲封建社会内部陆续出现了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但封建的生产关系还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要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就必然与阻碍他们发展的封建制度发生尖锐冲突。
文艺复兴就是反封建的斗争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体现。
(3)历史意义:文艺复兴使当时的人们思想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宗教改革和激烈的宗教战争。
后来的启蒙运动以文艺复兴为自己的榜样。
19世纪的历史学家认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地理大发现、民族国家的诞生都是源于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黑暗时代”的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前提。
文艺复兴是使欧洲摆脱腐朽的封建宗教束缚,向全世界扩张的一个前奏曲。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什么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人文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1)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它主要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并提出对“人”的肯定,成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核心。
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
(2)主要内容①用人性反对神权。
竭力歌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求知能力,可以创造一切。
反对教会的神权论。
②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肯定现世生活,认为现世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
③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
他们认为人之所以高贵在于理性的力量。
④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课后习题 (20世纪后期文学)【圣才出品】

第10章20世纪后期文学1.简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巨大成就与经验教训。
答:(1)巨大成就①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批判精神,以及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原则与方法,但是在对文学发展作出创新性贡献方面,却难以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相提并论。
②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虽然缺乏创新的能力,但是常常呈现出回归的力量,尤其是在局势动荡的时期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常常成为各国文学的主流。
③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受到了新思想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作家思想激进,程度不一地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熏染,而在创作方法上则更多地借鉴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经验。
④苏联文学倡导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可以视为现实主义文学在20世纪进一步发展的尝试与表现。
(2)经验教训然而,随着斯大林个人迷信的逐渐形成,教条主义和庸俗社会学日益泛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实际上被当作苏联文学唯一的创作方法,并对它作了狭隘的、僵化的解释,这就导致了40年代以后“无冲突论”观点的流行和粉饰生活、回避矛盾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大量产生。
同时,对国内相当数量的非主流派文学采取粗暴的排斥、压制政策,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采取全盘否定的敌视态度,在1946年至1948年苏共中央关于文艺问题的一系列决议中,对阿赫玛托娃、左琴科等人进行了严厉批判,对《列宁格勒》和《星》两家大型文学刊物进行整顿改组,这些粗暴的行政措施与政策失误给苏联文学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2.简述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哲学基础。
答:(1)历史文化背景①五六十年代之后,西方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西方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各主要国家由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资本主义文明对人的异化作用也日趋明显。
人们审视自己的生存环境,也重新认识包括20世纪前半叶现代主义在内的整个西方文化传统;人们探索人类的归宿,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索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4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6章【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章节练习第1章古代文学一、名词解释1.神话(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它是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及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神话大致分为五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英雄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其中以创世神话最为重要。
