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十八章维生素和无机元素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维生素-课件 (一)

生物化学维生素-课件 (一)生物化学维生素-课件生物化学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要了解维生素的分类、生理功能、病理机制及维生素缺乏症,就需要学习生物化学维生素。
一、维生素的分类维生素分两类: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和维生素C,它们在体内不易积累,可通过肾脏排泄。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它们可通过肝脏储存,过量摄入可导致中毒。
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1.维生素A:维护正常视觉、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
2.维生素D:促进肠道吸收钙和磷,维护骨骼健康。
3.维生素E:对细胞膜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4.维生素K: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5.维生素B族:以辅酶的形式参与多种代谢反应,包括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等。
6.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合成和抗氧化作用。
三、维生素缺乏症不同维生素的缺乏症状也不同。
例如,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夜盲症和干眼症;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软骨畸形和佝偻病;维生素B1缺乏可导致脚气病等。
另外,某些特定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吸烟者等,更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症。
四、维生素摄入提高饮食中营养素的摄入是预防维生素缺乏最有效的方式。
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种类的维生素。
例如,动物肝脏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鱼、蘑菇等食物富含维生素D;绿叶蔬菜、豆类等食物富含维生素B。
五、结论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生物化学维生素的分类、生理功能、病理机制及维生素缺乏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
我们应该注重饮食多样化,摄取足够的各种维生素,避免出现维生素缺乏症。
生物化学第十八章维生素和无机元素(共46张PPT)

(一)体内铁主要存在于含铁卟啉和非铁卟啉的蛋白 质中
铁在体内的含量: 30—50 mg/Kg 铁卟啉化合物:75% 非铁卟啉类含铁化合物:25% (如含铁的黄素蛋
白、铁硫蛋白、运铁蛋白等)。
铁的需要量:1 — 4mg /日
(二)运铁蛋白和铁蛋白分别是铁的运输和储存 形式
➢ 铁(Fe3+)在血液中与运铁蛋白(transferrin)结合而运输。
(二)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1、构成感光物质: 视紫红质
缺 乏 症 :干眼病、夜盲症等
视紫红质的合成、分解与暗视的关系
肝
维生素A
11-顺视黄醛
视蛋白
肝
视紫红质 弱光
Ca++内流
全反视黄醛
暗视
2、维持上皮组织的分化与健全
调节基因表达,促进糖蛋白的合成,维持上
皮组织的分化与健全。 缺乏症 :皮肤干燥、增生和角化过渡。
O
在蛋黄、鱼类、肉类、乳汁、豆类、谷类含量较丰富。
1 、来源:肝脏、蛋黄、乳汁、胡萝卜、红辣椒等。
与羧基结 在碱性中加热及氧化剂可使其失活。
运输形式:大部分与血浆中 -球蛋白和清蛋白结合而运输,少量与运铁蛋白结合。
合生成羧 H N 七、钴以维生素B12的形式发挥作用
临床上用来治疗顽固性呕吐及儿童惊厥。 缺乏症:口角炎,唇炎,阴囊皮炎等。
(一)来源和化学性质
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中,肝、心、蛋黄、 乳
