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7年新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精选9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精选9篇)教案一:《恐龙课堂》教学设计课程目标•了解和掌握《恐龙课堂》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对恐龙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默写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分组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和表演教学准备•教材:《语文园地》上册•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介绍即将学习的课文《恐龙课堂》。
2.预习:让学生浏览课文标题和图片,猜测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
3.听读课文:播放《恐龙课堂》的录音,学生跟读。
教师逐句解释生词和句子的意思。
4.合作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完后选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5.小组表演:根据课文内容,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简短的小剧场表演,并在课堂上展示。
6.点评讨论: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每个小组的表演,并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核心内容。
教案二:《小蜗牛种西瓜》教学设计课程目标•了解和掌握《小蜗牛种西瓜》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对园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回答问题,完成课文的阅读理解题•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进行口头表达教学准备•教材:《语文园地》上册•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学过程1.导入:用图片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介绍即将学习的课文《小蜗牛种西瓜》。
2.预习:让学生浏览课文标题和图片,猜测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
3.阅读课文:学生独立阅读《小蜗牛种西瓜》并回答相关问题。
4.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交流阅读理解的答案,并且一起探讨其中的生词和难句。
5.口头表达:让每个小组的一名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和想法,并引导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补充。
6.总结归纳: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的重点内容,并进行总结归纳。
(以下是剩下的文档内容, 均按照相同的格式进行)。
人教版部编版本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22敕勒歌(1)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学习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大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体会敕勒族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感受作者那种对大草原那种无比喜悦和热爱之情。
4、学生会背诵这首民歌。
教学重点;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一、歌曲导入: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课件中出示标题)二、作家作品常识:《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
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
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朗读指导: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
(两分钟)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四、重点分析: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从诗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苍苍及时板书)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生:茫茫及时板书)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生:很大、望不到边等顺势总结板书:辽阔无边还能看到什么?牛羊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草怎么样?茂盛牛羊怎么样?肥壮板书:茂盛肥壮回头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静态描写草低、见牛羊呢?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的写法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人教部编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教案)
教材分析
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相处”这个主题进行安排的。
《狐假虎威》讲述狐狸骗过老虎,成功脱险的故事。
《纸船和风筝》讲的是松鼠和小熊修补“裂缝”,相互谅解的故事。
《风娃娃》讲了风娃娃好心办事,得到大家的赞赏和批评的故事。
二、语文要素
1.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本单元课文编排连环画,引导学生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可以借助图画、字形特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等猜字阅读。
2. 借助提示讲故事。
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讲故事。
鼓励学生加入适当的动作与表情,体会讲故事的乐趣。
要素分解
1/ 1。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8单元 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八本单元语文园地八共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
1.“识字加油站”编排了一些表示动物名称的词语,旨在引导学生归类识字、学词,将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2.“字词句运用”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并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放入句子中。
书中呈现的拟声词字数不同、形式不同、描绘的对象不同:有的描绘大自然中的声音,有的描绘生活场景中的声音。
同种声音可以形容不同的对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3.“书写提示”通过书写“领、群、船、朗”4个生字,介绍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引导学生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良好的书写习惯。
4.“日积月累”编排的是9个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成语。
第一列是并列结构的成语,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带有动物名称。
第二列是带有“之”的偏正结构的成语,第四个字带有动物名称。
第三列是带有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动物名称出现在第二个字或第四个字。
本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特点,便于认读积累。