2.奥林匹斯神系(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奥林匹斯神系是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最高统治者的神系,因居于奥林匹斯山而得名。
这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纪律化的庞大神族,诸神各司其职,分别掌管天上人间的各种事物。
它是父权制时代社会的反映,其中主要的有天后赫拉、太阳神阿波罗、海洋神波塞冬、女战神雅典娜、地狱之神哈得斯等。
又称为俄林波斯神系。
3.缪斯(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缪斯是希腊神话中科学、艺术女神的总称,为主神宙斯与记忆女神谟涅摩绪涅所生。
对于缪斯女神的数目主要有三女神之说和九女神之说。
三女神是指墨勒忒、阿俄得、谟涅墨三位女神,它们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进行崇拜仪式时所需要的诗歌形式和技巧。
九女神之说最为经典,分别是指克利俄、欧忒耳珀、塔利亚、墨耳波墨涅、忒耳普西科瑞、厄拉托、波吕许谟尼亚和卡利俄珀九位女神,它们代表通过传统的音乐和舞蹈、即时的和流传的歌所表达出来的传说。
4.古希腊悲剧(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
戏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所以题材通常都很严肃古希腊悲剧主要不是写悲,而是在于表现崇高壮烈的英雄主义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希腊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文学)
![朱维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b647b69b87c24028905fc361.png)
第11章20世纪前期现代主义文学11.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西方文学1.战争和革命,构成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形成和发展的独特背景。
2.现代主义是个泛概念,是20世纪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这些流派,主张不同,风格各异,它们同时并存或频繁更迭,相互影响渗透或相互排斥刺激,本身就构成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元化的艺术世界。
它们共同举起了“反传统”的旗帜,锐意求新,大胆探索,表现了强烈的挑战意识和先锋精神。
总体而论,它们的探索扩大了文学的视野,丰富了文学的观念,拓展了文学把握世界和表现世界的能力。
3.现代主义文学的革新和变异,源于对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认识的变化。
4.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从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间,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等。
(1)未来主义①未来主义是20世纪出现最早、反叛精神最强烈的一个文艺流派。
其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剧作家、理论家托马佐·马里内蒂,他在法国的《费加罗报》上发表惊世骇俗的《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宣告了这一运动的诞生。
其后,“政治宣言”、“画家宣言”、“音乐宣言”、“雕塑宣言”、“建筑宣言”、“戏剧宣言”、“电影宣言”、“舞蹈宣言”等纷至沓来,在短短的十年里,掀起了一个颇见声势的高潮。
但高潮过后,即是尾声,20年代初已成强弩之末。
这是一次来去匆匆的运动。
②未来主义以“否定一切”为其基本特征。
未来主义热情讴歌19世纪创造的物质成果,被认为是最能体现现代精神的事物,并由此而产生出以追求力量美和速度美为目标的美学原则。
③未来主义的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
除主将马里内蒂外,重要的诗人还有意大利的帕拉采斯基、卢齐尼、帕皮尼,法国的阿波里奈尔,俄国的马雅可夫斯基等。
(2)超现实主义①超现实主义是源于法国的又一个具有鲜明先锋精神的文学流派。
1916年的达达运动,以其“破坏一切”、“清除一切”的叛逆精神给超现实主义以有力的启示;1919年,小说《磁场》的发表和《文学》杂志的创刊,是运动的先声;1924年,超现实主义团体的建立和《超现实主义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运动的正式发端。
自考《外国文学史》第九章笔记

第九章 20世纪⽂学(⼀) ⽂学特征: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学反映现实、张扬⼈道主义的传统。
该时期⽂学更注重⼈的精神和个性探索。
艺术上,坚持⽂学反映时代的现实主义原则,注重情节结构、形象和语⾔的完整连贯。
⽂学发展状况 ⼀、苏联⽂学:苏联⽂学的特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规定为⽂学的基本创作⽅法,要求从现实的⾰命中真实地、具体地描写现实,并以社会主义精神教育⼈民。
苏联⽂学的发展,随着重⼤的社会变迁和⽂艺思潮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917年⾄30年代初:⾥程碑式的作品:绥拉菲莫维奇《铁流》、富尔曼诺夫《恰巴耶夫》、法捷耶夫《毁灭》马雅可夫斯基: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奠基⼈,是以诗歌为武器的宣传⿎动家和诗坛上的⾰新者。
主要诗作:长诗《穿裤⼦的云》:未来主义代表诗。
讽刺诗《开会迷》:受到列宁的⾼度评价。
长诗《列宁》:塑造了⾰命导师列宁的光辉形象。
长诗《好》:描写了苏维埃共和国从诞⽣、巩固到繁荣昌盛的全过程,被誉为苏联⾰命的英雄史诗。
《放开喉咙歌唱》:是他从事⽂学创作的纲领和20年创作的总结,同时⼜揭开了30年代诗坛的序幕。
30年代⾄50年代:1934年第⼀次全苏作家代表⼤会召开,苏联作家协会建⽴,确⽴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苏联⽂学出现了⼀个被称为“红⾊的30年代”的空前繁荣的局⾯。
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写出了知识分⼦同⼈民的结合过程。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揭⽰了新⼈的成长。
卫国战争中:法捷耶夫的长篇《青年近卫军》巴巴耶夫斯基《⾦星英雄》:⽆冲突论的作品50年⾄90年代初:奥维奇⾦的农村特写《区⾥的⽇常⽣活》:苏联当代⽂学的“第⼀只春燕”,打出了“暴露⽂学”的旗帜。