汁、豆类含量较多。在碱性中加热及光照易破坏。
(二)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FMN及FAD是氧化还原酶的辅基,主要起传递氢原子
的作用。 R
RH
NN
1
+2H
NN
10
N
铁在体内的含量: 30—50 mg/Kg 铁卟啉化合物:75% 非铁卟啉类含铁化合物:25% (如含铁的黄素蛋
白、铁硫蛋白、运铁蛋白等)。
铁的需要量:1 — 4mg /日
(二)运铁蛋白和铁蛋白分别是铁的运输和储存 形式
➢ 铁(Fe3+)在血液中与运铁蛋白(transferrin)结合而运输。
(二)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1、构成感光物质: 视紫红质
缺 乏 症 :干眼病、夜盲症等
视紫红质的合成、分解与暗视的关系
肝
维生素A
11-顺视黄醛
视蛋白
肝
视紫红质 弱光
Ca++内流
全反视黄醛
暗视
2、维持上皮组织的分化与健全
调节基因表达,促进糖蛋白的合成,维持上
皮组织的分化与健全。 缺乏症 :皮肤干燥、增生和角化过渡。
O
在蛋黄、鱼类、肉类、乳汁、豆类、谷类含量较丰富。
1 、来源:肝脏、蛋黄、乳汁、胡萝卜、红辣椒等。
与羧基结 在碱性中加热及氧化剂可使其失活。
运输形式:大部分与血浆中 -球蛋白和清蛋白结合而运输,少量与运铁蛋白结合。
合生成羧 H N 七、钴以维生素B12的形式发挥作用
临床上用来治疗顽固性呕吐及儿童惊厥。 缺乏症:口角炎,唇炎,阴囊皮炎等。
(一)来源和化学性质
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中,肝、心、蛋黄、 乳
汁、豆类含量较多。在碱性中加热及光照易破坏。
(二)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FMN及FAD是氧化还原酶的辅基,主要起传递氢原子
的作用。 R
RH
NN
1
+2H
NN
10
N
生物化学 维生素PPT课件

辅因子一般起携带及转移电子或功能基团的作用。
根据与酶蛋白结合的牢固程度,辅助因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辅 酶和辅基两类。
辅酶与酶蛋白以非共价键松散结合,而辅基则常 以共价键与酶蛋白牢固结合,不易与酶蛋白分离。
3
Outlines
Identify water-soluble and fatsoluble vitamins
1934年-罗氏公司首次进行维生素C的工业化生产。
1948年-大剂量维C用于治疗炎症。
1949年-维B3(泛酸)与维C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1957年-Q10辅酶被发现。
7
What are vitamins?
1.The term vitamin is derived from the phrase
vital amine.
Describe the roles of vitamins and their involovement as coenzymes
4
• 在第一种维生素被发现之前,许多特定食物的一些 特殊的预防疾病的作用早已被人们发现。例如,中 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曾经指 出:
– 动物肝可以防治夜盲症(维生素A) – 用谷皮熬粥可以防治脚气病(维生素B1)
Chapter 3
Vitamin
1
酶的组成
• Simple enzymes单纯酶: 仅有蛋白质 • Conjugated enzymes组合酶:
全酶 = 酶蛋白 + 辅因子 (protein) (non-protein)
• Cofactors: 金属离子、有机小分子
2
Cofactor and coenzyme (辅助因子与辅酶)
根据与酶蛋白结合的牢固程度,辅助因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辅 酶和辅基两类。
辅酶与酶蛋白以非共价键松散结合,而辅基则常 以共价键与酶蛋白牢固结合,不易与酶蛋白分离。
3
Outlines
Identify water-soluble and fatsoluble vitamins
1934年-罗氏公司首次进行维生素C的工业化生产。
1948年-大剂量维C用于治疗炎症。
1949年-维B3(泛酸)与维C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1957年-Q10辅酶被发现。
7
What are vitamins?
1.The term vitamin is derived from the phrase
vital amine.