5.“我爱阅读”编排的是一篇童话故事《称赞》,旨在让学生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1.认识“狼、猩、鹤、鸽、羚、蚯、蚓、螃、蟹、虾、蚕”等生字,正确认读“狼、猩猩、海龟、白鹤、鸽子、羚羊、蚯蚓、螃蟹、虾、蚕”等词语,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读拟声词的读音,并能结合语境,准确运用拟声词。
3.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好习惯。
4.正确认读“狼吞虎咽、惊弓之鸟、胆小如鼠”等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通过师生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特点并熟读积累。
5.阅读童话故事《称赞》,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教学重点1.认识动物名称的词语,并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
2.学习拟声词并能结合语境准确地运用拟声词。
3.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特点,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全册教案(带单元分析)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全册教案(带单元分析)第一单元:《小兔的课》学习目标1.了解小兔子的学习过程。
2.掌握旁听的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阅读短文,掌握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小兔子的学习过程。
2.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
3.阅读短文并理解。
教学难点1.旁听的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的训练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课时一:小兔的课1.学习小兔子的学习过程,比较自己的学习过程;2.培养学生的旁听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时二:阅读短文并理解1.阅读短文《小兔的课》,了解故事情节;2.训练思维,加强阅读理解能力。
课时三:小兔的课后1.回顾小兔子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2.探索学习的乐趣。
参考教材1.《小兔的课》2.《小兔的课后》第二单元:《七色的彩虹》学习目标1.了解彩虹的由来及构成。
2.增强对彩虹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观察和颜色分类能力。
教学重点1.彩虹的由来及构成。
2. 色彩分类能力。
3. 对彩虹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难点1.彩虹的由来及构成。
2.观察和颜色分类能力的培养。
3.彩虹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课时一:彩虹的由来及构成1.学习彩虹形成的原理;2.探究彩虹的组成。
课时二:颜色分类1.学习颜色分类;2.通过活动巩固颜色分类能力。
课时三:认识彩虹1.对彩虹的认识和理解;2.活动中加强彩虹的认识。
参考教材1.《七色的彩虹》2.《我们眼中的彩虹》第三单元:《种豆》学习目标1.了解种豆的过程。
2.探究种豆的生长特点,发现植物的神奇之处。
3.培养体验、探究和观察等探究学习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1.种豆的生长过程。
2.植物的生长特点。
3.体验、探究和观察等探究学习方面的能力。
教学难点1.植物的生长特点。
2.体验、探究和观察等探究学习方面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课时一:种豆1.了解豆子的种类和生长环境;2.实地观察豆子并进行比较分析。
课时二:实地观察1.实地观察豆子的生长过程;2.探究植物的生长规律。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2017新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单元教案设计第一单元教案设计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灰”,“迎”,“阿”“姨”“追”“顶”“披”“鼓”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什”“么”“变”“条”等6个字,会用“已经”练习说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懂得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2.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体型变化。
3.会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前准备:生字卡,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激发学习情绪。
自学课文,结合检察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试读课文,理清层次,分段。
泛读课文,教学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朗读全文。
简要复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2.(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一年级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二、引导看图1.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教师相机板书:鲤鱼乌龟三、自学课文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
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教师重点指导:2.检察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多媒体出示生字】灰:指认什么是灰色,再让学生发散说说还知道什么颜色yíng迎:先让学生理解走之底的意思是需要用到脚的,理解什么是迎,让学生表演zhuí追:让学生表演āyí阿姨:连词教学dǐng顶:丁+页=顶,组词(如:头顶,顶着)gǔ鼓: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鼓吗,让学生看插图了解鼓的特征。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课前解析教学教案和教学反思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课前解析教学教案和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狼、猩”等12个生字,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
2.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读拟声词的读音,并根据语境恰当运用拟声词。
3.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养成先看后写、减少修改次数的书写习惯。
4.背诵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词语。
5.阅读《称赞》,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
【教学重点】1.认识“狼、猩”等12个生字,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并根据语境恰当运用。
3.了解左右结构的汉字中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
【教学难点】读《称赞》的故事,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PPT【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狼、猩”等12个生字,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
2.能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并根据语境恰当运用。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语文园地八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八)二、“识字加油站”教学1.出示识字加油站部分的字词。