解冻⽂学的作家作品:爱伦堡的中篇⼩说:《解冻》(第⼀部1954,第⼆部1956) 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说:《⽇⽡⼽医⽣》索尔仁尼琴的⼩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天》:描写了苏联集中营的⽣活,开启了“集中营⽂学”的先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20世纪前期文学
1.简述20世纪前期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答:(1)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批判精神,以及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原则与方法,但是在对文学发展作出创新性贡献方面,却难以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相提并论。
(2)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虽然缺乏创新的能力,但是常常呈现出回归的力量,尤其是在局势动荡的时期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常常成为各国文学的主流。
(3)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受到了新思想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作家思想激进,程度不一地受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熏染,而在创作方法上则更多地借鉴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经验。
(4)苏联文学倡导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可以视为现实主义文学在20世纪进一步发展的尝试与表现。
2.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哲学基础。
答:(1)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思想上具有强烈反传统倾向、艺术形式上追求实验创新的20世纪西方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主要包括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等重要文学流派。
它是西方现代社会生活的产物,也是欧美文学发展、演变的必然结果。
(2)从哲学思想上看,流行于20世纪的西方各种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以及现代心理
学,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为其提供了从世界观到创作方法的理论根据。
(3)从思想内容看,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是“现代人的困惑”,即揭示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于其中的孤独、陌生、焦虑、痛苦的情绪。
(4)从文学发展的历史看,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锐意创新的文学,它反对文学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的传统美学观,强调表现人对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
(5)在艺术手法上,现代主义文学用荒诞的情节来取代故事的逻辑性,用虚化的、富有象征性的空间、场景和人物来取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用时序跳跃、交错的心理时间来取代时序递进的物理时间,用隐晦、暗示性的语言取代语言的鲜明性。
3.超现实主义的艺术主张与创作特色是什么?
答:(1)超现实主义是2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布勒东、艾吕雅、阿拉贡和苏波等。
他们大都是一些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满资本主义现实,主张改革现存社会制度,同时又有浓厚的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
由于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分歧,超现实主义阵营在30年代末期逐步走向分裂。
(2)超现实主义认为,文学不是再现现实,而是要表现“超现实”,所谓“超现实”是由梦幻与现实转化生成的“绝对现实”,是现实与非现实两种要素的统一物。
(3)他们主张写人的潜意识、梦境,写事物的巧合,并提出“自动写作法”来作为表现上述内容的创作方法。
布勒东的小说《娜佳》、阿拉贡的散文集《巴黎的乡下人》是这一流派的重要作品。
4.为什么说高尔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答:(1)在高尔基早期的现实主义作品中,以流浪汉为题材的小说最引人注目。
如《叶美良·皮里雅依》、《切尔卡什》、《玛莉娃》等。
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谴责小市民的贪婪自私和庸俗保守,揭露资产阶级的野蛮残暴和虚伪堕落,如《因为烦闷无聊》。
(2)1899年,高尔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问世,这标志着他的现实主义创作进入了成熟阶段。
(3)《母亲》是高尔基最重要的作品。
这部长篇小说第一次生动地描写了工人阶级反对地主、资产阶级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歌颂了无产阶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光辉形象,奠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型创作方法,在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列宁称赞《母亲》“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指出它在提高工人群众的革命觉悟方面,有“很大的益处”。
5.简述《母亲》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与艺术价值。
答:(1)主题思想
①作品真实地再现了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腐败、丑恶,塑造了投身革命的工人形象帕维尔与作为群众代表的母亲形象,展现了列宁领导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全过程。
小说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与人民群众的觉醒,展示了革命斗争从自发到自觉,从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从城市到农村的发展过程,揭示了工农联盟的意义。