Describe the roles of vitamins and their involovement as coenzymes
4
• 在第一种维生素被发现之前,许多特定食物的一些 特殊的预防疾病的作用早已被人们发现。例如,中 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曾经指 出:
– 动物肝可以防治夜盲症(维生素A) – 用谷皮熬粥可以防治脚气病(维生素B1)
Chapter 3
Vitamin
1
酶的组成
• Simple enzymes单纯酶: 仅有蛋白质 • Conjugated enzymes组合酶:
全酶 = 酶蛋白 + 辅因子 (protein) (non-protein)
• Cofactors: 金属离子、有机小分子
2
Cofactor and coenzyme (辅助因子与辅酶)
生物化学维生素与微量元素PPT课件

HO
CH 2 OH
H 3C
N+
HO
H
吡哆醇
H 3C
CH 2 NH 2
H 3C
N+
H
CH 2 OHPO3H2
吡哆醛
N + 磷酸吡哆胺
H
(二)辅酶/活性形式:
1、磷酸吡哆醛 2、磷酸吡哆胺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1.生化作用
❖作为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参 与氨基酸代谢
❖作为ALA 合酶的辅酶,参与血红素合成
❖体内活性形式/辅基: 黄素单核苷酸 (FMN)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AD)
H2C
O
HCOH
HCOH HCOH CH 3
O PO OH
H3C
Ⅲ
N
N
Ⅱ
Ⅰ
CO
H3C
NH
N
C
O
O
P
O
OH
NH2 N
N
N
CH 3 O
N
OH OH
Vit B2 FMN
FAD
AMP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吡哆胺 长期服用异烟肼需补充维生素B6
1. 辅酶A (CoA) 2. 酰基载体蛋白 (ACP)
泛酸
HO
焦 磷 酸 HO
H 3C
O
O
CH3 OH
PO
O N
PO
NH NH2 N
O SH
NH
巯基乙胺
腺嘌呤
O
ON
N
HSCoA的结构
O OH HO P O
3’-磷酸核糖
OH
(二)生化作用 辅四作缺(多长二酶氢为乏二种期、A叶 α症 ) 羧 服维-(酮酸:生化用C生酸o巨化酶异(素AF脱幼作(烟)HD羧4红用如肼() 酶细及丙需抗系胞缺酮补佝的性乏酸充偻辅贫症羧维病酶血化生维,酶素生参)B素6与的)α辅-酮酶酸,的在氧羧化化脱反羧应作中用起着固定CO2和传递羧基的作用
生物化学-维生素ppt课件

29
维生素D可调节人体钙代谢
• 最新研究证实,在甲状旁腺、胰腺、垂体、胎盘及全 身多个器官和组织中,都有钙化醇受体,利于钙化醇 发挥广泛生理功能
• 调节钙代谢,保持正常脑功能,改善肌肉强度,调节 胶原生成,促进软骨蛋白聚糖合成
• 调节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 有了足够的钙才能有效地发挥维生素D3的催化效果,
第五章
E
D
K
维 生 素 A
C
B12
B2
B6 Vitamins B1
C
VB7
泛酸 VB3
维生素PP
VB5
VB9
学习交流PPT
1
学习交流PPT
2
食物来源(Food Sources of Vitamin C)
When dietitians say “v学it习a交m流iPnPTC,” people think “oranges.”
维生素B1 (硫胺素)
维生素B2
来源
肝、蛋黄、鱼肝 油、奶汁、绿叶 蔬菜、胡萝卜、 玉米等
鱼肝油、肝、蛋 黄、日光照射皮 肤可制造D3
醇母、绿叶蔬菜
需要量*
3500 I.U 乳母孕妇加倍
400 I.U 儿童、孕妇乳 母500~1000 I.U
2mg
肉、酵母、谷类 及花生等,
2mg
主要生理功能
1.与眼的暗视觉有关,是合成视 紫红质的原料 2.维持上皮组织的结构完整 3.促进生长发育
儿童缺乏VD患佝偻病 成人患骨质疏松病
学习交流PPT
33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E
维生素E与生育有关,故称生育酚。天然的VE 共有八种,其中-生育酚的生理活性最强,但抗 氧化能力却最弱。
生物化学维生素ppt课件