(出示课件3)狼猩猩蛇白鹤鸽子羚羊蚯蚓螃蟹虾蚕(1)引导学生认读这10个表示动物名称的词语,读准字音。
(2)结合图片认识一下这些动物,识记生字。
(出示课件4-8)(板书:动物)(3)交流识字方法,如,同部首归类法记忆——“狼”和“猩”都是反犬旁,“鹤”和“鸽”都是鸟字旁,“蚯、蚓、螃、蟹、虾、蚕”这6个字的部首都是“虫”。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既能促进彼此之间对知识的交流,又能丰富识字方法,而教师在此作为一个教学的引导者,帮助学生适时补充。
)2.引导学生自由练读词语,边读边思考:如果要给这些动物进行分类,你会怎样分?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出示课件9)3.分小组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从活动方式、饮食习惯、腿脚数量、生活环境等角度进行分类。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4)指导朗读二、四、五自然段。
(5)老虎为什么会“一愣”?指读老虎的话。
(6)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这时老虎会怎么想?(7)学生合作学习讨论。
(老虎的“愣”字表现了他勇猛有余而智慧不足,狐狸是利用了这个特点才骗到老虎的。
)(8)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学习七、八自然段。
明白“谁之威”。
(1)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问:图中表现的是课文第几自然段的内容?(2)默读七、八自然段。
同学们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3)出示: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神气活现、摇头摆尾都很纳闷、撒腿就跑这些词语分别描写的是谁?它们又在做什么呢?(指生说)(4)纳闷什么意思?(因为疑惑而发闷)百兽为什么纳闷?它们纳闷的原因是:过去狐狸可没有这么威风呀,今天它怎么会这么神气活现起来,走起路来也跟往常不一样,摇头摆尾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5)指名表演:请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猴子、小白兔、野猪、梅花鹿。
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对不对?(表现出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6)指导朗读七、八自然段,读出狐狸、老虎、百兽的不同情态。
3.学习第九自然段,理解寓意。
(1)百兽们害怕的究竟是狐狸还是老虎?(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原来,百兽害怕的是老虎。
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学生分析字形,自主发现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通过感受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感情,延伸到学生的自身情感上,引导学生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件礼物。
(出示纸船)瞧,这是什么?(纸船)2.另一件礼物藏在这里!(课件出示风筝)“风筝”的“筝”读轻声多好听呀!请小朋友们自己练习把这个词语多读几遍。
3.关于纸船和风筝还有一个美好的故事呢!我们赶快到课文中去看看吧!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狐假虎威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大意,懂得“狐假虎威”的寓意。
教学难点:1.培养同学们的合作能力,角色转换能力。
教学课时: 2 课时教学准备1、狐狸和老虎的画图。
2、识字游戏卡片。
3、充分考虑或是预设课堂中新生成的教学资源。
4、. 学生预习课文、对各角色有初步认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预知1、分别出示狐狸和老虎画图,让学生指认,并说说自己所知晓的有关知识。
2、根据你们平时的经验,说说狐狸和老虎谁厉害?为什么?3、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狐狸和老虎的故事。
(师讲故事)4、说一说在“狐假虎威”故事中,狐狸是怎样把百兽吓跑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5、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狐假虎威(师补充板书并带领学生齐读 2 遍)想想这里的“假”应该是什么意思?6、为什么在“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中,一只狐狸却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给吓跑了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成语故事。
二、小组合作,自学生字词(一)读文1、每人选择一小节或几小节读给本组内的其他同学听,大家评议。
2、一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3、二读课文,做到读通顺,做到不断句,不破句,不重复。
(二)识字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小组内集体读,说说各自理解的意思,如不能统一,拿出来全班讨论。
2、本文要学习的这些生字,有多少是你已经掌握的,将你的经验说给组内的其他同学听听,让大家都来记住。
3、说说哪些字需要特别注意以及原因,遇到难以记忆或理解的生字,可以查字典,也可组内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三、游戏巩固刚才狡猾的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有的小动物吓得找不到家了,只要读出动物卡片背后的生字,你就能把它们送回家。
四、指导写字1、提示学生:“威、派”两个字要求按笔顺描红,掌握正确的笔顺,要提示学生不要把“爪”写成“瓜”;“派”字右边也不要写成“瓜”。
不要把“假”字的右边与中间写错。
2、语文书上的生字表中描红。
3、在课后练习题上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
2、在家中熟读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1自由读-范读-指名读-男女赛读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书上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1、引导学生读课文,找找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虎比狐狸厉害?说说自己的意见。
在这其中,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窜”、“扑”、“逮”,让学生做做这些动作。
再理解“纳闷” 、“撒腿就跑”等词语,体会百兽的神态,再由学生自荐或推荐人选合作表演,来表现这些词语的含义。
2、紧紧扣住“假”字,让学生思考狐狸是怎样借老虎的威风,用了哪些手段,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狐狸的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3、重点进行朗读训练,体会狐狸的狡诈、做作,并且体会“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的意思,让学生上台,来表演一下对这几个词语的理解,看看谁表演得最像。
三、创设情景,学生表演1、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兔子、小野猪、小鹿,再请几个小朋友当导演。
注意提醒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要这样走?2、请学生进行评价。
3、通过表演,学生基本理解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语的意思,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老虎和狐狸看见小动物们都逃走了,它俩分别会怎么想的呢?(学生自由回答)四、巧妙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1、小朋友,《狐假虎威》是个成语,直到现在,人们说话的时候些文章的时候还经常运用成语。
其实,像这样的成语故事还有很多,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这样的成语故事?说给大家听听。
2、这个故事学完了,狐狸和老虎,你更喜欢哪一个呢?说说自己的理由。
3、这个办法用在其他人的身上,会不会也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与作用?为什么?五、课后作业1.用你所知道的一些词结合课后习题描述一下你所了解的狐狸和狮子。