②通过描写工人阶级进行的反对地主、资产阶级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小说歌颂了无产阶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预示了社会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2)人物形象
①帕维尔:是由普通工人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俄国第一代革命家的典型形象。
他的成长经历和斗争历程,形象地概括了俄国工人的觉醒与成长过程,体现了俄国工人阶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揭示了工人阶级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重大意义。
通过帕维尔这一人物形象,小说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革命潜力,它一旦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产生不可战胜的力量。
②母亲尼洛夫娜:是一名成长的群众代表。
她由普通家庭妇女成长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
她是一个旧式的家庭妇女,经过革命洗礼转变为坚定的革命者。
小说描写她出于对儿子的爱,而逐渐接近革命和革命者,思想得以提高,变成了一名自觉的革命战士。
母亲尼洛夫娜精神成长的过程,高度概括了俄国劳动人民思想觉醒和反抗斗争的发展道路,深刻地反映了革命发展的历史,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改造人的巨大威力。
(3)艺术价值
①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小说中的“五一游行”、“法庭审判”,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真实地展现了俄国无产阶级斗争的壮丽图景。
同时,小说中的人物熔铸了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②成功塑造了无产阶级战士和革命家形象。
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在小说中成为主人公,这是文学史上首次塑造的真实生动的工人革命家典型形象,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③小说善于以发展的眼光展现人物性格的成长,揭示人物心理的变化。
例如,小说描写了母亲对宪兵的态度由恐惧、仇恨到鄙视的发展过程,展现了其性格的觉醒。
④体现了现代和传统相结合的特点。
小说的构思采用了人物精神成长的传统模式,但展现的是工人革命家新道德面貌的形成过程;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与第三人称限制叙事相结
合的方法,既展示了工人运动的全貌,又突出了运动中个体的独立性和主体性。
⑤《母亲》的创作符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在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描写了无产阶级斗争,实现了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读者的目的,常常被视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范之作。
6.简述马雅可夫斯基的思想倾向与艺术成就。
答:(1)思想倾向
马雅可夫斯基是苏联优秀的无产阶级诗人,热情的革命歌手,布尔什维克的宣传鼓动家。
其早年作品有着鲜明的未来主义烙印,在艺术上抛弃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追求标新立异,强调诗歌意境的音响、色彩和运动的效果,其思想倾向则是资产阶级的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2)艺术成就
①长诗《穿裤子的云》、《战争与世界》,虽未能完全摆脱未来主义的倾向,但反映了马雅可夫斯基对资本主义的全面否定和不妥协的抗争精神。
②十月革命后,马雅可夫斯基创作了《革命颂》、《向左进行曲》,号召人们保卫苏维埃政权。
同时还创作了诗剧《宗教滑稽剧》、长诗《一亿五千万》、短诗《开会迷》等,从文艺理论上对未来主义进行批评。
③1925年发表的著名长诗《列宁》,标志着诗人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
a.序诗阐明长诗的创作动机和指导思想,三章正诗则分别从“列宁与时代”、“列宁与革命”、“列宁与人民”三个方面去描写列宁,主题鲜明,结构谨严。
b.长诗《列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它是一首以叙事为基础的史诗,同时又注入了大量抒情和议论成分,包含着强烈感情色彩和政论性质。
长诗把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达到了叙事清晰、思想深刻、感情强烈的艺术效果。
④l927年,马雅可夫斯基为了纪念十月革命十周年,创作了一部气势磅礴的著名长诗《好》。
长诗中平静的叙述和强烈的抒情相结合,历史事件和自传因素相结合。
诗人一方面真实概括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通过自己切身感受阐明其伟大意义。
⑤马雅可夫斯基还创作了如《受贿分子》、《走后门》、《懦夫》、《官老爷》、《舔功》、《伪君子》这样具有批判性的诗篇,今天对我们仍然有着深刻的教益。
7.如何评价《日瓦戈医生》这部小说?
答:《日瓦戈医生》是帕斯捷尔纳克的代表作,他因此而荣获195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是在冷战时期,这部作品引来了世界性的争论,给作者带来了深重灾难。
(1)作品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间俄苏的社会历史为背景,描写了医生、诗人日瓦戈的悲剧性一生。
与以往描写这一段历史时期的苏联文学作品不同,这部小说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注重表现知识分子的命运,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通过描写以日瓦戈、拉拉和帕沙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历史大变革时期的不幸,反映了那个错综复杂的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和革命的艰难曲折,揭示了战乱所造成的灾难以及个体所付出的重大代价,同时也揭露了革命中的一些偏颇与失误。
(2)这部小说站在人道主义立场反映了历史动荡时期的个人际遇,既表达了对新政权的欢迎,也反映了作者对革命后出现的暴力和血腥的否定。
但是,作者不是否定革命,而是希望通过暴露革命后的偏激与不幸而起到警示作用,呼唤尊重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