苯、甲酚类化合物进入机体对肝脏产生毒性,而VE对肝脏起保护作用。
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
抗氧化作用 预防衰老,清除自由基 促进肌肉生长发育
治疗贫血 防治心血管疾病 抑制肿瘤
维生素E的供给量
成人的维生素E推荐摄入量是10mg总生育酚 Vit E在食物分布甚广,且体内可较多储存,缺乏症较 少发生。 Vit E的毒性较小。
❖ 碳水化合物提供机体主要的热量,在VB1的参与下, 碳水化合物才被彻底分解。如果缺乏,则不能彻底 氧化分解,产生的大量酸性物质使人感觉疲劳、四 肢无力,甚至手脚麻木、皮肤失去知觉,继而影响 到心脏。
❖ 神经和肌肉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有糖类供应,因此 一旦VB1缺乏,就可引起神经、循环等一系列临床 症状称之为脚气病。
病
绿色菜类
D
调节骨代谢
主要调节钙代谢
儿童:佝偻病 成人:骨软化症
在皮肤经紫外线照 射合成,强化奶
E
抗氧化
婴儿:贫血 儿童和成人:神经病 变,肌病
在食物中分布广泛, 菜籽油是主要来源
K
通过γ羧基谷氨酸残基激活 儿童:新 生儿 出血性 肠道细菌合成,绿
凝血因子Ⅱ、Ⅶ、Ⅸ、Ⅹ 疾病
叶蔬菜,大豆,动
成人:凝血障碍
(3)混合型脚气病,同时出现干性和湿性症状 (4)婴幼儿脚气病:生长迅速而供应不足;乳母食谱缺陷;
1、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环境、尤其在加热时易分解破坏(煮 粥时切勿为口感而放碱)
2、烧肉放大蒜(民间就有谚语云:“吃肉不加蒜,营养减一 半。” )
(1)大蒜中含特有的蒜氨酸和蒜酶,二者接触后会产生蒜 素,肉中的维生素B1和蒜素结合生成稳定的蒜硫胺素,从而 提高了肉中维生素B1的含量。
维生素D3是由储存于皮下的胆固醇的衍生物(7-脱氢胆固醇), 在紫外光照射下转变而成的。
维生素E的生理功能:
抗氧化作用 预防衰老,清除自由基 促进肌肉生长发育
治疗贫血 防治心血管疾病 抑制肿瘤
维生素E的供给量
成人的维生素E推荐摄入量是10mg总生育酚 Vit E在食物分布甚广,且体内可较多储存,缺乏症较 少发生。 Vit E的毒性较小。
❖ 碳水化合物提供机体主要的热量,在VB1的参与下, 碳水化合物才被彻底分解。如果缺乏,则不能彻底 氧化分解,产生的大量酸性物质使人感觉疲劳、四 肢无力,甚至手脚麻木、皮肤失去知觉,继而影响 到心脏。
❖ 神经和肌肉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有糖类供应,因此 一旦VB1缺乏,就可引起神经、循环等一系列临床 症状称之为脚气病。
病
绿色菜类
D
调节骨代谢
主要调节钙代谢
儿童:佝偻病 成人:骨软化症
在皮肤经紫外线照 射合成,强化奶
E
抗氧化
婴儿:贫血 儿童和成人:神经病 变,肌病
在食物中分布广泛, 菜籽油是主要来源
K
通过γ羧基谷氨酸残基激活 儿童:新 生儿 出血性 肠道细菌合成,绿
凝血因子Ⅱ、Ⅶ、Ⅸ、Ⅹ 疾病
叶蔬菜,大豆,动
成人:凝血障碍
(3)混合型脚气病,同时出现干性和湿性症状 (4)婴幼儿脚气病:生长迅速而供应不足;乳母食谱缺陷;
1、酸性条件下稳定,碱性环境、尤其在加热时易分解破坏(煮 粥时切勿为口感而放碱)
2、烧肉放大蒜(民间就有谚语云:“吃肉不加蒜,营养减一 半。” )
(1)大蒜中含特有的蒜氨酸和蒜酶,二者接触后会产生蒜 素,肉中的维生素B1和蒜素结合生成稳定的蒜硫胺素,从而 提高了肉中维生素B1的含量。
维生素D3是由储存于皮下的胆固醇的衍生物(7-脱氢胆固醇), 在紫外光照射下转变而成的。
生物化学维生素知识点总结

维生素B12
钴胺素
抗恶性贫血维生素
甲钴胺素和5’-脱氧腺苷钴胺素
1.参与一碳单位代谢。
2.在线粒体参与丙酰CoA转化为琥珀酰CoA的反应。
3.参与脱氧核苷酸合成(哺乳动物不需要)。
很难缺乏症,偶见严重吸收障碍疾患病人及长期素食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神经脱髓鞘