2.请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结合课文内容,编排一个课本剧,希望有所创新,形式、道具都不限,在内容上也可以有所变化。
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22狐狸分奶酪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 12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狐狸分的公平吗?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大意,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教学难点:1.培养同学们的合作能力,角色转换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准备:1、狐狸和小熊的画图。
2、识字游戏卡片。
3、充分考虑或是预设课堂中新生成的教学资源。
4、学生预习课文、对各角色有初步认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预知1、分别出示狐狸和小熊画图,让学生指认,并说说自己所知晓的有关知识。
2、根据你们平时的经验,说说狐狸这样分奶酪公平吗?为什么?3、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狐狸和小熊的故事。
(师讲故事)4、说一说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二、小组合作,自学生字词(一)读文1、每人选择一小节或几小节读给本组内的其他同学听,大家评议。
2、要求读正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二)识字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小组内集体读,说说各自理解的意思,如不能统一,拿出来全班讨论。
2、本文要学习的这些生字,有多少是你已经掌握的,将你的经验说给组内的其他同学听听,让大家都来记住。
3、说说哪些字需要特别注意以及原因,遇到难以记忆或理解的生字,可以查字典,也可组内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三、指导写字1、提示学生:“奶”“吵”“急”“第”“始”“仔”“咬”“公”八个字要求按笔顺描红,掌握正确的笔顺,要提示学生不要把“第”写成“弟”。
2、语文书上的生字表中描红。
3、在课后练习题上练习书写生字。
四、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
2、在家中熟读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1自由读-范读-指名读-男女赛读2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书上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1、引导学生读课文,找找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狐狸狡猾?说说自己的意见。
2、紧紧扣住“分”字,让学生思考狐狸是怎样分的奶酪,用了哪些手段,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狐狸的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三、创设情景,学生表演1、请三位小朋友,分别扮演两只小熊和狐狸,分角色演绎故事内容?2、请学生进行评价。
四、巧妙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狐狸的本性。
1、这个故事学完了,你觉得狐狸的做法对吗?如果你是狐狸你会怎么做?五、课后作业1.用你所知道的一些词结合课后习题描述一下你所了解的狐狸和小熊兄弟。
2.完成课后习题“读一读,记一记” 。
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23纸船和风筝教学目标:1 、认识“ 8 个生字,会写8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熊友谊。
3、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
4、感受人物喜怒乐情感变化,使学生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教学难点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2、感受人物内心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挂图教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不想知道纸船和风筝到底是谁的呢?学生:想。
师:那我们一起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找出刚才质疑的答案。
(纸船是松鼠的,风筝是小熊的。
)2、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并大声地读几遍。
3、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开火车读。
(老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4、利用图画辅助识字:观察一、二幅图,体会“乐坏了”“扎风筝”“抓住”“幸福”的意思。
5、利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学习“抓、莓、吵”三个声字。
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6、重点分析“坏、扎、抓、幸、福”。
幸:上下结构,上面是“土”不是“士” 。
祝福:两个字的左边都是“示补旁”。
不是“衣补旁”。
7、玩游戏(游戏规则:把生字放在一个圆盘里,老师随意设置一个“炸弹”,这个“炸弹”同学们是不可以读出声的,然后老师指哪个就读哪个,速度要快,如果指到炸弹,学生读出声,我们就“炸”他。
)三、默读课文:说说你读后有什么感受。
1、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纸船是,生:(松鼠的),师:风筝是生:(小熊的)。
2、松鼠和小熊是好朋友,他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呢?(他们互相敬意,互相祝福。
)3、他们是怎样互相祝福的?请你读一读课文中的相关段落。
4、松鼠和小熊拿到对方的礼物,看到上面的字怎么了?(乐坏了)5、你能把这种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6、可是有一天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的纸船和风筝还存在吗?7、小熊和小松鼠难过吗?你从哪儿看出他们很难过?(在书上画出来,请同学们说一说)8、后来通过怎样做他们和好了,再次成为好朋友。
9、你们喜欢小熊和松鼠吗?为什么?四、课堂练习一()纸船一()草莓一(一()纸条)小事一(一()风筝)话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纸船和风筝),谁能把这个感人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2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生字、新词。
二、学习生字、新词1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指名读,接龙读,领读)huài sāng zāzhuāzhùfújùxìng 坏松扎抓祝福句幸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同桌伙伴。
(师总结:按结构分类的方法:左右结构的; 坏,松,扎,抓,祝,福;半围结构的:句;上下结构的:幸。
加一加的方法:土+不=坏木+公=松提手旁+竖弯钩=扎,等)3、猜字(根据字形或字义特点自编意思,根据意思猜字)4、指导书写①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看老师范写。
③重点指导。
幸:与“辛”区分开,“幸”上面是“土”。
不是“士”。
抓:右边不要写成“瓜” 。
祝、福:左边不要写成衣字旁。
④学生仿写(老师注意下去观察学生仿写情况)⑤写后与书上对比,找一找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好,进行修改。
⑥、再写一个,把字写漂亮。
5、小组合作给生字找好朋友(组词)小组汇报,师范写词语认读新词卡片。
(指名读,领读,齐读)山顶山脚小溪风筝纸船松果草莓纸条屋顶门口幸福快乐愿意漂流飘荡6、把卡片发给小朋友,让小朋友当小老师。
三、举行朗读比赛。
先小组比赛,一人读,其他成员做评委。
选出代表在班上比赛。
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四、课堂练习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同桌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