发病机理或治病原理:1.维生素B12是N5-CH3-FH4转甲基酶的辅酶,催化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生成甲硫氨酸,B12缺乏,引起甲硫氨酸合成减少,还影响四氢叶酸的再生,导致一碳单位代谢受阻,进而使核酸合成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贫血。另同型半胱氨酸堆积可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增加动脉硬化、血栓生成和高血压的危险性。2.5’-脱氧腺苷钴胺素是L-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的辅酶,催化琥珀酰CoA的生成。维生素B12缺乏,L-甲基丙二酰CoA大量堆积。又L-甲基丙二酰CoA结构与脂肪酸合成的中间产物丙二酰CoA相似,影响脂肪酸的合成
维生素:维持生命正常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
名称
活性形式
功能
缺乏时病症
过量的影响
备注
维生素A
类视黄素、抗干眼病维生素、A1:视黄醇、A2:3-脱氢视黄醇
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
1.视黄醛与视蛋白结合发挥视觉功能
2.调控细胞的生长与分化、抗癌3.抗氧化
夜盲症、干眼病
发病机理或治病原理:感受弱光的视杆细胞内,全反式视黄醇被异构成11-顺视黄醇,氧化成11-顺视黄醛。此物作为光敏感视蛋白的辅基与之结合生成视紫红质。视紫红质感光时,异构为全反式视黄醛,并引起视蛋白变构。进而视蛋白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视觉冲动。视紫红质分解,全反式视黄醛与视蛋白分离,构成视循环。维生素A缺乏,视循环关键物质11-顺视黄醛不足,视紫红质少,对弱光敏感性降低,暗适应延长。
钴胺素
抗恶性贫血维生素
甲钴胺素和5’-脱氧腺苷钴胺素
1.参与一碳单位代谢。
2.在线粒体参与丙酰CoA转化为琥珀酰CoA的反应。
3.参与脱氧核苷酸合成(哺乳动物不需要)。
很难缺乏症,偶见严重吸收障碍疾患病人及长期素食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神经脱髓鞘
发病机理或治病原理:1.维生素B12是N5-CH3-FH4转甲基酶的辅酶,催化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生成甲硫氨酸,B12缺乏,引起甲硫氨酸合成减少,还影响四氢叶酸的再生,导致一碳单位代谢受阻,进而使核酸合成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贫血。另同型半胱氨酸堆积可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增加动脉硬化、血栓生成和高血压的危险性。2.5’-脱氧腺苷钴胺素是L-甲基丙二酰CoA变位酶的辅酶,催化琥珀酰CoA的生成。维生素B12缺乏,L-甲基丙二酰CoA大量堆积。又L-甲基丙二酰CoA结构与脂肪酸合成的中间产物丙二酰CoA相似,影响脂肪酸的合成
维生素:维持生命正常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
名称
活性形式
功能
缺乏时病症
过量的影响
备注
维生素A
类视黄素、抗干眼病维生素、A1:视黄醇、A2:3-脱氢视黄醇
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
1.视黄醛与视蛋白结合发挥视觉功能
2.调控细胞的生长与分化、抗癌3.抗氧化
夜盲症、干眼病
发病机理或治病原理:感受弱光的视杆细胞内,全反式视黄醇被异构成11-顺视黄醇,氧化成11-顺视黄醛。此物作为光敏感视蛋白的辅基与之结合生成视紫红质。视紫红质感光时,异构为全反式视黄醛,并引起视蛋白变构。进而视蛋白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视觉冲动。视紫红质分解,全反式视黄醛与视蛋白分离,构成视循环。维生素A缺乏,视循环关键物质11-顺视黄醛不足,视紫红质少,对弱光敏感性降低,暗适应延长。
生物化学:5维生素和无机盐

N
H2C
O
HCOH
HCOH HCOH CH3
O PO OH
O
N
P
O
CH3 O
N
OH
OH OH
H3C
Ⅲ
H3C
N
N
Ⅱ
Ⅰ
CO
NH
N
C
O
Vit B2 FMN
FAD
AMP
目录
(二)FMN和FAD是体内氧化还原酶的辅基
➢ FMN及FAD是体内氧化还原酶(如脂酰CoA脱 氢酶、琥珀酸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等)的 辅基,主要起氢传递体的作用 .
维生素D3在体内的转变
目录
(三)1,25-(OH)2-D3具有调节血钙和组织细胞 分化的功能
1.调节血钙水平是1,25-(OH)2-D3的重要作用
1,25-(OH)2-D3可通过信号转导系统使钙通道开 放,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影响骨组织的钙代 谢,从而维持血钙和血磷的正常水平,促进骨和牙 的钙化。
O
CoA的结构式
OPO 3H2 OH HO P O CH2
O H3C C CH3 HO C H CO
泛酸
NH
O
H2C CH2 C NHCH2CH2 SH
4-磷酸泛酰 巯基乙胺
五、生物素
(一)生物素(biotin)的来源广泛
(二)生物素是多种羧化酶的辅基
生物素是体内多种羧化酶(如丙酮酸羧化酶、 乙酰CoA羧化酶)的辅基,与羧化酶蛋白中赖氨酸 残基的-氨基以酰胺键共价结合,形成生物胞素 残基,参与CO2固定过程。
➢ 泛酸(pantothenic acid)又名遍多酸 ➢ 体内活性形式为辅酶A(CoA)、酰基载体
蛋白(AC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量元素: 含量占体重的1/10000以上 钠、
分类
钾、氯、钙、磷、镁等
微量元素: 占体重1/10000以下或每日需要量 在 100mg以下 主要有铁、碘、铜、锌、锰、硒、 氟、钼、钴、铬等10种。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 (一)来源和化学性质
1 、来源:肝脏、蛋黄、乳汁、胡萝卜、红辣椒等。 2 、化学性质:光照、被氧化易破坏。 (二)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1、构成感光物质: 视紫红质
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结构与PP相似,两者有拮抗作用。
四、泛酸
(一)来源和化学性质 泛酸又名遍多酸,在肉、蛋、鱼类、乳汁
及谷物含量较丰富。在酸、碱中易破坏。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泛酸是辅酶A(CoA)的组成成分,CoA是酰基
转移酶的辅酶,参与酰基的转移作用。
五、生物素
(一)来源和化学性质
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如肝、蛋黄、菜类 及谷物,人肠道细菌也能合成。
子的作用。 R
RH
NN
1
+2H
NN
10
N
-2H
N
H
FMN或FAD
FMNH2或FADH2
缺乏症:口角炎,唇炎,阴囊皮炎等。
三.维生素PP
(一)来源和化学性质
化学名称为尼克酸和尼克酰胺,在酵母、花 生、豆类、瘦肉中含量较丰富。性质稳定。
CONH 2 N+
NH2 N
N
N
N
HO OH
OH OH OH
O H2C O P O P O P
O CH2 O
O
O
O
OH OR
NAD+:R为 H NADP+:R为-H2PO4
目录
(二)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维生素PP是NAD+及NADP+的主要组成成分,NAD+及
NADP+是体内多种脱氢酶(如苹果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 的辅酶,起传递一个电子和一个氢原子的作用。
缺乏症:癞皮病 (对称性皮炎),胃肠炎、神经炎,严重者 出现痴呆。
4、抗氧化作用、抗癌作用、提高免疫力。 5、中毒:200mg/次,或长期40mg/日
二 、维生素D(抗佝偻病维生素)
(一)来源和化学性质
固醇类衍生物,有D2和D3两种,来源与维生素A相同。
皮肤下的胆固醇 日光 D3
(二)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维生素D3被吸收后,储存于肝脏,必须经过肝和
肾羟化为1,25-二羟维生素D3,才具有活性。
一、维生素
(一) 概念: 维生素(vitamin)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
但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 供给的一类低分子量有机物质。
(二) 维生素的命名和分类
主要按发现的先后命名,少按结构与功用命名
பைடு நூலகம்
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A、D、E、K ) 水溶性维生素( B族、C )
二、无机元素
无机元素(minerals)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不 可少的元素。
(2)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乙酰胆碱
(促进肠蠕动)
胆碱酯酶
(-) B1
乙酸 + 胆碱
缺乏:肠蠕动减慢,胀气,消化不良。
二、维生素B2
(一)来源和化学性质
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性食物中,肝、心、蛋黄、 乳汁、豆类含量较多。在碱性中加热及光照易破坏。
(二)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FMN及FAD是氧化还原酶的辅基,主要起传递氢原
也是 -氨基 -酮戊酸合成酶(ALA合酶)的辅酶。 临床上用来治疗顽固性呕吐及儿童惊厥。
抗结核药物异烟肼易与磷酸吡哆醛结合成异 烟腙从尿中排泄,导致B6缺乏。
七、叶酸
(一)来源及化学性质 叶酸(folic acid)又称蝶酰谷氨酸,在绿叶食
与羧基结 合生成羧 基生物素
O
HN
CH
NH HC
与赖氨酸残
基ε-氨基结
合成生物胞 素
H2C
C H (CH 2) 4 COOH
S
六、维生素B6
(一)来源和化学性质 吡啶的衍生物,包括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 在蛋黄、鱼类、肉类、乳汁、豆类、谷类含量
较丰富。对光敏感,在碱中加热易破坏。
(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磷酸吡哆醛是转氨酶及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
(二)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1. 抗氧化作用 2. 维持生殖机能
四、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
(一)来源和化学性质
茶醌的衍生物,有K1、K2二种,人工合成:K3。
O C3 H
O C3 H
OH C3 H
H
H
O
3
O
n
OH
维 生 素K1 ( 植 物 甲 萘 醌 )
( 叶 绿 醌 )
维 生 素 K2
维 生 素K3
在碱性中加热及氧化剂可使其失活。
在鸡蛋清中含抗生物素蛋白,能与生物素结合而影 响吸收。 (二)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生物素(biotin)是多种羧化酶(如丙酮酸羧化酶) 的辅酶,参与CO2的羧化过程。
缺乏可出现疲乏、恶心、食欲不振、脱屑性皮炎。
生物素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 生物素还可使组蛋白生物素化,从而影响细 胞周期、转录和DNA损伤的修复。
缺 乏 症 :干眼病、夜盲症等
视紫红质的合成、分解与暗视的关系
肝 维生素A 11-顺视黄醛
视蛋白
肝
视紫红质 弱光
Ca++内流
全反视黄醛 暗视
2、维持上皮组织的分化与健全 调节基因表达,促进糖蛋白的合成,维持
上皮组织的分化与健全。 缺乏症 :皮肤干燥、增生和角化过渡。
3、促进生长发育 调节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分化和生长发育。 缺乏症 :发育不良、生长停滞。
在绿叶植物及动物肝脏含量较多,肠道细菌的
代谢产物为K2。易受光、酸、碱及氧化剂破坏。
(二)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 、 Ⅸ和Ⅹ,
参与凝血作用,缺乏易出血 。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Water-soluble Vitamin
一、维生素B1
(一)来源和化学性质
维生素B1又名硫胺素,主要存在于谷类种子的 外皮,胚芽中,豆类,瘦肉中也丰富。
维生素D3 肝 25-(OH)D3 肾 1,25-二羟D3
1,25-(OH)2D3可通过信号转导系统使 小肠粘膜钙通道开放,促进小肠粘膜对钙、 磷吸收,使血Ca++、血磷 有利于新骨的 形成、钙化。
缺乏症:儿童——佝偻病(rickets) 成人——软骨病(osteomalacia)
三.维生素E
(一)来源和化学性质 酚类衍生物,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极易氧化。
在碱性环境中加热易被破坏。
N
CH2 N+
CH3
OO
H3C
N
NH2HC
S
CH2 CH2 O P O P OH
焦磷酸硫胺素(TPP)
OH OH
目录
(二)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1) TPP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的辅酶,参与α-酮 酸的氧化脱羧作用。
丙酮酸脱H酶系
葡萄糖
TPP
乙酰CoA
缺乏病:脚气病
三羧酸循环 CO2+H2O+ATP